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文章

请欣赏陪伴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陪伴文章1:收音机的不了情

文/冯硕

收音机曾经陪伴我走过那个最艰苦的年代,现在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那个时候谁家里要是有台收音机的话也算得上是富裕家庭了,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记得那是在我六岁的时候,父亲买回来一台崭新的收音机。后来得知为了买收音机,父亲花去了大半个月的工资,母亲气得和父亲大吵大闹,我们全家也为此吃了近两个月的咸菜。物质生活虽然暂时出现了困难,但是却大大的丰富了精神生活,收音机成了家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了。

童年的收音机给我带来了太多地快乐,我每天双手撑在桌上,傻傻的看着这个“说话”的怪东西,内心从没想过这个怪东西会成为一直伴随我左右的朋友。当时的收音机没有调频只有中波,听到从里面传出邓丽君的美妙歌声时,我就兴奋不已,还要跟着唱上几嗓子。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准时播放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更是期期不落,即便到了吃饭的时候,也要听完评书再吃。后来,我又喜欢上了小喇叭节目,每天下午四点,收音机里会传出“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的欢快音乐,孙进修爷爷那亲切、悦耳的声音把我带到了神奇的童话世界里。

突然有一天,收音机罢工了,我捣鼓了半天,也没有任何声响。我决定把它打开修理,当我对着一堆零器件左看、右看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这个东西还真不简单。幸亏我有搭积木的底子,这点东西难不倒我。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原来里面缠了一颗“线”,我毅然决然的把那颗线拽了出来……当父亲惊讶地看着惨遭毁坏的收音机时,狠狠的瞪着我,说不出一句话。从他的眼神我知道,收音机报废了。

参加工作以后,我攒钱买了一台小型半导体收音机,虽然做工一般,但能收听到清晰的调频台,工作之余丰富了我的生活,即便走路的时候也要插上耳机。收音机增长了我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成了我不可缺少的“伴侣”,经常是陪着我进入梦乡。

现在与人谈起收音机,许多人都认为已经过时。朋友经常取笑我,这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有电视、网络、微博,谁还用收音机,太土了。我不想改变他的看法,正如他无法改变我对收音机的喜爱一样。收音机的最大好处在于我们有时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可以听节目,这是很多媒体无法替代的。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收音机承载了我的美好童年。

陪伴文章2:阅读的“陪伴”

文/刘恩波

阅读构成了生活的一抹底色和亮色。它是通往岁月深处有灯光的窗口。那些优质的文字、画面、影像,是对我们心灵的陪伴。有了这些陪伴,我们的日子就变得充实、丰富、滋润、饱满起来。

有一天,有人问法国大诗人圣-琼·佩斯,“你为什么写作?”这位大师这样回答,“为了更好地、更久远地生活!”其实,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和方式,阅读大概也具有这样的效用和功能。作家三毛就说,“看书,这让我多活几度生命。”也就是说,阅读等于打开了人生的另一个“场”,这是拥有无限潜能和力量的多维度灵性存在。

书里的故事,书里的见闻,书里的叹息和哲理,书里的风情和人物,如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阅读者的热情参与、生命印证和阅历经验的话,那么这种阅读就是高级的精神陪伴。

童年时我们有伴枕书,央求着父母给自己阅读。或者自己拿着掉了页码的新华字典,查找着陌生字的读音和意义,半生不熟地走进了“三国”“水浒”的传奇世界。儿时的孩子,多半会背诵几首唐诗宋词,在朗朗的诵读中,中国古典诗词的风情和韵律,就像载着我们生命的航船驶进了艺术的港湾。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王安石的矫健、苏东坡的潇洒、柳永的缠绵……一字一句,一顿一挫,一腔一调地洗礼冲刷着每个少年学子澎湃而痴迷的心田。

