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粽子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粽子的文章1:粽子飘香寄妈妈
文/天使雪
一阵阵粽子喷香,钻进小雪儿的嗅觉,好香耶。我想起幼年时妈妈为我包粽子的故事,故事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好温馨。
香香的粽子里,饱含着妈妈的爱,妈妈的心,妈妈的一世深情与寄托。我看了一眼又一眼,啊,那里面包容着尽是妈妈的一片慈爱心!我不忍心享用其中任何一个粽子,那是我们母女相依为命的见证,我就将这香喷喷的粽子,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
每当端午节,我都会悄悄拿出那个珍藏永久、永远保鲜的粽子。那是心型的粽子,绿绿的叶子,红颜色的粽子,中国结般捆扎,验证着多少个春秋,伟大母爱一往情深!
远在欧洲,为了女儿的幸福,辛苦工作着的妈妈,你听见了吗,小雪儿向你寄粽子啦!还是那个粽子,还是那过去的故事,只是里面添加着的母爱深情,母女真情随着时间的悠久、更甜更爽更可口,更幸福美满!
妈妈啊,女儿已经长大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用举杯邀明月,我已经看到了你的影子,那地球的另一半,你在殷切慈祥地关注着自己的女儿,看着故园的粽子,为我继续讲述那不知讲了多少遍的粽子故事!你教会我如何爱护自己,就像那甜甜的粽子上涂了一层甜甜的蜜一样让我甜蜜,让我高兴,我在心底直呼:妈妈!妈妈!我爱你!我爱吃甜甜的粽子,我爱甜甜的母亲!过去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今天我依然继续唱。
又一个端午节来临,我悠悠地想,多少个春秋,妈妈的粽子是那样的亲,那样的近,那样的令我回味不尽!妈妈的粽子,给我信心!给我力量!让我活得更加有滋味!妈妈永远和粽子的故事一般年轻,我希望妈妈永远给我讲粽子的故事。
一个粽子,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粽子,就一个民族伟大的渊源追问。
望着窗外的云,我想那是飘往欧洲上空吧?忽又听到窗外飞机轰鸣声,那是一趟国际航班吧?看到一颗闪耀的星星,那是轨道奔向欧洲的明星吧?你们停一停,好吗?替我给妈妈捎上一只粽子!还是妈妈爱包爱吃的甜甜糯米粽子!火候正好,味道正浓,一个甜甜的粽子,足可令妈妈陶醉!
妈妈啊,我好想你!端午节里,我衷心祝愿你永远健康长寿,我们永远在一起!
痴迷中,我轻轻击键!猛醒,耶,原来我正在用键盘向您写信:妈妈!妈妈!我爱你!我给你寄来一个粽子,那里面包容着女儿的一颗心!红红的心,甜如蜜!粘粘的味,情多深!妈妈!妈妈你慢慢享用吧!粽子香,女儿心,母女情多深!
妈妈!妈妈!你慢慢享用,终究欧洲的生活不习惯吃粽子,要知道,这可是你女儿的一片孝心啊!妈妈!妈妈!亲爱的妈妈!慢慢享用粽子吧!
祝您端午节快乐!
