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文章

请欣赏豆腐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豆腐的文章1:冀南豆腐香

文/董竹林

吃大锅菜,是故乡的传统习俗。大锅菜里,肉可以没有,但豆腐却少不了,没有豆腐,就难称乡间的美味了。因此,冀南的故乡,很早就出现了“没有豆腐不成年,没有豆腐不成菜”的说法。

故乡位于冀南太行山东麓,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春秋少雨,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这里闻不到稻花香,难见滚滚麦浪泛金黄。是土地的仁厚,在哺育农民种下的庄稼。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这种以豆子为原料制作出来的食品,经过赤日下的颠簸煎熬,迈着艰辛的步履来到太行,竟像胡杨树般在故乡扎根了,并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飘香。

南宋诗人白甫在《舟次下蔡杂感》里写道:“山下农家舍,豆腐是佐餐。”淮河中游,老百姓每日的餐桌上,豆腐不可或缺。但在冀南我老家,曾兵火不断难得太平。过年过节了,很多人家都割不起肉,有块豆腐下锅,也算吃到了好东西。豆腐,既是粗粮细作的产物,也是百姓饭桌上的珍品。

老家做菜时,豆腐切的块大。即使怕豆腐放的时间长了,让霉菌给弄坏了,顶多用油炸一炸,给豆腐表面加层油。或把豆腐放在盐水罐子里,用最传统的办法,让豆腐不变质。故乡少有人做“臭豆腐”,即使吃起来再香,也不愿意让一个“臭”字亵渎了豆腐固有的馨香。

“二十五做豆腐”,这个年俗,在故乡代代相传。这一天,是很多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条街巷、一个村庄的人,一年当中唯一一次一起做豆腐的时候。用钢磨磨豆浆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过去都是用石磨磨。大户人家,有成缸满袋的豆子,又有牲口拉磨。小户人家,谁家也没有成瓦缸的豆子存着,便几家凑凑,合起来做一撮子豆腐。你一升,我一碗,就是只有一捧豆子拿来,也没人嫌少,最后保准会有一块儿豆腐过年。将豆子放在缸里或桶里用水泡上一夜。泡透了,就搁到石磨上磨浆。磨大些的,用人推,孩子们也能在磨杆前加把劲。磨小些的,就由家长们轮流着用手拐了。

做豆腐的场所,可以是一户人家的灶火房,也可以是牲口棚的储料间。两扇磨有直接安在磨盘上的,有架在一口大锅或大缸口沿上的。上下两扇磨盘,上动下静,如天地般叠合在一起。切合着的两扇磨面,其凸起的纹路阴阳相对,终生相依不舍不弃。那扇运动的磨盘,围绕着磨脐,在故乡的大地上,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在一辈又一辈庄稼人的手下,不停地旋转。一圈一圈,似星斗在转,日月在转。仿佛一个又一个的轮回,花开花谢,冬去春来。转动的磨盘,磨出了无数个父母家人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也磨出了元代诗人谢应芳写的“工夫磨得天机熟,粗滓禳倾雪汁香”那些优美诗句。

豆子磨成浆后,他们用布单把里面的豆渣滤干净,便点燃柴火煮浆了。点卤水需要谨慎,都是找村里经验多的人过来。找来的人,用勺子盛了卤水,在翻滚的浆锅里顺转几圈、倒转几圈,目不转睛,大气不出地盯着锅里的变化。明代诗人苏平在《咏豆腐》里写道:“百沸汤中滚雪花。”到了这时候,点卤水的才敢把勺子丢掉,长舒一口气。

一茬一茬的孩子们,喝着大人递过来的豆腐脑,感觉热乎、柔软、香甜。这时,灶膛里火苗、马灯乃或橘黄的电灯光,映照着父亲和乡邻们的脸庞。锅里的热气像淡淡的青雾,将光影人声氤氲起来,使得眼前的场景格外温暖。

斗转星移,豆腐,在故乡人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变。这一古老的食用珍品,在乡村仍保留着诚朴、古老的韵味。

豆腐的文章2:腊月年味豆腐香

文/宋伯航

岁月就像山村的石磨,一圈圈转圆腊月的光晕,春节就要到了,盼年的心情永远留在童年美好的记忆里。

“新年到,新年福,家家户户做豆腐”。听着儿子唱起这首乡下的儿歌,蛇年新春已悄然而至。在我北方的农村,每到大年三十,有吃饺子的习俗。因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包饺子。乡下年的饺子,包得越多越好,不仅三十晚要吃,大年初一一早还要吃,这叫“三十包住福气、初一咬住福运”。