书就像大海,浩瀚无边,跟你有缘的总归是少数,让人徘徊流连,心心相印。

高中时我们或许会读《一千零一夜》《小王子》,会读三毛、琼瑶、金庸、古龙……

到了大学,就会走进《渴望生活》《瓦尔登湖》和《围城》《美的历程》等的修习和研读之中。每一次浏览,或许都是生命的寻找和出发、感觉和领悟、磨砺与升华。

谈恋爱的时节,也许喜欢给她或者给他,读一段鲁迅给许广平的信,徐志摩给陆小曼的信,或是朱生豪给宋清如的信,当然还有别人的情书、情诗,那种感觉就像是延伸了心灵的参与和陪伴。文学可以供奉,文字能够提神,书写表达了现代忙碌生活中少了的格调和情趣。记得我的朋友晓峰当年特别想用书法的形式给许许多多的文学同行留一点儿生命的印记,那就是用信函的传递,来打发和祭奠时光。后来,晓峰带着他的愿望跟我们不辞而别,想来这里有一份特别的伤感和哀痛所在。

读书,读信,读心,读人,读世界……以此来陪伴着自己,陪伴着亲人和朋友,陪伴着光阴岁月,该是多好的一种方式,多美妙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依托?

《寄在信封里的灵魂》,如今就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及至年长,犹忆华年,想念着青春的光景,凋落的梦与诗。那是朱生豪年轻时跟伴侣宋清如的心灵对话、思想交接、情感碰撞。每每闲暇时,我就翻上一小段宛如小夜曲一般的款款妙语和情话,感受领会着这位卓越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大师从前的灵性剖白。“玻璃窗上有很美的冰花,今天我正式穿皮袍子,去年新做的,一直搁在箱子里不穿。”“别说冬天容易过,渴望着信来的时候,每一分钟是一个世纪,每一点钟是一个无穷。”“有时我也怀想着在秋山踽踽独步的快乐”……读着朱生豪恳切甚至顽皮的话语,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又重返校园生活,重拾青春旧梦了。

汪曾祺写过这样的诗,“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

阅读的陪伴,会增加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自我的重新定位,重新把握和重新勾描。

许多从前翻过的书,眼下再看就获得了陌生化的效果或者恍然大悟的生命感觉。

譬如看《红楼梦》,少小时看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中年时看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年龄再长,就悟出了更多的禅意。譬如看《西游记》,少小时翻阅的是孙悟空天马行空的顽劣根性,及至年长,看得更多的是唐僧取经路上的艰辛,到了老年再看,恐怕就是“各安所是,物物皆非”人生妙谛的弦外之音了。

故而,阅读的陪伴,与时间相往还,跟年龄相交替,和心境相关联。人的生长、成熟、历练、打磨、塑造……都会增加或者减少一本书的分量和重量、内核与内涵。

《易经》讲生生不息,也讲变幻,这是万物百态归根到底无穷演进的造化规则。读书其实也是一样的。清人张潮在传世之书《幽梦影》中留下过这样的印证,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真是每一段人生每一时的心境,人对于书的赏析、解读、领会都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是人性的通透所致,也是岁月的洗礼引发出来的。

在大学时看《包法利夫人》,看《安娜·卡列尼娜》,你会轻视女人的情感欲求,以为她们的所为,只是情感立场和历程的转变,甚至是道德上的不守规矩,而到了不惑或者知天命之年,你就觉得那种爱的背叛是寻找生命的突围,渴望灵性的飞升,是飞蛾扑火式的自救和解脱。这样再来读福楼拜、托尔斯泰,你就会为包法利夫人和安娜一洒倾心之泪。

如此说来,阅读的“陪伴”一旦发动,形成生命的希冀、等候和守望,那么这种情结几乎就是一辈子的事了。我们走进每一部经典,就等于重活了书中人物的一次陌生而崭新的生命历程。这是阅读的满足,也是阅读的骄傲——就如同伟大的博尔赫斯在自己诗里的表述,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我就是瓦尔特·惠特曼!”

是的,作为读者的幸福,可能跟身份、情感、命运、心境的这种巨大反差的转换脱不了干系。谁让你是幸福的阅读者呢!

