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树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柳树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柳树的文章1:柳树蔸巴

文/邓成日

十多年了,老福头就会到桥上去发呆。嘴上说:“田,还在呢。”

老伴发现他不在家时,准会到桥头找他。老伴说:“还在。回去吧。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那年,搞联产承包,可他们队却一竿子杀到底,实则分田单干。他运气好,分到小河边的两亩好田,水旱无忧啊!田在小河弯道上,全靠一排柳树护堤,洪水奈何不了它。

大家说他中了头彩,就给他起了老福头这外号。

接下来,他种的粮食,有增无减,大家都说他笑掉牙齿了。

可有一年冬天无事,老福头看那几个柳树蔸巴,好像腐朽了,心想不如弄回家当柴烧,等春天再种上小树,还真是两不误的。

队长看到正在冒着黑汗挖树蔸巴的他,说:老福头,那是用来挡水的,你挖它干什么?

那蔸巴正好取不出来,老福头心里窝火,说:当柴烧,不行?

队长说:当然不行!这一片农田,就靠几个烂蔸巴来挡洪水的,你取走了,埂烂了,谁来挡水?

老福头嘴硬,说:上田管下埂,埂烂了,我来修。

队长说:你来修?万一大水把田冲毁了,你修得起吗?

他只想到挖蔸巴,没想到会毁田。水毁田,他霎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令他冒冷汗的是那挖出来的蔸巴,看似枯了,取出来,却是生的,并没有腐朽。一个冷颤,差点连尿都给吓出来了。

下一块田是周善的,周善连堤埂的树也砍了。他与周善有过节,他不敢说。见此,另几家也跟着砍树挖蔸巴。好好的堤埂,面目全非。老福头看得心寒,事情怎么会这样?

队长说:你们砍吧!吃亏的是你们自己。田是分到户的,田冲去了,你们自己问天要。

老福头不敢答话,觉得自己的腰有点伸得不太直。

天冷了,树蔸巴晒了一个多月,好像干透了。放到火塘里,只有烟,不见火,还出水,熏得人眼睛直流泪。老伴流着泪说:做了哪门子鬼事,这哪里是柴禾?眼睛都给熏瞎了。

说着,就把树蔸巴摔了出去。老福头想骂她几句不知个好坏,但自己也烟熏得正流着泪,心里也不好受,只好忍着。

接下来的第一年,风调雨顺,未发洪水。老福头浮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第二年开春之后,雨水就多了。入夏时,洪水来了,堤埂打烂了。老福头有话在先,不敢跟队长报告,只有自己默默地找石头护堤。那几家也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有人讥笑:堤埂还真像块五花肉呢!

第三年,洪水一次接着一次,把五花肉给吃了。接着,那没有防洪堤的田,也像屠夫割猪肉一样顺手,割一块,少一块。老福头的两亩田,全没了。他想向队长报告,只是没那个脸了。

又过了一年,那一片七八户人家的田,被一一割去。

那几户受连累的人家,没气出,就会说上几句:饿柴烧啰,前世未烧过柴,倒是眼睛未熏瞎!现在好,田没了,也安然自在了。

老福头不敢接嘴,骂的人又没点名道姓。说谁骂谁,只有自己清楚。他觉得自己心里在流血,骂一回,流一回。

他儿子没考上大学,外出打工,一去就是多年。老福头心怀内疚,他不仅没有本钱让儿子去复读,而且嫌话难听。还剩的一亩田,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从那以后,老福头似乎蔫了。

好几次了,老福头癫头癫脑地从桥上跑回来,对老伴大声说:田还在!还在。

老伴擦着泪水。说:还在就好。

他知道老伴不信。老伴说:别想了,没得就没得,这几年我们不是照样过来了。

在家里,老福头像红薯藤,挨霜打后,变得生硬。村里人知道他想得要癫了,也不再计较他。老伴随时留意他。不然,有没有人,也很难说。

又过了几年,堤埂修好了。老福头赶紧给儿子打电话。儿子问:谁修的?老福头说:县水电局修的。尽是片石和水泥砌的,好牢固咧!回来看看吧。

儿子在那头迟疑了一下,说:那好吧!就回去过年吧。

他和儿子聊了一会儿。儿子最后说:可能的话,带一个人回去看看。

老福头只是说好,至于好什么,他不清楚。他听到电话的那头,有一个女的在问什么。他赶紧告诉老伴。夫妇俩像孩子一样哭了。

从那天开始,老福头就打扫多年懒得清理的庭院。有人问他:老福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他答非所问,说:小麦返青了。

