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里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学校里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1:捉虫

文/潘韵瑶

我们学校里有一大片菜园子,所以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瓜果不断!我们也就经常能吃上自己种出来的放心的生态蔬菜,幸福吧!

前段时间,有一片菜地我们又种上了白菜,课余时间,我们就去菜地里捉虫、拔草。今天早上我们组几个女生又来到菜地捉虫。一眼望去菜地一片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可是我蹲下来的时候,发现眼前的几片菜叶都有大小不一的洞,这肯定是菜青虫干的“好事”了,我扒开菜叶细心地找起来,哇!还真的被我找着了,有两条大青虫正吃饱了躲在菜叶背面睡大觉呢?可是这大青虫看起来挺吓人的,不敢用手去拿,也不敢把它捏死。我记得老师告诉过我们,你们不要小看它们,现在是一条难看的大青虫,过段时间它们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呢?想到这些,我还真不忍心对它们下“毒手”。可是不拿也不行啊,谁叫它们非要抢我们的菜吃。我用两根小棍子小心地把大青虫一条一条地夹进大碗里,然后又继续寻找。不一会,我们的大碗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小半碗大青虫,看来我们今早的收获还真不小呢。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2:快乐的春游

文/李若尧

星期四学校里组织去春游,今天可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前几个星期,妈妈就说要带我去无锡看樱花。可是妈妈一直没有空带我去,今天,妈妈总算有时间带我去玩了。我们先去了鼋头渚风景区看樱花,到了那里,可惜樱花都谢了,只有一点点的花了。不过,我觉得鼋头渚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在迎接我们,这些花开得很美丽,有些我还叫不出名字呢!我和这些花拍照留影,我想把这些美丽的花拍在照片上带回去。我发现,有一种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很像猴子的屁股,还很像“吃人花”,我觉得有点害怕,赶紧拉着妈妈离开了。在路边的小山坡上,我还发现了春笋呢:这些春笋真的像课文中小作者写的那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下午,我们又去了三国城,那里一派古时候的景象,我在这里看了好几场表演,还认识了三国时一些有名的人:张飞、吕布、关羽、刘备、貂蝉。爸爸告诉我吕布是最厉害的。我还和“张飞”一起骑马,坐在马上,“张飞”问我:要不要加快点速度。我的屁股被颠得好疼,心想就不要加快了吧。可是快到终点的时候,他又加快了速度,我感觉他好奇怪,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加快速度了呢?这还是我第一次骑这么快的马呢,真刺激!在看表演之前,我还听到了广播里在唱:“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我可是学过的呢,就跟着一起唱起来。这时我想,如果下次我们去唐城,说不定还会有很多唐朝时候的古诗呢,所以,我的愿望就是下次去唐城游玩。

无锡风景区里的东西还真有特色:有树桩小路,有亭子垃圾箱,有马车椅子。一路上从柳树上飘下来了很多白色的柳絮,飞来飞去,我还以为是下雪了呢。

今天的春游实在是太开心了!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3:儿时记趣

文/孺子牛

清明到了,学校里照例放了三天春假,班上许多同学趁此机会回家去了。我却没有回家,而是与同窗好友殷海积、许效约一起去玩了一趟蓼莪。

蓼莪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山麓上有一座千年古寺,规模宏大,单殿堂就有九十九间半之多。据传,寺内有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的真迹,藏经楼畔还有一株巨型的批杷树,它年年开花结果,然果内从来无籽,堪称寺内一绝。

清明节一早,我和许效约一起赶到了殷海积家,他早已在门口等候我们了。因为,我们曾经听当地的老年人讲,到蓼莪寺进香的香客都可以免费享用寺里供应的斋饭,所以我们只在殷海积家喝了两碗稀饭,包了几只馒头就匆匆地上路了。

约莫八点来钟,我们已赶到了山脚下,在殷海积的奶妈家休息了片刻,吃了一个馒头,喝了点儿凉水,就沿着蜿蜒的羊肠小道一鼓作气地向山顶攀登,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的功夫,高高的山顶已经在我们的脚下了。这时,我们才发觉身上的衬衫全都湿透了,腿肚子也有点儿发酸。我们坐在山顶的大石头上不住地喘着气,殷海积抬头向前望了一望说:“我们快些个下山吧!你们瞧,那边山沟里有一泓清凉的泉水,味道可好着哩!让我们冲下山去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饱,然后再翻过对面的那座大山,就可以见到蓼莪寺了”。

