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散文

请欣赏高原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高原散文1:再行秘境

文/任蒙

1.高原

那奇峰相连的莽莽群山是高原。蓊郁的林荫,高挂的松罗,浸润在轻云薄雾之中。树林比山谷更深,白云比岩石还低。云帘撩起,还有天工刻在石崖上的一幅幅壁画,今日读来,仍然堪称最前卫的美术作品。

在这山高林深的峡谷看不见行人,但幽静的树林中却有原色的嘛呢旗在飘动。

那一路白浪、永不停歇的溪流是高原。溪流在造型各异的石块间欢快而过,浪花间泛着碧绿,清澈得令人心醉。短短的索桥枕着日夜不息的流水声,从来不感到寂寞。

如歌的桥头没有行人,只见嘛呢旗在飘动。

那绿茸茸的草地和绿茸茸的山坡是高原。在这开阔的天空下,游人可见的移动景物,只有星星点点的牦牛、羊群和云朵。山腰处,成片的红红绿绿的经幡牵起一个方阵,格外耀眼,藏胞用这种嘛呢旗祈求山神,以保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同时,他们也以类似的旗阵祭祀先人,旗下是不见堆土的坟场,一代代牧区先民长眠在绿草下面,而草原和山坡依旧那么平展洁净。高原,永远是圣洁的净土。

天高风清的草地也不见行人,只见成片的嘛呢旗在飘动。

那一座座圆形的白塔是高原。象征吉祥的高高塔尖,像非洲女子堆叠着项圈的长颈。形形色色的佛塔矗立在山巅、河谷或者宁静的寨子旁,让整个高原都照耀着佛光。塔座上印着卷卷曲曲的文字,是我们读不懂的神灵符号。但是,看见佛塔,耳畔就能响起悠远而深沉的蟒筒唢呐,响起念念有词的诵经之声。

白色的佛塔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更加醒目,更加庄严而寂静。

一座座白塔下面都不见行人,只见一串串斜挂的嘛呢旗在飘动。

2.流云

川藏高原一道道深谷千回百折,白色的流云在沟壑间不停地翻腾迂回,悠然来去,像鱼群闲游在大洋的海沟里,又像鹤群在巨大的天笼中来回漫游。

白云飘累了,就一动不动地紧贴在山体上,把群山装扮成一块块黑白相间、晶莹剔透的碧玉。

高原是江河的源头,也是流云的源头。

无尽的云雾,无尽的深谷,使人愈往前行,愈感到高原大川的曲回幽深和神秘莫测。

如果不是行进在山间的公路上,如果不是大家结伴乘车而来,一个人独自走进这里的谷底,你肯定会迷路,也肯定会心生恐惧。

高原峡谷,一座天造的迷宫。

3.仙居

当我在想象的孤独中行走时,倏忽间,远方山顶处几座民居不由得使我眼睛一亮。

想不到这野无人迹的深山别有天地。

几处小屋方方正正,结构稍有错落。一眼望去就知道那是典型的藏式民居。

接下看,正有轻风徐来,白云如丝雾般掠过山头,那小屋犹隐犹现。

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来过这里吗?如果他没有来过,那么他的诗句肯定是想象。

云,将迷幻的大川隔离成天境与人间。

缥缈的云雾之中,我们只能隐约看见屋子。屋子的主人,以及他们的牛羊和青稞,全都被白云掩在天间。地上的游人如果能望见他们,将是一种幸遇和吉兆。

走不出的深山,下不来的云层。一代代山民就这样按照他们的生活形态,在这种世外天界繁衍生息,不知自何年开始,也不知到何年终结。

高原散文2:高原秋雨里

文/夕禾

虽然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但我并非爱这里所有的一切。如果让我对这个高原的这片土地投入全部的赞美,那除非是诗人的艺术手法。

我从小都不太喜欢云贵高原特有的绵绵细雨,不管是润物无声的春雨,还是淅淅沥沥的秋雨,都太过绵长,一下便是十天半月,整个天就变得昏暗阴沉。

每当下起这样的雨来,就会对这里生活的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农人们无法正常地经营,只有留在屋里整理家务。昏暗的光线让人情绪低落,出门时总会被雨水泥污打湿弄脏了鞋裤。但人们总不能十天半月地不管地里的庄稼,只能披一块挡雨的塑料布在地里冒雨劳作。那感觉真的谈不上舒服,上半身有塑料布紧紧地贴着,潮湿闷热,下半身湿透的裤管紧贴皮肤,让人浑身不舒服。如果你是个文人,如果你对我说这是多么宁静的山村画卷,我会狠狠地揍你一顿的。你根本无法去体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感受和感情。当然,看到的并非事实的全部,还有些东西是需要身体感受的,那便是伴随降雨而来的气温变化。

