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舒服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舒服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舒服的文章1:所有舒服的相处,背后都是一种高情商

文/仅言

有位朋友说:“以前觉得精通一门手艺、一种技术是非常难的事情,现在才知道,与人相处才是最难的。”

的确如此,说话有讲究,做事亦有道。

生活中,所有的相处舒服,背后都是一种高情商。

人和人之间交往,每一次换位思考,都是对这段关系的尊重。

有一幅非常经典的图片,叫“老妇和少女”。这幅图,从正面看,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换个方位倒着看,却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少女。

换个角度,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

人和人的交往也是如此。

人们常常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然而,按自己想法做事是本能,站在对方角度去做事才是一种高情商。

在与人相处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是真正的尊重。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人产生交集。

有的人常常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而有的人却总能顾及他人的感受,体谅他人的难处。

有句话说:“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商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可与事业的红火相反,陪在他身边的人却日渐稀少,商人很苦恼。

商人有次找老者请教,为什么自己已经很努力变得更好,却与身边的人距离越来越远了呢?

老者问他:“当别人对你付出真心和包容时,你回报给了他们什么?”

商人脱口而出:“我那么优秀,大家难道不是理所应当对我好吗?”

老者摇摇头答道:“世间人与人的关系,讲究的是礼尚往来,顾名思义就是有来有往,别人给你几分真诚,你理应回报几分珍惜,而不是看成理所当然。”

人情往来,只有来没有往,怎能不疏远?任何感情都是相互的,有来有往才有人情,有来无往终成陌路。

一味付出的感情,就像是对着无底洞,付出再多,依旧空空如也;只知索取的感情,亦是如此,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感到心累。

有来有回才是人情的真谛,才是对感情的珍惜。

再好的朋友关系,也经不起毫无分寸感的折腾。

一个人的高情商,不仅仅是会说让人舒服的话,更是要会做让人舒服的事。

学会换位共情,站在别人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对方;重视人情往来,双向奔赴的情谊,才值得永久守护。

愿你在平凡的日常中,用不平凡的智慧谋事处世。

关于舒服的文章2:老瓜馅饺子

文/牛越

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这是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的一句话,可见在老百姓心目中,饺子实在算得上不折不扣的美食了。

吃饺子,现在说起来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在我小时候,想吃顿饺子却不容易,那是只有到过年才能吃上的。那会儿,乡村人家都缺吃少花,然而过年了,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多多少少割点儿肉,给眼巴巴盼了一年的孩子们做几顿肉馅饺子吃。而在平时,想吃饺子,也就只能流着涎水想一想了。

平时吃不到肉馅饺子,素馅饺子其实还是能吃几回的。我记得小时候,母亲隔些时候,就会为我们做一顿老瓜馅饺子吃。

秋天里从生产队分粮分菜,常常会分到一些老南瓜老冬瓜,母亲就会从中挑选出几只个儿大的老瓜来,削去皮,再将瓜肉削成条,一束束黄黄白白的挂到屋檐下晾晒起来。这些老瓜条子,母亲就是专门用来剁馅吃饺子的。

我小时候,一日三餐,只有小米玉米来回变花样,然而再怎么变,小米也还是小米,玉米也还是玉米,小米玉米肯定不会变成大米白面;至于肉,平日里更是想都不敢想。白面虽然有一点,但钵子里实在也舀不出多少来。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为了改善一下一家人的伙食,只能为难自己了——肉买不起,面有一点,那么就隔些时候吃顿老瓜馅饺子吧。

三十多年了,我已经记不得老瓜馅饺子的味道,但它的味道绝对无法与肉馅饺子相提并论却是可以肯定的。那么,我想,饺子好吃不好吃其实全在馅吧,换句话说,吃饺子其实就是吃馅吧。而素馅再怎么精制细作,恐怕也是赶不上肉馅香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记不得老瓜馅饺子的味道了,但却始终忘不掉母亲的忙和累。我们家家口大,剁馅、和面、擀片,包饺子、下饺子、捞饺子,直至洗锅涮碗,一应活计似乎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忙乎。然而,忙乎着为一家人做饺子的母亲,忙到最后别人都吃饱喝足了,却常常自己只能喝点饺子汤……

