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牡丹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牡丹的散文1:秋意浓浓菊花香

文/高中梅

菊花,不似牡丹那般富丽,也没有兰花那般名贵。可每年秋天来临,我总要养一些菊花。因为我知道,菊花迎霜独立,是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苏轼有“菊残犹有傲霜枝”之赞,元稹有“此花开尽更无花”之叹,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志。所以,秋意浓浓,菊花更香,文人的情趣则一览无遗。

文人犹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操坚贞。屈原由衷赞美过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因爱国忠贞而遭发配,却矢志不移,其心可比日月。他对菊的赞美,也是因对其自身气节的坚持。而菊花又是陶渊明一生的写照,他喜爱菊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奉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放。陶渊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那幅东篱采菊的肖像写意,成了一句千年绝唱,一种彻悟人生真谛的神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率真的本性。

菊花开放时,正是秋高蟹肥的季节,旧时一般文人,往往要邀一二知友,边看菊边吃蟹。红菊,红的热情奔放;白菊,白的纯洁神圣;黄菊,黄的温和光明。即使菊花混色,也是白中带紫,黄中透红,她笑傲霜天,高洁无畏的品质,让人领略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执着风范。作家周廋鹃在《秋菊有佳色》中说,古人诗文中,也常有重阳赏菊的记载。然而事实上,每年逢到重阳节,往往无菊可赏,总要延迟到十月。苏轼就曾经说,岭南气候不常,他原以为菊花开时即重阳,因此在海南种菊九畹,不料到了仲冬才开放,于是只得挨到十一月五日,方置酒宴客,补作“重九会”。

菊花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亲近它,朋友一般的亲切,用心谛听,或许能听到花瓣从容开放的声音。小说家张恨水就得到了菊花的灵气。张恨水常在菊花丛中散步,构思小说,以致友人们都说:“张恨水的作品得花之灵气。”每当一部作品问世,张恨水总爱到花市买几盆菊花或山上采野花,可见他对菊花一往情深。而另一位作家林语堂,则对菊花的香味有着独特的感受。林语堂谈到菊花时说,当许多花草或昙花一现,或色损香消的时候,菊花则含苞吐蕊,菲然独秀,给浓浓的深秋装点出迷人的色彩。

菊花是适秋而放的花蕾,慷慨独悲歌,强悍为剑气。作家任崇喜在《生命如菊》中说,在春夏冬三季里,菊积极地孕育、生长,并非消极地等待着一种浪漫的实现,等待春去春又回。所以自古以来,文人是落魄者多。正如菊花只有开在寒霜雨露里,开在乡野阡陌上,才显出其傲岸的气质来。而在古代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和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表示益寿延年等,则更增加了文人对它们的喜爱。

由此看来,文人爱赏菊,爱的是菊花那种不同流合污、傲世独立的气节,所以苏轼说:“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正是菊花的可贵品格。菊花遇到了文人,便有了君子之德,隐士之风,志士之节。

关于牡丹的散文2:牡丹花的自述

文/彭程子夏

你知道“国色天香”指的是谁吗?那你还知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主带笑看”形容的又是谁吗?没错,就是我——牡丹花。

小主人特别喜欢我,有时给我水喝,有时带我到阳台上享受阳光浴,还常常对着我发呆呢!我不是小家碧玉,也不是大家闺秀,我是花中之王。瞧!我那红艳艳的花朵足足有小碗那么大。层层叠叠的花瓣簇拥在一起,直叫人惊奇我怎么积蓄了那么多热情。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积蓄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还经历了一个春天的努力,现在,我当然要轰轰烈烈的迸发出来,让我的花朵纵情开放,宏伟而壮丽;让我的花瓣吸足营养,肥硕而优雅。让人们面对我时,除了赞叹,膜拜,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每年4月,我们牡丹家族那丰富的花容,绚丽的色彩,在百花中争艳斗丽。有水红的,有粉红的,娇滴滴的,还有深红的,紫红的。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紫红的“黑牡丹”了,因为它红得太深了,就像紫黑色的了,所以叫黑牡丹。而我穿着红艳艳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这就是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关于牡丹的散文3:月光下的牡丹丛

