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文章

请欣赏破晓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破晓文章1:山中漫步

文/葛岱绿

当东方破晓,曙光乍现之际,我已在半山腰的水库边散步。幸运的时候,还能观看到日出。每每在山间漫步,偶尔听见叮咚作响的泉声,就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当汩汩流淌的山泉出现眼前时,我往往驻足小憩片刻,掬一捧清水洗洗脸,感觉沁凉极了,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

有一段时期,我经常去爬山。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知是山泉的魅力,还是对于日出的盼望?抑或是生活过于沉闷乏味,想要寻觅新鲜的元素,以保持心中的激情。人到中年,周旋于各种琐碎俗务,日子渐趋冗繁沉重。渴望删繁就简,恢复身心的轻盈。那时居住在乡下父母的家里,推窗就能望见帽峰山。近水楼台,我选择了山中漫步,试图给心灵减压,幻想找回青春窈窕的身材。  

“按时看日出”,绝不仅仅是浪漫诗意。那是“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仪式”,并从中获得激情与力量。尊重每一天的伊始,如同接受上天的恩赐。可是对于日出,有多少人殷切盼望?又有多少人熟视无睹?或慵懒迟起,或卷入生活的浪潮,因而忽略了激动人心的日出时分。忘记美好的一天,是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拉开帷幕的。话说回来,城市里高楼林立,现代人想要一睹日出的风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楼与楼逼仄的空间,或匆忙上班的途中,“迎来的已是煮熟的光线,中年的光线”。

不无遗憾地承认,我总是错过日出。即使天天往山里走。不过,有一回起得格外早。当我在山中晃悠时,不经意间翘首眺望,只见天际有几束奇异的光,不动声色地从空中铺泻而下。周围的云层不断地在酝酿、变幻……

破晓文章2:细数冬日,等着那立春的破晓

文/文明的小猫

夜冷。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香气,容易迷醉,却也易厌烦,因为味道太浓。总也喜欢清淡的东西,素净的什物。华丽锦绣的年岁,与素不搭调,却也别有风味。

是一个浮华的年纪,追求那些虚荣,深陷那些执着。锦缎的华美,划破一道裂口,多了千万揣测,其实不过如此简单。越简单越幸福,越单纯越幸福,幸福如此容易,没有光鲜亮丽的华服,只是朴素。

很想有机会,独自一人出走。或许是一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道,际遇陌生的人事;许是一条陌生的旅途,偶然遇上一两个熟人。出走,品味那一段路上纯粹的安静与孤独。学会一个人,默默的走。

安静的时候,习惯有音乐在身旁,还喜欢泡一杯茶。茶香袅袅,余音绕梁,流连一种静谧,感受一段心绪,一切都静得美好。

下午茶的时光,捧一本书,蜷在一张藤椅上,享受阳光的温柔。冬日,还会躲在玻璃窗后,逃它一个冷风突袭。随着书本的描写,或喜或悲,时而沉静,偶尔皱眉。一本小说,一篇散文,都落在那黄黄的书页上。看上什么美的,还会动手抄写下来。一直的习惯,从有心培养到习惯成自然。

那 一个心里的江南之地,如诗如画,大抵也似我一般的慵懒,不喜嘈杂之地。脑子里总是那么一个镜像,一个身着月白色旗袍的女子,执一团扇,或者是一把油纸伞, 且还是半打开的油伞,沿着那江南雨巷,哦,这时或许是没有雨丝儿的,悠悠地走着。渐行渐远的,消失在某个拐角处。这是一个美丽的背影,还是一张迷人的卷轴 画,迷醉了江南客。

看那一句“花若离枝”,支吾不出一句话来,好似于己而言,接下去,已没有任何语言可拼啜。大概,这也是一种残缺的美。

手指还是冻的发冷,在这个数九寒天的冬日末梢。细细数着,等着那立春的破晓。一个节气,并不暖和,只是一个春字,如一杯咖啡,四溢在人心,烘焙一种春的温暖。

听越剧的婉转,心也会跟着轻盈起来。那一声声歌喉的蜿蜒轻灵,会拨动心弦而奏。属于江南的韵味,从一首首越剧里四散开来。它的铿锵没有京戏的坚,它的柔美独一无二。喜欢一个戏曲种类,或许不是因为你身在何处,也或许不是你向往那个地方,只是喜欢而喜欢,这才是喜欢。

