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分文章

请欣赏情分文章(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情分文章1:情分两瓣,花开一片

文/yangxg_1119

随着时间的流失,时针和分针重叠了又分开,分开了又重叠,总有走不完的路,总是在相遇的路途。

这世界很大,大到我们总是在相遇的角落;这世界也很小,小到我们总不能背起自己的影子。两眼看的是同一个世界,左眼却永远碰不到右眼一样,隔壁又怎样。

亲情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固定资产,与生俱来都会拥有,拥有的多少要靠勤劳和奋斗,经营的不好一样会破产,子无虚有。

友情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相逢何必曾相识,相遇是缘,相知产生真感情。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亲人送你出发,友人伴你前行,相亲相伴到永远。

一个擦肩的邂逅,一个盛开的回眸,一个春天的雨后……或许在某一个路途,我们相遇,相知,最后携手,从友情走到亲情,过渡的却是爱情。爱情盛开在温暖的那一季。

花红一季,绿叶长倚,瞬间灿烂,终身陪伴。爱情很美丽,是春的相遇,夏的盛开,秋的果实,冬的温暖。年复一年,情感相依。

在那个最苦涩的年纪,不懂爱情的真谛,我们毁了友情的基地。一枝独秀,忘了身边的树木,一意孤行,忘了曾经的携手奋进。

那女孩,会说话的眼睛,告诉我们爱就要难舍难分。友情短暂的蕴存,来年开启酝酿后的清醇。我们都默不作声。

离开后的我们,没有叶听雨声,没有重叠的阴影,对着太阳笑也是孤独的飘零,叶和叶还是那么的深情,落地后相遇渗故根,友情长青。

那一年,我们兄弟的情真,从小妈妈都是让你护着弟弟骨肉不分。一起爬山拾松果的天真,还有泥鳅洒满淤泥的调皮,你却还是那么认真,耐心的抚顺,理清。

为了爱情,你离家出走的那份天真,割断了骨肉连着筋。人生几度苍茫,回首相望,落叶凋零,两鬓苍苍,耄耋老人,寥寥闪耀,模糊了记忆,苍凉了心伤。

辗转于亲情与友情间的爱情,终究是回归如初,何必淹没了生死相处。

花开两瓣,亲情和友情托着爱情的嫩芽,凝望的眼神,滋润着心田,肥沃了叶茎,却并不能保证茁壮成长的爱情如沐春风的张扬,和吮吸阳光的欢畅,只是保护着轻轻微风不要惊扰,寒露透心,小心着凉。

爱情自我的摧损,讨厌叶的空间和风景,独自傲立疯狂的那些年,经受了风雨的摧残和内心的无眠,最后还是会想想苦辛酸,到头来还是可以同枕眠。

我们的生活,有你才甘甜,没你只是黯淡,并无风雨洗礼后的荀灿,无须摇曳阳光后的灿烂,招摇过往花季的沁香的弥漫,安安静静也还是舒坦。

夏驱蚊蝇,冬护春根,守候秋的果实。默默的陪衬,静静的温存。

阳光雨露,大地乳汁,亲情渗透;夜寐星月,梦中倾诉,友情护佑。

生命是条河,源头的喷涌保证了不干涸,沿途的护堤是友情的保驾护航,不断的冲刷涤除着内心的污垢,漂洗了沿途的风景,愉快的心情奔流不息。

人生如四季,春的种子,生根于大地,夏的盛开,耀眼在繁忙的暑期,秋的果实,是日夜守候的希冀,冬的温暖,来自白雪皑皑的暮年相依相偎的静许。

短暂热烈相爱时的冲动,情系两瓣,滋润生长,花开一片。孤立傲霜,终归沧桑,最后一样回归如初。

情分文章2:一砚梨花雨 情分笔墨连

文/孔伟建

榴花居主人冯向华,跟我同庚,生月稍比我大,我尊老兄,他回敬老弟,相识相知已逾十载,可谓老友,相交一场,感觉甚为温煦。

其实,仔细想想,我跟向华兄除了同龄之外,还有相同之处,比如他喜欢石榴花,艺术会所取名榴花居。原因是老家院里有棵沧桑老石榴树,枝繁叶茂,结果甚多,招人喜爱。我老家旧居院里也曾有株石榴,跟向华兄家里那株差不多大,同样也经历了几辈人,历经几十载风雨桑仓。

向华兄出道早,浸淫书画多年,每有书画佳作问世,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我,我得以跟他共享喜悦之情。前段时间,他给一友画了幅《幽兰图》,通过微信在朋友圈里发了,被我和妻子见了,甚为喜欢,我将此意向老兄说了。他欣然应允,说是给我也画一幅大幅兰花,四尺整纸。

从那以后,我就掰着指头数日子,前几日,他回复道,画作已完成,发私信让我看。我看了,有些惊住了。四尺画幅,数茎兰草,数点兰花,山涧清流,诗书画印,应有尽有。画中补白系清扬州八怪之一李鱓题画诗一首,另钤名章及闲章数方,画面疏朗,我极喜欢。