或许这里的降雨让人讨厌的原因之一也有低头温的功劳。雨水本来是个让人感到清新的事物,但如果这样的降雨让你感觉到冷意,估计你也不会太喜欢。伴随降雨而来的降温让人措手不及,昨天晴朗,身上着件T恤或单衣感觉很舒爽,今天的降雨就会让你不得不穿得厚一些,这些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让人有些无赖和无所适从。或许你会告诉我,习惯了就好,但这终究不能让人心情愉悦,谁不喜欢舒适的天气呢。或许你觉得烟雨蒙蒙很有诗意,但我想告诉你,那是那些无所事事的无聊至极的文人雅士们坐在书房茶馆里想象的狗屁,他们没有去亲身感受过这种环境里的生活,全凭肚子里的臭文烂墨来妄加描述。

伴随降雨和低温而来的雾霭阻挡了人们的视线,阻挡了高远的天空,阻挡了远山的绿色。目击之处,尽是淫迷的雾气,让人有种被围困的感觉。那些放牛的孩子,一脸迷茫愁容,到哪里去找我丢失的牛儿呢。如果你是那个放牛的孩子,你觉得这很优美和诗意吗?那些迷路的行人,因迷雾而失去了对山型的判断,蹙眉紧锁,你是要为他写一首诗呢,还是为他带路呢?

然而在晴朗的日子里,高原的另一番魅力也是无与伦比的。远处的蓝天下,群山连绵环绕耸立,偶有一处悬崖直坠谷底,溪流飞落,或有一柱孤峰直抵云端,雄伟神奇。农田和村庄房舍散落山间,春夏绿荫浓浓,百花点缀;秋冬漫山火红金黄,缤纷绚烂。那些房前屋后的小鸡小狗们相互追逐嬉闹,雄鹰飞鸟们山山间寻觅翱翔;人们在金色的阳光下辛勤劳作,偶尔休憩时抬头看看远处的蓝天白云,或遥望远处的山峦,满怀憧憬。

眼前,在山间和村庄蜿蜒的马路上偶尔缓缓地驶过一辆汽车,或偶尔一辆年轻人的摩托车呼啸着飞驰而过,在群山里留下一串长长的回音。这里有很多没有硬化的田间小路,还有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山路。在安静的而晴朗的天气,你可以随便顺着一条小路往前走,越过一座土坡,迂过一个山脊,或攀登一座山峰,你都会看见很多。或突然出现的人家,霍然开朗坝子,一个清澈的水塘;或一棵不一样的大树,山脚下流淌的小河,突现眼前的神秘的溶洞;或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片草地……昆虫在草丛里跳跃,偶尔一群孩子追逐着从路的那头跑过来。

在这里,你不会看到城市里那样重复且高度雷同的建筑和人们的脸,这些千姿百态的变幻都会让你心旷神怡。这或许就是那些让人厌恶的阴冷的绵绵不绝烟雨,孕育出来的独有的高原之广博和美丽。

高原散文3:高原上的歌声

文/江野

吃过中饭,陈荭给在民族大学当打字员的表姐打电话,刚按下发送键,一阵热辣辣的男子的烈酒似的歌声直截了当地撞进了她的耳腔。

这歌声很热烈,很奔放,就像高原上哗哗作响的强烈的太阳光,就像狂猛的高原风,在万马奔腾般火热旋律的伴奏下,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

这歌声紧紧地抓住了陈荭的心。

陈荭陶醉在了这浓酒般的歌声里。

陈荭去过迪庆高原,省城长大的她对那里的一切都倍觉新奇,那里的喇嘛庙,那里的撒着格桑花的白绿相间的草原,那里粗犷’的高原上的歌声……

可只两天就回来了,年幼的她又涌进了大城市的人流车流,涌进了日复一日的生活里……

歌声停止,陈荭这才想起打电话的事,赶紧说道:“表姐我是小荭,那件毛衣……”

她是想问表姐一件毛衣花纹的打法。她认为表姐的手机可能是刚换了彩铃。

“什么表姐表妹,什么毛衣不毛衣的……”始料不及,手机里喷过来的是一青年男子的声音。

声音很冲,很粗野。

“请问你是表姐夫的弟弟吗?”陈荭知道表姐夫有个弟弟,常到表姐家里去,在省民族大学当驾驶员。

“什么弟弟哥哥的,你到底找谁呀?”青年很不耐烦。

陈荭仍不甘心,因为她坚信自己拨的是表姐的手机。

她坚忍不拔地说:“请问你是民大的吗?”

“是啊,我是民大的!”

“您贵姓啊?您是姓沈吗?”