夜正浓,听一曲,入眠而去。

破晓文章3:有些爱,最琐碎才最至真

文/喵喵喵咪呀Kitty

初阳破晓,星点细碎的晨曦俏皮的从窗帘缝隙处跳入我的脸上,撩扰着我浅眠的清梦,正当我想重温旧梦时,被一阵争吵声吓得猛的从床上跳起来。

无奈只能起床,果真父母又开始争吵了。起因是,极少涉及厨房的父亲早早起来本想给我们做煎年糕吃的,可对于年过五旬掌菜勺次数寥寥可数的父亲来说,煎年糕并非易事;他以为一鼓作气,大火煎烤就可快点出锅。可不料原本糯黏性的年糕遇到大火的烧烫,不等油温热,就穿上了一套黑糊糊的锅巴外衣。母亲,但凡家中我们做了让她觉得不称心的事,心性浮躁,没有多少耐心的她,整个边成了邢幺吵吵的附身,便吵个没完。这不,母亲似乎闻到年糕的焦糊味,迅速从卧房起来赶到厨房,看到正煎着一锅焦糊了的年糕的父亲,母亲就大声的喝着:“你肚子有这么饿吗,这么早起来煎年糕,真是傻极了!煎年糕要用文火,热油来慢慢煎的,这点常识都没有!我说过厨房的是由我负责!你不懂又老爱瞎掺和!”原本性格温和的父亲听到母亲这对他一无是处的评判,加之把年糕煎得焦糊的挫败感,不禁怒火中烧,用本土的荤话跟母亲吵了起来,争吵声越来越大,以致于把我吓醒。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寒假,家里几乎都没安静过,除了过年这几天吧。母亲每天都念叨,父亲始终是被母亲念叨的。其实,我越来越无法理解母亲天天都有点无理取闹似的念叨,而对于父亲,我无法透过他的眼神读出他的想法,我在想,他是否会对已被这潭琐碎的生活死水同化失掉了柔情的母亲感到无奈呢?他们的结合,是否有爱存在?

或许平凡的才是真实的。尽管处于腊月寒冬,父亲不得不赶完年前的工作。由于家里离工地远,他必须早上六点起来;此时,母亲早已在父亲起来时在厨房煮好一大碗面或米粉在电磁炉上温热着,待父亲洗漱完后吃,在父亲吃早点时,母亲就坐在一旁他,用极少有的温和语气对父亲说:“天气冷了,多穿件衣服,我给你买的保暖衣,袜穿了没有?工的灰尘多,新的口罩和手套我准备好了,放在车了,你上工时记得戴;你今晚想吃些什么,我煮好等你回来。”父亲吃着面,应:“嗯嗯,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吧。”这些都是我借上厕所的名义偷听的。

在夕阳西下时,朝西南方向的客厅里映入了一缕缕落日余晖,母亲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五点半了,她知道父亲即将到家了,开始为父亲准备好待换洗的衣服装好放入浴室。就忙着刷锅生火,并吩咐我拿青菜和葱姜蒜到井边洗净。正当厨房里蚕豆炒腊肠香飘四溢时,家里的小猫咪也不老实了,直叫不停,父亲也到家了。感到有些意外,父亲到家时,母亲把厨房的一切都交给我,又是帮父亲脱拿满覆灰尘的外套,又是替父亲准备好洗澡水,等她忙完了,又叫我陪弟弟到一边玩,她继续煮菜。

