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故居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故居散文1:心灵的故居
文/姜敬东
指甲花开
母亲闲暇之余总喜欢养些花花草草,指甲花更是每年必种。指甲花的种类比较多,论花瓣有单瓣、双瓣、多瓣;论颜色有白色、粉红、大红、紫红。这些花草各有各的姿态,挨挨挤挤在无花果树和石榴树的周边,次第开放、浓浓淡淡、香气袭人,引得蝴蝶翩翩起舞,惹得蜜蜂忙忙碌碌。每到仲夏指甲花开花了,母亲总是高兴地说:“今年的指甲花比去年开的还好、还多!你快摘下来染指甲去吧!”
指甲花又名凤仙花。古人多有吟咏凤仙花之诗词歌赋。“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要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一棵并不起眼的花草,不经意间就浸染着雅致的诗文。
常常是母亲和我一起染指甲,晚上洗漱完毕,换好睡衣,母亲就拿来一只碗反扣在桌子上,精心挑选指甲花,去掉硬柄,放在碗底上,用一块明矾把花瓣捣成泥,用缝衣针挑起一小块花泥小心翼翼地涂在我的指甲上,再用新鲜的植物叶子包住每个涂上花浆的手指,用细线缠绕捆扎结实,这样花的汁液会延续一晚上慢慢渗透进指甲里,也免得晚上睡觉时把花汁涂抹在被单上。每年这个季节,母亲和我一起做着这个染指甲游戏,乐此不疲。那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除了竭尽所能让她的小女儿吃饱穿暖、干干净净,还会用指甲花来装扮她的手指。
结婚以后,我自己没有养花种草的意识,等到指甲花盛开的季节,就去母亲那里摘一大把回来。母亲年复一年地种着这花,收着这花的种子,盼着我回家去摘。这小小的花,在我心里远比风姿绰约的名花奇草还要充满吸引力。
岁月流逝,母亲病故舍我而去。昔日郁郁葱葱的院子荒芜了,几年后拆迁了,母亲一生经营的那个花香果甜的小院再也寻不见了。仲夏时节,早晚出去散步,偶尔看到路边人家篱下正开的指甲花,往事像一幕幕画面在眼前重现。不知谁家窗口传来歌声:“这个城市刚刚下过雨,今天的我想起了指甲花,夏天的雨后天空上还有晚霞,带着我和妹妹的是漂亮的妈妈,去房前屋后摘几瓣,裹上绿叶染一手好看的红指甲……”用指甲花染指甲早已变成了一种约定,一种仪式和深深的怀念。染上红指甲仿佛盖上一枚红印章、按下一个红手印,那是一种对人生无法割舍的留恋和凭证,又仿佛感觉到母亲的慈爱时刻萦绕在我的身边。
为你编织
这天收拾衣柜,突然发现一个小包裹,打开一看,呀,这不是许多年前我的“杰作”吗?一副毛线手套、一双毛线袜子、一条毛线围脖儿、一顶毛线帽子!
毛线是那最最普通的线,颜色不鲜艳,款式有点老,做工更显粗笨,时下没人再去穿戴这样的东西了。可当时对我来说,编织这些东西可是一项大工程。没有学过,请人起了个头儿,然后按照指点一针一线重复重复又重复同一个动作,也没设计什么花样,耗了不知道多少天,末了还得请人指点结尾。大功告成之日,爱人欢天喜地地穿戴上出发啦。因为手艺欠佳,我心虚怕人家笑话,可爱人却像个孩子似的骄傲得很。手套两只不一样肥瘦,袜子两只不一样长短,针脚有的地方紧有的地方松……尽管如此,他却整个冬天都穿戴着它们,还常常夸说,真暖和,真挡风!这么多年过去了,丢三落四的他却奇迹般地保全了我这些“手工艺品”。
以前的冬天似乎总是那么的冷,所以才干这个从来没有干过的活计,说开工就编织起来,耗时耗力的同时,也享受着无限的快乐。如果搁在今天,什么都是去买买买,真是世道变了啊。
不管世道怎么变,我们的日子还是得暖暖地过,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编织着生活的彩锦,把酸甜苦辣咸抽成丝线,经经纬纬地穿插着,印留下自己的指纹和体温,编织进一年四季的晨昏阴晴。
故乡的老时光
现在,只有适逢生死大事,才会有机会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村里状况跟小时候的记忆有了太多差异。那时的村庄显得大而温暖,人员多而亲热,池塘广而清澈,芦苇深而起伏,到处生机活现。而眼前尽管盖起了很多时新房舍,却是一副萧条气象,人迹少有,冷冷清清。不见了芦苇荡,池塘几乎被填平,昔日鹅鸭满塘、村邻浣洗的画面不知何时已被撤下,换上了瘦瘦的坑沟,了无生趣。
印象中的老屋,还在那里默默坚守,其实,只剩下土墙和屋前那棵枣树互作见证。枣树生长得极为缓慢,而土墙也甚是安宁,它们成了我穿越时空的道具,另一个时空里,有婆娑的疏影,有神秘的月光,有鸡鸣犬吠,也有炊烟缕缕。
也许鸡窝里会有一枚热乎乎的鸡蛋,也许传说中的黄鼠狼会光临夜幕下的鸡舍,也许东屋里某个角落藏着一条小蛇,也许枣树上结出了比往年更多更红的枣儿,也许小鸡又把鸡冠花的花冠啄下来了,母亲会在较远处撒一把米谷,转移小鸡们的注意力,边撒边说着,你们这些记吃不记打的小东西!
