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教师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教师的散文1:品读九月

文/刘春利

九月如歌,教师是动人的旋律;九月如诗,教师是永恒的主题;九月如画,教师是最美的风景

……

白色的粉尘坠落在教师的发间,也刻画着他们清白的品性;黝黑的黑板反射着窗外的阳光,也铭记着教师挥洒青春的痕迹;沉默的讲台留下了教师奋斗的足迹,也矗立起他们人生的海拔。

你们用无私的奉献建设着祖国的教育大厦,用心灵的火焰照亮学生的希望,用青春的经纬编织着蓝色的憧憬,用生命的歌声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你们怎不站在共和国的殿堂上,戴上光荣的彩色花环,听世界为你们奏响一曲饱含深情的嘹亮赞歌呢?

你们是真正的雕塑家,在塑造别人的同时,也将优美线条刻入生命的轨迹之中,给自己的背影留下最完美的造型。雕塑家用刀锤凿出来的是一尊尊塑像,可你们用心雕塑着的却是一个个生命的灵魂!你们是真正的诗人,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你们都把它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诗人用缕缕柔情书写着人世间最美的诗篇,你们却用丝丝心血默默地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巨着!

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心血催开学生知识之花的同时,也浇灌出自己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抽丝剥茧是蚕的追求和价值,燃烧是蜡炬明亮的生命过程,谁能否认燃烧之后的灰烬是另一种形式的光芒四射呢?

记得曾读过宗璞的《弦上的梦》,其中有一段文字写到大提琴教师慕容乐捃:她终生与大提琴为伴。多少年来,她只要一拿起琴弓,自己就化作了大提琴的一部分,和琴一起发着声音,抒发着乐曲的各种感情。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与学生生命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室这特殊的空间里,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情感与情感汇流的潮水,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都能逶迤出一道道生命亮丽的风景线,时间在这里凝滞、永恒。

诚然,教师也是平凡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以圣贤视之。但是,这种平凡不是索然寡味的平淡,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平庸,平凡中的崇高,有时更难以做到。当他们教会学生飞翔的时候,自己也获得更广阔的翱翔空间。他们清贫但不寒酸,他们清高但不高傲,他们清澈但不肤浅。他们平凡的生活,却用自己的心灵歌唱,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实践着不变的诺言。

教师——一个历史一样厚重的名字,一个天空一样崇高的名字,一个秋水一样澄澈的名字,一个硕果一样香甜的名字,一个夜不能寐的名字,一个和蚕一样憨厚的名字,一个和烛一样清瘦的名字,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欢笑和泪水,拍打着九月的肩膀。

品读九月,我们沐浴着温暖的春光,感受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九月是人性中最精美的光辉,把心灵的天空照耀得透明坦荡;九月是精神王国里最滚烫的呼喊,将蒙昧的烟雾驱赶得无处遁藏;九月是田间最饱满强壮的种子,播洒期待的目光与丰收的希望。

品读九月,我的耳畔传来阵阵清脆的呼唤——“亲爱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谁的称呼如此深情?谁的祝福如此真挚?谁的笑容如此绽放?九月,打开激情的胸怀,打开心灵的窗户,鼓励着最为鲜活的铺展与释放。这样的铺展无边无际,这样的释放经久不息。如同九月的上空银亮的云朵昼夜飘荡,如同九月的原野健壮的庄稼吐着清香。

品读九月,我想告诉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可以忘记,唯有你们,留给世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愿你们挥舞着有力的胳膊,扬起理想,唤起希望,留住激情,向更丰稔的收获跨越,为灿烂的明天点亮五彩缤纷的中国梦!

