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岁末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岁末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岁末的散文1:黄山游记

文/艾三明

庚子岁末,冬月既望,邀三二朋友,登沙窝黄山。

沙窝乡在城东三十余里处。群山叠嶂,树木葱郁,是鄂州这个著名的武昌鱼故乡为数不多的山乡,分别有天平山、峰子尖山、关山、王梁山、凤山、黄山等。天平山,笔者二十余年前写过一篇散文介绍,题目是《麻羊垴记》。而黄山,与天平山相望,正谓“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沿新湾的盘山路,蜿蜒起伏。盘山路的尽头,豁然开朗。见一片水面,波光粼粼,山环水复景象。当地友人介绍:此处名叫黄山水库,系本地重点水利项目,一九七二年修建,至今四十余年,灌溉山下约数千亩农田,福泽一方百姓。

绕水库,再行,又见群山环抱。环抱中,隐约房舍数栋,瓜畦成片。有竹林苍翠,鸡犬之声相闻。细观有一栋寺舍,石门旧匾,匾长约二米,宽约六十公分,上刻有“黄田寺”三字。其字形雄健,气韵流畅,呈汉唐风格。细观其落款,却因年代久远,线条斑驳,无法辨识。

据《武昌县志》记载:黄田寺建于东晋已卯大兴二年(即公元319年),初名“黄田院”。按此计算,黄田寺的历史比东晋慧远于公元381年创立的西山寺还早62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

那么,此寺或是鄂州建寺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了。

带着惊奇,又寻访了山中几位老人。

老人们说:祖辈流传晋代时有黄、田二姓人来此,黄氏(男)在朝为官,不适朝廷纷争,辞官来此,与田氏(女)在此落籍,修佛、建院,寺名由此而来。后虽黄、田二姓氏不知所终,但此一带曾经的土地权属,千百年来却无甚争议。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大办钢铁时拆毁寺庙。八十年代初,修复二重宝殿至今。

黄、田二氏为何看重此地?带着疑惑,我们又四处寻觅答案。

在老寺院内,我们见到一块寺碑。碑比先前略小,有“敕黄田寺”四字。四字上方有二龙戏珠图案。敕,是皇帝的诏令。南朝以来,朝廷推崇佛教,佛教逐年兴盛。黄田寺由朝廷诏赐,可见当时此寺地位显赫。

在老寺屋基之下,留着刻有铭文的寺砖数块。其铭文有“黄田寺嘉靖壬寅年造”等十五六字。笔划端庄,字迹清秀。嘉靖壬寅,是明代中期,距今也有近五百年。在附近的台阶处,遗留着几座硕大的石墩屹立,一看就知年代久远,凭添了几抹岁月的沧桑。

大家兴趣盎然,突见院中有两口水井,一大一小,井中泉水甘冽,深不可测。村老介绍说:此井叫母子井,相传古时民间求子,来此拜佛并喝此水。有趣的是,有人烹茶把盏,把此泉倒入茶盅中,盈而不漏,满而不溢,与鄂州西山寺的菩萨泉有异曲同工之妙,引人称奇。

立于白虎垴,环望四周,黄山的风景一览无遗。村老说:“黄田寺坐落于黄山群中,寺右有白虎垴(山),寺左有青龙山,正面有朱雀(凤山)而立。”而寺前的一池清水,由四周群山的淙淙山溪汇聚其中,水光潋滟。

黄田寺、泉水与群山的结合,或许能让我们在黄、田二氏的疑惑中找到一些答案?

