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儿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女儿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女儿的文章1:妈妈的魔法棒

文/苗君甫

叫女儿起床、给她穿衣服、帮她收拾书包、喂她吃饭、风风火火送她去学校、匆忙忙忙赶着去上班……每天早上我都跟打仗一般紧张,哀叹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拥有一个明朗的早晨。

某天,跟朋友抱怨,朋友说:“你那么紧张,全是自己造成的,你本来可以不紧张的。”“全是我自己的错?我没有听错吧,为了节省时间,我替她把一切都收拾好,我不就为了让自己上班不迟到吗?”我忍不住向朋友发火。

朋友说,她也曾经像我一样,出力不落好,焦灼而紧张,直到听完早教专家的一节课之后,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没想到她不仅让自己从容不迫,还让孩子学会了自理能力。现在的她,已经不需要每天心急火燎地催促孩子了。

从朋友那儿取了经回来,我开始对6岁的女儿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我不再事无巨细地帮她把一切都收拾好,我开始“强迫”自己对她说:“你可以自己来。”

先从收拾书包开始,晚上做完作业之后,我让她学着自己把铅笔和橡皮放进文具盒,把书本整整齐齐地放进书包,我只负责提醒,不再动手参与。从一开始的不熟练到后来的熟能生巧,在这件小事上,她已经不再需要我操心。更美妙的体验是,她自己收拾好后,会骄傲地对我说:“妈妈,我已经全部弄好了。”这简直是培养自信的另一个法宝,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初见成效后,我开始有意让女儿学会自己听闹铃起床,我只负责把时间定好,就去厨房准备早餐,告诉她听到闹铃就自己起床。虽然刚开始,女儿还需要我提醒,慢慢地她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节奏。

就这样,每一件我曾经“越俎代庖”的事儿,我都学着温柔地对女儿说:“你可以自己来,试一下,妈妈相信你。”于是,女儿学会了自己起床、穿衣、洗漱、坐在餐桌旁吃饭……我渐渐也把自己的时间调配开,不再“凶神恶煞”地让女儿“快一点”了。

现在的我,也日益心平气和,每天全部收拾完毕送女儿去学校,不再那么心急火燎。送完女儿去上班,也不再需要风驰电掣地往单位赶。我甚至有了亲近一朵花的时间,有了欣赏一朵云的心情。

真的,其实我们完全不用低估孩子的能力,他们是上天派来的天使,自然拥有天使的魔法,可以把自己的一切做得很好,而指导这一切的魔法棒其实只是妈妈的一句“你可以自己来。”

关于女儿的文章2:阳台上的草莓

文/温洁

十二年前的四月,女儿匆匆降临。婆婆特意从老家赶来看我,还带来了新鲜的草莓。草莓是婆婆自己种的,红艳欲滴,味甜,果肉柔嫩,比超市买的草莓好吃一百倍。

婆婆洗好草莓,一个劲地往我嘴里塞,她粗糙的手轻轻捏着草莓,汁水就顺着她的手腕流进衣袖里。说实话,我真舍不得吃,也不忍心吃下去。我默默盯着她,多希望她能下意识地往自己嘴里塞一个,哪怕是一个,也让我感到欣慰和平衡。但是始终没有,我只好劝婆婆一起吃,她就挑一个颜色形状略有瑕疵的送到自己嘴里。看着这画面,泪水只在我眼眶里打转。

同年暑假,我们搬进了城区的新家,狭长的阳台空空的,有点可惜。暑假回老家时,先生说起这个事,婆婆就提议挖几株草莓种在阳台,我们都赞同。婆婆立即扛起锄头,顶着烈日,在菜园里给我们挖了长势最好的十株草莓,带回家的那天晚上就种在阳台的泥坑里。这泥土,也是从菜地里精挑细选带回家的,散发着老家的味道。

草莓是家里的新客,也是新生命,需要精心滋润。天气炎热,每天早晚都要浇水,偶尔松松土,让它们在这里好好生长。第二年春天,草莓如期发芽,长叶,但是没有开花。数来数去,只剩下五株,还有五株叶子枯干了,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全家人更加小心翼翼地照顾它们,这是婆婆的一份心意,千万不能让它们夭折。

三年过去了,草莓终于开花,结果子了。女儿最心疼家里的草莓,每天都要数数草莓的个数,看看草莓长大没有。而就在那年五月,婆婆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我们立即把她送进市中心医院,检查的结果是:高血压,脑梗塞。如晴天霹雳的消息把我和先生吓懵了,婆婆一辈子没有生过病,她是我们家的支柱,还一直照顾身患重病的公公。