关于教师的散文2:老妈的“潮事”

文/邓海燕

老妈是位退休教师,六十多岁的人了,不仅穿着打扮洋气时尚,还对一些新潮新鲜的事儿学得特别快,是个十足“潮人”。

因上班的地方离家远,我跟父母交流感情,主要靠手机和QQ。有一段时间,我工作很忙,半个月都没回一次家看望父母。几次,老妈打来电话,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加班,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话就把电话给挂了。一天上班路上,“女孩子要对自己好点,别让自己太累,想吃什么就买,不要舍不得花钱”,忽然一条微信飞来,以为是哪个朋友发来的,仔细一看,是老妈发来的。

经常收到老妈发来的留言或与老爸的照片,比如阳台的吊兰花开了,家里的猫咪生仔了等等。我也会及时留言把自己的情况告诉老妈。听到这些,彼此心里暖暖的。

那天我回去,见老妈在冰箱门上贴了一张便条:“亲们,先想好要拿的东西,一次性拿,完后请马上关门。”我和儿子看了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儿子拍着手掌说:“咱外婆可真潮。”

老妈笑着解释:“每多开一次冰箱门就多浪费一次电。减少开门次数,可节约冰箱耗电量。现在不是流行低碳生活方式吗?你看,我自备环保购物袋去买菜。一盆水,淘完米后用来洗菜,洗完菜后用来浇花。洗衣服手洗,不仅洗得干净,而且活动了筋骨。洗完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和冲卫生间。外出上街时一律步行,这样,既省钱低碳,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老妈的娓娓道来,让大家对她崇拜得有些五体投地了。没想到,一向憨厚质朴的老妈,竟成了身体力行绿色生活的“低碳”达人,走在了时尚生活方式的前列。为此老爸欣慰表态:“你老妈在咱家倡导的低碳生活是一种新风尚,保持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我们应该全力支持哟!”

回家休假的那几天,我发现老妈把晚饭的时间悄悄提前了,吃过晚饭,撇下父亲就不声不响地急匆匆出门了。老爸哈哈一笑说,“她和几个老太婆到广场跳舞去了。”

我拉着父亲一起来到了小区文化广场,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和老妈一样的老太太正在翩翩起舞,热情高涨。老人们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她们时而婀娜优雅、时而欢快激越的舞姿,丝毫看不出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散步路过的行人看到了说:“广场热闹起来了,晚上出来走一走、转一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愉悦了心情。”有的被她们的活力感染,停下脚步加入队伍扭上两下。

家有“潮妈”,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只要母亲活得开心,玩得开心,身体好,我就会倍感快乐!

关于教师的散文3:美丽教师显个性

文/钱洁瑶

近日,我校举办了“我的常规我做主”常规工作展示活动。活动呈现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资料,欣赏到了老师们美丽的工作瞬间。

班主任管理有创新法。许多班主任老师展示了独特的班级管理方法。如钱秋芳老师非常重视家校合作,她每月自编一期《家校直通车》,定期把班内情况整体向家长反馈。而郑志英老师的“值日班长制度”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主人翁责任感。

自我努力促成长。听课本、教学随笔录等记录了老师们踏实的成长之旅。美术老师汪国英现在担任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这对于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从此,她走进了同轨教师的课堂。开学到现在,她共听了50多节课。《课堂点滴,快乐无限》是蔡利娟老师的教学随笔录,通过反思自己的课堂,她寻求到了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阅读写作显成效。“阅读存折”是专为学生设计制作的儿童阅读记录册,李荔老师为全班48名同学每人准备了一本“阅读存折”,她所倡导的“我的阅读存折”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储蓄了一个绿色而饱满的“阅读童年”。肖红亚老师在师生共读一本书,一起参加活动,一起观察景物后,都提前写下美文。师生共写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

自主课堂显特色。季丽清老师领衔的“手拉手”工作室推出的“小老师”教学模式,让学生有了施展才能的场所,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带来了简单、有效、快乐的课堂。吴颖等高年级语文老师还尝试了让学生来参与批阅作文。

激励评价出新招。在展示活动中,大家还看到了各种激励评价的方法,有鼓励作业正确率发的“免做金卡”,有表扬学生充满自信发言的“小喇叭”,还有自制的“背书小达人”、“数学之星”等荣誉证书……这些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次展示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深度的思考、实践的身影,这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关于教师的散文4:山村教师

