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朱自清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朱自清散文1:背影
文/周一诺
最近读完朱自清的《背影》,我的眼底也有一些挥之不去的背影。
每天清晨,闹钟一响,隔着窗帘,外面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我便揉揉惺忪的眼睛,准备起床了。当我刚踏出卧室的门,一阵在我听来熟悉而又动听的交响乐便从厨房传来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厨房。在昏暗的厨房里,妈妈只开了一盏油烟机上的灯。此时,我看到了妈妈准备早餐时那忙碌的背影。只见妈妈左手拿锅,右手持铲,像极了一位大厨师。她时不时地铲起菜,先尝一尝;时不时地撩开她额前的秀发;时不时地端着自己大功告成的杰作欣赏着,然后再拿出手机拍上一张照。我正想走进厨房喝口水,却又不忍心去打扰她,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那最熟悉的背影渗透着浓浓的母爱,在我心头永远挥不去……
中午,我准备去老师办公室拿作业本,当我走到门口时,看到老师们的桌上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试卷、作业本、练习册,还有那一个个忙碌的背影。此时,教我们班数学的盛老师正埋头批改着刚刚考完的试卷,只听见响亮的翻页声和着她不时的自言自语。我轻轻地来到她的身旁,捧起一沓作业本就匆匆离开了。我又回头望了望老师的背影,阳光洒在她的背上,她依旧在一堆厚厚的作业本中忙碌着,老师的爱不正像那无私的阳光吗?
如果说小鸟的歌声让人悦耳,松树的挺拔让人赞叹,那么老师和妈妈的背影在我心里是最高大的,她们为我辛勤的无私付出会让我如小树般茁壮成长。
朱自清散文2:有一种爱不用说
文/何庆良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句“你怎么不说话了”,让我真切感受到父亲的真情和深沉的爱。
春节前,父亲从老家赶到市里看我,用蛇皮袋装了很多东西:有新弹的棉被,老家的特产米粉、香肠、干笋,还有几十斤新鲜猪肉。这些东西我这里并不缺,可是父亲辛苦从老家搬过来,意义就不一样了。如果我说,空手来就行了,不用带什么东西,向来寡言的父亲就会手足无措,更会莫名生气。于是,我装做很需要的样子,一一把它们收好放好,父亲乐呵呵地笑了。
晚饭时,我跟父亲扯东扯西地说个不停,父亲却是同一个“造型”——静默地、机械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一句话也没说。腊月里,没有什么庄稼活,我下决心要留父亲多住几天。接下来的日子,父亲依旧是静默的,我想,父亲大概也不会听我说话吧,于是。我的话也开始渐渐少了。
第三天,我甚至变得和父亲一样:机械地、静默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不说话。但我常用队列行进时标齐的余光偷偷地看父亲。父亲的动作缓了下来,没停,眉头有时会皱起来,表情有点疑惑、不安,嘴唇张了几下,却没有一个字从唇边滑落。等到饭快要吃完时,父亲的嘴唇努力张了几下,终于挤出一句话:“你怎么不说话了?”
我保持沉默。父亲有些着急,眉锁得更紧了:“我嘴笨,不会说。但我都用心在听,可你,怎么不肯多说话了呢?”我呆住了:我的父亲啊!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不善言辞的父亲一句“你怎么不说话了”,像一杯白开水,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是醇香的甘露,包含着如山般的父爱。我站起来,走过去给了父亲一个紧紧的拥抱。
第五天,执拗的父亲坚持要回老家去。可是,这短短的几天,尤其是那句“你怎么不说话了”,让我真切地领悟到父亲的真情:有一种爱,一直深藏在心底。
朱自清散文3:不一样的匆匆
文/谢永帅
早上拜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段时间由于经常写写,也经常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小时候在语文课也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所以记忆非常深刻,感觉先生非常有才气。
日子过得匆匆,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我们不必执着于成败得失,不必执念于点点滴滴,也不固执于一时荣辱之间。就好比朱自清先生走了,但他的文章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不要总是计较于患得患失,这样会活得太累。
日子像流水,有时匆匆流逝,有时缓缓流淌,从我们身边流过,从山川缝隙间流过,从小溪花草间流过;日子又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是真实存在,随着你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心情好时日子会过得很快乐,心情不好时日子会过得很糟糕。日子又像一阵风,四处飘荡,有时夹杂着树叶的清香,花儿的芬芳,有时夹杂着咆啸怒吼,有时又清风拂面,涔人心脾。很多时候我们得去适应日子,感谢日子、理解日子。因为日子不可能会满足某个人的需求,它不是神仙,但它比神仙更伟大。