文/李红都

从没有在月光下亲近过牡丹,若非因了灯会的诱惑,我是断然想不起在晚上观赏牡丹的。

那天,吃罢了晚饭,我披一片星光走进了西苑公园。虽然不知道花灯设在哪里,但循着灯光一路找去,迎新接福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灯、卡通灯便闪着亮、放着七彩的光一个个地映入了我的眼帘。不远处的湖面上,静静地浮着几架彩灯和一只彩船,倒映在水面上随波荡漾着斑斓的光,把漆黑的夜景点缀得如诗如梦。

晚风携着一阵阵牡丹特有的芳香吹了过来,猛然想起,何不就着这彩灯的光亮去欣赏一番月光下的牡丹?

循着香气,很容易便找到了一大片的牡丹。月色如水,洗净了它们白天的张狂和浮躁,在远处彩灯飘渺的映射下,很有那么种慵懒的美丽。阳光下的牡丹雍容华贵,有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的距离美。而此时,在如水的月色下,牡丹带着洗净铅华后的自然和亲切,带着一点点的困倦,透着不胜娇羞的妩媚,让你不由地生出一种怜香惜玉的情愫。

这片牡丹丛和常见的不一样,它的周围没有栅栏,我忍不住轻轻地走进花丛,花儿在晚风的吹拂下,像坐在沙发上打盹的佳人,左右轻晃着身子,毫不设防地蹭着我的衣角,让我真想亲吻一下它的娇容,却又惟恐惊醒了它的美梦。

轻轻的,我俯下身来嗅起它的香气,那种清凉的馥郁便如丝般的滑进肺里、泌入心脾。这是一种有些湿润的香味,与阳光下牡丹那种招蜂引蝶的浓香大不相同。

静静的,我守着这片牡丹,在朦胧的月光下注视着它们,那份喜悦,那份柔情让我联想起昨夜自己就着帘外映射进来的月光,久久地端详着身边的爱人和孩子酣睡时的情景,多少有那么一点点陌生,却又分明是那样得熟悉和亲切。

很想把这种陌生却又亲切的感觉储蓄入记忆,我轻轻地举起相机、调好光焦,按下了快门。月光下的这一片牡丹便携着清凉的夜色一起走进了我的心里。

关于牡丹的散文4:牡丹绣片

文/小马

我是在一家小小的旧货店找到它的,昏暗的灯光下,店里弥漫着一种遥远的尘封的泥土味道。那味道使人头昏昏,人恹恹,几乎连走路的步伐都迟钝了下来。

然后我看到了它,一块绣片,牡丹的绣片。惊鸿一瞥之下,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一块布片也有气质,它应该有我熟悉的一种气质吧。

在用水把它轻轻泡洗过以后,显出了更加清晰的模样。这是块毛麻质地的红色布料,有着厚重敦实的手感。有些地方有了微微的磨损,露出夹层棉布青黛的底色。

那红又不似是正红,带点朱红的味道。经过了岁月的消磨,愈发显得大气而凝重,有一种高贵而内敛的气息。

在这样的朱红上绣怎样的五彩缤纷都容易变成艳俗的闹剧。好像一场热闹的婚宴,那样的热闹终究要散去的,该回哪儿的回哪儿去,反正谁也不会记得谁。

可它偏偏在这朱红的底子上绣了单单一色的蓝色图案。从头到尾,所有的牡丹,花枝,甚至是花间的蝴蝶,布边的云纹,都只用了一个——蓝色。

就仿佛周日的弄堂街景里,走出来的一个满身素雅的美人儿,淡妆婀娜,脚不沾尘的走过去,不由得你不记得她。

而这牡丹的蓝,又是有层次的。从花心开始,从浅到深,从深到浅,波浪一样的一层层渐变过去,那最浅的蓝,几乎浅成了银白。

高处不胜寒,音节越拔越高,直逼云霄。就在那浅蓝浅到快没了气息的时候,忽又用最深的蓝色提了下神,把它拉回到凡尘,妥妥贴贴的勾勒出了深蓝的花心和枝蔓。

任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牡丹花下面,远远的是两朵荷花,那是风中之荷,恣意的招展。