文/华明玥

这年头,还有没有任何索取的免费导游吗?正因为有此疑虑,当萍水相逢的阿敏老师自告奋勇,要带我们去看寨子里的菌菇集市时,我们都顾左右而言他。尽管陪同的当地文联肖主席说,阿敏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女诗人,也不能减少我们的疑惑:这个身高只有1.55米的小个子女人,尽管笑得像孩子一样,但她拿出来的本子上,诗写得如此业余;她一个劲要我们跟她徒步去更远的山寨买菌菇的热情,是如此反常;她不肯要任何导游费的执着,都让我们这些警惕性很高的城里人,越发觉得她的来路不明。

连肖主席也说,他这是第一次见到深山里的阿敏。“你们要是跟她去,吃不准价位的菌菇宁可少买点。”

我们跟阿敏在山道上徒步了两个小时,月亮出来了,正是满月夜,周围的松柏林和合拢花瓣、静静睡去的野花,被如水的月光照得纤毫分明;空气清澈冷冽,莫名让人忧伤。阿敏一路说到采菇晒菇的不易,“我的学生们从6月底开始就跟着家长采菇,采黑松露和松茸的,凌晨四点就上山,走上四五个小时,也许采到的还摊不满他们的手掌。”更麻烦的是采菇和晒菇的矛盾,野生菌菇的生长有赖于云南绵密的雨,但雨水一多,菌菇不能及时晒干,就会腐烂,好几天的功夫就白费了。

同行有人对我咬耳朵:“这个阿敏,很会讲故事啊;不知那些卖菌菇的人,给她多少提成呢。”阿敏的动机的确让人迷惑:她是老师,并非购物导游,这带客买菇之事,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吧。

到了菌菇集市,采菇人纷纷招呼我们品尝今早才采到的鲜菇,就是在烧红的铁板上生烤,没有调料,只在快烤成时撒上少许粗盐;水分微微散失,菌菇浓郁的香味如童话里的魔咒一样袭来——所有之前心怀警惕的人忍不住信了采菇人的话,买下了肥厚的牛肝菌,黑漆漆的干巴菌,黄澄澄的鸡油菌,还有微绿的青头菌,连羊肚菌可以伴在夫妻肺片里,吃出羊肚牛肚般的口感,我们也信了。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阿敏没有帮我们还价,她只是告诉我们,这里的价位只是昆明菌菇市场的2/3:“你们自己看品质,买得少会后悔的。”末后这番话让同行者突然收住了加紧采买的脚步。

连阿敏也感觉到了我们隐隐的不信任,回去的路上她也不开口了。那种紧绷着的尴尬,不知该令我们脸红,还是令阿敏脸红。

我们回到住地,第二天找小餐馆老板,要检验下买来的菌菇是否正宗,老板说,泡发少许鸡油菌,用来蒸鱼即可,好的鸡油菌去尽鱼的土腥气,让本来偏柴的鱼肉鲜甜肥腴。

一尝,果然是上好的鸡油菌。大家都很惭愧,为我们以那样“小人”的心态,猜度过阿敏的动机。现在,还有机会弥补吗?正好肖主席处存有阿敏的电话,我们就让他找阿敏来,“别说买菇的事了吧,就说我们想替她的学生们做点事,问她怎么做才合适。”

阿敏毫无芥蒂地来了,仿佛从没有被我们的猜忌伤害过。我们提出要捐点钱给她的学生们,她谢绝了;那山里娃要什么?阿敏说:“除了书,就是鞋。”

她这些年每到暑假就带人买菇,纯粹尽义务,一方面是让采菇的家长和孩子富裕点,另一方面,若有游人想答谢,她就让他们留下回城时不穿的登山鞋或运动鞋。“我们的孩子都是大脚仙啊,十二三岁,小学六年级,就有你们城里孩子18岁的大脚了。走山路上学,太费鞋。”

我们把可留下的鞋都留给了阿敏。她满脸喜悦地去了。而我们,不约而同地在两周后,收到了阿敏特地去县城发来的照片:孩子们开学了,他们顽皮地将穿有运动鞋的大脚丫,争先恐后举到镜头前。

关于教师的散文5:追忆汶川地震中的教师英雄们

文/浦景东

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是值得所有国人永远记住的日子。汶川地震震级之高,波及面之广,伤亡人数之多,实属历史罕见!所有华夏儿女的心随之震颤!当灾难发生时,众多的人民教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保护学生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让我们追忆一下这些教师把生还的机会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真实画面,以此缅怀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当救援人员扒出他的遗体时,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谭老师却永远地离学生而去了……真是大爱千秋,成就了永恒!