“你连我贵姓都不知道,你打我屁的电话!”

说完立马就关了手机。

听了这粗鲁甚至出言不逊的话语,陈荭感觉很受伤,她虽然意识到是自己拨错了号码,但他也不应如此地出口伤人。

然而此刻的她已顾及不了这些,她鬼使神差已被彩铃中的歌声和歌声背后的男青年吸引住了。

陈荭想,世上歌儿千万首,他选中的是这一首……

此时,她的心里似有一股热浪在翻滚……

热辣辣的藏族歌曲又开始在她心里缭绕、撞击……

虽蹩脚却粗野有味的男青年的藏族普通话又开始在她心里盘旋、回荡……

藏族青年,省民大大四的学生或者研究生……这些个名词在陈荭心中跳动……

于是她又琢磨起了那个错的手机号码,于是她就又拿起手机。

陈荭想再听一次那段歌曲。

她甚至还想……

可是那个歌声再也没有出现,虽然她试按了好几个可能按错的号码。她突然想起了民大的表姐。陈荭决定立即到表姐那儿去。

陈荭向表姐请教了毛衣花纹的打法后,对表姐吐露了心迹。她说,我无法忘掉那首歌,和那个出言不逊的人,

我总想着高原上的金子般的太阳光,高原上的雪山和高原上呼啦啦作响的劲风。他肯定是民大的藏族学生,表姐是民大的,表姐帮帮我,我想见到他……

表姐笑起来,说:“小荭,你真是幼稚到了极点,一首歌你竟爱上了一个人,况且还不是他唱的歌。”

“表姐你要知道,文如其人,歌也会如其人,他选这首歌说明他也是这种人。”

“再说了,你连这个人都没见过呀!”

“我听到他的声音了!”

“他的声音,他的声音是出言不逊啊!”

陈荭说:“但是,我就是……表姐,你就帮帮我吧!”

“我怎么帮你啊?这么大个学校!”

“你可以,你可以到各个系各个班帮我去了解一下,有哪些是藏族男生?”

“我又不是老师,我又不是校长!”

“你毕竟是教工呀,姐姐!”

“小妹,我越想越不靠谱,这完全是大海捞针!我就不明白,你一个漂亮的大学生,工作又这么好,多少小伙子追求过你,你却偏偏……”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

“问题是不好找啊!你想想,那么多班那么多学生,人家不笑我才怪。还有,你怎么就知道他肯定是藏族呢?”

这时,陈荭突然不说话了,她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她说:“算了,表姐,我突然想到了个办法,你也不用挨班帮我统计了,我打算到校教务处去,那里肯定会有……”

说完,也不听表姐的劝阻,也不在表姐家吃饭,她出门就径直向教务处奔去……

高原散文4:普吉,看海

文/杨燕

海,对于生长在高原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那种浩瀚无垠、海天一色是影像图片不能完全展示的,若不是亲眼所见,一定不能感受,所以一定要去海边亲身体验一次。

看见普吉的图片就已经被打动了,那种蓝天碧海正是我想要的海的感觉,特别是在听多了关于海南的负面报道以后,更坚定了我第一次看海一定要选择普吉的想法,查看了一些资料后,发现普吉旅游的性价比还不错。终于敲定了12月的普吉行,定了旅行社、定了出发的时间,尽管我是多么不愿意跟团旅游,但是出境游要面临的语言障碍,让我不得不妥协。

不到三个小时的航程就到了普吉,从成都到普吉,一下就从冬天到了夏天,脱下厚厚的冬装,迎接我们的是印度洋吹来的暖风。“萨瓦里卡”,用导游教我们的第一句泰语向普吉问好,心情好好的开始旅程。

坐着快艇出海,海风迎面吹来,很凉爽。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碧蓝大海,心情激动。浮潜是最期待的,穿好救身衣,跳进碧绿的海水里,船家发了几片面包给我们,手刚伸到水里,手里的面包就吸引了一大群“尼莫”鱼,这群黄绿相间的可爱的小鱼围抢着面包,它们的嘴碰到我的手,痒痒的。戴好浮潜面罩,让自己漂在海面上,把脸伸进水里,海底的美景尽收眼底,浮潜区的海水透明度很好,珊瑚、水草,各种小鱼都清晰地仿佛触手可及。看着看着,就已经忘记了一切,眼里、脑里就只有这片海底美景。

