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间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人间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人间的文章1:暖读,人间四月天

1

久违的阳光眷顾着大地,给万物一个舒适的日光浴。驱散早春的寒气,脱下臃肿的外衣,一切都变得轻盈,而充满活力。

阳光是我的,也是你的。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朝气,就有暖意。摊开双手,紧紧握住,拥入怀里,心就暖了。

独坐公园一隅,在明媚里静心阅读,别有一番滋味。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温柔地撒在我的身上,书上,留下深浅的斑驳,感觉暖暖的,一如恋人抱紧的温度。

是怎样的文字让人振奋?是怎样的情怀让人激动?是怎样的诗篇让人陶醉?读着别人的文字,想着自己的心事,时而有感而发,时而为之欢喜,时而悲伤落泪。徜徉在阳光里的文字,感悟文本里的意境,感受字里透出的活力。

不知何时开始喜欢了写字,因它喜悦,因它忧伤,用它来取暖,用它来追求。热爱文字,一如热爱生命,热爱周遭的事物,热爱身边的人,融情于字里行间,寓爱于唯美的语境中。

2

春,是一册微薰的书。四月,纯净,清新,妖娆,洒脱。

春雨绵绵,绿柳依依,春水盈盈。落花飞絮,衔着一场流年的缤纷,泼洒在春的笺纸上,我们美丽的爱恋印染在弥漫墨香的春图里。

你,是一首醉人的诗。读你千遍不厌倦,读你的心情像春天,读你的感觉像暖阳。读你,暖暖的。

读你,成了我美好的习惯。在你饱蘸真情的书写里感受一份热烈,一份柔情,一份爱的坚定。在你深情款款的章节里时刻涌动着澎湃的激情,爱情的浪花。热血沸腾的文字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心为之震撼,为之惊叹,为之感动。

你为我而歌,我为你浅唱。你的诗篇宛若一簇簇红艳似火的君子兰,热情率真,文雅俊秀,有着君子的飒爽风姿。万水千山在字里没有了距离,天涯海角在爱里没有了彼此。爱在你我的眼神里有了默契,在心里有了归宿。爱上你的文字,爱上你真爱的胸怀。陷入一朵花的微甜,仿若醉了千万年。

读你,在春日浅笑的梨涡里;读你,在蝶儿翩翩的花丛中;读你,在静夜阑珊的月色下。

读你,读出一朵灿烂,读成一抹优雅的绿,一棵幸福的树。

3

风,柔柔地吹,轻抚岸边的绿柳,仿佛你温柔的呢喃如春风送暖吹入我的心窝。

雨,微微地落,轻吻枝头的新叶,宛若我们缠绵的相依和缱绻的牵绊。

你说,缘分真美。在一个特别的日子,美丽的晚上,我们不早不晚恰巧相遇,轻轻一句:“原来你在这里。”就这样一见如故,有说不尽的话,道不尽的情。若时光可以静止此刻,胜过无数良辰美景。

我说,有你真好。你的爱像绵延的高山,又像涓涓的细流,爱在山水之间,是如此的壮美。你的眷恋像天边的云彩,轻柔的飘落在我的心怀,染暖我的心扉。你用温情捋去我脸上的忧伤,你用炽热融化我心里的冰凉,你的爱意燃起我活着的热情。你说永远呵护我,不会令我失望,感谢有你,爱上你让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人。

亲爱的,轻轻地对你说,想你是不变的诺言;等你是执着的守候;爱你是幸福的信念。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生命之杯斟满爱的琼浆,我们共拥阳光,原来我们的爱是如此纯粹。

爱的春风里我们幸福荡漾,爱的阳光下我们欢乐的歌唱。在樱花盛开的春天,我们把生命的美好留在每一朵嫣然的粉色里,含露凝香。

关于人间的文章2:千年思量,化尽人间凄凉

文/紫夜阑珊

千年思量,化尽人间凄凉

一身蓑衣,一世执着,那些红尘里面的流年,伴随着水煮沉浮,丝丝恋想…在万丈长河之中,一路向前,一声不息…

时光生生世世,不竭不息,沾一滴历史轮廓下的雨滴,勾画碧落夜空下,唯美凄凉的情殇,深邃而又迷离…

茫茫人海,陌路人间,相遇,相识,直至相知,也许是太在意那些放不下的,错过的流年,把握不住的思恋,随风散去。那些生活之中的逝去的时光,定格在尘埃落定后的角落里,任凭挥洒的烟云……浮萍,若事……无息……在记忆里面,成了一逝不去的执着……尘封的记忆,在年华里面逐渐褪去那些耀眼的光环,人间,尘世之中的恩恩怨怨,要用一生去抚平流落的伤痛…

时间倒转,驰骋战国沙场之间,恋一世执着,踌躇满志,散尽红尘,珠帘落幕…恋他乡,夜火阑珊深处!

