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家人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家人文章1:情暖腊八粥
文/韦良秀
冬天,对于忙了三季的农家人来说,是难得的闲歇时节。可一进腊月,又会逐渐忙碌起来,各家各户忙着杀猪宰羊,忙着上街购物,一股节日的气息四处扑来。最饶有趣味的,当属过“腊八”节。腊八,既是一年的总结,又是过年的前奏,年的味道从腊八开始,越酿越浓。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年的腊八节,我们全家人都能喝上母亲熬得稠稠的、糯糯的、甜甜的腊八粥。在我看来,母亲做的腊八粥可谓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了。
腊八节的头一天晚上,母亲把干果、杂粮、干菜逐一淘洗发泡,然后捞出来放在箩筐里风干,除此之外还要把葡萄干、冰糖以及青红丝等几样提味的东西准备好。腊八节当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母亲就早早起床了,她把头天晚上精心准备的红小豆、绿豆、白芸豆、栗子、桂圆、核桃仁、枸杞子等放在铁锅里用小火慢慢地煮。说来也怪,平时爱睡懒觉的我们在这一天总会很早地醒来,透过窗户看到厨屋里有光亮,我们边系扣子边趿拉着棉鞋往外跑。见我们眼巴巴地望着大锅,母亲说,这熬粥啊,一定得有耐心,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可有讲究哩。边说,她边把最难熬的几样干果和杂粮倒进了锅,用小火不急不躁地煮着。当它们涨裂了口儿,母亲又加入比较易烂的其它几样干果、杂粮,一直熬到开花涨口,才把发好的干菜加进去,然后将火势减去几分,再用文火慢悠悠地细煮。当锅里冒出的白气伴随着“咕嘟咕嘟”有节奏的响声时,浓浓的香味儿便飘散开来,馋得我们一遍遍催问,怎么还不出锅。
在我们一阵阵的催促声中,锅盖掀开了,锅里的腊八粥又稠又亮,甜丝丝的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母亲拿起勺子,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分别舀进早已准备好的碗里。那滋味,我现在想起来,依然口水直流。
又是一年腊八到,超市里早已经摆上了琳琅满目、口味繁多的腊八粥原料。然而,没经过母亲那一套繁杂程序熬出来的腊八粥,不仅是口感上的欠缺,更多的,是心底里那份悠远绵长的母爱,是一种透人心田的暖。
家人文章2:家人莫当离婚的推手
文/蔚新敏
英子离婚十年了,说起这场婚变,英子说,不知不觉走到那一步的,而且,再也不能回头。
英子跟前夫是青梅竹马,前夫人帅,英子也心灵手巧,会做服装,俩人中学毕业后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后来顺理成章组成了幸福的一家。有了孩子后,前夫偶尔喝酒,喝酒后脾气暴,有一次酒后,失手打了英子,英子在给父母的电话里,忍不住嘤嘤哭泣,英子的哥哥就从三百里外赶过来,跟英子的前夫开始了一场肉搏,英子怎么劝也劝不住,最后“110”来了才算平息战事,俩人都不同程度受了伤。
看着受伤的儿子,英子的父母说:“你哥哥因为你打人,工作差点不保,你还跟那个畜生过?离婚!”
