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夜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寒夜的散文(精选4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寒夜的散文1:寒夜送暖人

文/马永红

那年冬天,衣衫单薄的我,在教室里如坐针毡,我无法躲过寒意的阵阵侵袭。寒冷似箭,纷纷从窗外向我射来,我浑身抖颤,书都拿不稳。

这时我的同桌莲推门进来,端了一个大搪瓷缸,缸口上飘着火把状的热气,还有浓郁的葱香味,径直入了鼻孔。什么饭这么好闻?我用眼的余光瞥见黑褐色的热水里漂浮着金黄色的姜丝,红彤彤的辣椒丝,绿油油的葱末,看着就眼馋,我真想喝一口,但我悄悄地把口水吞咽了下去。她轻轻地从桌斗里摸出我的饭盒,一股脑儿地往里面倒,只给自己留了很少一点,我惊讶地望着她,她却笑眯眯地说,快趁热喝吧,喝了就暖和了。

我迫不及待地端住就喝,酸酸辣辣的汁水顺着口腔而下,一阵暖流在体内欢腾跳跃,如一条小溪在山涧叮咚歌唱,霎时间全身热乎乎的,如被暖阳炙烤,有重回人间的幸福。

我以为人间美味也不过如此。擦擦嘴才想起对她说声谢谢,她微笑着说这是举手之劳,做法也很简单,不费多大事,把这几样东西切丝后加一点点盐,开水沏进去,再加些醋,就成酸辣汤了,喝了驱寒发暖,对伤风感冒也有效。她像个小大人似的说起来头头是道,我眼里心里满是感激和敬佩,看着她,却傻傻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莲是在她爸爸的住室里做的,她爸爸是我校的一位老师。从此,她利用这个便利,隔三岔五的,就给我端一碗来喝,我吸吸溜溜地喝个精光,浑身冒汗,欢欣鼓舞地投入到晚自习中。那个冬天就这样很快过去了。

我一直不知道她为什么对我这么好,这是我第一次喝这么好喝的汤,家里穷,连春节都买不起这些葱姜醋,莫说平常时节了。物质上我绝对不会对她有任何帮助,那就是我给她讲过题吗?我无从想起,也许她对我的好不是因果关系,只是她本性使然。回想起那一个个冬夜,一团团乳白色的热气就在脑海里腾腾升起,那个冬天真是暖如阳春。如果没有她,我会夜夜哆嗦成枝头最后一片叶子,直至凋零。有了她的暖茶,我度过了严冬,迎来了春天。那一年,我顺利考取了师范学校。

时至今日,我还保留着冬日里常喝酸辣汤的习惯,只是不再是御寒,而是去油腻,治伤风感冒。每每端起碗,色泽鲜艳的汤面上就映现出莲清瘦的身影,遗憾的是至今我都不知她身在何处,不过我想,那么宅心仁厚的女孩儿跟了谁,都是和春光在一起的。

还有一个冬夜令人难忘,那次先生腰部受伤,我陪他住在医院。一天夜里,冷风在外面奔跑吼叫,如猛虎下山,嗷嗷不止,虽然室内开着空调,那带哨的风声听着也让人不寒而栗,如有夜行人,不论是谁,他们被冷风驱赶的遭际都让人揪心不安。

有人敲门时,我以为是护士来量体温,谁知是建发进来了,他弯着腰,双手抓着一个大红桶的边沿,亦步亦趋地往里挪,脸憋得通红,小心翼翼的样子很吃力。

建发是先生十多年前的一个同事,虽不常联系,但友情早变成了亲情,从不因不在一起而减弱。我们有了什么事,他几乎都像那晚有了感应似的就来了。他顾不上理顺被风吹乱的头发,坐下来一边关切地询问病情,一边埋怨几天前打电话我们还瞒着他。其实,不是要瞒他一个人,先生住院的事,除了亲人,我们对谁也没说,我俩一向不愿因自己的私事,去打扰别人的清静,有同事和朋友问起就说在外地出差或办事,保密工作做得相当扎实,可是建发却在狂风大作的夜里来了,莫非是这骇人的风声走漏了消息?

