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散文

请欣赏十一月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十一月散文1:十一月

文/仝莓

十月就这样离开了,离开时也不是了无痕迹,最末的夜晚下了一场冷冷的雨。

十一月,也不是悄悄地来,它披着湿湿的秋叶,无比凌厉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如往日一样的麻木,作息时间也没有变化。

因为老板的黑,我们是没有什么双休日的,平时的工作虽然也有上下班的概念,但只要老板高兴,老板有事,随时你都得干着,哪怕是你刚下了班,哪怕是半夜三更,都得接着干。连续加班的事并不少。因此,时间对于我们这些打工仔变得没有什么概念。

但是今天,时间的齿轮不知是不是被什么磕碰了一下,仿佛停滞了那么一瞬间,昨夜冲电的手机今晨开机时,眼睛突然瞄了一下时间。

2015年11月1日,周日。

看到这个时间,我心里也迟滞了一下。“哦,十一月了,这个时间……”

这个时间并不是一年一度的盘点时间,离过年似乎还早,离下一个年度还有六十一天。昨夜下了一场不算小的雨,早晨起来的确有点凉了,风浸在皮肤上,有冷意,需要加衣了。宛如这个时候是一个分水岭,往回望,是秋天,往前看,立冬就站在你的面前。

还没下雪(听说有的地方已是白雪皑皑,北方大多地方十月十五日就开始供暖了),以带着锋利的最后一场秋雨(是不是最后一场?存疑)代替雪吧,告诉你冷意是咋回事!

加衣的时候自然有些念头冒起来,想家了吗?

看着窗外时不时被风吹起来飞舞的枯草和树叶,摇了摇头后又点了点头。

虽然离年底尚有些时间,一股思乡的情绪还是不自然地从心底飘了上来。顺手关上门,摁下这个念头,往盥洗室走去。

路上,风把一片树叶吹到了我的脸上,我把手一抹,那片树叶就到了我的掌中,正要握紧揉碎它时,结果它反而把我们掌心划了一下,叶齿还没有枯萎,还有点柔韧,这是一片刚从树上落下的枯叶,水分还没有完全蒸发干,叶脉清晰。

我细细地端详掌中这片枯叶,心里忽然有个怪怪的念头,想到了我老外婆的脸,那饱经风霜的脸,布满诸多皱纹的脸,多象掌中这片落叶,那些皱纹多象这些叶纹,每一条纹理仿佛都蕴涵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感悟。

我闭上双眼,停下脚步,闭上眼,细细地对着落叶脉纹体悟起来,心一下回到童年时代,回到一个原始的村落里,回到那个点着煤油灯看书写字的时空,回到那个在任何一条小溪里都可放心下水游泳的水流三尺净的环境,那时的每一个季节,都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景色。那时,心境多么空灵,思想多么单纯,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静朗。那里是不是家乡?

一阵冷风吹来,我回到现实,望着灰朦朦的天空,吸着带有异味的空气,上班时间快到了,我没法想下去,赶紧地往盥洗室去,开始我十一月的第一个行为:

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上班去……

十一月散文2:农历冬月瑞雪来

文/寇玺

农历十一月是冬月,又称辜月、仲冬、中冬、畅月等,这时候,天寒地冻,还没开始为过年作准备,是农民最为清闲的日子,可以串门聊天,祈盼瑞雪带来一个丰年。

从入冬起一直到这个月,是不是觉得白天越来越短了?《吕氏春秋》说冬至是“日行远道”,就是太阳离我们最远的意思。根据现代天文学的测定,冬至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出现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因此又称“日短至”。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冬至过后,就要入九了,地里没啥农活要忙,忙的都是家里事儿。大人教孩子唱着数九歌,全家一起包饺子、聊心事,温馨地度过。在洛阳,数九歌这么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冻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除了唱歌,冬月里,吃也是要紧事儿。

在北方,冬至那天流行吃饺子,河南至今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而且这俗语的由来,和咱河南人有关。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张仲景是南阳人,他著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有一年入冬后,张仲景看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生了冻疮,便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施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还送上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好了。后人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在冬至包饺子吃。洛阳老城人吃饺子时要把汤喝完,说是“吃饺子喝汤,胜似开药方”,我想也和这个典故有关系。

冬月里,还有这个农历年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这时候的洛阳,已经是一派严冬景象,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候,就在小寒和大寒期间。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徙的,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徙;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喜鹊,喜鹊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始鸲”中“鸲”为鸣叫的意思,雉鸡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而鸣叫。

天气冷,小寒的节俗多与运动或食物有关。俗话说“大寒小寒,冻成冰团”,很多地方会用当地流行的体育锻炼方式来度过小寒节气,如跳绳、踢毽子、“斗鸡”等。今年这场期盼已久的大雪,也给人们提供了素材——打雪仗、堆雪人,在游乐中,气温再低也能暖和起来!