在我们匆匆的脚步中,我们告别了昨天,迎来了明天;告别了过去,迎接着未来;昨天和过去已随着记忆匆匆离去,曾经喜悦、伤心、快乐、痛楚也随时光匆匆流逝,流年岁月,岁月流年。我们不可能把时光定住,只能定住它的照片与影像,而不能定住它离去的事实,人是是要长大的。
最后在邓小姐的任时光匆匆流走,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的歌词中,愿每个人在以后的日子都能得偿所愿。
朱自清散文4:论《匆匆》
文/黄晶娴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28日。全文紧扣“匆匆”二字,刻画了时间匆匆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对这篇散文,我有一些独特的见解。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段文字,作者几笔勾勒出一个淡淡的画面。把读者带入其中,接受这种情绪的感染,而“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以逝去的日子的深深留恋。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
在时间的匆匆里,作者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在这里,作者对八千多天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影象凝聚在一个点上,使时间流逝的情况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诗人看到了,触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样的痕迹”。
全文描绘了时间如滴水般流逝,一去不复返。作者在感受时间流逝的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时间匆匆流逝,人的一生,或许长,或许短。但你如何让这匆匆的一生变得有意义,如何让自己不枉来红尘一回,那便由你自己抉择。时间匆匆,与其感叹时间流逝无法挽回,不如让整个人生变得有意义。
朱自清散文5:父亲的背影
文/曾军凤
朱自清回忆父亲的散文《背影》深刻细腻、广为人知,我没有他的文笔,但我也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给予了我绵绵的爱……
我有两个兄弟,因此父亲对我这唯一的女儿疼爱有加,从小到大连大声话都没对我说过,更别说打骂。记得有一回做错事,被母亲责骂,我躲到猪栏角落不敢回家,家人四处寻找,满村呼叫“凤仔”,我就是不回答。直到父亲的声音来了,我才爬出来,跟他回了家。
父亲十几岁就开始当民办教师,我中专毕业那年才转正,工作到了60周岁才退休。母亲是个农村妇女,所以我家是个典型的“半边户”。家里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生活,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那年我考上省属中专,父亲高兴不已。因为毕业包分配,那一纸通知书就等于是一张吃国家粮的证了。学费不够,怎么办?借!父母亲下决心分头行动。
第二天,父亲带着我来到县城,买了整整两件苹果,还有一箱不知什么牌子的酒,然后拿了八个袋子,分成了八份。父亲告诉我:我们去几个亲戚家,得带点见面礼,然后再跟他们谈借学费的事。父亲还非常自豪地说:你考了这么好的学校,出来就有工作,亲戚们会很慷慨的……
父亲扛着沉甸甸的东西,满怀希望,辗转了好几趟车,走了一段又一段山村的小路,敲开一家又一家的门,一遍又一遍地向人说着女儿考中的喜悦、家境的困难,那些亲疏不一的亲戚们也都异口同声地祝贺着、解释着。那天下午,我一直跟在父亲的后面,看着他扛着一蛇皮袋的东西在肩上,夕阳把他的身影拉得好长 。
一晃20年过去了,曾经像牛一样拉动犁耙的父亲老了,身体如机械般偶尔会出故障,需要儿女的照顾与关心了。而我却因工作调动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县城,离开了一同生活多年的父亲。母亲为此流泪,父亲却说自己心里无比高兴与喜悦,因为女儿要去更大的城市,要去过更幸福的生活。我刚安顿下来,父亲就迫不及待地赶过来看我,说要买洗衣机与电饭锅送给我。我拗不过他,跟着他去商场了。返回的路上,父亲很高兴,而我依然走在他后面。天下着蒙蒙雨,很冷,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背影不再像20年前那般挺拔了,浓密的头发也稀疏了许多,白发已经显而易见。想起20年前父亲扛着蛇皮袋在山路上奔走的伟岸身影,顷刻间,我禁不住泪如雨下……
朱自清散文6:在背影里驻足
文/孟庆果