成也罢,败也罢,或许结果不再重要,我们经历的,我们守护的,我们用生命扞卫的,到最后还是那一场此生难忘的沟壑,跨不过去,去也是枉然!

秦时的雨,伴随着那时的思量,散落一地执着。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充满热血的世纪!敛眉沉吟,睹乱世干戈寥落,墨子的韵,伯牙的琴,高渐离的执着…荆轲的止战之殇,不眠不觉,秦时该遗忘的,该埋葬的,都会在时间那么多的无奈之中淡去。

江南烟尘之中,仿佛看见张良远驻江边,诗书万卷化飞雪,儒墨心魄犹未决,墨子之魂,世事,夜未央,乱世枭雄,谁主沉浮?

笑清浅,意深远,参透世事几多变。流年换,楚汉界,运筹千年临风烽烟。拢袖抬望眼,江山乾坤,不奂其言…烟江水栾,乱世求生存!

犹记当年竹篁,苍翠如涛,天光随云彩,水影纵横,指点黑白落子定尘埃……浮生歌里,玉砌楼台,春去秋来,凭栏阅桑海……

多少人,仁人义仕,御剑踏破乱红尘,纵横天地苍茫之中。奉一世思量,话尽凄凉,写尽岁月的另一面…

浮生轻瞥,如丝孤月,往事难却,不堪回首,似水流年,折戟沉沙此生殇!

铁骑残阳,干戈廖落的孤独,问这个尘世几个人能置身事外?浮沉,在明月的洗涤下,无可奈何!天下的苦,千万苦命底层的命运,犹于草芥,风雨飘摇的秦时时光,谁是谁的王?

玄月悠然,细雨飘飘,痴情的绝对,伤痕的深处,一世的命运,一生的沉落,往事流年,世世代代,幽然无期,冥冥之中,皓雪落,黄河浊,绝情心伤!

高楼断,夜阑殇,曾今的荣华在记忆之中化成灰烬!再美丽的雕罗玉器,却永远逃脱不了曲终人散的结局!逝去一生的芳华,随着历史里面的韵,渐行渐远…在琐碎的秦时伤痛中,遥遥无期,漫无边际…

杀戮?无情?还是无奈?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已有的事最终也会风干!敛眉沉吟,睹乱世干戈寥落!一切终归尘土,无可奈何的陌路,一场注定失败的无助挣扎…在失败面前,大口大口的喘着绝望的不平…

什么事可以抹去那些世落浮沉?什么可以用一秒去信守?繁华过后,话尽苍凉,把酒人间,几多无奈…一生追随的不过是梦里江山,如痴如醉。只怪自己陷的太深,流露的悲伤无穷无尽…

身在乱世,几多飘零,直落半程的星,璀璨夺目…

当一个人的事变成天下人的事,凡天下之人,均不可置身事外,无论你是否愿意…

选择?还是遥遥无期的不归路?挣脱?还是静安天命?浮生歌里,玉砌楼台之上,春去秋来,凭栏阅桑海之多变……

冥冥之中的结局像一张大网,在一切的世事变换中似乎总是那么的无奈…

诸子百家,墨子尘埃,鬼谷多变,阴阳之道,谁煮沉浮…若儒若闲…运筹天下于帷幄之间,残阳铁骑,踏遍梦里河山,自古男儿自强不息,绿柳红颜,江湖陌路,换作人间无数,世态无常,刀光剑影,凋零飘落…无奈无息…

任时光蹉跎,白鬓生霜,青丝无恋…一曲闭月羞花,胜过人间无数,阑珊灯火,勾缺如月,漫天星辰,紫恋纷飞的…仗剑天涯,此生无憾!

