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文章

请欣赏故居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故居文章1:桂花的馨香

文/紫慕

祖母的故居前生长着一棵桂花树,祖母生前常说:“最喜桂花了”。

祖母离世后,我常回故乡去,独自来到故居前,看望这棵桂花树。凝望满树碧绿的枝叶间一星星细细碎碎的小桂花,金黄着、娇羞着。秋风里,摇曳的花枝颤颤的,仿佛在招呼着我,偶尔有几朵轻轻飘落,星星一般地随风飘远,就将我带回遥远的往昔里去了。

祖父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有一年,家乡遭了饥馑,年轻的祖父去南山外给家里换粮食,在那里祖父和祖母相识相爱了。祖母是一位教书先生的女儿,算是长在殷实之家,淑秀灵巧,又读过一些诗书。祖父家中的光景虽让祖母一家人极为反对,但祖母最终还是坐上了祖父的马车出嫁了。

曾经只知读书刺绣的祖母一下要面对一个农家艰难的生计,祖父一家人都摇头。新婚的第二日,窗外的月光还幽幽地照着,院中却有了打扫的声响,祖母一身红妆打扫院子的身影在黎明前的月色里妖娆闪亮,她婚后的勤劳很快就让全家人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从此,祖母与祖父一起勤俭持家,一家人似逆水之舟的日子却也一直往前。祖母是一个灵巧的人,她用自己的灵巧将那一段贫瘠的光景打理得有声有色。祖母先是在家中养起几只母鸡,又在院子里栽上各样的菜蔬,鸡蛋换来钱贴补一些家用,鸡粪上过的地,菜色碧油油地使人垂涎。祖父与父亲兄弟姐妹几人的衣服鞋子也都是出自祖母之手,剪裁合体,针脚仔细,常是当年村里媳妇们女红的样板。儿时的记忆里,常有东家的婆婆,西家的婶子在一个清早,敲着祖母的窗子问:“六婶子,你家孩子爹的鞋样呢,你家二妮春衫上的绣花呢?借来用用呀……”

家计并不宽裕,祖母却依然乐善好施。我有一位嫁到邻村的姑姑,我总觉得这位姑姑长相和父亲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一点点的相像的地方,后来才听母亲说,那位姑姑原本不是祖母的女儿。有一年的初冬时节,村里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叫花子,快入冬的天气,还光着一只脚,恰巧让祖母撞见,祖母就不由得眼睛一热,心酸的不行,再打听是甘肃来到关中讨饭的,家中无计生存,跟着一个族人出门讨饭途中走散了。祖母一再劝说祖父收留这姑娘,祖父也是一个良善的人,虽是家道艰难,但还是一声叹息算是应允,从此后我就多了一位姑姑。姑姑长到出嫁那天,虽嫁到不远的邻村,花车出了门,祖母还是呆呆地坐在炕头一把把地抹泪。

父亲的兄弟姐们逐渐长大,各自成家后就相继离开了老屋,祖父离世早,之后祖母就独自一人住着,直到我9岁那年父母离婚,他们各自成家,我便与祖母在老屋里相依为命。祖母毕竟是一个读过诗书的人,对我读书的事敦促得极为紧促。她常慈爱地望着我说:“我娃儿要好好读书,那是让我娃儿长翅膀呢……”

秋风里,沉浸在一树桂花的郁郁馨香中,凝望这一树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淡雅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的桂花在风中静默飘摇,我回忆的思绪里关于祖母的前尘往事,伴着泪水在眼前汩汩而出。

故居文章2:站在李鸿章故居门前

文/奋之

散步来到步行街,我又一次站在了李鸿章故居门前,看着满大街流动的色彩,我的思绪也和那些色彩一样流动起来。关于李鸿章和他家人的一些传说,又一次浮现到我的眼前。

我读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李鸿章为何人,我父亲就常常给我讲他的故事。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是一些片段还是清晰记得。