我们不得不开始分工,先生工作之余回老家照顾公公,我一边上班一边去医院照顾婆婆。这期间,婆婆每天提醒我回家时要记得给草莓浇水,当心干死了。在她的提醒下,我再忙也没有忘记过草莓。我知道,草莓是婆婆留给我们的希望,我一定要好好守护。

半个月过去了,婆婆有所好转,出院住在家里,每天上午出去打针,还主动要求照顾草莓。一天下午,我正在做饭,女儿大声叫喊:“妈妈快来看,咱们家的草莓熟了,摘了给奶奶吃。”“好啊,你给奶奶洗干净。”“乖孙女,还是你吃吧,奶奶老了,吃了牙齿疼。”“奶奶,你尝尝吧,很好吃的!”“你吃吧,奶奶不爱吃草莓。”

女儿特别亲近她的奶奶,执意把最饱满最红润的草莓塞进奶奶的嘴里,奶奶噙着泪水咽下去了。奶奶又挑了一个最大的塞到女儿嘴里。这画面,就像电影突然卡住了,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这是家里草莓第一次结果,年迈的婆婆在离开人世之前尝到了她的味道。

几株草莓,在阳台上一直长势很好,果实饱满,最多的一年结了20几颗。前两天,我看见那些草莓红得像火,叫女儿过来看,她飞一般冲到我身边,细心寻找那一直被叶子呵护着的红草莓。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抚摸,没有摘下来,只是奇怪地说:“妈妈,我舍不得吃,还是种在泥土里,说不定天堂的奶奶能够品尝到它的味道。”我睁大惊愕的双眼,十分疑惑地审视女儿,看着她伸出娇嫩的双手,犹豫地摘下红草莓,把它种进了泥土中。

关于女儿的文章3:鸡人说鸡

文/杨松华

我1969年出生,属鸡。我女儿1993年出生,属鸡。家有两个生肖属鸡的人,更有理由说鸡了。

在传统文化里,鸡因为与“吉”谐音,而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意义。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就是听着每一天的雄鸡报晓醒来。起床后,准能见到一群鸡欢快地围着祖母咯咯啄食,对一个家来说,这又是一个吉祥平安的一天。

待走出家门,走进村里,随时随地都可见一只只在村道、在某堵墙角落、在一堆柴旁逍遥自在嬉戏、觅食的鸡。对一个村庄来说,有鸡鸣犬吠,这定是一个好的家园。

小时候,我母亲给我算过几次命,待母亲将我的出生年月日时辰报与算命先生后,那几个算命先生开口千篇一律总这样说:1969年出生,农历己酉年,属鸡,纳音为“大驿士”。

乡下人当然不懂什么叫“大驿士”,我母亲追问何为“大驿士”,算命先生又告之:大驿士者堂堂大道坦坦平途,九州无所不通,万国无行不至,这年出生为禄贵之人,“土鸡”命呀!

原来,我是只“土鸡”,禄贵之人。有禄有贵,说明命中富贵。然而我如今活到快知命之年,并无大富大贵,仍为一个靠挣月工资的打工者,想来那些算命先生说出来的话也是千篇一律公式化的,不能深信。

不过,常看一些生肖运程、命理分析的书,皆说明土鸡之人性格多好动活泼,处事稳重,临危不惧。又曰为人处世注重信誉,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而且辛劳过后能收获美满的成果,容易遇到贵人扶持。前者所言还真符合我的为人处世性格,虽近知命之年,仍喜欢说说唱唱,就在两天前还为工作的公司主持了新年年会加表演,好动活泼的性格不亚于二十来岁的小青年们。想想,我就是个好运动鸡的性格。

我女儿也遗传了我好动活泼的性格,她爱好广泛,喜欢交际,曾上过我们县春晚舞台表演,善于交际的她更是让她的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如今她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为某品牌产品的全国总代理人。刚过去的2016年,她挣的年薪是几十万,是我这只“老鸡”负苦负累也挣不到的年收入。生肖运程给她的分析是:脾气不好,但她们却是最适合结婚的,她们天生财运旺盛,能够为男人带财,让男人可以少奋斗几十年。

女儿去年刚结了婚,她一嫁到婆家就给我女婿带来这么多钱财,这不是旺夫的一只“金鸡”吗?虽然她说话有点直率,脾气有些刚烈,有点争强好胜,但这正是“鸡王”所具备的要素,想想一只“水性文弱鸡”如何做得了全国总代理。