英子不想离婚,小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可是,父母特别坚决,说:“不离婚,你就没这个娘家。”
英子无奈,看看受伤的哥哥,看看苦口婆心的父母,二话没说,就跟前夫离了。前夫当然也不想离,也不想为难英子,离了后,就让英子和孩子住家里,哪儿也不要去。就这样,英子离婚没离家,跟前夫处得越发的好,多少年来,他未娶,她也未嫁,两人谈起复婚的事,英子只是一声叹息,怎么复?复了跟父母怎么交待?复了岂不是对父母的不孝对我兄长的不仁?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滑过,英子说得过且过吧。
这场婚姻的失败,英子和她前夫固然有错,但是,英子的家人,无疑也成了离婚推手。
因为家人当离婚推手的破败婚姻,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在夫妻双方产生矛盾的时候,家人应理智,做到有理有节的调节,有希望的婚姻,最好不要推到毁灭的地步。
想起我表妹,从小娇生惯养生在大城市,偏偏找了个穷山僻壤的小伙子谈对象,我姨妈知道后,一百个不乐意,要他们分手,我表妹却死心塌地了,跟那小子先斩后奏就登记领证了。姨妈知道后,威胁我表妹说:“你不跟他离婚,我就死给你看。”真拿着一瓶安眠药朝表妹比划。表妹摄于我姨妈的淫威,跟男朋友含着眼泪离了。后来,表妹和那男孩子到底是有感情,俩人明断暗联,再有人给表妹介绍朋友,表妹都不见,年岁渐渐大了,我姨妈倒沉不住气了,说:“我也管不了你了,你爱怎么就怎么办吧。”那年,我表妹跟男朋友再一次领证,俩人回老家办了场热闹的婚礼。现在,表妹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我姨喜欢得不得了,抱着搂着乖乖肉似的。偶尔表妹和小女婿有点摩擦,姨妈也当不知道,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姨妈说,给他们的婚姻锦上添花行,万不能当推手。
我们国家的婚姻,娶一个,貌似就是娶全家,嫁一个,也是嫁全家,婚姻里的人际关系很复杂。离婚是围城里的两个人感情无法进行下去了才不得不走的出口,是下下策,家人自觉不自觉的掺合,弄得当事人前来不了,后退不了,有离婚的推手,很多婚姻没来得及调和就解体了,挺可惜的!
有家人祝福的婚姻,不一定幸福,但是,有离婚推手的婚姻,必然让婚姻经历波折甚至夭折。最好,欲做推手的家人,请慎之又慎,婚姻的问题,留给当事人自己去解决,毕竟婚姻是人家俩人的事。
家人文章3:腐皮飘香的日子
文/甘婷
老家人过日子,吃饭讲究一个“应景”或“应时”。四时佳蔬,现摘的果子,无论哪一样都是守着老农历看菜谱的,唯独有一样菜,大伙儿一年四季里老爱吃,它就是豆腐皮儿。
无论正处在什么月份,豆腐皮都是“时鲜”。吃豆腐皮吃的就是新鲜,这玩意儿容易腐坏变味,所以提着购物袋的阿婆们一般不爱买下午的豆腐,她们恨不得天天跑去抢那刚出炉的腐皮。小小的一张豆腐皮,色白如乳,薄如蝉翼,热热的、被小贩折叠成小方块,服服贴贴撂在摊位上,凑过去一闻,嘿!那豆子的天然香气,真让人馋得慌!
豆腐皮又名豆腐衣。在《本草纲目》中有:“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或白豆、泥豆、豌豆、绿豆等之类皆可。”淮南王刘安所发明的豆腐在今淮南八公山,于是,使得八公山的豆腐闻名遐迩。其中做豆腐所用的水是那里的一眼山泉,别的水做出味道略有差异。所以那时就作为贡品呈献给了汉武帝。到明清时期,人们用豆腐皮做成了包子,清宫御膳档案中就有豆腐皮包子的记载。
在《红楼梦》里头有一关于豆腐皮包子的桥段就很有意思,写的是宝玉与黛玉从薛姨妈处回来因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后来,在得知自己的心意——“豆腐皮包子”并未被晴雯吃到,而是被“李奶奶”拿走的时候,宝玉还发了一通脾气。
这晴雯爱吃的“豆腐皮包子”,其做法并不难。据考证,在清代用豆腐皮做包子有两种做法,一是豆腐皮包裹馅,豆腐皮切大小合适的四方形,内放入肉糜、剁碎的香菇、木耳等,再用蛋清封口,韭菜叶扎牢上笼蒸熟。还有一种是豆腐皮切碎与冬笋,猪肉糜等放入发酵揉好的面团里,包好放蒸笼蒸。
