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文章

请欣赏出名文章(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出名文章1:生态石榴最出名的村庄

文/王印吉

蒙自小红寨的石榴名气大,倘若写成文章,完全可用“闻名遐迩”来表述。

遗憾的是,我在蒙自几十年,前不久才真正弄清小红寨石榴是蒙自上乘石榴中的上乘石榴。

以前,只知道蒙自石榴好吃,我尤为爱吃。只知道想吃石榴了,就去找水果小贩,买一兜回来,半躺半靠在沙发上,跷起二郎腿,边欣赏电视剧边慢慢享用。

我知道,其他水果吃不吃无所谓。但石榴,必须吃,而且还应多吃。理由极为简单,石榴具有消炎止泄功效。患有肠胃炎疾病者,常吃石榴,多吃石榴,益处较多。我这个肠炎、胃炎都不缺的老病号,石榴于我,既是十分可口的果品,又是不可或缺的良药。

秋天去蒙自小红寨村采风,算是开了眼界。这时节,是石榴成熟上市最丰盛的时候。亲眼看见小红寨村正在打包装箱欲远销外地的石榴,我仿佛睡醒一样,忽然发觉,蒙自石榴竟然蕴藏着如此之多我从未深究过的隐秘。

小红寨村,位于滇南蒙自城东郊。离蒙自市区仅几公里之遥,是新安所镇大新寨村委会下辖的一个主要居住着汉族、苗族、壮族的自然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极佳。

踏进小红寨村民小组会议室,墙上一幅上书“蒙生石榴”的书法作品,格外吸引眼球。书法字体有些特别,说不上归属什么体。只是觉得字写得大气,有骨力,有特点。我怀着好奇心,其实更重要的是怀着对从小爱好的书法的敬重,向该村村民小组长张跃伟讨教,蒙生石榴到底是什么含义?张组长告诉我说,蒙生石榴本义就是蒙自生态石榴。小红寨村的石榴品牌,就冠名“蒙生”牌石榴。众多的蒙自石榴,只有小红寨的石榴叫蒙生石榴。我孤陋寡闻了,在蒙自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吃过上千斤石榴,蒙生石榴在我记忆的存储器里,还是个陌生概念。

我不明白,现在的石榴还有原生态的?张跃伟组长告诉我,小红寨的石榴,不兴施化肥,不兴打农药。所以,才敢理直气壮地叫蒙生石榴。如今,盘庄稼,种水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可能吗?张组长的话,我半信半疑。市面上,为了自己的产品好销,卖菜、卖水果,都自夸是原生态的,没打过农药,没施过化肥。据我所知,肯定做不到。

我曾到田间地头采访过蒙自种石榴的果农,他们正忙给石榴喷洒农药。我问他们,不是说现在的蒙自石榴大都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属原生态的吗?他们笑而不答。

在村民小组干净整洁,四周挂满市、州、省和国家部委办局颁发的各种荣誉奖状的会议室里,张组长给我们简要介绍了小红寨石榴生产和销售情况后,亲自带我们到石榴地里现场参观。

碧绿茂盛的石榴树,包围着村民小组办公区,也包围着别墅林立的小红寨村。走出村民小组大院,一条连接进村公路的一米多宽的水泥小路,笔直地伸进浓荫密布的石榴园。在张组长的引领下,我们一行沿光滑的水泥路往纵深处移动。几个妇女,用四轮小车,拉着石榴匆忙往回赶。四轮车上的石榴,大部分都有七八两一个,有的呈粉白色,有的为鲜红色,十分招人喜欢。今年的石榴收成不错,满载而归的妇女们脸上,荡漾着难以掩饰的欣喜。

目送着几个运石榴的妇女徐徐出了石榴园,猛然抬头,一树一树的石榴,结得像是人工绑上去的。有一枝一米多长的树枝,大大小小竟然坠了57个石榴。从我记事起,我就在石榴树下长大,我故乡老家院子里也种着几棵石榴。而像小红寨石榴园里结如此多果实的石榴树,我还是第一次遇见。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就是科学管理的结果。

