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习俗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习俗的散文1:面灯
文/刘开学
民间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可是,我小的时候却极少有花灯可玩。大人没钱给小孩子买什么花灯,为小孩子糊灯笼也没有那个心情。但是在元宵节蒸馒头时,大人总会顺便给我们蒸上几个面灯。白面的也好,杂面的也好。
蒸面灯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馒头那么大一块面捏成碗儿形,面要死面,和得要硬,面里还要加点儿盐,捏好后跟馒头一块蒸。甭以为面灯只是给小孩子玩的,我娘说了:面灯是粮食做的,要爱惜,玩完了还能吃。等元宵节过了,那些被点得半生不熟的面灯真的被娘用刀切了,放在锅里炒巴炒巴,就当饭吃了。
面灯蒸好以后,要用棉花搓个灯芯倒上油。灯芯里要加根火柴杆儿,否则灯芯无骨。娘做好面灯以后并不是马上就给我们玩儿,她还要端着灯这儿照照,那儿照照,照得最多的地方是锅屋。娘端着面灯,嘴里还总是念念有词。娘念叨什么呢?后来我们才听清,她总是对上天保持敬畏,想借着元宵节的灯火祈求上苍让家人温饱,祈求上天把那些藏在阴影里的邪气驱逐。记忆中,娘在蒸面灯时还要在灯边上捏鼻儿。捏一个鼻的代表一月,捏两个鼻的代表二月,三个的代表三月……面灯蒸熟后揭蒸笼,哪个面灯里的水多就代表哪个月的雨水多。
在缺食少衣的年月,玩总是奢侈的,有面灯玩更是奢侈的。尽管面灯没有纸灯笼华丽,尽管面灯经不得风吹,但我们仍很满足。我们一只手端着灯一只手捂着,生怕被风吹灭,小心翼翼地捧着走东家串西家,一会儿三五成群一会儿单行独走,一会儿钻进深深的胡同企图把无边的黑暗照亮,一会儿跑上马路汇入各种灯的海洋。
一碗油点完,大人往往不舍的再给孩子们添。那时候油是多么宝贵呀。油烧完了,面灯差不多也烤熟了,这时候我们也饿了,许多小朋友拔掉灯芯就把面灯吃了。烤熟的面灯很香,像锅巴,嚼起来嗑巴嗑巴响。如今,每年过元宵节我就想起了儿时的面灯。我觉得点哪种灯都不如点面灯有意义,它是贫苦中的快乐,能把穷日子照亮。
关于习俗的散文2:放野火
文/黄炜
家乡有“放野火”的习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比较流行。放野火也有两种形式,一是正月十五祈福放野火,二是烧荒放野火。
正月十五放野火寄托了村民在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向往着有五谷丰登的好收成。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村民们点燃用稻草扎成的火把,到田野里奔跑,祈福一个丰收年。
像我们这些孩子,在放野火那天是非常兴奋的,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下午开始,母亲们就开始准备元宵,而父亲则在扎稻草把,为晚上放野火作准备。吃过元宵,天色渐黑,父辈们拿着草把,奔向田野,我们就跟着大人们来到田间,放野火正式拉开帷幕。他们点燃手中的火把,边走边挥舞,嘴里不停地喊着。有的地方喊的是:野火高,野火旺,今年生活比火旺;野火旺,野火高,我家田里产量高!而我家乡是这样喊的:野火旺,野火高,自己田里出稻,别人家田里出草。这不能算是诅咒,而是戏谑式的玩笑游戏而已。这样的叫喊有比赛的意思,谁喊的声音高,预示谁家明年田里收成好,这样的喊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我们这些孩子也跟着大人们在田里跑了一圈又一圈,也边走边喊,比谁的声音高,助威造势。当然,边跑边喊,节奏又快,好似绕口令,有时会喊颠倒:自己田里出草,别人家田里出稻。每每这时会引来其他人的大笑,非常热闹有趣。最后,当火把快燃尽时,人们便猛地把它们抛向空中,空中划出一道火星弧线,煞是好看!