还记得童稚时住在乡下,隔壁家婶婶就是一名“豆腐西施”。那会儿我家常光顾她的摊子,那手工石磨豆腐味道特别好,她家的豆腐皮我也没少吃,那样香醇浓郁的味道一直被我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我的母亲也曾“照书搬”做过几次豆腐皮包子。她做这道菜的时候一举一动都仿佛一幅美丽的油画:厨房是灰的,母亲穿着宽松的红衣裳,那蒸出来的豆腐皮包子色带微黄,顶上一根翠绿的韭菜叶儿束着“口袋”,那真是极好看的一幅画。
我一直记得,每一次,当母亲揭开锅盖时那一句惊喜的嚷嚷声:“娃儿,快来看妈给你做的好吃的!”那表情就像一个捡了宝贝跟大人炫耀的孩子似的,稚气、暖心,于是我的笑容就变得越发的灿烂。往往在那些时候,我总会乖乖地坐在桌前,大口大口地进餐,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但是好似人生总要留些遗憾。距离上一次与母亲一起吃豆腐皮包子已经过了好些年了,我早已长大成人,母亲终究还是在衰老中沉沉睡去。我再也没法尝到她的手艺,故而,如今想起来她做的那些豆腐皮包子依然口有余香,我的心却在一瞬间变得沉甸甸的。
家人文章4:妈妈的炒鸡蛋
文/浪子林杨
炒鸡蛋对现在每家人来说,都不算什么了,招待贵宾时都上不了桌了,也就是平时没人时,作为家常菜享用,可对我来说,这是一道难忘的美食,从年少一直到今天,每次吃炒鸡蛋时,我都感到亲切,那是妈妈活着时,为了给多病的我补身体,每天专门为我单独补给的上好食品,那也是妈妈对我厚重的爱,让我难忘一生。
那时我还很小,妈妈也健在,我的学习是非常好的,每次考试都双百,奖状挂满了一面墙,老师也很喜欢我,我还当上了班长,成绩一直都是第一,我也成了妈妈和老师的骄傲。可是。灾难也降临到我的头上,发烧,呕吐,头疼,最后去城里的医院检查是脑膜炎,还是晚期,医生告诉爸爸妈妈回家等着吧,治好的希望不大了,爸爸妈妈郁闷的带着我回家了,一夜也没怎么合眼,商量着怎么治我的病,也不能就这样放弃啊!
第二天,爸爸带着干粮,走了二十多里路程,去寻找一个退休的老中医,是一个在当地专治脑膜炎的老医生,现在叫专家。晚上,爸爸垂头丧气的回来了,没有找到,大海捞针啊,可看到我头疼的样子,妈妈又做好干粮,爸爸又去寻找最后的救命稻草,爸爸四处打听,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要一口水喝,就在夕阳都要落山了,准备往回走时,无意中打听到一点信息,知道这个老医生的大概住址,就是不知道年岁已高的老大夫还在不在了。爸爸高兴的往回赶,披着一路的星光。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流泪了,连夜给爸爸烙饼,盼着早一点找到唯一能救我的老医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上帝还不想让我去见他,爸爸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三天,不停地走,不停地打听,终于找到了年近八十岁的老退休大夫。人还健在,身体还算硬朗。爸爸每天回家都感到脚步沉重,今天,感觉脚步是这样的轻松。听爸爸讲完找到的消息,妈妈抱着我的头泪水滴在我的脸上,脖子里。
爸爸赶着马车走了半头午,才到老大夫家,广播正好准备讲小说《岳飞传》,老大夫给我鼻子里,塞一个药捻子,我们一边听小说,一边等着旁边沉默的老大夫。他的老伴还总夸我这个小孩多好啊,怎么怎么的,大概过了有二十分钟,我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老大夫才有了微笑,他的老伴告诉妈妈,一般的脑膜炎只要放上药捻子,几分钟就打喷嚏,证明还能治,我要再不打喷嚏,准备听完小说,就让我们走了,那就瞎子闹眼睛没治了。
还记得那时给我乎药,太阳穴和心口窝都沾上药,疼得我嗷嗷地哭,好几个大人按着我,都累得满头是汗,我也哭得没了力气,三个小时好像是重新再生了一回,难熬啊!把药都摘下来以后,也就是十几分钟吧,大水泡都起来了,挑破后都是黄水,还有点黏黏的,都过去了三十多年了,至今心口窝还留着一个黑色的印迹。这也是我重生的印记,假如,找不到老大夫,就算找到他不在了,也许现在我们就不会相识了。
那时我家孩子多生活非常艰辛,可妈妈为了给我补养身体,把家里的鸡蛋都给我炒了,吃了半年多时间,有时看到弟弟妹妹们,渴望的眼神,我都吃不下去了,可是妈妈很严厉的告诉我,必须得吃,很多次都是伴着泪水吃下的。所以,对于炒鸡蛋,我有太多的感受和理解,为了让我健康的成长,把全家用来换盐的鸡蛋,都给了我一个人,不久后妈妈也走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天堂的路,太遥远,妈妈啊!不要太累了!慢慢地走!
