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文章

请欣赏到此一游文章(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到此一游文章1:到此一游

文/王开林

两年前,一条附有高清照片的微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内容如下:网友“空游无依”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人物浮雕上看到了几个醒目却并不悦目的汉字——“丁锦昊到此一游”。作者明确表示,那是他“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这条微博引爆网络,内地网友激于义愤,通过“人肉搜索”,发现肇事者是南京某校一名初中生。未成年显然不是低素质的最佳借口,由父母陪同旅行,孩子竟干出这种“一出国门立马丢人现眼”的糗事,丁家父母难辞其咎。他们的道歉相当及时,但原谅仍将延时响应,迄至今日“丁锦昊到此一游”依然是百度百科中的独立条目。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两年前,有人发现故宫的大铜缸上刻有“梁齐齐到此一游”字样。《北京晨报》为此发文《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标题火辣,不无戏谑意味。

三十年间,我分别与大学同窗、文友、家人三次游览八达岭长城,其变化一目了然,门票越来越贵,游客越来越多,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此外,长城的大青砖上刻写的“×××到此一游”的字样越来越刺眼。我大约估算了一下,两成青砖惨遭涂鸦,总数相当可观。手痒者全都是中小学生吗?依我看,拥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凭的参与者不乏其人,龙飞凤舞的字迹,魏晋唐宋名家的字体,色色俱全,样样齐活。

“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可以不留行,不留情,岂可不留名?武松每次杀人,都要蘸血为墨,在墙壁上题写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景阳冈打虎是武松赖以成名的大手笔,激情杀人之后竟要美滋滋地显摆一番,相比那些在各个景区留名心切的游客,谁的恶趣更令人发指?瞎子也能看明白。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是孔子所教。“雁过留声,人死留名”,这是民间共识。古代皇帝尚且要封禅,生怕自己的功业天地不知。一介平民,在青史上留名,难度极高;在青砖上留名,难度极小。去一趟埃及卢克索神庙,游一回故宫,登一次长城,容易吗?于是丁锦昊、梁齐齐们下手贼快,把自己到此一游的信息定格于时空之中,那一刻,他们亢奋的大脑中肯定产生了乱入名人堂的幻觉。

“出名要趁早”的高调响彻云霄,至于如何出名,究竟出美名、香名,还是出丑名、臭名,在网络时代,受张爱玲金言鼓舞的人是不加甄别的,相比那些在各类空间留存半裸照、全裸照的嫩模、熟女,在各个景区刻写姓名的游客不免相形见绌,连小巫都算不上。

随处留名犹如随地大小便,这种毛病,洋人犯起来,同样可哂。1920年,英国作家毛姆游历中国,在北京天坛,他亲眼看到美国人魏拉德·B·安特梅耶在清朝皇帝叩首祈福的地方刻写自己的姓名和家乡。毛姆的评述见于《在中国屏风上·天坛》,唐建清先生的译文如下:“他认为通过这样做,在他死后,人们仍能记住他的名字。他希望以这种直率的方式获得不朽。然而人的希望永远是虚幻的,当他刚走下台阶,旁边一个斜倚着栏杆,悠然望着蓝天的中国管理员便走上前去,在安特梅耶刻下名字的地方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又用鞋底就着唾沫在上面来回摩擦。片刻之后,魏拉德·B·安特梅耶到此一游的痕迹就荡然无存了。”毛姆的笔触颇具讽刺意味,略无同情,这位遐迩皆知的名作家很容易居高临下地嘲弄别人内心卑微的渴求,但他忽视了一点:以虚荣心为精神支柱的人物,可笑,更可怜。

不雅之名,不美之名,洵为身累,毫无利益可言。丁锦昊、梁齐齐早已成为“名人”,试问他们的内心感受,是欣慰,还是羞耻?

到此一游文章2:孙小圣到此一游

文/李婉蓉

春天到了,温暖的春风唤醒了万物。小猴黄黄约小熊胖胖到公园游玩。黄黄和胖胖来到小河边,黄黄一下子跳到小河中央的一块石头上,来了个“金鸡独立”。把手放在额头上,东张张西望望,好像在向人们炫耀:看看我,孙大圣的徒弟如何。

黄黄和胖胖玩了很多游戏:滑梯、碰碰车、……黄黄和胖胖玩累了,他俩来到公园的八角亭休息,黄黄被两根大红柱子吸引了,他灵机一动,何不在此留下我的芳名呢?说干就干,他“哧溜”一下蹿到了柱子上,用后腿夹住了一根柱子,来了个“倒挂金钩”,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气,变出了一支毛笔,在柱子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七个大字。他边写边看,得意万分。胖胖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着急的说:“黄黄快下来,你不能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呀!”说着生气地走出了亭子,黄黄也只好跟了出来,胖胖语重心长地对黄黄说:“你这样乱写乱画是不对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的话,公园还会美丽吗?”黄黄听了脸红得像苹果一样,惭愧地低下了头说:“对不起,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现在就去擦干净。”

胖胖终于笑了,这时,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欢快的歌,好像在说:“黄黄,你真棒!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

到此一游文章3:“孙小圣到此一游”

文/陈璐璐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熊从床上起来,打算去公园玩一玩。在路上,他遇见了小猴,看见小猴站在一块石头上。小熊问:“小猴,你站在这边干嘛呀?”小猴说:“真无聊呀。”小熊说:“那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小猴听了连忙点头。