在欣赏满树可人的石榴时,我看到隔一段距离,又在树上挂一个有几分像马路边上罩着路灯的白色东西,有的又像挂了个吊针水瓶。我们围拢过去,发现里面都有些蚊子、苍蝇和不知名的小虫。不用问,我已经明白这是什么了。张组长说,看到了吧?我说的不打杀虫药,我们就用这个灭虫。其实,就是不用在树上挂灭虫器,虫子也不容易近得了石榴的身。因为,每个石榴上,都严严实实套了一个白色塑料袋,虫子根本损害和污染不到石榴。这种灭虫方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新奇,简便,适用,效果理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我相信蒙生石榴是不打农药的无公害石榴了。

有人说,小红寨石榴是绿色天然的,不仅不喷洒农药,还不施化肥。

在石榴地里参观,我看到有的石榴树下有堆放农家肥的痕迹。我曾问在地里摘石榴的一位大妈,石榴树施什么肥?大妈说,主要是猪粪、牛粪等农家肥。事实证明,蒙生石榴,原生态石榴,名副其实,没掺水分。小红寨村正是精心种植这种原生态、无污染的石榴,在蒙自多如牛毛的石榴品种中独树一帜,赢得较好信誉,占领了较为广泛的销售市场。2006年5月,在蒙自市供销合作社的指导帮助下,小红寨村的87户汉族、苗族和壮族群众,联合成立了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由村民小组长张跃伟任理事长。村民们在张理事长的带领下,以科学的方法种植石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荡市场;在艰难创业中,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

小红寨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使该村石榴种植逐步迈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目前,合作社的石榴种植形成了产、供、销、加工为一体的较为规范、合理的产业链。他们除在本地销售外,还组织人员采摘、分拣、归类、贴标、包装,销售到俄罗斯、越南、泰国、北京、上海、长沙、杭州和昆明等国家和地区。在包装车间参观,我眼前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按石榴大小过秤包装。几辆大货车停在厂区等候,产品供不应求。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和我们说几句话都几乎没工夫。

网络销售的青年职工,忙于处理外地在网上订货的一切事宜。填单据,贴标签,按质按量、按时发货。现代化气息,在田野里的办公区弥漫。站在网络销售办公区阳台上,举目远眺,红白绿相间的石榴园尽收眼底。红的和白的,是千万个已经成熟等待采摘的石榴。绿的,是大片大片的石榴树。

在一望无际的石榴园中,偶见白色电杆直立其中。像执勤卫士,忠于职守。经打听,电杆上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可将整个石榴园中石榴长势和果农劳作情况一览无余。坐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和电脑屏幕,能清楚地浏览和监看石榴情况及果农在果园的劳动情景。

小红寨的石榴,小红寨石榴的种植方法,在小红寨的见闻,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离开石榴园,离开小红寨村,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农民出身的我,自小吃石榴长大的我,从没想过今天蒙自小红寨人种石榴会有这么多学问!

出名文章2:提香色是 一种什么色

文/肖复兴

自古出名的画家有两种,一种爱钱甚于艺术,一种爱艺术甚于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提香,属于前者。起码在当时的画家中,没有比提香更嗜钱的了。钱,是他的信仰,那时候的人们,不客气地批评他是一个不信教的教士,是一个不愿意祈祷的人。

不像梵高等画家的生前潦倒,提香在世时就已富可敌国。他为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画一幅肖像的收入,就买下了威尼斯一座亲水豪宅。因得帝王宠爱,他的人生也开了挂,找他来画肖像的王公贵族络绎不绝。

按理说,他并不缺钱。但是,仅靠卖画赚钱,他还不满足,还要挤进政府部门担任个职务。他在威尼斯海关担任职务,薪金一分不少,年年拿,却一天班也没有上。他与海关的交换条件是,为市政大厅画一幅壁画。可是, 21年过去了,提香也没有画上一笔。一直到海关命令他必须赶紧完成壁画,否则,不再让他吃空饷。

此时的提香,虽然已腰缠万贯,还是舍不得让这笔薪金旁落。他为市政大厅画了一幅壁画,这便是他的名作《卡道莱之战》。这是一个史诗性的历史题材,被提香处理得惊心动魄,为世人所惊叹。作为威尼斯画派的领军人物,提香有这样的本事。无论宗教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或是世俗题材,他都能够处理得得心应手。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本事,让他赚得盆满钵溢,但他并不满足,只要有一分钱的赚项,他依然会伸手握住那支胜过千军万马的画笔。

