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散文

请欣赏一个人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一个人的散文1:不是一条道上的人

文/马德

一个人,若灵魂受难,最大可能是,与不在一条道上的人走在了一起。走在一起还不算,甚或还得一起说笑,一起用餐,一起共事,一起缠绕在时光中。这是一场痛苦而绵长的折磨,恍若走在雨里,一身泥泞不说,天还要阴沉到看不见消散的尽头。

缠于俗人,苟且于小人,顺遂于恶人,活得窝囊不说,关键是活得狼狈。狼狈到厌倦了还不能说,还得装作逍遥。这样做的结果是,到后来,你已不再讨厌那些需要敷衍的人了,而是开始讨厌这个始终委曲求全的自己。

没有拒绝,就没有成全。同样,没有告别,就没有欣然相遇。不在一条道上,原本就不在一个世界。他追逐的,是你远离的;你喜欢的,是他厌弃的。他的春天,是你的冬天;他的温暖,是你的凛冽。原本就不能在一条路上,却要勉强走在一条路上。爱面子,是一种逞强;碍于面子,是一种懦弱。面子的背后,都是虚荣。而大凡虚荣的东西,最终,都是让灵魂受难。

这个世界,有彼此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却如鱼得水地走在了一起。一棵树上的雀子,因利益聚,也终必因利益散。在利益的坛子里,最容易养一群见利忘义逢场作戏的人。

说到底,怀揣光明的人,不能走在阴暗的路上。如果,生活不幸让你与厌倦的人走在了一起,而你又做不到形同陌路,那么,就要学会分道扬镳。分道扬镳,未必是逃避,也未必是空间上的远离,而是人生的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需要往来,也没必要有交集。你玩你的绚烂,我看护着我的淡泊;你爱你的热闹,我守我的安静。这样做,看似让自己变得有些寂寥孤远,但从此你的内心会变得清幽干净,而人生,也自会拥有难得的安然与轻松。

一个人的散文2:必须有那样一个人存在

文/叶浅韵

坐在喧嚣的深处,灯光明灭闪烁,歌声一波又一波涌过,美妙的享受中有几丝不安的噪动,飘荡在夜色之中。此时的人生,就象是一瓶没有粘性的浆糊。我努力想要粘合的,既不是身体上的某种接触,也不是精神上的某次接轨。

唱歌的尽力在演绎,可以把同桌的你唱得声嘶力竭,也可以把小芳姑娘弄得苦痛不堪。歌词与表情不达意地存在,但这些并不影响一个聚会产生的原力。有时,我们只是需要一次偶尔的放纵或是一种变形的倾诉。

有人在用微信与外界联结,这多少有些剥离一种在场的欢乐。这与人生的某些感悟有着天然的契合。我们,无可避免地要忽视自己所拥有的。我的神思在恍惚之间飘浮着,不自觉地想起了某个人,某些事,某些景致。

当我的精神游离于身体之外时。这个世界仿佛就模糊了。我在与不在,这世界是一个样,我走与不走,这世界也是一个样。仿佛我的身心急需要一种粘性的物质来缝合。

不断有人敬酒,一次次地证明我还活着,并被眼前这些人深刻地重视过。酒精的倾注,渐渐让我有了些知觉,有些想让自己兴奋的知觉。可是我却有些找不到那个点,那个可以让我的身心得到愉悦的点。

闺蜜端着一杯酒笑意盈盈地飘到我跟前,她,无论是在任何时刻,总是能恰当地猜测我的心思。她知道,曾经有那样一个人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从一个圆点到一个背影,再到一个圆点。这个时间的长度足以跨越我一整个的青春期。我对于爱情的冷漠与决绝都来自于一种严重的内伤,若不是遇上一双温柔的手,给我传递绵延的温暖,我想我早就成了墙壁上风干的饰品。

那一个人的存在,在我青春的时候,他是我对爱情膜拜的具体对象。当我明白我只是做了一件美丽的衣裳往那个人的头上套的时候,那个人也就成了寄存在我的精神世界里的重要角色。只要是与爱情有关的萌动,我无一地要翻阅一回旧人。

于是,那个人的存在,就成了一种必然。是我关于爱情的重要精神归宿。每一次的对比和类比之后,那个人的身上就会多了一些漂亮的饰物。凡是我喜欢的东西,无一例外地强加在他身上。沧海的潮涨潮落,巫山的云卷云舒,全然只与那个人有关。

在灯光绰影之间,我忽然有种想让那个人具体化的感觉。如果我一直在刻画着的那个人,他忽然出现在我的生活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我的目光穿过迷离的灯光,搜寻着这个群体。他,会不会是眼前的人中的一个呢?