上世纪70年代,在我孩提记忆中,每到年三十这天,母亲就开始忙乎包饺子的活。吃过午饭,她来到自家菜园地里刨出新鲜的大葱,割上翠绿的韭菜,从萝卜窖中,取出一竹篮白萝卜、红萝卜,再拿到村南头的水井边,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洗着,生怕有半点尘杂,那干净才叫真干净,水灵灵的滴翠,嫩生生的鲜艳,十分招人怜爱。

制作饺子的第一道工序是和面和备馅,母亲先用邻居石磨磨出的面粉,把面粉舀到一个木盆里揉和,边醒面边备馅,先从过年父亲买回四斤多的猪肉里,选几两不肥不瘦的肉,搁到一边;把萝卜切成丝,放进锅中用开水焯,焯完捏干水分;再把大葱、韭菜切成丁段,将这些一同放到案板上剁,约半个时辰后,馅备成,再放上一点她亲手磨碎的花椒、八角粉作调料,把馅调成粘手状。母亲说,馅粘手,叫新年粘福。

母亲把和好的面,用擀面杖擀出薄薄的面叶,用刀切成不规则块状,喊来全家人包饺子。我和姐姐不会包,母亲示范说,必须学着包,每人都要包住新年的福气。我包出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父母的夸奖,让我心里倍感快乐。那年代不像现在,有电视看,有MP3或收音机听,仅有家中生起一盆柴火,红红火火地燃着,边取暖边包饺子。父亲说,这叫“红火地包住新年的福气”。

等饺子包完,已到了夜晚。母亲拿出部分饺子下锅,煮熟后,盛出一碗,先敬老天,再敬灶神,最后敬财神。敬礼已毕,便开始燃放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是父亲第一个先吃饺子,因他是一家之主。然后,母亲一一盛上满满几碗,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三十的饺子。我亲口吃下过年的饺子,虽馅中的肉不多,但满口溢香,不会挑肥拣瘦,细嚼浓浓的年味。全家人吃着年三十除旧迎新的饺子,欢乐充满了陈年的老屋,那时光幸福而美好。

每当想起那段岁月年三十的饺子,虽已成过往烟云,但仍记忆犹新。在过去大集体的年代,粮食欠缺,物资匮乏,紧张度日,日子贫穷,一年下来,除了过春节,平常很少能吃到饺子。如今,国强民富,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别说过年吃饺子,平时也是想吃就能吃,连鸡鸭鱼肉也不稀罕。经历不同的年代,过着相同的新年,可那个时代年三十的饺子,永远都珍藏在一生的记忆里。

豆腐的文章3:在桑岛做豆腐

文/韩晓岗

2012年我受北京建工国际公司党委派遣赴坦桑尼亚分公司任党支部书记。两年任期届满回国,思绪常回到那万里之遥的印度洋西海岸。在坦桑工作的点点滴滴似飞机眩窗外的白云,团团扑面;像桑给巴尔岛那金字塔树冠丁香树的果实,串串花蕾。在桑岛做豆腐就是那一絮白云、一粒花蕾。

桑给巴尔岛是坦桑尼亚的组成部分,由20多个小岛组成,与坦噶尼喀大陆隔海相望约40公里。桑岛是岛上的中国人对它的简称。桑岛有进入世界遗产行列的石头城,那石屋、石墙和曲径通幽的石路等建筑,尽显桑给巴尔帝国遗风;桑岛还有着世界一半以上的丁香树。丁香既是佐料、香料,又是药材。因此就有世界香岛美誉。桑岛也的确是满目皆是绿,风来扑鼻香。

桑岛景色优美,白天太阳的光线照耀在深邃见底的蓝色海面,古老的独桅三角帆船穿梭荡漾,让人心旷神怡。傍晚金黄阳光洒在潮起潮落的海面上,清真寺塔尖的钟声余音袅袅,使人流连忘返。

