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俗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习俗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习俗的文章1:瞎子阿灵

文/武泰元

乡下习俗既是传承也是创新。先人殁了,总得请一两个吹鼓手吹吹打打,请一个司丧礼的先生念上几道祭文。否则,乡亲们会笑话,说儿子“太抠”,舍不得钱!不是孝子,等等。

吹鼓手的调子从古传今是“满天星”“柳叶青”“纱帽翅”“过江”等。看场合吹奏悲哀的或欢快的,不会出什么大差错,但“先生”就不同了。乡下人称司丧礼者为“先生”,是从旧时代传下来的,与文界政界教育界社会上所称的“先生”不是一个含义。

办丧事时,司礼先生最尊贵,因为他要写要念,据说是“儒家子弟”。旧时代农村识字人极少,知道内情的人不多,所以对先生像圣人般看待。中国古代儒家比释道诸家都尊贵,这种看法延续至今。所以办丧事时先生不和念经的道士同桌吃席,更不会和吹鼓手打招呼说话。旧时代把吹鼓手看做最下贱的人,和拉叫驴的当娼妓的差不多,所以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不会让儿孙学吹鼓手。

吹鼓手在先生司礼时十分谨慎,唯恐配合不好遭到先生的斥责。然而有的先生就故意找吹鼓手的茬,以表明自己的学问高深或身份不同。我们乡下的汪先生就是这种人。

汪先生如今五十多岁,长条脸、高鼻梁、大个儿。他是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因爱好司丧礼,年轻时曾拜名气很大的老先生为师,学下了这种知识。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读祭文的声调亮豁而悠长。司礼时戴着一顶黑蓝色的大礼帽,穿一件长长的黑尼大衣,鼻梁上架着一副铜腿的水晶石眼镜,更显得骨清貌爽,飘然有神仙之表。此刻,在场的人从内心赞他仪表不凡,学问高深。然而汪先生因爱挑剔吹鼓手,曾多次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斥责吹鼓手:“你是咋吹的?”“你懂不懂规矩?”弄的吹鼓手丢了人还得忍气吞声。

有次,汪先生应邀到西边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司礼。吹鼓手是一个叫“瞎子阿灵”的年轻盲人。瞎子阿灵当乐师,全凭伺候他的执客指点,然而他的耳朵特灵,在祭三献礼时却能准确地按程序击鼓,奏大乐,奏琴乐(吹笛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汪先生还是找到了他的茬——在祭“合户礼”时因喇叭出了点毛病,一时没吹响,他用嘴唇抿了抿芦根哨子想再次吹奏,就在这几秒停顿中,汪先生大声斥责说:“你是咋吹的?你的眼睛瞎了看不见,耳朵也聋了?”

瞎子阿灵从嘴里拔出喇叭斜仰头把他那白眼珠子滚动了几下,想聆听什么似地停顿下来。众孝眷和院子里看热闹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看他。汪先生也疑惑地凝望着他的表情。瞎子阿灵扬起拿喇叭的右手,把那黄铜喇叭举过头顶。突然,他一抡胳膊猛地把喇叭摔向空中,喇叭划一道弧线落到南墙根,发出铜摔扁了的卡拉擦啦声音。接着,瞎子阿灵如丧考妣的冲天大哭起来,接着又犯了瓜病似地哭骂起来——

“呜呜呜,你当先生的懂不懂行?你懂不懂这和谐社会要尊重人?你和我平常往死了人的人家里跑,有多大能耐?你是县官衙门人?呜呜呜,我吹的不好吹死了几个人?你祭的好祭活了几个人?你除了欺负吹鼓手还有啥本事?”

“甭哭!阿灵你甭哭甭骂!”丧主爷向瞎子阿灵冲去大声制止他。

“你安静安静!”伺候吹鼓手的执客也摇着瞎子阿灵的胳膊说:“先生说了你两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人群中有窃笑的声音。也有人哈哈大笑起来:“哈哈,瞎子疯下了!”

“也怪先生这样对待一个麻眼罪人,是当先生的品行?”人群中也有同情瞎子阿灵的。

而且,有个尖细的嗓门说:“殁下的是爷爷,可我听着这先生念的祭文好像是祭奶奶的!”

这话分明是讽刺先生照抄书本里的祭文。有人接着故意装作反驳地说:“那祭文是从书上抄的,有啥差错?要错,也是人殁错了!”