对于书画,我虽是外行,然而非常喜欢,耳濡目染日久,慢慢知道了艺术堂奥之中的一些皮毛。我觉得书画归根结底就是构图艺术,是指腕功底的具体体现。笔墨的浓淡虚实其实就是作者内心情绪的真实流露,要创作出直指内心的作品归根结底要靠学识,要靠修为。观向华兄的书画作品,每有动人之处,我总有会心之笑和掩卷之思。

我跟向华兄交往逾十年,期间,慕其风雅,为他写了几篇文章,劳《神州》、《青少年书法》等多家媒体先后予以登载,隆重推介向华及他的榴花居,大幅照片,精当介绍,并登载他的代表作、他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对于迷恋写作的我而言,这礼遇比什么都重。对于向华老兄来说,最可慰藉的是他看到了自己多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在书画界,向华兄摸爬滚打经年,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这也是他大显身手、屡次在全国各级书画展中屡获佳绩的“密钥”。从年少时的爱好,到术业有专攻,再到后来成立榴花居艺术会所,他一步一个脚印,字没少写,画没少画,艺术之路越走越顺。

近年来,向华兄越来越有名气,可他没一点心高气傲,哪时见哪时随和。别管时代如何变化,他真正用心的还是书画。浮现我脑海里的,尽是他如孩童一般喜眉笑眼探讨书画的情景。

“庾信文章老更成”。近两年,他的作品越来越好。生活根底扎实,生活气息充足,穿插着机心灵巧,是其显着特征。他的赤子之心不改,他以丹青妙笔描写生他养他的土地,告慰父老乡亲。他写水浒人物有情,画山水花鸟有情,书真草隶篆有情,他将深挚情感渗透进了的书画作品之中!创作,于他而言,既是一种体悟,也是一种释放。体悟外部世界之余,他在不断地反思和审视自身,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体悟,悄然融入书画之中。

尤其难得的是,作为一名书画家的老兄,他不满足于格物致知,他放眼长远,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做了许多文化启蒙工作。他承接了梁山印社,挑起社长大旗。他成立榴花居艺术会所,不分老幼,广收社会贤才,多年噙智研心,耗去大量精力。榴花居的牌子竖起十几年来,究竟出去了多少学生,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每走出一个学子,他就会把他(她)学生时期的作品收集起来。天长日久,书画作品积累了不少。向华兄说,每幅作品都像他自己的孩子,无论长得怎样,自己都是非常珍惜的。他准备将这些作品集中起来,出个小集子,总结一下得失,也算一种珍贵的记忆跟见证,对此,我非常赞赏。

他的可爱,不惟性情温和,不惟痴迷,还有交友信,他不是“口惠而实不至”那类人。他表里如一,说到做到。比如,他答应为人写的字或画的画,到了约定时间,你尽管来拿。

凭我对他的了解,他虽然性情和善,却并非和事佬,特别是在文艺观上,他爱较真,看见当今艺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就爱说道说道,他爱说作为搞书画的人要讲业界良心,不能光向钱看,他可不是无原则的人啊!

我跟向华兄的交往,还源于书。作为一名书画家,他家中藏书甚富,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满满当当全是书,可谓书满为患了。他的工作台就被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是爱书之人,从读书中得生活之乐,从读书中得创作之灵感,得心灵之平和,得精神之慰藉。他坐拥一席精神财富,从中得惬意之乐趣,得工作之动力。以书为友,相交一场,我觉得是一种非常酣畅的生活滋味,从中我也怡然自得。

一砚梨花雨,情分笔墨连。我跟向华兄的交往和友谊源于书画,源于笔墨。作为好友,我本该为向华兄说些高大上的话,可我不会。因为同庚,同是农村长大的人,我们身上的那种味道原本是差不多的。

我得了向华兄一幅画,说了上面一些话,如果说还有一点激励的意思的话,我真诚希望他继续保持对书画艺术的初衷和定力,争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走得远一些,再远一些。

情分文章3:母亲的情分

文/尚庆海

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不由想起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柿子树。每年的这个时候,一树的柿子开始慢慢变红,母亲就会张罗我们全家人摘柿子。柿子树又高又大,黄色的柿子挂满枝头,每年能摘几大篮子。一向勤俭的母亲叮嘱我们,多给树上留几个柿子,开始我不知道原因,问母亲:“为啥要留几个柿子,那不是浪费了吗?”母亲说:“留给过冬的鸟儿吃,冬天鸟儿不好觅食。”

