压岁钱的文章

请欣赏压岁钱的文章(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压岁钱的文章1:压岁钱

文/陈泽楷

春节给小孩压岁钱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每到除夕,每家每户都会给小孩压岁红包,亲朋戚友新春拜年,亦要给孩子派发“利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压岁钱亦跟着水涨船高,不少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动辄几百乃至上千元,让人不禁有些杞忧。

据介绍,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叫厌胜钱,是铸成钱币模样的随身佩带饰物,钱币正反两面铸有寓意辟邪压祟、趋吉避凶的文字和图案,但并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使用。压岁钱被视为“护身物”源于古时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祟”的妖魔鬼魅,每到除夕夜就出来祸害小孩。有一户姓管人家,老年得子,为避祟害,除夕夜便用红纸包好8枚铜钱,逗着小孩一起玩游戏,直玩到深夜孩子睡下,夫妻俩便将8枚铜钱压在孩子的枕头边,点灯团坐通宵不睡,为孩子守祟。半夜里祟进门来要对熟睡的孩子下手,却被孩子枕边铜钱发出的亮光吓跑了。从此人们便如法炮制,在除夕夜纷纷给孩子派发“压祟钱”,以保平安。因“祟”与“岁”谐音,“压祟钱”后来便被称为“压岁钱”,“守祟”亦被称为“守岁”。

压岁钱原本是表达对孩子关爱的一份心意,体现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愿,但现在其传统涵义已在走样。“压祟”的意义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封得越来越“厚”的红包。钱与感情似乎已被划了等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仿佛给孩子的压岁钱越多、红包越厚,便表明对孩子越疼爱。据一份调查问卷显示:近年春节,北京90名10到13岁的孩子一共收到43.8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约4867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在1000到5000元之间,而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18个孩子共收到10.41万元,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人均接近5800元。这远高于西方和东南亚一些发达国家。有人做过调查,美国每个压岁红包通常只有2至20美元(折合人民币12至125元),英国大致为5英磅(折合人民币50元左右),新加坡为5至20新元(约合人民币23至90元)。“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小孩欢喜大人愁,压岁钱的逐年看涨,让不少中国家长倍感“压力山大”。据报道,中国家长春节期间总共花出去的红包为6000元到10000元不等,相当于工薪阶层一两个月的工资收入。

压岁钱的变味和掺杂其它功利目的,不但沾污其原本美好的寓意和祝福,而且破坏了纯粹的感情和年味儿。更为可怕的是,会让孩子过早受到金钱的熏染,童真的世界被沾上“重金属”和铜臭气,令小孩在潜意识里觉得钱来得太容易,而不知节俭与珍惜。有的小孩以压岁钱的多寡进行攀比,把“拿到更多压岁钱”当作过年的目标,而缺乏感恩意识,不懂“压岁”的真正意义;有的小孩干脆把压岁钱当成“私房钱”,拿着压岁钱去买玩具、游戏机,不但影响学习,而且容易从小养成随意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该还原压岁钱本来的含义了,各家长但且手下留情,别让压岁钱“压”坏了孩子。

压岁钱的文章2:女儿送我压岁钱

文/卢素玉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吃过午饭,我进卧室休息,女儿悄悄跟了过来。她掏出一个红包递给我,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我已经工作了,这是我给您的压岁钱,祝您龙年大吉,身体健康。”我不肯收这钱,故作生气地说:“瞎胡闹,天下哪有晚辈给长辈压岁钱的,你拿回去。”“妈,现在时代变了,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是合情合理的。您想想,‘压岁’不就是压住年岁、岁数,不就是晚辈期盼长辈健康长寿的意思吗?”女儿硬是把红包塞给了我。

女儿工作还不到一年,这已经是第三次给我钱了。第一次是她首次发工资,给了我200元,非要我去买件衣服才罢休,第二次是我高血压犯了,她拿出300元钱给我,让我买个电子血压计,我不舍得买,硬是把钱退给了女儿,女儿干脆自己到药店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送给我。女儿常常对我说:“我会好好工作的,老妈您只要保重身体,就等着今后享女儿的福吧!”