传说李鸿章父亲在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同窗出去郊游。二人来到一个池塘边,见一池清水煞是可爱,于是两个人就坐下来,一边欣赏着清波荡漾的一池春水,一边欣赏着不远处的一道特殊风景。池塘的另一边有一个水跳,其时跳板上正有四个村姑在洗衣服。四个村姑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蹲在跳板上,跳板直直的,一点没有弯曲。过了一会儿,四个村姑洗完衣服都走了,就在这时,从远处急匆匆又来了一位村姑。这个姑娘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子中等,四肢匀称,身材苗条,迈着一双天足,一路风火,端着一盆衣服来到跳板上。当她一脚踏上跳板时,跳板猛一闪,一下子弯曲了。李鸿章父亲看得心头猛地一震,心想,这姑娘不会比刚才那四位还重吧,怎么她一上来这跳板就弯曲了呢?他同窗好友也看出来了,就对李鸿章父亲说:“这姑娘是个贵母,将来必定能生贵子。”李鸿章父亲点点头,心中做出了决定。那时候,富家女都要裹小脚,大脚姑娘是嫁不出去的,李鸿章父亲摈弃世俗的观念,力排众议,坚决娶了这位大脚姑娘做太太,后来就生下了李鸿章弟兄。

李鸿章在北京做官时,把老太太接到北京去,别人劝李鸿章说:“老太太的一双大脚,出入豪门,不大好看吧。”李鸿章说:“这有什么呀,老太太辛苦半辈子,也该让她来享享福啦。”李鸿章对母亲百般孝顺,晨昏定省,从不嫌烦。老太太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受不了北方的气候,就回合肥了。李鸿章在百忙中,总是要抽空回家看望老娘。

据说老太太七十大寿时,李鸿章为了节约开支,就没有张扬,左邻右舍竟然都不知道。寿诞之日,就只有李家的亲朋好友来送了贺礼。左宗棠素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合,总想找他的麻烦,事有凑巧,那天他正好来合肥,就悄悄地来了。他到李家没有通报,就悄悄地去翻看了礼账,然后再到大堂来见李鸿章。他见了李鸿章就很幽默地说:“偌大的合肥城,怎么没住老百姓啊?”李鸿章明白了,笑笑说:“兄别急,等到中午便知。”李鸿章暗地悄悄吩咐管家,中午吃饭时去把左邻右舍的人都叫过来,不要他们送一分钱的礼。于是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厅就突然挤满了左邻右舍的百姓,左宗棠笑了,对李鸿章说:“中堂大人清廉,左某人佩服。”

民间传闻,是真是假呢?我问过父亲:“这些事你是听谁说的?”父亲说是听我祖父说的,我祖父年轻时曾随着我的一位族曾祖在李鸿章家做过事,大概是亲所见闻吧。我小时候,父亲对我说过不少关于李鸿章的传闻,在我的印象中,那些传闻,都是说李鸿章是个贵人,是个好人。后来我想全面了解一下李鸿章,就阅读了他的家书。他在家书里面,说的都是“孝亲”“友悌”“教子”之类的话,极少谈及国家的事情,更不谈同僚的是与非。从一本厚厚的家书里面,我体会到了李鸿章的人格魅力和公私分明的心。不过在家书里,有一处例外,那就是他骂了袁世凯。袁世凯是李鸿章培养出来的,李鸿章大概是因为爱才,所以培养了他。后来,李鸿章逐渐认清了袁世凯的狼子野心,所以就骂了他。

李鸿章在历史上毁誉参半,备受争议,但他少年科第,中年戎马,老来封疆,劳碌一生,奔波一生,极少有休闲的日子。他操练淮军,手下出了许多名将。他操练海军,他发起洋务运动,他对于大清朝来说,是功勋卓着,同时代无人能比的。他勤勉一生,从不偷懒,八十高龄了,还出使欧洲。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站在李鸿章故居的门前,我的思绪如野马一般,一直向前向前……