到了公园,小猴看到公园大门前的两根装饰性石柱,说:“想当年,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孙悟空在如来佛的五指山上写下‘孙大圣到此一游’这几个字,真可谓名垂千古呀!可惜,我没机会名扬四海。不过,眼前这石柱也不错,人来人往,如果我写下‘孙小圣到此一游’的标语,说不定我也能远近闻名呀!”说着,小猴从背包里取出记号笔,选了一根柱子,在上面写上“孙小圣到此一游”。小熊来不及阻止,生气地说:“小猴,快下来。”小猴不耐烦地说:“干什么呀?”小熊说:“你不知道吗?这是公共场所,不能随便乱写乱画的……”话没说完,公园管理处的叔叔过来了,看到小猴正在写字,非常严肃地说:“小朋友,公共场所乱写乱画也是破坏环境,赶快下来想办法把字洗干净。”小猴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小脸比它的屁股还红。小猴连忙说:“对不起,我马上来清洗,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说完,小猴去管理处借了水桶和抹布,擦了半天才把写上去的字擦干净。

通过这次教训,小猴再也不乱涂乱画了。他还常常教育别人:“我们要做一个懂礼貌、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好公民。”

到此一游文章4:到此一游

文/濮云

自从新酒店开张,孙先生就整天忙于打理,对于儿子每个周末提出的外出度假,总是一再找借口推托。这周儿子回来,说是要写一篇关于父亲带着孩子外出度假的作文,孙先生照例说一些推诿的话,但这回儿子死活不干了:“你每次都骗我,这次是老师下的任务,如果你不陪我,我就不上学了。”

孙先生一想,是该陪陪儿子,再这样下去,父子俩会没了信任感。再说,我这么拼命,还不是为了宝贝儿子。

父子俩来到一处名胜古迹,儿子好奇又欣喜地东看西顾。看到一尊石马,儿子跑上前摸着马头,让父亲照张相。孙先生拿出相机,对儿子招手:“你先过来。”儿子纳闷的走过来,孙先生俯身捡起一块石片,走到石马前飞快地写下“孙文斌父子到此一游”。儿子很不愿意:“爸,老师说文物是国家的,不能到处刻画,要我们文明旅游呢。”

孙先生白了儿子一眼,说:“整天就听你老师的,这里又没有外人,你怕什么?”儿子撇着嘴,一脸不高兴,不一会就闹着要回去,这也随了孙先生之愿,反正他也是迫不得已才来的。

“爸,快看,店门上那几个字。”儿子惊叫起来。

孙先生朝门上一望,顿时傻眼了,不知是谁在门上胡乱刻画了“到此一游”四个大字。孙先生暴跳如雷,把刻画者祖宗十八代都招呼了一遍,这几万元刚买不久的店门呐。

他毫不犹豫的拨通了报警电话。没多久警察来了,孙先生气急败坏的一顿诉说,希望法律偿还自己一个公道。

警察仔细打量着孙先生,后从文件袋拿出一张相片,对他说:“您先看看,这张相片上的人是你吗?”

孙先生接过相片一看,当即愣住了:这不是自己和儿子站在石马前照相的场景吗?原来他的一举一动都入了公共摄像头了。

“你只懂得爱惜自己的财产,就不懂得爱惜国家的财产吗?你有损失,国家的损失更大,介于是头一次,我们也不惩处你,只做批评教育,以后可要文明旅游啊!”

是,孙先生连连点头,目送警车开走。

儿子在一旁咯咯的笑起来:“爸,这下该明白了吧,老师和警察都是这么说的。其实店门上的字是我用画笔写的,就在你回家拿车钥匙的时候,可以擦下来。”

孙先生举起右手,儿子急忙将脸躲开,却发现父亲的手轻轻放在自己头顶,然后向他竖起大拇指。

到此一游文章5:到此一游

文/周国华

一天,我参加了一场公务员招考面试。考场设在一所小学里,第一次身临这个神秘的地方,心里不免有点兴奋,我一字不漏地听着考生的作答。

考场上,考生一个个思维敏捷,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从看到题目到回答问题,竟没一个超时的。我暗暗叹服,也心生感慨,如今的考场,考的不仅仅是考生,还有考官。

十几个考下来,千篇一律,我有点审美疲劳了。低矮课椅硬梆梆的,我屁股发疼,神情也没了先前的专注。再看看身边的其他考官,也好不了多少,有的还不时揉揉腰。

总算是熬到最后一个了。进来的考生黑黑瘦瘦,但动作很利落,特别是眼睛,很亮。

他看题后思索了不到一分钟,没打草稿,直接答题。前两道题,他答得很流利,虽然没有新的观点,但还算全面。我一看时间,正好用去五分钟,看来可以提前收工了。

第三道题目也是一道案例分析题,讲的是一个南京男孩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字,要求考生谈谈感想。

他谈起了自己的感受: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中遗留下来的产物,在一个三千多年的文物上留下的那几个字,将成为“不朽”的污点……当然,他的回答也跟先前的考生差不多。

随即,他话锋一转: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这里做起。

这里?我向旁边一看,边上的考官也向我投来疑惑的眼神。

对,课堂,小学课堂,甚至是幼儿园!先教育好我们身边的“王健”们!

一名考官脸憋得通红,问:为什么?考生用手一指,说:请大家看看背后。

我背过头去。身后,一张倒放的课桌上,歪歪扭扭写着“王健到此一游”几个字。

面试结束后,刚才跟考生提问的那位考官拿着一块布,蘸了水,想把那几个字擦掉,却怎么也擦不去。

面试成绩发布了,果然,最后一位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得到了考官的肯定,得了我们这个试场的最高分。

我问一位相熟的考官:那位擦字的考官是谁?

他说:那人是新上任的教育局局长,很巧,也叫王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