从这个到那个,我把我为那个人量身定做的衣裳使劲地套在这些人身上。事实上,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是适合的。这让我多少有些沮丧,沮丧之后,又暗自觉得庆幸。我庆幸我可以一直拥有那个人。

当我在柴米之间遗忘爱情的时候,那个人就象一把火炬,照亮一段迷茫的路途。我知道我生命的旅途,就是一朵鲜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从最初的鲜艳,慢慢失去水份,最后变成干花。这似乎是生活的一种必然的进程,我只是一直想给这个进程设置一种阻力。

而那个人的存在,是我设置这种阻力的最有力砝码。因为有他,我的爱情就一直是鲜活的存在。我坚信,有了爱情的女人,衰老的速度就会缓慢一点儿。

有时,臆想就成了开在思想深处的隐秘花朵。这种精神上的饱满充盈,它必须得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一种兴趣,一种追求,而更多的时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它就只是一段关于爱情的美妙设想。而对我来说,它只属于那样一个人。我深刻地知道,即使那个人在我一生中也从来没有具体地出现过,他也必须有个鲜活的影子。这样,我关于爱情的想念就有了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它可以给我无穷的力量。

我常把自己想象成一条大海里的鱼,不小心掉进了渔夫的网中,被人精心伺养在鱼缸里。鱼儿失去了宽阔的海洋,被禁锢在一片小小的天地里。但是没有人可以阻止鱼儿对故乡的想念。

我的故乡是多么美好呀!有自由、爱情、花朵、月亮、诗歌,处处是生活的浪花。重要的是,那个人,他一直站在那里等我。我身上有那么多缺点,可是,那个人他那么完美。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对我不离不弃,他给了我一生想念他拥有他的权利。

我确定,我的生活中必须有那样一个人存在。他充当着我对爱情的最完美的寄托,对他,不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想念,也不会有得到与失去的快乐与苦痛。他可以从来不具体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但他必须具体地活在我的生命中。

一个人的散文3:夜间白日梦

文/吴月

一个人,在空旷漆黑的夜间,我使自己将自己的眼界睁到最大,去体验顾城的诗境“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的潜意识里发现我此时的眼界如此宽广,深邃黑暗里却有万道光芒进入瞳孔。

我喜欢做“白日梦”却不在白天做,喜欢在幽暗的黑夜,那些模糊不定的白日梦顿时清晰明了起来,也是我一直以来最想达成的心愿:一是周游世界;二是成为文学家。人生本来就是充满好奇感和求知欲,在现状之下,我们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了解来自大洋彼岸的洲,小岛,国家,民族,语言,风俗习惯……那些间接性的所谓的对世界的认知在我看来,没有强过痴痴呆呆、疯疯癫癫者对自己本身的生理认识。偶尔沉湎在文学作品铺陈渲染的背景那般虚实结合。古代的身体力行者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获得的是本本抽象的认知,而注重的在于身体力行,探知才会获得真知,最起码人本来就在乎真实可感的实际。走过每条街巷,你才知道街长巷深是那么的细细可数。