“哎呀,我的妈呀!还要爬过那座大山?我可真的没有劲再爬了”。许效约大声地叫嚷着,一边索性在大石头上躺了下来。

殷海积站了起来,看我们没有想动身的意思,随即转过身去,顺着下山的小道飞快地冲了下去。我望着他越去越远的背影,无可奈何地把许效约拖了起来,一起沿着殷海积走过的小路踉踉跄跄地奔了下去。

也许是由于我们休息了较长时间的原故吧,这次下山居然没有费多大的劲。

当我们奔到山下的时候,殷海积早已喝足了泉水,坐在泉边的草坪上等候我们了。见到我们前去,随即从书包里掏出六只馒头,“来吧!一人两个,让我们把它统统消灭掉算啦!反正到了寺里有斋饭吃,带了这些东西也是累赘。喏,这里有一个小茶杯,你们用它舀泉水喝吧,小心别打破了,回来的时候,我们还要用到它哩”!

说老实话,这时我们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所以用甜津津的山泉就馒头,简直比酒席上的山珍海味还来得好吃。

吃完馒头以后,殷海积就命令我们躺在草地上闭目养神。他说:“眼前的那座山要比我们刚才爬过的山还略为高一点,必须好好养精蓄锐,才能一鼓劲儿冲上山顶”。

约莫过了一支烟的功夫,殷海积突然跃身而起,大喊一声“弟兄们冲啊!”随着一声令下,我们就像三只小兔一般飞快地沿着对面山上的小路直往山顶上窜。不多一刻儿,我们就冲上了山顶,而且看到了那座早已向往的蓼莪古寺。这时,我们再也顾不得休息了,差不多以一百米冲刺的速度一口气跑到了寺院的门口。

寺院的大门半开着,庭院里长满着青苔和杂草,整个院子里静悄悄地听不到一点儿声音。我们怀着极其虔诚的心情轻轻地步进了山门,迎面望去,只见守门的“哼哈”二将的身上积满了灰尘,而且身子已经明显地有点儿倾斜。“四大金刚”的身子也已经多处开裂,硕大的雨伞和琵琶倾倒在金刚的身旁。只有二殿正面的匾额仍旧一尘不染地悬挂在上方。上面写着“无事山家”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旁边的落款是“祝枝山题”。无疑这便是传闻中的祝枝山的真迹了。

二殿的两侧是回廊式的“藏经楼”,两边的楼梯早已荡然无存。不少楼板已经掉落,无数个装满着经卷的藏经厨站立在摇摇欲堕的楼板上,有的已经倾倒在一边,大量的经卷散落在地上化为尘土。眼见这种倒坍败落的情景,我们的心中产生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在藏经楼的西侧,我们找到了那株名噪一时的“无籽枇杷”。那株枇杷树确实不小,树寇足足有一间房子大,而今除了南边的一小枝上尚有几张绿色的叶子外,其余部分全部已枯死了。

转过藏经楼,我们信步来到了“大雄宝殿”。中间的“三世佛”和周围的十八罗汉的头顶上都结满了蜘蛛网,浓重的霉味直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在大殿的廊檐上几个身穿补丁衲袄的和尚正在用砖头架着铁锅煮粥。由于年深月久,旁边的墙上已被熏得一片漆黑。

大雄宝殿的后侧是僧尞,里面摆着许多长长的条几,这大概原本是和尚们用膳的地方,再向西去是一个很大的厨房,锅台一片漆黑,案板上堆积着厚厚的灰尘,只有屋角里那几口直径两米以上的巨大铁锅依然张开着大嘴,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当年的鼎盛和眼下的荒凉。

当我们再次折回大雄宝殿的时候,老和尚们已经开始用膳了,望着锅里稀得几乎可以照清脸孔的薄粥,我们再也没有勇气去分享他们的斋饭了。

这时,我们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直叫,而我们出来时所带的馒头又早已在路上吃光了。口袋里虽然还有几个零钱,但在这荒山野林里,何处又能买到能充饥的东西呢?

