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文章

请欣赏书店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书店文章1:读属于自己的书

文/魏三郎

闲来无事,相约友人逛书店,怎奈何友人回了一句:“书非借不能读也。”随即推掉了我的相约,可真“书非借不能读也”?凡才子词人,无不饱读诗书,读圣贤书者,更是书不离手,以求炉火纯青,岂有书非借不读之理?读过鲁迅先生日记的人,都会被其中详尽的购书账所感动。他不但每购必记,而且年底还结成总账。先生藏书共14000册,不愧为大师。故“书非借不能读也”,本人以为,不然。

我很少读借来的书,一是因为借来的书要还,时间上给人一种压迫感,就好像限定时间让你看完一本书,无趣。二是借来的书,不能随便在上面留下痕迹,当你读到一段碰触到你心灵的篇章,却不能在上面留下当时的感受,可谓一大憾事。若是自己的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在上面写什么就写什么,那才有味道。

闲暇时拿起一本新买回来的书,细细品味。读到震憾处,留下几字,读到观点不同处,评论几句,读到美丽的词句,用笔画出来,抄写在本子上,然后多欣赏几遍,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最有意境的是在台灯下读书,昏黄的灯光,让人有种挑灯夜读的感觉。若是在雨夜读书那就更是极致了:窗外一帘风雨,案前一盏孤灯,手中一本典籍——神仙般的感觉。工作后我习惯于睡前看书。临睡前从枕边拿起一本书,翻上几页,劳累的心顿感平静。

偶尔翻开书柜里一些读过的旧书,看着书上留着自己的笔迹,回想当时的心情,感触良多。每一本书都陪我度过一个阶段,每一本书上都有我成长的印记。

书店文章2:书店·城市·人

文/三三

南京,梅雨时节,一个斜风细雨的清晨。

我坐在出租车上,看着车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出租车司机知道我要去先锋书店,极力推荐我去最新开的那家,说那里是一栋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极为漂亮,而且离我要去的总店不远,不下雨的话,走路就可以过去。

司机大哥在一旁絮絮叨叨,说着先锋书店的种种,就如同北京司机说起国家大事那样,滔滔不绝,一家书店能做到这样,还真是了不得,更激起了我的兴趣。

久闻大名,难得到南京一次,自然要一饱眼福。在车上,我便有了主意,先去总店看看,然后再去司机说的那家新店。

到了地方,总店入口是一个地下停车场入口,一条不长的斜坡下到最里面,才发现还没到营业时间。雨并不大,滴在树叶上滴滴答答。一群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到了门口一起等着。大门紧闭,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两边是高高的书架,中间空地上摆满了码堆的图书。

没一会儿,门开了,进到里面,穿过入口,便是一条长长的斜坡,斜坡中间和两边摆着各式图书。朝斜坡上方看过去,是看不到尽头的宽阔平地,放眼看去全是书,仿佛进入了一个书的海洋。

我在书店里走着,这么多书,一时反倒不知看什么好了,只漫无目的地看着。这时,已有不少人进来了,很多人显然是这里的常客,或站着或坐着自顾自看书,静谧而又有种说不出来的舒适。

因为惦记着司机说的那家非常漂亮的新店,我没有停留太长时间,便叫车到了他所说的那家新店。

这家店在环岛街心,四周都是绿色的法国梧桐,江苏路39号,一幢民国时期的四层老房子。在这里安置一家漂亮的书店,真是再好不过。

进到里面,才发现里面是一排书架,书架的对面是玻璃窗,玻璃窗和书架中间形成一条弧线形的通道,摆着桌椅,可以坐着边休息边看书,玻璃非常明亮,窗外满眼翠绿,窗内三两顾客,一壶茶,或是一杯咖啡,共同的主角是手中的书。

如果说总店是书的海洋,可以找到各类书籍,那新店虽然书不多,但让人随便拿起一本都能平心静气看下去,各有各的舒适,各有各的好。

如果时间可以停留,真想在这里就这么待下去,我脑子里蹦出这么个念头,要了一壶茶,随意挑了本书翻看起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中午,因为下午还有活动,只得匆匆离开。尽管只是一瞥,便留下诸多念想,下次有机会来南京,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美美待上一整天。