没有水,却有水波荡漾的感觉。

花上起舞的蝴蝶,也用了同样的渐变蓝色,不着一丝额外的笔墨。蝶在风中轻摇着翅膀,舞姿翩翩,满怀留恋的频频回首,似与荷有着默契的同样的舞步。

花蝶一处,蝶是花的魂,花是蝶的影。

整个构图,有主有次,有头有尾,有衔接,有呼应。既兼顾到边边角角的细节,又不多余。

好象一个完整的戏剧场景,桌桌椅椅,藤条几案,都安排得合合理理,神清气爽。

闪亮的丝线和粗燥的底布纹路形成对比,所有的蓝色花型在朱红背景的衬托下,妖娆而素雅,恬淡而多情。

那么美,却美得那么安静。

我在灯下慢慢想它原来的模样。

它也许本是一块轿子的门帘,艳阳下,遮住轿子里娇羞的新娘子。乡间田埂上,吹吹打打的唢呐声中,调皮的新娘子用脚尖挑起的是这块朱红吧,牡丹花映着花季女子憧憬着未来的脸。

它或许是一位老妪在暮年里为自己绣出的自传吧。曾经的繁华旧梦,倾城的容颜,最后变成了遗世独立的莲。那共舞的蝶是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人吗?在爱人翩然离去后,她是否在这一针一线中诉说她的思念?

我与它在灯下凝视,有故人相逢般的喜悦。我轻轻用手抚摸那点点凸起的结子针绣出的花芯,抚摸蝶须上绣出的音乐一般跳跃的花纹。心里只有崇敬和感动。

只有轻轻说一声:“呵,原来你在这儿。”

关于牡丹的散文5:自古文人偏爱菊

文/艾里香

菊花,不似牡丹那般富丽,也没有兰花那般名贵。可每年秋天来临,我总要养一些菊花。因为我知道,菊花迎霜独立,是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苏轼有“菊残犹有傲霜枝”之赞,元稹有“此花开尽更无花”之叹,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志。所以,秋意浓浓,菊花更香,文人的情趣则一览无遗。

文人犹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操坚贞。屈原由衷赞美过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因爱国忠贞而遭发配,却矢志不移,其心可比日月。他对菊的赞美,也是因对其自身气节的坚持。而菊花又是陶渊明一生的写照,他喜爱菊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奉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放。陶渊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那幅东篱采菊的肖像写意,成了一句千年绝唱,一种彻悟人生真谛的神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率真的本性。

菊花开放时,正是秋高蟹肥的季节,旧时一般文人,往往要邀一二挚友,边看菊边吃蟹。红菊,红的热情奔放;白菊,白的纯洁神圣;黄菊,黄的温和光明。即使菊花混色,也是白中带紫,黄中透红,她笑傲霜天,高洁无畏的品质,让人领略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执着风范。作家周廋鹃在《秋菊有佳色》中说,古人诗文中,也常有重阳赏菊的记载。然而事实上,每年逢到重阳节,往往无菊可赏,总要延迟到十月。苏轼就曾经说,岭南气候不常,他原以为菊花开时即重阳,因此在海南种菊九畹,不料到了仲冬才开放,于是只得挨到十一月五日,方置酒宴客,补作“重九会”。

菊花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亲近它,朋友一般的亲切,用心谛听,或许能听到花瓣从容开放的声音。小说家张恨水就得到了菊花的灵气。张恨水常在菊花丛中散步,构思小说,以致友人们都说:“张恨水的作品得花之灵气。”每当一部作品问世,张恨水总爱到花市买几盆菊花或山上采野花,可见他对菊花一往情深。而另一位作家林语堂,则对菊花的香味有着独特的感受。林语堂谈到菊花时说,当许多花草或昙花一现,或色损香消的时候,菊花则含苞吐蕊,菲然独秀,给浓浓的深秋装点出迷人的色彩。