响午将半,太阳转西,适有林中鸟语声传来,与寺里钟声遥相呼应,此际,一片天籁。

关于岁末的散文2:年画的秘密

文/葛小明

岁末的时候,回到老家,挑好日子,总会去一次童年的集市,这里大概是农村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了。集市上陈列的各种东西,超市里都有,但父亲总是谨慎地路过每一个摊位,从集市的外头,到热闹的里头。一年的所有时间里,也只有这几天父亲不吝啬,吃的、喝的、孙儿玩的,该置办的都置办齐了。年画,也是在这个时候进入父亲的袋子的。父亲的袋子,除了芹菜高高地冒出头来,就是年画了。父亲总是在最后买年画,因为买早了容易被人群挤坏。轻轻卷上两张,用一根细线系好,小心地保护着,人群中,缓缓的钻了出来。

每年的年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早期的杨柳青版画,灶王爷,财神爷,后来的明星海报,风景人物花鸟,几乎都是这些。对于父亲来说,不变的是那张胖娃娃。在中国,多子多福从来都是父辈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最直接的载体就是年画了。往往是两张,每张上两个娃娃,一模一样,白白的,胖胖的,一脸的微笑。整个集市,也因为这些胖娃娃而充满生机,那笑从纸上洋溢到人们脸上。这种感觉从父亲的大金鹿到现在的大阳摩托,一路弥漫到村子的瓦房里,挥之不去。

回到家里,找个干净的角落放好,父亲就出去宰猪了。这一去不出意外就是大半天,回来后父亲简单吃点东西,就开始安排明天的活动,“你娘不方便,你贴春联,你哥哥不在家……”他总是不会说出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他的一生比任何人都忙。通常,年三十这天,父亲会早早起来,用白面熬点浆糊,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母亲心疼白面,少了,不够用。快熬完的时候,母亲就过来喊我了。“快点起,你爹熬好浆糊了”。

这个早上,通常是顾不得吃饭的,虽然母亲能简单做一些。而父亲的一生大概也是这样,匆匆忙忙,没吃过多少顿热饭。按照父亲的吩咐,我总会先去三叔家给他们贴上春联。他们一家外出打工多年,房子空置了,冷清的很,只有年三十这天才能沾点喜气。父亲说,屋里也要扫一扫,尤其床头的位置,不然“胖娃娃”贴不住,你三叔想生儿子想了一辈子……

我们家的春联,以前都是哥哥贴,后来我长大了就是我。只是那张胖娃娃,从来不让我们动手。父亲总会在我贴好春联后,贴那张胖娃娃,这时候,我什么都不能做,也不用做,就在一旁静静看着父亲。他跨上小凳子的动作,一年比一年缓慢,扬起的右手也越来越发颤,但是他从来不让我们帮忙,即使他有两个儿子。我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清他满头的白发,六十一年了,他的头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白的,我无从得知。我也从来不相信,一夜之间能让人头发全白,但是我知道,父亲的头发肯定是在夜里偷偷变白的。我的认知里,父亲没有夜晚。别人晚上都在睡觉,父亲的夜晚都是忙碌,睡的比我晚,起的比我早,好像他从来没有睡过觉。我也怕父亲睡觉,因为我担心他睡着就再也醒不过来。我的这种担心,并不是从课本中或者别人笔下获得的,而是我生命里最直接的感受,它是真实而让人深深恐惧的。

过了几分钟,父亲才确定好年画不歪,这期间他无数次地调整位置,右手按住,左手微微挪动;左手按住,右手微微挪动。头也跟着歪来歪去,小凳子在脚下晃个不停。我是不担心的,因为父亲做这件事有几十年了,就像我在父亲的摇晃中长大。终于,他决定贴上了,确切地说,是钉上。我们家只有胖娃娃是不用浆糊的,用那种自制的图钉,一块小小的方形纸板加一枚小小的钉子。父亲一手按住胖娃娃和“图钉”,一手敲打着小锤子,很轻,哒哒哒,哒哒哒,就像草原上刚刚学会走路的小马儿,一步,两步,三步,终于跑了起来。订完四角,父亲下来,抬起头看看,走到远处,再望望,嗯,其实我们的日子没歪。

直到多少年后,我在哥哥家过年,看到哥哥也在贴一样的胖娃娃,我才明白,那张年画,那上面的两个胖娃娃,就是我们哥俩。母亲生病后,父亲独自把我们养大。

关于岁末的散文3:岁末随想

文/宋伯航

不知不觉,转眼已到岁末;时光如斯,就像日月更替;在喜迎新年到来的这一刻,总让人回首许多往事,心胸油然激荡澎湃。

岁月是季节的一条长河,人生在流淌不息中走过四季。少亦少,人将老,雕刻年轮,斑驳往事,岁值末瞬,五味陈杂,最容易让人重新拾起旧忆,快乐的心境如何也平静不下来。儿时曾经历的岁末,当时“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情,只能尘封在风花雪月中,虽远且近。