80多岁的提香还在精力充沛地不断接活儿。威尼斯,乃至整个意大利的贵妇,都慕名而来,一掷千金地请提香为她们画像。那个时期,上自国王王后,下至王公贵妇,都喜欢画家为之画像。提香将这些人的心思揣摩得透透的,为了多赚钱,在画像时,他会巧妙地把他们画得好看一些,年轻一些,摆在客厅里,光彩照人。

对于提香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他在为西班牙的菲利普国王画像时,特意把这个长得矮小丑陋的国王画得英俊一些,画像画好,连菲利普的未婚妻都觉得画得比本人好看,还以揶揄的口吻风趣地说:尽管我无法容忍这个人,但我喜欢这幅肖像画。

晚年的提香爱用一种金橙色来为这些贵妇的画像增添光彩。这是提香创造的一种能够点石成金的神奇色彩。后来,人们称这种漂亮的色彩为“提香色”。提香色,当时为那些贵妇的脸上增添了不少笑容,也为提香的钱袋增添了不少金币。提香色,可以让艺术降格,让艺术趋奉权势,臣服金钱。在提香那里,提香色,其实就是金钱闪烁之色。

关于提香,最搞笑的事情,发生在他临终前。1575年,一场瘟疫席卷威尼斯,城内死亡者成千上万,垂垂老矣的提香自知命危旦夕,便开始着手安排后事。首先想的是应该先找好墓地。他居然突发奇想,找到一个教堂提出条件,如果教堂能够免费提供一块墓地,就给其画一幅宗教题材的油画。教堂同意了他的这个条件。他为教堂画了一幅圣母抱着死去的耶稣的油画,这就是有名的《圣母哀悼耶稣》。画完之后,提香又去讨价还价,想多要一点儿土地。教堂牧师看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儿还在锱铢必较,不知是出于敬重,还是不愿意再跟他纠缠,又多给了他一点儿土地。

提香心满意足了。这成了他人生最后一笔交易。

第二年,瘟疫卷土重来,威尼斯全城人死了一半。这其中就有声名显赫腰缠万贯的提香。他躺在为自己多要了一点儿土地的墓地里,可以心安理得地舒展一下腰身了。只是墓地里再没有了耀眼的提香色。

出名文章3:循着诗歌访你

文/山涧流水

杏花村是出名的,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它,这源于那首着名的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问路的事发生在春天里,清明时节细雨飘飘,诗人心情惆怅,想借酒浇愁,可哪里有酒呢?茫然四顾中,见路上有个小童,脑后束着一条长尾巴,正蹦蹦跳跳着玩,他摘野花,扑蝴蝶,看见穿长衫的先生走近来了,起了几分好奇:咦,这个人是哪里的?我不认得,他对来人望了又望。诗人问道,“孩子,你知道哪里有酒卖吗?”小童用手往某个方向一指,杏花村那里有酒呀。于是诗人踏着满眼的绿色,失魂落魄地往那个方向去了。小童回家对娘说:娘,刚才有个人问我哪里有酒。娘笑着答道:是吗,你没给别人指错路吧。

走进池州的杏花村是在初夏,是在无数个念头拿起又搁置后,冲那首诗去的,也冲杏花村的大名去的。觉得一个爱文字的人该写一写杏花村,可不知怎么开头为好,于是就借用晚唐诗人杜牧的诗句敲开我这块石头了。

杏花村很大,面积约有几十平方公里,要是把它走遍,也许费上一整天的功夫都不够,在城市留下这么大一块地方,把它作为景点,让树木和洼地,还有河流,水潭,尽量保持原生态,可见杏花村在官民心目中的地位了。听说外地老板被这里历史文化底蕴及良好的环境所吸引,投资了许多亿来开发杏花村,还要修建仿古建筑,以恢复晚唐风貌。这确实是个有眼光的投资人。