生活在一个有漂亮书店的城市,无疑是幸福的。

书店文章3:爱上书店

文/张家鸿

一个爱上读书的人,定会钟情于书店。每到一个城市,不管是初次到访,还是多次踏足,我总是要抽空去访访书店。有的位于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因为书的存在而使书店变成隔绝喧闹的绝佳去处。店员们的交流轻声细语,读者到前台付款时走过身旁,也是轻手轻脚的,怕打扰到旁人专注的状态。然而,这样的书店终归是少数。

更多的书店是在较为偏僻的郊区、陋巷,或不为多数人熟知的犄角旮旯里。我喜欢这种书店,一路上寻寻觅觅,寻到之后却是难以置信的欣喜若狂,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离开书店的多年以后,爱书人多半喜欢反复咀嚼这样的寻觅过程,以为其中最有探险的感觉,像是一次未知的旅行。当然,失望而归也是有的。如此的失望仿佛被当作了日后回忆时辛酸的作料。

进书店,我不仅看书,还看人,看那些驻足于书架前,全神贯注于字里行间的男女老少,看他们的侧脸。我喜欢这样的观察角度,有棱有角。看着他们,我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轻轻走过之后,还忍不住回头看他们的背影。他们是许许多多不同的陌生人,侧脸不同,背影亦不同,却在我的心里无声地汇聚成了一个悦读者的形象,高大、伟岸,充满恒久的生命力。

书店文章4:在老城 寻找 一家书店

文/赵仕华

在我的记忆中,老城有一家打折书店。前些年每次到老城的时候,我必定去那里买上几本——第一次买年度文学就是在这家书店,所以印象深刻,觉得物有所值。最后一次在那里买书是什么时候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依稀地记得店名中有一个“鼎”字,书多为六七折,也有一二折的。

工作的地方离记忆中的那书店不远。一日晚饭后,我闲来无事,决定再到那书店里淘两本书看看。

古朴的街道灯火阑珊、人来人往,我的眼睛从数家银行、挨挨挤挤的饮食店和卖衣服的店铺,还有宠物店等等慢慢地滑过,从街道的这面走过去,再从另一面走回来,那书店已经不见了踪影。记忆中的位置已经变成了一家卖粉条的小店。其实不光是这家书店,记忆中的西南风、西西弗都已经变了模样,真是书店不知何处去,店面依旧笑冬风。

我不甘心,后来又去寻了几次,依然没有找到。问了几个开店的人,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板,还是那些年轻的俊男靓女均称对那书店没有什么印象。我默然无声,不愿放弃,取下眼镜擦了擦,再次沿那两条街道找寻……

今天晚饭后,我又踏上了那条街道。走至街道的尽头,结果依然如昔。我进了那家卖杂志的小店,书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架子上。店面不大,最多就是十来个平方,是利用楼梯间改的,老板是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上一次我还在他那里买了本《故事会》,我进去的时候,一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付完钱,翻着一本书走出书店,我连忙侧身,他擦着我走出书店。

“老板,你这是多元化经营哦,卖杂志、小说、童话,学生的教辅资料,我看了一下,基本上每个年龄段的人要看的书都在你这里买得到呢。”我笑着对那背着包的老板说。老板腼腆地笑了。

选了三本杂志,我忍不住问他知不知道以前这条街曾经有另外的一家书店——以前就想问的,但一直没有问,我一直秉持着同行是冤家的看法,害怕问这样的问题引起他的反感。

老板拍了拍头:“哦,哦,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家书店,已经倒闭了。”他迟疑了一下:“大概有三四年了,或者更早一些。”我不禁有些自责了,这几年里我来过老城很多次,但来去都很匆忙,再加上网上能买的书更多,也就没有坚持再到那书店了。

走出书店,我知道了自己早就猜测到的结果,心情有几分沉重。回首那年轻人的书店,我的心里又有了几缕阳光。

书店文章5:时间.光阴——书店的香气

文/婷婷

即便知道地址,也跟着路标所指示的方向走,可还是问了几个路人才到达那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壹莺书巢”。