母亲此时的态度与平日大声念叨父亲时判若两人;让我感觉又意外又惊奇。而父亲也曾在与母亲商量他在家中事物上他的决定时,母亲非但不理解还大势就此吵闹,他甩下狠话:你爱怎么过就怎么过吧!我无法跟你沟通了!你的一切我都不管了!”但当那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原本身患胃病的她说胃疼,刚开始我们都以为她只是吃错东西而已,给她吃完药就叫她回卧房休息了。可母亲的疼痛越入夜越厉害,父亲感觉不妙,顾不上一天的的劳累,短暂的休息后说送母亲去医院,隆冬腊月,居然看到父亲额头直冒汗,他像安慰小孩一样安慰母亲:“别怕,放心,到了医院就好了。”

父母互表关怀的事例远不指这些。他们对对方的爱,早已渗入了平常的柴米油盐中,遇到适合的食材,便能烹调出一顿色,香,味,俱全的爱的晚餐;亦渗透入父亲换下待洗的脏衣服里。母亲不厌其烦的为父亲洗了二十多年的脏衣服,并力保干净,让父亲穿得舒适;这最贴近肌肤的舒适,或许父亲穿上衣服时也会感受到母亲戳洗衣服时那手心的温存吧?

平淡现真爱,已年近半百的父母,看似他们不懂爱也不懂浪漫,其实是最懂得用爱来调剂琐碎乏味生活的人。他们,在一起,走过平淡安然的二十几个春秋,为生计辛劳的奔波,青丝也已不复当年的乌亮,皱纹渐生;在早已过了表达爱,说爱的年纪,仍能以自得其乐,平淡的方式表达爱。对父亲来说,爱是一种责任,一种宽容,一种相依;对母亲来说,爱是一种守候,一种照顾,这份爱,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它最平凡,也最至真!

破晓文章4:浅浅微光几许温暖

文/杨娟

黎明破晓前总会是黑暗,而让我们撑过黑暗的却仅是心怀的那缕微光。许是自己给的,许是他人给的。在黑暗中的我们,总是满怀期许极力去寻找微光,当然,难免惶恐。

我从来不是一个勇敢的人,只是努力假装坚强。在经过那段感觉所有光亮和温暖都被夺走的岁月里,倍感痛苦,有一种被全世界遗弃的凄凉感觉,然后当我每次陷入绝望的时候,朋友总在身边不停的鼓励我,这些许微光总会及时出现,缓解我的紧张与惶恐,让我知道希望总在,给了我对抗黑暗的力量。

再见光明,恍如隔世。

记得以前看那些励志文章,总会觉得那些激励人心的话语都说的很淡然,仿佛所有的艰难在难过后都很轻飘。现在才懂得,时间的沉淀,阅历的积累,会让我们再次面对黑暗时坦然很多,无非是:坚持不懈!这句简单的四个字,是唯一的办法。

我很庆幸,走过些许黑暗后,得到了成长,蜕变成现在的自己,虽不至坚不可摧,但至少不会不堪一击。感谢这一路上给予过我微光的人,虽然没能给予太多的帮助,但是那些许的微光照亮了我前进的路,让我相信路不是没有尽头。很难想象假如连一缕微光都没有的黑暗世界里,我将如何撑到黎明的到来。不否认,坚强一些也许可以,但是必定艰辛痛苦无比!

此刻,我想对每一个正在黑暗的朋友说,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忽视任何一缕微光,不要轻易放弃,这样你才不会浪费了自己之前所做的努力和那一直在温暖自己的微光!

破晓文章5:那一季生如秋霜

校园的破晓,始终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闹铃,一阵催人离梦的闹铃。这阵阵刺耳的闹铃,却无法使我清醒过来,一切对一个新的转折点,一个令人无法逾越的转折。转折,隐隐给人一种浑浑噩噩,一种苍茫的感觉。每天的清晨,我都会习惯性的触及窗上那朦胧中略带一丝晶莹的水雾,一阵冰凉,一阵麻木便在指尖回转,最后触及心房。我轻轻推开窗户,一阵寒于我来说,仿佛梦一般的迷离。当我闭眼屏息,伸手触及梦时,便觉薄雾般的缥缈虚无,无法触及。这梦,我不敢称之为记忆,记忆仿佛是不属于我的,我发现记忆与我存在了太多太多的无奈。

离开家乡,来到凛的风便迎面而来,难以躲避!这寒凛的秋啊,在秋风的萧瑟下,更显一丝悲凉。不禁吟道:“秋风萧瑟荡回肠,触指病寒怅茫然!”