看够了美景,享受了船家特别提供的冰镇饮料和新鲜热带水果,我们又朝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在一处海湾,我们的快艇停了下来,这片海很平静,离我们不远处已经有几艘快艇停在那里,船上的老外在玩跳水,导游说我们也要在这里停留,会游泳的可以自己下水玩。导游的话声刚落,就听见船尾溅起的水花声,再一看,几个团友已经在水里游了起来。他们的行动立即感染了我,我也跳进水里,围着快艇游了起来。在海里游泳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比起游泳池畅快多了,从小就喜欢水的我,这会儿在海里兴奋得像一条小鱼。刚才浮潜时,导游让大家必须穿上救身衣,现在没有了救身衣的束缚,这样在海水里游着感觉更好。

从普吉回来后,久久难忘的是情人沙滩的沙,整片沙滩的沙子都是细细的,像粉末一样,踩在上面软绵绵的,一点也不硌脚,后来看见的其他海滩都再没有这样细软的沙。来这里日光浴的老外也很多,随处能看见养眼的美女和帅哥。情人沙滩的这片海也很漂亮,淡蓝色的海水,配着奶白色的沙滩,完全符合我对海滩的想象,躺在沙滩上晒晒太阳,或是走到海水里游上一圈,都是享受。唯一的遗憾就是来这里的游客太多了,到处都是人影在晃动。

夜宿贝壳岛也是让人难忘的。在夕阳里,我们坐着快艇到了贝壳岛,一上岛,一幅夕阳映海的美丽画面便映入眼帘,海风拂过树枝、海浪轻轻在沙滩上卷起白色的泡沫花,还有远处的渔船,贝壳岛为我们勾勒出了这样一幅唯美的海岛风情。

住贝壳岛的人很少,除了我们这20多个人外,就只有几个老外,岛上很安静,可以好好享受海岛生活。早晨醒来后,去海滩上走走,光脚踩在沙滩上,留下身后的两行脚印,看着透明的可爱小螃蟹在脚边飞快的爬行,听着海浪声,捡几个可爱的小贝壳,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普吉的海很漂亮,让第一次看海的我享尽眼福,普吉让我对大海的美好憧憬变成了现实,对大海,也有了从感官到心灵的认识。离开普吉,看着机舱外的普吉岛越来越小,普吉那些美丽的海景却已经定格成为了我最美的回忆,深深的刻在了记忆里。

高原散文5:故乡那片林

文/杨金荣

我的家乡是坝上高原成百上千个山村里面最普遍的一个。在童年的记忆里,留存烙印最深的是家乡的贫困落后和父老乡亲的困苦和无奈。但在模糊的记忆中,故乡村西畔,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杨树林,每到夏日,绿树成荫,绵延数里,放眼四望,满目翠绿,跃然生机,催人振奋。这既是我儿时的“乐园”,也是家乡留存在我记忆中为数不多的“闪光点”。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尤其是在穷僻的乡村,没有游乐场没有动物园,只能在那穷山瘦水、莽草矮林中寻找乐趣。春天,尽管坝上还有点春寒料峭、凉意袭人,但山水丛林间却也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时,我们就呼朋唤友在小树林里挖野菜、捕麻雀、追山兔,笑语欢歌几度回荡在小树林中,仿佛在那片天地中,我们就是主人。夏日,正是杨树叶茂枝盛之际,我们就骗过父母,邀一些光腚哥儿们,在林旁找些石片、瓦片或是一些破盆烂碗,玩起过家家,兴致之浓,忘乎所以,直到傍晚村里的炊烟给小树林披上一片淡淡的烟装时,我们才在父母吆喝吃饭的催促声中,依依不舍地离去。有时,我们也攀上那枝叶横生的大树,去掏那上面的麻雀和老鸦,害得它们“妻离子散、苦不堪言”,气得村里的那个谁见谁怕的小脚老太太,常常戳着脊梁骨骂我们是“小土匪”。秋日,我们几个顽童又聚在一起,到小树林附近的蚕豆地里偷几抱连夹带秧的蚕豆秧子,太阳晒得干得一见火就着,于是我们就聚在一起吃烧蚕豆,烧得黑如木炭块儿似的蚕豆,从还有余烬的火堆里抓起来擦都不擦,扔到嘴里“咯崩咯崩”就大嚼起来,直到每人都吃成黑嘴巴、黑手、黑腿,豆尽灰灭为止。冬日,北国山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于是我们就修好冰车,打好冰锥,在树林里的冰雪上开始滑冰,渴了就用冰锥凿一块冰,放在嘴里“嚓嚓”吃掉,常常冻得鼻青脸肿,有时汗水和雪水还把棉袄底襟和大半腿棉裤冻得结起冰块,一走动就“嚓嚓”发响,仿佛穿了铠甲一样,回家后,任你怎样撒谎、怎样狡辩,却怎么也躲不过老娘的一顿责骂!