其实并不难找,就在马路边,十字路口旁,蛮显眼的。可有的时候按照地图或路标走,心里虽有种稍微踏实的安全感,却混淆了起初的直觉也错过了某些风景。

作为独立书店,它算是宽敞且大气的,带给人舒适感。能够在陌生地方“遇见”一家好书店,实在是件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强力抑制住内心的欣喜,轻步绕着书架走,一本一本地翻阅挑选,仿佛空气也缓慢流动着。

不知是因假期的缘故;或是因这有咖啡喝有甜点吃,可以三五好友相聚于此聊天的缘故;还是汕头人本就喜爱看书的缘故,店内的客人不在少数。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青人,其次是小朋友和四、五十岁的中青年。

一楼主要是儿童书、养生书、游记和时下畅销的一些书籍等等。相较于二楼,一楼更加的丰富饱满,基本各类题材的书籍都有,且每个书柜都放满了书,二楼则显得有点清寡,主营国外名人着作、艺术书,以及散文体的书籍,可能因为赶着开业而没来得及购满足以丰富这家书店的书籍。因为几近一半的书柜没放上书,有些没放书的柜子用几个小盆栽去填充它们的孤零零。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买书和看书的心情。

时下许多新型书店都设有咖啡与甜点的售卖区,“壹莺书巢”也不例外,这将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毕竟现在实体书店都难以生存。以前总沉浸在那份惋惜之情中,认为书店就是只能售卖书籍的。现在想想,或许这样的转变不失为一种更完好的升级。让人在看累了或站累了的时候有个可供休息的区域。也可能因为这样的设施搭配,使得更多人来实体书店买书。

咖啡与甜点的售卖区设在一楼的收银台边。而休息区则设在二楼的中庭,面积不小,有三十几个座位。有圆桌长方桌,有靠背木椅也有长形布沙发,任君选择。听说深夜工作人员还会送上毛毯给在这儿看书的顾客。

花了一个多小时选了十几本书。主要是一些散文体的书籍,和少数关于生命与道德的书籍,而书名与作者也是鲜少人知的。这一年来总爱买些不属于畅销范围内的一些书籍,甚至有些作者说起都没人知道的。可我觉得这些人写的反而更贴近人性,更加真诚,更加的温暖。没有一点的浮夸或是哗众取宠。

能够遇见一本好书,就是你与它们的缘分,并不一定要刻意去挑选畅销书籍。书也有适合自己和不适合自己的。有些书,里面的某件事,或是某句话,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或人生态度。若是往好的方向走,那么就是极大的成就,该是万分荣幸且欣喜。

两年前我在广州北京路一家常去的书店遇见了几本好书。

那天书店正在搞活动,五楼有个区域放满封面开始泛黄,甚至有些书页已经受损的书籍,因此很少有人在它们身边停留。一般情况下,像我这种某种程度上有洁癖和完美主义者的人来说,是不会去选择购买旧书或受损的书籍。除非是很难买得到的一些书籍。

起初我是被一本名为《书店的罗曼史》的书所吸引,我觉得这本书名本身就给人一种很浪漫的感觉。接着跌入漩涡,无法“自主”移动脚步,在那小片天地,一本本地翻阅,精挑细选了近十本。有种满载而归的感觉,内心充满欣喜。其中一本《寂寞吗,雪人》,真的是特别好看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含有寓言的童话书。正如我喜欢的那位90后作者所说的“世界上所有的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里面的故事,就像在经历一场心灵与世俗眼光抗衡的战争——是始终坚信自己还是相信所有人说的那样去否定自己。我认为,如果是真实和正确的话,即使全世界都否定你,即使他们都不理解,甚至于不愿意去理解你,你也不可以否定自己所认识的。因为,有可能真的是全世界都被蒙蔽了双眼,而只有你才拥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和纯真的灵魂。

我相信今天选的这本由加拿大作者露辛达?瓦尔迪写的《德蕾莎修女——一条简单的道路》也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并让我学习更多关于爱与付出的事情。