还是殷海积有办法,他说:“听大人们说过,在蓼莪寺南边不远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我们到了那里也许还能弄到一些东西来‘祭祭我们的五脏庙‘”。

我们迅速地步出了山门,穿过树林,径直走到寺前广场的边缘,发现广场的东南角上有一个小小的缺口,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很陡的石砌阶梯,下面是一条向南延伸的小路。我们下了阶梯顺着小路约莫走了五十来米,就发觉已经进入了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桃林。这时正好桃花盛开,这条碎石砌就的小径在桃树下顺着山坡蜿蜒地向前延伸。阵阵微风吹过,粉红的花瓣就像红雨一般落到了我们的头上和身上。桃林深处一座四方的竹亭建立在路边,凳上放着一只拎水用的大木桶,里面盛着半桶尚有余温的大麦茶,这时我们正好又饥又渴,于是就轮流端起竹舀子喝了个饱。

当我们走出桃林的时候,看到迎面的竹林,跨过了横在小溪上的中石桥,眼前就出现了一排整齐的房舍。这时,太阳已经直照头顶,正是吃中饭的时候,我们看到不少人正在走进一年大厅模样的场所,里面摆着许多桌子,有的人还正在用饭,我们估摸着这大概是村里的一个饭店,于是就大胆地跟着人们走了进去,并拣了一张靠边的桌子坐了下来。服务人员见我们是新来的陌生人,随即前来询问。我们老老实实地告诉她,我们是道南中学的学生,是专程到蓼莪来春游的,原以为在寺里可以吃到斋饭,所以出门时只带了很少几个零钱,谁知到了寺里一看,那些老和尚们自己都吃不饱肚子了。我们只好到这里来看看,不知能不能卖几个馒头或烧饼之类的东西让我们临时充一充饥。服务员听了我们的解释,微笑着说“小朋友,莫要着急,我们这儿是公共食堂,不是饭店,来我们为儿吃饭的人是从来不会现金的。你们既然是山外来的客人,当然也不能收你们的钱。我马上给你们端饭菜来,你们就放心地吃吧!吃饱饭后,还可以到太湖边上去看看我们的公共养鱼塘。”

由于我们已经饿极了,所以服务员给我们端来的饭菜很快就被我们一扫而光。临走时,服务员还特意送来了一包馒头,说是给我们回家的路上作“路粮”。

饭后,我们在服务员的指点下,参观了村里的“公共鱼塘”。几十个鱼塘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太湖边上,鱼塘和湖滩之间是一条约莫两米来宽的水泥便道,道路的两旁夹种着桃树和垂柳。站在水泥路上,环顾四周,整个村庄倚山面水,桃园竹林相映成趣,宛若仙境一般。

在鱼塘边上,我们正好碰上了一位正在给鱼儿喂食的老人,他告诉我们“这里的山林和土地原本都是蓼寺的寺产,整个村上的住家全都是寺里的佃户,若干年前,寺里的方丈圆寂了,不久,蓼莪寺就衰败了下来,不少和尚外出挂单了。这些山林和土地也就没有人再来过问。于是,我们这些佃户把它变成了公产,并专门推举了能人来负责管理。打那以后,我们这里的土地、鱼塘、桃园和竹林都成了公共财产,一切生产事宜全由村里统一经营和管理。生产成果供全体村民共同享用,眼下大家的生活还过得挺不错哩”!

听了老人的介绍,望着眼前的景色,我们仿佛感到自己已经闯进了陶渊明老先生笔下的武陵仙境。我们寻思,假如到处都能这样,岂不是进入了“大同世界”的境界么?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浑身感到特别有劲,因为,在这次春游中,我们虽然未能见到千年古寺的“鼎盛香火”,却在另一个地方依稀地看到了人间美好的未来。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4:校园的银杏树

文/王韵涵

学校里种着许多的花草树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挺立在校园东边的那一排银杏树。

银杏树挺立在那里,特别显眼,不仅给校园增添了许多生机,更像站岗的士兵,守护着我们美丽的校园。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银杏树也毫不逊色,它悄悄地披上一层绿纱,它美丽的叶子就像一把把绿色的伞,给我们带来凉爽。秋天,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银杏树纵横交错的树枝上结满了一个个又大又圆的银杏果。严冬,银杏叶渐渐枯黄,一片片黄叶,在北风中飘荡下来,给地面铺上一层“金毯”。

清晨,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上做操;中午,小伙伴们在树下看书、嬉戏,用银杏叶做书签;傍晚,同学们回家了,银杏树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说:“再见,我会守护好学校的。”

这就是我们母校的校树——银杏树,我爱银杏树!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5:我所期待的双休日

文/王嘉文

封闭在学校里,每天盘算着再过几天就可以回家,多么想在双休日里歇歇脚啊!

