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的散文

请欣赏荷塘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荷塘的散文1:寂静的荷塘

文/好甜的瓜陈

早就听说在离家的不远的地方有一片荷塘,但一直也没能得遐去那里观赏,今天忽然来了兴致,决定起个大早去那荷塘观赏荷花。

通往那片荷塘的路是一条幽静的土路,在这条土路的两边生长着大小不一的白杨和国槐。那白杨威武挺拔如同站岗值勤的战士;那国槐雄劲苍翠如同精神矍铄的老人;树下散落着的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则俏皮典雅如同天真活泼的孩子。柔和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把这条小路渲染的清新明亮。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反而使得这条小路是那么的幽静。透过稀疏的树丛,远处是一片片刚刚吐穗的玉米,望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真是有一种陶醉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时间尚早,小路上没有一个人。这也不错,那就让我一个人独自陶醉在这绿色中海洋中,独自享受大自然赐给我一个人的这份寂静吧。

就在小路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眼前突然变得开阔了起来,隐约间看到前面似乎是一片荷塘。看到此处眼前不由得一亮,精神也随之振奋了起来,不经意间脚下的步伐竟然加快了许多。

这的确是一片荷塘,尽管这片荷塘并不是很大,但却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淡雅;那么的寂静;那么的令人痴迷。

六月的荷花已然到了亭亭玉立的季节,那些生出水面的翠绿色圆形荷叶,宛若少女轻盈的裙摆一般娇美可人,一阵清风吹过,眼前的这片荷花如同一群少女在翩翩起舞。

那些藏在荷叶下面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就象一个个害羞顽皮的小姑娘,好奇而又羞涩的偷偷地窥探着外面这精彩而清新的世界。那些各色盛开着的荷花,就象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少女一般,站在一个最抢眼的地方,最大限度的展示着自己的娇美与靓丽。你看吧,那些白色的花是多么的纯洁;那些红色的花是多么的热情,那些粉色的花是多么的温柔,那些紫色的花是多么的深邃。

几簇芦苇很是随意的点缀在清澈的水面上,尽管有些的杂乱,但这种纯粹的自然美带给人的是一种真实;一种亲切;一种回归;一种寂静。

一群群不知名的小鱼儿在母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的在水面上畅游着,他们时而浮出水面;时而藏入水底;时而结伴同行;时而自由嬉戏。偶尔还有几只颜色各异的蜻蜓在花丛与水草间展示着自己高超的舞技,它们时而停留在花头上;时而矗立在水草间;时而在空中悬浮;时而在水面掠过。

荷塘的后面是一片开阔的绿草地,低矮的各类杂草如同一块特大的绿色地毯平整的铺就在荷塘的周围。几棵高大茂密的杨树也给这片荷塘增添了几分的神秘与寂静。

望着眼前这一簇簇青翠欲滴的荷花;望着河面上这一群群欢快游荡的小鱼儿;望着空中这一只只轻快飞舞的蜻蜓;望着远处这一片片清新淡雅的草地,我感受到了一种轻松;感受到了一种惬意;感受到了一种寂静。

是呀,我们每天都在繁华的都市间往来奔波,疲惫的心很少能享受到一种放松与宁静。其实我们有时不必走的很远去奢求远处绚丽的景色,有时一片小小的荷塘;几群游弋的小鱼儿;几只悠闲的蜻蜓,就足以使我们享受到一种惬意一种寂静。

荷塘的散文2:荷塘里的锦鲤

文/青茶

在我老家后院的荷塘还是一方荷塘时,我总想看一看这片天地有什么稀罕的玩意儿,值得鲤鱼总把自己埋在水里,甩着那快变成透明的尾巴,还有扭弯着与尾巴不成正比的身体,颜色有纯金黄色的、白底红斑的、白底红黑斑的、白底黑斑的还有纯红的。这些颜色的鲤鱼分别有四只、三只、六只、八只以及两只。别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只知道当时我硬是在围着荷塘岸边大块石外的小碎石道蹲着,连太阳公公也陪着我,直到跑到天空的西边去,要不是看见爸爸手里的藤鞭儿,或许太阳公公变成了月亮姐姐之后我依然蹲着。若换作是现在,两只眼睛巴巴地望着这些披着不同颜色外衣的鲤鱼,还整天往这儿往那儿乱游,来来往往,乱七八糟的,真不让人省心。