池州是个水国,那三点水的偏旁将这座城市带进了湖河之中,城市的灵魂是水,给人感觉是水灵秀丽的,杏花村座落在这样的地方,好似玉中嵌玉。平天湖是池州的眼睛,明眸转动,杏花村就落在它眼里。平天湖洋洋汤汤,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走在湖边木板桥上,那一湖碧水让人喜不自禁,真正叫你看个够。猜想当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在这样的地方执政和生活两年,作为诗人的他经常在湖边漫步,湖水给他以灵感,好诗就脱口而出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莺“。

杏花村,种有好多棵杏树吧,杏树肯定有的,否则徒有其名了。茶舍前有棵树,高过周边所有的树木,枝桠张开来像伞的骨架,叶子郁郁葱葱的,有模有样很是吸人眼球。问那是什么树?村长答说是银杏,果然如此。佑大的一个村子,河水从远方而来,拐无数个弯,绕来绕去,还在杏花村里。河滩上草色青青,接近河水的边上有搁浅的淤泥。河边有沙滩,沙子堆起高如小山,打猪菜,滑沙梯,这一切勾起儿时美好的回忆了……一座桥架在河水之上,那是一条通往乌沙的路,听说乌沙在山区,远亦或不远,也很美吧。河面上远影点点,有不少轮船在穿梭,看来河水很深,源头在哪儿,船又往哪儿行驶,怕是要出杏花村的吧。

其实这样的景色别处也常有,但杏花村不一样,它有诗味,有文明气息,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就如肥沃的土壤滋养着树木,杏花村这方水土是绿意葱浓的。人们访问杏花村,多是访古并寻找诗圣的足迹来了,说是赏景,不如说是寻梦,寻一个心中盼望已久的向往,杏花村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地方被赋予文化味,其格调就提升了,品味也上去了,杏花村自是有别于其它村子,当人们把它当景点观赏时,当然带着几分对古文化的敬意。

沿水边走,总有碧树在堤边,在水中央,在路边。树木好似杏花村的外衣,从上往下看,是一身的绿色。大潭小潭,有的淤泥突出于水面,水是浊黄的,这是典型的自然景色,好就好在不人为做作上。水边有树起的风车,轮子在风中转,轮廓分明的骨架很是显眼,仿佛一条线把人眼神拽回过去,那风车是属于过去的,与现在接续上了。过不了多久,这里完全修建好后,景色可能呈现出另一种样子,黄公酒垆,千年古井,唐村落又再现了,走在村里,仿佛走在唐朝,有时光错位的感觉。而现在,杏花村这个古村落朝朝代代,倒下站起,倒下又站起,早已变了模样,如今修复杏花村自然带有重做杏花村的意味,复古的同时也在呼唤古文化的回归,诗歌鼎胜的唐朝,给人以无限美好的睱想,而诗人杜牧在杏花村的足迹便显得弥足珍贵,值得今人不断去追寻了。

杏花村到处是杜牧的脚印,深深浅浅,在小童将他指向这里时,杏花村就在他心里生了根。不管清明时节他在村子里饮杏花酒,还是清晨沿着街巷听小贩的吆喝声,还是走进村子体察民情,这个村子与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记得作家吴永生写有一本《牡牧外传》,讲述的是诗人出任池州刺史时的故事,灭江匪,修湖堤,整私熟等,甚是精彩,书中有个叫杏花的姑娘与诗人发生了恋情,并有了后来的小诗人杜荀鹤。村子里有杏树,有杏花姑娘,有杏花酒,杏花村三个字可谓喻意重重。泥土可以盖住诗人过往的足迹,盖不住杜牧的大名,诗人是出名的,刺史也是出名的,青史留名,诗人和村子都是永存的。如果诗人还在,我定恭敬举杯,敬他满满一杯杏花酒,舍命陪君子,不知他给面子不。

有几辆脚踩车在路上不断来回,每车只能载三四人,都是前来赏景的游人。有一块地方,路边隔一段距离就堆有一堆稻草,均叠成圆锥形。感觉自己走进真正的村落了,它亦古亦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要把它从古代请出来,来这儿的人是访客,正在采访它。也许脚下的路正是诗人从前走过的,虽然诗人的脚印被岁月的尘土和风雨封存和洗刷尽了,但诗人的灵魂是不会消失的,不论为官不论作诗都被载入了史册。诗歌是灵魂深处的绝唱,它跳出诗人心坎,撞击的是别人的灵魂,一代又一代,一波又一波,于是今天的我们寻它来了。