我们北京建工集团坦桑分公司在这个岛屿上有机场建设的项目部。身处异地他乡,第一件事就是让职工吃好饭。根据临行前领导的嘱托,分公司确定了吃好饭、安下心、干好活的要求。项目经理张瑞春开始琢磨如何解决项目部吃豆腐的问题。在国内,豆制品琳琅满目,有需求才有市场。在桑岛海产品应有尽有,新鲜蔬菜比比皆是,但当地人不吃豆腐,也没有豆腐卖。当地唯一一家“百宝塔”中餐馆是国人到桑岛都愿意光顾的地方,餐馆广东老板极力想做成地道的大陆菜,但没有豆腐,令他慨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目部要想吃豆腐要坐两个多小时海船到达累斯萨拉姆市采购。物以稀为贵,稀缺的豆腐在达市也是身价倍增。即使当地豆腐达到人民币9元一斤的高价,项目部每次也是满载而归。吃豆腐成了项目部人员的奢望。

为了解决两年多不能经常吃到豆腐的问题,2013年初,项目部从国内采购了豆腐机,经理张瑞春亲自操刀传授做豆腐的技巧。头天晚上将黄豆泡水,第二天早上把滚瓜溜圆的黄豆倒入豆腐机打浆,雪白的浆液溢出后,豆浆上灶煮浆,下灶点酯,点过酯的稠浆液由圆盆入方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压制,展开苫布后白生生冒热气的豆腐赫然亮相。项目部结束了在达市买豆腐的历史。自此,豆腐成了项目部食堂的家常菜。每周最少三次制作豆腐,大厨的烹炸熘炒、蒸焖煎炖给职工餐桌上增添了十几种菜的花样,受到职工的热捧。同时豆腐还进入了我国驻桑岛总领事馆的佳肴行列,在外事活动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豆腐菜大受青睐,常赢得黑人兄弟的“大拇指”。

目前,在坦桑不管是爆竹冲天、灯笼高挂的除夕之夜、元宵之晚,还是花好月圆、流金溢彩的中秋赏月、国庆等节日,那白嫩欲坠的豆腐脑儿,红油浸染的麻婆豆腐、披金涌泡的炸豆腐等豆腐系列菜就摆上了职工餐桌。似花朵般炫开在佳肴中,给丰富的宴席添彩,引箸留匙,形成桑岛餐桌的一道风景线。

豆腐的文章4:卖菜的老爷爷

文/尚梦瑶

“老豆腐、嫩豆腐、豆芽、西红柿、芹菜、辣子、韭菜……”每天一大早,就有一位老大爷骑着三轮车,上面拉着各种各样的菜来叫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他从来也没间断过。每天早晨他的叫卖声都会把睡梦中的我吵醒,我只好很不耐烦地起床,不高兴地嘟囔着:“吵死人了!”

今天早晨,老大爷的叫卖声又传到了我的耳朵里了,我非常生气,于是对妈妈说:“楼下的叫卖声把人能吵死!”妈妈说:“这个老大爷为了让他的孙子念上书才来卖菜的,你看老大爷在这么热的天还坚持每天叫卖,喊得口干舌燥。”原来,老大爷是为了孙子上学才来卖菜的。我不好意思地回到了房间。

以后,每当叫卖声喊起,我就赶紧起床读书。就这样,老大爷的叫卖声便成了赶我起床的小“闹钟”,让我早早起床读书。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讨厌这位老大爷了,反而觉得老大爷的叫卖声是那么的亲切、好听。

卖菜是很累很辛苦的,但是,对于这位老大爷来说却是他的一份工作,是他的谋生之道,也是他对孙子的爱。我想对这位老爷爷说:“老爷爷,祝您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身体越来越健康!好为你的孙子多卖点钱,圆了他的上学梦,大学梦!”

豆腐的文章5:豆腐豆芽琐说

文/渔也

豆腐,可以算得上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是祖先巧手慧心发明出来的别致佳肴,也是民众食用最广、最大众化的烹饪原料之一。

漉珠磨雪湿霏霏,

炼作琼浆起素衣。

山匣字愁方璧碎,

忧羹常见白云飞。

蔬盘惯杂同羊酪,

像箸难挑比髓肥。

却笑北平思食乳,

霜刀不切粉酥日。

这是清人张劭所作的《豆腐》诗。作者在诗中淋漓尽致地诵咏了豆腐这一中国传统食品。长期以来,豆腐在民众的食品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满足了口腹之欲,而且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医疗价值。可以说,豆腐是美味中的大仁者,古代的贫民和皇帝同享的美味恐怕只有豆腐了。

