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民族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民族的文章1:汉服的魅力

文/刘荻

汉服,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有着近四千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小时候常见我的姥姥裁布制衣,打样做鞋,一根绣花针,牵引各个花样跃然于衣襟。偶尔也手把手教着我的舅妈裁衣,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样式与细节让我深深地为其着迷。后来我才知道,使我着迷的衣饰原来也有它的名字——汉服。不再羡慕其他民族拥有美丽的服饰,我们的汉服也有着最独特的魅力。从这时起,我也开始跟着姥姥学习汉服制作。交领右衽,象征着地道方正;衣身中缝,象征着人道正直;以系带束之,也代表着为人的准绳。姥姥生于旧时代,虽不是学识渊博,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却是半点不忘,单这一份对汉服的传承就足以让我为之努力。

汉服的制作中,与时俱进用着现代工艺,但是真正传统的手艺,也是时刻不忘,平针、回针、套针、缲针……在机器几乎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的时代,我却更喜欢这一针一线的踏实感觉,承袭着千百年来手工制衣的传统,做出来的衣服才更有着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而这其中更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南京云锦妆花、缂丝、鲁绣、苏绣……种种技艺都是古代制衣中所一直沿用的工艺,这些繁复的带着我们民族色彩的技艺,是一代一代手艺人的灵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孔府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等国内各大博物馆都馆藏有出土或是传世的汉服藏品,很多用于服饰制作的工艺都已失传。工艺的复原,服饰的复原,更有着无数人为其默默努力着,我荣幸可以是这其中的一分子,发光发热。

交领右衽,宽袖博带,衣袂翩翩,汉服作为民族服饰,更是体现着民族的气节与风度。女子着汉服,体态优雅,一举一动间最是端庄柔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男子着汉服,身量颀长,自有一份风雅与沉稳,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它是一件衣服,又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在这个时代,它更是承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民族的血脉。

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华丽,宋的风雅,明的内敛,融合成今天我们血液中流淌的民族的优秀品质。

关于民族的文章2:飞升与落地

文/蒋勋

不同的民族在开发身体的经验上有非常不同的特性。譬如,提到西方的舞蹈,以传统来讲,我们立刻想到的就是芭蕾舞。芭蕾大概是17世纪从法国的宫廷流传出来的,为了表现宫廷的优雅礼仪,他们练出一种踮起脚尖走路的碎步,后来就慢慢发展出芭蕾这样的艺术形式。我们会发现,芭蕾对身体的要求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脚,特别是在足踝。

人的小腿与脚掌是一个垂直的关系,可是芭蕾开发的经验是违反人体自然状态的,它要求整只脚立起来,做这个动作非常难。尤其是西方芭蕾舞里面的女舞者,穿起舞鞋直立以后,整个人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脚掌与地面几乎完全垂直,她跟地板的接触点只有脚尖。

那么她美在哪里?

我们知道,脚掌踏在大地上,我们叫踏实;可是如果把脚尖踮起来,意思就是说,我希望追求一个往上飞扬的东西。

学芭蕾的女孩走路都是八字脚,她们的身体很瘦,脊椎基本上是往上提的,这是每天进行基本功训练的结果。不同的文化会发展出不同的身体美学。

我们欣赏芭蕾的时候,觉得舞者身体最美的是往上飞起来的力量。往上飞的时候,舞者的足踝非常美,姿态有点像鸟的飞翔,所以芭蕾舞剧《天鹅湖》很有名,里面的动作基本是在模仿鸟的飞翔。在那些有名的芭蕾舞剧里,常常有一个动作——扮演王子的男舞者把扮演公主的女舞者托举起来,两个人的身体变成一条往上的弧线,是一种升起来的感觉。

而在中国的舞台上,你很少看到一个男舞者把女舞者举起来。我不能想象《白蛇传》里的许仙把白娘子举到天上去,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这个部分。在东方文化里,我们不太追求身体的垂直线,而是追求水平移动的美。比如中国传统剧场里的“跑圆场”。这种移动的形式跟西方往上飞翔的美形成了两种非常不同的感动力量。