谁在易水桥边,数尽悲欢,自古英雄苦短,红颜薄命,岁月沉浮,人生难料,那一曲箫音,如奏响的乱世之音,绵延不绝…在茫茫尘土的废墟之下,聆听如天音般的乱世断魂之曲…也不枉漂泊岁月之间…世事的风尘,似乎在历史的车轮里面埋葬…

思恋,尤于秦时的雨丝,飘落乱世,泪水之中,写尽凄凉,今生流落,费尽思量…

燃一缕青烟,暗香销魂,闭眼淡看江湖路,静音之中,听涓涓之水,无穷无尽,烟雨江南中,看乱世,如梦如奂,若人间不过一场注定的梦,梦醒人终还是…飘零,暗痛…楼阕断阁,曾今烟雨缠绵,也不过浮生一梦…

天下是这样,王道还是儒道,即使没有那一场近似虚无缥缈的梦境…也起许是…茫然…

听一夜秋雨,胜似穷图,听一曲断魂之筑,这个尘世,又有几人能够放下?

雨落衰荷,冰冰冷冷的…散落一地的梦,历史里面的执着,历史外面的我,是结局还是开端?

如果不是穿越千年的雨声,痴痴守护那一份凄凉,又有谁看见那一世思量?

关于人间的文章3:至曾经

文/佚名

好久不见,你好么?这不是熟人间滴对话~这不是新朋友间滴对话,都是曾经滴曾经,曾经间曾经滴对话,至曾经

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候,翻开自己的手机通讯录, 发现一下老友留着的电话,已经不知道是否更换了,哎哎,到底要不要删掉呢~他们现在在别地上学,应该已经换号码了吧,曾经,曾经的朋友,你们都去哪了?

还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候,无意间打开抽屉,发现一本同学录,在留言板那栏,是不是有写着这样一句话:祝我们友谊地久天长……曾经滴地久天长,却因为时间的流逝,变的脆弱不堪。

还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候,好久没联系 的老友,突然QQ艾特你,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会问上一句:咋啦,有事么?……曾经间滴嘻哈,到如今这样陌生间的谈话,之间是缺乏什么啊?

还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候,与老友热聊到深夜,过了许久,又不说半句话了,曾经与如今,那些都不存在了么?

坐在大学滴课堂,还记得以前的课堂么,一起在课堂传着小纸条,有那么一个时候用力太猛,把纸条扔到桌廊之间,下课后垃圾里满满滴都是纸条呢~哈哈,当然也有那么一个时候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私密纸条,至于内容就不便透露了,。

与老友在不同的地方,是否会看到并为老友的日志留言,看到好玩的网站,是否会与你的老友分享呢?

还记得那时候的我们麽,什么都可以玩,跳皮筋,弹珠,四驱车,为了筹齐水浒英雄卡片,哭着喊着要老妈买好几箱小当家方便面么?(其实纯粹是为了卡片滴~开5包,吃一包,突然感觉好浪费啊),还有那神奇宝贝卡片,家里还放着一大推呢~~~~嘿嘿

曾经的曾经,hi~我是你滴朋友啊……这些你,你们还记得么?曾经的你们在QQ上更新这TA的照片,是我不认识滴,发现我已经不了解他的生活了

但是现在也依旧有还在联系的朋友,我们的经历中一定有只在某个阶段熠熠生辉的友情……像流星一样只是在某个时刻曾经闪闪滴发光过吧~其实我一直没有忘记你们。

其实每次出去与朋友聚会滴时候,总会提及你们,你们是那提及之后脑海渐渐清晰浮现脸庞滴旧友啊……希望再次见到你,你们的时候,我还能自然滴对你,你们问候一句:好久不见,你,你们还好么?

--------其实我一直都想念你,你们

想念以前的时光呢

关于人间的文章4:寄情山水,境由心生

文/一朵怜幽

这是个流火的人间七月,热浪一波波来袭。让我不敢外出面对骄阳,整日呆在空调的庇护下,浑浑噩噩地过着朝夕更迭的日子。

那天,母亲说我的体质太差,又缺少运动,要带我去几十公里外的地方,看一位老中医,抓一些强身健体的中药回来调养。现已退休的老中医,相传医术高超,世代行医的他,善于调理人的弱质身体。拗不过母亲的百般劝慰,于是答应一去。

那日,起得很早,似乎很久没有起得那般早了,太阳还未升起,感受着微风习习,看着葱茏绿树,心情倒也惬意。

然而,那位老中医住在深山之中,若不是有人指引,我们根本找不到行进的方向。可是车仍然在山下被迫熄火,因为山路崎岖蜿蜒,羊肠小道般宽度,树木杂草茂密,车断然是驶不进去的了。下车,看着骄阳,想着即将漫无目的行走,我不由叫苦皱眉。

走着走着,阳光愈发地强烈了起来,即使撑着太阳伞也无济于事。好在,山进得深了,就有参天的树木挡住了日光的照射。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老中医的家门口,那个指路人说的“一汪泉边的一所老房子”。