最有趣的是这一大班让人不省心的鲤鱼偶尔会突然间聚在一块儿。它们尤其喜欢躲在平时用来躲雨的田田的荷叶下,把自己遮蔽住,把荷叶当作蓬。我想它们可能听到了大人们的聊天内容,在商量着怎么让大人们别把沙土铲进荷塘里。可惜,我听不见,也听不懂它们的锦鲤语。不过,这些鲤鱼同时也是天真的。它们身在荷塘中,却不知荷塘真面目,以为躲在荷叶下,就会隐身似的。田田的荷叶间还是会有缝的,哪怕只有石头缝那么大。小尾巴露了出来,更何况它们还总甩着尾巴鱼鳍,让鲤鱼之上的荷叶开始波动,泛着粼光的水面也溅起微微的浪花。整个荷塘有些不平静了。

然而,更不平静的还在后头。虽说我平时总想跳进荷塘里,但如果上岸后被家里人瞧见,免不了让藤鞭儿在我手上留下一道道痕。平日里,小指头往水面轻轻一碰,冰冰凉凉地,让小指头不得已往回缩。鲤鱼们许是受到了骚扰,全都游走了。而这次,我也不好意思去骚扰它们了,依旧是两只眼巴巴地望着它们。现在又觉得,荷叶有些碍眼,让我看不见它们真正在干什么。看不见,那便往前蹲吧;还是看不见,那边索性蹲到荷塘边的大块石上,那里一定看得清楚!

可是还没蹲稳呢,一个不小心,便因本就凹凸不平的大块石,“噗通”一声,整个人跌入荷塘。我能感觉到荷塘溅起更大的浪花,浪花猝不及防地扑向大块石;鲤鱼们也猝不及防地散开,游向荷塘各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几幕特别像古时候在秋后被斩首的死囚散落一地的血花。

落入荷塘里,我没有和那些硬邦邦的石头沉在水底,那里一定是暗沉沉,冷冰冰,怪骇人的。我始终和那些鲤鱼一样,不知所措地在水面上,只不过它们是游着的,而我是挣扎着的。那些鲤鱼在我身上胡乱碰撞,而后赶紧撤离。它们是不是觉得我入侵了只属于它们的天地的敌人呢?希望它们不会这么想吧。幸亏我水性还不差,挣扎之余,还不忘瞄准岸便那些“陷害”我落水的罪魁祸首。抓紧,双脚一蹬上去;踩着大块石,这几乎算是我唯一一次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的时刻。打算逃出重围时,还差点儿滑倒而重回“战场”中心。关键时刻,还好双脚站稳了。

那次落水之后,我确实免不了活该地挨了一顿揍。不必说观赏鲤鱼了,荷塘我也不敢靠近,尽管我知道那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想起好久没到荷塘那里去了,而去之前我反复告诫自己,不要踩在大块石上,吓着它们就不好了,就如同上次一样。虽然不知道它们现在是不是在说悄悄话,不过我心里非常期待第一眼看见鲤鱼们用来挡雨和说悄悄话遮蔽的蓬;期待那些天真而不让人省心的鲤鱼。

我以为和以往一样,小碎石道内有大块石围着荷塘,荷塘里有温柔羞涩的水流,水流上有鲤鱼的蓬。然而,这一次第一眼看见的却是一层薄薄却硬硬的格子铁丝网,替换了鲤鱼的蓬。没了荷叶,羞涩的水流如同出嫁的姑娘被他人强行扔掉了手中用来遮脸的团扇。放眼望去,荷塘的水面,乃至水底的面貌尽收眼底。水底的石头,原以为只有碧绿这一种颜色的荷塘变得斑驳。

最可怜的当属鲤鱼们,再也没得多躲雨,没有得地说悄悄话,若光明正大地说,我仍然非常担心会大人们发现,尽管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根本不会知道它们在说话。格子铁丝网笼盖着鲤鱼们的天。太阳公公一如既往地散播阳光,可是这次散播的阳光却不温暖,只空有刺眼与炎热。一个个黑幽幽且陌生的阴影映在水面中。我真想知道鲤鱼们的感受到底如何?我免不了为它们感到愧疚,下次还是别离它们太近吧。同时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可恶的大块石没有被茅草和小花替换呢?不过还好,鲤鱼们仍然还在。