豆腐起源于何时何地?又是谁创造发明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因此众说纷纭。《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记载农产品加工的系统农书,却没有涉及豆腐。公元前二世纪由淮南王刘安创制一说,元、明、清时期流传颇广,但有待考证;具有世界权威性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列有“豆腐”专条,认为始于汉朝,把豆腐起始置于400多年的跨度中,并未断言何人、何时所发明。据《豆腐制造源流考》一书介绍,可能是五代的时候,即九世纪或十世纪这段时间里发明的。这可能成了中华文化历史之谜。

与豆腐同根同源的要数豆芽了。制作方法很简单,用黄豆放入特制圆形木桶或蒲包等漏水透气的盛器中,避光保温,经常洒水,促使其发芽,芽长四至六厘米时即可食用。沙上人对豆腐和豆芽情有独钟,平时能吃到它们,简直是大快朵颐,乐在其中。甚至过年祭祀祖先的“正餐”,也少不了要用青菜、豆腐和形似如意的豆芽寓意后人做事能清清白白、如意吉祥。

做豆腐,要将干黄豆经水浸泡、磨细、滤净、煮浆,再加入少量凝结剂,除去过剩水分方能制成。沙上豆腐有两种:一是盐卤豆腐,俗称老豆腐;二是石膏豆腐,俗称嫩豆腐。过年豆腐一般都是盐卤豆腐,经得起搬动,冬天浸在水里可以吃好几天。做盐卤豆腐则用卤水做凝固剂,豆浆烧沸后倒入牛头缸里,点卤者就左手拿着壶口很小的卤水壶子将卤水成一条线状慢慢倒入豆浆里;右手则拿着一把长柄小铜勺不停地轻轻搅动,待豆浆一旦泛出豆腐花,立刻停止点卤,盖上木板保温,让其继续凝结,约半小时即可上箱成形。

豆腐和豆芽成为沙上人家不可或缺的过年必备食品,或许源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不过,平时家里是不允许做豆腐的,只有遇到办丧事时才可以做。而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都要做,这已成一种习俗。所以每年除夕前,就是做豆腐、渥豆芽的日子,也是最为忙碌、最为热闹的时候。清晨,男人们就会挑着水桶里的浸泡黄豆和几捆麦秸草,三五成群,前前后后,喊着号子,匆匆向豆腐坊赶去。傍晚,豆腐出来了,空气里充满豆腐的清香,看着这热气直冒的豆腐,也会情不自禁地抓起一块放到碗里,再撮上一筷酱趁热吃起来,此时的滋味,那可真是可口可乐了。

豆腐的文章6:观音豆腐

文/筱静

下班回家,看到婆婆正在清洗鲜嫩碧绿的“观音叶子”,说是准备做“观音豆腐”。

观音豆腐又叫草豆腐,它的原料来自于我们家乡大别山区特有的一种野生木本植物的茎叶,俗称“观音草”,是一种绿叶灌木,春天发芽长叶,到了夏天枝繁叶茂,正是采摘制作的好时节。

它的制作也比大豆豆腐的制作简单,将山间采来新鲜的嫩叶洗净,倒入装有清水的瓷盆里,用双手反复揉搓,直到盆中的水变成深绿色的糊状液体,再用干净纱布将叶渣过滤掉。最后再抓一把适量的草木灰,用水调和均匀,反复过滤杂质后,倒入叶汁中不停地搅拌,等到叶汁渐渐变稠凝固,再将锅盖盖住盆口,约摸十几分钟后,新鲜的观音豆腐就出炉了,其色泽幽深墨绿似翡翠,口感细嫩滑口、清香甘醇像果冻。

婆婆告诉我,制作观音豆腐并不复杂,其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加入草木灰,没有它就像做豆腐没有石膏一样,不能凝固,而草木灰的多少也有讲究,放多了不好吃,放少了不能凝固,全凭个人的感觉与经验来处理。

观音豆腐的吃法很多,可凉拌、烹炒或烧汤,这都取决于个人的口味。我最喜欢糖拌观音豆腐,将刚做成的观音豆腐沿纵横方向打成一块块正方体,再切成小丁,加入红糖或白糖拌之。盛在碗中,那般的青绿,看着就觉凉意漫溢,舀一块送入嘴里,顿时一股清香缠绕舌尖,那份清凉滑腻的味道简直妙不可言。