可是双休日里还是不得轻松,要写作,要上辅导班,要预习和复习。唉!那种忙碌的程度,决不亚于在学校里读书。干脆不说什么双休日,还是叫星期七吧!我们什么时候能真正过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周末呢?

我希望双休日里能踩着滑板在水泥路上享受“飞”的感觉。到那时,我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自由的幸福,什么叫无忧无虑的心情。看着路边嫩绿的小草,迎着徐徐而来的凉爽秋风,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啊,这一切宛如一首无韵的诗,一首无谱的歌,多么畅快淋漓,多么自由奔放。

我希望双休日里,能和小伙伴们玩得天昏地暗:在竹林里捉迷藏,在公园里追逐,在隐蔽的地方搭建秘密基地,在池塘边比赛钓鱼……当然,我也会将作业做得工工整整。我希望在双休日里能听听音乐,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奶奶家的院子里一起晒晒太阳。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6:学校里的景色

文/付斌元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一年四季我们都在这里面学习、玩耍。

春天,阳光明媚,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好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洋,白白的杨絮好像一朵朵棉花。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读书,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夏天,一朵朵小花争奇斗艳,绿树成荫,同学们在操场上做着早操。

秋天,树叶黄黄的,大树挡住了乒乓球馆,乒乓球馆里有好多好多乒乓球明星的照片。

冬天,天上飘落白白的雪花,树上堆满了积雪,我们开开心心地在校园里打雪仗。

我喜爱这个美丽的校园!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7:崩溃的夜晚

文/何竞

白天,她看起来和学校里任何一个老师都没什么两样。

“5·12”汶川大地震后,北川中学的师生迁徙到了绵阳,在长虹培训中心,建起了他们的临时学校,几十顶帐篷下面,住着刚从惊恐中挣扎着走来的学生,白天,她和老师们会一遍遍在帐篷与帐篷之间穿行,看看“孩子们”好不好,有什么要求。

夜晚来临了,她忽然崩溃了。

她坐在旗杆下,上面飘摇的三面旗帜,黄昏时分都已被学生收下来,叠好,准备明早再升,现在,她头顶是空荡荡的,坐着的水泥台也是,她抱着膝盖呜呜哭时,仿佛给自己织了一个“结界”,方圆十米,抬起了不少眼睛,透过黑漆漆的夜,看向哭泣的她,但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安慰。

校长愁苦着一张脸走过来,叹口气,竟将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你们志愿者白天和黄老师聊过,你去劝劝,她可能会听吧。”我望望旗杆下的黄老师,又看看校长。他告诉了我黄老师何以至此:在5月12号那天,黄老师唯一的女儿被压在了废墟下,她晓得女儿是救不出来了,当时很乱,学生惊恐失措,她作为带队老师,不能耽误,带着一队学生,连夜从北川走到了绵阳。她在路上一滴泪都没落,一直小心照看和安慰着学生,给他们打气。到了这里,她白天也笑呵呵的,但我们都看出来了,她不对头啊,不哭,是不对头的……

校长的话,我听懂了:黄老师太需要一场眼泪了,她在白天的坚强,如同一副铠甲,沉重地穿在身上,她实在太累了,再不脱下,再不释放,可能真的要“不对头”了。

我走过去,感受着黄老师的哭声,她筑了一堵高墙,将自己困在里面。我硬着头皮闯过去,想象中墙倒砖跌,轰然落地,我尴尬地站在她身边,就在靠近她的刹那,意识到自己失去了语言的力量。

我能对她说什么呢?当年我还不是一个母亲,但我忽然就懂得了一个母亲的心肠,她女儿压在乱砖碎石之下,她是多想用自己一双手,刨出孩子小小的身体,再抱一抱她,在人间,母女一场,她竟连女儿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便带着学生转身离开废墟。她有多恼恨自己啊,在这无星也无月的夜里,她忽然就爆发了心中所有的创痛和委屈。