村子里野草野花都有,粉白色小花自顾自地开,不管来客是谁,它独个开颜,单纯得可爱,假如我说我是坏人,它也不在乎。野草呢,叶子又细又高,齐刷刷往上蹿,在风中摇头晃脑,也是可爱的样,但比小花招摇多了。堤上细竹密密栽过去,一根根修长的身子挨一起,虽然年轮不长,却颇有欲成林的气势。一棵棵树或大或小,分散在村子里,外型相同的叶子一律青葱着,似乎告诉游人,自己就是杏树,到春天就会开花结果。一汪汪潭水落在村子里,嵌在大地上,似镜子照向四方,周边的草啊树啊竹啊,忍不住凑到它面前,水终归是水,哪怕混浊,也不失灵气,于是水下面也有那些草啊树啊竹啊,所以杏花村是灵秀的。

出名文章4:年少成名相对论

文/欧阳宇诺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而她16岁时还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才学会补袜子。许多人尝试过教她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她电话机在哪儿她都茫然。她天天乘黄包车去医院打针,接连去了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她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知乎”上曾有一个提问:年少成名是什么感觉?一位少时出书的作家回答说:“年少成名的话,比起同龄人,对人生的期待会少一些,尤其是对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就没那么期待。就像所有人都在起跑线上预备,你已经提前看过奖品,知道并没有那么吸引人,回到起跑线上自然兴趣缺乏。”

我身边就有一个已经提前看过奖品的人。我的好友可可最近交了一个男朋友W。可可说W是16岁就出唱片的天才音乐少年。现年26岁的W,过去10年间出了三张唱片。现在最大的爱好是在黑胶唱片机流淌出音乐的早晨,给可可煮咖啡、做三明治。他不再靠音乐谋生,现在的职业是独立摄影师,收入远不及在律所当合伙人的可可。但是,在可可看来,他就是命中注定的那个“百分百男孩”。他有那种年少成名后渐渐沉寂下来、洗尽铅华的平实感,让人觉得自然又舒服。可可说,她已经很久没有遇见这样的男人了。

我们追问W的过去。W说,他年少成名,相当于提前举办了人生派对,也许还在派对上收到了闪亮的钻石。这种风光无限的美好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他们相当于被上天选中的幸运儿,但是,上天的耐心有限,注意力不可能一直放在一个幸运儿身上,所以,那些后来慢慢被忽略的幸运儿,就要学习如何在被忽略后的漫长人生中,做一个内心积极向上的平凡人。

我很认同W的说法。比起年少成名的人,我偏爱大器晚成的人。经过岁月的磨炼,对成功或许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像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记者问他:“成功对你的生活或者写作态度有改变吗?”他回答说:“我认为没有。原因之一是,对我来说,成功来得太晚了。我不觉得年少成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已经得到了所有梦寐以求的东西,未来还能给予你什么呢?”爱尔兰作家乔伊斯32岁时才出版他的第一本书《都柏林人》,之前他靠唱歌谋生。美国作家冯内古特40岁时才读《包法利夫人》,写作前他供职于通用电气公司。

出名文章5:灵凤山寻幽

文/王琪

灵凤山是一座尚不出名的山。千百年来,它被时光遗忘,又被岁月风蚀,远离滔滔尘寰,躲避纷繁世务,像一位高蹈尘外的隐者,默默地送走春夏,又匆匆地迎来秋冬。如今它好似一阙封存千年的宋词,只要轻轻打开,依然墨韵流香,清新如初,宛如一幅米襄阳的水墨画轴,以洁净的山水,禅寂的时光,吸引着游客的脚步,充盈着文人的诗囊。