曾经也停留在郑愁予笔下的悠长悠长的小巷,确实悠长,抽象思维下,比较悠长,就像悠长的历史长廊般?还是诗人记忆深处的悠长,悠远如丁香飘远?带给你的是想象思维的延伸和空间感的拉长。而当自己行走在中世纪欧洲的长廊里,你会切实可触。周游世界是一种心理体验,获得求知欲,视觉的满足感和心灵感悟。做一个丰富的行者,畅游天地间,见闻形色物。诗意的就像海子梦幻的那般做个幸福的人周游世界,周游世界是件幸福的事这个单纯简单的驱动力。思想无边无际,比足步远,比眼见宽。却只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足下的土地,踏实,眼前的视野,显实。周游世界,我会眼界宽广,知道天高地阔海深山高。从而自然而然成为具有全知的人,有自己独特的见地,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沉思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自己构建的国度里,任意挥洒,舞文弄墨。穿梭在亭台楼阁,酾酒临江;行走在古街小巷,憩足品茶;闲游在勾栏瓦市,放歌蹈舞。集宴游玩,联诗作对。仰天大笑出门去,垂头闷胸归来兮!文学家就是如此自由随性的生活,喜怒哀乐自然无拘无束的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跳出乏善可陈的生活场景,固定的日常生活模式,用文学家的视觉、心思、手法,点缀生活,将生活艺术化。生活的本真是踏踏实实平平淡淡走过来的,回忆似的我们将往昔用文字记下,原本波澜不惊的湖水,一阵微风吹过也会泛起点点涟漪,投入一颗石子也会溅起美妙的水花。

风过无痕,岁月无迹,往事越千年,风月雨雪难知心底事,体会“人面桃花”的唯美感人,揣摩“天上人间”的家恨国殇,醉吟“铁马冰河”的投笔从戎,感动“银汉遥迢”的天人苦恋,走进“青山妩媚”的相识相知。我时常在想那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耳边穿过历史的回响,船夫撑一支竹篙吆喝着声,循循飘荡在故乡里,反射在墙垣,更加清脆响亮,好似在为我们娓娓道来,那时,那事,那人,那山,那水,那城。古巷的青石板烙下从这里走过的贩夫走卒,卑微奔波劳累的一刻。如今的那些青石板在历史长河的漫步下,愈加油鉴光溜,遗满了密密麻麻的脚印子。你可知道?秦淮堤岸两旁的杨柳绿了又青,细长的柳条像一支支时间的触角,布满了岁月的萧条。秦淮河水,是不是还有六宫粉黛的胭脂泪,汩汩细流,有过奔流的激情,现在呢平缓静流吧!古墙上的青苔,在晴雨际变中,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吮吸着江南烟雨的灵秀之气,浸染着骚客雅士的风流倜傥,耳濡目染着阳春白雪。从它或湿或干的生存状态,生老病死富贵贫贱的历史人生的脉络在若隐若现。秦淮河边碑石上那些依然清晰可辨的久远的文字,铿锵有力,诉说着那些趣闻轶事。如水的江南,自然少不了如虹的桥。东南形胜的江南,回响着箫声,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不就是陆游笔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情趣么。还忘不了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一位落魄的文人,失意陈江。那夜彻夜畅想,是反思过去呢,还是在祈求未来?暂且不究根追底,只知道那夜不朽的失眠,给后人构建了一个美妙的时空感。

穿梭在西安街道,犹如进入时空隧道,往返于现代气息与历史遗韵,徘徊于古代与当下。对于江南灵秀之余,我充满了对人文历史的探求,希望在砖缝瓦砾之间和生命对话和历史对话和时代对话。我喜欢江南山水的灵秀,赋予人的那种自然优雅之气,不是么,人总是对自己所熟知的环境没有那么强烈的去可以挖掘感,反而是那些所不熟知的,你都会感到莫名的激动与兴奋,什么都想一探究竟。在当代经济和文化的冲刷下,西安古城当然没有那么古韵鼎盛,却依然是古韵犹存,在钢筋水泥的重重包围之下,这些古物也快喘不过气来吧,步履凝重,眼神凝滞。每当我从西安的古迹中,回到都市景象的时候,有一种强行被拽回来,很突兀的感受,有种失落感,不知缘何起,却萦绕在心中,像一团乌云笼罩天空,久久挥之不去。

我喜欢做白日梦,但从不在白天做,我想用黑色的眼睛洞视黑暗,寻找光明。用沉静的思想涌动想象,徜徉梦乡。

一个人的散文4:把心炼成种子

文/付秀宏

一个人把心炼成种子,才会更有力量。这种心态上的缩小,就像一个拳头攥起来、冲出去,才会让大家刮目相看。懒散、松懈,绝不是种子的梦想所在,嫉妒多疑、瞻前顾后,也绝不是种子的品格所在。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应该有一个声音在呐喊,那就是不等待,不颓废,不悲伤,让伟大的生命永恒!