那时的岁末,我拥有满屋的亲人,都是在祖母做着花样年糕与豆包馒头中焦急地等待新年的,也是我唯一快乐的期愿。村里的孩子们提前穿着新做的棉布花袄,胸前挂个线织的小布袋,里面放着一个熟鸡蛋,虽有些眼馋,却总也舍不得吃,要留作和别家的孩子比鸡蛋大小,过着天真无邪的每一天。

那时岁末交节,冬天很冷,屋外刮着大风,也会下雪,屋里没有现在很普及的空调,一盆炉火烧得旺旺的,照得满屋彤红,温暖舒逸。家里的一盆大火,留不住贪玩的孩子们,每天总是闲不住,尽管双手冻得发红,鼻上挂着清涕,也不觉天冷,跑东家串西家,找来成群伙伴,一起到村头堆雪人。

新年的气息总是属于兴奋的孩子们,天使般地快乐着,大人们忙着家什农活,根本没时间照管。淘气的我们,盼着学校快点放假,等到新年还可以有压岁钱,我好几次夜晚做梦,都是高兴地笑出声来。

岁月不老人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曾经的岁月已去,今天的岁末仍如以前,心情却已两样。物已逝往,今非昔比,我大学毕业后,离开偏僻的山村,有了工作,安起新家,每天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都市,习惯了满街花花绿绿的风景,但此时仍会想起儿时的山村老家。

老家的昔日却已不再。发压岁钱的爷爷走了,做一手好菜与好看的花式年糕的祖母也离开了人世,他们似乎一下子把新年的乐趣全部带走了。时下唯一能做的是帮衬父母忙碌一番,住在山村高楼的新家,却再也没有以往孩子们穿红披绿的疯跑与喊叫声,再也没了过去大雪的岁末与孩子们堆雪人的欢乐。

如今的岁末,不再属于我在村外疯跑的时光,让我无限感念眼前的身边已不能聚首的亲人。韶华已逝,正如我不再写那种童年的日记。现在,我的记事本变得很干净,通常只用几句简单的话,把每天平淡的日子打发。

年年岁岁人相异,却上岁末回首心间时,过去的心情已远,现如今的我,仍然平静过着日子,仍然会翻开一本亲人的相册,遥想当年的岁末风景。

关于岁末的散文4:乙未岁末十本书

文/雷雨

朋友让我提供一份乙未年的书单。诸事繁杂,实在有点无精打采,但还是硬着头皮,提供一个年度书单,凑个热闹,贻笑大方了。

1.《天鹅绒监狱》

千万不要望文生义,以为这是关于监狱的一本书,就如同我们看到《爱丁堡监狱》,就会想到司各特笔下的苏格兰;说到拉雷多监狱就会想到墨西哥一样。似乎是陈独秀说过,推动社会文明的地方,不在实验室,就在监狱。又有什么大人物仿佛说过:没有住过监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们看王学泰先生的《监狱琐记》,也是很容易想起清代文字狱之中多少文人罹难的人伦惨剧。这本书是今年已经70岁的一位匈牙利作家哈拉兹蒂的作品,他是一位犹太人,自己的母亲莫名其妙地被人杀死,他虽然出生于耶路撒冷,却多年生活在匈牙利。他以反讽的笔调,探讨艺术自由与禁忌的关系,提出了审查美学的概念。从他充满着智慧光芒的文字中,我们知道艺术与国家、自由、审查、经济等之间的纠缠关系,他甚至戏仿着御用风格而嬉笑怒骂。这实在是一本很值得仔细品味的书,该书的导读则是景凯旋先生的《高墙内的作家独白》,翻译此书的人有一篇译后记,也可算作该书的跋,都是颇可一读的好文字。该书还有一篇前言,是哈拉兹蒂的朋友乔治;康拉德所写,文字虽然是写于1986年,但这篇《反抗的男爵》,还是不要轻轻错过为好。