当年读朱自清的《背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苍老的躯体爬过铁路的样子,至今想起来都令我心里酸酸的,眼睛涩涩的,悲凉而又无奈。
后来读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那年轻挺拔的背影,离开得那么义无反顾,也带走下一个孤寂失落的牵挂,在风中摇曳,一低头,已是泪流满面。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易安笔下的背影,娇羞,惶遽,有种莫名的期待。
我们对形形色色的背影,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倾注了太多的关怀与同情。一不留神,背影越拉越长,故事越走越远,反倒把自己给弄丢了。
有些背影,是孤单的,如同冬日里山脚下的老树,独饮风霜。有些背影,是温暖的,如同春日里水边的杨柳,依依不舍。
自然界里背影,是静止的,一旦映入眼帘,就成了一幅画,唯美,清晰。心坎里的背影,是深沉的,一旦印在心底,就成了一首诗,幽远,深邃。
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人某事某道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摇摇晃晃的,蹦蹦跳跳的,轻轻快快的,规规矩矩的,踉踉跄跄的,蹒蹒跚跚的……每一个背影,都能牵拽出一部或温馨或悲苦的剧情。
时光如一把流沙,总有些记忆,即使苍白了青春,衰老了容颜,仍旧泛着淡淡的馨香。它们晃动在时光之上,挥之不去。那些深藏于心底的背影,经年不衰。
我们说过的话,走过的路,都将成为贴在身上,不同于别人的一方标签,一颦一笑,一个转身,一不留神就成为别人眼中的背影,想时真切,看时朦胧,没有古人,不见来者。
习惯了在寂静的夜里,怀念一个人,怀念一段故事,怀念一个背影。那一段随风而逝的缘份,在薄凉的时光里,化作一缕轻风,一蓑烟雨,想要抓住,却已远去,只留下一颗玻璃心在微风里沉醉。
我在街角驻足,只为瞥见那熟悉的背影。在无数擦肩而过以后,不论是悲是喜,是闹是静,总能使心丰盈起来,成为永恒。犹如看一朵花开,观一枝柳绿,读一卷好书,会一个心仪的人。而欢喜,常常隐在骨子里,不厚此薄彼,温润轻柔。时光的眼眸,因相遇而停驻。
于一个晴明的月夜,梳理思绪点点,在所有可能遇见的背影里,造一座安放心灵的宫殿,春赏百花,夏沐喜雨,秋望浩月,冬享瑞雪,留四季风光,任时光轮回,不必追问今夕是何年。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拥有看风景的心情,哪怕是一棵树,一片云,一幅画,一只飞鸟,擦肩而过的一个人,都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带给你或多或少的思恋。
我愿站成你想见的样子,在你想我的时候。
朱自清散文7:朱自清的冬天
文/吴娜
我对朱自清的最初印象,始于儿时的语文课本。他文风朴实、感情真挚,其所诉所写均贴近生活、清新自然,毫无华丽娇娆之态。其返璞归真的语言、词风,恰似“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滋润了万千读众的心田。
重拾朱自清的散文,是在我工作了十几载之后。人到中年,心境也渐渐沉稳下来。浮世中,那些贵气的、流光溢彩的东西已不能再打动我,反而是那些低调的、不张扬的人或物,渐渐相拥而来,刻骨铭心。在北风凛冽的冬天,我踏雪出发,信步去赏朱自清的《冬天》美景,竟有一份温情缱绻在心底……
“一间老了的房子,点着昏暗的‘洋灯’。”朱自清的儿时是清贫的,以至成年后“一说起冬天”,他就会想起豆腐,想起儿时“家中那一‘小洋锅’白水豆腐”。在茫茫雪野的冬夜,当呼啸的寒风席卷着整个大地时,老屋里那乌黑的炉子上就会煮上一小锅白水豆腐。父子四人常常围坐在一起,就着氤氲的热气,吃着热腾腾的豆腐。任凭屋外呼啸的北风吹打着窗棂,老屋里却滚动着如春般的暖流。这父与子、兄与弟其乐融融的平常家景,温暖了儿时朱自清的心灵。他丝毫没有感到生活的贫苦与严冬的寒冷,反而在记忆里,勾出了一份甜美的憧憬。“他们这并不是在吃饭,只是在玩”,而且是他们三兄弟都喜欢的,常常“一上桌就会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一年冬夜,已在文坛初露头角的朱自清与友人泛舟西湖。一弯明月、几缕清风、山影朦胧、星火点点。“S君口占两句诗,‘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君子之交、趣味相投,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彼此间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他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安宁静谧的冬夜,悠远流长的友情,在朱自清的心里,仿佛“醒了一场梦”,偶尔回忆起来,“那晚的月光,还像照在身上”,极其温暖。
成家后的朱自清曾携妻带子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季。那里是个空寂的山城峡谷,没有城市的喧嚣,“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他们就住在山脚下,松风鸟影、天地空空、一片寂寥,好似“老在过着冬天”。而朱自清却自感“家中老是在过春天”,透过临街的“大方窗”,他时常会看到,妻儿三人都面带天真微笑地等着他归来。这暖人的笑靥如沐春风,在他的记忆里定格,醒目清晰,终成画卷。
