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圆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团圆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团圆的文章1:团圆

文/朱亦红

当第一朵清香的腊梅盛开,它带着我来到刺骨的冬天;当第一片洁白的雪花飘落,它捎给我一片浓浓的年味;当第一声震耳的鞭炮声响起,它送给我一个热闹的除夕夜。

每年的除夕,我们全家和舅舅一家都会到外婆家一起辞旧迎新。

春节是团圆的。搓团圆喽。刚吃完午饭,外婆就早早地拿出已准备好的材料,喊上全家老老小小,一起围在圆桌旁搓团圆。小时候,我总会和外婆比搓团圆,比谁搓的最圆,现在依然还是一个保留的传统比赛节目,当然每次都是外婆搓得最圆最快。外婆搓的总是比我好,那团圆又光滑又圆呢。我的就不行,不光裂开了缝,而且还是椭圆形的。所以,外婆总是借着这个说我:“外孙女,不行啊,这么大了心就不能细点吗?瞧瞧,我都这把年纪了,都没你做的马虎。”而我却不知怎么反驳她,只好朝她做一个鬼脸,然后灰溜溜地逃走。

“吃年夜饭喽!”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是忙完了,今天的太阳也似乎特别着急,早早地下班了,估计是赶着回家过年呢。一大家子陆陆续续围坐过来,平时不太喝酒的外公今天也提出喝些酒助助兴,爸爸更是高兴,倒了满满一大碗。刚开始没多久,外婆又开始叮嘱我和弟弟了:“你们又长大了一岁,要好好学习啊,千万可别马虎了……来来来,这是压岁钱,开学买买学习用品啊”“等等,你们还没说祝酒词呢,不说可没有啊。”一听见没压岁钱,我们赶忙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祝外公外婆身体健康”“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越活越年轻”“万事如意”……“哈!哈!哈!”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外面“砰!砰!砰!”的爆竹声也来助兴,震耳欲聋声中传达的是对过去的告别,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春节是团圆的,是美好的。而我的春节,是热闹与美好,期望与祝福的交织。

关于团圆的文章2:年是浓酒,年是团圆

文/阿晔

年是什么?我也不好准确回答。但是,心里对年还是那么强烈的期盼。年使人归心似箭,使人有机会回去享受亲情,享受团圆和美好。

临近年关,我还在山西一煤矿带队服务。山西的四九天气,呵气成冰,冷得人坐立不安。在野外和井下作业,环境可想而知。而往年这个时候,在家已经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了。新年的气氛已经开始日渐浓厚了。一家人为年而忙碌,为年而精心准备。游子开始归乡,父母开始村口期盼。年是回家的车票,每一个人都在激动中盼望踏上回家的旅程。

年是什么?

年是终点也是起点。一年的生计随着年的到来,开始画上句号。得与失,成与败,都留给了昨天,写进了历史。一年之计在于春。红红的对联,美好的祝福,在新年为自己加油、给力,在新的一年里争取有更大的收成,取得更好的成绩。

年带在人的脸上。家在外地的矿工开始念叨回家。但是,又在抓紧年前几天多挣几个钱。年前几天,包工队不好雇人,矿工们按现金结算,一天180元。他们想着多挣几块钱回家过一个好年。在数九天气,我们一起组装机器,谈论最多的还是过年。井下煤巷里,他们头顶晃动的矿灯如星星一样,为社会开掘乌金提供能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就是井下黑色天幕上耀眼的星辰!

年是什么?

年是愿望和期盼。有许多的人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因为工作需要,他们要坚守岗位。年就藏在了心里。在他们的床头准备已经好了醇酽的酒。酒既可以温暖身体,又联系着家和亲情。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为自己的手机充足了话费。到时候,电话和短信就能架起一道跨越时空的长桥,输送一份亲情,感受团圆和温暖。

年是什么?年是召唤年是凝聚。父亲千里迢迢从河南赶回来,点起了家中老屋的炊烟。他一个人在家尽管清冷,尽管我们有工作只能过节回家呆几天,但是老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那怕在家吃糠咽菜,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一年就有一个好心情,就少一分遗憾和失落。