关于粽子的文章2:话端午
文/邓训晶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划龙舟,喜洋洋”。想着这首童年的歌谣,端午节就到了。
每到五月就有一种情思,汨罗江畔那个不屈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屈原,中国的诗歌之父,第一位留下姓名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最早开创了把诗歌由集体歌唱改成个人独唱的新时代。一曲《离骚》,帝王将相权贵朝野的丑恶暴露无遗;一句《天问》,天下百姓幡然悟醒;一曲《九歌》,宣泄了人世间的善恶丑美;一篇《九章》,橘颂余音,荡气回肠,这是屈原明志,“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坚定地保守自己的情操,不随波逐流;一部《楚词》,开创了中国诗歌的先河,这文学瑰宝如日月辉映,流光溢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有志之士,才有了前赴后继的先驱们。“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的《端午》诗,让我们在节日的扼腕长叹中多了一分怀念。屈原,五月的鲜花,为你而开;五月的太阳,为你而灿烂;五月滔滔的汨罗江,敞开它宽广的胸怀,拥抱了你这位志士。从此,五月的龙舟,年年把你探望,桨卷千堆雪,雨烟龙舞;中国的历史留下了你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了一位千古流芳的诗人。
每到五月就有一种期盼,盼望粽叶飘香。小时侯每到端午节,不管日子过得有多艰难,妈妈总会想方设法弄一点糯米包粽子给我们解馋。在端午节前一天,妈妈就会做包粽子的准备,把糯米用水先泡上,然后把粽叶洗干净。妈妈做的粽子口味可以分为甜的咸的两种:或包进红豆、绿豆、红枣;或包上腊肉、咸鸭蛋,形成不同的风味。粽子的形状可以分为菱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妈妈开始包粽子了,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候,我会积极地帮妈妈的忙。妈妈左手拿两片粽叶,右手把粽叶灵巧地转两圈,粽叶就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空间,舀一勺糯米放进去后再用筷子捣几下,右手将粽叶的上端往里折,使粽子的底部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最后用线扎好,一个结实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爱跟妈妈学包各式各样的粽子,开始包不好,但后来慢慢地也学会包有棱有角的粽子了。粽子包好后,妈妈就放进锅里煮。等到第二天早晨,一起床,就会有粽子吃。那洁白的粽子,放上白糖,那糯糯的甜甜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舌尖上,回味无穷。
每到五月就有一种怀念,怀念端午节的雄黄酒和小香囊。端午节那天吃午饭时,父亲会叫我们喝一点点雄黄酒,然后把雄黄酒涂抹在脸上,胳膊上,腿上,告诉我们这样就不怕被蛇咬了。我对雄黄酒的认识,来源于《白蛇传》,端午节的雄黄酒,把善良美丽的白蛇打回原形,许仙掀开蚊帐,看见白蛇狂舞而吓死的情景,深深扎根在我心里。所以,如果端午节没有涂抹雄黄酒,心就会一直打鼓,生怕遇到蛇了,会惴惴不安一年,等到第二年无论如何都要抹上一些,雄黄酒就像是一道护身符。抹完雄黄酒后,就缠着巧手妈妈做端午的小香囊。妈妈会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小块花布都拿出来,装上具有药用成分的、戴上能清心明目、镇静安神、对人体大有好处的香料,做成一个个精致可爱的桃心、三角形、小猴子香囊。我们争相戴在衣服上,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小伙伴们会聚在一起比较谁家妈妈的香囊做得更好更香。