人群中爆出了一阵更大的笑声,场子乱了套,三献礼一时之间进行不下去了。汪先生像木桩般立在祭台上尴尬得不知怎样才好。

三个执客把哭骂不休的瞎子阿灵拉进西房。三献礼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但这时人们总觉得这场合气氛不对劲儿,不是肃穆悲哀的氛围,汪先生也谈不上潇洒圣洁了。空气里充满怨气和愤懑。汪先生念祭文的声调都结结巴巴的,也不优美。

听说自那天之后,汪先生不再当“先生”了,去西宁某单位当门倌儿兼收发。

而瞎子阿灵仍然吹喇叭,即或没有丧礼他也要坐在一个屋顶上吹他听下的流行歌曲。因为在偏僻的山村里,除了瞎子阿灵再没人学喇叭。年轻人都学炒匠,学砖瓦匠,匠人每天能挣一百!

在以后的岁月里,瞎子阿灵在山区的每个村里去丧事上吹喇叭,再没有先生在丧礼上敢弹嫌他了。

关于习俗的文章2:母亲絮忆

文/毕勤山

按照传统习俗,农历蛇年二月初七(公历2013年3月18日)是母亲八十寿辰,然而上帝却没能让他跨过龙年这道门槛,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龙年闰四月二十二的凌晨三点三十分。

母亲的寿日就要到了,我决计根据自己的了解,追思母亲的生平,一则纪念我的母亲,再则作为家书留传。

磨难也是人生一份最宝贵的财富。我的母亲出身草根,和同时代人所经历的一样,饱受艰难困苦,而比较起来,她的命运似乎更坎坷多舛:八九岁时,妈妈便撇开了她回到河南卫辉老家生活,十二三岁时爹爹离世,她唯一的一个亲妹妹被带到河南抚养(后来又辗转返回在本村组建了家庭),她孑然一身,一个人孤苦地生活了四五年,直到出嫁。艰困的生活环境、跌宕的人生际遇,培养了她倔强好强、坚韧耐劳、仁慈宽厚的品格。

在她四十八岁那一年,我的父亲因病去世,第二年,她唯一相依为命的亲妹妹也撒手人寰,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和打击,她心痛欲碎、涕泪泣血,但她没有被击垮,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毅然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那时候,我们六个子女中,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其余四姊妹中,大哥才20岁,三姐刚出学校门,我才14岁,正念初三,兄弟最小年仅8岁,其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以后的几年时间,母亲没明没夜,让忙碌驱走内心的伤痛,让希望激发生活的勇气。

父亲生病期间,在长征医院工作的大姐家庭条件好些,对父亲多有照顾,二姐条件差些,但在病床前端屎倒尿伺候备至,我的大哥毅然放弃了年轻人应有的梦想,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养家的责任,正是有了“头大”的几个姊妹的担当和付出,才使这个了无生气的家庭慢慢恢复了元气。

后来家境渐渐好转,母亲先后为大哥和我娶亲成了家,母亲还省吃俭用,在众姊妹的帮衬下,供三弟在河北师大读了四年本科,直到这个小儿子2001年结婚,她才停下来歇歇脚,虽然已是67岁的年纪,早已满头白发,脸上刻满沧桑,但随着孩子们成家立业,她劳碌的日子结束了。

自此,母亲舒心安逸的日子似乎才刚刚开始,可以说母亲的晚年生活是在开心的面容下和爽朗的笑声中度过的。母亲晚年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母慈子孝,爱意融融,特别是儿媳女婿对母亲孝敬有加,在此,我永远记着他们,感谢他们!

“无才不能经世,无德无以安身”。我的母亲是芸芸众生中普通而平凡的万千个母亲当中的一员,在她的身上,汇聚了中国母亲身上所共有的品质。她善良宽厚,勤俭热诚,一生信奉“谁不用谁”的最朴实的道理,只要别人需要,哪怕自己不用,也要让别人先用;自己不宽裕,也时常接济别人,替别人干活是常有的事,70多岁的人了,还经常帮助四邻摘花生、剥棒子。她自尊好强,性情爽朗,为人亲厚和睦,从不与人红脸吵架,结怨积仇;凡事亲力亲为,不会求人,就连子女也不张口相求,不论啥时问起,总是一句话:“我啥都好,不用惦记”,就在临终前一天,还在为“麻烦”护士而心生不安。

农历的四月二十二日是母亲的忌日,我想把我的这篇文章讲给我的母亲听,同时,我还想把这些文字留给后人铭记传承,让他们了解祖上德风,如果能从中悟出一二,且能身体力行,就能享用一生,此为他之福,我之愿耳!