年是什么?年是浓酒,年是团圆。在亲情中感受温暖,缝补伤痕,弥合伤痛,诉说心曲,积攒能量。在家过年,与亲情吃一顿团圆的饺子,为父母敬上一杯酒,人生在浓浓的年味中升华、永恒。

关于团圆的文章3:最美的风景

文/李有朋

月圆之时,家家团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来源于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中秋节是家家团圆的日子。

傍晚风多云多。七点左右,月亮被云层遮住了,强烈的光环在云层中划了一个圆,仿佛是个“鸡蛋”,小鸡已啄出了裂痕。我静静地等着,裂痕越来越多,三条、四条、五条、六条……终于,蛋破了,白光闪烁的月亮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边欣赏着这圆圆的月亮,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感觉好不惬意。

不经意间,我的目光投向了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一个身着橘红色马甲的环卫工爷爷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环卫工爷爷推着一辆环卫三轮车,手里拿着一把夹子。他来到马路边上,夹起一只红色的塑料马夹袋,放进三轮车,然后又骑上车,继续寻找垃圾。看着老爷爷远去的背影,我思绪万千:是啊!在中秋节里,有多少人不能回家团圆呀!他们或许为了生计、为了生活,但更是为了我们。环卫工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城市的整洁,解放军叔叔用自己的执着坚守保卫着我们的国家……他们放弃了休息,放弃了节假,只为让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他们,是这个城市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此时,夜深人静,唯有月亮望着大地,月亮越来越圆。而我的眼中,已不再只有这美丽的月亮!

关于团圆的文章4:中秋,小团圆

文/尚冰凝

不知不觉来到这个城市两年了,马上又要到中秋节了。一个人坐在租来的房子里,透过窗户,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月光。这是我第一次如此专注的看这座城市的月亮,在云层的掩盖下仍是那么的清亮,像无暇的夜明珠挂在天际。原来,这座海边城市的夜晚是那么美。心里思念着那辆能载着我回家的绿皮火车,这个中秋,得以小团圆。

进屋收拾东西的时候,月亮便完全被云层遮蔽了。而这座城市的灯火,却在这一刻亮了起来。城市瞬间恢复了自己原有的华丽,那一刻的清亮月光,就像从梦中遗漏出来的一样,再也没有出现。

一个人在屋里坐着,窗外浮华的城市气息都无关紧要了。那一丝繁华也随着一阵清风从我的屋子穿堂而过,无心领略,也无心寻觅。喜欢静守着自己的那一片静谧的世界,关上门,这个喧嚣的世界,便瞬间安静了下去。

或许是在外面生活的太久,心便也变得躁动起来,越来越期待着回家,越来越思念家乡。最怀念的是那些逝去的美好欢乐的童年,虽没有昂贵的糖果,却过得无忧无虑。转瞬,又想起自己这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尤其不愿意过这种中秋团圆节。

越是觉得孤单,那颗心便也越往自己觉得最温暖的地方靠近。而那个温暖的地方,便是家。

到了中秋节,绝望了一个夏季的燥热,终于平复下来。开始期待圆满的团圆,期待心的回归。中秋节,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得到幸福和温暖的节日。

灯光渐渐地暗了下去,月色便又亮了起来,洒满整个天空。城市和天空,在这样的夜色里,彼此相辉映。每一辆车都载着不同的夜归人,有人在这座城市里停留歇息,有人背着行囊远走他乡。

月还未圆,梦里还在期盼那个月圆之夜,围着桌子,赏着月光,举起酒杯,吃着月饼,共祝小团圆。

关于团圆的文章5:千里之行为团圆

文/淡年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过年回家的日子,遥想当年千里之行只为团圆的“囧途”,恍如昨日。

检票口的门一打开,人们像群蚁般涌向火车。检票员大喊着“不要挤”,乘客也叫喊着“我的鞋”“我的行李”,也有人在喊着某个人的名字。

我只买到了绿皮车的无座车票,车厢里实在太挤了,一旦你把脚抬起来,再放回去就难了。火车里弥漫着各种味儿,汗味儿、脚臭味儿,还夹杂着各种说不出的味道,整个人被熏得“飘飘欲仙”。