虽然都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每当看到炒鸡蛋,我就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妈妈那黄嫩的炒鸡蛋,我才有今天的健壮,今天的一切,今天的美好生活。炒鸡蛋啊!我生命中永远难忘的记忆,谁也无法抹去。
家人文章5:卖柿子
文/刘俊华
回长安县老家和家人团聚,离家回城时,母亲提来两篮从家门前树上摘下的火晶柿子,让我回城后送给同室伙伴尝个鲜,又叮嘱有多余的就把它好歹卖了,别放坏了怪可惜的。我回城后给伙伴们送过后还余一小篮,于是周末我提上篮子来到生活区外不远处一个十字路口,这儿已有好几个卖水果和蔬菜的人,我找了个空处蹲了下来。没有秤,我估摸了一下,按一元钱10个卖。由于我卖得比别人便宜,加上柿子个大色好分外甜,没多长时间就卖出了一多半。
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人声的躁动,旁边一个妇女向我喊了一声:“还不快跑城管来了!”我一看摆摊的人全都提上篮子就跑,我没经过这阵势,顿时慌了神,没跑几步就被地上一个砖块绊倒,手中的篮子也随即脱手,柿子滚到马路上,可这时我也顾不了许多,爬起来像贼似的落荒而逃,心想只要抓不住人就谢天谢地,几斤柿子又算得了什么。
说时迟那时快,身穿城管服的中年男子已快步赶到我摔跤的地方,可奇怪的是到了跟前他没抓我,而是拾起篮子弯腰拣起了柿子。边往篮子拣边向我挥手喊:“别跑了,快回来拣柿子”!他这一喊我真愣住了,不知该起身继续跑还是回去和他一起拣柿子?正当我犹豫不决愣神的时候,城管又一次边挥手边喊道:“跑啥哩,快回来拣柿子!”望着城管和蔼可亲的神色,我再没有理由不回头了。
城管把柿子篮提到我跟前,笑眯眯地说:“你跑什么?我又不吃人?”我暗想:不跑能行吗?谁不知道城管除过训斥、没收货物就是罚款,便没好气地说:“罚多少钱我掏。”他笑了笑说:“谁说罚你了?卖东西也不拿秤,你怎么卖?”我看他态度很好,就说了卖柿子的前后经过,心想请他高抬贵手放我一马。他听后笑了笑说:“看得出你是个生手,卖柿子没错,不过这里不是摆摊设点的地方,这里行人车辆多,影响市容交通也不安全,到前边那个大棚市场里去,”他把篮子递给我,转身向市场方向走去。
家人文章6:让自己开心,让别人放心,让家人安心
文/苏眉细细
让自己开心,是智慧。
一个人从懂事开始,便有了自己的烦恼,成年后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可即使人生实苦,也总要给自己调出点甜。
小区附近的公园里,每晚总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吹笛子,笛声宛转悠扬。后来得知,这位男子和妻子开着一间早餐店。一家人的生活都靠夫妻俩起早贪黑拼命忙,一天下来,夫妻俩都腰酸背痛。
但是,他总会在晚饭后,到公园里吹一会儿笛子。笛声一起,所有的困顿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让自己开心,除了坦然接受生活的馈赠,还要学会取悦自己。听一首喜欢的老歌,看一本心仪的小说,或者找个清净的地方喝杯茶、发个呆,都能让心情焕然一新。
取悦自己,不是逃避,也不是抵抗,而是让自己转换心境,养精蓄锐,更有掌控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让别人放心,是能力。
周末和朋友喝茶的时候,她接到了公司的电话。说是有个周一要用的宣传册出了问题,需要重新修改印刷。作为企划部主管,她打开工作表看了一下本周的应急小组成员,然后打电话把事情交代给了相关负责人。朋友说,这个同事特别靠谱,什么事都能处理得妥妥帖帖。
关键时候成为工作中的救火队员,让他人如此信任,这大概是职场人最出色的能力。
听过这样一句话说:“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靠谱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明白自己能力边界,有能力、可靠的人。”
让别人放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好品质。
让家人安心,是担当。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刚失恋,脸上还挂着泪花,接到父母的电话,立刻嘻嘻哈哈地和父母报平安;工作不顺,心情沮丧,却在迈进家门的瞬间换上了笑脸。为了让家人安心,多少人心甘情愿扛起了一切。