芭蕾的基本功,常常在做提气,让气息往上升,然后将整个身体往上拉。可是在传统的中国剧场,演员练功的时候常常是蹲马步,往下沉,沉住气。这是两种很不同的训练方法。

这种审美的差异在建筑上也有体现。西方代表性建筑——大教堂,都强调垂直线,是往上飞起来的。中国的建筑很少强调垂直线。北京的紫禁城,最美的线条基本上是水平线,比如屋顶的水平线。人的身体也稳稳地踏在地平线上,所以东方人的身体呈现出一种稳重、稳定。

关于民族的文章3:中国红

文/张凌云

红是节日的红,红是民族的红,红是中国的红。

红是中华大地特有的标志,红是东方巨龙喜庆的图腾,红是炎黄子孙盛世的欢歌。

红是一盏跃动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零零星星,排列成行。一直以来,我总以为红灯笼最具象征意味了。不管风霜雨雪,还是萧瑟严冬,只要有一盏红灯笼立在前方,整个视线就会被点燃,整个季节就会被感染,那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语,而是一颗火火的红心,里面盛装的,是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的豪迈与激情。

红是一副工整的对联。自从蜀主孟昶欣笔题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后,对联就成了国人祈福许愿、道贺吉祥的绝妙方式。家和事兴、共享天伦,与时俱进、马到成功,所有的一切,都被浓缩进一条条不大的红色纸块。对联里头,流淌的不仅是翰墨飘香,更是历史,是印记,是千百年来不变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血脉。

红是一圈腾空的鞭炮。谁说中国人只懂得含蓄内敛,我们有着这个星球上最奔放、最壮观的庆典方式。你看那空中无数轰鸣的声响,就知道十三亿人民能融汇怎样的情感海洋了。各种烦恼或不快,都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和礼花声中没了踪迹,而是被那些带着红色外衣的精灵释放成同样的语词——放飞,欢乐。

红是一挂漂亮的中国结。那造型别致,曲折环绕的中国结啊,代表的是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故乡。亲朋好友聚佳日,四海一家过大年,纵然有万水千山,也阻不断回家的道路,哪怕在海角天涯,也挡不住对祖国亲人的思念,红红的中国结,就像一座高耸的灯塔,能将无边的夜色照遍,能将无形的阻隔化解,指明人们心中的方向。

红是一身靓丽的衣装。从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走来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向往。岁月再艰难,生活再辛苦,逢年过节,也一定要给自己添身新衣裳。尤其是新媳妇、小姑娘,爱穿一身漂亮的红衣,大红、紫红、玫红、粉红,从不同的角度给红色,这种最热烈的色彩增添不同的注解,抒写个性的张扬,挥洒青春的绽放。

红是一本崭新的台历。新的一年,新的日子,新的心情,新的面貌。一切从新开始,源自那灼灼闪耀的火红。红色的封皮只是外表,内在的行动才更加重要。我们从红色的起点出发,踏着坚实的脚印,走过寒来暑往,走过春华秋实,待到年终岁末,双手已捧起沉甸甸的硕果。红色就像一道警醒的标志,在它的激励与鞭策下,回顾这一年的奋斗打拼,汗水与付出化成了由衷的欣慰。

红是一纸飘舞的花钱,红是一颗甜甜的糖果,红是一根放光的蜡烛,红是一张张期待的脸庞……无数关于红的符号,共同组成了中华儿女昂扬向上的进取姿态,共同组成了华夏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象征,共同组成了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

中国节,中国红。

关于民族的文章4:腊八传家风

文/马亚伟

我们民族的节日,都与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厨房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好地方,很多习俗正是在厨房里,由父母教给儿女,代代相传的。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形成了不同的家庭风貌。所谓“家风”,其实都是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在我的印象中,从小父亲和母亲就教育我们要吃苦耐劳。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总觉得没有谁比父亲和母亲更吃苦耐劳了。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姐妹。久而久之,吃苦耐劳就成了我们的家风。

记忆中,每到腊八这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忙活起来。一大早,母亲就催我们起床,说是要熬腊八粥。父亲在院子里忙着收拾柴火,本来家里冬天用煤火,根本不用烧柴火,但我家每年的腊八粥一定要烧柴火熬出来,而且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热热闹闹的,类似今天所说的“仪式感”。父母都很重视节日,在我的记忆里,那么多的节日装点了贫穷的生活,让日子活色生香。