敲门,许久,有位白发婆娑的老婆婆出来开门,我们向她问好,之后说明来意,她笑着引我们进屋。

刚进屋就有一股清凉之意窜上身来,与外面宛若两片天。

这是所比较古旧的房子,连地面都还是土质的,还算平整,因为住的久了,踩踏的久了,没有干燥的浮尘,表面异常的光洁,散着幽暗的光,大概因为土质地面的原因,才得以那般清凉。房子的墙壁倒是刷得很洁白,墙上贴有一些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厅屋的正央还有一幅很大的旭日东升图,有劲松,有仙鹤飞舞。那些书画作品让我嗅到了艺术的气息,原本烦躁的心境似乎一下子都到了缓释。

穿过客厅,从一处偏门出去。我着实吃了一惊:约摸三十平米的院子里,姹紫嫣红,莺歌燕舞,馨香袭人,我有了一些幻念,仿若误入人间仙境。那些盆栽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正值花儿绽放的当头,还有一些欢快地鸣叫的鸟儿在笼子里上下蹦跳着。

院子的一隅,有一方石桌,四樽小石凳。石桌旁边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戴一副老花镜,气定神闲地躺在摇椅上,看着一本书。

我的脑中突然涌现一些词:世外之人、高雅之士……

老婆婆叫他的名字,他起身,动作轻盈,转身对我们微笑。

母亲对他说明来意,他示意我们在石凳上坐下,然后叫老婆婆给我们沏茶。我说不麻烦了,老婆婆却已经转身进屋了。

老者慈眉善目,面貌端详,想来曾经也是一位美男子。他询问我姓名年龄,以及身体状况,我一一作答。

我看到了他放在石桌上的书,是《中庸》。

老婆婆端来两杯茶,盛在青花的杯盏之中,香气袅袅升腾。

后来,他给我把脉。之中双目微闭,十分投入,我也感知到了腕间那有节奏但薄弱的脉象。

再后来,他给我开药方,我就坐在旁边,看他很认真地写字,字字苍劲有神,颇觉神韵,毫不逊色那些书法家。

于是我问他,客厅的那些草书是不是他写的。他说,是,想不到你也懂书法。我说,不敢说懂,只是欣赏。他说,为了陶冶情操,也是一种生活的消遣方式。

我说,住在深山之中是不是太不方便了。他说,不会,有需要的子女会送上来。而且,他们老夫妻俩的身体都很好,也没有什么不方便,重要的是喜欢这种真正宁逸的生活,有人来就看看,没人来就喂鸟养花,很好。

真正的儒雅归隐之人。

我突然间很感动,为这种清宁的心态,为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我还能看到一些人,不为名利所累,只一心感受生活的本真。

八十五岁的高龄,还能那般心净神明,精神矍铄,我想一定与他的这种淡泊悠远的性情有关吧。

他给我讲解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及服用方法。一切结束,我却有些舍不得离开,于是借着他的那句“坐一会,把茶喝完”又逗留了一会。

我逐一欣赏那些盆栽,除了一些购买来的盆栽以外,还有一些是他在山中挖来栽培的,长势也甚好。他看出我也喜欢花草,然后给我讲那些花草的习性,以及养护之中需要注意的现象。他说,最重要的是,这些盆栽生活在森林中,有归家的感觉,才长得好。我很是受益,终于知道为什么我养的那些盆栽没有他的富有生机。

渐进中午,母亲说不打扰了,我们该下山了。老婆婆正在那汪泉边收拾一些新鲜的蔬菜,她挽留我们吃午饭,母亲婉言谢绝。

老者很热情地送我们至路口,我微笑着和他作别。

那时候,太阳当空照,我却完全无了刚进山时的闷燥。还是相同的风景,还是相同的路程,心境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悟。

行走在铺满石子的森林小道中,看着绿影葱茏的树木,看着那些斑驳的阳光透过叶片洒在地上,有微微的风吹得那些叶片窸窸窣窣作响,宛若一段曼妙的旋律荡漾在天地之间。我感觉心都在升腾,仿若置身画中。

我对母亲说,老了也要隐在山中,过这样清宁不受浮生浮世侵染的日子。母亲浅笑着说,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因为他们的心够静,才能将这些寡淡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也不是所有隐在山中的人,都能有这样淡泊的心境。

归去的山路,在和母亲的对话中,走得异常轻缓,像是闲步,却也是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山底。