还是在早前几年,有位算卦先生就说,老太太好强一生,终了也不拖累人,睡着睡着就走了,结果不幸真的被他言中了,母亲为尊如此,想来不免令人唏嘘!

关于习俗的文章3:生活成妈妈喜欢的样子

文/阿东

按照习俗,满月剃发,我却没有。因为妈妈有两条又黑又粗又长的辫子,她喜欢长长的头发,于是从我出生就开始给我留长发。后来我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不知羡慕了多少人,妈妈就挺骄傲地传授独门秘诀:不要给女孩剃头。我如今头发短了少了,妈妈每次见我都心疼不已,数落个不停:工作没干到哪儿去,一头好头发少了一大半。于是我就想,在她有生之年一定不能让她看到我的白发。

我柜子里的衣服十有八九是黑灰白色,极少有色彩鲜艳五彩斑斓的,因为觉得俗气。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妈妈越来越喜艳丽。回去看她,她没少说我:穿的像灰老鼠一样,黑乎乎的看着都不精神。于是我开始买她喜欢的红色彩色,回去看她,一定会穿的喜气洋洋的,还要逗一逗她:像不像十八岁?她笑得满脸皱纹。

她不喜欢玩手机,我回去了少不了接打电话回信息,和她闲聊都是断断续续。想想也觉得过分,她坐在我跟前端详我,我却看着一个冰冷的屏幕。于是我就和自己约定,以后回去了,手机静音,天大的事不在于这几个小时,哪怕回头解释挨批,也要在和妈妈相处的时间里让她老人家安心,因为她的时间比我们有限。

妈妈一辈子最得意的就是她的厨艺,家里的猫狗都被她喂养的像小猪,更何况她的儿女?我一旦瘦了几斤,她老人家就急火攻心,各类吃的源源不断地运到城里。我也仿佛犯下了滔天大罪,被邻里诉说:看把***急的,好好吃。在有妈的日子里,减肥这件事就喊喊口号,还得继续做一个快乐的胖子,让她老人家觉得我胖我健康,哪怕我看着漂亮的衣服跺脚,只要她开心。

我生病了,她说要好好吃饭不要劳累;我吵架了,她说是因为我不讲道理胡搅蛮缠;我随口说儿子在西安上班了还要买房,她第二天就把所有的积蓄都取出来给我……

其实我经常骗她,说鞋子五十块衣服一百多,买的东西经济实惠让她觉得教育出来的女儿很会过日子。她简约豁达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曾经的叛逆都隐藏了起来,随着岁月沉淀得越来越像她。她的世界里只有包容给予,没有索取,生活的苟且已经不能影响到她,唯一的牵挂就是她的儿女,而我唯一能回报她的,就是生活成她喜欢的样子。

因为妈妈永远是对的!

关于习俗的文章4:亲情年味

文/钟雄

照传统的习俗,在本地一些山村刚刚嫁到外地的姑娘,头两年回娘家过年,大袋小箱的随带礼品往往有所遮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但领行一乘漂亮乖巧的轿子上,除了晃晃悠悠兴高采烈的姑娘,轿子特意彰显“冰糖包包、面把把,轿子后头吊块嘎”。冰糖代表甜蜜;面条寓意长寿;嘎嘎就是肉,那就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童谣反映了老百姓过年的味道——红火、甜蜜,快乐。过年时分,红萝卜红得鲜亮,洗净后,咬一口又脆又甜;红萝卜与排骨炖,不多一会萝卜炖得火巴软,吃起化渣,缺牙少齿的老奶奶、小娃娃嘿喜欢;红萝卜切片,与蒜苗、大葱、姜丝等一起炒回锅肉或做其他菜,色彩艳丽,香味诱人。

居民院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兴奋让人红光满面。彩旗飘,气球挂,玩龙灯、打连枪、狮子滚绣球,让人倍感浓郁年味。我家照例要贴对联和年画。这年,我父亲把“福”字旋转一百八十度仔细贴好,并端详一阵后轻轻掩上大门,又搬来一张椅子,开亮屋内大灯,进门静静地喝茶、翻阅书报。过了好一阵,楼道上有三四个娃儿活蹦跳跃兴高采烈追赶玩耍路过,其中一个娃儿猛抬头仰看门上方,像发现了什么秘密,高声高气叫嚷起来:“福‘倒’了!”其他小伙伴也纷纷跟着喊起来:“福倒了!”