正月十五放野火除了热闹好玩,据说还有驱虫防灾作用。有人考证过,说文献中有许多有关以“放火”来“驱蝗”驱虫的记载。《齐民要术》云:时有桑果灾生虫者,元旦照之免灾。由此可见,放火驱虫害,古已有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灭虫防灾技术日新月异,放野火驱虫,则已成为曾经的乡村风俗而封存于史。
烧荒放野火则是为了拓荒清道除虫。深秋初冬之际,河边芦苇,路边茅草等慢慢枯黄,村民们开始整理河道,清理沟系,整修田岸。田里麦子油菜刚种下,田野显得格外空旷,用放野火的方法,烧毁芦苇茅草,既省时省力,又不影响庄稼生长,还可以杀死藏于其间或者埋于浅土的害虫。这种放野火,看起来更壮观,更有趣。
芦苇茅草或沿河蜿蜒曲折,或沿沟傍岸成排连片。点上火,即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火势蔓延开去,红色的火焰燃烧起来,火越烧越旺,有的高过一米,远远望去,蜿蜒曲折的就如火龙游弋,成排连片的又如火海翻滚,热浪汹涌。火是如此鲜红,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熊熊大火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奔跑着,跳跃着,嘶叫着,勇猛无敌,所向披靡。野火如此狂热不羁,骄艳猛烈,煞是壮丽!
放野火,是一道充满野趣略显粗犷的风景线。而如今,放野火,已成雾霾的制造者而被禁止,所以,那样的风景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只能存于记忆之中,沉于历史长河里!
关于习俗的散文3:端午节习俗
文/殷良瑾
“节分端午自谁信,万古传闻为屈原。”这是出自《端午》的诗。因为一到端午节这天,人们都高高兴兴的,节日非常隆重。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端”和“初”意思相同,称“端午”也称“初五”。快到端午节了,虽然今天寒风刺骨,但是人们的心却是热的,话说:“有钱难买五月五。”所以人们就提前准备好需要的东西。一大早,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都来看一看需要什么东西。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做包子,吃粽子等。包子的花样太多了,有豆沙的、花生的、芝麻的……粽子有的放在蒸锅里蒸,有的放在水里煮,剥开一张张粽叶,那糯米、粽叶的味香飘四溢,让你大饱口福。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叫屈原。楚王听了奸臣的话,将屈原流放江中,后来他听到城池被敌人占领了,来到江边,纵身跳江,这天是五月初五。百姓听到后就划着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这天,各家的小孩还要戴上五颜六色的丝线,这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节日点缀之风。人们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据说:“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孩子们还会把雄黄酒抹在自己的额头上,避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蛇,清洁环境,但是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在古代流传着一句话:“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花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节不但要喝雄黄酒,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有的地方端午节还要举行赛龙舟、走马灯、拔河等户外活动。这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啊!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了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别有一番韵味。
关于习俗的散文4:离不开土地的人
文/冉从贤