一个草篮子形单影只地挂在墙上。谁能计算出,它曾背负过多少青嫩的草和田野里的风雨雷电?
我顺着这些蛛丝马迹,回到那些赶不走的旧时光里,它们还是旧时的模样,凝结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晨光暮霭之中。
故居散文2:艾芜故居纪行
文/李志能
到艾芜先生的故乡,这个初衷缘于二十多年前阅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 《南行记》,立即就被他笔下那诗一般古朴浪漫的情调所深深地笼罩着。
阳春三月,空气里还有一些微微的凉意,但已经不再是冬日里那种刺骨的寒冷。川西坝子的乡村,正是清澈的小河流淌,蜜蜂飞舞,整个田园里涌动着金潮,油菜花飘香,大地呈现出满目耀眼的绚烂,摇曳出一片铺向天涯的迷人春色。
有阳光朗照的春日上午,沿着乡间的村道慢慢前行,仿佛回到了时光的深处,又如恍惚间踏进了黑白老电影片里。艾芜先生的故居就在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翠云村4社汤家大院。“清流”、“翠云”,名字很好听,有一种想清逸出尘的味道。村子的周围种了很多的梨树,春天来了,田野里一大片梨花盛开,蜂飞蝶舞,枝头飞雪。这里是艾芜先生出生及童年生活的地方。在距离这座大院远远的地方,就看到一座极富川西民居风格的房屋静静地藏于竹林幽深的小院,青砖,黛瓦,白色的墙壁,雕栏格窗,一切都是那样的似曾熟悉与亲切,散发着静谧的书卷气息。这里,就是艾芜先生的故居。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乡对漂泊游子青黛色的记忆。
艾芜先生故居的占地面积不大,是传统的四合院,正屋和厢房不改当年的形制,小青瓦坡屋面,抬眼一看,屋脊平直,瓦垄平实,檐口平整,川西匠人的手艺真好,一堆材料到了手里,干出的活儿漂亮。在川西坝子,多见这样的村屋。
故居的正屋和厢房,早已经没有人再住,墙上满是留下来的老照片,屋中摆放着从乡下收来的凌杂家什,多是在艾芜先生作品里写到过的箩筐、鱼篓、石磨、杆秤、背篼等。艾芜先生在小说里把情感都予给了它们,这里的大部分物件,都有着简单的文字,说明它们曾经出现在艾芜先生的某一篇作品之中。
艾芜先生故居的院子里有三棵树,皆极高大,树干朝天上钻,早就过了屋顶,发出的阵阵馨香,淡而远。一棵是菩提树,另外两棵是水冬瓜。几蓬三角梅,开在太阳下,一片明艳,耀红了黄泥墙。当院塑立着艾芜先生的塑像,很清癯的样子,但眼睛极亮,透着光芒,深情地看着这个世界。着名诗人流沙河给艾芜先生的故居题写了八个字:“清流其人,翠云其魂。”道出了艾芜先生的人格,以及一个作家和故土的关系。
故乡旁边饮马河的涛声依旧,往事如云烟俱散。艾芜先生的故居,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故居。有望得见的山水,有可延续的历史记忆。
故居散文3:桂花的馨香
文/紫慕
祖母的故居前生长着一棵桂花树,祖母生前常说:“最喜桂花了”。
祖母离世后,我常回故乡去,独自来到故居前,看望这棵桂花树。凝望满树碧绿的枝叶间一星星细细碎碎的小桂花,金黄着、娇羞着。秋风里,摇曳的花枝颤颤的,仿佛在招呼着我,偶尔有几朵轻轻飘落,星星一般地随风飘远,就将我带回遥远的往昔里去了。
祖父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有一年,家乡遭了饥馑,年轻的祖父去南山外给家里换粮食,在那里祖父和祖母相识相爱了。祖母是一位教书先生的女儿,算是长在殷实之家,淑秀灵巧,又读过一些诗书。祖父家中的光景虽让祖母一家人极为反对,但祖母最终还是坐上了祖父的马车出嫁了。