将选好的书放在圆桌上,到一楼点了份红戎蛋糕(用红豆馅和奶油做的一款蛋糕),蛋糕的卖相和味道一样,香甜,柔软度适中。就是吃到最后感觉有点腻了。若是能配上一杯浓郁的曼特宁咖啡,将是最佳感觉。只是,我身上所带的银子都留给了那堆书,仅剩的二十元,也给我拿去买了块蛋糕以填补我开始咕咕叫的空肚子,虽然它不足以填满我的肚子,但此刻我不想过早地离开这家被书香气息环绕的书店,就只能忍受着肚子饿的煎熬,坐在那写点东西(选购的书还未买单,更未用礼品纸或素布包装好封面,我舍不得去拆看),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也越来越多,二楼三十几个座位都被坐满了,但不觉得吵杂。即便有三五好友围坐在一张桌上喝咖啡聊天的人,即便有人看起来是那么开心地畅谈,他(她)们都不会大声嬉笑去干扰别人。这是在书店特有的文化素养。大家都很自觉。

阳光快乐地跳入窗内,徜徉在靠窗的桌椅上,铺洒在墙角的木架上,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愉悦,又像只自在的猫咪一样慵懒。而书架上的书籍,就是带给人阳光的珍物。

书店文章6:红尘里,那抹书香

文/孙成栋

初见这家小书店时,我委实有些惊讶。想不到在这片灯红酒绿的喧嚣之海里,居然藏着一座流溢书香的“小岛”。

说它是“小岛”,是因为它被漫无边际、汹涌澎湃的市声包围着。四周歌厅、舞厅、酒店、网吧、浴城、商铺、球馆、时装屋等一应俱全,并且无一例外的高大敞亮、光鲜靓丽、风情万种,与素面朝天、风格简约的书店相比,反差极其强烈。我不由得暗想,地处这般位置的小书店,该是何等的孤独与寂寥。因为就连我这个“爱书如痴”的书迷,如果不是偶然走到它的门前,或者对书的气息不那么“敏感”,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里有个书店,纵然近在咫尺,也可能会擦肩而过。

走进店里,果然有些清冷,三三两两的读者站在书架前静静地读着、选着书籍,全然不似“包围圈”外那些商家的门庭若市。而四五十平方米的空间,也显得阨狭而逼窄,一条弯弯曲曲的过道只能容一人进出。角落里的收银台前,有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和一位略显年轻的女士。一个在接待结账的读者,一个在更新图书销售台账里的信息。从彼此交流时的言语、眼神和配合的默契程度来看,像是夫妻俩。一问,果然真是。只是两人的性格似乎属于“互补型”,男子性情敦厚、话语不多,女士热情洋溢、格外健谈,但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却蕴涵着一样的淡定与从容。

一边与女主人唠嗑,一边在书架前溜达。走走聊聊、翻翻看看之间,我竟然发现了这间“袖珍”书店的独特品位。它虽然面积不大,却玲珑而雅致,紧凑而精巧,布局上别具匠心;虽然外表简陋,却富有内涵,古色古香的陈设、写意格调的装饰,氤氲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也折射着主人的人文底蕴;虽然书籍的种类不算太多,却结构合理、搭配科学,既秉承传统菁华,又紧贴时代脉搏……

更令我感到小书店不俗之处的是,他们夫妇俩对读者的体贴与温存。在许多书店,书上的塑料封套是不允许读者在付款前拆开的,对长时间待在书店里看书却不买的人,态度更是“零容忍”。而在这里,夫妇俩却主动提示读者拆开封套,认真看清书中内容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几个小朋友站着看书时间太长,索性坐到地上,貌粗心细的男主人连忙塞过一张塑料凳,“宝贝,地上冷,别冻坏了。”“从小就喜欢看书,真是个好习惯。”女主人笑意盈盈地望着小读者们,那温暖的目光里澹漾着母亲的慈祥与师者的诚挚。夫妇俩也不像有些书店老板那样,只知道埋头卖书、赚钱,而总是很乐意与读者交流对读书、对生活的感受,仿佛挚友间的围炉畅叙,小书店漫溢着一份别样的温馨与知性。为了方便晚上前来“品味书香”的零星读者,夫妇俩不顾一天的疲累,常年坚持晚上10点打烊。“这些读者白天大都忙于生计,晚上才有时间来书店。我们虽然辛苦些,但值得。”女店主善解人意地说。一时间,我不禁为邂逅这间小书店而深感幸运。