后来我和父母不再住在老家,搬迁到城市后,老家的一切随着时间而在我脑海中变得淡淡的,却完全挥之不去,迷迷糊糊的。

初中快毕业那年,似乎有七年没有回老家了。要不是这次突然想起,我可能再也不会惦记起荷塘,还有我儿时心心念念的鲤鱼,也许是因为我也快变成大人了吧。这次突然回去,我会看见那些鲤鱼们仍生活在格子阴影之下吗?答案是“不会”。吃过年夜饭后,我沿着那条熟悉又陌生的小路,想着我曾经有点儿讨厌的大块石,温柔的水流,当然还有鲤鱼,好久没有拥有这种期待感了。没有想到,不仅仅是荷叶,所有的一切也逃不过被替换的命数,大人们决定的命数。荷塘被土地替换,水流被丛草替换,鲤鱼被各种各样,还没开花结果的一排树木替换。以往的俯视,现今变成了仰视。这次没有黑幽幽的阴影,而是整排树都是黑幽幽的。树木不像高楼大厦一样高大,挡在我面前,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站在这里却觉得有点儿令人窒息。

我不再讨厌大块石了,此时我只想知道为什么荷塘会变成了树林。大人们说,相比起美观的荷塘,宁要会结果的树。现在这句话我倒是有些理解了,只不过每当想起那些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的荷塘与鲤鱼,不禁留下重重一声叹息,毕竟我的童年里几乎全都是它们的存在。开始接触文学后,才觉得单单用“天真”和“不让人省心”来形容鲤鱼真是太不优美了。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首关于鲤鱼的诗: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鲤鱼早已跳出荷塘,也许现已经跃进龙门里那些更大的荷塘了吧,也不必再感叹什么江湖岁月深,毕竟龙门里无需在意这些。

如果以后有能力买下一间有后院的房子,也许儿时的荷塘与鲤鱼还会分到一杯羹。

荷塘的散文3:荷塘

文/庄剑

萍水相逢,萍留给水无尽的思念。那些牵着雨丝的思念,轻轻地,悄悄地落进心湖的涟漪。

在用手指代替语言表达的城市,在这个匆匆忙忙的都市一隅,我慢下来,用独特的微信,在六英寸的屏幕上讲述一个萍水相逢的故事。

今天,应该是一个花儿朵朵的日子。

夏荷在晨露的润泽中风姿绰约。

还有谁的思念,能像我今日的呢喃?

那个荷塘边对着镜子梳妆的美女,把自己打扮成一朵盛开的夏荷之后,款款地游走在片片绿叶之间。

此刻,你应该把自己巧手制作的剪纸粘贴在太阳的反光里。

远方的那朵小荷,读懂了反光的意义,肯定会在这个夏日给你发来甜甜的微笑。

而太阳,在此刻,已经把这个特殊的夏日折射得如此灿烂。

荷塘的散文4:家乡的荷塘

文/吴鲜

月是故乡明,醉美家乡行。我抵达家乡,走近荷塘,是在一个初夏的黄昏。

家乡的荷塘面积并不大,家乡的位置又偏安一隅,荷塘历经岁月,基本上还算保住了原生态,少有人为的修茸。荷塘有幸,一如处子,静卧于家乡一隅,执念经年,一脉尔尔。看惯了“接天莲叶无穷礕,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却难寻到一处心灵的归宿。热闹,繁华。归来的却是落寞!于今夜走近家乡的荷塘,宁静中静静品赏一塘荷花,便觉着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

少时对于荷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迷恋于荷塘的清新与快乐,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在追蜂弄蜓中度过。青春呼啸而过的日子,看着满塘荷花的盛开,想到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更多的是向往外面的世界。而今归来,荷塘依旧,而我鬓已星星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槾不枝,亭亭净植,香远溢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行走经年,也算阅尽人间春色,一路行来,心中却始终放不下家乡的那一脉荷塘,心向使然,于孤寂中仍不忘当年离乡时的初心——亭亭净植,香远溢清。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乡村的早晨在薄雾中醒来,早起的村妇们在阵阵荷香里洗衣淘米,烟火着她们平凡的人生。炊烟袅袅升起,老牛负重前行,汗水与耕耘在这个季节成为主角,在亮晶晶的早晨里,一塘荷花在盛开,阳光温和,大地宁静,四月的乡村飘满我多年的记忆,心中溢满荷香。

“叶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我于清晨醒来,面对着眼前满塘盛开的荷花,早已没有了少时的欣喜,青春的萌动,更多的是触目感怀。花无百曰红,一切皆是过往,比如一朵花的盛开,草木的荣枯,天地万物的生长,繁华,凋零,最终都会归于沉寂。