故居文章3:参观王若飞故居

文/老遗

每次去参观王若飞故居,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是以虽多次进行了参观,结果却都是同一个——不甚了解。

这次参观,虽然自己行前就暗自在心里定下仔细参观、深刻感受的目标,然而,由于还要带着几十号人一并参观,途中还要随时联系下一站的参观事宜,因此,参观就更难遂人愿了。不要说深刻感受,就是参观也是忙慌忙倒,基本上是跟在导游后面走完了故居和陈列馆。

不管有多少缺憾,回到家里后心里还总是惦念着尽力地为这次参观写点东西,尽力还原在故居参观留下的不是太多的记忆感受。

王若飞是我们安顺人,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的“四八”烈士。他的名言是“一切要为群众打算”。印象最深的事是: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不幸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小时候父亲还曾介绍过“王若飞因为口才好曾被称为‘钢嘴’。”

王若飞故居位于安顺城北街。故居的前面就是公交站台。一下车,一道小门顶上用金色刻写的“王若飞故居”的匾牌便跃入眼帘。小门很小,大概有一米五左右宽,二米五左右高,为木质的框、木质的门。匾的顶上是用木架做成的精巧的三角形架式雨篷,上盖青瓦。瓦沟笔直,瓦脊厚而敦实。

穿过小门,通过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巷道,便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故居的小门顶上,有一小匾,上面用金色写着王若飞同志的名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看到“打算”二字,我尤其感到亲切,因为我小时候在乡下时,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喜欢用“打算”二字,那意思是除做事必须谋划好之外,还要精打细算,要让一家人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当然,这“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匾牌,就自然而然的让我想到了王若飞同志始终为人民精打细算的博大胸怀,始终要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深厚情怀。

王若飞故居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民居。王若飞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时光。故居里的房屋都只有一层,都为木头的柱、木板的墙、木格的窗和青瓦盖成的三角形洒水的屋顶。木柱涂以传统的深棕颜色,木板涂以传统的棕红颜色。整个四合院恬静幽雅,简洁大方。四合院内的房屋包括主屋、北厢房、南厢房、对厅屋。主屋中间是堂屋,后墙上供奉着“天地国新师位”,“师位”的前面摆着一张八仙桌,堂屋的两侧各摆着两把古式的椅子。主屋两侧的房屋和北厢房、南厢房都主要是住人的地方,里面陈列着古式的床、椅子、柜子、木箱子等。对堂屋在主屋的对面,里面陈列的全是旧式的生活用具,有石磨、礧子、碓窝、饭甑、簸箕、风簸、竹筛、织布机等,下人也住在这里。

四合院的院子是方形的,地面铺着整齐的墩子石。在主屋和对厅屋的中间,是一堵人把高的隔墙。墙体刷成白色,墙顶上盖着青色的瓦,墙体两边摆放着几钵盆景,但尤以主屋正对面的两钵紫金花盆景造型较美。

转过主屋和南厢房之间的小门,便是利用主屋、南厢房后面和围墙之间的空地建成的小花园。花园在主屋后靠围墙处用花钵栽种着成排的松树,围墙和主屋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尽管是冬天,花坛里的植物依然长得很清秀。在南厢房后靠墙处种着成排的竹子。在南厢房左墙和围墙的中间是一颗比较高大的雪松,雪松下是暗灰色的王若飞半身雕像。我通过雕像上王若飞炯炯有神的目光读出了他信念的坚定,读出了他在处理革命事务上的沉着冷静,通过他迎风招展的头发读出了他为了革命事业的一往无前,通过他面部严肃而和蔼的表情读出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情,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

王若飞雕像的左侧,平行地摆着一面大大的鲜红党旗,旗帜的左边有一铝合金小托盘,上面张贴着一张放大了的红底金字的入党誓词喷绘,这里便是到王若飞故居搞党性锻炼或参观时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地方。在这里,党员不仅只是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而且还面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雕像宣誓,更能增添仪式的形象感,更能明确自己学习的榜样,更能明晰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