在寒冷的冬季,与朱自清邂逅,内心竟慢慢涌升起一股暖流,一股有关亲情、友情与爱情的人间温暖穿越凡尘,激荡全身,描绘春之图腾美景……
朱自清散文8:难忘那一年夏天
文/姜波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道出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如今我已经接近不惑之年,对此也有了类似的感受,自己青春的脚步也即将匆匆而过,渐行渐远,我伸出双手想拦住她,却也仅仅只是抓了她滑溜溜的尾巴,嘶的一声,她从我的双手挣脱跑了。
看着她那快要消失于地平线的背影,虽有几分的留恋,但更多的是无奈。我知道,不管我舍不舍得,现在就要与青春作一次诀别了。回忆与她相伴的日子,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往事。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一年的夏天,刚刚步入青春,十六岁的年龄,应该是如梦如幻的花季。我对未来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和憧憬,多么渴望拥有一片蓝天,自己能够身生翅膀,展翅在天空中飞翔,却没有想到迎来的却是乌云密布,狂风暴雨,让我在风雨中折断翅膀受了伤,痛苦而彷徨。在青春的起跑线上,我重重地摔了一跤,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年夏天的下午,如火的七月,残阳如血,几只麻雀在屋檐下鸣叫,叽叽喳喳的让人烦闷,宁静的村庄像往常一样飘起袅袅的炊烟。然而在我普通的农家里,没有飘出炊烟,却传出了悲痛而低沉的啜泣声,那是父亲躺在里屋的床上在流泪,我知道家里发生大事了,肯定是不幸的事,从此我的平静生活就要被打破了。
早上与父亲一起去县城医院检查的母亲没回家,我只看到了父亲瑟缩而单薄的身影,母亲病了需住院治疗,父亲只能独自一人回家安排一下。年仅五岁的小妹哭了,只记得她那双纯净明亮的大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啪啦啪啦掉个不停,浸湿了红色的碎花短褂,露出暗红一片,因为她在家无人照料被迫要送到姑姥姥家。小妹依依不舍地扯着父亲的衣角,乞求着父亲,仿佛自己要被这个家所抛弃一样,父亲也偷偷地抹着眼泪,叹了口气,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安慰她说:“放心吧,孩子!等***妈的身体好了一定接你回家!”然后又含着泪对我说,“儿啊,你已经长大了,你要坚强啊!自己在家里要学会照顾好自己!”我看着父亲干瘦而苍老的脸,在夕阳的余晖映射下,凝重而沧桑,我的眼泪也忍不住得流下来了,哭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日日夜夜,与我相伴的只有孤独,还有冷清的家。虽然后来,姥爷来家与我作伴,可是这位忠厚老实的老人,表情木讷,不善言谈,一天到晚不肯多说一句话,别说我们之间有什么交流了,所以我的内心基本上还是孤独的。我常常思念母亲,担心她的身体,几次都想去医院去看望她,可是我又特别害怕进入医院,特别是医生的白大褂,再加上病床上的白被子,那是一种刺眼的白,是一种让我恐惧的白,所以我最怕看到母亲躺在白色的病床上,这会让我产生更多不详的念想,就一直没敢去看望母亲。
最难熬的是黑夜了,有时夜半会梦到母亲回家,熟悉的身影,温暖的笑容,为我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我感到一阵的欣喜,是母亲回来了?!恍恍惚惚之中,我喊了一声“妈妈!”,多么想扑入她的怀抱中,可是醒来,眼前一片黑暗,宁静的夏夜,只听到帐外蚊子嗡嗡的声响,还有风吹窗前的破塑料布发出的簌簌声。我再难入睡了,眼角流下来几滴苦涩的泪水,只好拿起身边的被单蒙上头,无助地躺在黑夜的怀抱里,被它紧紧地围裹着,不停地梳理内心的伤痛,抚平了又挣开,挣开了又抚平,只等到窗外露出一丝微弱的晨曦,迎来下一个黎明。
夏季的乡村,雨水勤,庄稼抓住机会疯狂地生长,锄草,施肥,打药等等,所以庄稼人是闲不住的。每天,我不愿意自己待在家里,也无心读书学习,只有下地干活,除草施肥,拼命地劳动,不让自己闲下来,通过身体的疲劳换来夜晚应有的睡眠,驱赶黑夜里无尽的孤独与思念。
夏日骄阳似火,气温有时高达三十七八度,记得一次,我在北坡洼地干活,用杆子翻地瓜秧子。由于雨水充足,地瓜秧子像吃了激素一样发疯地生长,有的竟有两米多长,它们匍匐在泥土地上,相互交错,缠绕,拥抱在一起,把土地盖了个密不透风,无奈杆子使不上劲了,我只好弯腰用手来翻,汗水刷刷地滴个不停,胸口感到一阵一阵的憋闷。突然,我的眼前一片黑暗晕倒在地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被一阵凉风吹醒,原来是天空乌云密布,就要下雨了!我赶紧爬起来,顾不得身上的泥土,跳进南边的小河里,在河水里挣扎翻腾,顿时,我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
