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看海的散文(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看海的散文1:大洋路看海
文/陈博雅
踏着松软的黄沙,走向那向往已久的大海。
曙光里,清凉的海风微微地抚摸着我的脸庞,浪花一朵朵展开,展开,展开……远方的地平线上透出一丝亮光,渐渐地,渐渐地,太阳升起来了。太阳像一个神秘的女孩,浮云轻拥在旁边,好似给她蒙上面纱。霎时间,太阳喷薄欲出放射光芒,好似给海水镀上了一层黄金……
浪涛拍击着礁石,迸出颗颗如珍珠般大小的水珠。远处,几只海豚跃出水面,享受着太阳带来的温暖。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脚,拿起海螺,放在耳边,悄悄地,静静地聆听着古老的民谣……
“咚,咚,咚……”远方有钟声响起。是啊,不知已经是几时了,时间也许就是如此之快吧。回忆起往事,不知有多少光阴从我手中溜走,不知,曾有多少人,多少事,从我身旁悄悄走过,没留下一点答案,一丝信息……
闭上双眼,迎着晨光,我张开双臂,拥抱自然……
关于看海的散文2:又是看海时
文/晨曦荷雨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一座古城淹成一片泽国,就像一片海。
我在五楼上,推开阳台的窗,往下望,积水淹没了整个小区,路和草坪早已分不清了,只有一些放了假的小学生,在这个久违的“海”里嬉戏,尽管空中还在飘着淅淅沥沥的雨。再放眼远眺,十字路口,红绿灯依旧闪烁,但道路上却被一块块悬着的“面包”拥堵着,只有一些骑着自行车的以及行人在沼泽中穿行。
我看到此,多年前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在乡下,一连几天的雨使河水暴涨,终于河水像长了腿似的蔓延到了校园,偌大的操场全部被淹没,最深处积水达到一米。我的住家面前,积水已到了第二层台阶,仅差十五厘米左右,大水就可以作客寒舍了。
不知是谁从学校周边的农家借来了一条小木船,供我们出入校园。有一天,有一位同事带来了渔网,在积水的操场里居然捕到了很多膘肥的鲫鱼,让我们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虽然,“看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这难得的捕鱼乐却充实了那段潮湿隐晦的时光。事情虽已过去多年,但眼前的这番情景,竟然将记忆的大门打开。
城里看海,是多么新鲜但又多么令人心忧的事啊。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能够考虑得细一些,规划再远一些,将后果想得再严重一些,那么,“城中看海”恐怕就会成为千年一遇的风景了。
远处车子的喇叭声此起彼伏,但就是不能挪动步子,只能在水中叹息。然而,最高兴的是放了假的学生,他们可能是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了,欢笑声,叫嚷声,甚至也有打骂声的,在街道上,在小区里,追逐他们的快乐……
面对这片海,我呆立着像一只大鸟,在自家的阳台上凝望……
关于看海的散文3:看海
文/曹荆
我自小生活在远离大海的西南地区,童年对大海的印象只是课本里的描述,实在想象不出海的辽阔和浩大!
第一次看到梦寐的海洋是1987年4月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我们这些来自大陆深处的孩子在天津的溏沽港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大海。我们奔跑着抵达海边,兴奋地四处张望。大海是足够的宽广和博大,远处的渡轮都变成了星星点点。此时的渤海已呈暗黑色了,没有了传说中的蔚蓝色,让人颇感十分的美中不足。我在海边静坐了许久,终于明白了大海望不到尽头的原因:地球是圆的,大海是浩瀚深沉的!渤海古称沧海,此时我忆起了曹操《观沧海》的名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当年曹孟德的壮怀激烈穿越时空感染了我,海的辽阔壮丽也第一时间俘虏了我,那年22岁的我自此有了海洋情节!