他说白天找中医开了方子抓了药,晚上妻子慢火煎了一大铁锅中药,还好买的桶质量好,不怕滚水烫,只是装车上后不敢开快,怕药水随着颠簸漾出来,风真大,好几次面包车都要飘起来,幸好有薄膜罩着没洒出来多少。老中医说,用这药熏烤腰部,有利于早日康复。

说着话,他打开桶盖,揭开薄膜,白花花的热气噌地蜂拥而出,如群鸟放飞,又像花朵一样在满屋绽放,空气中弥漫着中药的清香,我和先生两目相对,都红了眼圈,虽然我们不愿人知,但有人来访,也是开心的,况且是建发冒寒顶风从几十里外的乡下一路赶来,一颗滚烫的爱心尽在那一桶中药里了。

建发倒了一脸盆药汤,忙着给先生熏,这盆凉了再换一盆。蒸气袅袅,似轻渺的歌吟。之前先生如冰窟里的鱼一样郁郁寡欢,现在冰消雪融,这尾鱼重拾自由,有说有笑的了。

我想,像莲和建发这样寒夜送暖的人,心中得储备有一炉熊熊燃烧的火,才能这样慷慨,把足够的温暖给予受寒的人。感谢这样的朋友,聚拢我们内心点点的星火,让我们有勇气度过漫长的寒冬。

关于寒夜的散文2:寒夜愁敧金带枕

文/一缕幽香一笺书

一筝一手一纤手,梅花飘雪轻轻弹。如是一曲倾诉的禅曲,闭目,一笑红尘远一怀温柔,静夜微凉,时已过秋的薄衣寒气入骨。孑然倚窗望月,手捧那首曲谱,款款像我走来,穿过青葱岁月,古诗词句,流年时光。你的青衣,我的古佛,你说哪天我能为你完整的弹出那首我们共同喜欢的歌。

佛去岁月的尘埃,空山新雨后,凄凉寂寂,一段又一段若即若离的故事,迟迟写不了结局。随手摘下一抹光影。看寂寞,如烟地漫,风来尘去的岁月里,谁能将红尘轻忘。夜深人静独思量,倚望天边星辰,冥想江南思语花窗后的山石,山石下的花,粉色的,大朵的开着。江南是温柔的,而粉色,便是最最温柔的颜色。人的一生是不是一个阶段有着一段不同的色彩,就像绿色和红色搭在一起会变成黄色?倚玉轩、远香堂、梧竹幽居、小飞虹、留听阁、与谁同坐轩……

偷的浮生,何得休闲,那层层叠叠的绵软,我不忍触碰,生怕会不下心打搅了它的瞬间万变。人生便是如禅的心境,路途便像禅声一样随时敲打着。转瞬间不经意间有触碰了江南的弦,那根弦已经不是5和6.江南因山水而有灵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那满目的绿,因为那怎么涂抹都不够的朦胧,她被赋予了更加神秘的气息,神话故事更加欣然的在这里传诵。

清寂的夜是谁将思念轻递,相思一片如水,前尘往事,漫过细碎的心情,清醒成无眠的孤独,打开记忆的心门,有梦在半醒中沉醉。季节沉默走过斜风细雨的轻柔,轮回中所有的花事都楚楚动人,一切叹息和忧伤,都是盛世花开过后的痕迹,飘怱在若有若无的等待里。

人生的烦恼就是自己心里的魔影, 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和日月,超然平淡,分得取和舍,博爱舍得,爱憎心,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庭院深几许时,岁月乾坤百变。江南月,清夜满西楼。江南酒,何处味偏浓。江南水,江路转平沙。

梦依然还留在曾经朗朗读书的学堂里,楼台高锁,帘幕低垂的烟雨小路。行尽尘世间,不与离人遇。你的心我的心都遗落在残碎的人生里,你的歌声给我了太多的回忆,不与谁共享,收拾起这段被月光漂洗的旧事。把他安放在一杯一杯的苦茶里,一杯清澈见底,一杯苦涩随心,一杯健忘剥离。沿着古韵跌宕的禅道,向一座檀香缭绕的古刹走去,谁心皈依?