后来长大了,我外出求学,我的那帮“光腚哥儿们”也都或东或西,再也没有了那共聚小树林过家家掏麻雀烧蚕豆滑冰车的机会,只是偶尔一两个弟兄聚在一起扯起话题,才猛然回忆起那曾经遗落在小树林中的惬意。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的奔波劳碌,尽管故乡的许多事情已在我迟钝的脑海中日见淡漠,但唯有故乡那片小树林,却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每当孤独苦闷或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我就想起那片小树林,和那寄托在小树林中的童年的梦;每当这时,我那颗逐渐老去的心仿佛又年轻起来,飞回那片令我神往、令我陶醉的小树林。

难忘故乡那片小树林。

高原散文6:采采虫草

文/刘梅花

初夏,天祝高原上挖虫草的季节到了。海拔两千多米往上,人影绰绰。古人采药,有个喊山的习惯。人立在山脚下,齐声呐喊,喊一会儿再踏草进山。为什么呢?据说草木是有灵性的,每一味草木,都有小动物守护。喊一喊,把小动物们惊动走了,人好上山采药。不过呢,我宁愿相信,喊山是把打盹的花蕾喊醒,把藏着的草木喊出来。可是挖虫草是不喊山的。它又不傻,你把它喊醒了,它拔爪逃走,等着你来挖呐?

古人讲究“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就算是采药,也要遵循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大纪”是息息相关的。挖虫草,拿个小柳叶铲轻轻撬出来就行了,不能扛着大铁锨乱翻。高原植被稀薄,经不住用力过度。

雪域晴冷,每年初夏,残雪还趴在山野,迟迟不肯融化。等草芽儿都蹿出来,虫草才顶土而出,褐色的触角,掺杂在乱草中,诡秘一笑。人的劲儿攒在心里,草的劲儿攒在根里,山野里,弥散着植物生长的旺盛劲儿。

虫草的本名叫冬虫夏草,这家伙挺奇怪的。古人说,“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想想也是极为诧异的,虫草合一,是怎么做到天衣无缝的呢?一定是光阴幻化了因果,是苍茫大化点拨了一尖细草。

虫草长得很随意,甚至有些粗陋——就是虫子的脑门上顶着一枝草样的触角。黄棕色或者褐黄色,虫体上是一圈一圈的环纹,稍扭曲一些。脑袋红棕色,细细看,连眼睛也是有的,小而黑。细小的爪爪子也有,腹节也明显,全身都是细纵皱纹。冬天它是虫子,在土里蠕动,咕咕叨叨。夏天华丽转身,它打发自己变成草,霍霍生长。有粗陋,亦有孤意。

其实像猴哥那样七十二变也有点多,变来变去麻烦。人家虫草只两变,变虫像虫,变草像草,很彻底,极简极透。淡然与决然并存。

总的来说,这家伙似虫非虫,似草非草。兼有虫和草的外形,腹内也并不空空,有点菌丝,所以归属于菌藻类生物。想来它肯定是不读书的,倘若读书,定然要成精了。才不会这么迷糊的,拿不定主意,把自己混到菌藻类里去。至少留在草类里,也算是不枉活一世——本草本草,红尘以草为本嘛。你想,菌藻多么飘渺无定,一口气就吹散了。

也可能,这是它和光阴的约定——我就不想长成草,也不想长成虫,就随便长一长,我高兴就好。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心愿,天地都一一成全了,不会拧巴人家。山有山意思,水有水心思,草木有草木的惦念,都顺乎天理。

也可能,虫草就是传说里的深山小妖,有灵性有秘密,躲在草丛里修炼,四季跨度对它只是朝朝暮暮。也可能,我想多了。我就是一个想头比较多的人。

虫草藏在杂草里,一点也不想被人挖出来。毛驴草,香草,野葱,长针茅,苔草,柴胡……还有上年枯黄的枝叶,残雪,土粒。这些都是它天然的掩体,好不自在。虫草头部长出的那支黄褐色的菌芽,冒出地面,像草梗,悄悄躲在乱草里,偶尔有蚂蚁路过,使个绊脚,一绊子绊翻胖蚂蚁,偷偷直乐。蚂蚁不来,那支触角就支棱起来,吸纳天地雨露,修炼自己。

虽然不易找寻,但挖虫草的人,都练就一双鹰眼。山坡上打眼一瞧,手指轻轻拨开杂草,就把只露出芽梗的虫草挖出来,托在掌心。这时候的虫草,原形毕露,寸许长,触角挑着,沾泥带水的,一丝微微的土腥味,有些来路不明的诡秘味儿。时光把它淬炼成繁花不惊的淡定样儿。