菊花是适秋而放的花蕾,慷慨独悲歌,强悍为剑气。作家任崇喜在《生命如菊》中说,在春夏冬三季里,菊积极地孕育、生长,并非消极地等待着一种浪漫的实现,等待春去春又回。所以自古以来,文人是落魄者多。正如菊花只有开在寒霜雨露里,开在乡野阡陌上,才显出其傲岸的气质来。而在古代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和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表示益寿延年等,则更增加了文人对它们的喜爱。

由此看来,文人爱赏菊,爱的是菊花那种不同流合污、傲世独立的气节,所以苏轼说:“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正是菊花的可贵品格。菊花遇到了文人,便有了君子之德,隐士之风,志士之节。

关于牡丹的散文6:璀璨牡丹指尖开

文/庄学

就那么一捏,一揉,一搓,一片花瓣就做好了。再一捏,一揉,一搓,花朵的茎秆就出来了。再从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面团里,撷取一块绿的揉揉捏捏,也不过三两分钟时间,一朵绿叶红花的牡丹花就做好了。这就是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家世代以面塑为生,父亲及父亲的父亲都是干这个的,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谋生的技艺吃饭的手段。到了她这一代,不再漂泊,定居洛阳,面塑成为作品,有了文化味,传承也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她的手指细长,葱白样,灵巧地翻舞着,一根细小的拨子(面塑工具),点化出了栩栩如生的眉目;一柄柄粗细不同的小梳子,梳理出飘逸的服饰纹理和发饰;一把普通的小剪刀,剪流苏、剪飘带、剪枝叶,也剪出或俊朗或婀娜的形体。涧西区的文化馆,有她的工作室,艺术气息氤氲。展示台上,摆满了色彩艳丽、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面塑作品,有风雅俊秀的文官、有持枪拿刀的武将、有怀抱琵琶的仕女、有慈眉善目的寿星。每一件作品都细节讲究,表情传神,栩栩如生。尤其是几件牡丹花花篮作品,摆在醒目的位置,簇簇依偎,枝叶灵动,忽而疏离,如风掠过。见我们惊奇,她淡淡地说,住在洛阳,耳濡目染的都是牡丹花美,一个面塑传承人,怎么能够没有牡丹花的作品,怎么会没有牡丹的要素哩?

在四月的花开季节,我默默地坐在非遗展馆的一侧,看着她十指上下眼花缭乱地腾挪,仿佛在弹奏一曲韵律悠扬的歌,歌声中一朵朵各色牡丹艳丽夺目,在指尖上盛开了。看似捏制得轻巧,看似牡丹花开得璀璨,背后却是材料细心地准备。“面塑,蜂蜜和面。蜂蜜防裂,还要加上防腐剂。父亲那辈,面塑色彩是纸用的染料,现在是食品色。我现在又改成了珠光色,颜色更鲜亮。”和好了面,再蒸,等面晾凉,再兑色。一件作品捏制完,还需要晾干。

她带着牡丹等面塑作品,走了许多地方。2001年受邀参加第69届法国世界博览会;在郑州艺术博览会上,她的作品“牡丹仙子”获得金奖……2016年9月由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非遗办公室、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电视台联合录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纪录片,记录了她和面塑对望的痴恋之心。

如今,她的儿子成为新的面塑传承人。也许,他心中构筑的作品模样,会有卡通元素及更多现代元素……

即使时光变幻,世事更替,李家面塑作品的包装几十年如斯,从没变过,精美的纸盒,一定要附上“面人李”的标记。这是李家面塑传承的标志,有这标志在,李家面塑的传承就在。

关于牡丹的散文7:牡丹的顽强

文/张建强

我打小喜欢侍弄花草,院子里凡是有土的地方,都被我种上小花。一天,我在路旁发现一株被遗弃的植物,虽然只有几枝光秃秃的枯干,但盘根错节的根非常发达。我用指甲掐一下枝条,还有绿色,说明它还没有完全枯死。我又动了恻隐之心。我没有征得父母同意,擅自把堂屋前的地砖揭起几块,挖了一个很深的坑,算是为这株不知名的“弃婴”安了家。