原来,一来一去之间,相同的,也是不同的。

站在山脚,朝着山中回望,探寻哪个位置才是老者的家,朦朦胧胧中,仿若看见了老者依旧躺在摇椅上拿着那本《中庸》,慢慢品。

我才明了,深山之中的老者,即使不给我开药,这一趟旅程的见闻以及感悟,我的身心都已被淘洗、净化、调节……

关于人间的文章5:人间烟火暖乡愁

文/刘敬

唐玉霞的新著《悠然岁时迁:寻常人家的节气故事》交至我手时,正值“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的大暑天气。

第一感觉,此书有点儿“土”。且看封面,提篮一只,果蔬二三,墨淡而色浅,安静若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孩子。书立于柜,恰似一张平淡无奇的脸孔混迹于步行街潮水般的人流,倏尔难寻矣!而信手翻开,“喜鹊”“黑蛋”“洋辣子”“春五子”之类“土得掉渣”的人名便纷纷跳出来,像池塘里感知到地震波的鱼儿争相跃出了水面……

第二感觉,此书有点儿“奇”。 因为,既无序又无跋,前言后记皆省略。想那从前跑江湖打把式卖艺的人,每每开场前也要敲锣打鼓地吆喝一番,“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云云,如今出版新书,又有多少人脑汁绞尽,不惜重金也要拐弯抹角地恭请所谓的“名人”“大师”给自己作序,以期“身价暴增”呢?唐玉霞偏不!任性乎?自信乎?

或是先后读过作者的《回味:美食思故乡》《回味:低头思故乡》《陌上芙蓉开正好》等文集,心中原本“有底”之故,我的犹疑仅是“忽然而已”。唐人李昴诗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一书在手,烦忧尽抛矣!日里夜里,见缝插针地读完,竟已是初秋天气——悠然不觉岁时迁,果真是了。掩卷之际,直觉“趣”与“味”散逸书外,“情”与“美”充盈心间,缱绻缠绵,如蝶恋花……

先说“趣”。趣,就是逗,有意思,让人开怀。乡间生活,旧时岁月,贫寒凄苦是“主打歌”。但趣意盎然的场景,在寻常人家的院落内外,还是时有“演绎”。譬如,“村长个头不高,嗓门响亮,被喇叭传出来,如同晴空打雷。黑蛋奶奶说有一次她的笋壳子鸡大夏天抱窝,她怎样淋冷水都不醒,干脆放到村头喇叭下,村长对着喇叭念了二十分钟报纸,笋壳子鸡给震醒了,扑腾着啄食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读来却忍俊不禁,人呀,鸡呀,如在目前。“也有火盆爆不开的蚕豆,那是铁蚕豆。猫子将爆不开的铁蚕豆给他奶奶吃,他奶奶嘎嘣一声硌掉了半颗牙,拍着大腿骂猫子蚕豆花黑良心。猫子的爸爸拿起墙边的一把锄头,追着猫子绕村子跑了两圈。”寥寥几句,黑蛋的顽劣,奶奶的惊怒,爸爸的恼恨全出来了……有多少节气,就有多少鲜活的故事,且故事里面常常还有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再说“味”。人生百年,滋味万千。节气诗文遍古今,有滋有味者鲜见。尤其是网络时代,报章上选发的一些节气时令文章,大多是“文字搬运工”们东拼西凑而成的资料堆积,道听途说不少,个性思考罕有,所以味同嚼蜡之下,弃如敝屣亦属情理之中。本书收录文章,乍阅之下,似乎扑面的全是“土味”“俗味”。然而,“掉渣烧饼”虽土,却常惹人垂涎。舍了黄泥巴,能有“叫花鸡”?土,本就是“根”,生万物,养性灵,属原滋原味。想想,写人间草木,叙百姓家事,浓厚的乡土气息(味儿)恰恰不可或缺。而节气嬗变,悲欢无凭,若说“俗”,也是乡村“俗尚”,是“民俗”,是“风俗”,却非“鄙俗”、“庸俗”。您看文章中,像“元宵要吃烫的,婆娘要娶胖的”“楝树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把脚跺”“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之类的俚俗民谚随处可见,生动又自然,农情、民俗甚至价值观,轻松入味。