陪伴文章3:陪伴才是最好的孝

文/汪万英

一向对我百依百顺、热情支持鼓励的先生,最近似乎不大理我,下班回家赶紧钻进厨房,饭后赶紧收拾。然后要么坐在沙发上两眼盯住手机,要么钻进被窝里看手机,没有多余的言语。等我忙完该忙的,先生通常已经梦过一回了。我心里酸酸的,有些难受,却不敢发作,因为我知道他白天工作实在太累了!

这一年里,我既要上课,又要从事学校的宣传工作,通常是抽空或者调课拍照,下了晚自习后回家整理照片、写稿,加上年龄的问题,大多在晚上12点前没能上床,有时甚至会熬到凌晨两点多。我知道先生心疼我,担心我身体不好,但是只要我喜欢的事情,想做的事情,他都不会拉后腿,会尽力支持。比如我要下乡家访,他就开车送我去,顺便还帮我拍照。2015年到2017年,我们几乎走遍了石柱县的每一个乡镇。自己开车,自己加油,遇到困难的学生,还会买上牛奶、衣物等。这一年忙于工作,确实有些冷落了他!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最近他的情绪有些反常,我心里很纳闷,也有些难过。终于在昨天,我们围着火炉,没有言语,我忍不住偷偷落泪。他终于憋不住了,对我唠叨到:“你天天去关心那些留守学生,怎么不去关心自己家里的两个留守老人?你天天往敬老院跑,去关心别人的父母,怎么不去关心自己的父母?你的其他姊妹都在外地,他们很少回来,也许是距离阻隔了他们。可是你就在身边,你怎么就不多抽点时间去陪陪他们?去照顾他们?这么冷的天,他们是怎么过的?他们冷不冷,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你知道吗?”我觉得挺委屈的,去年冬天专门花2000元多给父母买了一个电烤炉桌,夏天儿子回来又专门给他们安了两台空调,应该冬暖夏凉了吧。我怎么就没有关心他们呢?先生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这段时间,你总是借口忙,不抽时间去看看父母是怎么生活的。你知道吗?这几天黄水鱼池都在下雪,这么冷的天,两个老人坐在沙发上,爸爸穿了一件笨重的羊皮大衣,妈妈则穿了两件厚厚的睡衣,虽然你买了电烤炉,可是两个老人为了节约电,并没有烤火,脚上只盖了一床小棉絮……”我听出先生声音的哽咽,有对我的怨气,对父母的心疼!

确实很惭愧,这一年,因为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去陪父母。虽然我只要有空,都会去陪父母,哪怕只坐一会,哪怕只是吃顿饭,父母也会高兴的。一到周末,爸爸总会打电话来说:“明天是周末了,我去买点好吃的,你们明天来吃哈。”这一年,学校事情比较多,周末大多没空,所以陪他们吃饭的时间很少,更不要说去给父母做饭、洗衣了。每次只要去父母那里,就会远远的看见父母站在窗前,一见我们进入视野,就朝我们挥挥手,爸爸立即转身进厨房开始做菜,妈妈则依然伫立窗前,看着我们一步一步走进家门……离开的时候,父母也会站在窗前,挥挥手,目送我们远去,直到我们消失在父母的视野之外,父母还会久久站在窗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早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所以我总是努力想多陪陪家里的老人。公公生病的时候,我时常提心吊胆地想着可怕的别离,病魔却还是在2012年把他带到了天堂。我时常想起公公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家人却总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今,生活条件也好多了,可老人家已不在了。纵然想弄点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给他,却已是阴阳两隔,没有机会了。我是个不会做饭的儿媳妇,公公却从来没有嫌弃过我,看着我们高高兴兴地吃着他包的饺子,他会格外高兴,下次包饺子会格外积极,格外卖力。