在我们家,妻子常笑我父女俩酷打扮,穿衣总要穿好的,穿鲜艳的。妻子这是说对了,谁让我和女儿生肖属鸡的呢。你看鸡头顶红冠,身披鲜艳羽毛,鸡爱美,属鸡的人当然也爱美。

别看鸡们一遇打架,怒气冲冠,个个都争强好胜,但它们于每天拂晓,早早地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它们的忠于职守换来了头顶上的一朵红冠,这朵红冠就是受到人们与其他家禽不一样爱戴的特别嘉奖。

关于鸡的诗词,我最羡慕的是唐代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种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还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更有给男儿励志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再到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都是赞美鸡以鸡入诗词的精品绝唱。

在我的家乡丰盛的一桌除夕年夜饭上,必少不了一只炖“圆鸡”(整鸡),它寓意着圆圆盛盛,大吉(鸡)大利,家乡人说:“吃了三十夜的炖圆鸡,来年圆圆盛盛总有的吃。”

2017又是个鸡年,鸡年是一个象征着蓬勃向上的一年,闻鸡起舞、金鸡报晓,寓意非常光明、非常灿烂的一年。

关于女儿的文章4:对和我女儿一样年龄的年轻人(独生子女)说几句

你们都是父母的宝贝,当你们还没有走上社会之前,在家里父母可以宽容你们的任性和一些毛病。一旦你们走入社会,你们就必须认识到:虽然你们在家里是小皇帝,但是你们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皇帝,在社会上你们最普通的一员。这个社会不是专门为你设计的,人们也不都是为你们而活着的,也没有人会迁就你。有喜欢你的人,也有不喜欢你的人,有你喜欢的人,也有你不喜欢的人。因此,对于你取得的工作成绩,有人会欣赏,有人会嫉妒,更多的人是漠不关心;对于你的错误,有人会惋惜,有人会幸灾乐祸,更多的人根本不去关注;对于你的努力,有人会激励,有人会拆台,更多的人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你的颓废,有人会痛心,有人会开心,更多的人事不关己,忙自己的事情。这些都完全正常,你必须珍惜、感激、感恩那些取得成绩欣赏你、犯了错误惋惜你、努力工作学习激励你、颓废时候痛心你的人,他们不欠你的,但是他们关心了你,帮助了你。你也不必对那些嫉妒你、幸灾乐祸的人耿耿于怀。如果你在意了,并斤斤计较,只会成为你前进的阻力和绊脚石,反之,只要你心态好,他们也会成为激励你的动力。

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人生目标确立以后,把它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甚至是每年每月的小目标。要把人生目标看成战略目标,阶段小目标看成战术目标。对于战略目标,可以根据人生和事业变化进行修正,对于战术目标必须高度重视,脚踏实地去完成。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到达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条件。能够按照自己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人凤毛麟角,他们属于高官阶层和富豪阶层的子女,你是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你需要工作,是因为工作是你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你从事的工作很可能是社会选择了你。其实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兴趣也需要培养,根据工作需要培养起自己的兴趣,你就成功了一半。

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只要你心态好,多干工作累不坏人,你的才干和工作经验都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只有多做工作才能积累起来。如果在工作中怕苦怕累,捡轻怕重,偷奸耍滑,那你就注定不能成才。

关于女儿的文章5:女儿的未来

文/莫小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的一个贫穷家庭,五个孩子,三儿两女。丈夫和儿子们整天在地里刨食,妻子没日没夜做针线活,日子还是紧巴,眼看女儿长大了,母亲毅然做出一个决定,带两个女儿去上海。

丈夫勃然大怒,你想带孩子去零卖(做妓)么?母亲出嫁前在城里做过佣人,认定女孩子在大城市才会有出路,不回头地走了。其时,大女儿15岁,小女儿9岁。

母亲找了份租界公寓保洁员的活儿。那是幢五层洋楼,几十个房间,房客中有艺人、白领、客商、革命者、外国人……各色人等来来往往,最合母亲的心意。

母亲很明理,有谁看上女儿,她坚持要人家先供女儿读书,她总说穷人要想不穷死,就得读书;母亲也糊涂,她觉得只要男人有钱,将来女儿有洋房住有饭吃,做小老婆没啥不好。

按着母亲的标准,有次一位开书店的房客看上了15岁的大女儿,要带她去南洋读书,大女儿也中意对方,可是母亲一定要对方拿出100元现洋。拿不出,就黄了。母亲有理论:“我养你这么大,就这样漂洋过海走了,我不是白养了吗?”后来知道,那房客是位有名的政治家。

