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原创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原创文章1:心
文/赵薇
【原创】
你知道吗?我的心啊,我会向你郑重的致歉,我的心啊!我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那不是无济于事,我讨厌于世纷争。哦!我若忘记原是我错了呢?我是改变不了这一切的呢?我的心啊!可以让我平静的就像那窗前的落叶一般吗?岂不自在。事实总是如此把我玩弄在鼓掌之中,就如草儿永远不知树根在坚持些什么。泰戈尔曾说世界上上最永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时隔今日。依我之见,世界上最永远的距离不是飞鸟与鱼的距离;而是鸟儿与花的对话,因为它曾不知它在说些什么?
星星总是为月亮的光芒二骄傲,可它孰不知那是他们点缀的杰作。我也许不懂孩提时代的呢喃,但我却知道,那是整个宇宙再妙美不过的歌声了。那是最纯净的人类语言的形成。流行与大地的对话只是瞬间便无处寻觅的,然而他自己却认为如此漫长。鸟儿竟为此哭泣了,我们要说它的无辜吗?上帝在创造幸福时就早已派遣了悲哀的来临,在欢乐中营造了痛苦;在安慰中就埋下了喋喋不休的唠叨,在提出问题时就产生了答案……是啊!圣明的上帝,那是肯定的。
可我的心啊!为何一次次的波动不安?是心中那不满与仇恨兴风作浪,还是又一次弹动了记忆的心弦?还是你早就料到会如此呢?我不知道,是真不知?还是装作不知?本是无意的,却打出了蹊跷。
那一次次前进的动力,你若要问我从何而来!我的心啊,恐怕只有你知道答案,却小气的做作掩饰。心中的阴霾早已退去,只是记忆的乌云还未散去。
我的心,请允许我再恋你一时……
秦都中学 赵薇
原创文章2:【原创】路过的日子。有你真好!
文/凉夏果青
路过的日子。有你真好!
一眨眼,已经好多年没看见你了。而我总是天真地停留在那一年我们在学校手挽手的样子。
那晚我们通过一个久违的电话。你问着我在哪里?我问着你在哪里?你说你快要生小贝贝了。
很久没有你的任何消息。直到接到你的电话。冬天,你说贵州很冷,我才知道你在贵州结婚了。
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毕业那年,你说你也很想上大学。在我眼里你一直是个有理想的孩子。
我们在一起谈过理想。议定过计划。讨论过最真的真心话。也悄悄喜欢过同样类型的男生。
在学校没有恋爱,没有朋友,就会有真的孤单。还好,你是我曾经形影不离最贴心的朋友。
我们第一次约去逛街,你在江城书店门口等了我一个多小时。你的性子很急,我性子很拖。
你用钱总是很节约。我们总说减肥。可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挥霍。不计后果地玩,吃。
那天我整理QQ空间相片。发现空间只剩下一张我们08年的大头贴,我们的样子都很欢快。
08 大头贴那年,是我们感情最好的一年。我们有点像两个同性恋一样,很让旁人胡思乱想。
你是袁玲之后,第二个对我这么好的朋友。我们一起,你是自己不吃也要节约来给我挥霍的人。
你经常生病,很严重的病。你经济有点困难。很多很多人都想帮助你。她们的好胜过了我。
你不知道有一次我到你的宿舍去看你,看见你和那些人那么好的样子。我自私的心理顿时大发。
我很敏感。我不喜欢你有太多朋友。我不喜欢她们来找你出去玩。我不喜欢你对她们很亲切。
可是,这些我都没有给你讲过的不满。也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我的心胸会是那么那么狭窄。
有段时间我开始毛病试的讨厌你。因为我觉得你冷落了我。你和她们好上了。而且还是很好。
你总说我们是最好的。可是我从来不相信。其实那时的我,是我太过于的小心翼翼。在意。
还有一个女孩也是你很好的。你说你只有我和李英是你的好朋友。李英是你从小认识的伙伴。
你。我。李英。我们在一起玩过。我们在你的出租屋无话不谈。我们像相识相知多年的故友。
你是第一个我叫你到我家的人,第二个是春儿。你知道我家里的情况。知道我很乱的家庭背景。
你是第一个我回家就给家里人欢天喜地谈论的朋友。在我的家人里,他们对你早有了解。
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无奈命运的无常堪待。为此我们曾对善良的一个老师撒过弥天大谎。你懂的。
你的学习一直都比我好。如果命运能友善点,你此刻一定正在明媚的大学校园里明媚地微笑。
你是第一个我想如你待我一样。宁愿自己不吃,也心甘情愿把钱给你挥霍,给你一起用的人。
并且,我还觉得我们一起用我会很开心。其实我一直是个很自私的人。可是对你我没有了界限。
虽然我们都不是大美女。可是我们也是很爱美的。我们夏天路过2元店,买了一堆小夹子花饰。
你从我家走后。奶奶说你很勤快。说我很懒。奶奶很喜欢你。这一点你一直都不知道她夸你。
你不吃也要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夏天我们互穿过体恤。我穿了很久,从外衣变成睡衣。舍不得丢。
有很多次你叫我到你家去玩,都是因为一些其它事情而没有去成。直到你离开那里再没机会去了。
然后有一天,你突然消失了。学校有人到处说你疯了。我们宿舍的其它3个妞都在说着你的事情。
可是,我还像蒙在鼓里一样。并且我对那些流言蜚语漠然置之于耳外。我是绝对不会相信那些的。
有人跑宿舍来问我你去哪儿了。有人到处找你。有人说你没上学了。很多人都找我。只因我们曾经的好。
我才知道你真的消失了。然后一消失就是一年。在一个夏天的尾巴上,才突然接到你激动的电话。
我才知道你消失的那段时间是在医院里。并且你经过了一个十分曲折难以言语的人生经历。你受苦了!
那天我才突然发现作为你的朋友。我什么都没帮上你,很愧疚。一直的一直都是你在顾及着我,将就着我。
也在那一天。你在电话里噎着声音给我说:其实从前我骗过你,一直骗你,骗你的钱,骗你的很多东西。
可是,即使你用骗来形容自己对我。我还是觉得那些都不重要。反而觉得自己认识你真好!有你真好!
离开学校。你到广东。我不知道你怎样的情况。你偶尔给我打电话。你总叫我花钱忍手点。节约点。
你知道我花钱很大手。你常在电话里问我在学校的钱够不够花,你说给我寄来。那时候你上班了。
总是你给我打电话,你说在学校打长途太贵,我是学生没什么钱。你总说你有钱。我知道你很节约的。
和你一起的路上。耳边最多的都是你用心的骂我的不对。说我什么地方应该改改。应该注意注意。
我们偷偷吃过绿瘦减肥药。后来知道那种药完全是骗子。还很贵,还很伤身体。只因我们都想瘦。
我还是没有瘦。你瘦了。因为你比我爱生病。我两腿儿粗粗。而你越发苗条了。555555555555。
你表面很开心。心里却有很多很多心事。有些心事我也不知道。我想其他人也很少知道吧。你很要强的。
时间一转。又一年。我们已是2年多不见的朋友了。听见你在电话里说我很想你。其实我也一样一直挂念。
我们电话也很少联系了。直到有一次猛然看见你亮起的QQ。我在QQ上找你说话。你说了你的境况。
第一次听你说你在医院做了第一次流产手术。你说真的很痛,很痛苦。你说再也不要经历这样的痛了。
第二次通话,你说你怀孕了。在家等着生贝贝。让我猛然想起那个夏天我们清脆的约定。两个人的。
听见你这样的消息十分吃惊。你还在电话里质问我有没有男朋友。以后小贝贝出世要我当贝贝的干妈。
我在电话这头除了傻笑。还是傻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不知道生活对你有些什么样的洗礼。幸福就好!