门内的父亲,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小娃儿大声嚷嚷“福倒了”,听起来就像是“福到了”!好口彩,父亲急忙起身提起糖果、花生、橘子,开门去请小朋友们吃香香并装入他们的衣服荷包。

年三十晚上,鸡鸭鹅还有时鲜品种采买时尽量“杀猪过年一样有点”,而有两盘菜是必不可少的:一碗芝麻丸子、一盆鱼。这两样菜,满目都是喜庆吉祥。我们江津人把“丸”读成“圆”,丸子“圆子”也,圆一大家子,缘来是福。而芝麻丸子每一个既是小圆子,装在一起又是一碗,左右逢源,处处圆圆满满。芝麻丸子里的芝麻,更蕴含芝麻开花节节高,好光景你想都想不完!另一盘菜就是鱼。不说鲤鱼跳龙门的典故、鱼贯而入的子孙兴旺,单一句年年有余,吃穿不愁,还不你有、我有、全都有?

过年时分,美味佳肴香喷喷,伴着欢声笑语,在众人的舌尖上跳动、萦绕,大家尽情享受火红、愉悦、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家人围桌而坐,举起红酒,祝家人和亲朋:“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在年味的气氛中,干杯、再干杯。

关于习俗的文章5:春节习俗你知多少

文/李令飞

梁实秋有一篇小品文,名叫《拜年》。他说,回忆幼时,过年是很令人心跳的事。平素轻易得不到的享乐与放纵,在这短短几天都能集中实现。

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心跳的时候,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一切应得之事习以为常,心跳的感觉慢慢远去。儿时热衷喜乐的守岁、拜年、贴春联,如今很多人反觉累赘。

还有多少人在坚守过年传统?想必更多人依旧心不在焉地忙着刷微信朋友圈,在微博上吐槽春晚。

当春节的传统符号在一样样离我们远去时,心底是否有那么一丝怅然所失?

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鲁迅先生曾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小年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扫房之后,家里焕然一新,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守岁

除夕夜,最要紧的是年夜饭,那天,一大桌的菜都是准备良久的,关键每道菜还要讨个好彩头,有象征团团圆圆的鱼圆肉圆,有想头的鲞头煮肉,就连花生,也被叫做长生果。

吃完团圆饭,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守岁。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还记得小时候,每晚都被父母催着早睡早起,唯独到了除夕夜可以放纵一把,守岁成了疯玩熬夜冠冕堂皇的理由。小伙伴们疯狂地你追我赶,互相串门,说不完的话,吃不完的糖果,反倒是大人们,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拜年手势也有讲究。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这和中国自古“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脉相承。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窗花与“福”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关于习俗的文章6:我是禁鞭小卫士

文/王欣童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烟花爆竹在春节期间是必不可少的。临近春节,又快到一个烟花爆竹的燃放高峰期。烟花虽然美,爆竹虽然响,但过度燃放会造成很大危害,所以今年我市决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于我市这一决定,我们无不拍手称赞。

烟花爆竹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但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疾病,接触多了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同时,烟花爆竹对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大家想一想,过去的天空多是什么颜色?蓝色!而现在的天空多是什么颜色?灰色!这与市民们过多地燃放烟花爆竹不无关系。

现在襄阳雾霾天气频繁,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我们还能期望拥有一片湛蓝的天空吗?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吗?再想一想,一些身体本来就不好的老年人,听到这么吵的声音还能够安心地休息吗?

过年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走亲戚。吃饭前,小叔拿出来一挂鞭炮准备放,我连忙上前劝说:“小叔,现在政府提倡环保,放鞭炮对空气污染严重,对身体也有害!”听了我的劝告后,小叔立马把鞭炮收了起来,对我点头称赞。

作为一名学生,我会严格遵守禁鞭令,过一个安静、和谐的春节!