午夜12点一过,有时站着站着就能睡着,当双膝猛然下坠的时候,我会突然惊醒,再站笔直,再惊醒。有时可以蹲着或坐在地上睡一会儿了,那种感觉真是幸福而又奢侈。可每次刚要做梦,就会听见有人喊:“让一让,瓜子、饮料、咸菜疙瘩喽。”售货的乘务员推着小车过来了,你不得不站起来让路,我感觉那售货员就是老天派来折磨我的,她推着小车在我的梦里与车厢之间来来回回地穿梭着。看着座位上那些斜着身子,张大嘴巴,说着梦话的乘客,感觉那种幸福就是前世修来的。

凌晨两点钟许,有不少乘客下了车,很多硬座空了出来。当我躺在硬座上的一瞬间,我才深刻地体会到,躺着睡觉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不过,刚睡着不久,我就被冻醒了,扯扯衣服,接着再睡。

天亮了,火车也该到站了,我赶忙挤进洗漱间,洗洗脸、刷刷牙,把后脑勺翘起的头发沾点冷水,用手压下去,这样看起来精神一些,最后再朝镜子笑一笑,千万不能让母亲看到我的憔悴。

下了火车,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发现一年未见的父母早已在门外迎接我了。看到父母,路上所经历的一切都被甩在了脑后。我跟母亲讲路上很顺利,火车上很暖和,我还在火车上躺着睡了一大觉,睡得特别香,我还梦见她给我包的饺子。母亲一边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一边念叨:“顺利就好,回家就好。”

又是一次完美的过年大团圆,虽说路上很辛苦,可美好的结局总会让人感到欣慰。

关于团圆的文章6:吃了年糕年年高

文/陈慰

“年糕年糕,岁岁团圆,年年高升!”春节期间,只有吃了糖年糕,才算真正的过年了。年糕是我国的传统经典小吃,由于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南北年糕的品种珠玉纷呈,各有千秋。

宁波的年糕闻名天下,以柔滑细腻、久煮不腻着称。宁波年糕也叫“脚板年糕”,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白色长条形,但正所谓大道至简,它色白如玉、晶莹剔透、香糯滑爽,吃起来是无与伦比的。荠菜炒年糕是宁波人喜欢的一种吃法,有民谚说:“荠菜肉丝炒年糕,灶君菩萨伸手捞。”可见这道菜的鲜美。年夜饭上,一道“梭子蟹炒年糕”是宁波独有的绝品佳肴,可谓鲜到了家,很难抵挡它的诱惑力。

苏州的年糕融入吴中的山川毓秀,最是软糯香甜、吃口细腻,花色又多——“黄天源”的桂花糖年糕、“稻香村”的玫瑰猪油年糕、“采芝斋”的赤豆猪油年糕……其共同的特点是色泽鲜亮、肥润香糯、百吃不厌。轻轻咬上一口热腾腾的赤豆猪油年糕,抿上嘴细细品味猪油在嘴里融化的味道,配上赤豆的香甜,一瞬间让你感觉这就是记忆中最好的味道。

排骨年糕则是上海一道独具风味的小吃,它妙在年糕与排骨的结合。这道美食是将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排骨色泽金黄、肉质鲜嫩,年糕透着肉汁的浓郁,又保留着本身的香糯,可谓妙绝天下。其咸中带甜的口感,鲜得恰到好处,让人咬在嘴里、吞在肚里会有余味数日不绝的感觉。

海南红糖年糕又叫“甜粑”,用糯米面加红糖蒸煮而成,朴实的酱红色泽,非常有弹性,吃来软糯香甜、香味悠长。红糖年糕的吃法很多,有“椰汁年糕”、“橙汁年糕”、“腊味年糕”、“花茶年糕”等。春节期间有亲朋好友来拜年时,主人会先将切片的年糕置入锅中,再将鲜鸡蛋打入,香喷喷的年糕煎鸡蛋配上一壶铁观音茶,既清口又香甜,别具海南风味。

名闻遐迩的江西弋阳年糕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与别的年糕截然不同,它外观透明似玉、洁白如霜、油润发亮,口感不粘不腻、又韧又滑、久煮不糊,被称为“年糕至尊”,曾得到毛主席的好评。作为年糕之乡的弋阳,当地人在除夕吃过年夜饭后,还要把年糕切成细小的丁,再放入各种佐料熬上一大盆年糕汤,全家人喝完后才去迎接新年的到来。