女主人告诉我,她和丈夫原先都是一家老字号大书店的职工。双双下岗后,就开了这家个体书店。平常,丈夫在店里待的时间要多些,因为她还要承担照顾公婆和照料儿子上学等家务。这些年,尽管忙碌而艰辛,但内心却是欣慰、快乐的。每每想到有那么多书店倒闭,或是入不敷出,或是转行,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抑或被出租开起了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而自己的书店却在读者的关照下一直开到现在,内心除了庆幸,就是感激。特别是那些“铁杆”读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利场如何喧嚣、生计如何窘涩、前程如何坎坷、心路如何逶迤、背负如何烦冗、诱惑如何频仍,对书的眷恋、对小店的垂青都从未消减过。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发成立了小店的“书友会”,想方设法为小店扩充会员。

从此,我成了小书店的常客。每隔上约莫十天半月,就会来到店里,选上一两本心仪的书,与“夫妻店主”唠唠关于书的闲话。一来二去间,到小店里买书、聊书,成了我莫大的享受。只可惜书店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在我看来,最多也就勉强维持温饱。可这夫妇俩的脸上,并没有焦躁与颓丧的痕迹。相反,那清澈沉静的眸子里,还漾荡着一份看淡风雨、知足常乐的平和。女主人坦言,他们也曾想换个位置好些的店面,但租金贵得惊人,实在承受不起,只能默默地祈祷“书香不怕巷子深”了。

说实在的,我有时下意识地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以男主人的踏实勤勉,以女主人的聪慧干练,如果从事其他行业,恐怕会更“旺势”些。譬如开家烟酒店、服装店什么的,生意或许会比开书店红火得多,日子也会滋润很多。男主人坦承,自己也曾有过“改行”的念头,可与书打了半辈子交道,感情上怎么也割舍不了。那些不离不弃的读者们,更是给了他走过沼泽的勇气与动力,每每看着他们执著的身影出现在店里,他的心头总是涌起一种永不放弃的责任感,更由此获得了坚守下去的理由。“什么店都能‘停摆’,惟独书店不可以!”女主人带着玩笑意味的一句话,却让我领略到一缕盐碱地上的芬芳,令我陷入潮汐般澎湃的沉思。

滚滚红尘,一抹书香。其实,放眼更广阔的现实,与这“书香小岛”一样执著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书店、书人,他们在默默坚守甚至苦苦支撑中,在内心深处,明亮着一个不熄的信念。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一块块精神的明矾,让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乃至更多的角落,悄悄地、渐渐地远离了浮尘与浑浊……

书店文章7:童话中的美食文化

文/柳逢霖

书店中的儿童书籍,种类甚是繁杂,如何从眼花缭乱的童书中,挑选出最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就成了家长们最头痛的事情。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推荐一位德国作家——瓦尔特·莫尔斯。他以描述在魔法大陆“查莫宁”的趣闻故事,风靡于奇幻界。

《梦书之城》是瓦尔特·莫尔斯所著的最具代表性的查莫宁系列小说,曾被媒体评价为:“一本连脚注都灌满灵感的瑰丽小说”。故事讲述的是诗龙堡的居民——年轻作家“传说雕龙”戏尔得衮斯特,在其诗艺教父丹斯洛去世后,拿着丹斯洛留给他的一篇优秀手稿,独自一人前往书乡市,寻找手稿作者的历险故事。

故事的发生地是查莫宁大陆的书乡市,那里的街道上,有鳞次栉比的书店,每位居民都与书报杂志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书乡市的地下世界,也是一个巨大的藏书库。那里有在天上飞的书,也有看过一眼就会中毒的“凶恶书”,就连日常甜点“书灵糕”,也都是以书的形态出现。

莫尔斯的另一部作品《巫魔师》,更是跳脱了想象力的桎梏。乍一看书名,认为又是一部《哈利波特》或《魔戒》之类,记述魔法王国二三事的作品,可出乎意料的是,除了魔法与炼金术等标配元素外,《巫魔师》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食童话”!