虽然老瓜馅饺子无法与肉馅饺子比,但对我们来说这却就是美肴佳馔了,因此一个个吃得有滋有味,狼吞虎咽,头都顾不得抬一下。想啊,一张嘴每天与小米玉米打交道,久旱逢甘霖般的好容易逮着一顿饺子吃——是素馅是肉馅都在其次——能不吃得有滋有味,狼吞虎咽吗?倘能十来天半个月就吃一顿老瓜馅饺子,那实在就是神仙过的美日子了……

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没什么人再稀罕吃什么饺子了——我当然说的是肉馅饺子,素馅饺子大概早没人再吃了——甚而至于我觉得,“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这句话简直老得有点可笑了。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却想起了老瓜馅饺子,是因为我又想起了我的母亲。

三十多年前的老瓜馅饺子,我虽然不曾吃出浓浓的肉香,但却吃出了母亲无尽的爱意。这种鼓囊囊包满母亲无尽爱意的老瓜馅饺子,我再也吃不到了。

关于舒服的文章3:味道

“舒服不舒服?今日晒午才晒的被子。”一个秋风寒号的晚上,在灯光下做针线活的娘,看到躺在被窝里恣得翻转打滚的孩子,不由地聊了起来,逗着我们孩子们玩。

“娘,被子真舒服,被子的味真好闻!”我们就像撒欢的狗狗,抱住被角滚来滚去,将脸和鼻子紧贴在被面上,猛亲猛闻,甭提多高兴了。秋雨绵绵的时候,被子潮湿得像张铁皮,又涩又沉,盖在身上难受极了。

太阳底下晒出的被子,触及皮肤松软舒坦,有股特别的好味儿,特香,无法用言语形容。平时,我们邋遢得不行,哪里脏就往哪里钻,才不管娘的感觉呢。娘也不责怪我们,娘在南湾里给我们洗净衣服后,挂在院子里晒干。我们穿上娘洗的衣服,感到很舒服,也有股好闻的味道。穿上娘给洗晒的衣服,走在上学的路上特别有劲儿。这是家的味道,这是娘的味道。

秋冬季节我们有睡懒觉的习惯,躺在被窝里不肯穿衣,懒得起来吃饭,或半朦半醒地呆着,或眼瞅着天棚遐想着什么,或孩子们之间嬉笑打闹着。只要不是上学,卧在被窝里靠几时算几时,非让大人喊几次不行。一会儿,灶房里传来了锅碗瓢盆的碰擦声、拉动风箱的声音,一定是娘在做早饭了。

娘做早饭时的味道真好闻。随着风箱发出有节奏的推拉声,从锅里、锅底传来了好闻的味道儿。娘做饭的时候,喜欢给我们烧东西吃,只要是能烧着吃的她就烧。更多的是在锅底烧几个地瓜,给孩子们解解馋。娘偶尔在早上炝锅烩饼子,炝锅的味道太诱人了,葱花香的味道钻进我们鼻子,馋得我们直流口水。偶尔娘也会在锅底烧些青鳞子鱼,那味道喷香诱人。躺在被窝里的我们会立即起床,迫不及待地嚷着要吃饭。没有稀罕东西烧的时候,娘做饭时的味道也好闻,哪怕锅底烧着了一棵大葱根和几片树叶,哪怕烧着半干不湿的草,哪怕冒出黑烟,我们也愿意闻。炊烟的味道也是这样诱人。这是家的味道,这是老屋的味道。

每逢大集或赶山会的时候,放学回家还没等进屋门,就闻到了柴油炉子燃烧发出的味道,真香!可能是条件反射的原因,闻到柴油燃烧的味道,就一定是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来了客人,爹忙爹的,娘忙娘的。只有家里来了重要客人,爹才会点起自制的煤油炉子,烧开水伺候客人。爹拿地瓜干到集上换酒,顺便捎上五角钱的炒花生米,再给客人拿出好点的旱烟,伺候着客人。娘就凑合着炒几个菜,或炒白菜粉条,或炒海带丝,或清水豆腐,或大葱炒鸡蛋,难得有肉。面食无非是手擀面条或掺上苏打粉做成瓤子饼。

一进屋,充满着葱花炝锅的味道、老旱烟的味道、煤油燃烧的味道,烧草的味道,真好闻!最好闻的,不是炝葱花的味道,而是熄灭煤油炉子时,未燃烧充分的油烟的味道。不知怎的,这个味道很特别,我们都喜欢闻。这是家的味道,这是来客的味道。

关于舒服的文章4:想要过得舒服,必须有三次“放弃”