灵凤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武家河乡境内,因山势以凤凰展翅的姿态而赋形,又以山光水韵的空灵而写意,因而文人们雅称为灵凤山。然而这文绉绉的名字在当地并不看好,人们仍习惯叫它尖山。尖山之上,有一处始建于汉魏六朝时期的古寺,叫尖山寺。山寺宝刹叠云,烟霭重生,寺周林壑优美,泉石生辉,因而,在当地十分有名。《伏羌县志》载:尖山在“邑西南五十里,山峰尖耸,高峰插天;绝顶有寺,时现五色祥光”。尖山海拔2000余米,森林面积5000多亩,1995年被甘肃省林业厅命名为甘谷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

我沿着武家河逆流而上,带着寻幽的心境,独醒的禅意,像一位云游的行者,独行的旅者,慢慢走进烟雾缭绕的灵凤山,在一种逸世超然的空灵韵致中,静静地倾听灵凤山的流水潺潺、空山鸟语,感悟尖山寺的菩提心境、莲花慈悲。尖山寺最早的古迹建于汉魏六朝时期,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修缮一次,1936年又修缮一次,新中国成立后省政府立碑列为文物保护之古建筑,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这座被时光风雨冲洗了千年的灵山古刹,曾有过香火鼎盛、佛光璀璨的热闹,也曾有过僧客星散、门庭冷落的寂寥,历经岁月的兴衰荣枯和时代的兵燹战火,无数的信众增砖添瓦,无数的工匠修修补补,而今焕然一新。

循着空灵悠远的梵音,沿着财神殿、药王殿、地藏殿、三霄殿,轻轻地走进坐北朝南、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它高高在上,雄视南方,让人心生敬畏。大殿内闪烁的香火,洗净俗世的思想,殿门上雕刻的九龙,荡涤着胸间俗虑,廊柱上浅绘的七龙压七猪图案,又蕴含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深意。隔着木质的佛龛,穿过袅袅的青烟,仰望大殿之上佛陀的金身,他慈眉善目,神态安详,那淡定平和的目光,仿佛洞穿一切世事尘缘,看透所有人间心事。此时此刻,无论你的灵魂是否清醒,又是否迷离,无论你的思想是否深刻,又是否浮浅,心灵都会有一种深深的震撼,异样的情怀。此刻你明白了,追逐了明月,清风就会将你疏离,你纠缠于名利,坦然就会离你而去。

穿行在灵凤山记忆的长廊,还能分辨出秦汉烟云、唐宋风雨和明清岁月所留下的痕迹。那些云烟的过往,就像脚下这潺潺的流水,透过阳光的折射,闪烁着远古的记忆和今时的闲逸。朝拜过慈悲的佛祖,安顿了浮躁的灵魂,带着一颗轻松的心,在洒满细碎阳光和璀璨佛光的灵凤山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那一处处浸透着时光尘埃,写满传奇故事的风景名胜,散落在灵凤山的沟沟梁梁,充实着游人的思想,愉悦着行客的心情。走过烟雾缭绕的白云岩、树木葱郁的卧龙坪和阳光朗照的伏虎湾,走过清幽迷离的梅花涧、百丈悬崖的上天梯和展露天机的八卦台,亦走过直视无碍的洗心泉、充满传奇的纸人坪和起起伏伏的太白梁,眼前这座芳草萋萋、松柏掩映的唐王坟,就是传说中的帝王之穴吗?大唐三百年的大好基业,就是从这里发端的吗?它与那个浩瀚如大海,奔腾似长江的繁华盛世,是那么地格格不入。然而,繁华的大唐早已湮灭在历史深处,而唐王坟却在经历了岁月的轮回后,依然风骨犹存,紫气冉冉。恍然才明白,只有简单平实,才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时间的叩问。

传说中的唐王坟,指的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景帝李虎和父亲元帝李昞之墓。李渊一家曾经生活在山下一个在甘谷颇负盛名、又毁于地震的永宁镇。李渊幼年丧父,母子二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一个阳光明亮的午后,李渊头顶笼罩着一片若即若离的五色祥云,这一奇异景象,被一位客居永宁镇的山西商人所见,认为是真龙天子之象,便诚恳地将李渊收为义子,并领到山西定居。后来李渊果然成才,到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太原,开创了唐朝三百年的天下。后来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代父即位以后,来此寻根祭祖,寻至灵凤山下时,突然风雨交加,便在山下坡头燃烛烧纸,聊表寸心。这条山坡,也就叫“烧纸坡”,世代相传。见惯了人世的沧海桑田,这故事或许平淡无奇,然而,它却让灵风山多了一层华美的意蕴和尊贵的底色。