其实,早在《梦书之城》中,莫尔斯就已经以想象力丰富的魔法美食,吊住了读者垂涎欲滴的视觉和味觉。尤其对书灵糕的描述:外观如同书本的甜点,表层嵌着果仁,里面还包着糖水苹果的内馅。若是用银针在侧面一戳,流淌出来的肉桂味酱汁,看起来就宛如缎带书签一般。这些细致若微、吊人胃口的描述,仿佛一闭上眼睛,书灵糕就能飘着香味儿,闪闪发光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一般。

而在《巫魔师》中,莫尔斯又以天马行空的笔法,为读者展现了一道道来自查莫宁大陆的魔法佳肴。譬如堪称“幻觉餐”的鲑鱼丸,不仅食材选取的是产自查莫宁大陆最清澈,且最危险河流的鲑鱼,而且还要往里面加入睡眠草、幻想百合等多种香料调味,揉成圆圆的小丸子,然后再用薄如蝉翼的糯米薄饼轻轻包裹,最后将其吊在升腾着蓝雾茶蒸汽的锅子上,等待七千下心跳那么长的时间后,这道最负盛名的盛水潭鲑鱼丸就做好了。据说,这种神奇的鱼肉丸,哪怕只咬上小小一口,就会让你在一瞬间变成一条鲑鱼,享受在河流里畅游的感觉。

读者就这样跟随着巫魔师埃斯平的一个个炼金术实验,以及他一场场精湛的烹饪,徜徉在查莫宁大陆的魔法世界中。那些精妙绝伦的菜肴设定,以及菜肴背后的神秘故事,都让人不禁会想,若是作者莫尔斯没有成为一位作家的话,那他肯定是一个优秀的菜谱学者。

书店文章8:城市旧书店

文/姚文学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背靠大树,近水楼台,相比偏远的乡村、小镇,拥有一种人气聚集旺盛的优越感。譬如说,旧书店铺的芳踪墨香,就是只有到城市里,才能觅得见的一道别具风味的文化风景线。

旧书店铺,旧书地摊,是城市里的矿山,多少清贫读书人,怀揣一颗颗耐烦之心,默默无语在那里挖掘、翻阅,常常会获得一种意外的惊喜,虽然淘出的绝对不会有黄金珠宝,但在他们的慧眼里,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有很多东西的价值远比金银高贵。那一排排旧书,岁月流淌,染黄了它们的身体,穿着和稻谷一样颜色温暖的衣裳,让人赏心悦目。旧书,是人类的另一种食粮,风雨洗礼,吉光片羽,犹如坛坛窖藏陈酿,春风大雅,秋水文章。

社会永远向前,历史渐行渐深,街市繁华,车来人往。那么多前辈文人学者,诀别人世已经多年,但他们生前呕心沥血写下的书籍,今天依然还能鲜活闹市一角,静静守候隔世知音的光临。前辈风范,山高水长。真乃人死灯灭,灵光永驻。文化的传承,历史的积淀,古往今来,通向明天的路上,人们的阳光会更加灿烂,大地上生长的果实也会越发丰美!

旧书店里的书中,有的不仅品相完美,出于大家之手,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是珍贵的学习研究资料,对后辈读者能够起到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每当在那儿发现此类旧书,我一边如获至宝暗暗窃喜,一边也默默为它们及其作者深感委屈,真不知道这样的书籍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曲折,是主人迫不得已忍痛割爱?还是主人喜新厌旧另有新宠?竟惨遭抛弃,流落到贱价交易的场所。大约十多年前,省城卫岗的一条马路边上,天天有一位瘦弱的老人,在那里摆着一个特别的地摊,专门销售旧书旧刊。我每天上下班必经摊前,经常忍不住蹲下身来,挑挑捡捡,不时会有眼睛放光的时候,往往花一点微不足道的零钱,就能得到一两本自己喜爱的读物。那些旧书至今保存,有的常读常新,每有新的感受,难免就会怀想起那位风中卖书的老人,一把嶙峋瘦骨,却闪烁出满面的奕奕神采。书籍,无论新旧,哪一本后面不隐藏着一堆沧桑人世的牵扯呢?