一根虫草一旦现形,那可就不是虫草了,是几块钱呢。收虫草的人早早守在山里,现挖现卖,虫草刚出土就完成了金钱交易,这跨度,多么快。它只翻了一个跟头,从土里翻到手心,就把自己从似虫非虫,似草非草的东西一下翻到软黄金的行列里去,真够玄乎。这个,别的草药做不到。羌活采来还得晒晒,甘草挖来还得炙炙。入药也还是草药,抵达不到精英的行列里去。

雪山之上,虫草成全了人生。蠕动在残雪里讨生活的人们,背了雨,背了雪,慢慢摸索出与大山的相处之道,与虫草的沟通之情。这,便是最真实的生活。山野里丝丝缕缕的炊烟飘起时,人们泥腿绊脚地蹲在简易的窝棚前,大口吃饭。白白的面条上,撒一点野葱花。一口饭,一口山里冷寂的时光。夜里下了雨夹雪,整个窝棚都冻得瑟瑟发抖。

我总觉得,虫草不是挖到的,是捕获来的。有的人一整天都遇不见一根虫草。有的人吸根烟就发现一窝虫草,顺手擒来。有人找虫草,嘴里念叨着原创咒语,一路念念叨叨,把虫草哄骗回来。有的人悄悄潜伏在草丛里,大气儿不敢出,斜眼觑着,怕惊吓走虫草。人多,各有其招。

我的邻居挖虫草挖得好,她说,虫草是一家子一家子的,只要能找到它的老巢,一定能撮出好多。另一人则说,虫草有它行走的路线。只要找到第一根,顺藤摸瓜,一路撵过去,都跑不掉。还有人说,虫草会闻人类的味道,遇见味道适合的,它的触角就伸出来教你挖走。遇见味道不适合的,它就把触角缩进地皮里,你找晕都枉然。最诡秘的事情是,同样一坨地方,头一个人五体伏地翻遍了草丝,梳过去,一根也没有。再过来一个人,一弯腰就是好几根。

挖虫草,挖的是运气。一般来说,一天七八根是正常的。若是超过十根,那就好运得很了。当然,一根也遇不见的时候,你就要想——可能是你的气息跟虫草的气息不够契合。味道不同,路途也不同,你遇不上它。大山里岔路千百条,你恰恰错过了它,走在另一条岔路上。虫草是深山大野,写给人类的挂号信,一字千金。

挖不到虫草也没有关系,雪域高原的阳光很好,你就在山野里随便溜达。无趣时,对一枝金露梅吹个牛,你看,后面有虫草追我,前面有虫草等我,我都没有打扰它们——我是专门来看花的,又不是来挖虫草的。实际上,那天我跟了大伙儿一天,一根虫草也没瞅见,只饱饱的看了它在别人手心里的样子。傍晚牛羊下山的时候,我也跟着回家,一路上还唱了个小调儿,走音跑调的。挖虫草呢,就是要随缘。它跟你这么陌生,凭啥一下子就要跟你走呢。

也想,这世上,要是有一个人和虫草一样就好了。顺着走过的路,可以找到。顺着同样的味道,可以嗅见。变成虫也认得,变成草也认得,步步花开,一意孤行。这样的决然,才是欢喜。

高原散文7:风中驿站

文/陈美英

溜溜的高原小城康定,是我这次从北京游学回来,打算安住的目的地。

这次觉得坐到康定特别漫长。到二郎山的时候,满目苍翠从车窗外给我的眼睛舒润,我发烧的背部有了清凉,心情从烦躁转为安宁,思维从通达转为闭塞。远处的山峦连绵,白云层叠点缀其间,天空碧蓝阳光明媚。山间溪流潺潺,山花灿烂。这次去康定也要租房,难道比北京容易?

住下以后,我觉得康定的六月冷得出乎想象。山顶积雪不化,折多河与雅拉河的风联合夹击着人们。

我的眼疾带到康定来看,趁这次好好参观州医院。在住院楼院子里,有三个人物雕塑可以给病人慰藉:希波克拉底、佛祖、华佗。三个人物以米白色为基调,以自由的姿态站立或坐在一起,旁边有大树和盆景。河流穿过州医院,在桥上拉着经幡。经幡随风烈烈飘荡。眼科在五官科住院部一楼,收费处挂着很大的唐卡。观音菩萨的站立像给人肃穆的感觉,他手托净水瓶,轻扬柳枝。

也去情歌广场,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休闲的藏族老人穿藏装,手持转经筒捻着佛珠的日常宗教景观。架设在河上的多座拱桥以吊篮式为主,还有精雕的大理石栏杆。桥上的雕塑造型栩栩如生,内涵丰富。我站在桥上,看湍急的河水,承受风更强烈的刺穿。河水卷起千层浪,这皱褶诉说着如何繁复的命运,这跌落喻示着一个人强迫自己的张力。