实际上,作者通过对小满、芋头、老爹、老娘、土龙、姑奶等等乡土人物的刻画,通过他们的人生起伏与命运多舛,间接地描摹了、烹煮了穷困之味、单调之味、酸涩之味和愁苦之味等,只是顺着远逝的时光回望,作者有意无意地将一面文字的虑镜置于其间,让人在哑然浸溺复又微笑颔首的瞬间,淡化了对这些滋味的纠结,而多了一层对朴实之味、甘爽之味、醇厚之味与传统之味的忆念与品咂。随举一例:“北风天天呼啸而过,每个孩子的脸上都被风扯出金丝蜜枣样细细的皴裂纹,或者柿饼一样黑黑的壳。”味之,是不是觉得天公仁慈,不再那么寒冷?再如,“山芋藤子一路蜿蜒,山芋们像穿着红衣服的小老鼠在地里钻。”这般俏皮的想象,可爱可亲,仿佛置身于卡通片里,曾经长年累月以山芋为主食连肠胃都严重抗议的日子,就这样一笑而过……

至于“情”,与“趣”,与“味”,本无法剥离,截然分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田家庵也好,青瓦河也罢,在地图上也就是毫不起眼的两个小点点。可是草木荣枯,候鸟去来,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男人,女人,丫头,小子……他们的悲欢喜乐,他们的爱恨羞怒,共同撑起了那片天。如果说对故土乡野是多么热爱,似也有些夸大其词。试想,茅屋低矮,井水苦涩,令人闻风丧胆的“双抢”年年像打仗,“像刀子一样的胃”却连吃一块肉都是奢望……热爱?呵呵!若说不爱吧,也纯属扯淡——不爱,还能为故园写这么多佳作?所以从回溯童年的角度而言,那些时光并不单薄,挖野菜、采菱角、摘莲蓬、网螺蛳,跟着货郎挑子跑……快乐并不贫瘠瘦弱,无忧无虑之情溢于言表。可是,我们都回不去了,心底唯余一丝怅惘,几许留恋……

此外,作者还不露声色地写出了卖酱油的男人没有儿子的无尽绝望,写出了因儿子嗜赌如命而用裤腰带上吊的洋辣子妈的万分怨恨,写出了喜鹊的傻哥春五子与新娘子等精神病患者给亲人带来的痛楚无奈……命运是个转盘,好与歹,笑与泪,似乎都明明白白写在那儿,转得快与慢,什么时候会悄然停下,从来都没有人知道吧。可以看得出,作者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感进行描绘,轻浅流露的背后,深藏着悲与伤,无奈与无助……而对于自然风物、如画乡村的无言喜爱则又跃然纸上,《冬至大如年》一文,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那些努力的劳作与艰难的生存是无法释怀的沉重,堆积在心里,渐渐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我说不出是好还是不好,我只知道如果没有这一部分,我将不再完整。我喜欢这一部分,其实后来我所有的成长都依赖于这一部分,这让每一次的看见,都像与故人重逢,与另一个深藏的自己重逢,忍不住热泪盈眶”……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该说“美”了。简言之,其不仅是“趣”“味”“情”的集中体现,更是作家文字功底的全面展示。首先,行文从容,语调舒缓,草木之美,节气之美,常是聊家常般随口说出,却又修辞恰切,生动如许:“金黄柔韧地保存着阳光的香气和糯稻甘醇的糯稻草,它们经过厨房的时候,很想探头看一眼自己阔别的兄弟,那些糯米们,至少该打个招呼,一家人呢。但是糯米们洗完澡,雪白赤裸地在大锅里,被巴根草烧得咕嘟咕嘟打呼噜。”“清明就要催种了。催种,这个词好,催促那些躺在陶瓮里、躺在缸里、躺在房梁上的篮子里的种子,赶快起身了,太阳都晒到屁股了,你还不拎起书包上学,扛起锄头下地,你不想好了?不想过日子了?”文中类似句子如繁星璨然于天宇,有趣有味,含情溢美。

其次,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对应二十四篇佳作,皆是以诠释节气的文化内涵引入,随之步入自然天地,漫游乡野,然后不知不觉地走进村人的故事里,去感受天地之美、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你看,腌咸菜、炸圆子、过春节、办酒席,小满婶婶的荠菜饺子好吃到无法忘记,而老娘做的糖桂花又是那般销魂……乡村百态,各有其美,就连老人的辞世,也写得安详、宁静:“一阵风吹过,桂花香从屋外飘进来,老娘觉得有点儿熏熏的,就此闭上了眼睛”;“老娘跟上一季的稻子一样,被时间的镰刀收割了。这一茬老人,剩下的春一个冬一个走上了远去的路”……时光留不住,且化悲痛为思念!作家语言俗中见雅,简劲爽利,想象奇特,佳句天成,一个字,一个词,往往见匠心,显智慧,不能移换,颇值深味。像“中午吃饭,青菜寡淡,舀一勺子酱拌饭,滚下去两大碗”一句中,“滚”之一字,犹如天赐哉!再看这句:“天地冻成一片,新坟是荒寒里冒出的一个句号。”要过年了呢,亲人却没能等到下一个春暖花开,把自己的生命浓缩成了一个扎眼的句号——诗意流淌,读来却心生苍凉……