有人说老福头癫了。不知是真是假。

关于柳树的文章2:柳树

文/董婷婷

柳树是画卷中的常客。

小孩子稚嫩的简笔画里,树是粗壮的主干和周围盘旋的波浪线;大孩子细致的写实素描里,树是细密的线条斑驳的纹理;画家的写意水墨画里,树是盘综复杂的根映衬着折不弯的精神。

画中的树变换着千姿百态的身影,那现实中的树呢?

大片的杨树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在森林里茁壮成长;笔直扎根在戈壁的白杨享受着寒风的洗礼;房间里缀满装饰的圣诞树摆着娇小姐的姿态……五花八样,不一而足。

而我眼前的树呢?

它只是一棵最寻常的柳树罢了。不高大、不笔直、也不漂亮,甚至在开春还有恼人的柳絮随风乱飞。对他视而不见者有之,在他身上乱刻乱画者有之,想把他砍倒者亦有之。可它呢,春抽芽,夏繁茂,秋落叶,冬披雪,努力地扎根在这一小块土地上。年年如是,尽管从未有人在意。

像柳树这样的人随处可见,不过都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粒粟米,渺小到没有人能看得见。但他们依旧在坚持完成着那微不足道的使命,在社会的最底层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力量,一点一滴,汇聚成群众的海洋。

一棵树,为奉献自然而生,一个人,为奉献社会而生。这是我们的使命,或许分开来看并不十分重要,但就像柳树的使命一样,纵然简单,但只要认真努力并完成它,那么,就值得荣耀。

关于柳树的文章3:千古绝唱——《咏柳》

文/杨文尧

柳树婀娜多姿,自古以来都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柳”与“留”谐音,因此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最早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出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大诗人李白在《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中也这样写道:“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柔柔的杨柳枝成为人们表达离情别意、寄托情感的一个载体。

可是我最喜欢的却是唐代另一位大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读这首诗,丝毫不会让你产生离愁别绪,只会让你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头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落笔就运用新颖的比喻描摹出春风中碧柳生意盎然的秀姿。柳枝新绿,色泽鲜亮,仿佛碧玉雕饰而成,浓密的柳枝柔嫩轻盈,纷纷下垂,在春风中婀娜多姿,迎风漫舞,如同万条绿色的丝带一般。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以别出新裁的想象,独特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想象这细叶是巧匠剪裁出来的。以问句引出春风似剪的比喻更显生动,同时问句还隐去了持剪裁春的主体,诱人在吟咏中体味大自然造物者的灵巧慧美。简直绝了!也不知道贺诗人是怎么想到这么绝妙的比喻的。

老师还告诉我们: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也是《咏柳》成功的一个要素。诗歌以非常之笔为事物传神写照,获得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前两句基本上是实写,虽有虚笔,但仍不失为富有生活依据、从现实生活中锤炼出来的艺术形象;而后两句春风裁细叶的妙比,实为以特写式的镜头,运实入虚,生动地揭示了“春风”与碧柳间的密切关系,虚实相生,别具情致。正因为虚实得体,富于哲理,所以,“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也就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是古典诗人和画家的共同追求。贺知章虽非画师,但他的《咏柳》诗却像悬挂于祖国古代艺术大厅中的一帧工笔画一样,虽经千年风雨剥蚀,而其艺术魅力不减当年。

茫茫诗海,我独爱《咏柳》这一千古绝唱!亲爱的朋友,你呢?