把心炼成种子,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美丽时光,也并非把自己挂起来慢慢咀嚼。把心炼成种子,并非是粉颊、红唇、豪车、宴会那样的生活,也并非仅仅包含矫健的体魄和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不少年轻人生活条件不错,但他们心智萎靡,如同在春之暮野的伤春之人,眼波流转,心动处充满黯然情绪。

一个人没有把心炼成种子,心中的信念塌陷,记牢了各种纷扰,纠缠在利益关系中,如何才能长成属于自己的奇迹呢?

种子之美,美在丰富深沉,美在执着不悔,美在向往生长,美在笃定单纯。当种子长成巨松而巍然淡定,美的不只是高度。把心炼成种子,它是头脑中的一种种意念,是心灵中的一处处加油站,是一百个春天里的寓言,是一千个夏天中的生长潜力,是一万个秋天里的浓缩深意,是一百万个冬天里的慢慢等待。

把心炼成种子,意味着曾经沧海永不老,意味着放弃温馨不油滑,意味着放下浪漫不冷漠,更意味超越稚嫩、苦闷和张狂的心理,意味跨越局促、守旧和有限的疆域。一个年轻人把心炼成种子,可以不因理想的毁灭而轻生,不因爱情的苦痛而叹息,不因商场的失意而一蹶不振;一个老年人把心炼成种子,可以不因时光流逝而变老,不因家庭变故而六神无主,不因身体病痛而忧心忡忡。

席慕容在《我的信仰》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相信/满树的花朵/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把心炼成种子,是一个人心灵永远年轻的秘籍,是一个人不惧苦难的胆识与气质。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说得好:“岁月可以在你的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尘埃之中。”

心理年轻才是真青春,这种任何东西也打不败的“青春”——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但是,一个人没有把心炼成种子,你的“青春”从何而来?年轻是一种状态,在某些人生阶段里,与年龄、容貌有关系;在某些人生阶段里,与年龄、容貌无关联。

把心炼成种子,就要多读书,多走路,多交朋友,多吃苦头。种子是谦逊的、随遇而安的,现实中的人谁能做到?种子是包容的,内蕴激情的,斤斤计较的人怎能做到?种子是依靠任何方式行走天地的,走两步就喊累的人如何做到?种子是富有心性的生长力,是寻找土壤、水和阳光的乖巧童心,心智木然的人该怎样去追逐?

因为每一粒种子都可能长成大未来,所以一个人不断把心炼成种子,便可以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射出无穷无尽的渴望和激情。

一个人的散文5:醉在故乡的晚霞里

文/陈绍平

故乡,是每一个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山水,给予生命鲜活的源泉,在清晨积淀,在黄昏绽放,一任悠悠地飘飞,醉在故乡的晚霞里。

远山如黛,连绵起伏。此时,在晚霞的映衬下,也镀上了一层彩霞的光晕,远远望去,格外地空濛幽静,是在和霞光窃窃私语?亦或是相互述说夏日的趣事?就这样相伴着,偎依着,凝望着,在夏天的黄昏里,站立成最美的身姿,摇曳出炫目的意境,直到黑夜渐渐降临。

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稻苗,荡漾着一波一波的绿意,也手舞足蹈的泛上晚霞满天的情趣,晚风吹来,呈现出一种奇幻般的梦境。霞光拂过稻穗,似一粒粒金子,源源不断地装点着耕耘者丰收的喜悦。那不时在绿波间翻飞的蜻蜓,和着晚霞的余晖,剪接出田野生机勃勃的灵性,从远古演绎到今朝,世世代代,润泽岁月的恩赐。