关于人间的文章6:人间烟火

文/王征桦

秋天是人间烟火味最重的时候。吃着炸秋蟹,喝着三河米酒,望着巷道里一溜磨得光滑的石板,才知道在熙熙攘攘的三河古镇,也可觅到独特的一份安静。

抛弃了烦劳的人,才感觉到尘世的好。可在身在尘世中的人,又怎么能抛却烦劳?偷个空闲,坐进明清风格的户牖里,也是暂抛烦劳的一种方式。三河古镇的古建筑,有着江南的特有的精致。头上是小巧的天井,地下是潮湿的,石阶上常生有青苔,桌子上偶尔残留油渍。趁喝茶的工夫,我从天井里望天,天蓝得深不见顶,蓝得像穿越到古代。

店主人把毛巾搭在肩上,吆喝着,伙计把大煎锅敲得当当响。有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坐着。围着桌子坐的那些人,弓着身,抱着腿,扒着脚丫子,那些千姿态百态,只有在市井中才可见着。三河茶干递上来了,三河茶干,是三河古镇的特产,“麻辣酸甜咸”竟然是五味俱全,让吃的人越嚼越有味。围坐的人吃一块茶干,喝一口三河封缸米酒,就可以在小店里消磨一个下午。

朋友们喝着米酒。酒在瓦罐里,瓦罐上贴着大红的标签。在我看来,似乎古镇上所有的东西都贴着大红的标签,古镇的本身也像一只盛酒的瓦罐,贴着大红的标签。美艳的老板娘不时地拿着她的丹凤眼,睃瞄着我的朋友,为我们斟着酒,说着玩笑话。朋友红着脸,不敢正视,只顾低着头喝酒。店主人在堂中走来走去,对老板娘的行为装聋作哑只推不知。这时,吃茶干喝米酒的那拨人哄笑了起来,摇摇手,把老板娘招了过去。

万年台是一个古戏台,有庐剧正在上演。庐剧和三河镇有不解之缘,街上的店家都会来几段庐剧,庐剧《小辞店》就取材于镇里的二龙街。说的是旧时在二龙街开客栈的胡翠莲的故事。来自外省的青年蔡鸣凤到三河镇经商,住在胡翠莲的客栈中。因丈夫吃喝嫖赌,胡翠莲对丈夫死心的同时,却和蔡鸣凤日久生情,结为露水夫妻。三年后,蔡鸣凤辞店回家,和翠莲约好来年三月再见面。却因蔡鸣凤家中有妻,在回去的当晚就被妻子和情夫杀死。没想到,胡翠莲和蔡鸣凤的这一别竟成永别。

古街民居的大门前,挂着写着姓氏的灯笼。陈家,苏家,高家,胡家等等等等。在胡家势力大的时候,讥讽胡家的庐剧《小辞店》不敢在三河上演。剧可以不演,迎新队伍却是大受欢迎的。从古鹊亭那头摇摇晃晃地坐着轿子过来的新人,大红大绿,大青大紫。那天,河边的柳阴底下,一对青年坐在石凳上,男孩抱了抱女孩,看了一回戏,又看了一回轿子里的新娘子,然后对女孩子说:“我还想抱抱你。”这是陈年的迷语,戏里戏外,情字总是烟火人间的第一。

老大楼茶馆对面的“一人巷”,只有半米宽,巷子两边的垣墙却有四五米高,中间只容一个人穿过。可就是从这条狭窄的小巷中,走出了闻名中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这里家家户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却又家家户户垣墙高筑,温馨中保持距离,那样自然,不加雕饰,浑然一体。

光线从“一人巷”上方的天缝里泻下来,洒在被脚底磨得光亮如镜的青石板上。我无需避让什么,轻快地穿过小巷,像是从人间的烟火,走向烟火的人间。

关于人间的文章7:人间处处有温暖

文/樊贞洋

人世间的温暖,不外两种。一种是天赐的温暖。一到春天,风光明媚,万物欣欣向荣,百花争艳,百鸟争鸣,正如宋朝僧志南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这是大自然无偿赐予人们的。另一种是人为的温暖,其外延的覆盖面极为宽广而深远,其韵味无穷。