按着母亲的标准,有位外籍老头想收11岁的小女儿为“干女儿”,这个“干女儿”只是个名义,小时管吃管住,成年了就要供老头玩,玩够了就去当舞女自谋生路,都是事先说明的。母亲竟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毫不犹豫摁了手印。母亲有理论:“现在有吃有穿有书读就好,以后的事谁也料不准,到时候再说。”

这个真实的往事记录,来源于一个民间文本,当我看到这个文本时,那位身居底层却惊世骇俗的母亲早已离世。她的大女儿,最后嫁了一位情意相投的房客,一位革命者,一同去了解放区,一生幸福。她的小女儿,在战乱中匆匆地嫁了一位手上戴金表的路人,后来不甚如意。

这位农妇,以自己的理解设计女儿的未来,也许高明,也许卑下,也许高瞻远瞩,也许目光短浅,我们对她的价值观尽可以七嘴八舌,但不能否认那是一位尽责的母亲,在她为女儿设计未来时,她的方向是坚定的,她的心,一定是痛的。

关于女儿的文章6:女儿的成人礼

文/赵瑜

女儿就读的班级、重庆市11中高三3班全体同学的成人礼定在三月初,植树节的后一天。

三月的倒春寒,让穿上薄衫的同学们又被迫添加了厚衣,但爱美的女同学们仍然在穿戴上用了些小心机,有的棉袄下露出一圈荷叶边,有的牛仔裤脚有意地短上一截。女儿悄悄地把刘海放下来,遮住了光洁的额头,脸蛋上有了可爱的弧线。

此时,11中CBD高三校区的操场边,几株粉白的玉兰不畏料峭春寒,恣意地绽放着。

11中也是我的母校,1991年我高三,只知学习复习,整天灰头土脸,心情黯然。

而如今,离高考不到一百天的紧张冲刺时刻,3班的班主任袁搢老师竟然还给同学们筹办了一场成人礼。她为制作VCR忙碌了一周,VCR里,有老师们的鼓励,家长的祝福,孩子的笑容。微信群里,家长们忙着翻找旧照、写上抒情语传给袁老师。然后奔来校园,齐聚。

能与孩子并肩坐在一起,回忆他们度过的美好成长岁月;能让孩子们在操场快乐地合影,玩耍,谈谈未来——每位家长心里都在对老师说着谢谢。

教室里有音乐,有玫瑰,有蛋糕,一场十分用心的聚会。男孩子们总是那样的帅气装酷,女孩子们嘻嘻哈哈忙着自拍。照片、寄语、宣誓……忽然有人哭了,我环顾四周,不是孩子,是教数学的吴畏老师。

递去一张纸巾,百感交集。我明白吴老师的眼泪里有什么,那是母亲的眼泪,有感动、喜悦、不舍、欣慰……成分复杂。

VCR里女儿的照片巧笑嫣然,那是她儿时,酒窝很大。

一瞬间,我也泪眼朦胧。

泪眼中,看见女儿刚满3岁、第一天去上幼儿园——眼神里充满了惶恐,数次不愿前行,可怜的央求让我心软,但终于甩开了她的小手,铁起心把她扔在教室。老师向她走去那一刻,她哇哇大哭着找妈妈,我拼命忍住眼泪,落荒而逃。

泪眼中,女儿10岁了,去参加人生中第一场全国拉丁舞比赛。我抱着她的衣服坐在看台上,聚精会神地看她在空旷的体育馆里,带着骄傲的笑容,高昂着头,与胖胖的小男生舞伴跳着伦巴,一圈,又一圈。

泪眼中,她15岁,第一次离家住读高中。我把行李搬去宿舍,铺好床后不愿离开,千叮咛万嘱咐。比我还高的女儿不耐烦我的唠叨,潇洒地给我挥手“快点BYEBYE”。

此时,女儿18,如花年华,6月高考,9月大学。

流光碎影,岁月如歌。

我高三毕业时唱的歌,是《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而孩子们成人礼时唱的歌,却是《我相信》: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90年代初的愁绪迷茫,变成了他们此时的阳光自信。我听得热血沸腾,谁还说90后的独生子女是被宠大的一代?博文修德、精益求精,11中的孩子们,正奋力超越着他们的父母与前辈。