语言,对此刻的她来说,该是多么苍白无力。我甚至因为自己冒冒失失的闯入而后悔了,但指尖已触到她肩膀。说句公道话,她哭声其实并不大,将悲怆都压抑着,肩膀猛烈地耸动,身体折起来,脸埋在下面,沉闷的哭声,仿若从地底传出。

我在触到她肩膀时,心底一酸,仿佛她将千钧的伤痛,也转移到我手上,接下来的事,容不得我细细思考或者选择,一切都循着本能行事:我坐下来,抱住她的肩,她的每一次抽搐,每一声哀哭,都从她的身体,传递到了我的身体。很快,我的脸上也湿漉漉冰凉凉地排满了眼泪。

我哭着,为她不再归来的孩子,为她咬碎牙齿担责的坚强与勇毅,上天有时何其残忍,要将美好撕裂,毁掉幸福,谁有能力去一一抵挡命运的不堪?在生与死的边缘,她放弃去当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和当时北川废墟上无数母亲做的那样,她们明知自己孩子已亡故,还是去刨,去挖,去掘,十个指头血迹斑斑,眼睛流不下泪,流下的是殷殷的血。她何尝不想如此?但她除了是母亲,还是一个老师,她选择了后者,从此欠下对女儿的债,永生永世不得偿还。

愧疚压垮了她,她如何能原谅自己?

那么,就哭吧,让我们一起用泪水去洗刷那些悲痛欲绝,那些永恒遗憾,她的身体是一张悲伤的弓,只能在黑夜弹出哀绝的调子,细碎而绵密的哭声,如果能抵达天堂,她会不顾一切冲到天堂的入口,去找寻自己小小的女儿,再给孩子一个亏欠的拥抱,牵着孩子软软的小手,交到天使手里。如果能做到,她愿意上天下地,愿意放弃一切。

可是,她什么都做不到。那么,就让我们哭吧,愿生者释放,死者安息。哭完之后,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8:遗 zhu

文/流星、划过天际

最近学校里盛传5.19地震的消息,搞得一个个人心惶惶,说是恐慌,但是我在每个人脸上看见的,却是带着探险般好奇的表情,无论是教室里,宿舍,食堂,上课的途中,总有一群人在有说有笑地谈论着这个话题。然而,此时的氛围却没有那么凝重,紧张,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是无聊的学校生活的一个笑料,小插曲。

打电话告诉朋友,最近注意着点,他们却都说我太多心了,弄不好给抓去说我造谣。其实,我觉得,不管有没有,平时留个心也不是什么坏事。

相比之下,地震这个话题在更多学生眼里却是一个笑谈。 有人说:都要地震了,现在我们该干嘛就得干嘛,趁着现在有机会,吃好,喝好,玩好。有人补充道:我们也要回去把该收拾的东西给收拾了,什么银行卡,饭卡,学生证,身份证,还有某些贵重物品啊,都赶紧的收拾好了,地震一来,赶紧拿了就跑。也有人说,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注意了,要穿多点,整齐点,不要到时候衣冠不整的跑出去丢人。还有人再商量着,万一没有机会活着跑出去,就让身边的好朋友记得,每年清明的时候多烧点钱啊,帅哥啊,什么的,钱还要大小都得烧,不要只烧毛爹爹,不然到了下面找不开……也有些更是笑称还不想死,还没结婚,还没生孩子。还有许多的事情没来的及干呢!

生命,这个无比严肃的话题此时显得无比淡然。

最近,学校建了临时避难场所(操场),搞起了逃生演习,老师也教些地震时的注意事项。一切进行的那么有条不紊。辅导员让我们严肃对待此次演习,但是不要有任何恐慌,说真的,我在任何人的脸上都寻不到一丝关于恐慌的痕迹。也许,我们还是糊涂的。

实话,我不担心地震是否真的会来,一直以来,我感觉自己都是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事情,从来不会想到,天摇地动是什么感觉?而我心里隐隐担心的,是那些亲人。只要他们都好好的,别的也就无所谓了。呵呵,这也许就是血脉相连的力量,只要我爱的和爱我的人好好的,一切也就好了。

写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小小的目的,记录下我此刻的心情,也许,以后真的就没机会了,有谁会料到自己生命何时终结!也许下一秒,你就见不到我了。也许,若干年后,我还好好的。