我亲身感到从年轻到老都生长在温暖之中。解放初期我由一名中学生参加了解放军,当时人们都非常羡慕。我随军征战,保卫国家,深感无尚的光荣,心中的温暖宛如烈焰熊熊燃烧。转业到地方后,我发扬了部队的优良传统,勤奋工作,不断受奖,倍感温暖。业余时写文章在省内外的报刊上发表,后来整理成书交出版社正式出版。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在书店出售,温暖连连进入了梦乡。退休后国家对退役军人热情关怀,由省政府发给了“光荣之家”的铜牌,挂在大门上。我感到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刻骨铭心的温暖。

韶华易逝,不知不觉间已垂垂老矣。记得有次我乘飞机从老家市里回到太原。市里有亲人送我上飞机,到了太原机场,我女婿是机场的飞机机械师,会来接我。因此在飞机上我是孑然一身。一上到太原的飞机,空姐见我这老人形单影只,就问我为何一个人出行,我说明情况以后,她对我关怀备至。把我原来的座位调到空着的好座位上,还给我两份食品,我连声感谢。想不到彼此不相识,还能这般照顾。我顿觉在我们这个年代,东西南北处处都是家,温暖的心情油然而生。

最后是我在公交车上的动人事迹。有次我上公交车刚刷卡,乘客中立即就有好心人让座,起身下车要走到门口,就有人挽着我的手,怕万一摔倒,下车时有人相扶。这感人的温暖,老人们都有同感。以上说的都是我亲身经历与体验,没有半点虚构。我不禁想起我上中学时唱这的《温暖歌》:“温暖乡啊是乐乡,乐乡永离离悲伤。在森林中,在高山上,时有琴歌生悠扬。失意人,绝望人,快来住在此乐乡,你的命可延长……”这首歌比我的年纪还大,已被历史尘封了若干年,我今天重唱,欲引领人民去感受身边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新时代。

春天的温暖,一年只有一次。人间的温暖却永远傍在每个人的身边,如影随形。

关于人间的文章8:我在书中,我在人间

文/尤熹然

最近看到一篇“读书不光治愈,也可能致郁”的微信推送文章,并以冯小青读《牡丹亭》后致抑郁身亡的例子为佐证,提示人们选择书目的重要性。我为世间每一个消逝的灵魂而哀伤,但如果为了躲避阴暗的心情而放弃一些书,也未免矫枉过正。

共感或同理心,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状态。为一本书而忧郁,就像你因为天气阴沉而烦闷,因为小猫流浪而哀伤,因为女主背影而神往一样。因为,那书中的氛围如此,如沉沉暮霭、丝丝阴云,只有当你敢于进入书中的幕布,同理心才会应运而来。若是欣赏一场戏剧,我更愿去做一个舞台上的隐形人,跟着主演们奔波,而不是坐在台下风雅地点头。

正巧最近我看书的类型都有些“致郁”:从村上龙日式的将小事点点堆积最终汇成一种悲哀到王尔德那疯狂而泯灭的世界观,从米兰·昆德拉笔下天才的挣扎与困顿到《岛》和《线》中大环境带来的人生颠沛。有“巨人”的疯狂,也有小人物的凄凉,冷眼旁观或是嬉笑怒骂者看似超凡脱俗,但终究不能将其内化于心。以一种“与我何干”的心情读那字字啼血或缠绵悱恻的文字,说到底还是不够投入啊。

读书时真正融入书中,自然而然会产生同理心、代入感。我们在书中可以读懂大千世界,因而同理心才是必需的。我接受读这本书结束后给自己带来的坏心情,不愿为了天天“治愈”而只读喜剧、不读悲剧,我更不会为了获得那点对比中产生的优越感而选择悲剧。读书很纯粹,只是多一种感悟、多一种生活,至少我经历过书中的跌宕起伏,回味悠远悠长。

当然,我不会忘记我仍在人间,我和众人一样,有着实体世界的烦恼和喜悦。我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认真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但我将我的时间和灵魂切割一角给书中的人物,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同理心去体会书中人的不同寻常,这次不是看客、不是过客,而是作为经历者。

别放弃那一片片书中的阴云,别总去追求那位“颜如玉”。听听那被玫瑰穿胸而过的荆棘鸟带来的“歌唱”,忘掉一些总在孜孜追求的阳光雨露。书中,人间,何不去多走一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