关于柳树的文章4:像柳树一样俯首

文/白薇

柳树是大地上的君子。

无论生长的地方是残雪未融,还是花团锦簇,也无论是繁华的长街,还是寂寞的戈壁,柳树都轻盈优雅地俯下身去,行躬身大礼。

初春时碧玉新妆,秋深处繁叶落尽,柳树依然一派谦和恭顺的风度,款款柔枝,每一枝都彬彬有礼。所以,即使是荒凉寂寥的旷野,因为一株柳树,也会生出些许温润诗意。

除了柳树,杨树、槐树和梧桐们也是城市里常见的树种,但它们的样子都有些张扬傲气,要仰起头看,就少了些亲近。而那株生长在《诗经》中的柳树,今天依然枝青叶碧撩人心怀,就是因了它那与众不同的姿和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无论风雨寒暑,柳树的“姿”都是温柔含情的。在古诗词里依依拂袖,在旧水墨里如含烟似云,那枝条间的优美倾倒了众生;柳树的“态”更是沉静仁爱的,像须发飘飘慈眉善目的老者,无论是离客,是归人,是爱侣,还是一位在树荫下歇脚的农人,它都传递着温和清凉的善意,给予了宽厚的抚慰和遮蔽。

喜欢那些人,那些柳树一样温柔的人,用温和的枝叶轻轻抚摸这浮躁的世界——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有名的企业家,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结束时松下的菜只吃了一半,他让人去请主厨。人们有些尴尬和紧张,以为松下会挑剔指责什么,却见他温和地对主厨说:“菜很好吃,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菜送回厨房,心里会误解难过。”还有一位老人,是剧作家夏衍。他临终前突感不适,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她开门欲出时,夏老艰难地纠正她说:“不是叫,是请。”这是夏老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用尽了所有的气力。

认识一位女子,她的眼睛里总是盛着浅浅的笑意,即使是给乞丐一元硬币,她也会轻轻地弯下腰,朋友们都喜欢她,喜欢她的乐善好施,喜欢她的谦和优雅……

常常暗自思量,是什么样的风度让他们时时刻刻体恤和呵护着别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教养让他们长久保存一份温和谦卑的情怀?在芸芸众生的嘈杂间他们怎样传递最亲切的问候,在尘土飞扬的旅途中他们怎能不疲倦悲悯的注视?

如果有答案,那就是他们像柳树一样有着一颗敬重仁爱的心灵,不嚣张,不跋扈,不暴戾,无论遇到怎样的季节和天气,都能微笑着俯下身去,把清凉和慰藉传递给世界。

可是,现实里也有那么多骄傲的人——在酒店里看到一个领班在厉声呵斥实习生,因为用力过猛,精心描画过的眉眼让人惊恐;雨后的街巷要小心躲闪,常有飞驰而过的汽车溅起一路泥水;在服务窗口会心生怯意,不愿看到一张粗蛮不耐的面孔……他们,尘世间那些倨傲的冷漠的苛刻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骄傲地扬起的面庞。

经历之后也会独自揣摩,是什么样的优越让他们如此骄傲呢?是因为那一张标着职位的胸牌,那一辆显示身份的豪车,还是那些没有温度的权利和财富?当一个人在万物面前扬起骄傲的头颅,他还能够看清脚下的沟壑吗?

还是喜欢长久仔细地端详一株寻常的柳树。垂柳有情,无论多么高大多么茂盛,对相依的泥土,对同生的万物,一株生长了百年千年的柳树依然会怀着深厚的欢喜和感激俯下身去,它那温柔卑谦的身影给了世界一个美丽的范本。

故乡的秋渐渐深了,窗前那株满枝盛绿的柳树向着大地弯出一个微笑的弧度……你看它,多么美。

关于柳树的文章5:柳树湾的梦幻记忆

文/姚建清

尘世间生活久了,听多了现代化设备带来的噪音,于是耳朵开始向往清净;闻多了现代化工具发出的臭味,鼻子开始憧憬清新;见多了人类创造出的缤纷色彩,眼睛也开始展望纯色。听说一个好的去处——柳树湾,它是一个人间仙境,正好可以满足五官的需求。