让我惊奇的是,不多日,那干枯的枝条上真的萌发了新芽。新芽和香椿芽极其相似,红中透紫,紫中泛绿,嫩嫩的,很可爱。于是,我每天都会驻足观赏。又过了数日,枝头齐刷刷地冒出粉色花蕾。直到此时,我才恍然明白,原来这是一株牡丹。以前,我虽然在报纸上目睹过牡丹的芳容,但牡丹的枝叶到底长啥样,我还真没有见过。牡丹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弥漫整个院子,让人心旷神怡,引得左邻右舍都争先恐后来我家赏花。那几年,春天一到,我们家就成了村里的“国花园”。

由于房屋年代久远,墙皮脱落。一天,一块一米见方的墙皮,正好把那株牡丹掩埋得严严实实。我伤心极了,拼命地挥起铁锨,铲去墙皮,但那株牡丹已被砸得粉身碎骨了。母亲说,根还在,等到开春,牡丹还会重新长出来。我清楚,母亲是在安慰我……

第二年春天,奇迹真的发生了,牡丹又发出了新芽。我喜极而泣,劫后重生的牡丹,开得更加娇艳。

后来,我升学、参加工作离开了家乡,那株顽强的牡丹也因村里搬迁早已不复存在,但它从未在我的心田消失。我常想,人生如这命运多舛的牡丹,正因经历磨砺,才日久弥坚。

关于牡丹的散文8:洋芋花开赛牡丹

文/关山狼刘杰

“洋芋花开赛牡丹”,这是乡村人们对洋芋的褒奖,也是喜欢洋芋的真情流露。在出产洋芋的地方,无论是哪个民族,不分男女老少,洋芋都是他们最喜欢的,因为无论是当做蔬菜还是充饥的主食,不管怎样制作,洋芋都是十分可口并且养胃的大众食品。

洋芋尤其是乡村人家的好伙伴呢!我老家的乡亲们,每年计划春播的时候,洋芋是首先列入计划的,而且要安排在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地里。因为在瓜菜代粮的饥饿年代,洋芋绝对是我们的主食,因此关山林缘地带的人们就有了个“洋芋头”的绰号。

少小时节,最喜欢的就是秋季,生产队种植着大面积的洋芋,因为山里人的庄稼多是秋季作物,诸如燕麦、洋麦、荞麦、豌豆之类的,社员们忙着收割秋粮,收洋芋的任务就落在了女人和我们这些刚上小学的娃娃伙身上了。一对牛拉一张犁,一张犁后面跟五六个或者七八个娃娃,夹杂一两个女人,女人们既拾洋芋又负责监督拾洋芋的娃娃是否捡拾的干净。为了责任明确,每个人负责一段,每当牛拉的犁走过之后,犁沟里满是白的、红的、紫的洋芋,我们便欢笑着捡拾那些硕大的洋芋,尤其喜欢捡拾那些奇形怪状的洋芋,那些小一点的则不愿意捡拾,偷着用脚带点土掩埋起来,为的是躲避那些大娘大嫂的监督,何况洋芋地犁过头遍还要犁二遍的,更重要的是在地里留几颗洋芋,也好让开春断顿的时候,在地里寻找“冻死鬼”洋芋的人们有所收获。

缓晌午的时候是最热闹也最开心的时候。每年拾洋芋的时候,每天中午队里都会在附近的人家安排煮两三锅洋芋,以便大家充饥。那时候我们种植的是俗称“深眼窝”的洋芋,因为芽眼深凹而得名。深眼窝洋芋有白红紫三色,大多呈纺锤形,淀粉充足,味道香醇,很是养胃。到了缓晌午的时候,煮洋芋的人家就会用一副大笼筐挑着热气腾腾的洋芋送到地头,大人们会一拥而上,抓起一个裂开口子,笑呵呵的的洋芋,双手不住轮换着,顾不得剥去粗皮,吸吸呵呵地吞一口热洋芋送进胃里,浑身一下子就舒坦了。我们则一路小跑到煮洋芋的人家,围着锅台,专拣“坏洋芋”和有锅巴的洋芋抓,各自挑拣一小堆后,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坏洋芋”就是那种一部分因为病变开始腐朽的那种洋芋,有一种略臭却香醇悠长的味道,是我们的最爱;有锅巴的洋芋,就是一面贴着锅,被烤得焦黄的那种洋芋,又是另一种焦脆甜香的味道。有的伙伴干脆向主人家要一个大老碗,把那些笑呵呵的洋芋小心翼翼地剥去粗皮,放进大老碗里用筷子捣烂,撒一点盐,狗蹲子蹲在地上或者台阶上,幸福十足地吃起来。