文/能量江小羽

人与人交往是一门大学问,想要彼此舒服的关系,需要一些“舍弃”的智慧。

一、放弃计较

有人曾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与人交往,过于计较,便收获计较的人生。喜欢这句话:“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看清多少事,而是看淡多少事。” 与其计较过节,不如放下更划算。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如果太过苛责,太过计较,不能容人,便没有朋友。

俗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对别人不计较,留余地,就是给自己营造舒服的关系。而“放弃”计较的人,自然相处舒适,同时也具备了豁达的人生智慧。

二、放弃讨好

有人讲过:“我们之所以讨好别人,其实是因为太害怕被人讨厌。” 因为怕被讨厌,怕被孤立,所以渐渐地学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别人一笑,内心便放松,别人一怒,内心便无比惊恐,就这样小心翼翼地活着。然而,一味讨好换回的关系,只会让人心累。

看过一本书,男主叶藏是一个四处讨好的角色。有次,叶藏的父亲在出差前,挨个询问孩子们想要什么礼物。当问到叶藏时,他支支吾吾地没有说出来,父亲有些生气。

其实,叶藏更中意绘画的礼物,但他觉察出父亲想买舞狮给他。所以,他半夜悄悄爬到书房,在父亲的备忘录上写下“买小狮子”。他的这个举动,确实得到了父亲的欢心。

从此,他便学会了用讨好换取关心和赞赏。

当他意识到同学们喜欢他“搞怪”时,他便从一个敏感犹豫的贵族公子,变成乐天的小丑,随时在大家面前出糗,只为换取别人一笑。在他的刻意讨好下,大家都很喜欢他,但却让自己扭曲变形,最后在疯狂的堕落中自我毁灭。

正如书中所写:“我讨好了所有人,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讨好换回的关系,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更可怕的是,会把自己丢得无影无踪。

在这世上,没有人能够被所有人喜欢,所以,不必为了取悦别人而失去自我。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其实,让自己活得舒服,才能与人交往舒适。而与人的交往中,便需要一份“放弃”迎合与讨好他人的勇气。

三、放弃期待

曾看过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你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地位?” 有人回复:“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实际地位,永远比你认为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要低。”

很扎心,却是大实话。与人相处,不想失望,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对他人不要期望过高。如果你付出后,期待别人也付出;你对别人好,认为别人也对你好;你把别人当朋友,相信别人也把你当知己。结果,等待你的是大失所望。

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人生旅途中,满怀期待,却时常落空,满心欢喜,却时常失望。人到一定的年龄,要学会为自己撑伞。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也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看清自己的分量,摆正自己的位置,“放弃”期待,才是一个人成熟路上的标配。

放弃计较,才能与生活和解;

放弃讨好,才有空间保留原本的自己;

放弃期待,不计回报地付出,失望变少,自然快乐变多。

愿你我都能与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活出自己的自在和惬意。

关于舒服的文章5:夜听迦南雨

文/夜听迦南雨

初春的天气还是很舒服的,可是,偶尔闷热的天气也会突如其来,勾起烦躁的心情。

下晚自习了,在宿舍百无聊奈。站在过道的窗子前,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市,看着在街灯摧残的公路延伸向未知的远处,一直到看不见路的尽头。看着笔直的国道通向远处的黑暗中,我知道,那个方向是我自己的城市。

这边的天气还是没有家乡的好,冬天太冷,属于那种干冷干冷的,这边的水分很少。夏天太热,很少吹风,树叶到了夏天都是慵懒的卷着叶子,好像永远睡不醒的感觉。高中毕业,没有考好,就背起自己的书包,独自踏上这条通向北方的路,坐上火车,看着路边一路远去向南的风景,期待着北方陌生的城市,也算是高考结束后,唯一能让我憧憬的事物了。

不知不觉,下起了小雨,打开窗子吹来略带点泥土气息的凉风,这种感觉很熟悉,这是家乡常有的气息,可是在这边,只能偶尔肆无忌惮的贪婪的享受一番,因为我知道,在这边的这种天气是可遇不可求的…

当初是自己不情愿的来这所学校上学的,家乡也有一所学校,原本是想在家乡上学的,可是在高考结束后的那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让自己呆在家乡的勇气都没了,我怕看见熟悉的环境,看见熟悉的人,想起熟悉的往事。现在想想,估计这就是那种人们常说的小孩的幼稚吧,考虑问题不全面,回头想想,我自己都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好幼稚。

靠着窗子,听着细雨纷纷的声音,好像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在细雨纷纷中上晚自习,细雨纷纷中训练的时期…