真的,留守老人们对儿女的要求并不多!不图儿女给他们多少钱,不图为他们做多少事,能有机会陪陪他们,就很知足了。

先生批评我孝敬父母只是停留在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他说:“不要以为给了父母钱,你就万事大吉,你就尽孝了。父母年龄大了,手脚不灵便,有很多事情自己干不了,我们应该经常去看看他们,去发现,去寻找,看看他们有哪些困难,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不要等父母开口,父母总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你要是问,他们只会告诉你他们很好,没有困难,不需要帮助。”我知道先生说的很在理,先生比我更了解他们,做得比我好。结婚25年来,父母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比如接个电线,安个插线板,买个洗衣机,装个消毒柜,安装窗帘,安装排风扇,安装隔热帘子……凡是他能看到的,想到的,他都会默默无语的去做,尽管有时候父母不理解、不接受。每个人都喜欢甜言蜜语,先生是个实在的人,没有甜蜜的话儿,只有踏踏实实的行动。我心里明白,并非常感激。

而今,父亲马上就满81了,妈妈也快80了。他们真的不容易!姐姐、哥哥、弟弟在外地,尤其是哥哥一家子,又是几年没有回来了。父母嘴上不说,电话里也总是报喜不报忧。尤其去年这一年,爸爸先后晕倒几次,妈妈老毛病也犯了两次,妈妈私下跟我说:“我内心还是很希望他们都能回来看看我们,毕竟年龄大了,见一次就少一次了。说不定哪一天突然就走了……” 说着说着有些哽咽,说不下去。

父母老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姐姐、哥哥、弟弟,希望你们春节都能携家眷回来看看他们。我也反省自己,要尽量多抽时间去陪陪父母,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多做点实事。姐姐、哥哥、弟弟, 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二了,父母期待着你们早日回家团年!

陪伴文章4:最长情的陪伴

文/素心菲语

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组图片,很萌很温情,一个小萝莉和一只狗狗的日常生活照,可就是如此可爱的画面拨动了我心里最敏感的悲情。

我家的狗狗就是这样陪伴着我走过了14年,他看着我走过了青春年少,看着我长大,我看着他从儿时走到中年直至老年。他见证我所有的青春,我看尽了他一生的繁华与颓败。我长大了,而他却垂垂老矣。

14年的陪伴,于我而言,他早已是亲人,不再是宠物。我离家的第一年他迅速衰老,在死亡的魔掌迫近的时候,我记得一天夜里我在北京非常非常的想念他,那时我便知离别已迫近,悲情在所难免。

于是第二天我回了家,那会儿他已是暮秋的残叶,生命的气息非常的微弱。我返京的时候,他看着我的眼神,我知道这是今生的最后一次凝视。妈妈说,他苦苦挨着就是为了等我回来。我说,是的,我一走,他便会死。

果不出所料,没几日,一日凌晨,他鼓足了最后的气力撞门要出去,父亲以为他要方便,于是把他抱到楼下,一转身的瞬间,他就不见了。父亲母亲请了假,找遍了所有的角落,走过所有的街道,连日来就是不见他的踪影。

我们都知道,他不想让我们伤心,于是选择了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别方式,自己独自过完最后的时光。但我们都宁愿他是在我们的陪伴中咽下最后一口气,找一块净土将他埋葬,时而去看看他,这样才不枉这14年的相守陪伴。

我没有兄弟姐妹,而他却真真切切的就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我欺负过他,可他就是带着所有的爱,来爱我们。他教会我什么是包容,什么是爱,什么是忠诚,什么是一生珍重。

我家的狗狗已经离开了我很多年,可我就是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还在,还在伴着我,还在我家里的各个地方。我能够听到他的叹息,感觉到他的思念,我知道他在想念我,想念我的爸爸妈妈,想念我们这个家。

我悲伤着的时候,他也一定在悲伤,我快乐着的时候,他也一定在快乐。我思念着他的时候,他也一定在思念。所以,一直的一直他不愿离开,即使肉身已死,但灵魂却久久不灭,一直留恋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是的,我爱他,非常非常地爱,所以,我一直不相信他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与我天人永隔。但我又确确地知道,他不在了,我抚摸不到他柔软的皮毛,看不到他的开心,不能再听我诉说,生病了我也不能喂他吃药,身上玩脏了为他洗澡,午后的阳光下分享美食,相伴着于月光下散步。