只是想在这个流言纷飞的时候,记录,我也曾经经历过。反省,我人生的意义,价值。告诉你,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过。

我的人生是失败的,因为我一无所有,还什么都不会。我又是幸运的,有爱我的爸爸妈妈,还有一群关心我,容忍我的铁哥们。可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我还没来得及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还没对那些我愧疚的人说声对不起,还没赚钱孝敬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享受我的美好人生,还没体验社会的酸甜苦辣。

如果流言真的成为现实,我想告诉你,如果有来生,我想你是我的儿女,我要用生命来爱你,呵护你。

如果流言真的成为现实,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很久了。

如果流言真的成为现实,我想告诉你,对不起。

如果流言真的成为现实,我想告诉你,我不再倔强的坚持。

如果流言真的成为现实,我想告诉你,我……

关于学校里的文章9:妈妈的手

文/越长大越怀念

上大学后,在学校里那一条条沥青小路上,难免会见到一对对校园情侣们手牵着手或者女生挽着男生的手臂;又或者见到一些闺蜜朋友们手挽手肩并肩一起走。这一道道小风景让人心生暖意。

一只手牵着另一只手,这不仅仅是一对对情侣恋人之间甜蜜的小细节,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亲密无间。本能之中不自觉找到对方的手,心里才会觉得踏实。

我喜欢特别是在冬天手牵着手的那种感觉,一只手温暖着一只手,这中间不为其他,或许是为那只冷的手增添暖意,也或许是牵着她的手会让自己觉得有一丝安全感,就会感觉到她就在我的身边;我也喜欢和家人,闺蜜一起在喧闹的街道中手牵手肩并肩地走,或许是因为怕我们都会在偌大的街道上走散,因而找不到对方。这或许是我一个小小的习惯。

记忆就像海滩边指尖拨着沙一笔一划的画面以及留下的足迹;就像在白纸上用铅笔将画面都填满的一幅画,在一笔一划中过往的一幕幕情景逐渐清晰。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活蹦乱跳地跟在妈妈的后面,她的小手被妈妈紧紧的握着。经过一家又一家的小商铺,小女孩不自觉抬着头看着店内鲜艳的东西,当看到喜欢的便嚷嚷着想进去看看,东瞅瞅西瞧瞧的小孩本性让妈妈无可奈何。

“妞妞,跟紧妈妈了哦,别跟丢啦!”“妞妞,快牵着妈妈的手,妈妈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哟!”小时候的我就是这么活蹦乱跳,什么东西都想看上一看,瞧几眼才肯走。妈妈有时候也感到无奈但又不好说什么。她一路上叮嘱我要牵着她的手,跟着她走,时不时低下头看看我,她一直握紧我的手。春去秋来,妈妈牵着我的手,牵了好久好久。

小的时候家人总要牵上我的手,以免我在好奇地看着周围一切的时候走丢了。不过我还是喜欢握着妈妈的手,走过一条又一条熟悉的大街小巷。虽然妈妈的个子小,她的手却很暖和,很舒服。我还记得妈妈定期就会修剪自己的指甲。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个不解的问题,妈妈弯下腰,刮刮我的鼻子,笑着对我说:“因为怕咯到你的小手呀。”

时过境迁之时,那一条条熟悉的街道,很多店铺搬走后又会新来。而我渐渐长大,十八年的岁月痕迹爬上了妈妈的眼角和头发,妈妈的手也逐渐变粗糙了。我也很少握着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过熟悉的街头。有时候,我厌烦妈妈的唠叨,和妈妈闹情绪,我甩开她那细细的手臂扭头就走。但是到最后,妈妈还是会主动握紧我的手,主动照顾我,关心我。

直到现在,我习惯着好闺蜜好朋友或者家人的手一起走在路上。直到大学,没有妈妈那双温暖的手陪在我的身旁,但是我还是会靠着内心中妈妈种下的温暖走过每一个路口和每一个阴天。尽管我难得回一次家,但是回家后的我一定陪着妈妈,握着妈妈的手经过熟悉的街道。

开始的开始,我还是个孩子。现在的现在,我依然是妈妈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孩子。我想念妈妈的手,我怀念妈妈和我一起手牵手的日子。十八年来无言的呵护和温暖的陪伴,妈妈的每一声温柔抚慰,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生命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