突然,有同学在叫我回宿舍,从回忆和憧憬中醒来,一脸茫然的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市,看着喧闹的的和我没有半点关系的城市,我发觉,是我太想家了,太想家乡的人和物了…

不想在QQ空间里写下自己的心事,是怕别人窥见自己的心思,所以在这个网站随便写点自己的心情,知道自己的文笔很烂,但这是最真实的想法,希望有看见这个文章的朋友不要见笑。

关于舒服的文章6:舒服的关系,贵在不计较

文/居潇潇

人的一生,注定要与无数人产生联系,但最后能留在身边的,只有那些让双方感到舒服的人。

越是年龄增长,你越会发现,一段舒服的关系,不是来自刻意取悦,也未必是天生投契,最关键的相处法则,是不计较。

不计较成败得失,不计较名位高低,不计较付出多少,因为相处得愉快,才在漫漫人生路上做一回同路人。

生活艰难,唯有“不计较”能让人在辛苦中找到一点甜。

古语有言: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

说的是,纵有良田千顷,家财万贯,每天衣食住行也所费甚少,一味计较得失,只会坏了心情,败了品行。

“生怕自己吃亏”这种想法,归根结底是一种“受害者心理”,人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把自己放得很低,对世界充满怨怼。

于是,他人无心的一句话,就成了嘲笑;明明是合理范围内的差异,就成了“区别对待”。

久而久之,他们开始习惯用“划不划算”来衡量每一件事、每一段关系、每一个选择,在蝇头小利的诱惑下,反而忘了本心,忘了初衷,真正重要的事。

太计较得失的人,格局都不会太大,和这样的人相处,是一场灾难。

人与人相处,最怕什么都要分出个高低胜负。

与人交往,重要的是真心,一味地纠结谁强谁弱,哪怕一时占了上风,对维持关系毫无益处。

心中打着小算盘计较高低的人,往往自以为没人发现自己的意图,但事实上,在时间面前,真情还是假意,一看便知。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以诚动人,以我心换你心,才能让彼此舒服。

理想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坚守底线的同时,对那些无关原则的对与错,一笑置之。

不论是家人、爱人还是朋友之间,最怕为了无关痛痒的对错而产生争执。

人们常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句话其实在亲密关系中都适用。越亲密的人,越不能一味地计较对错。

古人说: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意思是,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在小事上糊涂;真正糊涂的人,才会在小事上锱铢必较。

如果把心思全放在计较对错上,时间一长,兄弟阋墙,夫妻离心,父子失和,反而是得不偿失。

爱你的人真正计较的,是你是否也同样爱他们。

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之不易,而一段让双方都舒服的关系,更是弥足珍贵。

所谓“不计较”,是对彼此的珍视,是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也是用我心换你心的郑重。

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凡事不必计较,过了就过了。

愿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段不必计较的关系。

毕竟,人生如此美好,何必斤斤计较。

关于舒服的文章7:玻璃房

文/沙舟

多年以后,手捧电脑窝在舒服的沙发里,沙发套是我喜欢的蓝色粗布格子,茶几上摆放着精致容器盛放的现磨咖啡,餐桌是我喜欢的怀旧色,地板是原木的,最最重要的:这是一所玻璃房子,阳光透过玻璃从四面八方照进来,温暖每一个秋意浓的清晨、午后……

此刻,办公桌前的电脑接收器又开始不合时宜地响起,打乱了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最近被这“咚咚”的响声搞的要神经质了,只要听到哪里有“咚”的响声就会不自觉的伸出手去拿东西,还不忘作出带耳机的动作。自从单位开始使用电脑接收器,办公的时候就基本与这电脑粘在一起了,离开片刻都怕又漏接了电话,而这个电话还刚好是高层领导或者哪个无德暗访组打过来的。

这是一个三面都是玻璃的房子,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三面都是玻璃的办公室。新办公楼还没竣工的时候,我和同事迫不及待的跑来看过,她说你就放心吧,这个玻璃房子铁定是你们的了。我一脸不屑:谁愿意在这样的透明环境中办公谁就是傻子。然而十一刚过,搬迁的通知就下来了,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乖乖搬到玻璃办公室办公。底层公职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服从,没有原则的服从,因为一旦不服从,在领导眼里你就成了堕落份子,说不定哪天领导看你不爽了,你这铁饭碗也就保不住了。于是只能乖乖的搬迁。