村庄更是在静静地倾听故乡的黄昏,虔诚般膜拜晚霞镀亮我们的梦境。在霞光的抚慰下,故乡瓦房飘绕的炊烟,穿越了人生的苍凉沧桑,穿越了时光的春夏秋冬,穿越了尘世间的人情冷暖,一缕缕地揉开,散发出那些酸甜苦辣的滋味,连接成一道道悠长的乡愁,随意采撷一束晚霞,就能呼唤出外婆哼唱的童谣,山一程,雨一程,低吟浅唱地,陪伴我们奔向远方。

晚霞还在继续燃烧着,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在天空中飞翔,在天空中彩舞,美丽而妖娆,层层叠叠,叹为观止。你惊讶于大自然的别具一格,你诚服于寰宇间千姿百态。于是,山溪因之而淙淙,清泉为之而清澈;霞光轻洒,满地生辉。

着一身霞光,漫步在青草遍布的小径。雀鸟啼啾,蝉鸣阵阵,引人遐思:她会叫你敬畏自然,她会叫你敬畏故乡,她会叫你敬畏生命,她会叫你懂得感恩,如同霞光无私一般惠泽大地,天长地久般永恒。

我静静地眺望着霞光,久久地不愿离去,如梦幻般的彩霞动人心扉,不知不觉间,醉在故乡的晚霞里。

一个人的散文6:远去的故乡

文/薛伟泽

故乡是一个人心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忙于生计,常年奔波在外,似乎都已经忘记了故乡的模样,但在内心深处,还有一块地方,是留给故乡的,也不管故乡是不是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现在能读到的关于故乡的文字,多是抒发回不到从前的惆怅。这种惆怅多产生于故乡原先的风貌大变,或建筑、摆设荡然无存。因为那里藏有许多人童年的记忆,而今,曾经的矮墙断垣、柿子树和枣树、鱼塘和鸟窝、蟋蟀的歌唱和蚂蚱的舞蹈,恐早已不见踪影。我们大多数人的故乡,那些老旧的四合院、破败的土房子,不属名胜古迹,没有出过名人,也不是古建筑,这些曾经维系很多人故土情结的物事在强劲的发展大潮中湮灭。

人们几乎回不到故乡,也回不到从前。走出故乡容易,回归故土却难。生活在异地他乡,多少人把他乡聊当故乡,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的念想也变得遥远而淡漠。

故乡,停留在前人的咏唱里,出现在今人的梦幻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境遇,大概常常出现;“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的场景,也会屡屡发生。苏轼所谓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以为只是他故作旷达而已。

但是总还有一些东西可以慰藉人们因回不到从前而顿生悲凉的心灵,那就是书和梦。现实中找不到归路,在书里,在梦里可以。与书为友,以梦为马。在书中读到故乡,在书中生发梦想,在书中找到归途。人生在世,熙来攘往,名利盈心,尘俗缠身,以至于身心俱疲,太想找一去处,似港湾,可以让远航归来的船帆靠岸;似故乡,可以包容奔波在外的游子停歇。这一去处就是书和梦,书中自有安心处,梦里都是自由身!

有人荣华一世,有人平庸一生,有人大起大落,不管是哪一类人,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其心灵深处都会有一处极柔软的地方。

很多时候,人们觉得故乡离自己很远,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置于遥不可及的远处和虚无缥缈的高处。洗净铅华,繁华散尽,当我们把自己揉进泥土,就会发现故乡一如无垠的大地、忠厚的长者,不论你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只要你愿意回归,都会张开双臂接纳你。

如果你说外面的世界还很精彩,你说你还不想叶落归根,那祝贺你,说明你还不够老。

一个人的散文7:低调制胜

文/王巍

我认识一个人,不妨叫她梁太吧,三十几岁死了丈夫,带着八岁的孩子回到娘家,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长到20岁的时候,儿子回了丈夫留下的那间旧房子。孩子在梁家房里是一脉相承,她认为这也是理所应当。