不知不觉中,室中微暗的灯光已经熄灭。我急忙穿上外套,奔向外面。我走上校间的小路,朦胧之中发现,一弯眉月还悬于苍穹,投下微细的一缕柔光,柔光投射在路旁不知名的树上。我走到树旁,发现树上闪烁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一颗颗,是那么玲珑剔透呵!然而颗颗在不经意间的滑落,又那么令人惋惜。

穿过一条幽僻的小路,到达教室,不知为何我却久久不愿入内,宁愿独处在冷清的走廊上面。静静地,我看着远处的天边,天空如流水般纯澈,泻在山野林际间。想眺望至更远处,却被此景蒙蔽双眼,无法视及。我不知道越过重山叠嶂是否有一个终结,曲折的路途始终在反复,终点始终在与我捉迷藏,而我,不知是在原地举目徘徊,还是在尽心竭力寻找出口。我怅然,难以释怀,似乎思绪被枷锁束缚。我环顾四周,发现校外的农舍升起了袅袅青烟。青烟入纱般,浮起在那久经留念洗礼的瓦片上,寒凛的秋风仍在刮着,当青烟与秋风交织在一起时,青烟瞬间灰飞烟灭。我的过往便如同那薄纱般的青烟,在时间中渐渐风化。

望着窗外摇曳的红枝,我的心颇有一番滋味。我沉浸在这番滋味之中,不觉正午已经到来。我独自走在下课的人流之中,那来往不息的人流,始终给人一种莫名的感觉。看着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面孔,一个又一个不熟知的背影,顿觉自己是如此遥远。我想起了曾经,曾经与初中同学共同拼搏的日日夜夜,想起了曾经令人捧腹大笑、令人泣不成声、令人欣喜不已的事。我想,要是可以回到记忆里,那该多么好啊!然而,现在已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了!

站在操场上,我望着那些枯黄的枝叶。树叶在微风的轻抚,阳光的温柔下,却悄然凋零。我不明白,为何在这般温情下,却悄然凋落。值得幸运的是,它们静静的躺在泥土上,渐渐与泥土结合,化作一份养料,提供下一季春天的绚烂。我缄默不语,在沉思中走回寝室。

玻璃镜中,我的模样不知何时渗透出一丝忧郁。我忽然惊觉,自己早已在这段成长中变幻了模样。不知何时,窗外回荡出《遇见》的旋律: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我等的人在多远的未来,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

百折不回的青春啊,尽管它是如此的漫长,可我还是尽心竭力地用心对待每一次过往。让他有足够的力量,朝着人生的路口,不懈成长……

破晓文章6:破晓鸡鸣静坐禅

文/彭世直

隐见金梅笼雾寒,非凡独放沁幽园。

清风细雨黄花落,满地凄凉枝也残。

又是清明小长假了,头天晚上还是久久不能入睡。这个季节就是这样困扰人,姗姗来迟的春天,单调的色彩,惆怅满怀,思绪连绵。

也就是在上周,迎春花相续开放了,尽管她的花期短暂,可让我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她的花开花落,迎来的将是百花争艳,那才是我心里边真正的春天。

这个时节,要是在我的家乡黄陂,油菜花早开了,黄艳无比。用漫山遍野的词汇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一想到她就会想到浪漫,那里曾留下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心中充满甜美。还有冲田里的草籽花,在月光下格外迷人,像星云密布,紫花下透着蓝光,你要站在层层梯田边,溪水蜿蜒而下,有荧光荡漾的感觉,像在梦幻中,美妙无比。加上时隐时现错落有致的村庄,白色的山头墙,高翘的屋脊瓦,简直就是在画卷中。去过号称天下最美的村庄婺源,清明的美景也不过如此。