关于习俗的文章7:斗蛋大赛

文/陆艺文

民间有端午斗蛋的习俗。

为了迎接端午,星期三这天,我们班提前举行了一场斗蛋大赛。因为我没有带蛋,所以有一点儿遗憾。不过,同学们比拼的场面特别激烈,让我看得很过瘾。

比赛开始了,雷佳宇拿出了他的“鹅将军”向缪洪科发起了挑战,只见他用手轻轻往前一推,缪洪科的蛋就被KO了。“第一轮比赛雷佳宇胜!”我高兴地说。

第一轮胜出者,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对手。丁老师一声令下,第二轮比赛紧接着又开始了。我看见雷佳宇准备和陆辰恺一决高下。这时,陆辰恺表现出了背水一战的表情,他叫道:“哈!来吧!”雷佳宇的“鹅将军”把“头”一顶,陆辰恺的蛋被顶到了桌脚上,瞬间也被秒杀了。

经过四轮的比赛,冠军巅峰之战终于打响了。只见雷佳宇再一次把他的“鹅将军”派上阵来。钱楷雯呢,也派出了她最信任的“鸭大将”。

教室里呼声越来越高,他们两个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了。看得出钱楷雯在犹豫,好像在想:是直接冲过去攻击呢还是防守为好?忽然,钱楷雯偷袭了雷佳宇,一招“旋转风波”向雷佳宇的蛋撞去,雷佳宇的警惕性高,钱楷雯的“鸭大将”没有占到便宜。紧接着,雷佳宇发起了进攻,“鹅将军”向“鸭大将”弹去,“鸭大将”一个转身,“鹅将军”没得逞;他猛地又扑过去,这下扑着了“鸭大将”的屁股,只听“啪”一声,钱楷雯的“鸭大将”碎了。

全场响起了欢呼声,这次的冠军,实至名归属于雷佳宇。

关于习俗的文章8:故乡的秋千

文/家乡的蟋蟀草

家乡习俗,每逢春天清明之际,都要打秋千,故有三月三打秋千一说(阳历清明前后)。

童年时基本没有什么玩具,但家里竟然还有一架秋千,一看就知道是老物件,秋千座年深月久已经磨得非常光滑了。春天时,父母会找两株小树,将秋千系在户外的小树上,然后我们就在秋千上荡啊荡的,很是惬意。但为了安全,一般父母亲都系的比较矮,不能荡太高。

秋千是自古以来青年妇女们喜爱的游戏,闺阁女孩平日不能随处游玩,清明寒食之际,三五成群,结索搭架,打打秋千的确是一大享受。古诗词中描写女孩荡秋千的句子比比皆是。像: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村里的年青人精力旺盛,蛮力无处发泄,普通的秋千根本不能让他们过瘾。于是就有好事者,在村里选取一块平整的沙地,竖上两根又粗又高的木梁,在两根木梁的顶部搭上横梁,然后用两根粗壮的绳子将秋千系在横梁之上。小时候感觉那秋千好高好高啊,比房顶还高呢。秋千结好之后,一到生产队收工,村里的青年男女便簇拥在秋千架下。小伙子们为了在姑娘前显摆,一个比一个荡得高,有时两个小伙子一起面对面站在上面,你蹬我踹,那秋千架竟能高过横梁,惹来女孩子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女孩们打秋千则别有一番景象,她们叽叽嘎嘎,笑语喧嚷,一个人在上面打,总要有好多人在下面推送,秋千荡高了,秋千架上的女孩高声叫停,下面推送的却不依不饶,仍然向上推送,一边推还一边喊,看到某某村喽,看到某某村喽!当时不解,后来才知,原来那女孩正被说亲到某村呢,只要有了准婆家的女孩荡秋千,都免不了被如此揶揄一番。

那秋千对于儿童来说,未免太高了,一般小孩子是不能单独玩的,只能由大人带着玩。跟我家关系近的一位年轻媳妇看到我渴望打秋千,就让我坐在秋千架的木板上,她站在上面双手扶住绳索 ,前后用力,一会秋千就荡高了,秋千下落时的失重感和耳边呼呼的风声,让我感觉既紧张害怕又刺激有趣,真是一种难以述说的滋味,总算让我过足了一把秋千瘾。

自从秋千架第一次竖起来之后,以后年年的寒食节,小伙子们就张罗起来,自然给乡村的青年男女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可是不知那一年起又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好事的小伙子们没有竖起秋千架,这秋千架一停就再也没有被重新搭起来过。于是这热闹的秋千就慢慢变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回忆。