但与他的回忆满载了我所有的记忆,盈遍了年少的每一个间隙,即使已离开,但回忆在,情怀还在,所以他也还在。

因为不忍离别,不堪苦痛,自此我再没有养过狗狗。但,我想,将来的某一天我会为我的孩子选择一个伙伴,就像当年他陪伴着我一样,有另外一个他能够陪着孩子,让他们一起长大,携手走过最纯真的那几年。即使岁月尖刻如刀,但有回忆,便足以。

美好,即使不能一生一世,但有过,便足以抵过所有,那就是最长情的陪伴。

陪伴文章5:陪伴是最美的爱情

文/念瑾

爱情是什么呢?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诗人元好问说:“爱情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词人纳兰容若说:“爱情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钱钟书先生说:“爱情是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别人。”是啊,人的一生能够遇到一个挚爱之人不易,能够遇到一个愿意与你相伴一生之人更难。

有的人或许会问:“世间相爱之人何具之多,为何能够真正相伴一生的却寥寥无几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很难有人能够做互相包容,互相扶持吧。

我很喜欢也很羡慕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爱情,从少年时的相识相知刭老年时的相依相守,六十载春秋的磕磕绊绊,杨绛先生从未从未嫌弃过钟书先生生活上的“笨拙,”钟书先生对杨绛先生亦是不离不弃。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是多少人一生的宿愿,可最终能够相伴的人又有几人。朋友,如果相爱就许给对方一生的陪伴吧!陪伴是最美的爱情。

陪伴文章6:祖国母亲,我与您陪伴的岁月

文/李晓

一个作家写了一篇文章,他想要有一匹马,骑马走遍这个国家的大地山川,穿过绿洲与荒漠,穿过风与流水,在马上放眼高天厚土,万壑群山,吸取善的力量,美的力量,让祖国的壮美山河,都沉甸甸地装入到心中。

读了这篇文章,我在夜里起床,独自望着墙上的地图出神。夜风穿窗而来,掀动墙上地图。我感觉地图上的曲线,如血管一样奔突。

我忍不住一寸一寸地开始抚摩着地图,那上面是流山川,铁路公路,高原丘陵……这是一张中国地图,它就是我的祖国,我一生将要度过的地方。

我和我的祖国,像亲人一样,已经相依陪伴了50年。

那一年立秋后的黄昏,夕阳如血,我23岁的母亲,还在秋收后的稻田里码着草垛,突然感到胎动得很厉害,忍住痛蹒跚着回到家。那天晚上9点多,一个小生命降生到土墙边铺满稻草的床上。

我出生的那一年,是1969年,成为我的生命纪年,那个秋天,我的新中国,迎来了它20岁的生日,青春期的中国,似乎正经历着懵懂年代。

1976年9月,我在乡间小学上语文课,跟着老师牙牙学语:“我爱北京天安门!”身着蓝色咔叽布料中山服的老师,把拳头放到了胸口上:“天安门,是我们祖国的心脏!”我也学着老师的模样,把小手贴在了胸口上。那一年国庆,在山坳里那杂草铺满的小学操场上,有蟋蟀蹦跶。小学里的皮校长,在喇叭播放的国歌声中,亲自升起了国旗。红旗在风中漫卷,也激动着一个少年的心。

1979年10月,我的新中国,迎来了它30岁的生日。三十而立,却又是满目疮痍,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訇然开启了面向世界的国门,太平洋的大潮滚滚,让我的祖国,到处都有澎湃之声。那一年国庆,我跟着在县城工作的父亲,走了20多公里,坐了大河上的渡船,高一脚低一脚来到了县城。满大街飘动的红色标语、风中哗啦啦的彩旗,似乎在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流中,一个县城的男人,穿着皮鞋踩住了我的脚,我一直没吭上一声,直到他把脚挪开。