每次你都会逼问我有没有恋爱。有一次我急了就随便搪塞你说:有了。你问我他是哪里的,有没有钱……
我都是随意瞎答话。我说他在大学里,我说他没钱但人聪明。其实都是假的。我的初恋长什么样子都还不知道。
我支吾了半天。你是知道的。然后你说我变了。变得不喜欢和你分享心里话。变得我们之间有距离。你很伤心。
其实在我心里没有。只是你追问得我实在不好回答了。你还想给我介绍你现在附近的朋友。我拒绝了。
在电话里。你的口音变化很大。我没听过贵州的口音。但我从你的音调里我可以感觉得到那是什么语调。
偶尔,你会抱怨自己结婚太早。你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偶尔,你又会说你老公对你很好。你很幸福!
其实到最后,你过得到底怎样,我都无从知晓。只有从你只言片语的口中偶尔了解到。轻轻感受到。
很晚都会看见你QQ在线。你给我讲你老公不在身边。你很孤单。你快要生贝贝了。他还在深圳打工。
那晚我突然想你了。我想念一个人就会主动立即打电话。我给你打电话。想你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
你说你怀孕吃不下东西。和你一起怀孕的女子肚子都比你大。我说你该努力吃,多吃。未来贝贝才会聪明。
你听了我的话。为了一个聪明的贝贝,你努力吃东东。我想你也努力在让肚肚健康成长吧。嘻嘻……
今天,我在Q上和你聊天。你说小贝贝就快要生了。我知道此刻你老公不在你身边。不知道你有多孤单。
今天,你说你的贝贝要生了。我听了很紧张地问你是不是肚肚开始痛起了。多少个月了,是不是要那个了?
你说我一点都不懂。你说是肚子越来越大了。我说一定是你乖乖努力吃东西,肚子健康起来了。哈哈。
我突然特别想看你现在的样子。是幸福的面容,还是怎样的样子。我说我想看看你。你说你手机没彩信。
我想起你曾说的。你在那里没有电脑,手机也是很坏的。你老公在一家电子厂工作。你说等他给你寄个好手机。
你还说过你老公没钱。没什么文化。我问你有没有后悔嫁给他。你说你没有。在他面前你都是小孩子脾气。
今天,你说你有点紧张贝贝的出世。我也不知道你将会是怎样的感受。但我想,你将面临当妈妈的挑战。
你说你希望贝贝出世,然后你想逃离那个家。出来工作。出来创造。你说在家的日子很憋屈。难受。
前前后后。从你的言语中,感觉你的生活还是有那么一些让人心疼的地方。让人害怕的心疼。
突然想在佛祖面前轻轻为你祷告。愿命运善待你。愿你平安。愿你未来的日子能幸福的微笑!
你知道我是信仰佛的孩子。愿你也能有一盏佛灯,心中有佛,皈依善终。如来心天使晴般洒脱。
记得。我们曾说:都要幸福!
凉夏果青。
2011.4.26晴。
原创文章3:《单独中的洞见》第三章 人与人【原创 张方宇】
文/张方宇
1
关系就像两个不同的重物置于翘翘板的两端,为了获得平衡,要么就是它们调整各自的重量,要么就是调整支点的位置。总之,关系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调整,直到我们把自己调整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为止。
2
自然的本性就是喜乐,和自然的东西在一起,我们感到放松和喜乐。当你注视着天空,你会感到放松,当你和树木、河流在一起,你会感到放松,甚至和一只狗在一起,你也会感到放松。但是和一个人在一起,你就时常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因为人是一种不自然的东西,一种扭曲和做作的东西,所以别人的在场总是让我们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和不自然的东西在一起,我们也必须以一种不自然的状态去和它对应,这种扭曲对心神是巨大的损耗。
自然的东西本身就处于天堂的状态,不自然的东西本身就是在地狱之中。
3
一个人只有与他自己相处的时候才是单纯和真实的。如果一个人和其他人相处,无论怎样他都会失去大部分的自我,他必须压抑自己的真实感觉去迎合别人。所以,社会交往是人虚伪的开端。
4
人与人的交往主要都是意欲和意欲之间的交往,因为只要我们与别人发生关联,我们的意欲就会涉入,我们的自我就会涉入,从而引起内在的骚动,而意欲的骚动,无论其中间的过程是如何的跌宕起伏,它最终所带来的无非就是痛苦。所以,关系也许能够带来其他很多东西,但很少会带给我们心灵的平静。
5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越高,那么他对关系和人际交往就越是冷淡和排斥。在多数人的人性当中,值得我们赞赏的品质并不多,而与之相反的品质却比比皆是。关系和人际交往是一种渠道,有了这些渠道,人们内在的汁液便得以肆无忌惮地向外喷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关系只是人性的排污管道罢了。
6
人与人的交往牵扯到如何把重心调整到同样高度的问题,然后才会产生共振。当内在品质高低不同的人在一起交往时,重心低的人无法提升自己,而重心高的人,如果他甘愿把自己扭曲成某种形状是可以把重心降下来的,但这并不是他的常态。所以这种交往不可能让他感到惬意,因为他不能够以自己的本色呈现自己。
7
我们无法和自己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厌烦自己,所以我们去寻找别人或冲到人群当中。即使别人也同样让你感到厌烦和不快,你也会觉得那是别人引起的,责任不在自己这一边。这样你的自我就会感觉好一些,这样你的自我就受到了微妙的保护。
8
在把自己的内在弄得干干净净之前,一个人不应该去和别人关联,否则就污染了别人,也污染了外面的环境。
这个世界上,好像每个人都很脏,外面也很脏。不过,人们并不打算把自己弄干净,而是都冲动外面去,或者冲到别人那里。一个脏东西在脏水里无法洗净自己,但这至少能够让它感觉不到自己的脏,因为那个对比消失了。
9
一个物体只能在它自己身上找到重心,如果这个物体试图要到别的物体上去寻找自己的重心,那是非常荒谬的。然而这种荒谬却在我们人身上发生了。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着无限的潜力,但每个人都试图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是我们生命中最荒谬的一件事。
10
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地背叛你,如果你觉得别人背叛了你,那么你自己也要负很大的责任,你为什么要依赖别人?或者你为什么和别人涉入得那么深?别人背叛我们通常都是以我们先背叛自己为前提。
11
关系的基础是依赖,这个依赖是唯一的祸根,它产生出无数难解的问题和纠纷,说得更难听一些,依赖简直就是滋生无赖的温床。无赖都是依赖的,而且是一种强行的依赖。
12
人们一方面想要依赖,另一方面又不想要痛苦,但依赖导致痛苦,因为依赖制造出束缚和囚禁,然后就有痛苦。
13
有了依赖,就不需要完全为自己负责,但同时也没有了自由。所以,完全的自由同时也意味着完全对自己负起责任,但那时将找不到任何依赖。我们多数人的误区就在于他们既想要依赖,同时又想要自由。他们在依赖中追求自由,当他们能够自由的时候,却又寻求依赖。
14
对于喜爱的东西所产生的占有欲,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呢?出于这种爱,我们把天上的小鸟关进笼子当作了私人的收藏;出于这种爱,当我们在野外看到一簇美丽的花,我们就想把它弄到自家的花盆里;出于这种爱,当我们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我们就试图把对方变成自己的情人或婚姻中的配偶。
15
我们爱的是强者,但强者反而不怎么需要被爱。弱者需要爱,但没有人会真正地去爱弱者,对于弱者,我们只会给予同情。