柿子摘下来后,母亲会挨家挨户分给左邻右舍一些,让大家尝尝鲜。我家的柿子确实很甜,吃过的人都夸赞。有一年,柿子刚坐果,突降一场暴风雨,把指头肚大小的柿子打落一院子,等到收获的时候,柿子个头倒是够大,可惜只收了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母亲看着这么一点柿子有点作难:这点柿子怎么分?最后还是父亲给出的主意,今年柿子少,等咱都暖好了,再每家分几个给孩子们吃。母亲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把柿子分别放进三只大钢精盆里,再注入温度适宜的热水,盖严实,围在煤火台上,保持钢精盆里的热水不会变凉,一个对时,柿子就暖好了,母亲大概数了一下数量,决定每家分四个柿子,柿柿如意,也图个吉利。

正在母亲准备去给左邻右舍分柿子的时候,有一位过路的大婶进门讨水喝,母亲赶紧给她倒了一碗开水,大婶很感激,开水烫,就喝得很慢,她看到母亲把柿子四个一份四个一份分了若干份,就问母亲:“这是干嘛?”母亲说:“送给邻居家的孩子吃。”她听后,露出很夸张的表情说:“大嫂子,柿子怎么可以分呢?分柿子就等于分自己的寿啊!”母亲笑着说:“那都是迷信。”那位大婶临走,母亲还给了她两个暖好的柿子,让她也尝尝。

其实左邻右舍也一样,谁家种有枣树、石榴树,成熟后也会像母亲那样送给大家尝鲜。有时候想想真好,家里只种了一棵柿子树,却每年能吃到大枣、石榴等好几种水果。

那年我们家里翻修老宅,左邻右舍不请自到,都过来帮忙。邻居谁家有事需要人手,母亲也会督促哥哥姐姐第一时间过去帮忙。母亲经常对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在一起,处的就是这个情分。”

情分文章4:与故乡的情分

文/王木木

五年前父母在镇上买了地,修起了楼房,我们整个家被搬到了并不是很熟悉的公路边上,从此老房子成了过年才回去探望的地方。

见证我少年时光的村庄越来越静寂,蹦跳着走过的路荒草丛生,大部分田地无人耕种,草木繁多但很瘦弱,没有人住的老房子越来越残破,那些记忆里熟悉的面孔慢慢老去。

我们一家人在夕阳里靠近村子,原来唯一的水塘刚刚才被扩建,邻居两个老兄弟在一旁聊天。我看到他们脸上有岁月留下的深深的褶子,热络地聊上几句就觉得异常亲切,想到小时候看见他们奔忙在田间地头的身影,以及他们喊我名字依然没变的声音,满满的回忆让人心头不免一热。

有长辈独自在打地基准备修新房,部分水泥和沙石堆成小山,他的身影和铁锤的声音相应显得尤为孤独。女儿早早嫁了人,儿子尚未成年,因身体病痛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靠种地度日,他们家的境况说者无意闻者心酸。乡村有最好的空气,有最自在的呼吸,但生活的艰难却也是赤裸裸地呈现。

邻居奶奶转路遇到回乡的我们一家,也转身陪着我们一起返回,在老房子的晒坝里一起聊过去现在的改变。儿时她总是送来蔬菜水果,如今也还是和以前一样热情,拿出自家种的橙子让我们带回去。到底是相伴多年的邻居,即使那么长时间不见,也不觉得生分。

所有的人都挣扎着远离这个村子,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有老一辈的人惦念着这座山,即使在镇上有房子也还是觉得乡下住着舒适。年轻一代去外面见过大世界,再回到乡下只是带着新奇的心情,走一遭后依然选择远行。于我来说,如今回家在镇上住着也是不习惯,却还是喜欢乡下的气氛,不是因为有特别的山水,只不过是有熟悉的人熟悉的路以及熟悉的成长记忆,那些伴随成长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难以割舍。

拜祭故去的亲人成为过年时我越来越惦念的事,不仅仅是为了怀念,更是为了不忘却见证我成长岁月的山山水水。我的故乡,是我离开又惦念却不再居住的地方,是盛满儿时快乐和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地方,是我心底爱着也逃离着的地方。

情分文章5:以道交友

以我的经验,交情分三个层次,道、情、利。

以较高层次开始的交往,其结果未见如意,但能稳固的收获下一个层次的成果。这似乎是一个规律。

以道相交,最后未必志同道合,但彼此会留下真正的情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对手最后惺惺相惜的原因,深层次的较量彼此碰撞的必然的是价值观。商场里最讲究维护感情,有它的道理,商人最终是为获利。所以,商人能办事的朋友多,能交心的朋友少。利字当头其实最愚蠢,白费功夫。

人与人交能志同道合,不但可以收获精神财富,物质利益更不在话下。同样的精力和情感如果用在较低层次的交往上,其实事倍功半。所以,功利的行为模式往往最不功利。

由此而观今天的人情世故,就知道为什么世态炎凉了。作为天生的社会动物,男人们已经像女人一样热衷联络感情了。朋友聚会,除了消费和业务,就是喋喋不休的表白彼此的感情。没有一句形而上的探讨,不是不想,是真的没有概念。中国男人的精神沦丧,从其友谊中可见一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