第二次看海是次年的5月,我独自流浪到了海南岛,一个人来到了“天涯海角”,蔚蓝色的大海、洁白的沙滩、翻飞的海鸥,孤独的我穿着条游泳裤在海边呆了大半天。蓝天碧海下,我想起了自己没有寄托的工作、无疾而终的感情,一无是处、没有希望的生活。我仔细地品尝了海水,苦涩的盐味,沙子洁白纯净。海浪一阵阵袭来,海燕快乐地追逐嘻戏着,生活该是多么地美好,可我却看不到自己的春天!只有海浪永不停歇地翻卷着,我泡在海水里,泪水也幻成了海水,知道了自我的渺小,明白了什么是沧海一粟,体会了大海的胸怀。一日的烈晒,让我次日背部脱皮,也算是金蛇褪皮从此新生吧!
第三次是2004年我们一行包租了一艘豪华游艇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湾出海游弋。蔚蓝色的大海上,一叶白帆穿梭其间,拂面的海风下举杯小酌,悉尼歌剧院时隐时现,山川逶迤,你会肯定人生如此美好,这两个小时是我最难忘的人生追忆!
最近的一次是今年初春在深圳湾的观海。在船板上和海风零距离接触,让高高的船塔飞速地退去,海面上小小银鱼成群地跃出海面,生命的赞歌如此壮丽多姿,巨大的明斯克航母在海上也就是一个白点。禁不住顿生慨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海水的味道也就是眼泪的滋味,第一次看海至今竟隔了二十五个春秋、达四分之一世纪,韶华飞逝,只有沧海桑田依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永不停歇的波涛,海纳百川的宽广无垠胸怀,生生不息的生命奔涌,大海无言地教会了我们该怎样把握人生航向,怎样面对顺境或逆境。
古人道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为云”的痴迷,我还要一次次去看海,“梦回少年也依稀,把酒迎风当豪情,人活百年称英雄,快意今天才丈夫”。海的妩媚狂暴、变幻奥妙、海啸潮汐等等我都未品尽,生当看海人,也在凌云笑,大海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去寻找和追随!
关于看海的散文4:秋日看海
文/雨彤
再次来到海边,心莫名的被牵引,震撼。刹那间,我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包围着,不想说话,不想观望过往的人群,不想听嘻嘻哈哈的笑声和情侣们旁若无人的亲吻声。我只想静静看海,默默感受着涌自心头的细微的点滴情怀。
一直以来,我怕海,拒绝海,讨厌来自海的那种让我不得喘息的海腥气,再则是惧怕海的深邃和博大吞噬了渺小的我。不敢靠近海,是因为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投入他的怀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如若真的如此,那我的灵魂岂不是会一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上漫无目的地飘荡?那种孤寂和寒冷,让我每每想起就会心生一种惊惧感。
今天,再次来到海边,全然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时常让我感到不安的想法,空气中也没有难闻的海腥气。迎着海风,长舒了一口气,清冽的海洋气息吸入肺内,感觉沁人心脾,在吐故纳新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海风是那样清新,心境也在瞬间变得宽广;而我的思绪也随着浅海区的小鱼,自由自在地在海水中畅游,心情也随着鱼儿摇曳成一朵绚烂的水中花。
久久地伫立,静静聆听海浪拍打岸边的巨响,不想眨眼,不忍心错过那一朵朵浪花在快乐追逐的情景;不去理会海风吹乱了我的发,只是傻傻地眺望着湛蓝的天空,凝视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海天连接,不由得让我暗暗在想,飘逸的白云是否厌倦了天空,要与海中的鱼儿追逐,相互嬉戏?
一望无际的海,让我的思绪飘扬,冷漠的情感在瞬间有了想抒发的欲望。
干净的海水在阳光的强烈映射下,闪烁着迷人的色彩。一会儿是清新的绿色,让我想起那一湖碧水,波光粼粼;一会儿是幽邃的蓝色,瞬间将绿色吞没。神奇的颜色交替辉映,争相显示自己的魅力。
海水被风的威力驱动,接踵而来,一不小心就会被不经意涌来的浪头打湿。咸涩的海水打在身上,心里却会感觉甜甜的。海,带给我的竟是这样奇妙的感觉。迎着灿烂的阳光,在金色柔软的沙滩上悠闲地漫步,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放松心情的呢?漫不经心,回头看着留下的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被争相赶来的浪花淹没。我微微一笑,张开臂膀,转了好大的一个圈,仰天呼喊:海浪,你淹没我的脚印,能抹平爱的痕迹?海风,你将我的呼唤纳入你的巨大声响中,能销毁情的呢喃,心的倾诉?