频繁光顾多家旧书店铺,有时,仔细打量打量那些各具特色的字号,便油然产生出无限的遐想来。它们的名字,大都散发阵阵书香雅韵的浓浓气息。什么博学阁、书香阁,一个“阁”字,尽显风流,立即就会领你登临高处,放眼望去,饱览山水风光;什么海涯、海云,一个“海”字,内涵何其茫茫无边,让你恍然觉得,仿佛身边站立一位白发苍苍的名儒硕彦,正在语重心长地提醒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增知、弘知、行知,一个“知”字,又令多少人抖擞精神,睁开渴望的眼睛,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前进的动力,谁不希望懂得更多的知识呢?由此推断,家家幕后的店主应该都是当代的文人秀才吧。旧书店的使命是光荣的,挽留下那么多尚有哺育功能的不该早早回炉的精神财富,为读书人搭建起一座红娘式的桥梁,让他们相互之间自由接力,使文化的种子代代生根,遍地开花。微薄的经营利润,岂能衡量其存在的价值?城市旧书店里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深远广大的意义。

董桥先生说得好,小书店比大书店温馨,旧书店比新书店神秘。董先生博学多识,妙语连珠。这样的话语,来自生活的深处,是心灵敏感的清爽回音。汽车时代,电脑时代,数码时代,不管时代多新多亮,偶尔摸一摸前人思想的脉搏,聆听远方先人的心跳,天地悠悠,时空收缩,妙哉美哉,自然而然别有一番滋味涌动心头。

古今不是隔壁邻居,旧书新人实属祖孙同堂。

书店文章9:书店在上面

文/李新刚

去某市开会,会议断断续续要几天才能开完。闲暇之际,我不喜欢游玩不喜欢打牌不喜欢聊天,惟一的爱好就是看看书,于是就想去附近的书店买本书看看。

吃罢午餐,我独自一人上街。市区还是很繁华的,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边店铺人来人往流红淌绿。我问路人:“这附近哪里有书店?”一连问了几人,均摇头不知。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知道的,他指给我一间书报亭,我去那书报亭一看,花花绿绿的书报,晃入眼帘。

这书报亭还卖烟,我知道不买他一点东西,他是什么也不会给你说的,于是买了一盒烟问:“请问师傅,你们这里的新华书店在什么地方?”他还真知道,于是我按他的指导,坐了公交车,几站之后,果然看见一座大楼前面竖着“新华书店”几个大字。于是我下车,走去书店。

书店门口一边一个美女,为我揭开透明帘子,笑容可掬地弯腰说:“先生请进。”我这先生也礼貌地点点头算做回礼,然后走了进去。可进去一看,不对呀,这哪是书店?里面卖的是食品和蔬菜呀!我以为自己看错了,赶紧出来仰头再看,是呀,“新华书店”几个大字明明竖在这里?于是问美女:“这不是新华书店吗?”美女说,这是新华书店的地方,可现在没几个人看书买书了,他们生意不景气,就把一楼租给他们了。新华书店在上面。

于是我穿过一片菜区,再穿过一片食品区,还穿过了一片肉区,找到了上二楼的自动电梯。来到二楼,电梯口还是一边一个美女,笑容可掬地弯腰说:“先生请进。欢迎您前来购物。”我这先生还是有礼貌地点点头算做回礼,然后走了进去。一看,又以为自己眼花了。这也不是书店,明明大厅里全是卖衣服的。难道我脑残了,连衣服和书籍都分不清了?于是我再问美女:“这不是新华书店吗?”美女还是说,这是新华书店的地方,可现在没几个人看书买书了,他们生意不景气,就把二楼租给他们了。新华书店在上面。