16
越是不善的人,就越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越是善良的人就越不需要别人的爱,对于太过善良的人来说,别人的爱常常反而只是给他添乱罢了。善良本身就是对善者最好和最纯的滋养。
17
多数人的爱都带着胶水的那种粘性,动不动就把什么粘住或相互粘住。两个人共舞一曲本来是很美的一件事情,但是当乐曲结束的时候两个人还粘在一起,那就变得很不美了。
18
粘连发生的地方,随之而来的常常是压榨甚至敲骨吸髓这类事情,就像蜘蛛网上经常发生的凶案。
19
我们在各种关系上涉入得那么深,但关系终究是很肤浅的东西,那是很多个人格面具之间的一场表演,不会比一场皮影戏好多少。
我们已经习惯于表演,所以我们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换上不同的面具,而且这种快速的切换已经成为了一种自动化。但我们就是从来不知道自己那张原始的脸,而原始的脸是无脸的。
20
每个人都以自己为尺度和标准在衡量别人,当我们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把他对于我们的价值判断强加在我们身上,而且我们还时常不得不忍受他们由此而引发的态度和行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压抑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21
一个人与其努力去协调与他人的关系,还不如花费一些精力去协调自己与真理和神圣事物之间的关系,后者更单纯、更容易,也更富有成效。当你和别人在一起,就很容易产生纠缠不清,你就很容易打结。但是当你和神圣的事物在一起,你就不会打结,相反,那个神圣的事物会解开你的结。
22
有时候,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如同一团乱麻,当你好不容易弄直了这根线,另一根线却因此而打结。很多人一生都在梳理这团乱麻,结果什么都没有梳理出来,自己反而被编织进去成为一个死结。
23
如果我们和别人涉入得过深,就会产生很深的依赖,甚至发生粘连。当我们不得不结束这段关系的时候,就产生了血肉模糊的状况,就像动了一次大的外科手术那样元气大伤。但很少有人能够从中汲取教训,没有等伤口愈合多久,人们又对各种关系趋之若鹜了。
24
为了表达对别人的尊敬,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刻意地扭曲自己;为了赢得别人的尊敬,我们还是不得不扭曲自己。
25
当我们努力地去弥合与别人的裂缝时,我们也要当心自己的内在发生疲劳断裂。
26
在群体中,一个人内在的动物性是能够与其他所有人相关联的唯一纽带,所以,越是人多的社交场合就越是低级趣味。
27
在群体力量的掩护下,人们常常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释放自己的动物性。
28
越是优等的人就越是喜欢自己独处,因为一切都清清楚楚。越是劣等的人就越是想和别人搅合在一起,当一切都变得不清不楚,他们就有了下手的机会。
29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男女性别的区分和注意上消耗了太多的精神,但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反正都是动物性。我们之所以在男女的问题上投入那么多的关注,那是因为我们的意识状态还大部分停留在动物的层次上,我们还无法从超越自身的高度上来看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看到一只蟑螂,谁会去管它什么性别呢?反正它就只是蟑螂而已,但这对于另一只蟑螂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
30
无论你到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你不一定有幸遇到与你投缘的人,但永远不会缺少让你感到棘手的人。
31
人们兴冲冲地跑到别人那里,却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自己。多数情况下,人们到别人那里不是拿走别人的东西就是扔出自己的东西,除此之外就没有第三件事。
32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激情当中,但每个人都讨厌别人在他面前宣泄激情。
33
两个在一起的人哪怕只是沉默一小片刻,他们就会相互察觉到对方内在的真实,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所以,沉默必须被打破,他们必须不停地讲话。在这种情形下,语言变成了烟雾弹一样的东西,他们之间的交谈并不是为了表达和沟通,而是为了掩饰和保护。
34
一个非常宁静,几乎没有任何情绪的人不会去想别人,他不会产生这个需要。只有当我们的内在升起了某种情绪,我们才会想到别人。有时候你需要一个人来满足你情欲的饥渴,也有的时候你需要一个人来发泄你的愤怒和苦闷,甚至有时候你需要一个人好让你能够在他面前炫耀和卖弄一番。别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只是用来充当你发泄情绪的客体!
35
人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并不会真正对别人产生兴趣,虽然他们有时候会表现出对别人感兴趣的样子,但那也只是为了让别人对他产生兴趣,但别人也不会真的对他产生兴趣。
这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很认真地听一个朋友讲话,并且一副点头赞许的样子,但我们真的在听吗?我们真的对他谈论的东西感兴趣吗?不!我们在急切地等他停下来,然后我们开始说我们自己的。如果你想要在别人身上发泄,那么你首先就必须允许别人在你身上发泄,所以这是一个妥协,也是一个隐蔽的交易。
36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非常困难,因为每个人都做着各自不同的梦,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自己的梦,但是谁也没有看到真相,两个梦之间是很难沟通的。如果一个人已经看到了真相,那么他也许就不会再有与别人交流的冲动了。
37
我们根本不必在乎来自于别人的评论,因为你的真实内在与别人的看法并不相关。而且无论别人评论什么,他们都是在评论他们自己,因为透过评论别人,一个人无意中会把某些自己内在的东西呈现了出来,所以,他们实际上在评论他们自己。
38
我们通常不太在乎自己给别人带来的感受,但我们却都非常在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归根结底,我们最在乎的还是与自己有关的。
39
如果一个人一直寻求别人对他的理解,那么迟早有一天他将无法理解他自己。
40
当别人凝神注视着我们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局促和难受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的内在被人看穿。但如果你的内在是一个别人根本无法穿透的深渊,那么你就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让别人去看个够吧。
41