当然,她到底还是不放心,隔三差五地骑车过去视察,慢慢发现小子恋爱了——那姑娘比儿子大,大整整八岁!“简直是给自己找个小妈!”她死活不同意,站在丈夫的遗像前大放悲声。

抽刀断水水更流,儿子虽然表面上没有特别地顶撞,可是跟那“姐姐”的恋情,却从来没断过。梁太偶尔回去蹲点,看到那间十几平米的小平房常常有变化——旧沙发上罩了手钩的沙发巾,斑驳的粉墙上挂了绣花的床围子,粉蓝色彩带做成的风铃在窗户边的微风中叮当作响,冰箱上的粗陶花瓶里,垂下飘飘洒洒的丝网花……“告诉她,甭费这个心思、花这个钱了,咱家不稀罕!”她决绝地命令儿子。儿子却故意避重就轻:“没花钱,都是她自个儿做的。”

这年月了,还有女孩子肯劳神费力地做这些手工,而且,手艺居然还这么好!她心里一愣,可是脸上没有露出来,这摸摸,那看看,假装漫不经心地打开冰箱。冰箱她在家时一样的整洁有序,不同的,是多出来几个透明的保鲜盒,酱牛肉、糖醋排骨、什锦泡菜……看起来一目了然。

在他一次次小心翼翼又滔滔不绝地描绘中,梁太在想象中还原了两人相处的一幕幕场景:姑娘每个礼拜都过来,带着一大袋子鱼肉蔬菜,做上几样他爱吃的饭菜。吃完饭闲着聊天儿的时候,又和面、拌馅,给他包些馄饨饺子,还把老火炖的浓汤,用牛奶袋一包一包地分装好,跟馄饨饺子一起放到冰箱里冻起来,这样她不在的时候,他只要简单煮煮,就能吃得很舒服。她一样一样地料理,一样一样地嘱咐,像姐姐,也像妈妈。

虽然多多少少地有点于心不甘,后来,那“姐姐”还是成了她的儿媳妇。显而易见地,在与准婆婆的这场软PK中,“姐姐”靠她的贤惠和温柔取得了完胜,而那个冰箱,堪称她低调制胜的王牌装备。“能用一个冰箱把我儿子的生活安排好的人,对他,对家人,都错不了。”说起两孩子的婚事,梁太常常这样说,像对自己,也像对别人。

一个人的散文8:世界属于每一个人

文/艺佳

我们每一个人属于这个世界,世界是多彩多姿的,是共融共进的,是一个大家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去认识这个世界,就要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当我们每一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感知世界的存在。我们要面对这个纷繁绚丽的世界,用平和心态对待这个世界,从欣赏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微笑温暖拥抱这个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

地球只有一个,世界是属于每一个人。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未来发展怎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分责任,让这个世界走向更强大、更和谐、更美丽。人心是善的,世界是平的。我们每一个人离不开这个世界,因为你已经进入了世界的中心,要么前进,要么后退。后退是危险的,是走向人生另一个极端。只有前进,前进才能看到世界的一切,才能共享世界带给我们的荣光。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我们每个人必须居安思危,加强学习、拓展视野,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提升自己利用世界资源的水平。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是他的,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人类要发展,国家要进步,世界要走向前列。我们不能彷徨、不能等待,要积极走出家门感受人生,放眼世界;国家要强盛,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要打开国门,解放思想,融入世界;世界要走在前列,离不开每一个国家的同舟共济、合作共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迟早一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合作共赢是今日世界的必由之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世界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需要这个世界。我们的世界不会亏待每一个勤奋、认真工作的人,因为每个人的真心付出,总会有最终的回报。我们要感恩大自然造就我们的生命,给我们来到世界的机会,让这个世界充满爱。(郭三佳)

一个人的散文9:遇见

文/枫林主人

有这样的一个人。你想起他时,会不由自主地微笑。看见远山,看见水,看见天边的云,也会毫无关联地想到他。可他有什么好呢,你说不清楚,只是觉得暖意在心。

往常你太现实了,或者说现实让你感到不安。你觉得孤单,觉得累,你对周围的事物自动设防。可你绝非随波逐流的人,你不停地提醒自己,这样的生活简直糟糕得不行。

你勉强应付着,好像也只能如此。

有一天,你遇着他了,亦用正式的语气和他交谈。没过多久,你便觉得不自然,连他也觉得别扭。那么,你们换个风格吧,随意的扯东扯西,很自然地说起一些事。啊,真是奇怪,时间竟然过得非常快,快得让人可惜。