关于“观音豆腐”,还有一个颇为神奇的传说。传说在古时经常发生饥荒,民不聊生,人们时常挨饿,被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知道后,便亲自教人们采摘一种野树叶,做成豆腐充饥,挨过了饥荒,观音豆腐因此而得名。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观音豆腐确实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婆婆说,过去在乡下生活艰苦,没有现在这么多名目繁多的瓜果饮品,大人们就去山中采来观音叶子做豆腐消渴解馋,而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便很少有人做观音豆腐了,偶尔食之,也多半是为了换换口味,尝尝新鲜罢了。可是婆婆总是忘不了那味道,每年夏初时节,她总会亲自回乡下采回新鲜的观音叶子,做成豆腐给我们解渴消暑。我们有时候也劝她,年纪大了,别那么劳神费力了,现在想吃什么,去街上买现成的,应有尽有。每当此时,婆婆总会感叹,这来自山野里的东西才是最美味解渴的,最天然的绿色食品啊!

炎炎夏日,细细品一碗婆婆亲手做的“观音豆腐”,一切暑热喧嚣皆抛之脑后,剩下的,只有袅袅醇香中那一脉清幽幽的母爱温情。

豆腐的文章7:蟛蜞豆腐

文/徐嘉诚

我的故乡在水乡张家港,这里特产丰富,有长江三鲜、凤凰豆腐干、双山草鸡蛋等等,无不声名远扬。但只有蟛蜞豆腐让我情有独钟,这道菜我百吃不厌。

有一天,一到外婆家,我便一眼看到了厨房水桶里的蟛蜞,一只只蟛蜞挨挨挤挤的,两个大钳子已被掐去,剩下的蟛蜞脚毛黑乎乎,毛茸茸。正看着,外婆已唠叨开了:“快,我们开始做吧。”

外婆话音未落,我已捉起一只蟛蜞,谁知小家伙一点也不听话,居然还攻击我,幸亏它的钳子已被外公剪掉,不然我的手指就遭殃了。学着外婆那样,我小心翼翼地抓住蟛蜞壳背,清理了十几只蟛蜞,剥去背壳的蟛蜞光秃秃的,难看极了。

我们把蟛蜞放进篮子里,外婆倒上水,我筛动篮子,来回几下,蟛蜞身上的蟹黄和泥垢就洗干净了。我把所有的蟛蜞一股脑儿倒在石臼里,外婆又指导我:“用棒锤底部捣烂蟛蜞就行了。”接过沉甸甸的棒锤,我开始捣起来,不到几分钟,蟛蜞就变成了糊糊。外婆用纱布做成的袋子包起蟛蜞糊糊便开始挤肉汁,只见外婆一用力,又浓又稠的汁液就流了下来,黛青色的汁液很快就有了半盆,做蟛蜞豆腐的材料终于准备好了。

外婆打开炉灶,先往锅里倒上一些油,撒上半勺盐,放进几片姜,倒上些水做成咸汤,煮开了,才把蟛蜞肉汁倒了进去。片刻工夫,我发现蟛蜞肉汁开始慢慢膨胀,宛如朵朵盛开的睡莲飘浮在热腾腾的水面上。这时,外婆撒上一把碧绿的韭菜叶,蟛蜞的鲜香夹杂着韭菜的清香扑面袭来,引得我垂涎三尺。蟛蜞豆腐做好了,外婆拿起汤勺把蟛蜞豆腐盛进碗里。我拿起勺子,塞了满满一大口,顿时,韭菜的清香甘甜和蟛蜞的鲜美,让我每个毛孔都活跃起来,贪婪地吮吸着这人间美味。

我细细地品尝,那细嫩爽口、入口即化的蟛蜞豆腐,居然还带有点久违的外婆做的饭菜香味。难怪离乡多年的家乡人一回到江南水乡,从不忘点这一道美味的家常小吃——蟛蜞豆腐呢!