风移月影,飘过心事的窗棂,静静的把岁月刻成一把梦的琴,跳动的音符就像过往一样,擎一支流泪的玫瑰,思念打捞眼眸的影子,哪一抹是三生石上不变的倾国倾城。还有黄昏里等待的遥遥远谁种下的因,今生谁是谁收下的果,来世还有至死不渝的情,将赋予一生一世。

关于寒夜的散文3:寒夜杂记

文/宇文琼羽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深夜清寒,又因房间内湿气较重,脚冷难以入睡。打开空间之时,在一位友人的文章中偶遇这首诗,友人注了“醉吟诗人”,若记得没错,“醉吟诗人”就是白居易了。

说起来倒羡慕那位友人了。她现在应该是在乡下,图片上那大片的苔藓大概八九不离十,而且看她最近的文章,日子过得应该还算闲适,有一种当年陶公的感觉了。而我却是在等待着回家的1月16号的来临,这里实在是太冷,环境清冷,身冷,心更冷。

也许这就是古人诗中常说的“孤寒”,我也就这么认了吧。孤寂而寒冷,或因孤寂而愈加寒冷。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我因寒冷而夜不能寐。闭上眼睛,迟迟等不来梦境的降临,而梦神的遗忘给我带来的又是不知怎样的情绪。睁开眼睛,望望窗外,夜色都显得冰冷,脑海里不由自主地便闪现出了潇湘馆的影子。最近的夜空除了漆黑一片,别无他物,真得就像诗句中清冷的“寒塘”。时常忍不住地便收回自己的目光,望着屋内一片黑暗,或是我闭着眼睛吧。回忆起曾经的许多,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插上耳机,飘来的都是高中时熟悉的旋律。今天,我索性起来算了,看会书,再顺便将这杂乱的文字打下来。

每每的手脚冰凉,总让我羡慕出行时街上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即使庸碌,可时常说说笑笑。哪里像我,虽有千卷诗书,但带来的只能是借景后的感伤。更何况,这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我仍是得自己想办法对抗这样的冰冷。

傍晚时,一如既往地出门走走。南昌的街道再一次被我看厌,我也没兴趣到远点的地方,最远也就是学校的北区。回去的时候,幸好脚带着我去了一个叫“如意水饺”的地方。说起这里,算是我的最近的唯一慰藉之处。

记得前两天吃过晚饭之后,再次来到了这几条街,偶然看到了这家店。记得我以前看过一部剧,里面有个“幸福饺子馆”,如今仍然印象颇深:精美的装潢透着一种温馨的氛围,在里面哪怕坐上一会,都会有回家的感触;每天有不同的幸福饺子,但感觉都是无一例外的温暖;优雅的钢琴声时而飘过,让整家店更加投射出迷人的气质……

我不知为什么就联想到了它,或许是对于“饺子”这个词语的特殊的含义吧。饺子在我们的意识中,往往代表着家,代表着温暖,更代表着团圆与幸福。因此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才是饺子。曾经有人说过:“饺子中总带着思念的味道。”我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家乡在北方,但这里是南方,在这边偶然吃过几次饺子,却让我感觉味道无比陌生。所以,我更加渴望着真正思念的味道,而这,我已不知道阔别了多久……

我第一次进入那家店是在第二天的晚上,虽说里面的情况不如那个“幸福饺子馆”,但我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别样的触动。而在将饺子送入口中时,我的心里涌起了诸多感觉,这味道太久违了,熟悉的北方的气息,有一种如同团圆般的温暖。看来,带着心做料理之后,料理果然变得愈加迷人了啊。我那时点的是招牌饺子,但我想,这和那个剧中的“幸福饺子馆”的幸福饺子一定是一样的了。也许,剧中那个饺子馆就是以它为原型的呢?

这几天我便天天去,而天天都有那种愈加浓烈的感觉。然而,那感觉并非永远,当我结账出来时,那种感觉便会在我脚踏出门的一刹那轰然消散。

重新回味着那首诗,看着那篇文章的主人闲适的笔触,在火炉下的闲聊,回忆着儿时那些美好的珍贵,真可以算是一种迷人的感觉了。

说起炉子,我倒是也并不陌生。在小的时候,和爷爷奶奶住在乡下,无数美好的童年回忆就是那时。若说夏天的美好是星空,那么冬天的美好就是火炉了。在我的印象中,河南的冬天也说不清到底是冷是暖,感觉好像比南昌这边暖和,也许又是错觉。那时家里有一个火炉,放蜂窝煤球的那种,不说大但也说不上小,只记得里面是泥砖,外面是铁皮。

人总说叶落归根,一叶知秋,而叶落后,院子里的大槐树光秃秃的,冬天也便来了。虽说那时在农村,为了做饭,一年四季都烧火炉,不过印象最深还是冬季,那就带给我太多回忆了。