山寨习俗,孩子要降生到地上,才能像地里的庄稼那样茁壮成长。因此,你从呱呱落地,就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躺在土木结构的吊脚楼里,看四面土墙裂纹如画,听风卷泥沙敲打牛肋巴窗棂,听母亲吟唱土里土气的童谣。在土地上蹒跚学步,在土地上驰骋疯跑,在土地上摸爬滚打,把自己浑身上下弄成个泥土人儿。在路边的牛滚凼里游泳,任泥水弄脏身子,甚至让泥水呛进口鼻。将泥土和水揉软,捏塑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摆放在院子里。三伏天不怕热,爬上吊脚楼前的黄桷树,偷抓洋洋自得放声歌唱的知了;用篾片儿弯成圆弧插入竹竿的一端,绞上蜘蛛网粘蜻蜓;用木棍甚至手指在土堆里掏刨,捉几根蚯蚓养在竹筒里。三九天不怕冷,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开始劳动,使用的工具是背篼、镰刀和柴刀。坚硬的楠竹篾丝背篼,冰冷的镰刀柴刀,与嫩背嫩手的磨合残酷无情,但你别无选择。背着背篼上坡下坎,割猪草牛草,捡柴砍柴,风里来雨里去,实在太累了,就将背篼底往石坎或土坎上一拄,歇息片刻。
长到接近锄把高了,劳动的工具不再只是背篼、镰刀和柴刀,锄、犁、耙……庄稼人必备的农具,一件件装备起来。学耕学种学收,熟悉了24个节气,熟悉了各个节气该做啥子农活,熟悉了各种农具的使用方法,熟悉了各种农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娃娃时代就结束了。
渐渐地,身体强壮了,肌肉丰满了,技术熟练了,不大愿意接受调理的土地也温顺多了。但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衣食住行,全家的开销,都要靠你从土里刨出来。把所有心血都挥洒在土地里,把所有力气都使用在种地上。山寨以外的世界是啷个样子?不晓得;不种庄稼的人啷个生活?不晓得。只晓得耕田要犁透、耱平,种地要挖深、捣细,以及播种、育苗、栽插、锄草、施肥、收割,必须精心细心小心,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一年四季,心头老是悬吊吊的:春怕倒春寒,夏怕久旱不雨,怕洪水冰雹,秋怕久雨不晴,冬怕无雪无霜;春种不能误了农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夏收纯粹是虎口夺粮,稍一懒惰,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付之东流;秋收结束,颗粒归仓,心才如石头落地。最高兴的是天遂人愿,风调雨顺,抓一把似乎捏得出油的泥土,一脸皱纹舒展如花,望一眼杆粗叶绿的庄稼苗,心头甜得像三伏天喝了凉水。丰收的喜悦,从夏天一直延续到冬天,罗儿调、小曲常挂嘴上。最郁闷的是丰收无望甚至减产,也是大半年时间,满脸阴云密布,连做梦都在担心全家的生计——你的喜、怒、哀、乐,你的希望、失望,都与土地和收成密切相关。
冬去春来,循环往复。天还是那片天,山寨还是那座山寨,土地还是那几块土地,种地的你却老了。身子不再硬朗,肌肉不再丰满,精力不再充沛,手脚不再灵便。心,却依然迷恋着土地。人老话多,说的都是与种地有关的人和事,仿佛那是一本永远念不完、越念越有味儿的经。可寨上的青壮年人都不爱听,人家爱听爱说的是啷个打工赚钱,啷个迁居城镇,就连你的亲生儿子也不例外。偶尔有青壮年人回山寨来种几天地,那不伦不类的干活姿势,你看了气不打一处来,想甩开膀子干出个样子让他们看看、学学,却又力不从心。
不知不觉地,腰酸腿痛,咳嗽气喘,眼花耳聋……
再也使不动农具了,但不使农具又能做啥呢?勤爬苦做一辈子,习惯成自然,不做了反倒不习惯。想来想去,便找出父亲留下的拐棍拄着,喘息着,将院子和晒坝反复打扫,将破旧的农具反复整修,去吊脚楼后的承包地里走走看看。即使太累了坐着歇息,也要情不自禁地拿起拐棍不停地比划,无非是犁田、耱田、挖地、捣地、薅草之类的动作。
这天上午,你又走进了吊脚楼后的承包地。这是你平生最看重的一块好地,足有两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土质肥沃,种啥长啥,旱涝保收,而且离家最近。你不能种地了,这么好的承包地也只能荒起。
此时此刻,站在承包地上,你禁不住喃喃自语:“如今天下太平,政策也好,农民种地不缴皇粮国税,国家还倒给农民补贴钱!按说,正是庄稼人大显身手,良田好地大产粮食的黄金时代呵!可惜我老了,空有一手种庄稼的绝活,空有几亩良田好地……”
说到这里,不由得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四下里空无一人,只有脚下的承包地在默默地陪伴着你,并承载你的身子和你洒下的泪水,倾听你的哭诉……
哭够了,你放下拐棍,伏到地上,将胸膛贴着土地。你感到格外踏实。你想:死后若能埋葬在这地里就好了,从土地上来,又到泥土中去,这才是庄稼人的归宿啊!