在我的记忆里,女儿从小就乖巧,心地善良。记得她读小学时家里不宽裕,每年春节我带她去走亲戚,亲戚或多或少都要给女儿一点压岁钱,女儿当着亲戚的面把钱揣进荷包,只有走出亲戚家的大门,女儿就会如数把压岁钱交到我的手里。我问女儿怎么不用压岁钱买零食吃,女儿懂事地说:“妈妈工作很辛苦,现在都累瘦了,我的压岁钱用来给妈妈补充营养,妈妈就多买点好吃的吧!”女儿的这份爱心让我感动了很久。

女儿如今已长大了,她的善良和贴心依然如故。女儿拉着我的手,满怀信心地说从她上班起,她每年过年都要给我压岁钱,我开心地点点头。一个人能对父母尽孝,证明这个人心地善良,知道感恩,有这样的女儿我非常欣慰。女儿刚参加工作,单位效益一般,她的收入也不高,今后恋爱、结婚都需要用到钱,她给我的压岁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动的。第二天我就到银行以她的名字开了个户,女儿今后给我的钱我都将存在这个账户里,等女儿出嫁那天,我会把这个存折亲手交给她,这是女儿的孝心存折啊!

压岁钱的文章3:从慰问金到压岁钱

文/刘传增

压岁钱,这个和春节相伴相行的吉祥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当初出现这种习俗的汉代,每年的大年三十,人们把八枚铜钱压在孩子的枕头下,用以代表八个大仙吓退驱赶一种叫“祟”的妖怪,以保佑孩子平安。因此,这钱便叫“压祟钱”,因为“祟”与“岁”谐音,久而久之,“压祟钱”就逐渐被“压岁钱”所取代。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和千家万户的长辈一样,我也给爱孙发了压岁钱。我和弟弟,两家九口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发压岁钱。孙子和侄孙给我行了鞠躬礼,我给他们一人递上一个红包。

孙子高中一年级,眼尖、脑子转得快,接过红包很快就看到上面“慰问金”三个烫金大字,立刻便问:“爷爷,这是怎么回事?”

我解释说:“党委和政府对离退休老同志十分关心和爱护,春节进行慰问,送了慰问金,这表明对我们过往一切的认可,也算是奖励。现在,我把这个钱作压岁钱分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接过爷爷的接力棒,努力报效祖国。”

小兄弟俩不约而同,从红包里掏出百元大钞,“啊!连号的!”“我的也连号!”他们高兴地叫嚷着。

“哥哥,你的是多少号?”侄孙问孙子。

“我的末尾数是6481到6490。”孙子回答。

“我的接在你的后面,是6491到6500,我们得到的都是新钞,又都是连号的!”

两个孙子原本就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我不失时机地接着说:“压岁钱号码连连,希望你们的学习连连进步,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孙子拿着压岁钱,我问他打算怎么用?他抬头望着我,若有所思,又像是在征询我的意见。我建议他,放在“放飞五洲专用基金”里,以后作周游五大洲之用。

他舅爷爷的孙子,学习建筑学专业,国内本科毕业后赴美国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自己或和家人游历了40多个国家,考察学习专业知识。试问,同龄人有几个能够想到这一点并且做到这一点?他的收获会有多么巨大?20多岁的孩子,志存高远、敢想敢为,令人备加赞佩。为了引导、鼓励孙子向表兄学习,我为孙子设立了一项“放飞五洲专用基金”,备作今后周游世界各国的开支。

对“放飞五洲基金”的设立,我的态度积极认真,孙子也看得很重。我提出用压岁钱扩充基金的建议,他立即点点头,表示同意。

压岁钱,最初的意义是压祟驱邪,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本来的意义已经成为过去,新的意义和结果也随着做法不同而千差万别:有的把压岁钱和孩子的学业进步、道德修养不恰当地捆绑在一起,结果变了味,让孩子视钱如命,看钱干事,不给钱不干事;有的攀比钱多钱少,攀比玩乐享受,任意挥霍浪费……这些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压岁钱,这个中华民族吉祥文化的优良传统要弘扬,也要不断创新。长辈通过压岁钱告诉孩子,这是长辈的一份祝福,一份关爱,还要使孩子明白,这更是长辈的一种期望:孩子要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本领;学会感恩,感谢家人,感谢一切为自己付出过的人!我把慰问金给孙辈作压岁钱,就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的。