火炉放在正屋,那是我们住的房间。每天早晨刚到六点,天还未亮,我带着一丝迷糊起了床,奶奶早已起床做好了早饭,一口一口地喂已经生病的爷爷。而我则是擦擦眼睛,自顾自地吃掉馒头后,刷完牙差不多六点半便背着书包去学校了。屋内暖洋洋的,但一出屋外,我就立刻完全清醒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我那几年的冬天常常生病。唉,感觉那时的自己好弱。

等到中午放学,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冲到正屋烤手,烤暖之后,拿着城里买的故事书就看。记得我儿时非常钟爱那本书,远远胜过学校发的《读物》,那时我不倦地看了不下十几遍,把书上的故事记得滚瓜烂熟,甚至故事内容能一字不落,故事顺序清清楚楚,就连哪一页是什么都不会搞错。可惜的是,现在我只记得其中不到三个了。夏天的时候,我又回到家乡的老宅,失望的是,我没有找到那本故事书。唉,最代表性的东西反而是无迹可寻了!

在周末或是寒假的时候,我一般都在待在家里烤火,很少出去玩。那时最美好的就是看电视了,每周末都有蓝猫淘气之类的,虽说现在说出来或许会有人笑我。奶奶也经常在那时候蒸馒头,蒸馒头倒是特别有个灶,但和面什么的是在屋里进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悄悄揪下一小团和好的面,用擀面杖檊成片,然后把白砂糖或者红糖,包起来再用擀面杖压成片,然后贴到炉子那铁皮上,不一会就熟了,现在想想,那味道还是不错的。

至于等待熟的时候,一般就是看电视和烤火了。我天生比别人怕烫,所以不敢像那些同学一样直接将手贴炉子上,而是隔着些距离。我以前也试过像他们一样,但被狠狠烫了后,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不过脚还是可以的,毕竟隔着袜子。有的时候,同村其他小伙伴们会来找我,然后一起烤火,瞎聊,边看电视边感叹;有时是一起写作业或背诗,毕竟那时他们不会的要问我时就在旁边;有时一起看我那本故事书,他们也好奇我怎么做到那么多故事说讲就能讲的。回忆起来,我在那时算是有点类似《草房子》里的桑桑和纸月了。

无奈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欢乐,那些欢乐早已化为回忆,成为脑海中尘封的老照片了。如今独坐灯下,气氛仍然是那么孤寂清冷,看看时间,不几个小时又该天亮,手脚冰冷倒是略缓了些,应该是敲了这么久的键盘了吧。

“雨去清寒复,心亡意少悲。停星无几伫,许系梓路归。”默默吟着心中的一缕感伤,最后用冰凉的双手,打下自己这首诗。但愿那孤寒离去,只需寒夜有那火炉温暖得以入睡。

关于寒夜的散文4:寒夜

文/XIAOLANG8310

雪渐大,夜色渐浓。本来就寂静的村庄更加寂静。

嘎吱一声,积雪压断了枯枝。温暖破旧的房屋内,篝火正旺,一家人围炉而坐,老头嘎嘣着老旱烟杆里白烟,时断时续,最后归于沉寂。夜已深了,那只白日活蹦乱跳的狗儿,趴在自己的小窝里,呼呼大睡。

不远处的山林里,枯草堆里洞口,探出一个狡猾的小脑袋来,一只狐狸在自己的安乐窝里,沉沉睡了一日。此刻该是出来觅食的时候。它轻轻踏出洞来,伸了伸懒腰,向小村庄跑去。

它熟悉村庄的每个角落,认识村庄里每条狗儿。它在小道上悠闲地走着,仿佛白日下地干活的农人一般。

鸡窝发出慌乱的鸡叫,随后是狗儿旺旺大叫,屋内灯亮了,老头披着棉衣,打开木门,冷风寒雪扑面而来,鸡窝里少了一只母鸡,而狗儿追了出去,它拽着肥美的母鸡,窜入密密的枯草里,一会便消失在村庄里。那狗儿跑得真快,可再快也没有用。小狐狸认识那只狗儿,腿脚很灵活,鼻子却不灵活。

当把那只大肥鸡拽到自己洞穴后,小狐狸也累得满身是汗,而那只鸡已奄奄一息。小狐狸稍作休息,开始大快朵颐。一只大肥鸡足够它吃好几天。吃饱后,它舔舔了自己的嘴唇,躺下继续睡觉。

来日,雪还是没有停,那只美丽的白狐狸又会出来散步,尽管有时小狐狸认为她太骄傲了,对自己爱理不理。可还是很高兴遇到她,哪怕是她对自己视若无睹,故意高抬自己高贵的小脑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