于是,周日清晨日出之前,与朋友相约结伴而行。一路上,飘荡在山涧里,穿行于云海中,脚踏丝带般的山路,奔向心中向往的地方。前方目的地很远,看不见尽头;前方目的地很近,就在心中,多想靠近你,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于是脚下生风,急速行走。心还在不停地向前,路却戛然止于两颗石头砌的古树前。古树砌得十分逼真,硕大的树干,茂密的树枝,繁密的树叶儿,以为真的是看见了古代的树木。

走进两棵古树间,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绿的海洋,一股乡间远古的味道,宛若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趟过颤颤悠悠的木质浮桥,就进入了林荫小道,一棵棵参天大树,伸出枝桠连成一片,遮阴避凉;一处处纯净的绿色中露出一洼洼菜地,浓密集中的绿色露出无限丰收的希望;弯弯淙淙的河水,风吹枝叶飘,草落水清咧,草和叶儿顺河水蜿蜒地流走。偶尔还伴着几声鸟鸣,就似万绿丛中的一抹红,点缀了这个清爽的世界。

踱步于青山秀水中,掬草间凝露,润唇,甘甜;嗅枝叶芬芳,养肺,清爽。任所有的心念携着泥土的气息在绿树丛荫下舒展,心儿在枝桠中萦绕,身体在树林中穿梭,随意惬意。朋友们在林中欢呼,雀跃,摘野菜,爬索道,游戏,嬉水,快乐极了。寂静中响起一首华尔兹,蜗牛伴着节奏漫舞一曲,蜗牛的舞姿竟然是那么得华丽优美,用情入戏,憨然尽兴。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相融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变得纯洁,自然与人之间变得充满灵异,手中的镜头不时地记载这美好的一刻,留下美丽的景色在画中。

我爱上了这片净土——柳树湾。爱上了这饱满的空气,一吸透底,通透凉爽;恋上了它的清新纯净,心在这里变得单纯,充满着简单的爱;更痴迷于它的气味,醉人心脾,流连忘返。

时间在流逝,人也必然的回到尘世,踏上返回的路途,我便开始怀念这次旅行,不舍同行的朋友,这次记忆将会深刻地留在心中,成为永久甜蜜的往事。

柳树湾带给我梦幻的回忆,有机会还会再去重温这份感觉。

关于柳树的文章6:柳树下的荷塘迎来鱼儿的悲伤

文/高贵昊

当阳光让我身体的热量达到了这个季节给我温馨的砝码,我再三打听,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找到了柳树下的荷塘,在塘崖上,一棵棵充满生命活力的的青柳就像不可侵犯的士兵一样屹立在荷塘崖边,同样,荷塘就像一面清澈的银镜装扮着青柳阿娜多姿的身躯,也让我深深地读懂了鱼儿的悲伤。

还是迟了一步,因为荷塘边的停放着十几辆豪华的小轿车。随着让阳光耀扮且刺眼的鱼竿伴着在空中的一个弧形表演,除了迎来一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接着就是一条可怜巴巴的塘中之鱼进了掠食者的网袋。

我看着半身还沉浸在水中的网袋在不停地摇摆,网中之鱼似乎用着儿时吃奶的劲头,做着垂死挣扎的拼搏,哪想,它已是掠食者落日之时的盘中餐,因为,它们经受不住带着扑鼻而来,充满胃口的诱饵。

一个村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呈现在我的眼前,手里拿着一个小板凳,笑着说:“你钓鱼吗?我们这里出租鱼竿。”顺着她的手指,我看见了荷塘对面的一个小门头商店,或许她就是这个商店的老板。我笑了笑应了一句:“对不起,我不会钓鱼。”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村妇并没有多说什么:“看着你站了这么久了,给你个板凳坐一会吧。”这一句话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这名村妇的憨厚和淳朴,也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季节带给我的一种暖意。

我谢绝了这个村妇的好意,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走到了一棵干枯伴有绿色柳树下,抚摸着这棵苍老斑斑,布满皱纹仍余留生气勃勃的柳树,我猜不透它的年龄,但是我看清了它衰老的面孔,就在它脊椎似乎弯曲到荷塘的位置,我忐忑不安地坐了下来。