海,你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像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情人,深沉睿智的爱人,安静的只想让人甜甜地安眠;海,而你在狂怒的时候,又将是怎样的让人不寒而栗呢?你是杀手,能瞬间打断巨轮的龙骨,埋葬生机,淹没家园。你是给予者,又是破坏者。而我呢?我要做驾驭者,如刚刚掠过你的海平面,满载而归的海鸥,疾驰而过,只留给你一抹灿烂的笑颜。
我将身体全部的重量依托在岸边的栏杆上,双手托腮,与你做无声的交流。突然,几经海浪拍打,源自于深海中的无数次传递,我发现涌来的海水有些异样,在阳光下能够清晰地看到海面上有一层层颜色浑浊,浓稠而又有泡沫的油污。顿时,我的心头升腾起另一种感情:海啊,我曾经一直以为你是强大而不可战胜的。而此刻,作为人类中渺小而卑微的我,却感觉到无所不能的人类是多么伟大和人定胜天。不信,你看他们在你的怀抱中大肆掠夺、捕杀,连幼小的生命都不放过,成为他们视如己出的儿女的盘中餐,毫无愧意地将废弃品、排泄物,发着恶臭的垃圾悉数投入你的怀抱。
而你,你又能说什么呢?你的容纳百川,你的深邃博大的包容情怀,能否让那些强者的灵魂得以片刻的醒悟呢?而我,我又能说什么呢?我应该为这些伟大的同类而自豪,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懂得享受生活而骄傲吗?
其实,我真的不想说,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宁愿将它深埋在心里。可是,面对着你,让我深深低下了头。你的那一抹深蓝,隐藏着多少的智慧与沧桑?我的心灵与你碰撞,引发了多少痛惜和感悟?你那被玷污却依然保持纯洁而高尚的心灵,让我看到了贪婪的可耻;你那低沉而巨大的痛斥,震撼着我一直想远离世事、自我屏蔽、企图逃离而不敢正视污浊现象,不敢诉说,不敢呐喊的胆怯的心灵……
当调皮可爱的儿子搂着我的脖子,快乐地喊着要去用餐的时候,才把我从深思中拉回来。我看了一下时间,与海独处,做心与心的交流,也就是三十分钟的时间。短暂的时间,却让我感觉弥足珍贵;转瞬即逝的三十分钟,只是在我的岁月长河里,虚度了无数光阴中的一点点而已。然而,却已经成为我的记忆银行中为数不多的珍宝之一。
在灿烂的秋日里,我们一家人驱车而来,目的不是为了看海,但是,我却惊奇的发现,在不经意间已经转换了角色,海的喧宾夺主,丝毫没有让我感觉到烦恼,反而庆幸与他有过一次美丽的邂逅。
海,我离你越来越远了,只有心知道我离你越来越近了。你的阵阵有节奏的低音声如鼓吟唱,一直回响在耳畔;你的气势雄伟,永不知疲倦地前进,冲击,始终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我的心海之上澎湃,激荡!……
关于看海的散文5:三进山城,为看海
文/武敬伟
初到重庆,为经途,在2005年十一前夕,停留一天,其时的目的地是九寨黄龙,九寨黄龙的美自是不必细数,其后的峨眉之隽秀、乐山大佛之隽永,成都慢节奏生活的隽味都令人难忘,相比之下,重庆,留在记忆中的只有酸菜鱼和宫保肉丁。