洗净铅华,回归自然与宁静。家乡的荷塘在一夜之间,让我醍醐灌顶,心智大开――回归。“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我们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心中何不常存一方执念――向往于艳丽的荷花,更钟情于雪白的莲藕。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我们行走在岁月的长河里,踏浪而歌,闻香识途,心念故乡。在人生的际遇中,不要轻易错过一池花开。

家乡的荷塘,一帘幽梦,一抹清香,在我的心中,却永驻芳华。

荷塘的散文5:邂逅一片荷塘

文/潘姝苗

禁不住晚风凉意来袭,出门去散步。一日走得远了,邂逅一片荷塘。层层碧波、田田荷叶,连成一座绿色的舞池,一阵微风吹过,像一群摆动身姿的婀娜少女。

亭亭荷叶如凌波仙子,乘风乘月,绿浪翻滚,跳着欢快的舞步,令人满目生辉,兴致倍增。“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像词里写的那样,荷叶轻轻摇曳,似罗裙,无穷碧,风韵雅致。坐在青青池塘边,圆盘一样的荷叶紧紧挨着,此起彼伏地荡漾,送来叶子的阵阵清香,夹杂着腥甜的水汽,像一道天赐的素斋,秀色可餐。情不自禁抬手撩起一波池水,任凭水花四溅,洒在莲叶上凝成水滴,如一粒粒散落的珍珠,在绿裙上跌宕起伏。此刻我目睹的,怕是价值千万的“玉盘珍馐”了吧?

我的身体与莲叶挨得这样近,它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按捺不住喜悦,拽下最靠近的一片,手指被带刺的荷秆冷不丁扎得生疼。几根牵扯的藕丝若有若无地四散开来,像是为我的采摘耍着小脾气,是悲是喜?此间,我竟成了个不解风情的人。冰凉的叶瓣托在掌心之间,水滴晶莹像谁在调皮弹拨的玻璃珠子,在荷叶做成的琴盘上跳来跳去,似有叮咚之声,虽无声却胜似天籁,这正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兀自陶醉在亲手制作的景致里,尺水兴波,跌宕生姿,仿佛《霓裳》在耳边奏起,一时间感觉耳清目明。在鳞次栉比的楼宇之外,难得有这样一处风景——揉合了生态田园的滋味,使人回归自然,安置尘心。

不知我是否来得不巧,塘里未见荷花,只有肥厚的荷叶,从水岸的一头伸展到另一头,简单自在。张开双臂,感受荷塘一碧万顷的气势,围塘而转,腿脚如莲步凌波,分外轻快,心似被放逐到千里之外,一层层打开,豁然通透。

打量四周,匝树鸟鸣,岸芷汀兰,蹦跳的蚂蚱,欢叫的小虫,路边俯拾皆趣。一湾水沟,青草夹岸,间或有几只蜻蜓点在漂浮的莲蓬上,还来不及细看它的颜色,就已经带着你渴慕的眼神渐飞渐远了。这座池塘明显不是人工开发,而是被现代文明遗漏的一角。城市建设此起彼伏,这一隅荷塘像一个襁褓,托举着大自然幸存的幼苗,令我心生怜惜。

天色渐晚,终于要和这池荷叶告别,看清圆的荷叶在风的吹拂下,萦波弄水,展露它妩媚的姿态。好像多情的人儿恋恋不舍地问:“此时归去,何日再来?”多么希望它一直在那里。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吟着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遇见这一池清韵,溽暑全消,心静如雪。

荷塘的散文6:荷塘叶子枯萎美

文/谢新正

荷塘的叶子又枯萎了。

经常走过荷塘,总会停下匆匆脚步,与荷保持零距离接触,欣赏季节变化的动漫韵律;静观荷塘色变,经春历夏又越冬。眼前涌动着浮想联翩的荷塘风云变幻、荣衰轮回故事。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荷塘水墨一般,萧条沉寂,颇像一个喝多了酒的醉汉,沉睡于地老天荒岁月。亦如精于世故老人,曾经沧海,波澜不起,宠辱不惊,面对阳光沉默,坐拥春雨肃静,令人难以察言观色。我极不自觉,怀疑起那一枝枯茎下的莲藕。莲藕可能已经冻坏了?可能绝育,怎不见一抹绿染露出水面?去冬严寒,超乎往年,荷塘长时间冻结着厚实的冰,小幺们三五成群,七八成行,在湖面上溜冰嘻戏玩耍。