一阵清风吹过,一枝柳条伴着青叶轻轻地敲打着我的脸庞,毫不犹豫,我抓住了柳条,就像挂有诱饵的鱼钩,柳条,青叶,让我又回忆起童年村前河边的青柳,风筝在空中映着白云飘移梦想……

此时,我想起了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何必用这句话来伤害这棵已是伤痕累累的柳树呢,同样也是一个弧形,让我将柳条弹回了它的原型。

面对荷塘中悲伤的鱼儿,面对柳荫下彷徨的身影,柳树下的荷塘边,是留还是离开?

关于柳树的文章7:怀念柳笛

文/郭增吉

清明节前,一株株柳树长垂的枝条上,正悄悄滋生出可爱的嫩芽,或翠绿,或鹅黄,在和煦的东风里款款摆动,像幕帘,像瀑布,朦朦胧胧,袅袅婷婷,别有一番风韵。

看着婆娑起舞的柳条,不觉又想起童年的柳笛。

做柳笛看起来事小,却是技术活儿,要掌握要领。搓得轻了,柳皮和柳骨不会分离;搓得重了,柳皮会被搓破,报废。一开始都得找年龄大一点的伙伴教,人家会“倚老卖老”,不教你。你得陪着小心,说着好话,央求得差不多了,人家才会露着几丝得意的神色,有一搭没一搭地教你几招。你还要用心去领会,反复做实验,很费了一番功夫,才能做起来得心应手。

每年春分至清明期间,柳枝最柔软,正是做柳笛的最佳时刻。我和小伙伴们会在不损害树木的前提下,折下几条细如筷子或粗如手指般的柳枝,用小刀裁成两三寸长的几截,拿一截放在地上,用脚轻轻踩着,来回搓动,觉得火候到了,然后撕开一头,用嘴紧紧咬住,两手拧动几下,用力一抽,绿葱管似的柳皮儿便整体被褪了下来。扔掉白白的象牙一样的柳棍,先用小刀在柳皮的一端削去绿色的薄膜,用门齿咂吧咂吧咬几下,使其柔软,这样,柳笛就做成了。鼓起腮帮,用力一吹,便“呜——呜——”地断断续续响起来。

柳笛有粗细之分。粗点的柳笛,声音浑厚粗犷,如牛哞哞叫,似马啸啸鸣。细点的柳笛,声音尖细绵长,如黄莺娇娇啼,似春燕悄悄语。如果手中分别拿着几只粗细不等的柳笛,替换着吹,声音自然也就粗细不同了。

有经验的,还会弄一拃长的柳皮儿,等距离掐几个孔,吹时用几个手指按着孔,不停地交替捂着、放开,便会发出虽然简单但有点像竹笛一样错落有致的声音。伙伴们吹着柳笛比赛,此起彼伏,清脆,嘹亮,俨然一场乐器大赛。童年时生活还很贫穷,缺少玩具,这柳笛就是最好的音乐了,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敲响的警钟:又到春天了,该好好学习啦!

现在,人们富裕了,孩子们什么玩具也不缺,再也不稀罕这简陋的柳笛了。可我们这一代人,却总忘不了清明时节的柳笛童年。

曾听过程琳演唱的歌曲《柳笛》,至今仍在耳边萦绕:

柳枝长啊柳枝密,春风晾得柳树绿。不知你忘记没忘记,你曾为我做柳笛。树上的鸟儿随我唱,田里的水牛听入了迷,你记得我,我也记得你,柳笛声声传友谊,传友谊……

歌声犹在,可去哪儿还能听到声声柳笛呢?