再访重庆,为避难,在2009年十一前夕,因为在拉萨的高原反应,不得不提前返航,但没有机票,于是决定只要能逃离拉萨去任何地方都行。在近乎绝望的等待中,重庆,成为了再生的希望,踏入机舱才不过几分钟,高原反应的明显症状—嘴唇青紫,即已经消失,我心安然。落地重庆后,随之而来的是高原返回平原的后遗症—醉氧。于是,除了层层叠叠的立交桥,重庆,在晕晕乎乎的感觉中再一次与记忆,失之交臂。
三进山城,是专程,于2013年5月28日,为着竹海,那据说曾经“卧虎藏龙”的竹海。
确切地说,所谓的竹海--蜀南竹海,在宜宾附近的长宁县附近,重庆到宜宾266公里,从宜宾(南岸汽车站)到长宁再到竹海60多公里(非高速公路)。美景总是在人迹难至的地方。
早起从重庆出发,抵达竹海,已是下午快2点钟。入住桔湘度假酒店,在景区里,距西大门1.5公里处。
竹海之-----竹
抵达竹海后,酒店前台帮忙找了司机。之前在网上做了功课,景区很大、各景点之间距离很远、路窄且盘山路为主,无车不能行。
整整一个下午去了青龙湖、海中海、仙女湖、七彩飞瀑等几个分布在景区东部、也是距住处最远的主要景点。
当不知不觉间置身于大片的竹海中时,才发现,原来,在海中,行走的感觉真好。在真正的海洋中游走是无法尽情享受景致的,比如你看到水中的珊瑚,但它会随着海水摆动;你会看到美丽的热带鱼,但你无法触摸;你要在观景的同时,注意保持正常的呼吸状态,你要适应压力对耳部的侵犯,你要背负维持生命的装备,等等。所以,你是你、海是海,你与海界限分明,尽管你身在海中。而在竹子的海洋中游走却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从容,除了享受还是享受,尤其是你周围除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竹子以外,根本就没有其他人,唯一的声响就是山泉水的流动、风的呼吸和偶尔的鸟鸣。
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样多的竹。新竹,那棵又高又大又粗壮、外形与其它无异的,你一定无法想象它是今年2月份刚刚破土的新竹,可那淡绿的又蒙着一层白霜的颜色却实在就是它顽强生命力的最好宣言,同时成为佐证的还有在根部已成褐色却未及褪去的胎衣,这样的新竹经常会在一片片的成竹中看到,有时一棵,有时零星几棵,总之还不成气候;成竹,那一片片通体碧绿、竹节圆滑的,就一定不是新竹,是成竹。
景区竹子的品种有十几种,在我看来就是粗细不同、竹叶形状及茂密程度不同、有直有弯。
人面竹,数量极少,就是竹子下部的竹节呈菱形,到了上部就又回复正常竹节的直筒形,大概是染病或基因变异吧;石中竹,长在两片巨石中间的,大概即为石破天惊吧,只是不知先竹后石还是先石后竹,同样不明就里的还有石板路上孑然而立的一棵成竹;小路两侧的竹长到高处,顶部自然搭在一起,形成翠绿的穹隆,阳光自浓密的竹叶间丝丝缕缕地沁润,衬得绿色愈发地透亮、润泽,而尽头就是一个豁然的亮,美名为“翡翠长廊”,短短的几十米,成就醉煞人的美景,只有在这竹海中才可见吧;走上“观海楼”,观的自然是竹海,放眼望下去,一丛丛的绿,接续绵延,静卧在缭绕的淡淡的雾中,雾色笼罩着绿,绿色,映衬着雾,这如仙境样的景致就叫做“百龟拜寿”,闭上眼睛,微风吹过的时候,会有隐隐的丝竹之音传入耳畔,待你睁开眼睛回首确认的时候,才知,原来,身处海中,眼中也是海。
竹海之—-黄与绿