2.《历史学的境界》

高华先生去世已经四年了,这本书是他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第二本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位严肃的历史学家,他读书的不拘一格与兼收并蓄。高华读龙应台,也读王鼎钧与齐邦媛,他给自己的学生开各种各样的书单,但在高华的字里行间,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滚烫的入世情怀与审慎的理性思辨彼此交织并行不悖。

3.《当图书成为武器》

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的出版,居然还有着如此惊心动魄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作者是意大利人,也是《日瓦戈医生》得以出版的种种事件的严肃的研究者。他们以生动而详实的笔触,向世人展示出一个伟大的灵魂在当年的苏联有着怎样的遭遇,帕斯捷尔纳克的情感历程,所遭受的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摧残与折磨,一一行诸笔端。诚如一位“审读者”所言:不出版这样的书,我们将犯下反文化的罪行。

4.《南华录》

我并没有读完这本厚重得如同砖头一样的书,但我在阅读某些篇章的过程中,还是感受到了作者超常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有他耐心解读文献的深沉功夫。他写周亮工的小妾,他写周亮工仕清之后的种种遭际,当然更有他大彻大悟之后醉心艺术的孜孜以求,都很是令人感慨。这许多事情,都发生在曾经被六朝烟水所氤氲的古城南京。此书出版后,好评如潮,但不知有多少人认真读过。

5.《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先生继《湮灭的辉煌》、《旷世风华》之后,多年沉寂,终于在2015年推出了自己的长篇大散文《绍兴十二年》。夏坚勇瞩目这样的在多人看来的一个偏安王朝,截取绍兴十二年来展开自己的梳理解读,不仅仅是做足了文献准备,也不仅仅是要去做什么翻案文章,他以犀利健康的价值取向丰瞻华美的流丽文字来解剖这段历史中的人情世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上等文本。

6.《八道湾十一号》

如今“红学”很繁盛,“鲁学”也很热闹,而关于周家兄弟的研究,约略也可算作鲁学的一大要津吧。在“周家三兄弟”、“周家后院”、“鲁迅地图”的花枝乱颤之中,黄乔生的《八道湾十一号》似乎给人以低调平实不事张扬之感,他并没有宣称自己是所谓的“周作人专家”,但却有着多年来关于鲁学研究的心得体会。作者围绕八道湾十一号娓娓道来抽丝剥茧,把这个屡经风雨的承载着浓厚人文价值的曾经的北京四合院凸现出来,供人遐思。

7.《日本帝国衰亡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国的着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四卷本的《日本帝国衰亡史》引人注目。约翰;托兰有着极为旺盛的精力和解读浩瀚文献的能力,他以极为宏阔的视野来审视日本自1936年到1945年的9年历史,资料宏富,描绘生动。作者今年已经是过百岁的老人了,他的妻子是日本人。

8.《匠人》

时风使然,缺什么就想什么。许多人开始缅怀在当下已经极为稀缺的工匠精神。理查德;桑内特在他的《匠人》一书中追溯自古希腊至现代的历史,以音乐家、建筑师、作家等不同职业为例,他甚至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无不一一涉猎,讨论匠人与艺术家、制造者与使用者、技巧与表达、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在高度肯定匠人在人类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同时,也认为“几乎所有人都能变成优秀的匠人”。

9.《活着有多久》

伴随着巴黎世界气候大会的终于达成协议,许多人似乎松了一口气,但雾霾还是说来就来,更有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已经在麻木着人们的神经。这似乎也在提醒人们:健康是一种脆弱的状态,无法预知。但也有人说,时间会把人的皮肤揉皱,但却把车轮胎的皮肤磨平。更有哲人说,死亡就是离开土地的同时扎进土地。所有活着度过的时间,从长远看都是致命的。疾病是死亡的前哨战,死亡是那么的具有强制性,简直就像是一道手续。有人也豪迈地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而马克;吐温则说,床是世界上最最危险的地方,有80%以上的人都是死在床上的。不啰嗦了,看看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两位研究者的这本书,大概会让我们对生死更多几分清醒与理智吧?也许还有悲凉。