一个人之所以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他,一个人之所以顾虑被别人看高或看低,那是因为他内在的高度还远远不够。如果一个人已经达到了云层之上的高度,那么他就超越了所有的看高或看低,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看不到他。
对于这样一个人,人们也只能对他进行一些胡乱的猜测而已,而他自己却会怀着轻松的心情去享受这个猜谜的游戏。
42
当你被一群人围绕的时候,不要过于得意。他们之所以围绕着你,那是因为他们比你来得低,他们试图透过你而达到和你一样的高度。而一个比你高的人通常是不会在你这里逗留的。
43
我们常常容易以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智力水平为基准去衡量和判断别人。品质高的人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把别人估计得太乐观了,但实际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不仅人们在心智方面的麻木迟钝使他不可能与他们产生愉快的交流而让他烦闷和无趣,另一方面,别人低下的道德品性又常常造成他实际上的损失,由此,他逐渐疏远了自己的同类。
品质低的人倒是经常低估别人,但正是这些人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大有斩获。所以,对关系和交往的热衷程度已经大体能够上反映出一个人内在的品性。
44
一个人的内在越是丰富,他就越是倾向于与那些没有心灵渴求的平庸之辈保持距离。他的这种倾向并不是出于骄傲,而是已经成长为他的自然本性。这就像我们不喜欢猪圈的味道,所以我们都尽量地远离猪圈。
45
人们可能会同情别人身上和他们相同的缺点,但人们不会原谅别人身上的那些他们所没有的优点。
46
如果一个才智卓越的人在众多平庸的人面前不加隐藏地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本身就构成了对众多平庸之辈的冒犯。同样,如果一个美丽的女人突然出现在一群相貌平平的女人中间,这本身就构成了对所有其他女人的伤害。所以,男人的卓越才智和女人的美丽容貌是最容易遭人嫉恨的东西,因为这两样东西产生出来的差距是与生俱来、无法消除的,甚至通过外在的努力也无力弥补。
47
无论女人的美貌还是男人的才智,在同性的群体中常常遭到贬抑,在异性那里又被过分抬高。
48
即使一个人有足够的理由值得我们由衷地赞美,我们也非常不愿意把这种赞美给予这样两种人:一是在世之人,二是离我们太近的人。前者在时间上离我们太近,后者在空间上离我们太近,不管哪一种近都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因为如果我们不得不承认别人的伟大,那么我们自己就显得相对渺小了。
49
人们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通常都是不情愿的、支支吾吾的,但谴责别人的时候就变得慷慨激昂了,所有污秽、恶毒的词语不假思索地从他们的大嘴里喷涌而出,就好像那些东西老早就等在起跑线上,就只等着一声枪响了。
简单地比喻,当人们不得不赞美别人的时候,那种情形比较像一个便秘,而他们谴责别人的时候就比较像一个腹泻了。
50
很多的事情和很多的关系,在开始的时候比较像一个剪彩仪式,但结束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事故的现场,总会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来作为结束。开始的时候是举杯,结束的时候是摔杯。
51
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然后相互解释这些误会,接着再去消除误会所产生的后果。生活在一起的人们,或因为利益而关联的人们,他们之间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了。
52
当很多个人的无聊聚集在一起,那个无聊似乎也变得丰富,于是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出自己的无聊,并且彼此交换,如菜市场一样热闹喧哗,这就是大多数社交娱乐场合的真实场景。
53
那些繁华的社交场面,初看起来是非常有趣的,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它是非常无趣的。而孤独似乎是非常无趣的,但如果你能够深入进去,你就会知道它是非常有趣的,而且越来越有趣。
54
在酒宴上,杯光斛影的主要还不是那些酒瓶和杯子,而是众多的面具。
55
在争执和对抗的过程中,卑劣的人觉得彰显了自己,高贵的人觉得辱没了自己。
56
人群聚集之处,不是容易发生身体的相互踩踏就是难免精神上的相互践踏。
57
在相互的踩踏中,有的人借此爬到了高处。而那些没有爬上去的人,他们就更想要在别人身上多踩几脚,那至少能够让他们有一个发泄。
58
人们不去了解自己,却希望被别人了解。是啊,了解自己有什么用呢,被别人了解才有用。
如果一个人要了解自己,他就必须向内走,但那里好像无路可走。如果要被别人了解,那么向外走就可以了,那是非常容易的,路很多。
59
我们追求自我表现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具有内在的价值。当我们没有内在的价值,我们就把自己降低到使用价值。所以,我们都好像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件展示的商品,它需要由别人来估价和鉴定,它需要被社会贴上标签。
60
我们因为交往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因为交往而败坏了我们的品性。我们想过我们品性中一些负面的东西来自哪里吗?比如我们的愤怒、嫉妒和虚伪来自哪里?它们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和别人的交往。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谁会惹你生气?你又要跟谁虚伪?
61
寂寞是对别人的渴望,一个内在已经没有任何问题的人不会对别人产生渴望,单独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那些自己有很多问题的人才会渴望别人,他试图借助别人来解决他的问题,别人也对他抱着同样的想法。所以,当两个有问题的人在一起,他们除了分享各自的难题外,并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可以分享。
62
只有自身非常无趣的人才会对别人有那么大的兴趣。
63
当一个人和别人混杂在一起,那么他本来与自然存在之间那种天然的交融就会被阻隔,一切不再是新鲜和流动的,各种龌龊的事情很可能由此而滋生。
64
在孤独中,我们忍受自己就可以了,这总比我们在关系中要忍受很多不同的人更加轻松和容易。如果一个人连他自己都不能忍受,那么他就不要再抱怨什么了。
65
不要试图到自身之外去寻求温暖。外面的那些温暖,即使不是诱饵,也大都是些假象,它们会把你抛到更冷的冰窟里。除非你在自己的内在找到温暖,否则再也没有其他的温暖。
摘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
原创文章4:饥饿年代
文/山风
饥饿年代(原创散文)
——故园散记之二
(一)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到我二十五岁那年考上师范离开小村进城读书,饥饿的感觉就如影随形般一直没有离开过我。