那时,你想到一见如故这个词。你还想到缘份,想到天意。可在此之前,你对这些统统表示不屑。

为了确认这种感觉,便有了第二次对话,有了第三次,第四次,N次。

后来,你觉得他简直像一本好读的小说,甚至不舍得再看,怕一下子翻到结尾。

是的,你开始有意冷淡他了,与其说是冷淡他,不如说是冷淡你自己。

你自感有点迷醉,或是迷失,虽然这是让人开心的事,可你想弄清楚这是欢悦,还是另一种饮鸩止渴。因为除了欢悦,还让你有一点点害羞,你想到了喜欢,甚至暧昧。要暧昧么?不,不,这太疯狂了。

之后,你们便沉默下去,像一种较量似的,仿佛是想暗示彼此:看,没有你,我一样很好。

一日三秋,望眼欲穿,还有望穿秋水什么的,这些被你哂笑太过夸张的感受,竟因为他一点点被你感受着,就像一场甜蜜的酷刑。

一个人的散文10:一个人逛街

文/阿成

如今,写作不像过去夜以继日,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要说,而且不吐不快。那时最快二十天写一部长篇,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我缓解写作疲劳的办法,就是逛街。过去一直是女儿陪我逛街。

多少年以前,市面上出现电脑,我买了一台286,开始训练女儿为我打字。那时候她只有十三四岁,小孩子心灵手巧,很快就可以盲打了。通常,打完之后,我们爷儿俩便出去逛街。完全没有什么目的,人很放松,很平静。正如预料的那样,逛街的时候女儿通常会提出买衣服和鞋之类的要求。我基本都满足她,甚至提出建议供她参考。然后,我们会去吃个饭,基本都是快餐。有时候,女儿为了迁就我,和我一块儿去吃拉面或刀削面。但更多的时候,我会顺应她,去麦当劳、肯德基或比萨店。

岁月就是在打字、逛商店、吃快餐中平稳地过去。女儿到二十四岁,有男朋友了,并且很快就结了婚。也许是习惯使然,也可能是她觉得给父亲打字是个义务,所以还坚持在我需要打字的时候回家帮我。到了21世纪,几乎没有手写稿这一说了,大都是打印稿,或是用电子邮件向出版社、杂志社传送电子版。尽管这时我已买了智能“手写笔”,甚至也试着用语音的方式打字,但效果非常差。

女儿毕竟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这让我逐渐感觉到,打电话请女儿过来给我打字有些不好意思,会想她的先生会怎么看,是否会影响她的家庭生活和夫妻关系。每次请她过来打字——的确是请,先问她是否有时间,她需要开车,路程也不是很近,这无形中形成了又一种压力。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也可以用QQ语音聊天的方式让她帮我打字,这样就可以避免女儿鞍马劳顿,来回奔波了。然而,这仍然是件让人有顾虑的事情。因为有些稿子对方要得急,需要马上就打,但是打电话请女儿打字的时候,并不知道和公婆在一起生活的她正在干什么,这样是否会影响人家的生活。

在后来的日子里,打字和逛街的事情虽然仍在继续,但这样的事已越来越少。后来,女儿干脆明确地表示不想和我一起逛街了,她有她的年轻朋友。的确,陪着一个老人逛街、吃快餐,恐怕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不像跟同龄的朋友在一起,无论是逛街还是吃饭都是一件更开心的事情。不仅如此,父女上街总要有话题聊,而老人要聊的东西大都带有教训性质。

现在,我很少找女儿打字了。如果写累了,便一个人去逛街。我会事先在一张纸条上,写好要买的东西(其实也无所谓需不需要),逛到了中午,也会一个人在快餐店吃面条。或者什么也不吃,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