10.《悲伤与理智》

这是布罗茨基的散文集,已经有多人推荐,也的确是好,闲言少赘。

关于岁末的散文5:那些年

文/侯利明

童年的岁末,是威武的男子,带着虎虎生风的气势。杀猪宰羊,放鞭炮,扫房子,举刀子,点炮捻儿,挥扫把,有点大动干戈的意味。即便是灶间煮肉的浓香,也带了几分豪气,仿佛梁山寨里聚了无数好汉,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大人们忙得霸道,从头至尾。他们自有他们的天下,而我成了无人注目的小鹿,在白雪的山河岁月里撒欢儿。

飞雪迎年,清雅婉约,有女子的温软。蒸白馍,炸麻花,贴对联。这一件件做来,带有细心女红的韵致。揉面如春柳婀娜摇曳,炸麻花似浣纱溪边,贴对联如淡扫青黛半低眉。庭院屋间,风情万种,晕染成一幅氤氲的水墨画。

墙角的竹,窗边的梅,别样妖娆。翠也翠过,素到沉默,这岁寒之友,裹了银装,在万物萧条里,翡翠珠钗插满年的白首。桌边剪纸的女子,蜿蜒迂回,柳暗花明的样子,将碎屑抖落尘埃。苍凉的光阴,瞬间刻出连环的画,翩翩舞。

雅到极致,便透出清绝烟火中的红尘气。三五结伴的女子,流连于热闹的集市,扯几块红绿斑斓的花布,做绵软的袄,缝细腰偏襟的衣。那些鲜亮假面的花,散着浓浓的塑料味儿,然也是年的喜气,一心欢悦往前奔着,谁还会计较那些艳俗呢。买了去,摆在白瓷的瓶里,寒屋里顿时有了光彩。

我最伟大的计划,就是和伙伴们在新年的特赦令里,化身最凶猛的匪。新新的年里,一个个,毫不客气,敛财聚富。小鹿的心,单纯的毛票零角即可划桨荡漾。五毛、一元,新崭崭的,是桑,是桐,是叶,但凡所有,皆冒着蓬勃青葱。世界上最幸福的草寇呀,清点着参差不齐的喽啰,塞进胖胖的储蓄罐,晃呀晃,安心地听着鸣金收兵的锣鼓,一颗心,无比富足。

须发皆白的爷爷,手执残旧《诗经》,抑扬顿挫地读: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他在年里读书,读的分明是岁月悠远。那左膀右臂的无限岁月呀,遗落几多兄弟情怀,只愿这一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童年的年,在年岁渐长里,漫漫淡去。忽明了,在这刹那永恒的时光里,我是占山为王的匪,老辈是运筹帷幄的师,父亲是寒山恶水里冲锋陷阵的将,母亲是低眉拈花的佛。辅佐我江山朝政,佑我永世风调雨顺,度我此生心境清明。

而此刻,我已修成低眉拈花的母亲,和冲锋陷阵的他,一起辅佐庇佑我匪气飞扬的儿子,在一年又一年的香火缭绕里,祈祷英明远去的父亲。

只愿岁月长,一年又一年。

关于岁末的散文6:岁末絮语

文/杜秀丽

书房里的灯光委婉温馨。窗外冷风轻叩着窗户,有清寒微微漫进。我的眼帘在凝满墨香的文字里碾转,默默地守候着一个心的希望、心的归期。

新年将至,新的开始,新的生活,新的考验也随之而来。我,孤单前行,真的很不坚强。悲与喜,都是我心中的一种情愫,月圆月缺,花开花榭,聚散分离,都会让我黯然神伤……都说岁月无情,因为它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带走许多你并不想失去的东西。所有的生命都一样,总是有了诞生就意味着消亡,有了存在就标志着毁灭。没有一朵花可以永远盛开,没有一棵草可以永远繁茂,没有一片霞光可以永不涣散。我们还要不断走下去,忘了开始,未知结局,走着一条千万人重复的看不到尽头的路,一路走来,用迷茫的眼神打量着每一个十字路口,尽管生活带给我们无尽的忧伤,但我们也还要虔诚的感谢时光寂寞着静静流淌,把许多记忆稀释成淡淡的回想。