豆腐的文章8:月牙山豆腐

文/黄伟林

如今,不知道桂林究竟哪道菜最为着名,但在抗战时期,最着名的桂林菜,可能就是这道月牙山豆腐。

1932年可能是广西声誉鹊起的第一年。我以为,这或许与两个旅行团游历广西有关。这两个旅行团分别是五五旅行团和广西旅行团,两个旅行团一前一后,分别于1932年5月和8月游历了广西。前者留下了《桂游半月记》,后者留下了《桂游鸿雪》。两本书不约而同都提到了月牙山豆腐。

1932年5月12日,五五旅行团游历了月牙山,《桂游半月记》留下了关于月牙山豆腐的记录:

乘轿至月牙山,山不甚高,而绝顶一峰,挺若锋棱,故又名剑山。山半有岩石,如半月,寺即在其前。老僧某善制豆腐,得秘传。是午周师长招同人午饭山之飞霞阁,得一尝,味果殊绝,宜其驰名远迩也。

1932年8月22日,广西旅行团在月牙山宴请有关人士,主菜即为月牙山豆腐,《桂游鸿雪》如此记录:

是日游程,订约到月牙山晚食。时已薄暮,乃命驾而往。月牙山在龙隐岩北,石磴数十级,崖至半悬,望之如新月初生,故名月牙。石壁三面,琼花四出,如屏之列,如帷之张。诚有如龙嘉德游记所云者。岩上有倚虹楼、襟江阁等处。予等乃在此设席。……凡三席,均素食。月牙岩有老僧主持,其素食以豆腐为最着。献食至豆腐,则老僧亲出致敬。如寻常宴会时,主人之亲献鱼翅,同一礼数。

1934年,一位姓名崔龙文的人士在游历了粤北之后,游兴未尽,复作桂林之游,留下了《桂林游记》,其中亦提到月牙山豆腐:

由七星岩西行一里至月牙山,石峰矗立河滨,石磴百余级,均有石栏围绕,至山麓有寺,亭阁参差,楼高二层,题曰倚虹,颇宜远眺。寺僧以善制豆腐着名,住持留用膳食豆腐,因时间短少谢之。

1942年6月25日,叶圣陶在其日记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梁漱溟先生自港回国,留居桂林(梁本桂林人),近寓所中,现之、彬然导余往访之。状貌严肃,发言颇缓而沉着。坐少顷,现之邀往吃月牙山豆腐。月牙山在研究所附近,山前有素菜馆,煮豆腐尤有名,桂人所谓桂林三宝之一。三宝者,乳腐、月牙山豆腐及女伶小金凤也。余在店中几乎每餐有乳腐,豆腐则适然遇之,是已识其二宝。惟小金凤已嫁人,不复唱戏,此宝不可识矣。……吃豆腐,的确滑嫩鲜美。另吃素菜三色,各吃面一碗,而后出。

抗战时期,着名戏剧家熊佛西在桂林生活了三年,他在桂林期间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桂林的三宝及其它”的小品文。他虽然没有把月牙山豆腐列入“桂林三宝”,但他对这道名菜也很推崇,他这样写道:

月牙山的豆腐也很值得介绍,据该山住持巨赞法师云,月牙豆腐所以精美,完全由于做法不同,我们很希望法师大发慈悲,将制作月牙豆腐的秘诀公诸于世,使芸芸众生都能享受豆腐的美味,法师功德无量矣!

1942年,着名作家茅盾在桂林生活了9个月,在即将离开桂林的时候,1942年11月29日,柳亚子、田汉夫妇等邀请茅盾一家到月牙山吃豆腐,为他们饯行。1985年,茅盾撰文回忆了这次饯行:

月牙山为桂林一名胜,紧傍漓江,山上有寺,殿堂筑于山洞中,山前有一素菜馆,煮的豆腐远近闻名,被誉为桂林三宝之一。我们品尝着滑嫩鲜美的豆腐,远眺笔立的群山,耳听漓水的喧哗,不禁为这几年来国事之艰难,文网之森严,以及朋友们聚散之无常而慨叹。

着名报人徐铸成当年从香港到桂林,第二天就兴致勃勃地游览七星岩和月牙山,数十年后写《报海旧闻》,在《桂林杂忆》一章里,对月牙山豆腐仍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在山顶一个小庙里,品尝了有名的月牙山豆腐,真是名不虚传。汤不过是蘑菇竹笋等佐料,豆腐却煮得实在好,咬一口,里面全像蜂巢一样,而依然鲜嫩无比。我一连吃了两碗……

上面几段引文,说到月牙山豆腐的制作者是一位老僧,熊佛西的文章,则容易让人觉得月牙山豆腐的制作者就是着名的巨赞法师。然而,另一位抗战时期生活在桂林的文化人李白凤,在他的回忆文章《柳亚子先生在桂林》中却让我们意识到,月牙山豆腐的制作者可能并不是僧人,而是凡夫俗子。李白凤这篇文章写的是他们当年到一位李姓商人家吃月牙山豆腐的情形:

自从月牙山老住持圆寂之后,庙里的大厨师便被一个广东盐商李某请到他的公馆里去了,知道这情况的人,大多数已不再到月牙山去领略豆腐的风味,反而改到李某家中去作客了。

旧社会的商人和官吏一样,有两文臭钱之后便想附庸风雅,李某自不例外。李某既然有了一位好厨师,怎肯不以之炫耀于众?当时桂林文酒之风很盛,有的酒楼在开张的时候,都想方设法邀请文艺界的人士去吃一顿。这时,多半是以亚子先生作为团体的中心人物。在这种情况之下,李某因为和黄尧是老相识,听说黄尧的画展,亚老很肯帮忙,于是就通过黄尧,请亚子先生代邀几位朋友到他家里尝一尝豆腐。

李某的厨师既然名冠当时,亚子先生就应邀而去,并借此机会过漓江,畅游七星岩一带的风景。

那天同游的有田汉、熊佛西、端木蕻良等十多人。

李某的“公馆”建筑在半山上,三间客堂面临小东江,屋子里布置得尚为清雅,陈设也颇简单,竹桌竹椅,另是一种风味。黄尧是常客,由他敲门,开门的正是那位有名的厨师,经黄尧介绍后,大家就坐在客厅里闲谈,我们到时,主人大约是外出买东西了还未回来。

三点半之后,主人回家来了,是一个官僚型的商人,头戴礼帽,身穿灰色长袍,面孔上一片红光,一眼看去就看得出是一种营养很好的象征,一口广东话,动作微现粗鲁。

正在喝酒的时候,梁漱溟先生也到了,他并非闻风而来,据说是有事要找黄尧。大家看见梁先生来了,就邀请他入座,他十分客气地谢绝了邀请。这时,田汉就说:梁先生不喝酒。于是主人就殷勤请吃“豆腐”,梁先生也就不再推辞地坐了下来。

这次宴会上的豆腐果然名不虚传,我们一行都是吃过月牙山豆腐的,两者相较,轩轾已经分,主人在大家交口称赞之余,又将那位名厨师请了出来,向大家作了第二次介绍。

月牙山豆腐如此美味,那么,它究竟有什么来历?有一位姓名郑宾的作者,写过一篇《月牙山的素豆腐》,称月牙山豆腐历史悠久,最少已超过百年。他还提到有人说,月牙山豆腐是明末栖霞寺住持浑融传下来的,因为栖霞寺用来盛豆腐的碗,是张同敞的遗物。如果此说成立,月牙山豆腐的历史就不是100年,而是300年。郑宾的文章说到了烹制月牙山豆腐的诀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月牙山豆腐必须要用花园村的老水豆腐。这个说法令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的舅娘就是花园村人。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每逢春节,我的舅娘就会给我家送一锑桶月牙山豆腐。当时我们只知道花园村的豆腐好,但没想到花园村豆腐如此之好,好到桂林最着名的菜必须以它为主要材料。今天我写这篇文章,既有思古之幽情,也有用世之热心。我经常到七星公园散步,月牙山和月牙楼都是必经之地。每当经过月牙楼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此美好的建筑,为什么没有相应美好的经营呢?过去,我们在月牙楼还能吃上不算很美味但总算有特色的素面,近些年,月牙楼好像连素面都没有了,更遑论月牙山豆腐。从郑宾的文章推论,月牙山豆腐失传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真希望有一天,月牙山豆腐重现月牙山。

豆腐的文章9:韭香豆腐

文/聂光玲

公司附近的一家餐馆开张,热热闹闹地放鞭炮,从办公室里看过去,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家常餐馆。中午下班,几个同事约在一起,过去吃午饭。

一进门,一个女孩笑意盈盈地迎上前来,领我们入座。女孩穿蓝色碎花上衣,蓝布裤,宽宽的裤脚,黑布鞋,蓝头巾,是店里的特色店服,和她神情中那几分乡村女孩特有的羞涩很协调。女孩十八九岁的样子,声音清脆甜美,笑容真诚。

她把菜单递过来,我们凑在一起翻看,随意地问:“小妹,有啥好吃的特色菜,推荐一下。”