1958年,全国各地兴办大食堂,小村也紧紧跟上大跃进的步伐,仿佛一夜间就进入共产主义了——家家户户都把粮食交到大队,自己家不用启火做饭,男女老幼统统都到村里办的大食堂吃饭,不要钱。当时像我家这种八九口人而且小孩子居多的人家,每天三顿饭都去大食堂吃很不方便,可以由一两个人提着桶、端着盆去大食堂把饭菜打回家,然后再放上饭桌拿出碗筷把打回来的饭菜按定量分开来吃。吃不饱也没办法,因为家家户户的粮食全部都交到大队了,家里粒米无存,寻不到一点可充饥之物。
我家里都是哥哥姐姐们到大食堂去打饭,有时候我也跟着哥哥姐姐们去大食堂玩。大食堂的饭厅很宽敞,摆放好多饭桌。做饭的灶房与饭厅隔着一道墙,那墙壁上有好多个小窗口;后面的墙壁上钉着一排铁钉,上面挂着一个个小木牌,牌上写着每个家庭户主的名字和人口数(大人几个小孩几个),来吃饭或打饭的人先在墙上找到自家的饭牌,然后到小窗口排队打饭。
记忆中的主食多是玉米面的饼子或窝窝头,铁皮桶里拎回来的经常是带有一些菜叶的玉米面糊糊,有时候是高粱米稀粥,菜则经常是大食堂自己腌渍的咸菜,炒菜是绝对没有的,偶尔有炖萝卜、炖白菜、炖土豆之类的,菜汤上面漂着几滴细小的油珠,村里人管那叫“后老婆油”——就是在菜炖好了之后往锅里倒少许油,再用勺子一搅合,那油珠就全漂浮在汤上面了。看上去很诱人,其实那汤还是和刷锅水的味道没什么区别。
那年5月,正是菜园里菠菜下来的时节。那菠菜长得又高又大,茎都是空心的,这个时候经常会有苍蝇在菠菜叶的背面产卵,空心的菠菜茎里也会有蛆。那天大食堂就用菠菜做的玉米面糊糊。开始时人们没发现面糊糊里有蛆,吃的吃了,打走的打走了。后来发现面糊糊里有很多蛆,没吃的不吃了,没打走的也不要了。这时候有个叫戴诗峰的社员,四十来岁,一看那些面糊糊谁都不要了,急忙和食堂的人说谁都不要我要,都给我得了。食堂的人就把剩下的半水桶面糊糊都给了戴诗峰。戴诗峰没用勺子也没用碗,搬起水桶就开始喝,一会功夫半水桶面糊糊全喝光了。戴诗峰的肚子鼓得像气球似的,眼看着要爆炸了,瘫坐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大家小心翼翼地把他扶会了家,直到两天以后才缓解过来。从此落了个绰号“戴大肚子”,直到戴诗峰七十多岁去世,这个绰号他一直带进了棺材里。
(二)
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在中国历史上称作“三年自然灾害”(一场连续多年的严重干旱灾害)时期,后来又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有资料载:那段时间里全国人口非正常减少3000多万。一部分人是饿死的,但相当部分是因为经济困难养不起小孩,所以小孩死的很多。
小村里“吃饭不花钱”、一日三餐集体统做统吃的大食堂,仅仅靠每家每户上交的那点粮食,很快就撑不住了。从大食堂解体开始,更严重的饥饿迅速蔓延开来。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什么干白菜帮子、萝卜缨子、葱皮子……凡是能碾碎了和在玉米面、高粱面里吃的东西都吃光了。我家里留的土豆种子,由于受热而发出了许多白白胖胖的芽,像绿豆生出来的豆芽一样,抖落下来有半面盆,母亲觉得扔了怪可惜的,就都放在面糊糊里,结果全家人中毒,上吐下泻,差点都送了命。
那一年春天,村头那棵对搂粗的大榆树的树叶、榆钱被捋得溜干净儿,那东西可以加点玉米面、高粱面做成糊糊顶饭吃,紧接着那厚厚的榆树皮也被扒光了,有人发现榆树皮磨成面可以做食物充饥。若干年后,那棵因被扒光了皮而枯死的大榆树仍兀自立在村头,成为了那个饥饿年代的见证。
春夏之交,我们便天天跟着大人到田野里挖野菜,所以当地什么野菜能吃,什么野菜不能吃,从小我们就知道。我们家乡是辽南平原地区,野菜当中最好吃的当属曲麻菜,根茎叶全是苦的,都可以吃;还有荠菜、婆婆丁(蒲公英)、车轱辘菜、苋菜、蚂蚁菜(马齿苋)等都可以吃。芙子苗,长大了开一种像牵牛花一样的喇叭花,根可吃,味甜,茎叶吃了容易泻肚;戕头菜(学名小蓟),叶两侧长满了尖尖的刺,上秋开粉色花,可吃,无味,也是很有名的中药材,但我们那里遍地都有;像杨铁叶、鹅蔺食、灰菜等就不能吃,老人说灰菜吃了容易肿嗓子,还有的野菜人吃了全身都会浮肿。
到距离村子远一点的荒草甸子去挖野菜,常常能看到荒草丛里有不知道是谁家扔的“死孩子捆”。那时候谁家有小孩子因病饿而亡,多用谷子草裹起来,男孩子捆三道绳,女孩子捆两道绳,往荒草甸子一扔了事。曾经看到过有被野狗撕扯开的“死孩子捆”,我和伙伴们吓得不敢近前,都躲得远远地看。
(三)
三年困难时期好歹是熬过来了,但困难,尤其是粮食短缺的困难远没有结束。1963年的夏天,我入村小学上了一年级。由于肚子饿,上课的时候就开始盼放学,那时候教室里没有钟,学生也没有手表,上下课都由老校工摇那个带木柄的铜铃。由于肚子饿,感觉那两次铃声之间的间隔是那么漫长。有时我们挨着窗户坐着的同学,就在课桌上立一根长长的铁钉,通过铁钉影子的位移判断距离放学还有多长时间,这办法准确度很高。放学铃声一响,同学们撒丫子就往家跑。
念到了六、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到生产队或者公社的农场参加支农劳动,特别是去公社农场劳动,大家更高兴,因为去公社农场劳动中午供饭吃——高粱米干饭、菠菜炖粉条或白菜炖粉条,管够吃,吃的那叫香啊!恨不能天天去劳动才好呢。
“农业学大寨”时,小村里好端端的农田要改造成“台田”、“条田”,平坦的田野里纵横交错挖满了沟渠,地下翻上来的生土很难生长庄稼,只长一些又黄又瘦的秸秆。玉米、高粱拔节的时候,生产队在田头安放了许多大缸,把从各家各户搜集来的人粪尿存放缸内,兑上水后往青苗根部浇。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人粪尿啊,每块地只能把地头的庄稼浇一点,地头的庄稼倒是张得黑油油的又粗又壮,公社领导来估产量的时候猛劲往高估,到秋天实际产量与估计产量相差太多,怎么办?只好把从秸秆堆里翻捡出来的瘪瘪瞎瞎的粮食当口粮分给社员,好粮全都交公粮了。社员全年的口粮是365斤毛粮(带皮、含水分),加工后剩下的粮食仅仅能吃到春节后,过完年多数人家就开始陷入断粮的境地。
没有粮吃,饥饿的人们便能想出很多办法。园子里的土豆刚刚结豆,人们就从田垄旁边扒开土,把稍大一点的土豆摘下来,然后把土豆秧根部再用土埋好,让小土豆继续长;青玉米的粒刚刚见鼓,就扒开皮看,用指甲掐,稍微硬实一点就掰下来煮了吃;再稍微硬实一点就掰下来用插梯板插成碴子熬粥吃。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是最难熬的,土豆芸豆下来的时候有的人家干脆就以土豆芸豆当饭吃。每当做饭之前,家家户户就把土豆拿到村里公用的大井旁边,提上半桶水,把土豆放入铁皮水桶里,然后用一根木棒在水桶里用力搅动,那土豆便在水桶里转动起来,互相碰撞,十几只水桶同时搅,撞得铁皮水桶呼隆隆山响,过一会把土豆捞出来,那土豆皮就都摩擦掉了,一个个土豆都白白净净的。那井沿边搅土豆的壮观场面也成了饥饿年代一道让人难忘的风景。
(山风 写于2012年7月27日16:05)
原创文章5:烂漫书怀
文/胡艳冰
【原创】作者胡艳冰
爱上读书是近几年的事。闲暇的夜晚,我喜欢泡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独坐灯下。
窗外树影摇曳,室内茶烟缭绕,如天公作美,能下起丝丝缕缕的清新细雨就更好了,雨天读书更有一份恬淡幽深的意境;听风听雨如诗,静看书中人生如戏;细品古人情怀,生活不再寂寞。此时,笔墨倘若能下酒,读书便可作一场宿醉,天晴醒来,眼中的世界定会有所不同。
上学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读书,常常自问:读书所为何事?读书有意义吗?这应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都是从校园一路走来,那种一为升学,二为考试,三为交差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读书实在是机械枯燥,悲苦至极,这大概是所有经历学生时期的人,都感同身受的。