如此说来,外来者对一个地方真正了解多少呢?应该如何定位在他处的在?想起追美老师有一次在文联办公室对我说:“不要花太多精力在康巴,民族的东西我们自己也不一定太懂,何况你们。这只是看世界的一扇窗口。不要轻易写。”我激动地说:“是的,这也只是一段人生旅程,弄懂是不可能的。我要去北京游学以后才写。”我以往住在文联附近旅馆,想到在精神上离作家们近,第二天转车。作为驿站的康定,我这样默默地经过很多次。

感冒一周也没好,吃药吃得快吐。去看了两处住房,都不适合。图书馆、书店都浏览两遍了。来了两周了,再这样下去不行。去稻城吧,追随以前想过的回来定居康巴念头,剧本也是写亚丁的雪崩。我在还咳嗽的情况下买了车票,告诉旅馆老板要走了,此去稻城采新的风,其实稻城以前去过。

冷是一种缘分,我跟它只是路过。康定作为早上六点发车去往州内各县的旅游集散地,住一晚是必需。我以往反复经过的住一晚,与这次的徘徊长住区别太大。由此我比以前熟悉康定,但没有到熟得厌倦的地步。它保持着不熟的新奇,又令我因了解而亲切。康定这座风中驿站,既不像石渠令我情丝萦绕,又使我对它持有不倦的旅游感。

高原散文8:火红的山丹丹

文/祁玉江

在陕北高原上生长着一种特有的花儿,她的茎高只有一尺左右,一般为单株单花。如果营养和水分充足,有的也能开上好几朵。花朵通常为朱红色,每朵有六个花瓣,绽放后,修长的花瓣向外微卷,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火红艳丽,很是招人喜爱!

这种花儿就是令人心仪和怜爱的山丹丹了。

山丹丹,学名斑百合或红百合,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喜阴凉,往往生长在阴坡低洼地带,当地民间素有“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之说。花期在六至九月份。陕北夏秋少花,每当这个时候,广袤的黄土高原呈现出一片翠绿。当你正迷醉于满目苍翠时,不经意间就会猛然发现,在那浓密的杂草丛中,一株株火红的花朵,仿佛在向你招手致意!你便会情不自禁地跑了过去,亲昵地抚摸着这火红的花朵,有时竟忘乎所以地摘下一朵,拿在手中,摇着、嗅着、吻着,一股亲切、清香、喜悦之情顿时涌遍全身。

是啊,山丹丹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只生长在中国北方。她红的似火,灿的若霞,每年夏秋季节,就这样红红火火、热热烈烈地开放在陕北高原上,点缀在青山秀水间,向人们展示着她与生俱来的美,成为绿色海洋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尽情地让人们欣赏着,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但凡熟悉陕北的人都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不是这样!由于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加剧,火红的山丹丹曾经一度时期淡出人们的视野,直至濒临绝迹。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给老区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调动和焕发了农民群众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的热情,变兄妹开荒为夫妻造林。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奋斗,现在,陕北大地自然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大为改观,降雨量明显增加。如今,当你行进在陕北这绿意盎然的千沟万壑间,一定会觉得与林草茂盛、小桥流水的江南地区没什么两样。这才使得这火红的山丹丹又绽放出她热烈的风采,显露出她尊贵的倩影。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中央红军到陕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一首热情奔放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传遍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唱响全中国,将延安、将陕北与中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曾鼓舞和激发了多少人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前赴后继,不懈奋斗!是呀,山丹丹虽然立身于阴坡少阳的地方,但她顽强地盛开出火红的花朵,让人心中顿时亮堂起来,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经济极度困难,而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领导人民军队,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土窑洞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战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我想,人们至今仍然热衷于传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的原因大概正是缘于此吧?

在我国,南有映山红,北有山丹丹。人们一想到山丹丹就会联想到朴实厚道的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当年,在中国革命最艰难时期,老区人民伸出粗壮的臂膊,敞开宽广的胸怀,欢迎和接纳了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陕北的毛主席和他率领的中央红军。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送粮送鞋又送人,一心一意支前线,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从这个意义上讲,山丹丹不仅诠释了陕北人民的高尚品质,而且作为革命的象征,成了党中央、毛主席、中央红军与陕北老区人民情深意长的纽带。

在新的历史时期,勤劳淳朴的陕北人民,以山丹丹为荣,并将山丹丹作为延安的市花,继续秉承山丹丹的品格,在建设老区、发展老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续写着新的华章!