在那个饥饿的年代,能够饱饱地吃一肚子洋芋都是很奢侈的事情,而这种奢侈的幸福,只有在为生产队拾洋芋的时候才能享受那么几天。

关山老林里的黑沙土种出来的洋芋,面沙沙的香醇,从不伤胃,缺粮断顿的时候,一天两顿洋芋果腹都不会倒胃口或者闹肚子。只是生产队的洋芋是按工分分的,自家的自留地只有那么可怜的几分地,就是洋芋都是稀罕物,在自己家里吃的时候,从来舍不得剥皮的。

顿顿吃煮洋芋自然会使人的胃口厌倦,我的母亲那辈人就发明了不少巧做洋芋的方法。母亲们发明的那些制作洋芋食品的方法简单实惠,把土头土脑的洋芋稍微经过加工,就成了各种各样的洋芋美食,至今都流传不衰。

母亲们那时候最常做的是打洋芋搅团和洋芋粉。洋芋搅团应该是洋芋食品里面人气指数最高的了。捡拾半笼子沙土地里的洋芋,淘洗净倒进锅里煮熟,剥去粗皮放凉,然后倒进特制的木槽里,用木榔头开始反复揉搓,及至有了粘性,就开始猛砸。打洋芋搅团不仅仅是个力气活,更有窍道在里面,会打的,响声小,搅团柔韧,凭蛮力的,响声大,教团稀松,口感极差。打好的搅团,佐以蒜泥、浆水菜,酸辣柔韧,养胃解馋,是人们最嗜好的洋芋食品。每年进入秋季,家家户户每天至少要打一顿洋芋搅团,小山村里“砰砰”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我说的洋芋粉不是洋芋做成的粉条,而是把洋芋磨成糊状物,或摊薄在铁锅里烙,或在甑芭上蒸,待到冰凉,将烙熟或者蒸熟的洋芋粉切成条状或者菱形,入锅翻炒,放盐之后就可以出锅开吃了。这种洋芋粉,柔韧劲道,口感清爽,很是馋人,也是我们最爱吃的洋芋食品。还有洋芋粉饸饹也是我们的最爱,只是由于制作太费力气,母亲们不常制作,只有来了亲戚或者贵客,才偶尔制作一两次。和烙洋芋粉一样,磨成糊状的洋芋里面掺和一点面粉,搓成手腕粗细,一拃多长的棒上笼蒸熟,必须趁热塞进饸饹床子里,紧接着就要两三个攒劲人往下压,饸饹床子下面的筛子里,就会有热气腾腾的饸饹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嘴馋的娃娃趁大人不注意,抓起一股边跑边吞吃,身后留下母亲的一声声嗔怨——这娃么,不等调和好就吃上了!

时至今日,炒洋芋粉和洋芋搅团已经上了大酒店的餐桌,成了地方上的特色食品,也深受客人们的喜爱。看着被红红绿绿映衬着的洋芋粉和洋芋搅团,还有那些各色各味的调味品,我却怎么也吃不出四十多年前母亲们做的那些洋芋食品香醇的味道了,不晓得是当下的洋芋食品变了味道,还是我的胃太眷恋旧时那种只有一撮盐一筷子浆水菜的简单呢!