曾看过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在1493年写就的诗《不寂》,诗的前半句是:“孤坐忽不乐,挑灯当我前。素书横几案,欲读已茫然”-------当时,写下这首诗的文征明年方24岁,是正当要博取功名的年龄。在一个夜读失眠的夜晚,坚持苦熬的文征明发出了“欲读已茫然”的慨叹。这何尝不是古往今来,所有莘莘学子都曾经历过的读书境况呢?林语堂说:“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但现实是客观的,这就是人生青少年时期为读书而读书的最初意义。
书伴随人的成长,读书的心境也会随着人生境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爱上读书是在生活的不紧不慢中。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业务考试、职称考试,甚至学位考试也是上班族常常应付的压力。但毕竟思想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观念变化,角度迥异,环境不同------读书学习变成了一种自律性。待渐入中年,无论是官是民,是明星是生意人,都尽有忙处亦有闲时。如何支配忙里偷闲的业余时间,人的各种嗜好开始显露端倪。当然也不乏个别交友成群培养出来的爱好,比如,“打麻将”,“下棋”,“游泳”,“看球”等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不可否认,读书也是很多人的最爱,我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读书如品咖啡,喜欢喝的人,说咖啡香浓,不喜欢喝的人,说咖啡苦涩。也许这就是个人喜好或者是心境的不同吧。这个时期的读书意义,不是寻求什么“黄金屋”和“颜如玉”,而是把读书当作人生一大享受。一册好书在手,用心灵去品读。古人云:“书中日月长”!在一篇篇饱含墨香的文章里,思绪神游,可追随秦汉的冷月,步入唐宋的乐舞,听明清悲歌,踏足五千年历史沧桑------行走在文字中,情感与思潮会视通千里,思接万载。由此可见,读出“自我”是人到中年的读书意义。
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有则妙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以月喻书,其意至深。同是一轮月,却因年龄阅历不同,观月地点有别,赏月方式各异,而眼界收获也自然不同。年轻时读书,不能甚解其味,中年读书,收获精髓,参悟真谛;老年读书,读的是一种心境,犹如人在高处,一览无余,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景色,赏千重风景,品万种人生。
从晨钟暮鼓到日月流转,时光在指缝中流过,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苏东坡说:“人生忧患识字始。”从识字开始,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对于读书人来说,性情心态在不知不觉中,便少了几分茫然浮躁,多了几分儒雅轻松,知识的增长似无声的春雨润物,潜移默化地渗透脑海;又似春蚕食叶般尽情被自我咀嚼吸收。
一本好书会带人慢慢走进知识的芳圃,采撷智慧的精华,品出思想的魂蕴。走出书本,掩卷沉思,细数不清心灵上有多少浩叹与哲思?但至少还有回味在记忆中流动。
读书,不是人生中唯一的一种意义,但我们的生活,会因这无限的意义,变得丰富多彩。
原创文章6:一丝豌豆请
文/赵薇
一丝豌豆情
【原创】
第一次看见他它是在一个了不起却又格外富有韵味的小院里。院中尤为清新,简约的松木小门旁靠着几块长满苔藓的鹅暖石。那丛豌豆花独自生长在墙角的那一片,算不上郁郁葱葱,但一朵朵白花也算开得格外显眼了,花蔓绕着花萼,纵横交织。白色的小花瓣厚厚的,难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了。阳光照耀下,它将花的香气散发的淋漓尽致,隐隐约约透露着一种无法用言语表现的美与干净的灵魂……
一种毫无抵抗的感染力让我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小院。已是旁晚时分。花。依旧如此芳香,还有那干净的灵魂。不知是主人无微不至的呵护还是它依借自身的坚持开得如此清盈、美丽。它洁白的外表缀在点点繁星的后方,院子里好寂静、安详。被黑幕笼罩的夜空下,谁能知我此时的心如止水?我想这小院的主人是钟情于豌豆花的,这么大的院落,也只有零星的几从豌豆花在那里。微凉———一阵风吹过,我不再关心自己被这寒风吹得如何,却忙去看那簇豌豆是否安好。在风中摇曳。应为夜的沉寂,忽然听到开门的声响,那是尤为刺耳的。应为这座小院,有些年代了,木门自然映着夜的寂静发出了陈旧的杂声。我下意识的转过身去,一位年买的老妇人。乌蓬着头发,戴着眼镜。一身仿佛陪她度过了每一个夏夜的睡衣。我想他恐怕就是这座小院的主人吧,心中难免有丝歉疚,打扰了主人休息,总是不好的。她站在木门旁边轻语道:“你很喜欢这丛豌豆花吗?”我微微点头作为回应。“我也很喜欢哩!”说完,她只留下背影,转身离去。看着屋内的顶熄灭,我想她已经休息了吧。便只好一个人坐在木门口的石阶上,欣赏这难得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时刻了。它还是如此芳香,这香不是扑鼻而来的,淡淡的。天上的星仍闪着……
过了好长时间,睡梦中它的幽香也已流溢进我的梦乡,于我魂牵梦萦。不知为什么,又一次走在了去那座小院的路上。好期待那由始至终的美。更期待那个拥有它的人。踏进了小院,远远便望见那位妇人。也就是这座小院的主人。她悠闲的在这簇豌豆花旁边的一把木椅上坐着,手中捧着一本不知名的书,透过他那显得深沉的眼睛将书上的字仔细斟酌。花香与书香漫妙的融合在了一体,在这个清雅的小院里,它们飘去了每一个角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像往常一种走上前去,想再次一览它的美。也许还就不见的缘故,还是这低效的房檐不曾注意。这簇豌豆花似乎长高了,花蔓依旧绕着花萼盘在低小的房檐边。“又来看花?”主人漫不经心的看着手中依依不舍的书,扬起了嘴角微笑着说。“嗯,它很美。”我看着晶莹的露珠答道。“那你喜欢它么呢?”她追问。“当然是它那干净的灵魂、洁白的身躯……”“原来这样。”她似乎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就这样带着疑问,我再一次离开了这里。
回家的路上,心中的疑惑不曾消失。
不知不觉过去了几个月之多。看着夕阳映衬下的那一抹泛红的天,脑海里不知不觉映现出了那簇豌豆花。这次犹豫不决的来到了这座小院,有种信念不想进去了。可那妇人正好出来,看见了我“进来吧,站在门口做什么?”我还在回忆上一次的问题,惊讶的发现,那簇豌豆花已变成了一个个新鲜的豌豆。心突然涌现出了一个想法。“豌豆花可以变成豌豆供人们食用,它之所以开得如此动人,是为了更好的奉献自己……”她会心的一笑,似乎对这次的回答满意了。
我凝视着这簇从豌豆花变成的豌豆,它依旧很美,那另一份独特的美……
原创文章7:草样年华(原创散文)
文/山风
草样年华(原创散文)
——追忆那逝去的青春岁月
(一)
1980年元月27日(星期日),是我的同窗好友老萨结婚的日子(老萨是我们班同学中第四个结婚的)。我和另一同窗好友周四方商定:在前一个星期日到老萨那去一趟,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另外哥儿几个提前聚一聚,喝几杯,乐呵乐呵。