还记得那次在父亲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一张贴在墙上的中国地图。父亲指着地图告诉我,我们国家的版图就像一只雄鸡。十二生肖中,我属鸡。我第一次感到,我和我的祖国,贴得是那么近,那么亲。我凝望着墙上地图,用手指触到了长江边的故乡。长江,一条蜿蜒的蓝色曲线在地图上逶迤奔腾,它是祖国一条粗大的动脉,在语文课本里,它和黄河一起,被形容为祖国母亲的乳汁。这么说,我这个长江边的人,与母亲相距得太近太近。

1984年夏天,我守在县城表姨家一台黑白电视机前,看到一个叫许海峰的射击运动员,在嘹亮国歌声中,面对五星红旗淌下了热泪。那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15岁的我,独自走向大街,面对人群,悄然流下了泪水。我感到,我和我的祖国,血脉相通。那一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上阅兵队伍的铿锵步伐,再次踏入了我的梦境。

1994年10月,我的新中国,迎来了45岁生日。那一年,我眼里有火星闪烁,我是一个终日写诗的人,常常感觉天边云层里的远雷隐隐,恍惚以为是哪所邮局打邮戳的声音,正给我邮寄发表诗歌的刊物呢。在北京,有一家刊物叫做《诗刊》,县城里的柏诗人,已经在那上面蘑菇云一样腾起,发表了他一整版一整版的诗歌,他是县城里文艺青年的偶像。我记得那年国庆节的晚上,县城广场上放起了礼花,我对写诗的文友何小四说:“小四啊,明年国庆节,我要在北京的刊物上发表诗歌,我是这个国家的一个诗人!”

1995年国庆节,我的诗歌,没在北京的刊物发表,却上了省城里的一家刊物。我拿着发表刊物的杂志,走向了县城相爱女友的家,这个长着一颗小虎牙的女子,在县城广场深夜里花园边,一遍一遍朗诵过我的诗歌。一直对我在小镇工作不太满意的女友的母亲,在看了我发表的诗歌后,大声喊她的女儿:“杀鸡,杀鸡!”鸡是我从乡下提去的。国庆节那天中午,我在县城喝上了最香的鸡汤,我感觉,女友的母亲,把打开县城城门的钥匙,放心地交给了我。国庆日,也成为我命运的吉日。

1999年的国庆,我和那长着小虎牙的妻子,来到了北京,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广袤蓝天下,我把手轻贴胸口,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与祖国的心跳,零距离融合在一起了。在八达岭长城,我看到了一个国家挺起脊梁的背影。在圆明园,面对那洗劫后的沧桑容颜,我忍不住用力握紧了一个男人的拳头。我感到,我和我的祖国,十指连心。

还是1999年,那一年12月,53岁的母亲听着电视里正播放《七子之歌》,泪水一直在她眼眶里打转。“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当一个小女孩在舞台上稚声稚气演唱时,澳门,这个流浪在外的百年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我读懂了母亲盼望游子归来的心情。原来,我和我祖国之间的感情,就像普通家庭里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情凝望、揪心牵挂。

2003年10月,一个叫杨利伟的航天员,坐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奔向了太空。电视直播画面传来,飞船上的五星红旗,在蓝色太空里鲜艳灼灼,如开在太空里的一朵夺目红花。我仿佛看到强盛的祖国,正鲲鹏一样翱翔九霄。原来,我和我的祖国,命运与共,荣耀共享。

2019年10月,我的新中国,将迎来它70岁的生日。我亲爱的中国,13亿人的伟大中国梦,正托起一个国家阔步前行,我的手,也在那森林般举起的手臂中。

陪伴文章7:最可贵的是陪伴

文/原上草庐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年头,有人一直相陪,渐渐快成为稀缺品了。以前国人喜欢家族群居,三代乃至四代同堂是常态,后来计划生育,小家小庭盛行,那种热闹劲渐至消隐,大部分人慢慢就习惯了独处。社会的发展使然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时代进入老龄化,于是身边是否有人相伴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即使是夫妻也有先后后走之序,后走的谁人陪伴?有人相伴不仅是幸福而更是奢侈品了。