关于团圆的文章7:团圆团圆团团圆圆

真的感受很多。

八月十五。早上,陪妈妈去买东西,

烟台的风很大,妈妈紧紧的挽着我,

路上近乎没有人,我们静静地走,我很满足。

妈妈个子比我差得远,却步伐很急、我紧紧地跟着。

我不会埋怨她,我好希望,她能一直一直这么快。就像现在,不会老。

八月十五。下午,总爱睡懒觉,爸爸起床,过来用冰凉的手捏我的鼻子,直到我大呼投降。他拿我去痘的洗面奶洗脸,指着刚洗过的脸问:是不是比以前润泽多了?说完自个儿笑了,眼角的皱纹叠在一起跳跃着。

下午的风在热烈的阳光下还是很张扬,爸爸在旁边,我就不会很冷。

八月十五。晚,依然是去姥姥家。只不过今年少了个小老头。

小S说:“我很喜欢缠着家人,他们是我生活与生命的重心,我其实很依赖他们,家对我来说,就是有家人的地方,如果当我回家时一句Hello,却没有任何声音任何回应,就不叫家了。”

是啊,这顿团圆饭不管淡了还是咸了,这也是团圆饭。

或是,每一年,每几年,桌旁的椅子撤去了好几个,那也是还在一起的吧。

走了一天又一天,也不知走过了多少时日。

一次又一次的明天过去了

生活翻起了新的篇章

团团圆圆,团团圆圆。

家人,平安。

爱家人的人,平安。

关于团圆的文章8:期待一个团圆年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们姐弟三人,还有我们的母亲,不知多少年没有真正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父母和我同在一个城市,父母的家就是我的家,是姐姐弟弟的家。弟弟虽然离得远些,但每到周末,我们和姐姐都会带着丈夫孩子来到父母家。一家人说说笑笑、忙忙碌碌,吃什么都是香甜的,做什么都是畅快的。

后来姐姐调去上海工作,父母身边只剩下我一个。虽有些孤单,但更多的仍是幸福,“三人宠爱集于一身”,我可以随时随地赖在父母家,独享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忙了累了,那里是我歇脚的地方;痛了烦了,那里是我倾诉的地方,懒了不想做饭了,那里永远有可口的饭菜等着我。因了这份“专宠”,我曾窃喜:如此真好!

尽管我们姐弟天各一方,平时不能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彼此间的牵挂与惦念也只能寄托于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但一家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几个就像是父母手里的风筝,只要春风一吹,春节一到,就会迫不及待地飞回来,回到他们身边。父亲母亲、姐姐弟弟,还有我,一家人一个都不少;年夜饭、压岁钱、春晚,样样都齐备;喜庆祥和幸福团圆的欢乐氛围依旧没有变。

可是不久,姐姐一家去了美国,当年春节便没能回来。过年少了一个人,这在我家还是第一次。其实何止是少了一个,见不到最疼爱的外孙女,母亲准备好的压岁钱都没人领了。一时间,一家人很难适应,很是失落,年夜饭少了滋味,春晚也无法提起一家人的兴致。

姐姐走后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了。随后,母亲搬到了弟弟家。从此,这个城市里再也找不到我的家人。没有了依靠,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没有了那个可以随时为我遮风挡雨、供我栖身疗伤的地方。我曾一度以为,我们这个家散了,我从小热爱并依恋着的幸福港湾不见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也许我的想法过于悲观,但父母的家的确没有了。

弟弟的家虽然也是家,但空间的距离和诸多的不便将我和母亲拉开了。我再也不能随时陪伴在母亲左右,只能在节假日抽空去看看她。即便是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慢慢地,每年春节给母亲拜年,似乎只剩下形式,与对别人没多大不同。每次大包小包地上门,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饭顾不上多吃几口,话来不及多说几句,就到了该再见的时候了。

这几年,母亲似乎想开了,也看淡了,每次春节还未到,她就提前打电话来,说好不容易放几天假,就别来回跑了,自家人,拜不拜年没关系。母亲越是这么说,我心里越不是滋味。我知道,她是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厌倦了。一家人不能踏踏实实地在一起,一切形式都失去了意义。