老萨的家在近郊,我和周四方乘坐的是那种上边有两根“大辫子”的无轨电车去的。恰好老萨在家,老友见面,心里的高兴无以言表。少顷,便去看老萨的新房。那时老萨家住的是尖顶砖瓦房,共四间,家里兄弟姊妹五六个,房子本来不够住,但为了老萨结婚,不得不腾出一间来做老萨的新房。新房里摆放着一对木箱子(那年代结婚必须的家具),一个高低柜,一个写字台,还有老萨单位同事赠送的锅盆刀勺等一堆炊具。对我和周四方来说,这条件已是望尘莫及,很不错了,我俩羡慕地连连称赞。
这时候老萨的未婚妻姣姣也来了,我和周四方与姣姣也都很熟,有时候我们还开玩笑叫她“妖精”。姣姣还领来了她中学时候的一个“闺蜜”,我们打过招呼后,姣姣不停地向她的“闺蜜”介绍结婚的准备情况,看那表情好像对老萨家的条件不是很满意。她掀开箱子上面的盖看了看又重重地合上了,嘴里嘟嘟囔囔地说:“就这破玩意,等到结婚那天还没有地方放呢,得搭个吊铺!”意思是埋怨老萨家眼看结婚的日子就到了,箱子底座(那时候结婚用的对儿箱子时兴架在底座上,底座的前脸是玻璃门,玻璃里边带油彩山水花鸟画的)还没做好;又看了看压在写字台上边的玻璃板,那是用两块玻璃拼在一起的,且有一个角还破损了,这更引起了“妖精”的不满意。当时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两人的朋友都在场,“妖精”肯定会发脾气,从她脸上的表情能看得出来。
看完新房出来,看见老萨的姐姐正搀扶着老萨的母亲往屋外走,屋外寒风呼呼地刮着,老萨的母亲头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老萨的父亲说是要带老太太去医院看病,说这些日子老太太为老萨的婚事连着急再上火,病倒了。
看见老萨母亲这样,姣姣那难看的脸色,老萨的无奈,我和周四方哪还有喝酒的心思?又坐了一会,姣姣把她的“闺蜜”送走了,我们也起身要走,老萨还执意挽留,说是让我俩帮着干点活,我俩还是走了。临走时周四方给老萨扔下二十元钱,我给扔下十元钱(那时候我们每月工资三十八元零五角),算是我俩提前给老萨的贺礼。
在送我和周四方去车站的路上,老萨又讲了不少关于姣姣的事。其实姣姣本不该那样,她和老萨家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念书,相处好多年了,临近结婚时却在彩礼上较上劲儿了。老萨家并不富裕,人口多,哥儿好几个,没工作的没工作,念书的念书,家里盖房子的时候还欠了不少外债,这次老萨家里先是给拿了200元钱让她买些衣服,她眼睛专往价钱昂贵的上面盯,结果花掉300多元;后来又公开要进口手表,老萨家里是借钱给她买的,之后她把这手表给了自己的妹妹,另外又买了一块,回头告诉老萨说自己和别人借了100块钱,意思是让老萨还得替她还上这100元钱债……
老萨和“妖精”的这段婚姻勉强维持到他们的孩子高考结束,其实老萨办孩子升学宴的时候,老萨和“妖精”是假扮夫妻出现在升学宴上的,当时大家都看出来了。
(二)
那天我和周四方怏怏不乐地从老萨家里出来,酒也没喝成。周四方说:“反正咱俩也没什么事儿,干脆去柳成荫那看看吧?”我说也行。于是我和周四方去了柳成荫家。
柳成荫也是我和周四方的同窗好友,比我和周四方的年龄都大,1979年7月我们毕业分手后,他10月1日就结婚了。爱人是农村的,高考之前定的婚约,两人感情不错。我们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有一天赶上柳成荫过生日,他对象给送去一大饭盒红烧肉等好吃的,柳成荫当场就分给我们大家吃了,嘿,那香味至今不忘。
柳成荫结婚时我们去过他家一次。我们几个同窗好友凑份子给他买了一架大挂钟,那时候“三五”牌的挂钟作礼物还是很拿得出手的。当时柳成荫的家很简陋——住的是他哥哥腾出来的两间小房,卧室里一铺火炕;侧面摆放一个衣柜,是柳成荫自己做的;一个写字台和一个很小的旧书橱,是父母家里原有的;其余就是几个小板凳和一张大约两尺长一尺半宽的椭圆形小饭桌。外间屋盘着炉灶,算是厨房。我和周四方去那天,厨房里堆放了不少小木块,是柳成荫的爱人从她做临时工的小工厂里捡来的,生火做饭用。
我和周四方的到来,柳成荫很高兴,做了四样菜,温了一壶酒,我们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边吃边聊起来。那情景在北方寒冷的冬日里,感觉十分快意。
柳成荫说:“我这日子过得还行吧,我这人比较懒,家务事基本不管,但什么事她还都得跟我商量。对我也绝好,前天我感冒了,下班回家一看,给我包了水煮饺,我吃了三顿,早上还早早起来给我冲了红糖姜水。但是我有时候脾气不好,老冲她发火,还……事后想想觉得很不应该。”柳成荫很是自责。
我和周四方都劝慰柳成荫,说能过得去就行了,你还要求人家怎么样?既然结为夫妻了就得往好过。其实我俩的劝慰很苍白,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结婚成家夫妻在一起生活的体会。然而柳成荫还是诚恳地点点头。
我和周四方又问了一下柳成荫以后有什么打算,因为柳成荫的爱人当时还是农村户口,没有工作,领不到供应粮,经济负担比别人相对就要重不少。柳成荫说从现在起要攒够100块钱,准备生小孩时用。接着又说:“等她生完小孩,让她休息三四个月,然后小孩让我母亲帮着带,再让她找个临时工作,挣的虽然少一点,但也可以补贴一下家用,给我减轻点负担,走一步看一步吧。”看得出柳成荫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态度。
1980年5月24日(星期六),我和周四方再次去柳成荫的小家,那铺温暖的小火炕上多了一口人儿——柳成荫的爱人生了一个胖小子。那天下午我和我所在的学校年组长请假,说我同学有小孩了,我们几个同学想一起去看看。有女老师笑我,我告诉她们是男同学的爱人生小孩了,不是去看生小孩的女同学。
同去的有周四方,老萨说他也去,可是我和周四方在柳成荫那等很长时间老萨也没到,我推说晚间要去业大上课,就自己先走了。后来老萨赶去了,和周四方一起在柳成荫那吃了饭,喝了酒。我们三个人都给柳成荫送了贺礼,周四方带去的是十几斤大米;我送的是六尺布料;老萨送的贺礼是什么我不知道。
柳成荫的儿子后来成了我们全班同学的孩子中最优秀的孩子,读的是中国最有名的大学,博士毕业,现在已定居国外,结婚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大都去参加了婚礼。
嗟夫!从喝柳成荫儿子的满月酒,到喝柳成荫儿子的结婚喜酒,恍惚之间30年过去了,我的可爱的同窗们的宝贵青春也就都遗失在这30年时间里了!
(三)
老萨的婚礼如期举行了,那天是1980年元月27日(星期日),天气晴好。诸同窗好友商定:那天下午在柳成荫家聚齐,然后大家一起去参加老萨的婚礼。我到柳成荫家的时候,守忠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不一会保尔进来,说山水抱着大挂钟在马路边等着呢,于是我们一同启程去老萨那。
时间是在午后,老萨的结婚典礼已经进行完了,我们没有看到,但现场那热闹的气氛还没有消散——留声机在播放着优美、舒缓的圆舞曲;最后一拨坐席的还在那吆五喝六地吃着喝着;端着托盘上菜的伙计还在穿梭般地忙活着。
我们没有到西侧的新房去,坐在东屋等候“管事”的安排。大家在一起说笑着,因为那次是毕业分手后第一次这么多同学聚在一起(共11名男生,2名女生),听说班主任C先生也来参加老萨的婚礼了,大家高兴得什么似的。C先生大概也知道我们来了,急忙忙从西屋出来,到东屋来看我们。大家立刻围拢上去,C先生和我们一一握手。我看到C先生平日里白皙的脸上也有了几分酒意,泛起了红润。他的目光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扫了一遍,好像有不少话要说,然而他嘴唇微微颤抖着,只说了一句话:“你们都来了?”