无疑现在的社会很功利,大家提倡奋斗,似乎活着就是为了名利,为了工作,于是联系人与人的一些纽带渐渐就断裂了。我们宁愿为了一部名牌车加班加点不惜搭上健康,更是减少了陪家人的机会,可是一旦拥有了名牌车就会快乐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会升级版在等着你,于是你只有奋斗拥有再奋斗再拥有,蓦然回首,那些应该陪伴家人的时光便不见了,而我们也习以为常了,以为这就是人生。

也许有人会说,经常陪家人在外人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是无所事事的标志,其实不然,这才是人生应该拥有的态度。为了生存,宁可陪机器,陪电脑,陪客户等,就是没有时间陪家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自己没有能力安排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呢?经济大发展,许多东西被扭曲了,这其中包括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少能看到一个家庭那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家终归是一生的港湾,但有人就偏偏不明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其实一生最富有还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相处融洽的家人,只是,许多人在耗费了时光耗尽了健康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一切已无法挽回。有人会说这就是命,其实这是由自己的态度决定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过人生,难道就不可以吗?奋斗了一辈子,来了守着空荡荡的当初令我们热血沸腾的房子回忆人生,我们许多人后半辈子的生活就是如此。你还以为你为之拼搏的那些是必不可少的吗?你还以为你的人生就必须是那样过的吗?

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换一种活法了。趁年轻到处走走,趁年轻谈谈恋爱,趁年轻多陪陪家人,趁年轻所散发一些天性。说远了,能够重视陪伴亲人的人是能够得到亲人的理解和陪伴的。那些团体精神强的人更有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其左右。没有陪伴就如同黑夜里乜有灯光的照耀。珍惜陪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吧,因为这不会是永远。

陪伴文章8:没有功利的陪伴

文/阚则思

那晚,我在小区散步,树影婆娑,略有微光,月季花和金银花散发着浓浓的香甜气息。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忽然,在人行小道上见到一只鸭子,像我一样踱着步子,一会儿又伸着脖子急急地往前赶。好奇心起,我立刻跟着鸭子,发现鸭子在追赶前面一“帅哥”,那“帅哥”还不时地停下来等一下,关系很是亲密。

哈,这么晚了还出来约会?我忍不住想上前看看“帅哥”长啥样,夜幕下隐隐约约看见是个和鸭子大小相似的四腿动物。它们感觉到有人跟着,走得更快了。我只好轻声喊了一句:“帅哥,等我一下好吗?”四腿动物可能感觉我没有恶意,回头看了我一眼:那长长直立的耳朵和两只大大的眼睛,是一只吉娃娃小狗!我竟然见证了这超级有趣的“狗鸭恋”。我正兴奋着呢,突然一辆汽车驶近,车灯照到这对“情侣”身上,它俩没有立刻逃跑,而是紧紧贴在一起护住对方。之后,它们迅速走入树丛,再也寻不见了。

小区住户们对动物很友善,很多人家都备有猫粮、狗粮,小猫小狗在这里不愁吃喝,恋爱就更自由了。也许在这只母鸭眼里,这只长耳朵大眼睛的小狗就是最帅的“帅哥”,而在小狗眼里,那只白鸭一定是最美的“天鹅”!两情相悦,两身相伴,就如此美好。

我想小狗和小鸭分属两个相隔甚远的族类,但是它们看对眼了,就不管不顾地爱起来。相比之下,现在的人类对于爱情太权衡、太精明、太算计了!很多人不懂得珍惜那份真情的陪伴,也太可怜了。

在电视剧《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里,男主人公夜华非常明白自己快乐的来源就是爱人白浅,所以愿意牺牲掉一切去守护住这段爱情,甚至有点“不择手段”。这部情节虚幻的电视剧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也许就是因为现代社会太稀缺没有任何功利的爱情了。

这两只小鸭小狗,好像比人类更懂得:最长情的是陪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