什邡市红白中心小学一位叫黎瑶的孩子回忆说:只剩下几个孩子了,汤老师把我拉到了她的肚皮底下,开始的时候肚皮还是热的,但后来慢慢地就凉了。生死关头,汤老师救的是学生,年轻貌美的舞蹈老师汤鸿用自己的美丽、智慧和生命跳出了最后一支绝美的舞!

被掩埋在废墟中的红白中学物理老师张辉兵,他的两手臂,都指向了逃生大门的方向。发现地震之后,张老师立即叫孩子们往外跑,并用双手撑开房门,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外推。等十来个同学跑出一楼之后,整幢教学楼就塌了下来,张老师倒在了房门之下。

崇州市怀远镇中学初一的英语老师吴忠洪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聚源中学28岁的地理老师蒲彬结婚才半年,他坚守讲台,最后离开,被突然垮塌的教学楼深埋在瓦砾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龙居小学教学楼坍塌,教师向倩的身体被砸成了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人民教师李佳萍用身体挡住门框,让学生逃生,自己却倒在了垮塌的房屋下停止了呼吸……

这是一个光荣的群体,在这里只能选取一小部分献给读者。尽管他们的工作平凡,但是在生死面前,他们毫不吝惜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博爱、崇高”诠释着“人民老师”的内涵。汶川等地因地震而殉难的老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华丽诗章,印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他们是新时代师生们的骄傲!

记着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他们为了学生的生,自己选择了死。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学生想念着他们,同事怀念着他们,人民记住了他们,历史记录着他们。所有为保护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孩子们会永远铭记你们的教诲,你们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

关于教师的散文6:教师,我一生的梦想

文/浦景东

教师,是我心中的启明星,是我一生的梦想。1975年秋,我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此走上了漫长的教学生涯,开始了我教师梦想的飞翔。

经过暑期一个月的教师培训,我被安排在鹿苑齐庄学校工作,开始任教初中、小学的体育老师。由于离家较远,我住宿学校,当好一名教师的理想驱使我努力工作。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我利用星期天与老教师一起摇着水泥船,到当时的鹿苑水机厂旁边的小塘河里挖黄沙,把学校的沙坑填满;我认真上课,精心选拔运动员并积极训练。第二年,学校终于在全镇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并列第四名的好成绩。

然而,当时自己还不清楚,教师梦想的实现还离我很远。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四个月的脱产培训期间,我知晓了自己当时还只是个“代民办”教师,但我勤奋好学,被评为优秀学员。学业完成后,我多年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并任教语文、数学等学科。历经多次考试,1983年我才被聘用为正式民办教师。我勤奋工作,并积极参加函授学习,1993年转正为公办教师,终于实现了我一生从教的夙愿。

实现梦想,是要付出艰辛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才能实现梦想。回首自己走过的足迹,有苦有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自觉花费时间与精力研究教材教法;为了不使学生拉下课程,我曾带着嘶哑的嗓子甚至病体走进课堂;为了挤时间,我将学生作文带回家批改;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充实自己,我多年奔忙于工作与学习之间;为了圆教师梦,在妻子生育那天,我还坚持去参加民办教师的考试;在父母离世之时,我仍坚守在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岗位……为了圆教师梦,我与许多老师一样,一年年含辛茹苦,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不计较待遇,不考虑地位,不知道疲劳……1992年我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育需要梦想。几十年来,我以实际行动孜孜不倦地解读着教师的梦想,无止境地追寻着梦想。虽然我今年就要退休,但作为一名教师的梦想仍在空中翱翔。

我梦想着这样的学校,它教育设施齐全,设备安装与使用更为先进、科学,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优势和风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管理科学;它不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发展,具有创造的激情与能力。