去年国庆节前夕,五年没见面的姐姐突然说要回来,母亲高兴坏了。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忙里忙外,准备这准备那,并且给我下死命令,不管多忙,都得赶过去。姐姐回来的那几天,母亲每天在厨房坐镇指挥,每顿饭都无比丰盛,都像是年夜饭。她脚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每天还领着我们走亲访友、大话家常。家里也是人来人往,空前的热闹。连刚懂事的小侄女都说,大姑回来真好,天天像过年。是啊,母亲恨不得把那短短的几天当做几年用,她是将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看得比过年还珍贵、还重要啊!

又一个春节到了,我们一家人仍是各自为阵、各据一方。和往年一样,第一时间我们便听到了彼此的声音,收到了彼此的祝福。通过网络视频,我还看到了母亲沧桑的笑脸和小侄女新画的小猴子,看到了外甥女将红红的剪纸贴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看到了姐姐一家人在大洋彼岸吃着中国传统年夜饭的情景。欢乐和谐,健康平安。一切都很美好,一切都是我希望的样子。可是,为什么在我对母亲说过年好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为什么在我向姐姐送上节日祝福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原来这么多年,在我的心底,一直都有一个遗憾,一个无论多么华丽的语言、多么真心的祝福都不能抹去的遗憾。那就是——团圆节不能团圆!

我能够感受到,姐姐跟弟弟,也都和我一样,都在用心努力着,默默期待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们一家人能够在一起过一个真正的团圆年!

关于团圆的文章9:故乡异地别样团圆

文/孙婷

一个“不能请假”打乱了中秋全家人一起团聚的“赏月计划”,虽然不能在同一片天空看到月亮,市民金林(化名)全家人聚在一台电脑前的场面同样温馨。

中秋夜,还在上海的小金和女朋友早早地守候在电脑前,等待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黄州,小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正往家里赶,小金的爸爸妈妈烧了一桌子菜。

几声嘟嘟的响声,上海到黄州的“亲情线”终于连上了。

“小金,晚上有没有带你女朋友去外面吃点好的呀!”奶奶忍不住先开了口。

“奶奶,我们当然有出去吃好的,还买了板栗和月饼,你看都在这里呢。”说着视频那边,小金把晚上买的东西,在奶奶面前展示了一番。

“外公外婆,我知道你们很想我带着未来的外孙媳妇回来,本来说好回来的,因为要加班请不到假,只能通过这样让你见见她。你们放心,我下次有时间一定回来看你们。”

一个小时过去了,金林一家人围坐在电脑旁和小金视频通话,你一句我一言的,都忘了桌上的美味。

据金林介绍,儿子2007年大学毕业后幸运地被一家上市公司录取,为了能在那个城市有一席之地,每天很努力的工作,都没有时间谈恋爱,眼看快到30岁了,一家人开始担忧小金成家的事。

金林说,从今年过年开始,全家人都在催儿子赶紧找对象,尤其是两边的长辈。直到今年八月份,小金一次打电话回家,无意中透露出已经有女朋友了,不用爸妈操心。于是,他就把这事告诉了两边的长辈,这下子可乐坏他们了。老人们又开始催小金把女朋友带回家瞧瞧。

快到中秋节了,一家人听说小金要带着女朋友回家过节,早早地开始准备。奶奶打电话到饭店订了一桌子他们爱吃的菜,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只盼着中秋节这一天快点到来。

“家里老人都忙前忙后的,结果小金打电话回来说女朋友请不了假,不回来了。”金林告诉记者,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家人由盼望的喜悦变得失望伤心,十分不理解小金中秋都不回家的事实。后来,他和妻子试着去理解儿子,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才能让老人们见到念叨的孙媳妇,结果想到了网上视频。当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老人后,大家都同意这么做。

金林笑着说,他和妻子像其他空巢夫妻一样,每到过节都盼望着在外工作的孩子能回家看看。虽然儿子今年不能回家团聚,但是电脑前的亲情连线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着爸爸妈妈很高兴、儿子很幸福,我的心里也是温暖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