竹海中最多的颜色就是绿和黄,各种绿、各种黄,绿是竹的绿,黄是竹的黄,竹叶落了的颜色就是黄。竹,居然能变幻出如此丰富的绿与黄。这里看不到泥土,落叶盖住了泥土,远观以为是泥,仔细看方知确知是层层的落叶。除了竹的绿与黄,铺满在石板路上的,是青苔。挂满在石壁上的,还是青苔,毛茸茸、绿油油的,摸一下,竟干干爽爽,柔软细致。
第一天走入竹海,穿了短袖衣服在竹间行走,竟是凉意浓浓的,匆匆的步履中只顾着将美景收入眼底、藏入记忆,似乎无暇用心体会。直到第二天早上取消原定的温泉之旅,有大把时间再次踏入茫茫竹海的时候,忽然发觉,同样的竹,今日与前日,感受竟是有异的。前日,看到它的颜色、它的形状、它的美;今日,感受它的呼吸、它的性格、它的灵。身处这片遗世独立的海,时间与空间都仿佛凝滞,你只有竹,竹也只有你;没有对话,没有触摸,但确是实实在在的拥有,彼此完完全全的拥有。如此纯粹的拥有,只怕此生无二,静静地、净净地,空灵的境界,竹与你,独有。
竹海之----水
竹、依水而生,水、以竹为伴。
整个竹海景区地势有高有低,水流顺势而行,高处见山泉,平地有内湖,低谷观瀑布;而行进间,随处可见石壁青苔旁有细流涓涓而过,害羞得悄无声息,仿佛唯恐叨扰到竹的宁静;脚下,清泉时时涌动,越过大大小小的石块,看棱角就可知那些石块必是历久经年地接受这清冽山泉的无私赠与,显得温柔敦厚,那深深浅浅的红褐色更是竹绿的绝配,掬一把山泉水来洗脸,可不够满意,一定要脱了鞋袜,看着水中清晰的脚丫、感受那沁入心脾的凉,才是真正的零距离臻享。
有一处美景叫做“海中海”,可以自己撑竹排在水中荡漾;还有一处美景叫做“仙女湖”,要摆渡过去,方可见仙境真容;还有一处美景叫做“青龙湖”,地处龙脉之下,气势自不可与凡间之水相提并论;还有一处美景叫做“墨溪”,行进了2个小时,不见一个游人,终点处是微观的水帘,我叫它“副瀑布”,可以走到水帘后,虽然不是洞穴,也让人想到孙悟空的花果山也就大致如此吧;还有一处美景叫做“七彩飞瀑”,如果艳阳高照,一定能看到水花飞溅处的五光十色……
在一个叫做“竹海”的景区里,众多的美景都与水相关,可想见这竹与水的依存关系是多么紧密,在偶尔裸露的土层断面,竹的根系密密匝匝,怎知,是这竹留住了水,还是这水留住了竹。
竹海之—-离开
走在这布满青苔的石板小路上,感受这竹香水清,心底多了一份踏实,于是发觉,不是所有的美景都能带给人踏实的感觉。
在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海水很美很清很蓝,一个5米多高的海浪随随便便袭来,并没有恐怖的声效,便立刻冲散我的发髻,冲散与爱人紧拉着的手,无法不感叹在自然面前,人的渺小,这样的美景,让人有压力;
走青藏铁路,途径可可西里无人区,一片白茫茫的雪山,让人惊叹壮观的同时,也感叹美景不可多观,否则会得雪盲症,这样的美景,要付出代价;
站在布达拉宫前,仰视那如梦幻般的建筑,行走在那海拔4000米的白墙红瓦间,你无法看到自己青紫的嘴唇,但你能感觉到血氧饱和度在下降,能感觉到呼吸的障碍及行动的吃力,这样的美景,存在着威胁生命的隐患;
瑞士的乡间,安详平和,但不能久驻,走马观花的美景,太局促;涅瓦河畔、微风袭过,再现厚重的俄罗斯文化艺术的历史,但这些只能愈发映衬你局外人的身份,这样的美景,有太多的孤独感……
竹海,则不同,竹海的美,美得朴实,美得清透,美得亲切,不妖艳、不世俗、不嚣张,带给你的是安宁、恬淡、踏实。