穿过南厢房后围墙右侧的大门,便到了王若飞故居陈列馆。陈列馆就在南厢房的正后面,与南厢房只有一墙之隔。陈列馆前面是一个可以供前来参观和瞻仰的人员自由活动的小院坝。院坝的靠围墙的一面,有一书屋,前来参观的人员可在这里小憩读书,或购买图书。院坝靠左一侧,有一巨石,上书王若飞同志的名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我想,这大概是想随时提醒前来的参观的人员,虽然在这小院里可以轻松一点、自由一点,但无论怎么轻松、怎么自由,都不能忘记“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初心和使命。

进入陈列馆,迎面摆着的是王若飞头部的雕像。头像的发际虽然与后花园里王若飞雕像头部的发际略有不同,但其眼神和面部表情基本是后花园里王若飞雕像头部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复制。只是在这里雕像的颜色变成了金色后,让人更能感觉到王若飞同志始终活在老百姓心中。

从正门向左转过九十度,左边是模拟电影。在这里,你可以通过与王若飞紧密接触的革命志士了解到王若飞坚定的革命信念、王若飞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革命志士对王若飞的高度评价等。接下来便是王若飞一生成长历程、工作历程和斗争历程的资料陈列。

王若飞陈列馆陈列的资料,按照王若飞生平的时间顺序,以“少年壮志投身革命”、“远涉重洋寻求真理”、“大江南北开辟战场”、“浩然正气铁窗铸魂”、“宝塔山下再展宏图”、“重庆谈判殚精竭虑”、“黑茶星殒功成千古”、“缅怀先烈继往开来”八个板块依次陈列。

“少年壮志投身革命”,主要陈列了王若飞出生时的家庭背景、出生后因家庭变故自小就受尽苦难、王若飞在舅父黄齐生的帮助下到贵阳达德学堂接受良好教育、从小养成沉默而倔强性格以及树立报效祖国为人民谋利益的远大抱负、致力于民主运动并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为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资料。

“远涉重洋寻求真理”主要陈列了“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若飞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共旅欧总支总”,后又在党组织的委派下,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由一名激进的新民主主义战士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

“大江南北开辟战场”主要陈列了大革命前夜,王若飞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组织民众、武装民众抵抗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若飞又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在大江南北组织和领导工人、农民武装起义,沉重地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嚣张气焰。

“浩然正气铁窗铸魂”主要陈列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至九一八事件前夕,王若飞奉调回国,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工作,不幸在包头被捕。在五年多艰苦的铁窗岁月中,王若飞始终从容镇定、威武不屈,团结难友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的斗争。

“宝塔山下再展宏图”主要陈列王若飞到达延安后,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长、十八集团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书记等职务,并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参与中央若干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制定,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发展抗日根据地,巩固、建设陕甘宁边区。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还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重庆谈判殚精竭虑”主要陈列抗战胜利后,王若飞作为中共中央主要代表之一,在西安、重庆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多轮次的谈判。一方面,他坚持原则,对国民党方面的无理要求进行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斗争;另一方面,他又应用灵活的谈判技巧,积极奔走于国民党左派人士及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中间,宣传党的主张,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作出的贡献。

“黑茶山顶功垂千载”主要陈列的是王若飞,秦邦宪作为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为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主任邓发先生、贵州教育界前辈黄齐生先生等冒着恶劣天气飞返延安,在山西省兴县的黑茶山遇浓雾失事罹难。

“缅怀先烈继往开来”主要陈列的是陈列馆落成后,无数中华儿女自发地组织前来参观、瞻仰,并通过学习王若飞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励自己担当作为,努力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参观王若飞故居,其实是在以另一种方式读史,是要在浓厚的革命氛围中接受深刻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31年,王若飞同志被捕后,敌人用手枪顶着他的胸口想从他嘴里得到党的机密,可他却坚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1934年傅作义送给狱中的王若飞一本《易经》书,想用这本书来影响他的共产主义信仰,但王若飞读完后,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其作了批注,这不禁让傅作义惊叹:“他把《易经》讲活了。”1946年4月8日,王若飞在乘坐飞机返回延安的前夕,还在用“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与周恩来话别。这些,充分展现的是伟大的无产阶段革命家王若飞坚定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谓主义精神,深厚的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情怀,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继往开来,戮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相信,但凡到王若飞故居参观的人员,思想上一定会得到洗礼,心灵上一定会得到净化。