胸膛贴着土地,你沉沉地睡了。你梦见打工的儿子,还有寨上的青壮年人都回来了,荒芜的田地陆续复耕了,田中人牛忙碌、犁耙水响,地里臂摇膀甩、银锄翻飞,转眼之间,漫山遍野的庄稼随风起伏,绿油油、香喷喷……
十多天后,有邻居在吊脚楼后发现了你。你的胸膛仍然贴着承包地,但身子已经腐烂,爬满了蛆、苍蝇和蚂蚁。你的儿子,却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忙着装修新房。
你的死讯,轰动整个山寨,更震撼了你的儿子。儿子悲痛欲绝,千里奔丧,为你披麻戴孝,送你入土为安。随后,毅然卖掉了城里的新房,返回山寨,拿起你使用过的农具……
关于习俗的散文5:我是禁鞭小卫士
文/王欣童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烟花爆竹在春节期间是必不可少的。临近春节,又快到一个烟花爆竹的燃放高峰期。烟花虽然美,爆竹虽然响,但过度燃放会造成很大危害,所以今年我市决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于我市这一决定,我们无不拍手称赞。
烟花爆竹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但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疾病,接触多了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同时,烟花爆竹对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大家想一想,过去的天空多是什么颜色?蓝色!而现在的天空多是什么颜色?灰色!这与市民们过多地燃放烟花爆竹不无关系。
现在襄阳雾霾天气频繁,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我们还能期望拥有一片湛蓝的天空吗?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吗?再想一想,一些身体本来就不好的老年人,听到这么吵的声音还能够安心地休息吗?
过年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走亲戚。吃饭前,小叔拿出来一挂鞭炮准备放,我连忙上前劝说:“小叔,现在政府提倡环保,放鞭炮对空气污染严重,对身体也有害!”听了我的劝告后,小叔立马把鞭炮收了起来,对我点头称赞。
作为一名学生,我会严格遵守禁鞭令,过一个安静、和谐的春节!
关于习俗的散文6:陕北拜年习俗
文/周世久
“大年初一把年拜,全家老少乐开怀。一年四季好运来,喜事盈门发大财。”这几句顺口溜说的是人们在正月初一拜年,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带来福音。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如今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家人及亲朋好友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时代变化而变迁。特别是陕北人拜年更有特色,更有人情味了。
陕北的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早上起来,穿上新衣服,主人先在灶君前、门两侧和外面的天地楼前点上香,烧几张黄纸,跪下磕三头,表示对天地和祖宗的拜年,然后才开始晚辈给长辈拜年。农村一般人家对长辈说“爸爸康健”、“妈妈强健”之类的话语,行鞠躬作揖礼;长辈回礼道“你也乖着哩”,碎娃们给长辈们行的是磕头礼,长辈给娃娃们一些“压岁钱”,如果是平辈的话说“青生着哩”“过年好”行作揖礼。
正月初一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亲戚主要是外公外婆、舅舅、姑姑、姨姨。同学、同事、朋友、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特别是给岳家和亲戚拜年很有讲究,还要拿上烟酒、猪蹄或猪头肉、年茶饭等礼品,现在的话还要拿上各种饮料和好吃的东西,登门拜访。过去拜访岳家和亲戚是步行,赶着毛驴,现在是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小车,非常牛气。一般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连续到正月十五才停止。