同样的站台,不同的列车,18岁,从11中启航,未来,鲜花开满。

关于女儿的文章7:创业在家中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四姨妈的宝贝女儿——叶表姐,自从去了宁波之后,以她的生存能力,不但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我的姐夫(余宏伟哥哥),而且在淘宝网开一家专供儿童服装和女装店,更有了一个小小模特——我的外甥(葱葱),现在还请了一个客服(比我小一年,并已成婚的陈红妹妹)为她的生意作助手。

或许这也是姐姐的兴趣,听说她想成为那个谁谁谁,一个我不认认的名人。何况现在正是网络时代,80后和70后的我们,已经是没有电脑就不能过日子的那种,有时懒的出门,就喜欢上网购买心仪的东东。因为在网上开店,不光省了店面费,更是有了很多的客源。

现在的姐夫在宁波的农民工作,还有一辆小汽车,而姐姐现在离不开电脑,而他们的中介,就是现在最快捷,方便的快递公司。他们的休假日以快递公司为准,一年难得有几天假期,毕竟赚钱是辛苦的,每个人都是感同深受的。

和普通的家庭一样,姐夫主外,姐姐就在家里赚钱。那可忙坏了我们的姨妈和姨父,而照顾外孙的任务,全全包给了我的四姨父。而四姨妈的全部薪水,都花在了宝贝葱葱的身上,这就是大人无私的爱。

姐姐在家里创业,已经闯出了名堂。她也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中的一位,而我的压力就更大了。

还有一位让我更有压力的就是我的堂妹,虽然她不是在家中,但也是一位于众不同的大学生。

关于女儿的文章8:午后的阳光

文/傅彩霞

周日,爱人去加班,女儿赴琴行,家里剩下我独自一人。原本热闹喧腾的空间,突然静寂下来,只有午后的阳光灿烂地照进来。慵懒地倚靠着布艺沙发,斑驳的影子印在房间的角角落落,增添了我的安详与静谧。

时光静止停滞,冬日阳光满室。细碎的光,窗外斜照,照亮的水仙花,如喇叭吹响,骄傲绽放,似告知冬天即将过去,春天马上来临;长寿花丝毫不甘落后,元宝绿叶浓烈地挤挨在一起,含苞欲放的小红花,争先恐后,零星盛开,散布如星;红掌、金枝玉叶、杜鹃、吊兰……不染尘嚣,安然生长。鱼缸里几条红鹦鹉,悠闲地游来游去,波澜不惊,不知疲倦,它们是最后的胜者。

午后的阳光一寸寸地侵占空间,把蜗居的巢,刷成明亮的暖,把枯萎的心,涂成了恬淡的绿。

静止的时光,流淌的记忆,悠远的思绪飞向流逝的岁月。也是这样的午后,我与父母休闲在家,母女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滔滔不绝,时而凝思不语,浓淡总相宜。永恒亲情,定格遥远的追忆。

梦幻N年以后,我与先生已行至耄耋之年,与成家的女儿女婿和外甥短暂相聚。也是这样的午后,可爱伶俐的小外甥拉起我们沧桑的手:“外公外婆,我们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

“好,好,好!”乐颠颠的一对老夫老媪,佝偻的身影,随稚嫩的声音,爱和心一起翻飞。

人生如过眼云烟,我们终究都会老去。一个人的回忆,随心所欲。一个人的幻想,自得其乐。

隔窗远眺,午后的长街,宽阔的马路,走过三三两两的人群,远处的大厦高楼,还有冬天裸露挺拔的树木,静静地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人与天地共和谐。

年龄渐长,散见白发,靠近知天命之年,看淡了人情世故,看清了世事沉浮,这样安静的午后,不再需要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纵情欢乐,也不再助长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繁华历尽,平淡是真。品一杯香茗,读一本爱书,不知道,这样清净的午后,是否就是苏轼笔下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简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胜败两忘?

午后的阳光,轻抚慵懒的我,一个人的时光在静静流淌。随手取一本好书陪伴左右,直到夜色降临,不知不觉。名利背后全是虚无,读书是最正儿八经的事儿。

温馨恬淡的午后阳光,窥视了隐秘的记忆,从容的欢欣,也挖掘了内心的深井,人间的本真,犹在凛冽的冬日,驱散了心头的阴霾。心灵的宁静,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午后的阳光,宛如时光的隧道,我缓缓走向慢生活,走向人生深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