大雁南飞,碧空如洗。又是一年收获洋芋的时节了,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踟蹰在超市的蔬菜柜前,久久地看着那些土头土脑,略显狡黠的洋芋,好像见到了久别的父老乡亲和昔日的发小、玩伴,心里弥漫着浓郁的温馨和亲切。

关于牡丹的散文9:质朴

文/阮琳

芬芳不是牡丹的雍容,是菊的淡雅;不是玫瑰的艳丽,是莲的高洁;不是百合的争奇斗艳,是梅的暗自芬芳。菊、莲、梅之朴,不动声色看沧海桑田,用“无华“独步天下。人亦如此,心愈质朴,生活亦愈芬芳。

他是一株淡雅的菊,喧嚣尘世中静守内心的朴实、宁静。淡泊名利,宁静自能致远。

面对腐朽官场,朴实的陶渊明毅然转身,告别官场,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醉人景色造就了陶渊明悠然恬淡的乡野生活。他无心在官场尔虞我诈,甘心“守拙归园田“去追求淳朴;他无心在世俗中荣华富贵,甘愿“带月荷锄归”来享受朴实宁静。他绽放出心底的淡泊质朴,开创了优美有韵的田园诗,令后人学习膜拜。

他是一株高洁的莲,出淤泥而不染,守住内心的一片净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被放逐时,渔夫曾劝他“与世推移”,不要自找苦吃。“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面对浩浩荡荡的汩罗江水,疾呼“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守住了内心那一方净土,守住了质朴的爱国情怀。他是高洁的莲,质朴芬芳。

他是一株冷然的梅,傲立于枝头,凌寒独自开,暗香漫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漫天外风卷云舒“。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宝马香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用自己混着淡淡香土气息的文字挣脱了世俗的枷锁。他心中的文学并非为荣誉而生,他默默写作,用质朴诠释出一个作家的品格。他用五彩缤纷的文学作品唱响了中国文化,芬芳无比。

是的,内心朴实的人越是能散发出馥郁的芬芳。他们质朴的一生,却熠熠生辉。当下多彩复杂的城市生活,也许是斑斓的霓虹灯幻化了人们的双眼,也许是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麻木了人们的心,有些人少了朴实无华,多了些狂躁不安。让我们为自己原本质朴的心灵覆一层保鲜膜,“花至朴处自芬芳“,让生命绽放光彩,让芬芳弥漫大地。

关于牡丹的散文10:在洛阳吃水席

文/陈钦智

我们到洛阳,是为看牡丹、游龙门石窟的,但吃水席,却是意外的收获。

进入洛阳,就看到各种揽卖水席的巨幅横披和招幡。水席何物?我疑惑起来,开始还以为是卖睡觉用的席子,但立即就自我否定,因为揽卖的,都是些酒楼食肆。后来我才弄清了,水席源自武周时代的宫廷宴,被作为传统美食流传至今,和牡丹、龙门石窟并称洛阳三绝。

太诱人了。既来之,岂容错过。我们选择了老城区中州东路“真不同”饭店,名字怪怪的,可这是一家专营水席的百年老店,在洛阳很有名气。进得门来,果然真不同,最先品尝到的是浓郁的水席文化。

饭厅也是陈列厅。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水席菜肴的样品,让食客一睹皇家饮食文化的丰采。每个样品,制作精细,都是一件漂亮的艺术品。由24道菜肴组成水席,据说是星象学家袁天罡测算后设置的,预示着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的二十四年皇权生涯。每道菜肴,都有寓意,都藏着的动人的传说。寓意和传说,都是围绕着武则天展开的。皇家宴已是惹人心动,传说又引人神往。食客品尝了美味,也读了一段武周历史。

来客中有不少要人、名人。聪明的店主,总会在他们饭饱酒足之后,不失时机地捧上纸笔,让他们留下墨宝。可能因为是突如其来的邀请,来不及细心考究,留下的墨宝大都是应酬之作。但作家李准写的,就耐人寻味了,他写了“真不同”店名,又写了对子:“半生一回首,还是真不同”。李准家洛阳,写了许多佳作,但半生坎坷。读这对子,产生诸多联想。

但无论如何,众多的要人、名人光临,产生的社会效应,犹如风助火势,品牌越来越响,生意越来越火。“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天下第一宴”都喊出来了。