夕阳的余晖在天地之间弥漫,无须揭开尖山寺幽玄的秘境,它默默地走过千年的风雨,该消散的早已消散,该变迁的早已变迁。如今的灵凤山,在时光中日渐古朴,一砖一瓦,一脊一兽都闪耀着高深的佛理,悠然的禅韵。它就像一幅搁置泛黄的山水画,墨飘千年,沧桑厚重。

我离开的时候,回首望了望来时的路,已经找不到一丝来过的痕迹,而我却又站在了当初进山时的原地。这颇像人生,无论你走出多远,离开多久,最终都会回到最初的梦想,都会找回最初的人事。回望一眼这处书写着“尖山寺森林公园”的现代山门,悄然离去,寻找我下一处行游的风景。然而,我下一处的风景,又会出现在哪里呢?

出名文章6:盛名之下

文/张忠信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最初听到并没觉得其内涵的深邃和哲理的精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积淀,我渐渐对此有了些浅陋的认识和感悟。

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大集体的时候,每个生产队里都有饲养院,饲养院里几乎都喂着猪。每年,到快过春节的时候,杀年猪成了大人盼小孩看的一道特有风景。杀年猪前,队长和请来的杀猪匠先到猪圈挑选确定要杀的猪。我们一帮小孩子跟在大人们的腚后头叽叽喳喳看热闹。从队长和杀猪匠的交谈中我们知道,确定被杀猪的标准是膘肥壮硕。俺这里常常把能杀的猪叫壮猪或出栏猪。在众目睽睽之下,猪圈里的猪都被吓得缩起身子向着一个角落使劲地拱成一团,个个眼里闪着惊恐的光,好像他们已经知道即刻就要一命呜呼了。

眼看着这些我们曾打猪草喂过的猪的样子,怜悯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心疼得甚至埋怨起是因长的肥壮而惹上了杀身之祸。可话又说回来,平日里受苦受累喂肥了的猪不就是图个让社员们得到生活改善和享受美味么?想吃猪肉解馋,就得捉刀杀猪。再看那些因瘦小幸免被杀的猪,虽然暂时留在了猪圈,但听着那一声声被杀猪的绝命嚎叫,他们浑身抖得更厉害了,似乎也在恐惧着来年的肥壮。猪怕壮是怕没了命;人却盼着猪壮,因为只有猪壮了才会给日子增添滋润。

人怕出名实在是不像猪怕壮那么直白简单,甚至初听说人怕出名竟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读唐朝诗人李白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句子,这不明明白白地在说,圣贤们没有扬名囹圄寂寞,真不如饮者而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吗?干脆“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恣欢虐”、“将进酒、杯莫停”、“但愿长醉不复醒”等等缘于饮的句子如泉喷涌,款款跃然纸上,于是有了“斗酒诗百篇”的酒仙诗圣之名声。李白不安分于怕出名,而是借酒强出头的个性张扬令人欣赏。著名画家孙雨田先生十多年前画一帧“太白醉酒图”相赠,我如获至宝一直珍藏着。

眼下,世事浮躁,与怕出名极尽相悖的是千方百计想出名、争出名、早出名、快出名。这是因为人一出了名,就是名人,名人一下子就会火起来,随火而至的是昔日门可罗雀变成了门庭若市,地位、荣誉、利益、实惠等方方面面如海涨潮挡也挡不住,避也避不开。出名具有如此诱惑魔力,还有谁怕出名?

然而,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慎独甘坐冷板凳,矢志不渝地做学问、搞研究、守岗位、忠职守、护气节、怕出名等等,我认为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睿智涵养。我想怕出名或许是怕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因为谁都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或许是怕今日轰轰烈烈名噪一时,到明天会一下子清零荡然无存;或许是怕成为标杆后成为众矢之的严峻挑战。总之,怕出名是具有自知之明素质修养的表现,应当肯定和敬佩。同时,也应十分注意出名后不能夹起尾巴而招来的猪壮之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