待情绪平静下来以后,C先生简单地问了一下每个人的情况。还说他听说了一件与我们班同学有关的不愉快的事;也说了我们离校以后,他又接手做了“七八届”一个班的班主任,那些学生和我们不一样,不仅不把老师放眼里,还动辄就贴“大字报”,课都不正经上,C先生很伤心,想调离那个地方。我们都为C先生要离开那里感到惋惜。
轮到我们坐席了,席间大家光顾着说话了,谁也没喝多少酒,饭也是草草地吃了几口,就散席了。
(写于2012年3月24日中午)
原创文章8:周泽富原创
文/镜中虚度
有时候,我很羡慕女孩子可以穿裙子,但又很奇怪为什么只允许女孩子穿裙子。首先,我不是异装癖。我只是不明白人类一开始就有男女穿裙子的习惯,到了最后,裙子就进化成女人的专利。
原始人将兽皮围在身上,便是原始的裙子。当然那时候是没有裤子的。后来,自春秋战国来,我们都流行着穿深衣,上衣下裳,俗称连衣裙。可能你很奇怪,在电视机里那些人不是穿着条裤子跑来跑去么?其实裤子是有的,但有的只是开裆裤,只为了大小便。然而你所看到电视剧的古人,他们穿着裤子,只为遮羞,不然就不雅而被和谐了。到了马上民族-清朝统治的年代,我们才有裤子可穿,这时汉族传统服装被破坏,传统的上衣下裙变成了长袍马褂。其实也难怪的,你可以想象你没穿裤子而骑马,那是何其的难堪。
不过我们并不是讨论什么时候穿裤子,而是讨论男女平等问题。一直以来,男女平等在我国变得很微妙,一时阴盛阳衰,一时阳盛阴衰。原始社会里,母系社会至上,子女只认母亲这族,不知父亲为何人,谁生谁养。后来,男人凭着身强力壮,能够应付强度大的劳动而打出一片天下,过着悠哉的日子。富强的父系社会顺应取代了柔弱的母系社会。男女上的不平等,根源只在于资源上的不平等。有能力获取更多的资源,代表有能力养育更多的后代。假设你是一只母猩猩,你当然更情愿选择拥有更多香蕉的公猩猩而不想找个朝不保夕的猩猩过日子。所以别笑拜金女马诺的拜金主义,其实我们都是拜金主义的后代。如果当年你的祖先不拜金,跟了一只朝不保夕的猩猩过着浪漫的日子,估计进化到一半就可以见达尔文了。
正因为人人都有依附资源丰富的倾向,所以也愿意顺从强势的一方。女人想要独立,必须满足三个独立。第一是情感独立,感情不依赖别人,没了男人也能过得好,;第二是思维独立,独立思考,不只是任由老公说一就是一,沦为无线人偶,夫唱妇随的调子已经过时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济独立。如果一个女子离开男人就过不了日子,无处可谈独立。正如我国在改革开放期间,若不是经济突飞猛进,根本谈不上什么在世界上崛起。落后的人,只能让人家摆布搓揉。
谈起经济独立,不得不谈女人嫁进豪门一事。俗话说的好:一入豪门深似海,不知几时出头来。我从来不觉得豪门有什么值得向往的,跟龙门本质上一样的。只是龙门想进就进,而豪门能进难出。回头一看搞得全城沸沸扬扬的大S与汪小菲的婚事,我为大S感到可惜了,她最终的结局跟徐子淇,李嘉欣和梁洛施般雷同,沦为生仔机器。徐子淇诞下两女,但仍要继续怀孕,不是母爱泛滥,只为博公公和婆婆一笑,为他们的千秋帝国诞下继承人。梁洛施虽诞下三子,但没能取到正式名分。公公李嘉诚尽管不愿承认这个媳妇,但碍于公众压力,最后定会为这生仔机器正名的。李嘉欣因怀孕一事,促进了僵冷的婆媳关系融化,背后定是肚子那小孩催化的。
我们不得不说,或许她们千百个不愿意吧。但在经济上强势的夫家上,早注定双方的地位不等,她们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空间呢?在我了解里,有一位值得我敬佩的女性,她就是“最美丽港姐”朱玲玲。在她风华正茂的岁月,她踏进霍家的豪门,成为风光一时的贵妇。可惜向往自由的朱玲玲受不住传统霍家的束缚,二十五年的争斗为自己寻找真正的幸福。虽然她还是再次踏进罗康瑞他家的豪门,至少她敢为幸福跟命运搏斗。
现代中国女性通常不会结婚后就会在家相夫教子,往往在社会里继续奋斗。一方面我们说她们为了家庭,一方面我们只能感叹中国的生存压力太大了,恨不得家里的宠物都能为其赚钱以减轻经济负担。不少女性都因为经济上的独立而免于成为男人的附庸,记住,即使你当小三,也要当个有经济独立的小三。
谈到女权这方面,令我想起日本的妇女。皆因日本的大男人主义盛行,女人基本在家里谈不上什么地位,只能待在家里继续相夫教子,恭恭敬敬地过着下半生。婚后的女性切不能抛头露面工作,这会有损丈夫颜面。这就造成婚后妇女与社会脱节,格格不入。即使与丈夫离婚,她的生活就成了一个问题了。由此看到,经济独立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跟选择化妆品一样迫切的问题了。
日本的女性虽然谈不上站到很高的地位,起码有足够的人权和温饱。对比起来,加纳的女性就因经济和女巫问题沦为任人变卖的商品。源自盛行的加纳巫毒,相传邪恶的女巫会寄托于女人身上,人人唯恐不及。判断这人是否女巫的方法相当可笑,只是把一只死鸡抛上空中,如果落地时鸡头指向这女人,那么她的下辈子就要在偏僻的女巫村度过。若想解救她脱离苦海,让村民相信她不再是女巫,那么让当地巫师净化。其中只需要家人出钱摆平巫师。可惜加纳的女人过的日子比在国际救缓中心还差,难怪越来越多的加纳女人奔向这中心,起码有顿饱饭。这一切再次归咎于经济问题。
法国着名设计师可可-香奈儿,她解放了新时代的女性。皆因她将男人服装元素融入繁复的女装里,使它更简洁和舒适。她曾说:“时尚开始成为一个笑话。设计师们似乎已经忘记是女人们穿着裙子。大部分女人穿衣服要么为了讨好男人,要么为了引起羡慕。但是她们必须要动起来,进入车子里而不要将衣服的合缝处撕开!服装必须有一个自然的形状。”香奈儿让女人穿上裤子,让她们能够像男人般自由自在活动,甚至工作,而不必拖着那么沉重的服饰和感到透不过气来。
在我看来,裤子已经成为女权成长的里程碑。在时代的进步,我有机会看到女性能够站着撒尿。6个女用站式小便器,在陕西师范大学公厕中正式启用。这不单单是一个技术的革新,更是一个男女平等的问题。男人能够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别跟我说什么男人比女人聪明,那只是我们的暗示让女人聪明不起来。
我很期待某天我们男性也能若无其事地穿着裙子,站在微风中,静看风起裙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