让我用粽叶飘香润笔,用暖阳做墨,把五月涂抹成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画卷,迎接端阳——这个与诗歌有关的节日。
关于粽子的文章3:忆家乡的粽子
文/袁中华
清晨,被窗外的鸟儿叫醒,开窗,不知是谁家粽子清香的味道徐徐飘来。遥望北方,不禁想起家乡的粽子。
在我的家乡山东临沂,包粽子用的是大叶菠萝。我们那里没有南方的竹叶,也缺少芦苇荡里的苇叶,而大大的菠萝叶厚而结实,成了我们包粽子的首选。大叶菠萝,学名槲树叶,又作柞栎、橡树、青岗、金鸡树等。叶倒卵形,状犹手掌,古代用此叶养蚕,生产的丝叫柞蚕丝,比一般的蚕丝色泽更光滑。现在养蚕的少了,但是以菠萝叶为辅料的饮食多了,据调查,常吃菠萝叶蒸的饭食会有明目、强筋、润肤、利尿、抗衰老,减重去肥、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以前在家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去山上采摘新鲜的菠萝叶,洗净,放在大锅里用旺火煮沸,晒干,这样菠萝叶的清香才会更持久,有的甚至可以持续一两年。在端午前的清晨,母亲将菠萝叶、糯米、野生的稻草、猪牙草、车前草等药草洗净泡在大盆里,等到傍晚全家一齐上阵,围坐在盆边,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好不热闹。我坐在母亲身边,帮母亲拿菠萝叶,递稻草,或者是将母亲包好的两片粽子用稻草捆结实,母亲总会给我包一个放蜜枣特别多的大粽子奖励我。端午这天,母亲很早就起床,生火,将粽子、鸡蛋、车前草等放在一个大锅里用大火煮熟,然后转小火炖,等着我被香味吸引,抵挡不住想大快朵颐的诱惑的时候,我家的粽子也熟了。这天不光要吃粽子,还要吃与粽子同煮的鸡蛋,老人们都说这样的鸡蛋吃了不生病,效果如何我也不知道,但是因为混合了药草和菠萝叶水煮熟的鸡蛋,颜色像咖啡一样,味道特别香。
如今,第一次有强烈的愿望,想吃母亲亲手包的香甜的粽子。也许是大了懂事了,也许是因为这次离家最远,无比怀念以前粽子的味道。
关于粽子的文章4:粽子
文/xiangrikui
早晨,下着雨,凉爽的空气。似乎一下子到了秋天,凉爽的秋风正吹着。昨天还是炎炎的烈日,在烈日里,我提着一篮从远方来的粽子,满脸的汗水,走在我曾经多么熟悉的地方,我将粽子送到了终点站,一个安静的院子,浓浓的树荫,院子的主人不在,刚刚出去,隔壁的热心人将粽子留下了。
我在烈日了里离开了,院子的外面是我曾经多么熟悉的花园,花园的小路上应该还留着我的脚印的,多想静静地走在小路上,看着我曾经多么熟悉的一棵棵绿色的树。我顶着烈日,转过身看着我曾经用手摸过的一棵棵高大的树,这些树现在已是这儿花园的主人了,它们在烈日下安静地待着,安静地生活着,多想一直待在这儿,看着这儿浓绿的树,看着花园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伸向远方。
有一天,当女儿长大了,我会再回到这儿,在这儿安静的生活,像这儿高高安静的树一样,我会陪着这些安静的树一起生活,我会再次摸着它们粗糙树杆,站在树下抬头看着它们的高大,它们的美丽的绿色。
现在,安静的院子里应该有飘出的阵阵的粽香,院子里的老人应该正在品尝着粽子的甜蜜,感受着远方带来的关爱,那个从远方的大山里长途跋涉而来的爱。
忽然觉得自己也很幸福,昨天我曾经是爱的传递着,我将一篮粽子从那个古老美丽的城市里带出,从老人的女儿那儿带出,他的女儿将粽子递给了我,带着淡淡的笑。我走远了,她还在远处目送着我,昨天的那一刻,我曾经觉得自己变得高大了,我要将一篮满满的爱提着,要送到爱要去的地方。那是她的婆婆包的粽子,要一定送给她的父亲的。
篮子里还有三个热乎乎的粽子,是她热好了给我的。粽子是长方形的,沉甸甸的。叶子不是真正的粽叶,是一种黄绿色的的叶子,叶子带着花边,很皮实。带着一种淡淡的香味,有点儿像粽子的味道,里面是软软粘粘的糯米,一个粽子就放满了一碗,撒上白糖,甜甜的很香、很甜,那是我觉得自己也很幸福,吃着远方的大山里的粽子,一个带着大山的味道的粽子 。
远方的大山里,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飘出阵阵的粽香,一位老妇人认真地包着粽子,她的小孙女儿笑着说着围在她的身边,老人笑着,她正将自己的浓浓的爱包进了粽子里,她要将自己地对儿媳、对远方的亲家的爱包进粽子里。院子的四周都是高大的树,树下还应该有着厚厚的往年的落叶的了,踩上去应该是软绵绵的了,好像走在大山里,享受大山的安静和绿色。