十一月散文3:人情泠暖(上)

文/残照西风紧

十一月的天,阴冷得很。天空昏黄,灰濛濛的,视野看得不是很远。细微的白雪不时从天宇飘落下来,粘在身上便化作了水,浸入衣服,打湿了皮肤,顿时一个激灵。地面上积了一层薄薄的雪,白白的,软软的,像柳絮,像水晶。整个世界都静谧了。落光了叶的树,高耸的房屋,黝黑的大地,所有的一切都埋葬了,埋在了白雪之下。阴冷,潮湿,毫无生趣。整个大地,白皑皑的一片,天地四方,简直不能分清东南西北。

出于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比往常更晚地回家。来到客车售票处,便如进了另一个世界。先前那个静谧苍茫的世界此时都不见了。在这里,人头攒动,空气闷热。烟味,汗臭味,简直是焖了一锅的腐肉。我拉紧了行李,来到售票那如长龙一般的队列后面,静静地等待着。闲来无事,总喜欢四处看看。此时,大部分出门在外的人都已回到了家中。那些还没有回家的人大多是出门打工或是如我一般因什么事而耽误的人,他们也都背着硕大的背包,手拉着巨大的行李箱,肩上挂着许许多多东西,整个人都埋在了行李物品中。

虽然闷热,虽然嘈杂,但在他们那疲惫的脸上,除了些许焦虑外,都洋溢了将要回家的愉悦。我自然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在外辛苦劳累了一年,难得回家一次,这种欣喜的心情,自是情理之中。但不经意的一瞥,却让我心生忧愁。

在大厅的一角,横放了一张长椅,上面躺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衣着脏乱的老人。他蜷缩着身体,身上盖了一件破旧的棉衣。旁边一个不大的枯黄色包裹歪歪斜斜地放着。“他估计是等这一列车的票吧!”我心中猜测着,却不免为他担忧。他已经等了多久?又还要等待多久?既是存在不方便的地方,难道就没有人愿意去给予他丝毫帮助?给予他丝毫关怀?可是,我也不免内心挣扎。客车位置有限,若是我将自己的票给他,我自然是回不去的。这长长的队列,将我想买两张票的愿望无情的打碎了。我心里颇不好受,一想到那老人在那儿挨饿受冻了不知多久,一想到他还将等待下去,我不由焦急起来。

内心反复挣扎,但售票的长队还是缓缓的向前挪动,此时已前进了许多。眼看再过几分钟就到我买票,我却还没有决定下来。究竟是为了自己先回家而为自己买票,还是为了老人能先回去而把自己的票给他。说实话,我并非心地善良的人,并非是那种慷慨解囊的人。可以说,我也如这世界万万人一样,能对那些悲惨的人怀有怜悯的心,却又难以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

时间过得很快,像风一样吹过,悄然间不见了。这时,等了许久的时间终于轮到我了。我心里不禁有些激动。但突然间发现,这竟是最后一张票!当售票员说出这样令人心冷的结果时,我清楚地看到人们脸上那落寞失望的表情。心有不忍的同时却又有庆幸之感。我准备上前取票,于是拿出钱,向前走去。这时,一个年约二十五岁的男子挡在我的前面。男子怒睁着双眼,眉头紧皱。他那一头黄色的长发,时髦的乞丐服,更显得凶神恶煞了。他直望着我,怒声说道:“你有看到椅子上的老人吗?他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来买票,你就不会让让吗?你一个大人了,一点尊老爱幼的心都没有吗?等下一站再买会死吗?来来,让开,我来给他买票。真不知道你这样的人以后老了该怎么活!一点素质都没有!”他一脸怒容,简直就是对我的深恶痛绝。我羞愧难容,也就没想其他,只是木然地让开,真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于是我挪了下身子,向后退去,看着他将这最后一张票买走。

没买到票,自然不能回家了。我就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木椅很冰冷,像是坐在了一块寒冰上一样。老人还躺在那儿,一动不动。我不知他是否听到刚才的话,但就我坐在那儿,内心却非常不安,脸也臊得厉害。我本是想休息下就走,毕竟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就这么空手回去,心中确是有所不甘。