于是我穿过一片女装区,再穿过一片男装区,又穿过了一片童装区,终于找到了上三楼的自动电梯。刚踏上电梯,却见一旁竖着一块牌子:自动电梯尚未完工,请走楼梯。于是我找到楼梯,走了上去。还没上去,就听见了乒乒乓乓的撞击声和电钻刺耳的叫声,这三楼在干什么呀?原来,三楼有一半的地方正在装修,之后才知道这里又有一半地方租给了卖家电的商人。

目光穿过一片嘈杂,看见了一排排书架。书店里,零星的几个人走着看着翻阅着。书店前面,是几位书店员工,他们几个人围在一台电脑前认真地玩着什么,我上去问:“文学书籍在哪片书架上?”其他人不理,一个坐在桌子上的中年男人用手里的烟头朝天一指,算是回答我了,可我太笨,还是不知道文学书籍在什么地方,只得自己慢慢去找。

这就是我在三楼享受的待遇。

看着书店寥寥几个顾客,心想也难怪那些员工懒洋洋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热爱学习、勤奋读书优良传统的民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读书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但是一定时期以来,我国国民读书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7年,我国的国民阅读率从50.4%下降到了38.7%,全民阅读率处于“下跌”惯性之中。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热爱读书的温家宝总理一直在提倡全民读书,他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想到这里,我的心有点伤不起了,想想自己这几年能读几本书?要不是开会闲得发慌,自己能来这里吗?

书店文章10:旧时天气 旧时书店

文/阿眉

张潮在《幽梦影》里写:“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几百年过去,拜高科技之赐,如今读书在我这儿,早已抛开读经读史这种分类法,而是按载体格式分成三类:纸本书、PDF、TXT。网上书店买来的纸本书堆在床头每晚睡前看二三十分钟,图文并茂PDF格式的电子书在电脑或平板电脑上读,纯文本TXT格式的书存在手机里,坐车等人超市排队这类时候看一段,曾有许多年抱怨没时间读长篇小说,刚才拿过手机数一数,开始用手机读书后,几年来蚂蚁搬家地已经读了几十部,其中甚至包括一部近百万字的大部头。

与此同时……是的,我难得再进书店了。最近单位发了张某图书大厦的购书卡,大概算是职业教育培训的一部分,这才找一天午休时间坐车去书店买书。

一两年没来,图书大厦仍是老样子,一楼各种畅销励志图书摆在进门醒目处,各种图书音像文具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卖场的四层大楼。提上空购物篮开逛前,心里先定下一条原则:既然好不容易跑趟实体书店,已经在网络书店里收藏待购的,就尽量不要买了,希望能在关键词全然失效的书架间有点新的发现。

半个多小时过去,不但看到好几本已经收藏打算买的,甚至还看到两本已经在网上下单正在路上的书,新发现却寥寥无几。一眼瞄到海豚出版社牛津授权的两卷本《董桥小品》,这套书在网上看过一眼目录,因为是精选集,大部分文章早就读过,可是当面前不是网页上的封面照片和目录简介而是一本真正的书,才注意得到小巧的开本,疏朗的字体排版,精装烫金的封面手感好得要命,打开来还有小小一张藏书票……拿着书左看右看最后还是放进篮子,好吧我买的是装帧,可是买书买装帧这种事,可不是只有在实体书店里才做得出来吗?正好应景。近些年,关注的作者和主题出了什么书,书没上架作者和出版社已经在微博和豆瓣等网站开始吆喝,想在满架新书里找出本未经宣传的恢恢天网扫过的沧海遗珠来,还真的不容易。

说起来不是不惆怅的,从三天不进书店就若有所失超过一周不在书店花钱顿觉人生无味,到现在因为要花掉购书卡才会进书店,曾经沉迷不已,却早已从生活中渐渐淡出的事物,当然不止是书店。“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那些逛书店的美好记忆全是真的,只是回不来了,就像旧日朋友重逢时客套的寒暄、复刊却面目全非的杂志、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电影三十年后的翻拍……加缪先生有句名言:唯一的天堂就是人们已经失去的天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