院子里还应该有一只雪白的羊,羊是专属于她的女儿的,她的女儿是吃羊奶长大的,她的女儿应该是有两个母亲的,一个是她,一个是羊妈妈。
她的丈夫,端午节回家了,应该还是空手回家的,他带给女儿的只是山里人的朴实,他只将自己温暖而又宽广的怀抱带给了女儿。她曾经告诉我,有一次丈夫回家,她去超市买了两大袋水果和小孩子吃的食品,可她的丈夫却坚决不带回家,嫌麻烦,说家里什么都有。最后她将所有的水果和小孩爱吃的食品吃了。
远方绿色的大山里有她的女儿,她的朴实的婆婆,这边安静的院子里有他的父亲,他们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中间却有绿色的粽子,甜甜的粽子……
关于粽子的文章5:美味的粽子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是一个难熬的节日。因为这是一个会让我想起娇妻亲手包裹美味的粽子的日子。真的严格算起来,我已经六七年没有吃过粽子了……
我翻开了已布满灰尘的记忆……记得每逢端午,娇妻就会亲自包粽子,而且这长脚粽的手艺只有奶奶会,连妈妈、娇妻都不是很熟悉,只是跟着奶奶学小脚粽。端午节的前一天,娇妻把准备好了的散发着清香的粽叶和扎棕子的麻绳、拌好调料的糯米、浸着酱油带着几分肥肉的猪肉块一一搬到家中,我呢也搬个小板凳坐在她旁边看她包粽子。只见她拿起三张粽叶整齐地叠好,然后娴熟地把三张粽叶折成个漏斗形状,放上三分之二的糯米再放一块猪肉然后再放三分之一的糯米,最后见她把粽叶这么一折那么一折,再用牙齿咬着麻绳的一头,用手拿着麻绳的另一头三下五除二就把粽子包好了。奶奶说,粽子可以包成很多形状,有长脚形、短脚型、三角形、枕形、奶奶包的是长脚、小脚粽,顾名思义,形状象旧时女子缚小脚的样子。看着看着,我手痒了,也想学着包,于是就选张小的粽叶,让我先学着用一张小粽叶包小粽子。记得那时包了拆,拆了包,折腾了好几回,直到把粽叶全弄裂开无法再用。可是却没责怪我,又继续给我。要知道那时家境并不宽裕,舍不得买大的粽叶,所以只能买些中型的甚至小的粽叶,虽然用这种粽叶包起来没大粽叶那么快……弄坏了一张又一张。当我把我的处女作小粽子与娇妻的粽子比美,认为合格的时候,我是那么兴奋!她坐在凳子上弯着腰不停地包,一坐就是几小时,当看着一盆粽叶,一大碗猪肉,一锅糯米变成一面盆可爱的小脚粽时,脸上浮现出一种满足感!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而我当然是想着把自己的作品一起放到大锅子里。大约一小时后,阵阵粽香飘了进来,真是诱人啊!我以为好了,想着能马上吃。娇妻说还没熟呢,要煮3到4小时才能吃。记得那一晚我一直等到粽子煮熟,4小时后迫不及待地去揭锅盖……
当边嗅着粽香边心急地解开蜡绳层层剥开粽叶时,那份期待和欣喜是难以言表的!这种感觉也许今后是无法体会的了。那是个物质溃乏的年代,就盼着那一年仅有的几个节日,只因可以吃上点荤食……“真香!真好吃!”我边吃边满足地开心笑着跟她说,你没吃,可看到我吃得那么香,好象比她自己吃还觉得香。记得自己总是先把糯米先吃完,最后慢慢吃肉,舍不得吃呢!那晚,一连吃了两个,其中一个是自己的处女作,很有成就感呢!还想吃时,妈妈不让了,说吃得太饱马上睡觉会不舒服。望着那锅喷香的粽子,只能作罢。第二天一早,发现锅里的粽子少了很多,原来她分了几堆,要送给姐姐、分给妹妹、还有几个阿姨。好开心、好快乐!呵呵!接下来的几天早餐天天吃粽子,一点也不觉得腻,想着最好一直有粽子当早餐。那时,看到娇妻总是吃白米粽,最多沾点白沙糖,就问她怎么不吃肉粽,她说她喜欢吃白米粽,自己傻傻地信以为真……
粽香,粽香,如今的粽子也有粽香,如今的肉肉比那时要大,如今的粽子一年365天都能买到,如今的粽子已经不需要自己去费时费力的包,如今的粽子包装得越来越精美,可是,为什么我却闻不到儿时的粽香呢……也许,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走进大卖场,各种食品琳琅满目,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也许,好吃的东西吃多了,已经不在乎那锅肉粽了。也许,如今也经常能收到别人家买的粽子,也许,一切来得太容易了,也许,是没有了娇妻亲手包的充满爱怜的馨香……如今的粽子也成了我的相思之物了……!