现在在这玻璃办公室已经工作了快半年了,也慢慢适应了这透明。起初透过玻璃看到有人从大厅进来,总是要精神高八倍的正襟危坐,有时领导进来还不忘展现下关怀给你挥挥手,你只能微笑着挥手回敬。大概全天下的领导都很享受阅兵的快乐,当他们挥手致意“同志们辛苦了”的时候,内心的自豪绝对高过对基层公务人员的怜悯,而基层人员的那句“为人民服务”当然也只是说给领导听听而已。

透明带给人的压力是无形的,可是领导才不在意这些,他们以为底层人员的透明就代表他们的透明。于是这压力自然而然就落在底层人员身上。每天面带微笑、正襟危坐、寸步不离,标准的接待礼仪、标准的普通话。当然,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并非不是什么好事。

听说日本有一种解压方式,就是把领导的头像做成模型,放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工作人员下班后可以对这个模型做任何的动作,不用担心领导来找你算账,也不用担心你的任何言行会激怒领导。我倒不想对领导表示什么不满,只想给我一个工具,我把这玻璃办公室的玻璃砸个粉碎。

关于舒服的文章8:阿纳的洁白毡房

文/叶思泰·阿提肯

紫红的晚霞舒服地躺在巴尔鲁克山温暖的怀里,给这幅草原、牛羊、毡房、人家的油画,添了几份浓郁的色泽。儿时的毡房前,阿纳的微笑在余晖中隐隐浮动。

阿纳慈祥的脸,浸润出金色的光。她和脚下的草地一样缄默着,只露着微笑,她是在用微笑代替儿子的思念。我多想大声向她呼喊:“阿纳,巴郎回来了!”可阿纳的微笑,神秘地使我闭口不言。

阿纳的微笑里有期盼、有寄托,顺着眼睛流进我这为了军人梦而走出雪白毡房、走出草原的游子的心田。我像一只在暴风雪夜走失又被牧民抱回的羔羊,顺从地伏在阿纳的膝上。她用刻满皱纹的手抚着我的黑发和额头,还有橄榄绿的军装。

我将军装挂在毡房壁的支架上,扶着阿纳走出这洁白的毡房,到我曾经打过滚的草坪上坐下。阿纳说,那时的我是孩子中最调皮的一个,经常闯祸,我嘿嘿笑着,将腿伸开,撒娇般地把头枕到她腿上,躺在她的身旁。阿纳说我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是啊,在母亲眼里我永远都长不大。我的心,在这广阔的玛依勒草原上尽情飞翔,寻找每一个能让我感激的细节。我的眼前一阵模糊,恍惚看见一个六岁的男孩子,骑在一个男人宽硕结实的肩上,威风地喊着、唱着,在草原上纵情奔跑。我看清楚了,那个男孩就是我,而那个男人就是我的父亲,就是他,搭建了这间洁白的毡房。可现在,他已看不见我的这身绿军装了。

阿纳能看见,我已经很满足了。

是阿纳,这个既为人父又为人母的哈萨克女人,把我从一个肉娃娃,拉扯成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晚风好温暖,好柔和,为数不多的星星都用一眨一眨的眼睛看着我们,似乎在欢迎它们童年的伙伴回来了。看着三脚架下的牛粪旺盛地燃烧着,我知道那一定是阿纳在给我烧香喷喷的酥油奶茶。柔柔的风儿,带着醇厚的茶香味向我扑来,把回忆带回到那些弹着东不拉,围坐在阿纳身边喝奶茶的日子。没回来以前,我想和阿纳说很多,可现在只想这样躺在她的身边,数着星星,听她说我孩提时的趣闻。

阿纳说,我就是在这个毡房里出生的,我的到来给这小小的毡房增添了不少乐趣。我转过头,见那洁白的毡房,嵌在毛茸茸的绿毯上,圆圆的屋顶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月亮,害羞地只露出半张脸,将奶白色的目光洒在毡房圆乎乎的身上。阿纳说我小时侯是她的孩子中最爱哭的,前抱后抱左抱右抱都是哭。父亲曾被我的哭声折磨得疲惫不堪,他俩每天都像战斗一样给我换尿布、喂奶,我却以哭来报答他们。我说那时都把眼泪哭干了,现在就不会哭了,阿纳只是轻轻拍着我的肩,继续讲述过去的故事。祥和的毡房也安静地听着我们的故事,仿佛也回到了它的童年。