曾经许多清晰的记忆,曾经许多簇新的照片,抵不过岁月之手的添加、删除、重叠和翻阅,早已在不经意间渐渐遗忘、模糊和陈旧,这些模糊和陈旧也渐渐形成了往事积累在脑海里。岁月在无情的带走了许多你不愿意舍弃的人和事,同时也给你保留了许多让你去思念和回忆的往事,那些值得你留恋的,点缀了你的生活,那些值得你心动的,丰富了你的人生。许多真挚的友情,许多美丽的邂逅,许多难忘的事物深藏心里,哪怕时过境迁,依然会散发出隽永的光,让人怀念至今。因此,当我们打开尘封的往事,拧开记忆的闸门,我们不必为终将逝去的光阴而自怜,也不必为容颜的改变而自怨。那些酸涩而美好的回忆,那些泛黄的照片,那些成长中的眼泪和微笑只是人生经历中的一幅素描,生命的全部才是一组完美的画册,我们只有不断的添色加彩,才能造就完整的人生。

生命是无声的,心却是流动的。在独处的分秒里触摸心路,触摸喧嚣中淡忘的那些美丽。走出了坎坷泥泞,才蓦然醒悟,追求生活的圆满是人生的良好愿望,漫漫人生,失缺和倾斜永远存在。其实长期以来一直怨恨着自己这样几乎常常在悲春伤秋的心境,觉得来到这个世界,真的不应该是来感受这些的。或者,不应该让肌肤的层层纹理都被寂寞伤感时时常驻,眼底眉梢,更不该写满深深的悲哀与愁怨。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不再和文字为伴,怕的是笔端流淌出来无尽的伤感和缠绵。然,转念再想,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财富。“喜怒哀乐不盈于心,荣辱不忧乎方寸”。拥有的是最珍贵的,今天的才最现实的,值得关注的是脚下正在走的路!

岁末了,又一个四季轮回开始了,春天就要来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生命中的每一次取舍都必须面对。让昨天的烦恼化成清风,把今天的感动凝成笑容。但愿岁月的无情仅仅只是在我们的容颜上留下足迹,不要让无情的岁月冲淡了我们心灵上曾经美好的痕迹。看时光流落,但求岁月静好。让我们继续以最美丽的姿态拥抱新的黎明。心存感念,默默欢喜,微笑前行……

关于岁末的散文7:岁末,回眸

文/百合的心事

这一年,近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寂静中渡过的。陪伴我一起寂静的,除了心情,就是文字了。常常想,如果文字,不能作为心灵的另一个出口,那我该如何?

其实,也有几种喜好可以依托,比如,散步,比如,听歌。而我,更愿意在文字里热闹,在文字里安静。缘于依赖文字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吧?也在想,是不是因为有那么多文字可以阅读,才不至于很孤独?

我的确有些偏爱文字。有多偏爱文字?我想,和你偏爱音乐,应该是一样的心情。你借助音乐传递思想,传递情感。而我,则是透过文字,把我的热爱,我的眷恋,或朦胧、或清晰地表述出来。万一有一天,这样的感觉不在了,至少,还有文字佐证,在我的生命中,曾经有过一些美好和感动。这些于我而言,很珍贵,很珍贵。

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我希望能用文字,记取下最温暖最温暖的部分,用以记得你的好,以及与你有关的文字带来的好。那么,即使是再短暂的遇见,也无憾终生了。

他没有义务一定要对你好,可是,却心甘情愿对你好。其中的原委,你明白,我也明白。

感觉从来没有一年冬天像今年这样,雪这么大,天这么冷,冬这么冗长。尽管如此,在一些静好的时光里,还能遇见熟悉的暖阳,微漾。莫不是,春,已经站在冬的背后了吗?既然这样,冬再停留些时日,又有什么关系呢。春,总归是要来的。你,在春天里等我,一直都记着。