曾经只知读书刺绣的祖母一下要面对一个农家艰难的生计,祖父一家人都摇头。新婚的第二日,窗外的月光还幽幽地照着,院中却有了打扫的声响,祖母一身红妆打扫院子的身影在黎明前的月色里妖娆闪亮,她婚后的勤劳很快就让全家人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从此,祖母与祖父一起勤俭持家,一家人似逆水之舟的日子却也一直往前。祖母是一个灵巧的人,她用自己的灵巧将那一段贫瘠的光景打理得有声有色。祖母先是在家中养起几只母鸡,又在院子里栽上各样的菜蔬,鸡蛋换来钱贴补一些家用,鸡粪上过的地,菜色碧油油地使人垂涎。祖父与父亲兄弟姐妹几人的衣服鞋子也都是出自祖母之手,剪裁合体,针脚仔细,常是当年村里媳妇们女红的样板。儿时的记忆里,常有东家的婆婆,西家的婶子在一个清早,敲着祖母的窗子问:“六婶子,你家孩子爹的鞋样呢,你家二妮春衫上的绣花呢?借来用用呀……”
家计并不宽裕,祖母却依然乐善好施。我有一位嫁到邻村的姑姑,我总觉得这位姑姑长相和父亲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一点点的相像的地方,后来才听母亲说,那位姑姑原本不是祖母的女儿。有一年的初冬时节,村里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叫花子,快入冬的天气,还光着一只脚,恰巧让祖母撞见,祖母就不由得眼睛一热,心酸的不行,再打听是甘肃来到关中讨饭的,家中无计生存,跟着一个族人出门讨饭途中走散了。祖母一再劝说祖父收留这姑娘,祖父也是一个良善的人,虽是家道艰难,但还是一声叹息算是应允,从此后我就多了一位姑姑。姑姑长到出嫁那天,虽嫁到不远的邻村,花车出了门,祖母还是呆呆地坐在炕头一把把地抹泪。
父亲的兄弟姐们逐渐长大,各自成家后就相继离开了老屋,祖父离世早,之后祖母就独自一人住着,直到我9岁那年父母离婚,他们各自成家,我便与祖母在老屋里相依为命。祖母毕竟是一个读过诗书的人,对我读书的事敦促得极为紧促。她常慈爱地望着我说:“我娃儿要好好读书,那是让我娃儿长翅膀呢……”
秋风里,沉浸在一树桂花的郁郁馨香中,凝望这一树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淡雅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的桂花在风中静默飘摇,我回忆的思绪里关于祖母的前尘往事,伴着泪水在眼前汩汩而出。
故居散文4:故居
文/东山峰人88
那个雨季,黄昏的小巷子尽头,一路梧桐里,我有种沧桑的感觉,天灰蒙蒙的飘着细雨,雨飘洒在我身上,飘洒在梧桐树和路上,此刻凝固的时光在荒芜的记忆里増添了许多幽静和遐想。我在巷子的原地寻找历史的痕迹,目光搜索,思维停顿的坐在墙堆上,雨没有停歇的迹象,依然飘逸的飞舞,像无尽的丝带,将思绪渐渐地牵出几种年龄阶段的感怀。小巷的深处此刻清晰出童年的渴望来,捕蝉。斗蟋蟀。捉鱼。捕鸟,相邀宿舍的伙伴一起去鱼塘光着屁股游着狗吧式的刨泳,晚上翻过围墙追逐电影看,满嘴的童年花香,轻风吹拂着童年的成长。
青年阶段我走出了小巷,带着血气方刚的味道奔波在知青的路上,上山下乡然后进工厂,又带着青涩的梦想追求青春的情感,当冲动。狂妄浅尝窃喜的阅历在后悔中悄悄逝去,不再是豆蔻年华的走进了中年时。这个时候的我,却担负起太多的责任和期待,常常抚摸着酸硬的肩脊眺望远方,不知前面还有几程风雨几程愁云,我们承上启下,相妻教子,待奉双亲,长夜默默的守候滴水般输液瓶边,看着父辈们的老去的沧桑,内心涌出无限地愁肠,尽管如此,中年的你却还要挂着笑脸抚慰着家小,并且要有着海一样的襟怀,丝绵一样的柔肠。
四五十的岁月能把水变成陈年佳酿,更能把乌丝变成白发,以前我发现白发,总是赶快拔掉,后来又发现有很多,也就拔不过来,仿佛一过四十,青春的标志一头乌发不争气的褪色了,平时看到周围的同龄人满头乌发,心里不断的发虚,再的仔细一看原来都是赝品,因为脑皮上仍残留有染发剂的痕迹,最难受的就是热闹的头顶,不知是缺乏肥料,还是开发过度,此时已变得荒芜一片,周边长长头发仍然掩饰不住头顶的贫瘠,稍不留神就原形毕露,亮亮的秃顶就尴尬的起来。中年人游移在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狭缝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处感受冲击,体会着压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偶尔在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我也感到要努力一下,日子会更好,但这只是心里一动。