春风又绿江南岸,猛然间,荷塘泛起新惊喜,只那么星星点点小片绿叶,如无根无系浮萍,更似随心所欲者掷下的纸屑碎片,晃晃悠悠,在湖面上微微动作。颤悠悠,惜惶惶,春风高兴一扫,便不见了绿叶影子。春风拂面,春阳温暖,荷叶便与阳光田径赛,一下子蹿出水面,快速占领了荷塘领空,一派生机勃勃,将荷塘世界妆扮得春意盎然。

季节轮子,如风车转,如新雨洗,眨眼间历夏又逢秋,满塘荷叶厚实得隐天蔽日,遮山挡水,不再见湖水亮丽影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走过荷塘,能不陶醉!

荷花盛开时节,花事空前,如潮似浪,汹涌澎湃。荷塘绽放出一片锦绣新天地,一个动漫童话新世界。荷花笑逐颜开日,莲心思凡谁人知?你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原来观音菩萨坐像下的万丈光芒,皆因莲心思凡所致。

荷塘是整个季节风云变幻的展览馆。美好时光,谁不想留住美妙影子?最爱美的少女,绝不会放弃天赐良缘,将自己的光辉形象加塞进荷花丛,留住青春,把握美好。荷花大气,接纳着生命季节每一个不同面孔,古道衷肠,满足所有人留住青春活力的良好愿望。留恋季节风云变幻,看一枝荷花独秀,满塘荷花盎然;听荷塘叙叨又一年的生命记忆,生命的可爱,生命的简约,生命的轮回……

一茎残败荷叶,早已孕育起来年新生命。植物世界的生命接力赛,处变不惊,生生不息,竟不屑于往往自以为是,以为物非的庸俗人类作派!一群人来了,一群人去了,有的人一去不复返。赏荷花的人,赏荷塘月色的人,还有那夏夜、静坐荷塘边卿卿我我的热恋人;更有像我一般、看着残败枯叶、久久发呆的人。

观看季节变化的最好地方,当属荷塘。荷塘边有生命不言弃的大讲堂,只要你虚心听讲,静心揣摩,定能悟出许多人生哲理,觅得生命真谛,感悟到苍天厚土的厚重与实在,感动于大自然对人类的赤胆忠心。只那么一塘水,还有水下淤泥,竟然开出了鲜艳无比的荷花,难怪观音菩萨总是打坐莲花上,不为其它,只为圣洁,不为其它,只求清静无为,不为其它,只求转世美好……

人类若能心静如水,静坐若莲的话,这世界又将是何等模样!回到古诗的浪漫基调里,你就会发现先贤的心境,其实是孩童般天真浪漫无邪,从容不迫,俗物茫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古人静心养气,童心未泯,童趣盎然,那是何等朴实境界!不为世俗所累,不因物喜,不因已悲,顺其自然。秋风扫落叶过后,荷塘不再丰腴无比,像被吸吮得干瘪塌陷的老母丰硕乳房一样,不再滋生甘甜乳汁;垂头丧气的荷茎,跨越“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美时光,满怀对世界的眷恋,似在频频挥手,似在依依惜别,也许正在心底长久思考着如何珍惜生命的古今话题?

荷塘变化,兴衰枯荣,季节轮回,洒向人间总是情。

荷塘的散文7:荷塘情韵

文/喜闻乐见

我国是一个爱好花卉的国家,尤其是对荷花,似乎达到了情有独钟的地步。

古往今来,荷花被人们以谦谦君子的形象不断地传颂着,赞咏着。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歌赋诗词,丹青妙笔,美不胜收。

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歌颂荷花的名篇。让世人常读常新。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咏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对荷花之喜爱,简直达到了愿与融为一体的程度。画荷名家佳作,可谓层出不穷。明代陈志莲的《荷鸳鸯图》,清代石涛之《墨荷图》,近代齐白石的《秋荷》以及张大千的《彩荷》等,以各自不同的笔法描绘荷花的冰清玉洁,深得世人仰慕。

在散文吧、散文网的作者群里,也写了多篇有关赞美荷塘、荷花、荷叶的散文,用美丽的事物来抒写心情。用最质朴的生活笔调,把美还给了你,还给了我。

以荷为笔名的作者也比比皆是,如荷塘月色、清荷、静荷、艾荷、忆荷塘等,似乎是作者柳眉之下那双明亮聪慧的眸子,欣赏那一池莲荷,在渴望探看生命里一切美的奥秘。

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人们用相机拍摄繁茂艳丽的荷花,各自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荷花别样风貌和高尚品格。