余国富

2020年12月8日

故居文章4:故居

文/东山峰人88

那个雨季,黄昏的小巷子尽头,一路梧桐里,我有种沧桑的感觉,天灰蒙蒙的飘着细雨,雨飘洒在我身上,飘洒在梧桐树和路上,此刻凝固的时光在荒芜的记忆里増添了许多幽静和遐想。我在巷子的原地寻找历史的痕迹,目光搜索,思维停顿的坐在墙堆上,雨没有停歇的迹象,依然飘逸的飞舞,像无尽的丝带,将思绪渐渐地牵出几种年龄阶段的感怀。小巷的深处此刻清晰出童年的渴望来,捕蝉。斗蟋蟀。捉鱼。捕鸟,相邀宿舍的伙伴一起去鱼塘光着屁股游着狗吧式的刨泳,晚上翻过围墙追逐电影看,满嘴的童年花香,轻风吹拂着童年的成长。

青年阶段我走出了小巷,带着血气方刚的味道奔波在知青的路上,上山下乡然后进工厂,又带着青涩的梦想追求青春的情感,当冲动。狂妄浅尝窃喜的阅历在后悔中悄悄逝去,不再是豆蔻年华的走进了中年时。这个时候的我,却担负起太多的责任和期待,常常抚摸着酸硬的肩脊眺望远方,不知前面还有几程风雨几程愁云,我们承上启下,相妻教子,待奉双亲,长夜默默的守候滴水般输液瓶边,看着父辈们的老去的沧桑,内心涌出无限地愁肠,尽管如此,中年的你却还要挂着笑脸抚慰着家小,并且要有着海一样的襟怀,丝绵一样的柔肠。

四五十的岁月能把水变成陈年佳酿,更能把乌丝变成白发,以前我发现白发,总是赶快拔掉,后来又发现有很多,也就拔不过来,仿佛一过四十,青春的标志一头乌发不争气的褪色了,平时看到周围的同龄人满头乌发,心里不断的发虚,再的仔细一看原来都是赝品,因为脑皮上仍残留有染发剂的痕迹,最难受的就是热闹的头顶,不知是缺乏肥料,还是开发过度,此时已变得荒芜一片,周边长长头发仍然掩饰不住头顶的贫瘠,稍不留神就原形毕露,亮亮的秃顶就尴尬的起来。中年人游移在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狭缝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处感受冲击,体会着压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偶尔在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我也感到要努力一下,日子会更好,但这只是心里一动。古人云:牵一而动全身,不管如何终究还是有些想法,但潜意识中的幻想真的越来越少,因为,皱纹已经写在心里,刻在脸上,这便使我感到惶恐,感到压力,我常常问自己,我还有机会吗?我还有那些事情可以做?看看社会上各种待遇优厚的招聘启示,却只限三十五岁以下时,徒然升起不仅是怅然与失望,也还感到恐惧,甚至感到自己就会淡出历史舞台,更可怕的是“体力”透支和心里压力的增加,编织一张经纬密细的“网”笼罩着我这个阶段,这段感慨,依然我行我素,演绎着人到中年的故事。

岁月的伤痕就这样光滑无痕地消隐,让人无所记忆,人生在瞳孔中拉长,并抽去我们丰柔的情感,而剩下枯瘦的回忆,断不了的思绪却还任性地牵着情感,沿着下垂的眼脸,穿过刀斧般皱纹的面容渐渐地逝去。