一页复一页,撕下的日历,直奔阴阴日,五月初五时,届时泪漫流。门前挂艾叶,未嗅粽子香,娇妻何处在,香粽几时还……
关于粽子的文章6:母爱如粽
文/姜宝凤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很老的习俗了,但对我来说更是一份对母亲情感的寄托。
现在吃粽子已不分时节,正如朋友说的,市场上任何时候随便都能买到,其实类似这样的事已经很多了。望着桌子上还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粽子,我又念起了远在乡下的母亲。其实,时至今日,每当端午节,我们兄弟三人年年都能吃到母亲亲手包的粽子。
小时候我对端午节的好感,其实只是一个“吃”字,然而包粽子,也让母亲受了许多累。那颜色翠绿看似柔软、形如大竹叶一样的粽叶,有时如刀锯一般锋利。记得有一次,母亲被粽叶划破了手腕,细长的伤口立刻涌出粒粒殷红的血珠。吓得我哭着劝母亲别包了,母亲却若无其事地笑笑说:不碍事,不包粽子哪像过节的?粽子包完了,母亲就把粽子码在一个大铁锅里,盖好锅盖再在上面压上一块大石板。而我则帮着母亲拉风箱烧火。不一会儿水就沸腾了,咕嘟咕嘟直响,很快粽香味儿就溢出来了,不时从鼻尖飘过,让我馋涎欲滴,至今那一股股粽香味儿深深地埋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令我难以忘怀。
这些年,我们兄弟三人都长大了并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城里参加了工作,对粽子的兴趣已不像当年那样热心。现在母亲也已经70多岁了,父亲于前年离世后,她的身体状况也日渐愈下,可端午节一到她还是执意要包粽子,并托人给我们捎进城来。今年端午节前夕我出差顺道回了一趟老家,离家前的晚上,母亲又开始忙碌着淘米,洗粽叶,准备包粽子。我几次上前劝阻,母亲都说:“你工作怪累的先睡吧,我包几个你明天捎着,要不我还得托人去送。”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闻到一股诱人的粽子清香。餐桌上,母亲已经剥好了三四个粽子,她催促着我赶快趁热吃,别耽误了返城上班。临走时,母亲拎来3个大袋子絮絮叨叨地交待我:“你们哥仨一家一袋儿粽子,馅有好几种,有加肉的、有放大枣的、有掺粳米的,还有咸鸭蛋的,吃了不够就打电话回来,我再包。”母亲边说边送我出了院门,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眶里蓄满了滚烫的泪水,就像袋子里还散发着热气的粽子。
车子启动了,母亲站在村口使劲地向我挥手,走出了很远,依稀还能看见她的身影。母亲伫立在那里宛若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树上开满了一朵朵慈祥的花。忽然间,我觉得母亲的爱多么像这些粽子啊,如此精细、周到,将我紧紧地包裹着。那一刻,我真想调转车头回来拥抱一下母亲说些感激的话,可即便如此,又怎能说尽母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一路上,我任由泪流满面……
关于粽子的文章7:最是故乡粽子香
文/游黄河
又到了五月,好像年刚刚过完,就迎来了端午节。
一进超市,就看到大堆小堆的粽子,小山一样放在台子上,那绿色的粽叶,还有那棕色的细绳子,跟家乡的粽子没有两样。离端午节还有十多天,我买了几个粽子,回家煮了吃,可是那味道却远没有家乡的粽子好吃。
每年这个时候,家乡屋子前后有很多的粽叶,母亲总是去屋对面的大山里采摘。那里的粽叶又长又大,还很厚实,特别是做成的粽子,香味十足。摘来的粽叶要放进水里泡上三五天,然后摘下苎麻去了皮,搓成细细的麻绳。母亲包粽子总是在屋门前那棵槐树下,隔壁的几个妇女也赶了过来,大家一起包起粽子来。
母亲提了一个水桶,水桶里装了糯米、红豆、花生、绿豆、红枣等,那些东西都是家里地里的,母亲把水沥干,用一个小勺子,一勺子一勺子地把桶里的米舀到卷成小筒的粽叶里,然后拿起了一根筷子,慢慢地把米插紧。
那根系在椅子靠背的麻绳上,已经有了几个粽子,每包好了一个粽子,那根麻绳上,好像又多了一个绿色的玛瑙。母亲包粽子的时候,手法很娴熟,随便把粽叶一折,那粽叶就紧紧地扒在米上了,那些粽叶又是那样有韧性,被折过的地方,一点痕迹都没有。要是家里有腊肉就更好了,可以做成腊肉粽子。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家里连糯米都没有。快到端午节,母亲中午出去了,下午都没有回家,晚上的时候她提了一个灰色的布袋子回来了,说出去借了几斤糯米,年小节大,就是家里再没有东西,这端午节粽子还是要吃的。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去了最不喜欢她的大姑家,在大姑家里,她低三下四地求着大姑,她是一个从不轻易求人的人,可是想到家里那个端午节,她一生就是那一次,求了大姑。为了这个家,为了家里的孩子,母亲能忍。