关于习俗的文章9:感恩,幸福的起点

文/孟必真

在我们家乡,有这么一个习俗,每一年阴历十月初一的晚上,活着的人都要给故去的祖辈先人送寒衣。意思是,冬天来了,气温下降,阳世人给阴间的亲人置办新衣,抵御寒冷,彰显的自然是一份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虽然阴阳两隔,但是这份亲情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送寒衣,就是烧纸,五种颜色的纸,都是有一些讲究的。果绿,粉红,姜黄,雪白,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紫蓝则代表在蓝天下生活的子嗣后人。

在我小的时候,奶奶就在这个小型的祭祀活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十月初一整个一天她都是忙碌的,清晨早起,她开始仔仔细细把大门口,庭院,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朴素的床铺整理的干净整洁。

院子里的落叶,灰土没有了,青砖地面纤尘不染。柴垛码得整整齐齐,玉米堆得规规矩矩。红色黄色的菊花灿烂耀眼。其实,奶奶每天都很忙,喂猪喂鸡,缝补浆洗衣物,到田里伺弄庄稼,烧火做饭,家里家外她瘦小的身影穿梭来回,不亦乐乎。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似乎身体里总有用不完的力量。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一直是忙碌的,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即便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她还要缝补衣物,或者纳鞋底。

吃晚饭的时候,奶奶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她显得安静从容,动作有条不紊。奶奶蹲在大门外,用两捧沙土堆起一个小丘,然后用一把炉灰在小丘前面画个圆圈,圆圈里摆上几个果盘,有苹果桔子石榴花生。当然更离不了三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是团圆的象征,是必不可少的角色。点上香,祭祀就正式开始了。香烟袅袅升空,便是于异界沟通的桥梁,活着的人就可以和冥界里亲人的魂灵自由对话了。

奶奶的手相当灵巧,她事先把五色纸剪成各式各样的衣服,整整齐齐放好,还剪了厚厚几沓纸钱,用帛纸叠了大量的金元宝银元宝,火焰点燃起来,奶奶的嘴唇嗫嚅着,念念有词开始诉说亲人之间的贴心话。声音虽然很低,但是语速很慢,我听的比较清晰。

大概意思是说,天气变冷了,那边也冷了,该添一些衣服保暖了,再送上些银钱,买东西拘便些,千万不要仔细,受苦一辈子,千万不能再遭罪了。晚辈没有忘记先人,今晚大门敞开,你们都回来看看吧,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秋也收了,耩上的麦子都半乍高乐,妻贤子孝,孙辈听说,一家子身体健健康康,日子顺顺当当,政策暖心,邻里和睦,你们尽管放心好了。

那种感情已经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当这种爱被时间残酷地剥离,那种痛深入骨髓,刻骨铭心。十月初一的夜晚,整个家庭都沉浸在浓浓的追中思之中。在淡淡的灯光下,奶奶平静地诉说着悠长的昨天。风风火火的大跃进,九死一生的三年自然灾害,吃草根树皮的苦难岁月,象一部泛黄的黑白电影,在我面前缓缓播放,我钻进被窝深处,紧紧抓住被角,身体莫名其妙地微微颤抖,似乎害怕那个黑暗的世界会变成一个黑色的野兽,张开血盆大口把我吃进肚子里。奶奶好象知道了我的心理。她紧紧抱住我,用布满老茧的手在我脊背上来来回回抚摩。她干瘦的身体传递给我一种温暖的力量。渐渐地,我就情绪平稳了。她松弛的皮肤就象是春天的湖水,让我变成快乐的小舟,那一年我刚刚六岁。在奶奶的故事里,我慢慢进入梦乡,唇角带着甜蜜的微笑,腮边却挂着晶莹的泪珠。

很多年时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临近不惑之年,人世间发生了许多苍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奶奶,父亲都已经离我而去,每每天气寒冷的时候,我就倍加思念他们,许多个夜晚,他们会以梦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和我说一些贴心话。常常泪湿衾枕。这个时候,泪水是洗涤灵魂的温泉,让我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在我遭遇困难,彷徨无助的时候,他们恰如其分地出现,或者给我出主意,想办法。或者给我说宽心话,让我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我再也不会傻傻的觉得,奶奶烧香、拜佛、是一种迷信活动。跟另一个世界上的人对话是一次圣洁的感恩活动。缅怀过去,展望未来,心中是满满的希冀,还有大草原般青翠的爱。把自己现在幸福的生活跟先人汇报,是为了让他们放心,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活得安稳。其实,那是一种自我暗示,心里踏实了,人就会活得心安理的,踏踏实实。