过了两分钟,男子取了票,一脸高兴地将票放进包里,脸上洋溢了喜悦的神色。自然,我为他能有如此善心感到由衷的尊敬。同我一样,我想这大厅里的许多人也都对他怀着敬畏的心情。我们一齐将目光停驻在他的身上,想亲眼目睹这男子感动人心的壮举。在我看来,心怀善良却不敢付诸行动的人,不能称之为善良的人,他的唯一的称号,只能是懦夫与之相符。所以对那些敢于将自己的善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人,我以注目英雄的眼光去仰望他们。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许多正在承受或者将要承受苦难的人能得到帮助,感受到世间的温暖和慰藉,而不致孤独痛苦。可是,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少得让我们以为在这个世界竟是不存在的。

男子向着大厅门口走去,就要到达我所在的地方。我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等着与他说话的那一刻。这笑容,出自内心,它不虚伪,也不灿烂。我知道,在其中必然有着羞愧和敬慕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既快乐却又尴尬难言的表情。可是,这样的笑容不久就凝固了,像一颗明亮晃眼的火星落入平静的冰雪之中,溅不起丝毫波纹,掀不起丝毫灰尘便无力的湮灭了。他,竟是直接走出了大门!连向我这儿投来匆匆的一瞥都只是奢求。我清晰的看到,在我身旁,老人那黝黑的布满皱痕的脸上,一抹失望的神色悄然出现。他轻轻地吐了一口气,便又闭上了双眼。

十一月散文4:一次离家出走

文/黄颖

十一月,到处是冬的气息。气温来回升降,天气翻来覆去地变化着。外面的风总是肆意地吹着,侵袭着来往行人身上的每一处肌肤,是刺骨的冷。一个人在街上游游荡荡,漫无目的地走着,无人顾及我的表情,无人发现落在我脸上的泪珠。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刚才的片段,耳边不时回响着妈妈的话……

夜已深了,伫立在商店前,望着时钟不停地转动,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又一次地争吵,又一次地摔门而出,又一次地拉不下脸面主动回家,可这次没有听见妈妈的呼喊。看着街道上愈来愈少的行人,心中满是回家的渴望,可脚总也踏不出这一步。快凌晨了,街上已没有人影了,心里是愈发害怕。我终究还是回家了。

房子的周围一片寂静,我小心翼翼地上楼,正琢磨着怎么进去时,才发现门是虚掩着的。心中一片惊讶,随即又想这该是妈妈特意留着的吧,心中顿时释然。小心地走进房间,悄悄地爬上床去,准备睡觉时发现外面有动静。我急忙闭上眼睛,眼角瞥见妈妈正小心地推开门,然后走到了我的床前,细心地帮我掖好被子,拉好窗帘,又悄悄退了回去。我缓缓睁开眼睛,心中一股暖流在蔓延。

第二天,我起得很晚,可能是心中还是不知该怎么面对妈妈吧,所以想避开那个时间段。在床上发呆良久的我,才惊觉肚子好饿,准备换衣服出房门时,瞥见床头柜上一件白色羽绒服和一张小纸条。纸上写着:“早饭在厨房,吃之前要热一下,还有天凉了,外面下着雨,出门要多穿点衣服。”拿着纸条,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在青春的花季里,我们时常会不知不觉中伤害我们最亲最爱的人,但有幸的是,悔悟不晚,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可以依旧美好下去。

十一月散文5:十一月的落叶

文/陆子

十月末的风,是为了十一月的落叶,还是十二月寒冬。

荒凉的气氛与一切都显得很不协调,没有同伴,更没有欢笑,风孤独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消瘦。

莫名的惆怅和心烦,记得以前除了工作我的世界还有好多东西,可是现在除了工作我的世界所剩无几。

周末的世界,一个小窝,躺在床上看着白色的天花板,也不知道想些什么,也不知道到底该往哪里去想,只知道孤独围绕在身边,也不想让人来打破我安静的世界。

偶尔半夜的时候会听到隔壁小夫妻的吵架声,一些生活的琐事,可是听着听着倒是羡慕起来了,至少生活还有一些小插曲。

在我的世界里,我的小窝里,听到最多的都是窗外风吹过的声音,感觉好像戈壁滩的寂寞。

偶尔听听音乐,想衬托下心情,可是总是听得莫名的惆怅,也不知道到底惆怅着什么,总是那么的莫名其妙,神经兮兮。

听完《好久不见》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好像把内心世界都透明化了,但是差了一扇窗,心里闷闷的总是想找寻一个突破口,可是四面都是墙,全白色的。