母亲会包各种形状的粽子。我后来跟母亲说,要是她包粽子卖,一定能赚很多的钱。可是母亲说,乡下,很多事情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比如这粽子。
家里做了粽子,总要送一些给亲戚朋友。住在城里的大伯,端午的时候,总要回家一趟,说是来看看家里人,其实他说,从母亲这里拿回去的粽子,一家人都喜欢吃。
母亲把粽子煮好了,就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这一堆是给谁的,那一堆是给谁的,都分开放好。用粽叶包成的粽子,很是奇怪,就是放上十天半月,天气很热,它也不馊。这大概就是粽叶的神气功能吧。
村子里,端午来了,家家都做粽子。一片粽香飘荡在整个乡村,不过家家户户的粽子又不完全相同。隔壁王奶奶喜欢做大粽子,粽子里的用料很多,简直就是一个小包子,我最喜欢吃。刘奶奶家里的粽子最小了,一口可以吃两三个,不过也很好吃,她家在粽子里放上冰糖还有果仁,薄薄的一层糯米包裹着那些馅,吃在口里,感觉倒是那些果仁和冰糖是主食,而糯米是辅料。还有住在村子最头上的夏奶奶家里的粽子,她家里的粽子最奢侈,把腊肠子切到很小,放到糯米里,还有萝卜丁,小大蒜,吃上一口,美味极了。
煮好了的粽子,都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有人串门,就提起一串粽子,割两三个塞到他们手里。不过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谁家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想吃什么样的粽子,只管到那家去,管你吃饱。
粽子要吃半个多月,小端午过了,还有大端午。吃粽子的时候,还有那些绿色的咸鸭蛋,那些艾草和雄黄,倒好像是端午吃粽子的一种点缀,给端午节以热闹的氛围。
关于粽子的文章8:粽子飘香
文/晓寒
儿时能吃上粽子,那是盼了一年的事。
家乡素有“三山芦苇荡,十万八千亩”的名头,端午时节,那一大片一大片芦苇枝繁叶茂,碧水连天,那么高那么高,人站在里面根本看不见。父亲就会去芦苇荡里,采摘粽叶,我们这里俗称“打粽叶”。
粽叶打回来后,母亲先把它们放在铁锅里煮上几滚,这时满屋子飘荡着芦苇的清香。煮滚后立即捞出放清水里,这样煮出的叶子碧绿碧绿,不会发黄。然后去池塘码头边一片一片用刷子刷洗干净,再理整齐,把粽叶头尾修剪齐整。通常这些琐碎的事情便交由半大孩子帮忙。
乘我们修剪叶子的功夫,母亲把早早准备好的糯米,用清水泡得圆鼓鼓的,用淘米篮沥干水分;然后又找来早就准备捆粽子晒干的香蒲草;有时会弄点红豆什么的准备包时塞粽子里。诸多事物,齐放在大桌子上,这时母亲才会松口气,坐着歇会儿。
晚饭后忙停当,母亲开始包粽子。此时,油灯在低矮的茅屋里,照得那么透亮。我们这些孩子,兴奋地围坐在母亲身边,看叶子在母亲的巧手下变成各式各样的粽子。母亲会根据叶子的长短、宽窄包不同的粽子。长而细的裹尖粽,宽的裹“小脚”粽,而又细又小的母亲也不浪费,会给我和三姐包“菱角”粽,那模样像极了菱角,我把它取名“菱角(角,读ge,轻声,家乡的读音)粽”。我觉得这种粽子的包法,是母亲自创的。母亲走后,我也给儿子包过这种粽子。
夜已经很深了,母亲把包好的粽子整齐地码放在铁锅里,加上满满一锅水。必须要漫过粽子,否则上面的夹生,这是母亲教给我们的生活常识。然后在灶膛里点上旺旺的大火,添些硬柴,咕噜咕噜地煮着锅里的粽子。母亲则坐在灶膛边的矮凳上,一边看着火,一边用菖蒲叶给我和三姐编“蛋兜”。红红的火光映照着母亲的脸,母亲就那么开心地笑着。粽子快熟时,母亲会把洗净的咸鸭蛋放进去同煮,满屋的粽子香,还有咸鸭蛋的香味,好像现在还能闻到。
记忆中每次都是在粽子将出锅时睡着的。隔天一大早,就被满屋的粽子香和鸭蛋香馋醒。立马翻身爬起,迫不及待地把粽叶剥掉,用一支筷子,把粽子从中间穿过,母亲端来小碗倒点砂糖,让我们蘸着慢慢吃。天呐,那叫一个甜香,软糯!咸鸭蛋舍不得马上吃,母亲装在菖蒲编织的“蛋兜”里,挂在我的胸膛。过完节才舍得慢慢吃掉,那蛋黄沙沙地流油,我通常是用舌头一点点舔着吃的。多少年来,母亲包的粽子、腌制的咸鸭蛋是我和儿子挥之不去的念想。