我梦想这样的教师,他们善于教育和管理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孩子不断自主探索;他们已经从繁多的资料堆里解放出来,潜心教学,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对当代最新的信息、知识有很强的敏感性和独到的见解,用高尚的人格与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

我梦想中的学生,他们都富有崇高理想,热爱生活,朝气蓬勃;他们尊师守纪,学习自觉,勤于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积极进取,不盲从权威,有自己的见解。

农民梦想丰收,家庭梦想富裕,国家梦想强大。民族振兴,教育为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生都梦想着现代化优质的教育,梦想着港城教育的美好未来!

关于教师的散文7:父亲的家训

文/黄田

父亲曾是位人民教师,在学校省吃俭用买了一件心爱的毛领子灰色大衣。1958年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成右派,直到1978年才平反昭雪。在风风雨雨的20年里,这件大衣如影随形,伴随着父亲度过了人生最艰苦的岁月。后来,父亲重新走上教师岗位,尽管生活慢慢好转,工资渐渐提高,尽管那件大衣早已破旧过时,但父亲仍然敝帚自珍,舍不得扔掉。

母亲说:“这件大衣又破又旧,很难看不要再穿,扔掉好了,我给你买件新的吧?”父亲说:“这件大衣比较暖和,质量好,你给它补一补还是可以穿的,扔掉实在太可惜了。”后来,这件大衣经过母亲一次又一次缝缝补补,父亲又穿了10多年,一直到1995年12月去世还穿在身上。

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在家乡武阳镇中学教书,学校离家有5公里,乘客车只要两毛钱,他也舍不得花,每周一清晨去学校上课,就从床上叫醒我用单车去送他。如果我不在家,他就自己走路,大约要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由于路程较远,又是砂石马路,上坡较多,即使单独一人骑车都不容易,如果车后再驮上父亲,就十分吃力了,犹如老牛拉车,一会儿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因此,有几次没有骑车送父亲,让父亲辛辛苦苦走路去上课。至今想起此事,我就感到无比愧疚,后悔不已!因为,那时父亲节省几毛车费钱,就是为了全家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父亲每到周末,就要从街上称一斤左右的猪肉回来改善生活。但每餐只能让母亲炒一半,另一半留着下次吃。炒肉时,叫母亲多放点辣椒、萝卜等配料,一家四口人尝尝肉味就行了。当时父亲每月大约七八十元工资,还是比较高的。但因农用开支大,弟弟要读书,我要建房娶妻,加上母亲体弱多病,所以父亲总是精打细算,对自己十分吝啬,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一发工资,就把大部分钱存放银行。以致到1995年初,父亲到医院查出胃癌,也舍不得钱去省城开刀治疗。去世后,我们发现父亲还给母亲留下几千元存款。

记得有一次吃完饭,父亲无意中看见我的碗里还留下几颗饭粒,就像教育学生一样,把脸黑下来,严肃地对我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停顿一会儿,又絮絮叨叨搬出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无言以对,从此以后,我每次都要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一粒不剩!

我和妻子结婚后,如果看到孩子的碗里有剩饭,也是这样教育孩子,要他以爷爷为榜样,爱惜每粒粮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关于教师的散文8:我的教师梦

文/常永瑞

作为陕北山区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辛勤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同时,把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写成文章,能与更多同行分享。

14年前,我从学校毕业走向教师岗位后,我就给自己订立了职业目标:努力做一个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好老师,讲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娃,让课堂充满阳光和智趣。因此,对教学业务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我在虚心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同时,并在书本、报刊和网络中寻找案例,迅速及时地准确解答。课堂教学我尽量做到组织严谨、结构合理、方法得当、善于应变、善于设计。平时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复习旧知识导入法等等,我根据孩子特性,灵活运用。为尽到讲好课、教好娃的职业责任,在课堂上,我始终把人生理想教育渗透其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循循善诱,深受学生欢迎。在坚持自我摸索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赛讲赛教教研活动,去年还被评为我们镇中心小学的优秀教师。