我的家乡是水乡,塘、沟渠种有莲荷。在叶繁花盛季节,少年时常穿行于荷莲丛拥之间,来回于荷塘水岸,摘荷花、采莲蓬、挖莲藕,其乐无穷。常在荷塘边流连忘返,乃至秋冬季节,面对残荷景象也要眷恋几分。

我喜爱那碧波浩瀚的荷莲在池面的壮观景色,也十分珍爱那荷塘的独有情趣。不蔓不枝的莲杆,斗篷大荷叶,层次井然,错落有致,俨然是和谐构建的一幢幢广厦楼台。

那千万张如裙似袖的荷叶,托起那朵朵荷花,犹如众星捧月,把荷花映衬得更加绚丽多姿。

在我的眸子里,观荷摆弄的姿态,或翩翩起舞,迎风高歌;或狂奔于碧波绿浪之间,魅力四射,荷华横溢。那含苞待放的小荷,迎着朝阳,从莲荷的“帐篷”里探出头来展望,感悟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情画意。

初秋夏末,荷花孕育着果实,莲蓬微微点头,露出张张笑脸,一派丰收景象。

初冬秋末,荷叶开始凋谢,残荷景象构成另一幅画图。昔日的喧哗,渐渐平静,只有那蝴蝶、蜻蜓仍在荷塘水面上飞来飞去,有的依恋在残留的荷杆荷叶或花痕上,久久不愿离去。是在沉思这花开花落,生生息息的自然景吗?还是在追忆那繁花似锦的流淌岁月…

一直令人们崇敬的荷花,在画师们的眼里,将荷花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审视,坚持以“精、气、情、韵、状”等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表现手法来描绘一幅作品,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我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如何以“荷”为题材写好一篇文章,发挥“迁想妙得”的自由想象,以达到“主客相交,物我兼容”的精神境界。可能是学习写作要深刻思考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次次遐思联想,那深藏淤泥而不染的莲藕,我却无法用文字来展现她们那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只能把这种永恒的高尚的品格藏在心中,表示深深的敬意!

根深才能叶茂,这里孕育着明天希望!

2013年

荷塘的散文8:荷塘清思

文/陈沂

仲夏,常常是炎热与雷雨交替。夏夜里,酷热难耐的时候,倍感清凉之可贵。屋里的空调,有气无力地吹出丝丝冷气,隐约中又透出些微暖气。此时,不由想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丽景象。多想走在荷塘的田埂上,看微风拂过十里荷花;多想走到“翠盖佳人”的身旁,呼吸清凉的气息。

小时候听老人常说一句谚语:“六月天,孩儿脸。”天,热得令人心烦;风,是夏日里最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雷雨降临的时候,风是急先锋,太阳激情澎湃的时候,风却躲得无影无踪。阳光,已被风带走,可酷热却一直在身边徘徊。脚步不由自主地走向公园。在南方,有公园的地方,大多就会有大大小小的湖,有湖就会有莲。记不清,这公园我来过多少次了,这里的莲花开过一茬又一茬,顶顶绿伞,撑起一朵朵娇艳的莲,一只红绿羽毛的小鸟一会儿站在荷叶上,一会儿又跳到盛开的花儿上,似惊奇,似憧憬,忽儿一跃飞上蓝天,池塘里激起微微的涟漪……走在荷塘的田埂上,青青的荷叶,驱走了心中的烦闷;淡淡的花香,醉人心房。炎热,被湖中的清香驱赶到远远的天边。

阵雨刚过,连空中的云儿也被漂洗干净了。荷塘里的花儿,红的,粉的,都踮起脚跟开怀地笑着。荷叶,被雨冲刷后,更加青翠欲滴,不过,她仿佛知道自己的使命似的,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远望,连天碧叶映衬着点点红花,恍然悟到古诗的意境。池中有小鱼悠游,仿佛能听到荷与鱼儿的絮语。风,轻轻地飘来,拂面生凉,带着荷的清香。

古往今来,懂荷、爱荷、赞荷的文人墨客可谓不少,但真正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的又有几个?夜幕降临,荷塘边的游人渐渐少了。抬头望天,星星隐在云里,有雨滴落下来。