我们渐渐长大,直至成家立业,一年一年,端午时节母亲包粽子的习惯依然未曾改变。只是棕叶已是“舶来品”,要到菜市场去买。母亲买粽叶、煮沸消毒、清洗,直至包好煮好,最后分成几等份,一家一份。粽子里的内容也丰富多样起来,有红枣、蜜枣,咸肉、咸蛋黄等。吃着母亲包的粽子,才感觉到浓浓的节日气氛。那个粽子的味道,也永远镌刻在了生命的记忆里。
关于粽子的文章9:粽子情
文/施泽会
我时常想起故乡流传的端午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粽子煮,划龙船,祭屈原,好辛苦,锣鼓响,划桨忙,数一数,抢鸭子,唱歌谣,莫落伍……”。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民间文化的传统节日,这些民间文化就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千百年来,延续了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形成了民间非常优秀,非常经典,非常精彩的中国民间文化现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
小时候的端午节是热闹的。端午节前夕,村庄各家各户提前准备包粽子的物料,糯米,粽叶等,粽叶有的是竹叶的,有的是芦苇叶的,有的是专门的粽叶,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一张张粽叶洗净晾晒,到了端午节前一天,会包粽子的村民就手忙脚乱,不会包粽子的村民也开始学习训练。故乡的粽子种类繁多,有白粽子,有咸粽子,最多的还是白粽子。广东这边的粽子种类更多,有肉馅粽子,有白粽子,有多种颜色的粽子等。肉馅粽子基本是腊肉做的,里面还要包上绿豆,花生,红豆,鸡蛋黄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白粽子,因为白粽子有一股股清香的味道,放上一点白糖,吃起来香而不腻,脍炙人口。每一年端午节,我们公司都要给员工发粽子,让员工有家乡的感觉,有家乡的味道,让员工在公司不至于感到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浓浓的粽香情,家乡情,亲人情谊。
现在物质丰富,各大超市的粽子琳琅满目。不需要自己动手包粽子,商家早就给你包好了粽子,一包包,一盒盒,一箱箱的粽子,包装非常精美,让你享受现成的福气。我的父亲最喜欢吃粽子,仿佛他一辈子都没有把粽子吃够一样,每一年端午节到来,母亲都要吩咐父亲多买一些粽子,让父亲把粽子吃够,免得之后说闲话闹意见。
据说故乡进行了划龙舟比赛。去年已经进行了一届,今年还要继续进行划龙舟比赛。规模比去年的划龙舟比赛还要大。各个参赛队伍正在抓紧时间训练,是骡子是马到时候拉出来溜溜,就知道哪个队伍能够取胜。划龙舟的当天,两岸人山人海,敲锣打鼓,群情激昂,呼喊声,欢笑声,呐喊声,痛哭声,此起彼伏。涪江水面一片欢腾,水上摩托艇,人工表演,水柱冲天,非常壮观,非常震撼。带孩子的,照顾老人的,中青年人,少女少男,扶老携幼,顶着烈日或者沐浴雨水,都必须看完比赛才算过瘾,否则会感到遗憾,因为要时隔一年才能重现精彩的划龙舟比赛。
我在部队服役的时候,部队也少不了吃粽子。战士们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粽香情,思乡情谊非常浓厚。连队后勤购买了糯米,粽叶,战士们自己动手包粽子。但是有的战士包粽子的技术不成熟,在炊事班煮粽子的时候,往往一些散架的粽子,这样就浪费了。连长说,这个包粽子的手艺,我们也要学会,就像我们使用枪支一样,会用枪,瞄准射击,弹不虚发。话虽这么说,包粽子的工艺技术,有的战士还是不够成熟,至今想起那些场面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难能可贵。
我觉得故乡的端午儿歌应该改一改了。“五月五,是端午,粽子数,划龙舟,唱大戏,打锣鼓,新时代,奔小康,致富路,中国梦,获得感,民幸福……”
粽香情,连接着祖国的山山水水,连接着中国的每一个老百姓的情怀。连接着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的情怀,人民大众的生活好起来了。我仿佛听见大家在喊,吃粽子了,吃粽子了……粽子飘香,端午节文化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