压岁钱的文章4:压岁钱

文/雪荻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年了,不仅有平时难得一见的好吃的、有新衣服穿,甚至可能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压岁钱。

上世纪六七十、七八十年代,家家生活不富裕,有的家庭孩子多,吃饱饭都成问题,压岁钱是孩子心中遥不可及的一个梦,我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梦。后来生活条件渐渐有了起色,有余钱可以给孩子们压岁钱了,虽然可能只是一毛钱、两毛钱,最多一两块钱,但对于当时在清贫中成长的我们,已感觉自己是个大富翁,是天底下最幸福、快乐的人,那满心满怀的兴奋和喜悦,从心底里溢出来,在双眼中透射着光芒。总是会把压岁钱“藏”在自己觉得最隐密的地方,偷偷地拿出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了又看、数了又数,那种甜蜜、喜悦的心情,会陪伴我们好久、好久。得来不易,花起来自然慎之又慎,每一分钱,都会让我们想了又想、掂量了又掂量,一定要让它完成最有“意义”的使命:也许是一个作业本、一支带橡皮头的铅笔,或是一方花手帕、一根花头绳、几粒水果糖,甚至是想念了许久的一本小人书、连环画。而男孩子们,他们的愿望更广阔、更宏伟,比如,一个飞机、轮船模型,一把仿真的枪械、刀剑,一辆玩具小汽车、小坦克,满口袋五颜六色的玻璃弹珠。

一年年过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的孩子,似乎对收压岁钱已没有了特别的感觉。压岁钱收到手软是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象征,是百姓的乐事、幸事,能够成长在这个幸福美好时代何其令人羡慕,但深深地镌刻在我们记忆深处、儿时的那种最简单的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似乎渐渐变得模糊了。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由来已久,是希望晚辈平安幸福、远离灾难、平平安安度过一年。那么,成年了的晚辈给长辈压岁钱也理所应当。有人说,压岁钱是特指长辈给晚辈,晚辈给长辈只能叫红包。我想,本不应拘泥于称谓和形式,无论叫什么、无论给多少,只要心怀关爱和感激,表达自己对父母、对长辈的一份祝福、一份感恩,都会让他们感到喜悦、欣慰、温暖和满足吧。

今年,我特意买了几个大红包,把我的祝福和感恩,装进红包里,送给我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祈愿他们幸福、快乐、健康、平安!

压岁钱的文章5:压岁钱

文/王海波

春节期间,孩子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春节少则能得到数百,多则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压岁钱,成了“小暴发户”。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过好寒假生活,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

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家长采取全部没收和放任自流的态度都是有失偏颇的。“没收”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不利于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金钱与消费。孩子自制力差,尚不清楚如何理财,若任其盲目消费随意挥霍容易使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毛病。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和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可采取由家长托管,指导孩子消费,同时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财富观,让孩子既管理了“压岁钱”,也增加了理财意识。一是存入银行,等到开学时用来交学杂费及购买课本等其他学习用品;二是让孩子用压岁钱购买课外书籍、智力玩具,有助于孩子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给孩子订一些适合他们看的报刊,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逐渐养成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四是给孩子买份保险,既能让孩子感受到长辈的关爱,又满足了家长对孩子保平安、盼成长的愿望,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解除了孩子健康成长和升学成才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保险和理财意识,可谓一举多得;五是让孩子自己去消费,为自己理一份财,学会购买玩具、食物等简单物品,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认识消费,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理财习惯;六是为长辈送一份礼,培养孩子孝顺长辈的美德;七是教育孩子献爱心,帮助贫困落后地区失学少年,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总之,家长在压岁钱问题上应尊重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正确引导,培养孩子学会管理钱财,节约用钱,合理消费,引导孩子把“压岁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