如今陕北的拜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家家户户有了电话和手机,拜年的方式就更加现代化了,更加人性化了。“电话拜年”、“手机拜年”、“微博拜年”等已进入人们的生活。有的人在除夕晚上,当时钟零点敲响,刚刚进入正月初一,电话铃和手机铃声就不断响起来了。“新年吉祥,身体健康”、“春节快乐,幸福安康”等祝福语接踵而来,在外地的亲朋好友会发来一条条热情洋溢的短信,使人们沉浸在喜庆和欢乐的气氛之中。现在的农村人也大都用“过年好”的祝福语了。现在的碎娃们给长辈拜年说一些网络语,如“祝您恭喜发财,请您红包拿来”,一下子逗得长辈们喜笑颜开、高兴至极,很快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给碎娃们。
过去拜年,由于人们生活贫穷,给孩子的压岁钱是“五毛”或“一块钱”;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农村最少也给孩子压岁钱10元、20元,还有的给50元或100元;有个别富裕的甚至给500元、1000元的红包。
总之,陕北拜年的习俗,不仅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拜年的习俗给人们带来了亲情,带来了友谊,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喜庆,带来了和谐,带来了幸福。
关于习俗的散文7: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文/网络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我国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习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于习俗的散文8:家乡拜年习俗
文/树根
拜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习俗,是人们相互表达新年祝福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浓厚孝道、增进友谊,而且可以化解矛盾、消除积怨。
拜年虽然是全民族的一种良好习惯,却因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且说说我们家乡的拜年习俗。
传统意义的拜年,应该是“春节拜年”,一般是从正月初一开始,二月二结束。正月初一这一天,先是给家人拜年,然后再给邻里拜年。正月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分别到岳父母家、姥姥家、舅舅家、姑姑家、姨妈家、盟兄弟家、老表亲家拜年,到岳父母家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初二、初四或初六这三天,如果是新婚的小两口,一般是初四到岳父母家“拜新年”。
拜年的方式方法很讲究。能当面拜年的,一般不会采用电话、短信、写信等方式进行。在给长辈拜年时,通常不在室外,要请受拜的长辈回到堂屋端坐在“佛前桌子”(又叫八仙桌,是供奉佛像和祖宗牌位的桌子)旁;拜年者不对着人,而是对着佛像或牌位方向,先作揖(女的用点头代替作揖),再迈动左腿、跪下右腿、收回左腿随即跪下磕头,然后右腿站立后再左腿站立,起身作揖问好;这期间,受拜的长辈需拱手接礼,在拜年者问好后,也要送上祝福的话,或送上“红包”。给平辈人拜年,可以随时随地,只要拱手问候就行了。
拜年的场景很是好看。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家人们便早早起床,换上新添置的衣裳,齐刷刷地集中到老人的堂屋,大家搬来凳子放在“佛前桌子”旁,让老人坐下,再拿来几个蒲团摆在“佛前桌子”前,按照辈份依次站在蒲团前给老人拜年,长辈拜了晚辈拜,男的拜了女的拜,问候声连成一片,老人们会源源不断地把“押岁钱”分给年幼的儿孙或刚过门的儿媳孙媳,热闹极了。吃完饺子,邻里之间拜年就开始了,大家成群结队拥入家中给长辈拜年,这时候老人们会合不拢嘴,直劝大家不要磕头、新事新办,大家不顾这些,只要有人领头,便会屋里屋外齐刷刷跪倒一片,当然也有个别捣蛋的人会站在队伍最后看热闹。初四这一天,新姑爷都会拎着礼物到岳父母家拜年,这时看热闹的同族会围上不少人来,一边逗新姑爷行礼拜年,又一边干扰人家磕头,让姑爷一遍又一遍的喊爹喊妈,折腾的新姑爷大汗淋漓,心疼女婿的岳父母一边给女婿手里塞红包、一边去解围。给岳父母把年拜完,同族的长辈也会热情地邀新姑爷上门坐客,送上祝福的红包。
每逢过年,我们在外工作的游子们都会急匆匆地赶回老家,给辛苦一年的长辈们作上一个揖、磕上一个头、拜上一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