母亲早就给我们讲过腊八粥的传说:有一家人,夫妻俩吃苦耐劳,非常勤俭,好不容易攒了一份家业,还经常周济村民。可这家的儿子是个败家子,而且娶了个懒媳妇。夫妻俩去世后,小两口很快就败光了家业。到了腊八这天,小两口连吃的都没了,又冷又饿。村里人念及他们父母的好,于是都来接济他们,这家给点小米,那家给点豆子,凑成了腊八粥。村里人用这种方式教育小两口:吃了腊八粥,教训记心头。从那以后,小两口改邪归正,开始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吃苦耐劳,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这个故事,母亲每年都要讲,而且常讲常新。母亲用这个故事给我们上了“思想教育课”,父亲则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示领会了故事的意义。母亲早已把做腊八粥的材料一样样备好,父亲让三妹抱柴,让二妹淘米,我负责烧火。现在想来,母亲和父亲并非刻意对我们进行什么思想教育,只是希望我们成为吃苦耐劳的人,所以想办法让我们懂得,人要勤俭才能有好日子过。

小屋里,欢声笑语,温馨弥漫。要开饭了,我和妹妹抢着干活,给父母搬凳子、盛粥,他们开心极了。浓浓的腊八粥,香得没法形容,就着母亲拌好的小菜,一家人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如今想来,每年的腊八节,父亲和母亲不仅把节日过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把吃苦耐劳的家风传承给了我们。

关于民族的文章5:我的民族情结梦

文/潘可

今天早晨,我跟随小记者团兴奋地坐进大巴,向我们这次活动的地点——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出发了。

刚一下车,就有一位热情的老师带我们参观基地,他为我们介绍了行知广场、和平湖、树人广场等让我们惊叹连连的景点,随后参观的二号楼里的实践基地主题教育中心,也让我们大饱眼福!

这里的文化教育主题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走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6个民族的图腾,这些形态不一的图腾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信仰。

走进馆内,我的双眼立即被玻璃橱窗内的新疆手鼓、马头琴、巴乌……这些民族乐器吸引了,尤其是那一面手鼓,比我平时见到的手鼓精致多了,它的直径长度大概有30厘米,鼓面的蛇皮花纹分布均匀,鳞块大小均等。

如果说这些民族乐器让我着迷,那么那身着苗家少女裙的人偶更让我浮想联翩。这个人偶头戴由银制品围成的帽子,帽子的正前方有一朵花,花的四周雕刻着美丽的花纹,一根银制头簪插在头顶的发髻中。帽子的边缘挂着许多小铃铛,一动就会发出悦耳的叮叮声。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做工精致的项链,那项链一看就份量十足。它穿着以红色为底色的服饰,红布上绣着各种颜色的小花。看着看着,我似乎就成了这个人偶,正在花草丛生的草原上翩翩起舞呢!正看得入迷时,老师召唤我们离开,我充满留恋地看了一眼,不舍地离开了。

随后我们玩了踩水车,参观了果蔬长廊,观看了4D电影,在我们的惊叹声中,我们的活动圆满结束了,伙伴们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如果我真的能穿上那件美丽的衣服,拿起那面手鼓,那该有多好。

关于民族的文章6:那只飞龙鸟

文/王忠范

鄂温克民族有一句谚语:“有好运气的人才能碰到飞龙鸟,美丽的飞龙鸟一定带来吉祥和快乐。”我激动地感觉着一种美妙,好象陷入甜蜜的幸福之中。尼玛大婶对我说:“我天天都能看见飞龙鸟,天天都有个好心情。”她制作桦皮飞龙鸟,就是给自己创造个好心情。这是人生道理,简简单单,却深刻,叫人回味无穷,绝妙也。

这只飞龙鸟是飘飘欲飞的小精灵,成为尼玛大婶的家庭风景。尼玛大婶说,像飞龙鸟那样辛勤腾跃,就能过上好日子。是呀,飞龙鸟让人想象、神往,并且追求不止。后来我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大山里的飞龙鸟》,还获得了冰心图书奖,好运哟。