原以为,写字只是我一个的事情。静静的夜,把透着真的情愫,嵌进每一个文字里。或者,我只是想找个说说话的地方。我觉得这里,最好。

我的绢绢心事,你懂。原来,我说给自己的话,你也在听啊。

离我最远的地方,有一段灰色的岁月,氤氲在这样的岁月里,心也跟着灰起来。而今,这些情绪,如晨起的雾,被初阳一点点蒸融了。回头看,一切都云淡风轻了。

这一年,有过几次别离之后的重逢,重逢之后的别离……好想好想说,离我最近的几次表达方式,是我最想要的。当我这样写出来的时候,倏忽想起了那间小屋,想起了拿出钥匙开门时,闪现的身影,我却没有做过多的搅扰。也许,都需要安静。

这是我一年中,最难忘、最熨贴的一次远行了。

在冬天走来之前,时常看到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小区的凉亭里,还有一个小女孩,在他们身边玩耍。这一对老人,或者,说着话;或者,微笑着看围绕在身边的小女孩。他们的语言,一定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吧?他们的笑容,也一定是世界上最灿烂的笑容吧?

我这一年中遇见的最生动的画面,便是它了。

生日要到来的时候,年就要到来了。新一年里,一定会很安静。

关于岁末的散文8:年终微总结

文/吴婷

又到岁末,部门李主任在QQ群里下达通知,让大家递交年终总结报告。大伙儿七嘴八舌,不想写。

副主任张姐发话:“要不这样,我们就不用递交纸质报告了,大家思量一下,各自在群里写上一段微总结。这样,主任一目了然,不用费时费劲地翻阅,我们也乐得轻松快活。”

张姐的话发完后,我们赶紧发出了“鼓掌”、“拥抱”、“竖起拇指”的图像。李主任见大势所趋,发话:“就这样办吧,不过要实事求是。”

张姐是部门二把手,四十多岁,为人和善好客,是我们与李主任的桥梁。她抢先发言:“我的年终总结一个字——赞。一赞,总经理和李主任的栽培和信任,让我在5月升职当上了副主任。二赞,这一年部门业绩比去年增长了20%。三赞,儿子高考发挥超常,顺利考入重点大学。”

我是本地人,大学也在家门口上的。毕业后遵照家里指示,不能到外地,于是应聘到这家公司,一直待到现在。眼看着大学高中初中的同学们,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心里的着急不可言喻。我无可奈何地写道:“这一年,家人介绍朋友牵线,相亲不下五六次,到如今却还是单身一人。这悲催的一年,怎一个囧字了得。”

对面的鹏哥立马抢答:“女孩子单身,大都眼光太高啦!尤其像小吴这样,工作不错,长得不赖,肯定是眼光太高。嘿嘿……要不,我们凑一对试试?”鹏哥,外地人,长相一般,今年刚按揭一套房。他的年终总结:“累,太累!今年,光荣艰巨地当上了房奴,从此二十载,月月被银行按在地上一层一层地揭皮抽筋了。”

刚毕业的美女莉莉,天使脸蛋,魔鬼身材。她花钱如流水,购物只认牌子,从不关心价格。月薪完全不够她消费,但却少见其缺钱时候。莉莉的年终总结让单身恨嫁的我羡慕嫉妒恨。“这一年,爱情像衣裳,不知换了多少,却总觉得少一件。我是选择只富不帅,还是高帅不富?烦、烦、烦……”

我忍不住嚷道:“我说妹妹呀,你也留点男人给我们这些无貌无才的大龄剩女吧。”张姐和鹏哥同时发了一张“龇牙”大笑的图片。

这时李主任发言了:“各位的年终总结都很务实,除了张姐的三个赞,你们不是愁婚姻,就是恨房贷。人生在世,烦恼总是会有的,各位要看开点,让我们以饱满的激情投身到新的一年工作与生活中。”

“我的年终总结:大家有烦,各自烦;大家有乐,共同乐。”最后,李主任写出了他的年终总结。我们看后,一笑置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