不久,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我赶快爬上河岸,双手紧攥成锤头,举在胸前,抬起头仰面朝天,任凭雨水浇灌着,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天空大喊:“我要振作!我要争气!我不认命!”发疯了一般不住地在狂吼!把内心的积压的痛苦和抑郁都抛向了天空,随着雨水流向了大地。不一会儿,雨停了,风住了,太阳重新露了出来,我双腿无力地瘫坐在地头,注视着雨后的大地,空气清新凉爽,田野碧绿青翠,庄稼喝足了雨水,也平静地享受着雨后的清凉,只听到青蛙在田地里“哇哇”的鸣叫,一切都恢复了平静,我的内心随之平静了下来。等到太阳落山,夜色朦胧,月亮升起,我才扛起翻地瓜秧的杆子,伴着青蛙的歌声,一个人才慢慢地走回家去。
从此以后,我的内心就多了一份力量,不知道是不是那场风雨给予的,让我又重新张开了受伤的翅膀,直面狂风暴雨,勇敢地飞翔。后来的日子,我曾经骑自行车从大坡上摔下来手掌受伤,曾经割草割破两个手指血流不止,曾经因做饭手忙脚乱被油烧伤了脸庞……我咬着牙忍着痛,不让眼泪再轻易流下来,我相信这一切终将会过去。
假期结束,开学了,我已是初三的学生了,我找出来整个假期都没有翻动的书包,打了打上面的灰尘,里面的课本发出了一股呛人的霉味,可这是我青春的行囊,我必须要好好地背起来,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父母,才能无愧于自己的青春。虽然母亲仍然没有回家,还住在医院里,不过,父亲倒是回来过,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并高兴地告诉我,母亲的手术很成功,身体恢复的也很好,小妹也快回家了。我看着父亲黑瘦的脸庞,眉宇间的阴云渐渐地舒展开了,我安慰他说:“放心吧,爸爸!我在家里一切都很顺利!”
一年后,我顺利地考入了城里的高中,母亲的身体也恢复了健康。难忘那一年夏天,那是我青春远航的第一场风雨,却给予了我航行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间。虽然现在,我的青春已经渐行渐远,但是,“青春不就是用来回忆的”吗?
朱自清散文9:作家笔下的荷花
文/夏雪
朱自清先生对荷花情有独钟,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里,他把荷花比作“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他还这样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朱自清先生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清新、柔美的境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情思飞扬。
汪曾祺笔下的荷花是童年的记忆,从出生到长大,故乡高邮的荷花一直伴随着他的青春年华。汪曾祺在《荷花》里写道:“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短短几百多字的篇幅,却描写了荷花的“一生”。
老舍先生不仅爱荷花,还品尝了荷花做的美食。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舍住在济南时,曾在友人家吃过炸荷花,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短文《吃莲花的》,记下他在济南的这一段趣事:“友人约游大明湖,‘去买点莲花来!’他说。‘何必去买,我的两盆还不可观?’我有点不痛快,心里说:‘我自种的难道比不上湖里的?’”当友人把老舍种在盆里的白莲摘下来,“把这用好香油炸炸。外边的老瓣不要,炸里边那嫩的。”老舍先生是天旋地转,说不出话来。要干什么?“吃!美极了!”这道菜外酥内软,甜美异常,荷花的清香味,尤其怡人。
季羡林先生喜爱荷花,他笔下的荷花生机蓬勃,超然脱俗,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他86岁写就的《清塘荷韵》意味隽永、宁静悠远:“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中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面对这幅宁静、柔和的画面,如同品尝陈年佳酿,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余光中先生心中的荷花,是美、爱、神的综合象征。他曾在《莲恋莲》中,发挥了诗人、美学家的才智,尽情地写道:“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此外,余光中先生还写了观荷入静的体验:“立在荷塘草岸,凝神相望,眸动念转。一瞬间,踏我履者是莲。拔田田之间,亭亭临风的是我。岸上和水中,不复可分,我似乎超越了物我的界限,更超越了时空。”此刻,余光中先生感知到了荷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