竹海,我来看过你,于是,我们彼此拥有。悄悄地,我离开了,离开时,让我带走一棵竹,只是,一棵小小的新竹,把它栽在我的心里,让它在我的心里,长成一片,竹海。
关于看海的散文6:万山岛的风与浪
文/李楠
看海的时候,总有些许天涯海角的恍惚感,像走到了大地的尽头,四顾茫茫,海中无路,脚踏不住地,心没有着落,一切都在浮沉的浪涛中荡来荡去,这种感觉近似于离乡背井那份偌大的孤寂。
去万山岛坐船要花了两个多小时。出行时,风浪平和,海浪温婉地漪动,瓦蓝的天空倒扣在海面,坠着几朵厚墩的云几乎要碰触到桅杆,客轮发动机轰隆隆地低响,一切透露出慵懒令人昏昏欲睡的气息。当客轮绕到东澳岛时,浪开始调皮起来,不断将船身抛高,心潮也随浪涛翻涌在云尖。船很快抵达目的地,往防波堤边一拐,一个小港湾出现在眼前,排排民居依湾而建,似热情的东道主张开怀抱迎接远来的旅客。
万山岛的港湾住着万山岛的浪,这是命中之缘。事物的萌变往往就是这么奇妙。清朝乾隆50年间,万山岛便有了居民。他们在200余年前的星空下,乘着简易的木船,陌生的海浪拍打着船体,星月照耀着船上的农民,他们的生命飘摇如一棵萍草!或许下一刻他们便倾覆波涛,葬身海腹。直到他们遇上万山岛的浪,万山岛的浪同样在茫茫的海上漂流寻找有缘人,他们遂逐万山浪而来,或者说,万山浪牵引他们去拥抱崭新的未来与生活。冥冥中,从他们踏足岛屿的那一刻起,便开启了别样的人生,也开启了万山岛的新生。
环岛路上,骄阳高悬,海上吹来的风像蒸笼中涌出的热气,此时的万山岛静谧得仿佛针落可闻。码头边设有石廊书屋,小小的书屋与码头只有几分钟脚程,凭海眺望,干净而温婉,书架上的书籍可以随意取阅。大万山有石,小万山有沙,一座小岛隔着窄窄的海峡遥望另一座更小的岛。大万山有“亚洲第一湾”之称的浮石湾,海湾没有沙,却有着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卵石,千百年的风吹海蚀,并没有影响它们的美感。烈日下,卵石绽放白光,海浪从圆滑的间隙中穿行而过,留下一地碎落的银线。有的卵石上缀满了小孔,阳光与海浪的体温在它身上交融,甚至窜起屡屡肉眼可见的热气,融入海风中吹了过来。
登上观光山,整片海湾尽收眼底。云朵散落在大万山挺拔的背脊上,天地交融,海天一线,陡增几分缥缈的仙灵气息。不巧赶上休渔节,渔船归港,海面一片寂寥,隐没在烟波中的轮船身影窈窕。一艘快艇飞掠海面,划破静寂的碧波。渔家淳朴,劳作在大海苍茫深处,行至水穷,坐看云起,静静的万山如一幅画卷般安详。这里能感受到停驻的时光,停驻的生活。
万山岛有天后宫,没有恢弘的妈祖法像,没有宏伟的妈祖宫庙,没有萦绕冲天的香火,有的只是一间高坐在屋厝群中的小庙。青砖青瓦,常年的烟熏火燎让不起眼的老旧墙体黝黑发亮。庙中光线暗沉,非雕栏,无画栋,三柱清香中,妈祖像垂睑的目光透过青烟门檐,注视着这片海域与岛民,一望便是100多年。居所与人情,羁留身体;信仰与追求,羁留心灵。身心有所羁留,或许才是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根本吧!
万山岛上常住人口100多人,环岛一圈,未见多少人踪。一天行程结束,离岛的时候,已近夕阳。由于海水的调节作用,岛上的炽热比陆地散去得快些,轰隆隆的客轮声渐渐靠岸又离去。我回头看了一眼万山岛,仿佛看到了另一种迎接生活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