这个时节,在我的又一个故乡武汉,东湖的美景总是最吸引我的,我要归属踏青最早的那一拨人。那里的湖光山色宛如一幅秀美的画卷,最先点缀春天的就是这里的樱花。花海如织,起伏延绵,十里飘香,春色满园。这里不同于北方,湿润润的,虽说天气还有些阴凉,可还是滋润了花草的生长。喜欢这里周边文化氛围,武大等知名学府坐镇四周,还有这里的楚文化及名人荟萃,让这里的春天分外抢眼,这正是:听涛松下盘石锦,磨山三面水环山,吹笛悦耳楼阁起,落雁春花景连天。去过苏杭和无锡,这里四大风景区的湖光山色和春的写意也毫不逊色。

还是这个时节,我在不同时期去过安徽的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只遗憾至今还没去浙江的普陀山,它们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其中三座佛教名山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九华山,蜿蜒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还是那一年,单位委派我和一名同事进行我国第一条500KV直流东送,葛洲坝到上海输变电工程,沿线大运点的选择及工程所需大量地方建材的摸底工作,还要查清楚沿途的桥梁载重和隧道情况,也让我有幸穿越了九华山和黄山及周边地区。九华山南望黄山,北瞰长江,据说有99个山峰,方圆120公里,海拔1342米。从山脚到山的顶峰,沿途有80多座尼姑院和寺庙,除了古刹钟声、通幽曲径、香火缭绕、古木参天,就数满山坡地里的油菜花了,和徽派民宅建筑、寺庙及山间溪流交织在一起,风景简直太迷人了,行走其间,如痴如醉,美不胜收。

我父亲生前喜好兵书,喜好收藏,也对佛教痴迷,难怪当初父亲去世后,我弟弟曾有把他老人家安葬在五台山的想法呢。父亲曾说过:还是学点佛学的好,佛学是大悟,要会心去悟,定能从中受益。不敢忘记父亲的教诲,更何况在佛前怎敢儿戏。虽说那还只是个影子,可她却是看破红尘的法宝。走过那么多山河大川,所有的寺庙都建在风水宝地之处,除了千年的古树,还有长年的花草围绕,看来,人的心境是要和万物美好并存,从早春的迎春花,到冬日腊梅花,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与百花息息相关,人还是要生活在自然的色彩中,也要让自己融入大自然,其实“落叶归根”也有另一面的道理。

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难看出这其中折射出的佛学道理,适时的糊涂进而带给自己的是快乐,何乐而不为呢。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说的也是一种淡然。每天生活在物欲之中的人,必定难得取舍。因为人们的欲望总是会有不满足的时候。只有知足者,他们能看淡一切,才不会走弯路,更不会坠入深渊。懂得宽恕的人,都是智慧之人。别小看这句话,弄懂它,就会让你心地宽广。佛学说:动心忍性,小忍才能大成。忍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心态。历史总是会记账的,忍让的多,得到的也就更多。懂得感恩更是种美德,人最可贵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是人类最珍贵的品德之一。我喜欢随缘自适,说通俗点就是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踏踏实实做人,完善自我。看来,自己还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骨子里多少还有点佛学的影子。

像是听到鸡叫,让我从梦中惊醒,突然想起打坐,一骨碌起身,把棉背包裹在身上,是袈裟吗?只知道真正的入佛门首先是要净身,那就是要抛去私心杂念,让思想空白,让经文由浅到深的浇铸在衣钵里,修成正果,眼睛里就会放出独具的光泽。在佛祖面前我不敢说假话,我只能算是融入了父亲衣钵里关于佛学的一点道理,远远没有达到父亲那种层次和境界,容我在外围慢慢感悟,可最起码的我还是知道的,那就是佛学会教你如何做人。就在这里也向远在天国的父母寄托我的哀思,孩儿永远守护在您们身边,安息吧,我最亲的亲人。

不日梨花山烂漫,寒食宿草且心怜。

遥思万里天国梦,破晓鸡鸣静坐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