荷塘的散文9:走过先生的荷塘

文/大德曰生

过清华园西门,左拐,便有一片低矮的房子。房子一律青瓦青脊,还有精致的滴水檐,古典得很。来京游玩,因了一个朋友的缘故,住在了这些房子中的一间,仿佛回到了乡村,住在这里的时光也慢了下来。

此前,很久的日子里,吴晗和朱自清两位先生住在这里。

绕过这一片房子,宽阔的柏油路转过一片树林远去。朱先生日日走过的那条小煤屑路不在了,也不能在了,像秋天的果实,成熟了,也意味着远去了枝头,无论怎样也熬不到第二个夏天的。树林还在,有些幽暗,隐约中有些轻烟,如眉间的愁,不经意间是看不到的,可也并不散去。树大多已合抱之粗了,多了些凉意,和古意,如山里的林。那夜朱先生走过这片树林: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时光已远去了八十三年。这个夏日临近傍晚的时候,我来看朱先生的荷塘。

眼前的荷塘,好大一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想象中,荷塘不应该大。学《荷塘月色》时,我的老师说荷塘不过一个废弃的塘,塘里也不过一些荷花罢了。一直信以为真。老师还说了 “世间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话,教我们学习朱先生在平凡生活里发现美的精神,或许也是他想当然地以为荷塘小吧,毕竟他没亲眼看到朱先生的荷塘。

沿着先生的荷塘走去,时见岸边的杨柳,枝条纷繁,甚至遮挡住了去路。不时有人分开枝条,走过去,或钻过来。这路上有不少人。朱先生的那一夜,淡淡的月光下,柳条还小,断不会扰了先生的脚步。远处有很多树,杨槐树多一些。杨槐树,北方的树种,长得并不快,也已是合抱之木了。

先生的荷塘,不规则的大圆,满是荷和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今日,荷叶有些苍老,是夏日午后的荷叶很难精神起来,还是它们远离先生和先生的月光太久了?我不知道。荷花,真的算是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了,并不见多少,偶尔的花,白如雪,一尘不染。刚刚走过的圆明园,各色各样的荷花已大开,正热热闹闹地举办“荷塘悦色”呢,“荷塘悦色”!分明有先生的背影在。这里少了一些喧闹,人并不少。正逢着暑期,慕名而来的人,中年人居多些,多领着一些十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围着荷塘转,围着清华转。

先生的荷塘,一点也不噪杂,仿佛先生的月光和脚步还在,谁能忍心惊扰先生和这片荷塘的安宁?

轻步上了荷桥,到了湖心岛。

湖心岛上有亭,有雕像,还有廊桥和绿地,不小的空间。

晗亭,不大,倒也挺拔,亭上匾曰:晗亭。邓小平为纪念中国现代着名历史学家吴晗而题。吴晗,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文革中惨死。晗亭不远处有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像。先生一袭长袍,身微微前倾,面带微笑,圆眼镜的背后满是温和,细细看去,温和的深处藏着些许刚毅。石头,性至刚,却能雕出如此温和的笑容,还有那潜在深处的刚毅,真奇妙。

湖心岛上,环顾,并不见先生那树梢上隐隐约约的只有一些大意的一带远山,当年的京郊而今已车如流水马如龙,都市的高楼遮断了远望的视线。不能远望,无论在哪里或做什么,都是一大遗憾。

终于在荷塘畔看到了朱先生,他坐着,一手按着石头,一手轻抚右腿,身长而弱,双眸视远,隐隐中有抑郁之情。朱先生于1948年8月远离了世间,一生乱世中,心中怎能不苦?

至荷塘月色亭下,单单那些句子又跳了出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片天地也便是我的天地了,此时。

……

亭畔有碑,碑文大致如此。清华园的前身是熙春园,圆明园的一部分。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改为“清华园”。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兵火殃及此地。荷塘一带终遭废弃,成了闲居一隅的杂草丛生之地。

1910年,清华学堂来到了此地。1925年8月,先生来到了清华园。

朱先生一定如熟悉江南采莲旧俗一般熟知这段历史。

先生早已走远了,连他的背影也消逝在五十多年的烟尘中去了,先生的荷塘在,还有那一夜的月光,不浓不淡,连着四周高高低低的树,和江南旧俗,一起走进了先生的世界,又借着普照天下的月光和先生悄悄远行的脚步,走出了清华园……

分明还有着一种硬气和书卷气。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