前阵子,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同学辞职回了老家。他的父亲突发脑血栓,后半生得在轮椅上度过。他卖掉了上海的小房子,在老家买了一个大房子,把父母接到一起住,然后用剩下的钱开了一家店铺。
我问他,离开上海会不会遗憾?他说,肯定有啊,但是,现在照顾好父母是最重要的事,为了他们,无论在哪里,自己都会努力。
如果把责任当成包袱,满腹牢骚,就会越活越累;如果把责任当成前行的动力,积极面对,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最好的人生,不是拥有多少高光时刻,而是努力让自己开心,让别人放心,让家人安心,将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
家人文章7:月圆中秋
文/和静兰
圆月已至,中秋降临,家人团聚。多么美好的场面,可却有那么一些人享受不到。
海外华人最期盼中秋,但也是最害怕中秋。有多少个日夜,他们想念着祖国与家乡。有多少思绪,萦绕在他们所思念的人身上。有多少感叹,是他们思念祖国的无奈。可是,今日——中国人象征团圆的日子,又要让他们百感交集了。或许,伤人心最痛的不是互相吵闹,而是在相同的时间,望着相同的风景,在相同的圆月下,却无法相见的亲人。
每年中秋,一家人汇聚一堂,谈笑,乐饮。可是,每年的这一天,一家人团聚之时,总会少一个人,为什么?我父母开厂,每年这时,总要有一个人去守厂。每每在一家人欢聚之时,我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守厂的那个人,现在的他,心里一定很孤独、落寞吧。
我也曾一个人守过厂。那天父母有事要外出,妹妹早就到外婆家玩了,守厂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肩上。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玩电脑,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呵呵,那种感觉……平常一天都承受不了孤独的我,更何况是合家团圆的中秋了,心里会好受吗?
中秋,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赏月了,而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精彩的直播。每每这时,我会替电视机里正在直播的主持人而伤感。每年的今日,他们和他们的亲人也是在同一轮圆月下,却被一台电视机隔为两个世界。每年这时,节目中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个个在摄像机前面的笑脸,而这背后却饱含着他们的思念。
我深知,有些事情注定无法改变,但只求别让家成为你在远方的回忆。
没事,常回家看看吧!
家人文章8:咖啡伴风情
文/可以空了
家人从西双版纳回来,带回几罐云南咖啡,尝尝鲜先!打开塑盖,拉开听封,剪开锡袋,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待到冲泡瞬间,那股熟悉的香气更加可以确认了:椰子的味道。
说不清为什么,我一直觉得纯椰汁是一种享受,抱个大椰子吸也罢,拉开易拉罐喝也好,都不错;一旦混合到其他的食品中,椰子的味道就不是很受用。去过一次新加坡,吃饭的时候各类菜饭中都会和椰子味道不期而遇;记住了鱼尾狮、莱佛士酒店,还记住了加了椰汁的汤面条;景忘得差不多了,椰子面条的味道还挥之不去。这云南咖啡让我想起那椰子面条的味道。
可能是椰子伴咖啡太香了吧,压住了咖啡的味道。马来西亚的白咖啡也很香,但香气衬托得咖啡味道更浓,嘴里嚼一块饼干,喝一口咖啡,那混合的滋味是咖啡应有的标准感觉。
云南咖啡的感觉就不那么标准,对于吃惯标准餐(比如麦当劳、KFC等等)的人,调和了植物末的云南咖啡比较有个色。有个色的就当展品了,放在橱柜里点染气氛。确实也有气氛,看一眼一股椰子味就飘进心里。偶尔没有咖啡存货了,勉强替代喝一点,剩下的就受了潮,干结在一起,睡在罐里。
待到我自己去丽江的时候,看到不少卖云南小粒咖啡的,我既没有在咖啡馆里要一杯,也没有在摊店里买一袋,看到"云南咖啡"这几个字,我就想起自家橱柜上那些在罐里板结的咖啡,椰子味一瞬间也从深圳飘到了丽江。
从丽江回到深圳后,再试试云南咖啡来,倒也觉得有些风情了,大约是丽江的景致成了咖啡伴侣了吧。丽江、西双版纳,都是云南,这咖啡就是云南的味道了。这样一想,喝得也顺畅些了,想像是坐在丽江的咖啡屋里喝着,那板结的咖啡渐渐地消耗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