人说恋爱就像放风筝

感情或许就是那根线,可是我总是控制不好,时常跌落,或许我追寻了不该追寻的,失去了不该失去的。

蓝蓝的天空下、似曾相识的感觉。留给我以后的是一个人远走。

你不会突然的出现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

回首寒暄

和你坐着聊聊天

不在说从前

只是对你说一句

好久不见

十一月散文6:爬山虎

文/梅见月一七

十一月中旬的长沙,冷。凉凉的秋意中夹杂着寂静的冷意。

我很喜欢一个人散漫地走在校园。一个个陌生人与我擦肩而过,像是沙随着流水在河流中奔涌,但不会拨弄岸边的草。一个人走的时候很静,总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好好观察一下匆忙奔走时略过的景色。

秋叶不知是被清扫过了还是留恋着枝干不肯落下,小道上干干净净,没有枯黄,更没有金黄,这不是秋天的道路。我不喜欢这样的秋天,除了凉意其余都荡然无存的秋天。好在,我看到了她。

初见时,她是沐浴在阳光下的。乍一看,像是一簇簇鲜花被安插在墙缝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当我停下脚步慢慢走近,才看清那是紧紧扒在墙上的爬山虎。绿绿的叶子也抵挡不住秋风的浸染,慢慢地在转换色彩,有的叶片上黄色早已占领了一大半位置,有的只有一小块。一阵风吹来,叶随之摆动,茎却是稳稳当当的,完全不似已然步入暮年的老者。细细的茎虽比不得大树遒劲的根,却也能让叶不被冷酷的秋风带走。叶有了依靠,在阳光下反射出迷人的色彩。金黄与深绿夹杂着,倒有别样的风采,勾起了我的嘴角。

过两天再去看望她时,她已经垂垂老矣了,所有的叶片都已老去,金黄中带着一个又一个的黑色斑点。茎也不似之前那般有力了,松松垮垮有气无力地搭在墙上。我想,她要与这个校园告别了,我也要与她告别了。走近她,摘下一片叶子,想带回去好好保存,又想到来年能见到崭新的、充满生机的她,就释然了,轻轻将那片叶子放到地上其他同伴的身边。默默期待着,希望能看到更美的她。

有些事总是无法预测,因为疫情原因在家待了半个学期,回到学校后忙着准备考试,考完就换了校区。很遗憾,没能看到鲜活的她,很遗憾,没能带走那片叶子,逝去的终究是无力挽留,它大概早已化为养料为春天的新生奉献了自己吧。又到了十一月中旬,长沙的天气比去年更冷了,今年也更忙了,甚至没有时间好好探索新校区。但是我想,腾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一个人去人少的地方走走吧,也许在某个角落又有一丛爬山虎或是别的惊喜等着我呢?

十一月散文7:十一月初六是我生日

文/米黛子

我一生下来像个男孩儿似的皮实,爷爷特别喜欢我,有一嘴好吃的也得偷偷放我嘴里。

那一年的十一月初六是我八岁生日,恰逢我家的一个亲戚娶媳妇,爷爷说那天一定带我去赴宴,“借”个生日过,吃鱼、吃肉、吃白米饭。可是,初五的夜里下了场雪,厚厚的,脚踩上去立刻陷进去,奶奶不让爷爷带我赴宴,爷爷却坚持,用棉被把我裹成个“粽子”,戴上爷爷的羊皮帽又用围巾缠脖子上脸上,只露出俩眼睛,把我放小车推着就走,五里地,72岁的爷爷推推停停,推了俩小时才到,汗水把脸洗过般湿津津。

那天我吃了一碗肉炖豆腐泡,过了个令哥哥姐姐羡慕的肥生日。回来的路上雪没化,车轱辘底下咯吱咯吱响,爷爷也咳嗽了一路,他说冷空气吹的。到家爷爷就发烧,老慢支犯了,发憋,一憋出不了气,在医院治疗三天无果,初十爷爷就去世了。

32年过去了,爷爷雪天给我“借”的生日目,常想起那场雪,下了一夜,一定是处心积虑给我爷爷设置障碍,考验他对我的爱。

十一月散文8:与您同行

文/叶小燕

2007年十一月,J市青年语文教师们的伯乐——市教研室的张青云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下周三下山来听听张安老师的课吧,你一定不虚此行的。”

我当然不知道,这一个电话,将会引领我走进教育教学一个温暖、诗意的天地,并获得一份真挚的友谊

那天张安老师上的是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墙壁上的斑点》。说这是一场劳动和交流的盛宴,一场艰难而温暖的精神跋涉之旅,一点不为过。年近六十岁的张老师,讲课的声音高亢激昂,语速偏快,或议论时事,或臧否人物,或抒发感情,或嬉笑怒骂——以致有几次我都担心他鼻梁上的金边眼镜会被他率性一挥手,震掉落下来!在场的学生和前来听课的老师完全被他吸引了,所能看见的就只是那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的炯炯双目,所能听到的就只是那饱含着全部心血和生命的讲课声。张老师将深厚的诗性意味和情感意味投注给课堂,让课堂作为一个精神和文化的驿站,整个课堂上洋溢着张老师无与伦比的激情和力量的张扬。学生在他的引领下,终于通过阅读与伍尔芙高贵的灵魂完成文字上的交谈,完成精神上的会见和情感上的拥抱。