亲爱的毡房,你的一生都是如此纯洁。我在你遮风挡雨的怀抱里,第一次站立起来,一步一步地迈出去。你包容了我所有的哭声,却永远没有索求什么。你永远把寂寞深埋在心里,把散落的悲伤修整起来,立成支架,再用那洁白的毡子将其裹起来,却从不对我们诉说。当我这只草原上飞腾的骏马跑出几万公里,才发现你的颜色已褪去许多。

我到了一个叫城市的地方,那些高耸入云的楼厦、狰狞嚎叫的车流、纷繁凌乱的色彩,使我感到深深的不安。可是洁白的毡房啊,你却一直都在鼓励我身上这单调的绿色,那是军装的颜色,是草原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是你驱赶了我的自卑,使我告别了萎靡,告别了羞怯。我的眼泪从不因委屈而流,而今天,我真想为你软软地哭一次……

阿纳似乎看出了我眼角那些晶莹发亮的东西,伸手来摸我的脸。我转过身,擦去眼泪,说没事,可能是被风吹的。阿纳只说,那就回毡房里喝茶吧。

我牵着阿纳微微颤抖的手,走进毡房,一股温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真想告诉她,阿纳啊,您就是我心中洁白的毡房,我在这里总会听到儿时您放牧的鞭声,听到父亲的嘱托,还有来自玛依勒草原对平安的呼唤。

关于舒服的文章9:最舒服的关系:有幸相逢,恰好合拍

文/阿狸吃馒头

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每天都会遇见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真正陪我们走完这一生。

不是谁都值得请进生命里来,不是身边的人越多就越好。一段好的关系,需要双方共同付出,用心经营,才能长久。

有句话说:“相识是缘起,相知是缘续,相守是缘定。”能否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不仅要靠缘分,更要靠人。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这段情谊自然将继续延续下去。否则,各说各的话,各做各的事,相互不沟通,不往来,再好的缘分,也会消耗殆尽。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以心换心。

有人说:“两个人之间,如果三观不合并且难以调和,那永远无法愉快地过在一起。”纵使感情再深厚,也只会在背道而驰中,变为更加沉重的负担。

生命如此短暂,与其和三观不同的人彼此消耗,不如找一个相融共振的人,相伴到老。

人生在世,我们需要的并不多,无非是一个懂自己的人。如果彼此的价值观不统一,就算朝夕相处,也难免分道扬镳。

只有那些频率相同的人,即使翻山越岭,也终会相聚在一起。

生命很贵,经不起浪费。

你的好,要留给真正懂你的人。攥紧拳头也聚不拢的沙,就扬了吧。

相同的声音碰撞在一起,会产生共鸣;相同的气体融合在一起,会相互感应。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与合拍的人相处。彼此志趣相投、心意相通,不必解释太多,一切尽在不言中。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合拍的人,不会在你想要安慰时给你讲道理,也不会在你气得冒烟时,跟你硬碰硬。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怎么才能令你高兴,知道怎样才能让这漫长的一生,相处起来不那么费劲。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能遇见这样一个知心、知意的人。

有人说:“越长大越觉得,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

和互相折磨的人在一起,风景再好,也无心欣赏;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前路坎坷,亦怀揣希望。

在命运的轮盘中,每个人都在寻寻觅觅,渴望遇到与自己灵魂相契的人。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从我们的世界路过,要勇敢地站到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说:“嗨,我在这里。”

关于舒服的文章10:最让人舒服的关系,是懂得换位思考

文/儒风君

1

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别人。遇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善良。

有位老人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希望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彼此连接,是紧密的共同体。生命是一种回响,你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就会收到什么声音。

付出善良,才会收获善意;温暖别人,才会收获温暖。别人有急难,你帮一把,将来你需要时,别人也伸出援手。每个人都是一道光,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

2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不用你指手画脚的。”丈夫平静地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来自于不理解。如果我们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对方在冒犯自己,每个人都各执一词强调自己的理由,那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深。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对方,才不至于苛求别人。将心比心,有了这份理解,才有了互相体谅的基础。

3

还有一个故事。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嚎叫,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应说:“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自己的处境,于是以为自己看到的世界也是别人面对的境况。你没有经历过,不代表事情不存在。所以,尽量换位思考,才能对别人有更多了解、更多体谅。

宽容来自理解,理解来自换位思考,这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如果我们都能换一个角度,对他人多一点理解,那么争吵和矛盾就会少很多,这个世界也一定会更美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