甲子后,手指也慢慢失去了柔软和灵活,晨起后,身体总感觉有着轻微的僵直,双腿早已是没有了往日的轻盈,这一切,都如同灵魂拾起一路走过的生活烙印,载着人性的特点深深浅浅地碾过我的夜梦。也许,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静静地若有所悟,不再沉沦于浮躁的目光变得温柔可亲,豁达的泯去仇怨和伤痕的现实悲凉之中,担负起生命赐予我们的责任,让自己快乐而盈一眸淡恬。岁月静好,心永远微笑着向暖。即使潜意思里有些微澜,在唇齿之间回转,留下的也只是一番欲语还休,无声呐喊。总想着终有一天可以离开嘈杂的城市,去那青春曾经驻足的地方,看日出日落,观赏云海,采一咎杜鹃花,每天看着杜鹃花的微笑。

小巷子一如昨天,星空依旧这般宁静,月色依旧这样凝重。只是,那年,那月,那景,悄然离去;那痛,那苦,那泪,默认而至……

故居文章5:千亩荷塘万般景

文/唐吉虎

去贺绿汀故居的途中,我们看到了路边的一片荷塘,青翠的一片,荷花正在开放,从车窗向外望去,只见荷塘中间无序地开着些粉红嫩白的荷花,映衬在绿叶中间,还没有集中开放,但是很美。同行的几位美女作家不禁惊呼,说要下车去赏荷,但是因为行程比较紧张,而且当地作协一行人在前面作为我们此行的向导,我们不便独自下去赏荷。虽然有些遗憾,但想到回程的时候还会经过这一片荷塘,大家暂时把赏荷的心情按捺下来。

本来此行的重点是贺绿汀故居,可是心里思念着千亩荷塘,倒对此行真正的目的地少了部分兴趣。回程的时候,来到荷塘,车停在新修的公路旁边,一眼望去,目光所及,居然望不到边。这里似乎是一片绿色的海。我自认视力还可以,这千亩荷塘还真不是吹的,也许实际并不止这么多。

女人有爱花的天性,车停下来后见到成片荷塘即发出一阵惊呼声。我天生的缺乏一种审美观,现在还没有到荷花盛开的时候,花开得不多,只能看到荷叶中间间或开出的几朵荷花,当下第一个疑惑是当时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来的,相比之下,居然有些神伤,只能感叹文豪毕竟是文豪,我等粗鄙之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唯有崇拜敬仰。

下了车,近距离地走到荷塘,在白天看荷,与朱先生晚上行走在荷塘边上是另有一番景致,而且这千亩荷塘又哪里是一个小荷塘所能相比的。连片的荷叶,在微风轻拂处,轻轻晃动着,此起彼伏,在荷塘中轻轻摇曳,似乎是在跳一场大型的集体舞,看着又不像,又似乎是阅兵式上的军人的英姿,间或含苞欲放的荷花倒成了指挥旗。

行走在荷塘中间,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深深呼吸几口,天然的清新空气,在城里是吸不到的,心情一阵舒畅。偶见的几朵开放的荷花,粉嫩的莲座中间似乎看到了坐在上面的观音,徒然之间,心灵受到了洗涤。

荷塘里偶然传来了几声蛙鸣,循声望去,一只刚刚长成的小青蛙蹲在滚动着露珠的荷叶中间,眼睛滴溜溜地盯着我们,刚刚叫唤的几声似乎在欢迎着我们,又似乎是那一只警惕的乖乖小白兔,告诉我们这些来访者:妈妈不在家。

千亩荷塘除了能提供给我们观赏外,还是当地农民的经济作物,莲籽能采摘下来做食物或药用,而莲藕却是家庭的美味菜肴。想像着农民在荷塘里挖出清脆的莲藕送往市场的时候,那一份艰辛已经不是我们所能体会到了,但是这一片荷塘给我们留下的却是难忘的美景。