如今,睡土炕,喝米酒,听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已成为前来延安朝圣和红色旅游的人们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是由于山丹丹的生物习性,使她只能局限在那小范围的“背洼洼”上,很难让人领略到她红火的真容,多少会给游客留下一些遗憾。然而,让我们欣慰的是,当下一些有识之士,正在着手研究改良山丹丹,尝试将她移植在城市或旅游景点景区,使她更具适应性。这样一来,就可以进行大面积栽植推广了,让前来延安的游客一睹她摄人心魂的风采!

火红的山丹丹,愿你成为我们梦想的桥梁,将老区的光荣传统输送到更多人的心灵殿堂。同时也希望你能够在延安广袤的城乡大地上蓬蓬勃勃、红红火火地生长起来,进而红遍整个黄土高原,映红祖国四面八方!

高原散文9:我的高原我的家

文/杨全富

一座座高山,千千万万座连接在一起,就像是跳锅庄舞的绒民且歌且舞,将横断山脉绵延成浑然天成的整体。

登主峰,才能领略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妙感悟。

站在山巅,我虔诚的膜拜,放眼四方,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谢上苍的眷顾,在沧海桑田之后不经意间行笔狂舞,点缀了这一副惊世之作!

辽阔的高原也因为有了山的巍峨而愈加的雄壮,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也因山的雄壮而粗旷,造就了大山一样伟岸的康巴人!

沧海桑田,风雨兼程,岁月悠悠,见证着世纪的变迁。

高山峡谷中的古老部落,在历史的磨练中历经斗转星移和海枯石烂,演绎着亘古不变的故事!

在一片片巨石垒成的山脚下,我翻看着这一页页无字天书,就像是打开远古神话遗著,看到了阿米郭尔东消灭恶魔的豪迈壮举!

在大渡河畔,我侧耳倾听,那澎湃的激流撞击两岸奏响着激越的鼓点,使人回想红军在绒地挥师北上金戈铁马的壮举。

遥想当年,太平军石达开却因万丈悬崖无路可行而败北渡河边,一杯黄土埋忠魂!

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屏障,就是一首首传世的诗章!

清清小溪

只有走上高原,你才会有诗意般的心情。

只有久居高原,才能领悟小溪如诗的真谛,领悟诗意的最高境界。

在高山峡谷中,淙淙的溪流蜿蜒流淌,折射出美妙的诗句,犹如山风清凉、幽香而又如烟如缕。

漫步小溪边,卵石突兀水间,鱼翔其间,幻化为我心底丰满的词汇。

面对如此高原,我不禁思绪如潮涌——

山以雄奇伟岸而见美,水则以柔美婀娜而见长!这样的山傍依着这样的水而存,这样的水凭借这样山势而源远流长!

那些从山间自由落下的流水啊,如玉珠滚落玉盘之中,在光影的折射下飞花溅玉,晶莹而剔透,腾起一片片白色的雾气,霎时间彩虹横亘,满是绿野仙踪!

伸手间那颗颗玉珠滴落掌心间,溅起更多玉珠消散空中!

那蜿蜒流淌的溪流哟,时时滋润游子的心境,时时牵动游子的心弦!

绿野丛林

溪流、山崖和绿林组成高原不可或缺的美景。

清清的溪流滋润着高原,宛如肌肤里流淌的血液,而那些丛生的绿树,就是祖辈身体上的毛发。绿茵簇簇,昭示生命的健康和蓬勃!

树连着树,终归于成为了一望无垠的树林。那一棵棵挺拔傲立的树,在冰雪交加的高原上尽情的绽放生命,那可是一个个生命的精灵,谱写出雄壮的诗篇!

哪怕是悬崖峭壁上孤零零的一棵,站立在风雨中,依然不屈不挠,挺直了脊梁迎接岁月的洗礼和磨难!

站在高原,脚踏高原,心怀高原,拥抱高原,皆因心底的某种信念,那或许是剪不断的思念,又或许是绿水悠悠、青山不老——

在高原这块坚强之地,那些树以特定的姿势,在朝阳中舒展心情,在晚霞中收获希望!

藏寨寻踪

梦中,我曾千百度看到那些零落的村落。

我只想在那些布满烟尘、斑驳的石屋旁,还有那些充满鸡鸣狗吠的藏寨中寻觅儿时的记忆。

就让我的思念,站成村外那颗千年的钻天杨树,去呵护以我为庇护所的鸟雀。

满树的叶片,在春风的吹拂下啦啦歌唱,即使秋日里晨霜的磨砺,秋风的肆虐,那飘飘的落叶,也在展示着生命的魄力,年年岁岁!

怀抱中的喜鹊,依然叽叽喳喳喧嚣不停,为我亲亲的故乡人,捎去如潮的思念!

远离故乡的山山水水,我只想赶着那头老黄牛,走上那条泥泞之路,陪伴我走出梦境,顽强的走进现实之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