关于柳树的文章8:柳林之柳

文/黎胜刚

柳林坝是以一堤柳树而得名的,柳与堤结缘。一片柳林守护着一个坝子,让这个坝子享受到了最早的春天。从数九寒天开始,柳枝上便开始孕育叶芽,等不到打春,柳枝上便涌满了一串一串的春意,成为报春第一枝。

柳林坝在黄洋河上游南岸,紧紧依偎在十八盘的怀抱,河岸的龙首山上稀稀朗朗几棵柳树,把偌大的一个坝子隐藏很深很深。以往,去柳林坝的来往行人是靠摆渡过河,上世纪70年代才修了一道水泥拱桥,结束了村民隔河渡水的历史。渡船口的那几只小船成了文物,撑船的哨工也从此弃船为农,很多船上的故事随着滔滔无尽的黄洋河水渐渐远去,知道这些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对这些逝去的往事也渐渐淡漠。唯独那一棵棵遒劲的古柳,黏着这个坝子,念着这个坝子,守着这个坝子。以坝子为家,以坝子为伴。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无论风霜雪雨,电闪雷劈,从没有过一丝一毫的放弃。

柳树是一个最为普通的植物。或河边,或沟旁,或石缝,或坎穴,尽且能安身立命。只要有一分土壤,便会有十分的活力。凭着骨里那份坚毅,扎下细细的根须,无须浇灌,不须经营,她就能长成一棵大树,洒下一片荫凉,或成为一根建材,或成为一道风景,或成为一个故事,给人留下无尽的联想。……柳树很谦逊沉稳,垂柳成丝,低低地放下自己的枝干,不生骄枝,不长傲叶,总是一副谦谦君子之态。纵有狂风袭来,也只慢慢摆动几下柳丝作为回应。陶渊明先生择柳而居,以柳为友,以柳作为镜,以柳作文,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自诩五柳先生。身边的柳树成了他的座佑铭,让他在惆怅的岁月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找到了做人做事的真谛,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柳树很普通,很平常。论木质,她不能作椽,不能作檩,更不能作梁。论景物,她既无鲜花,又无果实,是一个没有多少作为的树种。她没想过要成为参天大树,也没想过被人们宠为娇子,只是老老实实的以堤为友,与土为伴,以清水为生命之本。砍一根而发一丛,砍一丛而发一片,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韧性。坚守着一方热土,任凭风雨雷电,严寒风霜,风姿不减,生机勃发。黙黙地守护着那个坝堤,黙黙地守护着那个坝子,黙黙地守护着那片希望,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希望。

柳林坝以柳树之多、之奇、之大而闻名。后街池塘边的柳树枝劲苍桑,恬静古朴;龙井边上柳树枝繁叶茂,柳丝垂地;渡船船口两岸的柳树淳厚挺拔,安详泰然……柳林之柳,多姿多彩,各有风韵,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有坝子必修堤护坝,有坝必有柳,柳成为守堤护堤的中流砥柱。顺着修起的河堤,插一路柳枝,十天半月就会长嫩白嫩白的根芽子,过不了多久,绿油油的树叶子就会挂满树梢,慢慢也会成为大树,成为柳林。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她把软弱的根须慢慢扎进泥里,扎进石缝里,越长越兴旺,越长越结实,把一个个零散的石头结为一体,相拥成团,河堤就牢固起来,洪水就望而生畏,绕道而行,一河两岸的良田就安然无恙。

柳林坝住着四百多户人家,主要有两大家族,一为贾姓,一为王姓。两大家族像那片柳林一样,世世代代在这个坝子上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屋连脊,地连界,耕田种地,互帮互助,从没因你多一点、我少一点,你强一点、我弱一点发生口角,闹过是非。贾家有贾家的家规,王家有王家的家法,各司家道,各秉祖训,使得这块风水宝地人才辈出,地灵人杰。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清朝时期装 置官帽的官帽子合,拜见了年逾九十一岁的抗日老红军,也遇见了文质彬彬的老书生。他们对这里的前世今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感情。这些鲜活的人和事,是对这块风水宝地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柳林之柳是一种自然之美,是一种本真之美。在二月的春风里,少了几分娇柔,少了几分妩媚,却多了几分伟岸,多了几分执着,还多了几分坚守。有这片柳林之柳,柳林的春天不会暗淡,柳林的春天不会迟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