故居文章6:故居的雪落静悄悄

文/流萤

不经意间抬头,雪,又一次以舒展的姿态,纷扬在冬日灰蒙的天宇上空。我已记不清,这是我今冬第几次观望雪落,只觉故居的雪,以她独有的曼妙舞步,悠然陨落于这方缄默无语的大地,悄无声息……

破晓前一声辽远雄浑的鸡鸣,将我从梦中惊醒。指尖轻挑开窗帷的一角,发觉半空些许雪花窸窣的身影,一阵触动。

我慵懒地倚坐窗前,簇拥着火炉,瞟度窗外的雪景。雪花愈渐厚重,稠密,初春三月柳絮般的飘飘洒洒,青灰色的檐头瓦菲上停留,不多时便渲染得斑白一片。

有人说,还是家乡的雪美,温润细腻,不像别处的细碎。我只想说,这其中大概饱含了不少的乡土情结吧?家乡的雪,哪能不美?忽想起今冬的第一场雪,是在定西的天空中飘起的,大家拥坐窗前,欣喜不已。于是,我难以言状的冲动便奔到操场,细细碎碎的雪末打在脸上,觉得生疼。那时,我也怀念起家乡亲和可爱的雪。

大雪持续了几天,当我抱着厚重的书本,穿梭在教室与宿舍间那不大的操场时,看到大家雪地上追逐嬉戏的身影,躺倒在白茫茫的雪被上,任洁白的雪花亲吻着年轻的面庞,好不热闹。不知哪里飞来个雪球,灌进我的脖颈,凉凉得,我回头笑了笑,才发觉幸福原来可以这般简单。

好久,才从记忆中回过神,抬起头看到依旧是小院上空优雅的雪花。我对家乡的雪唯一的评价便是,静。她静得似乎悲凉冷落,所以我要懂得一个人孤独地玩赏。我把身子探出窗口,接住一片,不待我仔细端详这六瓣的精灵,手心一阵冰冷,雪花了无踪迹。我想,她一定是化作寒冷,侵蚀我疲惫不堪的腑脏。

雪,断断续续得下了一整天,天色逐渐灰暗开来。远处的群山在夜幕下隐匿了轮廓,白茫一片;近处几家星点灯火点缀着夜色,若隐若现。我走出房门,四下是一片冰雪世界,脚踩在雪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响。不知谁家的狗一声凄厉的吠声,冲破了这寒夜的寂静。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吐出白色雾霭。

园中的花草已被白雪覆压,桃树亦披上素色的冬装。我走近,拂去枝上的冰雪,忽发觉枝头点缀些幼嫩的芽苞,隐隐泛出新绿的色泽,欣喜不已。记得曾在一页诗稿中写到:“曾经萌动的青青的嫩芽,那是希望啊。而今,厚重的雪被下呵,埋葬。”其实看来,雪下的一切并非死去,它只是一段漫漫的蛰伏,以一种沉默静廖的姿态,孕育等候下一个季节的辉煌!

我迈进屋子,轻掩房门,看见炉膛内通红的炭火舞动着火舌,喷涌着希望,驱散我一身的寒冷。径直走到书桌前坐下,拧亮台灯,信手在纸页写下:

“故居的雪落静悄悄。”

后记:故居的雪落静悄悄,而这表面的平静下蛰伏着多少不平静的希望,意欲喷薄。

故居文章7:寻访阮玲玉故居

文/孙荔

走近静安区新闸路1124弄,雨雾一直下着,迷迷蒙蒙的细雨笼罩着三层小洋楼,仿佛穿越了七十年的岁月,细雨透着一种古典的忧郁。

这里曾是着名影星阮玲玉居住过的地方,原本普通的门牌号,因此而显得与众不同,因为这里藏着故事。葱郁树木掩映下的墙面依然是光洁的,如今的“沁园”依然那么的典雅幽静,好似在做一个悠长的梦境,梦境是一个蜡黄的岁月,光影迷离,遥远而沧桑。