火焰跳动起来,我磕头完毕,蹲在她的身边听她絮叨,奶奶满头银发梳理的整整齐奇,脸上的皱纹清晰而深刻,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一直是这个形象,似乎永远是这个样子,没有年轻,也没有衰老,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离我远去,再也不回来了,伤痛的感觉慢慢从身体底部渗出来,我才发现,对她的感情如此深厚。

当我离开故乡,到了千里之外的城市,为了生存和梦想拼搏奋斗的时候,这种对于亲情的强烈思念,就会衍生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变成身体内部的强大支持。它也是我内心强大的源头活水。

每当我凝望先辈的遗相,从他们坦然的表情,安定的眼神里,总是能够读出太多的人生智慧。他们扎根在我的血肉里,灵魂里,与我朝夕相伴,须臾不离。我以烧纸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作为形式,完成了一次对亲情记忆的重温。让我的灵魂与先辈的灵魂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接。

因为白面才能包饺子,有饺子才算是过年呢。那时候父亲十一岁,叔叔八岁,“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两个人正在长身体,胃口常常因为得不到满足而疯狂造反。爷爷四十岁就撒手西去,奶奶艰辛的日子可想而知,她使出浑身解数,左邻右舍借,回娘家拿,甚至冒险去生产队的田里偷。就是那样,也往往是杯水车薪。她偷偷掉眼泪,去爷爷坟上苦。之后,还是得咬紧牙关,强颜欢笑,把沉重的生活继续下去。奶奶常挂在嘴边的

一句话是,过日子比树叶还稠呢。她被风建礼教缠了的双脚很小并且严重变形,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但是她却总是健步如飞,大约是她知道自己肩膀上重重的责任,心里装满深深的爱,她却忘掉了自己。土里刨食,需要大量的血汗付出啊!

奶奶给我讲述的最精彩故事,是她跋山涉水去南乡换面的经历。那是六十年代中期,刚刚从三年大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们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田地里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每个人空虚的胃口。勤劳的奶奶开垦了自留地,靠一些高梁红薯补充家庭的粮食空缺。过年的时候,一瓢白面都显得弥足珍贵。

奶奶捡红薯的日子是完全业余的,因为她要挣工分,这是获取食物养家糊口的主要途径,一个寡居的女人,拖着两个半大孩子,在饥馑频仍的年代里,有着诉说不完的辛酸。但是,奶奶骨子里的倔强因此突兀出来,她拒绝了登门劝说她再嫁的媒人,一心一意,坚定不渝地和生活并未肩而行。

奶奶把捡来的红薯洗净,切成薄片,放在芦席上晾晒成干儿,装进布袋,攒够四五十斤,背在肩上就上路了。走之前她烙好十几张高梁面饼子,供父亲和叔叔做干粮,她自己装几个窝头咸菜。我们的家乡离南山一百多里的路,却要经过三条河,两座山。换回二十斤白面,那时候没有车辆,路也崎岖坎坷,到了家,奶奶双腿浮肿,两只脚涨大了许多,坐下去再也不愿挪动半步。她的脸上却是欣慰的笑容,因为这个节日孩子可以吃到

吃饺子是过年的大事。奶奶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自己非但没有累垮,相反身体强健异常

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她活到九十岁,含笑而去。当火光在我面前闪烁,纸灰蝴蝶般飞舞,先辈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我止不住想跟他们说话,并且有说不完的贴心话,我也突然明白了多年之前烧寒衣喋喋不休的那个奶奶。那样的怀念,是掏心掏肝的,也是贴心贴肺的,在深切的怀念里,我们明白了感恩的真正含义,从而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幸福的真谛。

有人说,快乐的人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我想,只有懂得感恩,才会不为鸡毛算皮去斤斤计较,不会为欲壑难填而痛心疾首,在平静淡泊里感受时光的美丽,生命的珍贵。澄澈的灵魂遍洒七彩阳光,每一声心跳都是醉人的天籁,吉祥的琴音。不必千山万水,好地方就在身边,不必望穿秋水,好时光就在眼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