饭厅一隅,陈列着一组雕塑群,正中端坐着女皇武则天,两旁有狄仁杰、上官婉儿,和两个擎仪仗扇的宫女,下面跪着一个菜农,双手高呈着一个特大的萝卜。示牌上标“萝卜献瑞”。绵延一千多年、闻名遐迩的洛阳水席,就是从这个大萝卜开始的。

传说这个萝卜重30斤,在城东关下园村发现。封建帝王对异象十分敏感。唐代设司天台,专职研究天象地兆,祸福吉凶。武则天对这个旷古未见的大萝卜,认定是天降祥瑞。龙颜大悦,即命御厨烹饪,制成一道状如燕窝的萝卜羹。女皇品尝后连声称赞,赐名“假燕菜”,继称“洛阳燕菜”。皇帝说好的,臣下谁敢说半个不字?于是,这道路普普通通的萝卜羹,立即身价百倍,列宫廷菜上品,为水席镇桌菜之首。

有了武皇赐燕,水席趋于完整成型,正名“武后水席”。每逢喜庆大典,武则天总以水席犒赏臣下;官场上的宴请也多用水席。水席就成为“宫廷宴”、“官场席”,以后又传至民间。宋代,改称洛阳水席,绵延至今。

饭厅坐满食客,大都是自选用餐。服务人员都着唐代宫廷装。我们提前预订了一个包厢,点了水席全宴。全宴共24道菜,分级定价,低档的808元,中档1080元,高档的要看食材而定。我们14个人,要了中档的。开席时,由“太监”宣读圣旨,赐宴开席;由“宫女”端菜上桌,报菜名,释菜义。营造着宫廷宴会的气氛,也让人明白每道菜的寄意。

先上桌是八个冷盘,也称前八品。分别命名为服、礼、韬、欲、艺、文、禅、政,寓意是武则天八方面才能品德。如“文”,是用豆腐制成的“一本书”,喻武则天文才卓著,长书画,善诗赋,有文采。“禅”,也是素菜:一朵莲花,围着一串黑褐色的佛珠。武则天出过家,喻心存佛念,广布善迹。每件都一形一义,制作十分精细,令人发馋,但又不忍下筷。

接下来是16个热菜。最先上桌是洛阳燕菜。自从“武皇赐燕”开始,洛阳燕菜一路走来,奔波一千三百多年,至1973年10月,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访问,中午开宴,见席中的洛阳燕菜,中间饰有一朵用蛋黄制作的牡丹花。周总理风趣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该叫牡丹燕菜”。周总理一句话,结了洛阳燕菜的千年历史,开始了牡丹燕菜的新篇。牡丹,这张洛阳含金量最重的名片,被闪亮地摆上水席桌面。

热菜的编排,有严格的菜序,按“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依次上菜。武周的历史,女皇的传说,都在每件菜肴之中。边吃边听讲。有意思的是,最后一道菜是“碧伞丸子”。说的是武则天临终前,仍想要吃水席大宴,当上到最后一道菜时,她问这是何菜?侍从答道:丸子。武则天把“丸子”听成“完之”,颓然长叹一声:“水席乃我也”,遂气绝身亡。那个星象学家袁天罡,竟测算得如此精准,精准得让人生疑:那些传说,莫不是后人造假?

吃罢,终于明白什么叫水席了。其一,全宴都是汤汤水水,以汤水见长,其二,吃一道,撤一道,再上一道,如行云流水。由是得名。据说洛阳水席为全国各个菜系之源,我觉得潮州菜系更为接近,很像水席的缩版。你看,潮州菜的全宴,最普遍的认同是“十二菜桌”,是水席的一半;最先上桌是拼盘,四样合一,也是冷盘,很像水席八冷盘的缩小综合;配置是八菜四汤,也以汤水见长;菜序也是吃一道,上一道,和水席完全一样。制作心灵手巧,粗料细作,也相同。潮州临海,多河塘,食材丰富,味道更鲜美,称潮州水席,也很贴切。

潮州的先祖来自中原,那么,潮州菜系,是不是先祖南迁时带来的一份中原文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