我真不知道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样去上!像这样的老师即使一时率性起来手舞足蹈或是沉思时点一支烟抽(后来知道张老师确是根烟枪,公开课他还是有所顾忌呢)也都是可亲可爱的。因为吸引学生的是他的才识、思想,和率真个性,这样的课堂也贴近生命的本真,也更逼近了语文本身。直到和张老师成了忘年交之后,我还多次提起他这堂课。我总觉得张老师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有点“五四”的影子,一个令我神往却早已飘逝了的教育传统。

我应该是抱着求师学艺的虔诚态度走近这位德高望重的语文前辈。张老师对自己教学上的毫无保留,让我和许多像我一样的青年教师在教学之旅上少走了许多弯路。只是有次无意间我问询起老师如何写教学论文的事,他皱了下眉,嘴巴哦了一下,吐出一串烟圈圈,若有所思地说:“中学语文老师又不搞学术研究,老老实实写几篇好散文或是读后感给学生当范文,不是更有意义么?”

我只好结束了写论文的谈话。他似乎更喜欢和我谈谈教学之外的事,文学、哲学还有我们的成长故事。因为老师在市里,而我的工作在山上风景区里,我们的交谈更多是通过文字,或是电话进行。老师经常会向我推荐一些好书,有时电话里刚推荐,过三四天我就收到他寄来的邮包。有次大雪天邮局还通知我去领书,我很难想象一位老人为我冒雪去书店去邮局的情景,他在雪地上缓缓行走,他的银色围巾和黒呢大衣在雪花纷飞中,他的手中有一本安静的书……

老师很喜欢哲学和文学,我更喜欢文学和舞蹈。有一段时间我们共同阅读过许多的书,尤其喜爱《楚辞》和《瓦尔登湖》,读了一遍又一遍,还一起写读后感交流。我直到现在读书时还常常想起老师,想他是不是同我一样在翻动书页,是不是因为某一个故事某一个人物或是某一句话而感叹,而惆怅?前不久他在上海听说我把叔本华、塞缪、尼采、萨特的书都放在书柜最高处束之高阁了,十分惋惜,“唉,多少好书,多少真理啊!”而他自己却读起伊莎多拉。邓肯,和林怀民这些舞蹈大师们的书,那天我谈起屈原的《山鬼》,他竟脱口而出:“林怀民了不起,云门了不起,用肢体语言去寻找一个个被遗忘了的美丽神话。”让我大吃一惊。

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同时,我也参与其它方面的一些工作,有时也外出参加活动。老师知道后,担忧我这样下去,怕是热闹多了,宁静少了。用老师的话来说:“这时代最不缺的就是热闹。讨论声赞美声多了,真理却还是原来那么多,甚至还淹没掉一些。”

老师自己也写博文,文笔犀利,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坚守和独特见地,心气也很高,常常关心一些超出他自身能力的问题,那种执拗和专注,我读着似乎都可以看见老师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拐杖捣地笃笃有声了(当然老师无须拐杖,他自诩是年轻的老人)。而阅读他满怀幽情回忆往事的文字,那种深情地喃喃叙说,那份柔和的色彩和诗情,又让我深深动容。我因为许多原因一直没开设博客,文章是断断续续在写,但写后都会发送一份给他读。老师竟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为我的拙作写读后感,令我既感激又羞愧!

老师对我的关心点点滴滴,我的父母、公婆、丈夫孩子、学生,他都会问这问那,以至我身体消瘦他也牵挂,开玩笑说,三十多岁了,还为了每年一次的演出而美丽瘦身,真难得呢。当他听别人谈起我的一些趣事,比如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打瞌睡,我会给学生盖衣服,上语文课的时候会跳起舞来,还经常和学生一块去湖边散步吟诗,并邀住校学生到我家包饺子煎油饼的事,一点都不奇怪,他知道我会这样做,因为我是老师的弟子。

至今,老师还没教会我做一篇教学论文。但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做一名教师,如何做一个有坚守有爱的人。这几年里我曾两次谢绝了政府机关的工作调动,真不是我有多么清高,而是在与老师同行的路上,我不再怀疑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