梦想是成就事业的发动机。为实现做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我今年又以县级优秀教师的候选人身份,开始准备参加县级赛讲赛教活动。现正从教学设计、说课稿、答辩等环节精心准备,争取在课堂上尽全力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为孩子们传输更多知识。当然,我们赛讲赛教活动也非常激烈,不过,即使失败,我仍然会继续努力。

这些年,为实现我的优秀教师梦,在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利用闲暇时间,坚持阅读了大量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将名师们精彩的教育案例收集下来,认真揣摩学习,每年坚持写两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和教学心得。我把这些学习心得,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因而多次受到校领导和上级检查组的好评,并在全校展评中多次获奖。近年来,我撰写的教育故事、随笔、教学体会文章,先后在《安塞教育》、《延安日报》、《陕西教育·教学》、《教师报》等杂志报刊发表。边教学边写作,虽然辛苦,但对自己教学工作是促进,更对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是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虽然是一名贫困山区的小学语文教师,但教书育人的责任和大城市老师的一样重。眼下,我们正在进行教学实践创新改革,对语文老师来说,我要进一步树立“大语文观”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把语文课上成孩子们的读书课、交流课、综合课、品德教育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更多知识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关于教师的散文9:乡村教师的追梦路

文/肖阁

12年前,我从高校毕业,参加全县的招教考试,被录取后分配到家乡的一所中学任教,从此开始了我的乡村教师的追梦之路。

乡村教学条件比较差,加之工资微薄,起初我有些失落和彷徨。但出于教师的责任和对学生的负责,我还是默默地扛起了肩上的重任。年轻单纯的我,从教育理论出发,开始了自认为可行的教学实践。孰料,在第一年从教中竟然徒劳无功,所带学生的成绩在全校评比中处于下游。一时间,让我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于是乎,上进心极强的我,一个人在孤寂的黑夜里,守在台灯下,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第二年,我开始请教学校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向他们取经来弥补我教育教学上的缺陷。在老教师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掌握了教学和命题规律,也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及时了解了学科考点和方向。在期末统考中,所带班级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这让我兴奋不已。此刻,平静的心再次沸腾,让我第一次尝试到了成功的滋味,心酸而又幸福。为了追求卓越,更好地教书育人,我广泛涉猎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自费订阅了《教育文摘周报》、《作文报》、《教师报》等报刊,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2007年,我撰写的《浅议“话题作文”的写作》在《教师报》第九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这又极大地鼓舞了我走科研促教学这条路。与此同时,我加入了国家教科所全国教师会和中国报刊协会教学课堂分会,这给我提供了向全国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让我知道了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还必须是一位教研型教师,因为只有进行教学教研,才能使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站得高,看得远,跟上时代而不至于落伍。为此,我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教学教研。2008年,我参加了全国着名教育专家陕西省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学习,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努力追求,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荣誉。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商洛县教育局考核为优秀教师,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先后还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先进质量个人等荣誉称号。第二至七届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十余年了,我先后身兼数职,既是班主任,又是两班的语文教师,还是教研组长、校报主编。工作虽然辛苦而繁杂,但我却乐此不疲。所有这些,只因心中那一份责任和组织的信任,对此我从来都不敢懈怠。每天,清晨的钟声是出征的号角,忙碌的脚步是紧张的旋律。夜晚10点过后,我才可以静下心来,遨游于茫茫书海,笔耕于方格纸间,继续编织我的教学教研之梦。万籁俱寂,孤灯常伴,敲打着键盘,记录着每天的教学故事和点滴反思。

为了心中那永恒的梦想,我从来不敢懈怠。在教学之余,至今已担任主编、副主编或参编教辅书籍近50部。“曾经壮志今犹在。遥望少年时,已而立。彷徨花苑月明中。寻觅觅,青山依旧在。稀发为梦想。灯下独执着,着华章。吾将上下而求索。路难行,何时上青天?”这是我在乡村教师岗位上,苦苦追梦的真实写照。