这么多年过去了,尼玛大婶的那只飞龙鸟一直在我的心里飞翔。

来东北老爷岭下的鄂温克民族村采风,村干部安排我在尼玛大婶家吃住,说她家木刻楞式的房子三面有窗,既整洁又亮堂。

尼玛大婶的家在老神树旁边,院套是用红柳编织的。走进屋门,空中悬挂的一只鸟颤颤悠悠,好像迎面飞来,叫人一阵惊喜。尼玛大婶说这鸟叫飞龙鸟,是她用桦皮制作的。

细看这只桦皮飞龙鸟,跟真的一个样,玲珑美丽。小小的脑袋、尖尖的嘴、瘦瘦的身腰、细细的腿、长长的尾巴,都涂着花草和树叶的汁液搅拌的自然色,鲜艳鲜活。一双翅膀支楞着,仿佛刚从树上飞来;那眼珠是用黏泥揉成的,黑得小巧灵透,身子轻轻一荡,眼珠就转来转去,活龙活现。精彩奇妙而灵动翩然的美,令人心醉神迷,我怎么也看不够了。

关于民族的文章7:我学会了弹古筝

文/王韵涵

古筝是中国民族乐器,两年前,我学会了弹古筝。

初学时,老师教我怎样戴指甲套,她让我把大拇指上的指甲套戴斜一点,中指和食指戴正。接下来老师又教我认识琴弦,每一根琴弦代表一个音符,老师说:“一个个小音符连起来就是整个曲子,你一定要记住每一根琴弦所代表的音符。”我心想,这难不倒我。第一节课后,我觉得学古筝既简单又有趣。

可接下来的课程就没有那么轻松了,练习单音符还行,弹奏曲子时,就觉得好难。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和蔼地对我说:“你看那些大姐姐们弹得多好,她们也是一步一步学好的。慢慢来,不着急。”

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都勤练曲子。别人下课了,我还在练习。3个月里,我学会了10首曲子。

通过学古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关于民族的文章8:客家,汉民族的精英

文/周振清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们的迁徙繁衍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向往和平幸福美满的精神追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战火不断,导致一批批中原人相继南奔。黄巢起义时,他们因避战乱又纷纷迁徙江西,此后,从江西迁往福建、广东。江西则成为客家人南迁的大本营。宋末元兵入侵,客家人又进行一次大迁徙,他们或勤王护驾,或深山避乱,散居南方各地。明末清初满洲人南下,再行避难往返迁徙。井冈山市下七乡的客家先人大约是此时在这立基。据说客家先民迁徙时有两样东西是必须随带:一 是先人遗骸;二是家庭族谱。所以历经千年行程万里而始终保持着客家的语言和民俗, 永远不忘自己先人故土。

最近,读到井冈山市下七乡党委、政府组织编写,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井冈山市下七乡《客家民俗》和《客家山歌》,感到特别亲切。随着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都出版了种种介绍风光名胜的导游手册。游城主编的《客家民俗》、李国亮主编的《客家山歌》则以文化底蕴深厚,资料详尽而更具特色。

来下七开基创业的客家先民是在没有大路没有汽车,没有电灯也不通电话的时代,仅凭一双赤脚一步一步跋涉千里, 一把铁锄一锄一锄开垦荒山野地,靠着勤劳双手建造家园,抚育后代 。他们追求安定生活,自由幸福,艰苦卓绝,义无反顾,敢于冒险,勇于拼搏。这些开创历史风云的先人,和谐相处,相互包容,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啊!1964年,笔者在吉水县西团乡蹲点,居住在一户客家农民家中,他们一家生活幸福。那时正值秋天,房东大爷傍晚竟热情提了一桶热水唤我“冲凉”。这是我在农村工作从未享受过的待遇,也体现了客家人的朴实与真诚。

江西大多数先民也是从中原迁徙而来, 现在虽不会说客家话,但口头语中仍有许多词汇是中原余韵;许多习俗仍有传承。《客家民俗》和《客家山歌》对帮助了解中华民族的迁徙变化是有裨益的。现在很少听到有人唱山歌了,难怪井冈山民歌手江满凤的一曲《红军阿哥慢慢走》竟会引许多游客驻足聆听。其中有的竟是东南亚侨胞,因为他们的祖先大多是客家人。这就是民族心灵感应的凝聚力,也是历史造就的民族之根。遗憾的是笔者没有造访过风光秀美的下七乡,但读了这两本书对了解下七是有帮助的,它会让你更爱下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