民国时风流茶叶大王唐季珊弃离雍容华贵第一代影后张织云,用十根金条买下了这幢小洋房赠予阮玲玉,以赢得佳人芳心。一楼是阮玲玉接待朋友和客人的客厅,二楼则是她和唐季珊的卧室,三楼由她母亲和佣人居住。这幢三层小楼,见证过阮玲玉的欢情美梦,以及凋零的生命,遗存的砖木记录着昔日的恩爱情愁。

阮玲玉在她事业最巅峰时自杀,留下一纸“人言可畏”的遗书,亦是她向保守势力的无声反抗,反抗封建社会对婚姻和爱情的抑制。唐季珊对阮玲玉的爱仅是出于玩弄和炫耀,在阮玲玉最失落时,她将希望寄托在暗暗爱着自己的蔡楚生身上,但蔡楚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为了自己的事业连毕生的心血和信仰都可以改变的人,怎么可以依托?

女人总是渴望一生被人收藏好,像瓷器一样,免于惊忧,免于流离失所。细雨霏霏,可哪里有肩可依。

岁月匆匆而过,但抹不去一代又一代粉丝们对阮玲玉的追忆,她仍凄艳地静静地盛开在时光深处。风从身边掠过,似乎带你回到民国,千娇百媚的旗袍繁华里却透着无边的苍凉。

孩童时代的阮玲玉,做工人的父亲早逝,母亲为人做帮佣,生活极为清苦,母亲把节省下来的钱供她读书。1926年,阮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她对表演艺术很刻苦,入戏较深,清丽脱俗阮玲玉因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步入影坛。25年的短暂的年华,主演了29部电影。

二楼阮玲玉生活、居住过的卧室,依然保留有七十年前装饰的风格,整个房间约有二十五平方米,旁边还附带了一个十多平方米的主卧卫生间。卫生间里浴缸、水斗和龙头依然保存完好,都曾是当年阮玲玉使用过的遗物。

当年红极一时阮玲玉宛若盛开的繁花,但她的日常生活极平淡。阮玲玉虽有着非同寻常的名气,但是她出身清贫并不爱好奢华的生活。现在的主人,不因名人居住过,而扰乱自己安静的生活。木门紧闭着,那沉旧的木质楼梯,楚楚如玉的阮玲玉曾踩着上上下下多少回?

这幢西班牙式洋房,曾是上海滩最高档的住宅之一,解放后,成为民宅,历经好几个主人,影坛双生花梁赛珍、梁赛珠也曾在此居住过。缓坡屋面盖圆筒瓦,有着异国的情调,这里有难得一见的圆形花园,一楼客厅外,有一扇小花园的钢窗门,这曾是1934年阮玲玉受当时《良友》杂志之邀,在家门口拍摄的封面照背景。如今阮玲玉的名字已载入中国电影百年史册。

走过这座小洋楼,再回眸,心是酸酸的,如秋雨敲打着梧桐。当年她就是在这里服毒,留下一句让世人叹息的“人言可畏”成为经典绝语,给自己仅25年的人生历程画上终止符号,让人不禁为这一代玉人的一生惋惜与深思。

故居文章8:沈从文故居

文/亚楠

一幢老屋,掩映在凤凰城的曙光中。许多人寻梦而来,匆忙的脚步,不绝如缕。我知道,缘于沈从文,这座老屋便有了传奇色彩。

在老屋里逗留,看见那么多敬佩的目光,刹那间,我心底涌动着一种温暖。一个作家,因为自己的作品,能成为人们景仰的风景,也便值了。

老屋是幸运的。我不知道,战火纷飞的岁月,是什么力量,让老屋,让一座文脉绵长的古城免遭劫难?

时光在老屋铭刻着沧桑,却把悠远的古韵留给了我们。你看吧,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在目光里定格,着色。

然后,又在记忆的长河中缓缓浮起。

那一刻,阳光照亮整座山城。那一刻,湘西给了他大山的品质,却也让湘西走向了世界。

正因为有过这样一个人,凤凰也便值了,湘西也便值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