十余载弹指一挥间,我由一个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青年,如今已变为头发微脱、满脸沧桑的中年,在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催人的同时,更深深体味着乡村教育教学工作的酸甜苦辣,以及那追寻后的欢悦与幸福。十余载的教学征程,留下了我多少失败的遗憾,也收获了许多成功的喜悦。这一切,都成为我乡村教师路上难以忘怀的记忆。

“山高人为峰”。虽然教学的征途上布满坎坷与荆棘,但我有信心有决心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索,努力登上教育教学的高峰。在以后的教育征程中,我将继续与梦想结伴,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关于教师的散文10:品读九月

文/刘春利

九月如歌,教师是动人的旋律;九月如诗,教师是永恒的主题;九月如画,教师是最美的风景

……

白色的粉尘坠落在教师的发间,也刻画着他们清白的品性;黝黑的黑板反射着窗外的阳光,也铭记着教师挥洒青春的痕迹;沉默的讲台留下了教师奋斗的足迹,也矗立起他们人生的海拔。

你们用无私的奉献建设着祖国的教育大厦,用心灵的火焰照亮学生的希望,用青春的经纬编织着蓝色的憧憬,用生命的歌声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你们怎不站在共和国的殿堂上,戴上光荣的彩色花环,听世界为你们奏响一曲饱含深情的嘹亮赞歌呢?

你们是真正的雕塑家,在塑造别人的同时,也将优美线条刻入生命的轨迹之中,给自己的背影留下最完美的造型。雕塑家用刀锤凿出来的是一尊尊塑像,可你们用心雕塑着的却是一个个生命的灵魂!你们是真正的诗人,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你们都把它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诗人用缕缕柔情书写着人世间最美的诗篇,你们却用丝丝心血默默地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巨着!

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心血催开学生知识之花的同时,也浇灌出自己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抽丝剥茧是蚕的追求和价值,燃烧是蜡炬明亮的生命过程,谁能否认燃烧之后的灰烬是另一种形式的光芒四射呢?

记得曾读过宗璞的《弦上的梦》,其中有一段文字写到大提琴教师慕容乐捃:她终生与大提琴为伴。多少年来,她只要一拿起琴弓,自己就化作了大提琴的一部分,和琴一起发着声音,抒发着乐曲的各种感情。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与学生生命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室这特殊的空间里,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情感与情感汇流的潮水,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都能逶迤出一道道生命亮丽的风景线,时间在这里凝滞、永恒。

诚然,教师也是平凡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以圣贤视之。但是,这种平凡不是索然寡味的平淡,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平庸,平凡中的崇高,有时更难以做到。当他们教会学生飞翔的时候,自己也获得更广阔的翱翔空间。他们清贫但不寒酸,他们清高但不高傲,他们清澈但不肤浅。他们平凡的生活,却用自己的心灵歌唱,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实践着不变的诺言。

教师——一个历史一样厚重的名字,一个天空一样崇高的名字,一个秋水一样澄澈的名字,一个硕果一样香甜的名字,一个夜不能寐的名字,一个和蚕一样憨厚的名字,一个和烛一样清瘦的名字,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欢笑和泪水,拍打着九月的肩膀。

品读九月,我们沐浴着温暖的春光,感受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九月是人性中最精美的光辉,把心灵的天空照耀得透明坦荡;九月是精神王国里最滚烫的呼喊,将蒙昧的烟雾驱赶得无处遁藏;九月是田间最饱满强壮的种子,播洒期待的目光与丰收的希望。

品读九月,我的耳畔传来阵阵清脆的呼唤——“亲爱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谁的称呼如此深情?谁的祝福如此真挚?谁的笑容如此绽放?九月,打开激情的胸怀,打开心灵的窗户,鼓励着最为鲜活的铺展与释放。这样的铺展无边无际,这样的释放经久不息。如同九月的上空银亮的云朵昼夜飘荡,如同九月的原野健壮的庄稼吐着清香。

品读九月,我想告诉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可以忘记,唯有你们,留给世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愿你们挥舞着有力的胳膊,扬起理想,唤起希望,留住激情,向更丰稔的收获跨越,为灿烂的明天点亮五彩缤纷的中国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