女孩抿抿嘴唇,报了几样特色菜,然后说“我们店的‘韭香豆腐’很不错,豆腐嫩,味道纯,又有营养,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会长胖,点一份吧?”不像介绍其他菜品,一份“韭香豆腐”她用了好多词来形容,口气也有点迫不及待。

“是招牌菜吗?”我抬头问她。她的脸忽然有点红了,摇着头。

“不是的,不过……”她小声说,声音又急促起来,“不骗大家,真的很好吃,可以尝一尝啊。”我们都笑起来,菜单上,一份“韭香豆腐”不过几块钱,实在不是太值得去推荐,就要了一份。

菜陆续上来,包括那盘“韭香豆腐”。尝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不像市场上卖的豆腐那样水,它的颜色也好看,像小时候吃过的自己家里用浆水点的那种豆腐,蘸的调味汁是韭菜花儿,也像自己家里做的,味道纯正。女孩没有撒谎,这道“韭香豆腐”虽然不是店中的招牌菜,但的确可口。这时邻座来了其他顾客,女孩去招呼他们,听到又向他们推荐“韭香豆腐”……

之后,同事们常常去这家餐馆吃午饭,也常常会接受那个女孩的服务,她已经认得我们,不再刻意推荐了,但总要试探着问一句:“还要‘韭香豆腐’吗?”问完,脸依然会微微泛红。偶尔会拒绝,但大多时候都会要上一份。这样一道菜,花不了多少钱,又如她所说,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会长胖。清爽的味道,每天吃也不会厌烦。

也常常听到她对新顾客介绍这道菜,用词更加丰富,说起来更加流畅,只是不知缘故。

那天有同事过生日,过去吃饭,要了个小单间,没想到服务的还是她。她说有个负责包间的女孩请假了,她来代替。那天我们破例要了些贵点儿的菜,直到点完她忽然抬起头小声问:“今天不要‘韭香豆腐’了吗?”

我们先愣了一下,然后都笑起来,成心要逗逗她,我问:“为什么总介绍那道‘韭香豆腐’?是不是卖多了,你会拿提成?”她的脸霎时红起来,不是以往那种羞涩的红,而是因为着急涨红了,她急忙摆手说“不,不是的,不是那样的。”

“那为什么呢?”同事说,“你要是不说原因,以后我们再也不吃‘韭香豆腐’了。”女孩的嘴唇又抿起来,低着头,沉吟了一小会儿,小声说,“我说了,你们可不许说出去。”

得到我们的保证后,她才说:“这些豆腐是我爸做的,韭菜花是我妈做的。我来城里打工,他们不放心,也来了,在城里租了个小房子,做我们家乡洛南的豆腐和韭菜花。我来了这个饭店,我爸就决定把做好的豆腐送到这里来,这样,每天他们都能来看看我。开始老板不想要,我爸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老板才答应卖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卖得好,就一直要,不好就算了。老板不知道我是他的女儿……”

窄小的空间,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下来,只有女孩细细的声音,在慢慢描述一个关于爱和生存的温暖画面:一个沧桑的男人,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每天泡豆子、磨豆腐、做韭菜花,然后大清早骑着三轮车赶到这家餐馆。而他们心爱的女儿不管睡得多么晚,也总会早早起来,假装无意间碰到,帮他们把豆腐抬到后厨,没有人的时候,母亲会飞快取出一些小点心,或者水果,或者换洗的衣服,塞到女孩手里,而隔一段时间,女孩会塞给母亲一些钱,是她打工赚来的钱,那些钱他们要攒起来,在家乡盖一栋新房子,母亲还会留一些,做女孩的嫁妆吧……

女孩不再说话,怯怯地看着我们。

好半天,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是过

生日的小吴打破沉默,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请大家每人吃一份‘韭香豆腐’。”

女孩诧异地看着她,慌忙摆手说:“别别……姐姐,豆腐吃多了会腻的。”

“小妹,我们爱吃。”小吴说。

“真的爱吃。”我们跟着附和,然后催她:“快写上啊,一人一份。”女孩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拿起笔去写,眼泪却忽然掉了下来。她边擦眼泪边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泪,拿着单子跑了出去。

从那以后,每次去这家餐馆吃饭,不管见没见到那女孩,我们都会主动地首先点一份“韭香豆腐”,并告诉所有熟识的人,如果去我们单位对面的那家餐馆吃饭,请一定要点一份“韭香豆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