古人云:牵一而动全身,不管如何终究还是有些想法,但潜意识中的幻想真的越来越少,因为,皱纹已经写在心里,刻在脸上,这便使我感到惶恐,感到压力,我常常问自己,我还有机会吗?我还有那些事情可以做?看看社会上各种待遇优厚的招聘启示,却只限三十五岁以下时,徒然升起不仅是怅然与失望,也还感到恐惧,甚至感到自己就会淡出历史舞台,更可怕的是“体力”透支和心里压力的增加,编织一张经纬密细的“网”笼罩着我这个阶段,这段感慨,依然我行我素,演绎着人到中年的故事。
岁月的伤痕就这样光滑无痕地消隐,让人无所记忆,人生在瞳孔中拉长,并抽去我们丰柔的情感,而剩下枯瘦的回忆,断不了的思绪却还任性地牵着情感,沿着下垂的眼脸,穿过刀斧般皱纹的面容渐渐地逝去。
甲子后,手指也慢慢失去了柔软和灵活,晨起后,身体总感觉有着轻微的僵直,双腿早已是没有了往日的轻盈,这一切,都如同灵魂拾起一路走过的生活烙印,载着人性的特点深深浅浅地碾过我的夜梦。也许,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静静地若有所悟,不再沉沦于浮躁的目光变得温柔可亲,豁达的泯去仇怨和伤痕的现实悲凉之中,担负起生命赐予我们的责任,让自己快乐而盈一眸淡恬。岁月静好,心永远微笑着向暖。即使潜意思里有些微澜,在唇齿之间回转,留下的也只是一番欲语还休,无声呐喊。总想着终有一天可以离开嘈杂的城市,去那青春曾经驻足的地方,看日出日落,观赏云海,采一咎杜鹃花,每天看着杜鹃花的微笑。
小巷子一如昨天,星空依旧这般宁静,月色依旧这样凝重。只是,那年,那月,那景,悄然离去;那痛,那苦,那泪,默认而至……
故居散文5:在乌镇,茅盾故居
文/韩健畅
从南浔到乌镇,是心念一转之间决定的。桐乡跟南浔紧邻着,开始是想着到桐乡,去看看丰子恺石门湾的缘缘堂,但是立即又想到缘缘堂早就不在了。这些年中国又在大拆迁大破坏,坐上车了,临买票时,看沿途经过的站点,要经过乌镇,就想那就不去桐乡,直接在乌镇下车,去看看茅盾故居。
下车后信步踱去,先看看乌镇都有些啥出产。乌镇的土产是丰富的,竹筒装着的三白酒,竹雕的提梁,筒的上部也雕成打水的印月,简洁的小小的对毛竹的一点工艺,筒便有了江南人家的水气,不似了北方的粗朴。特别喜欢筒装的青梅酒,令我想起自己早年的一段经历,心里也就特别的怡悦。
几乎每个卖酒的小店都有一只小杯,把他们的酒倾来叫顾客品尝:“不买没关系的,尝尝也好啦。”问话答话中,就打问茅盾的故居,才知道这乌镇有西栅、东栅,还有南栅、北栅,茅盾的故居在东栅。乌镇人把“栅”读如“sa”音,北京人却把这个字发“shan”音,而我们关中人是叫“zha”的。如果没有茅盾,乌镇也就是一个一般的没有任何光彩的江南小镇,即使有乌篷船,有水道,有乌瓦白墙的马头墙,也有其他的名人,却也逃不过还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这样的小镇在江南到处皆是,没什么可吸引人的;因为有了茅盾,才有了乌镇的光彩。茅盾故居的东临是早先的乌镇的立达书院,现在改建成了茅盾纪念馆,里面陈列着茅盾的一些资料,最多的是墙上贴满了茅盾的生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纪念馆大堂正中安置着茅盾的铜像。游人如织,不知道哪会有这么多的游人?都是因为敬重茅盾先生而来到茅盾故居的么?一个30余岁的女人哄着她的幼小的女儿说:“哦、哦、哦——你看这个叔叔——”指着茅盾的铜像,说茅盾是她的孩子的“叔叔”,我不由得心下涌起一种鄙夷,差一点出声说:“你看看那个人像不像是你孩子的叔叔?”1896年生的茅盾,是上上个世纪生人,一个世纪一百年,这个上上个世纪出生的人能是你女儿的叔叔?在茅盾的铜像前,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照相,和茅盾的铜像合影,有的男人就胳膊一圈,圈着铜像的脖子,嘻嘻哈哈,在一群男人女人的吆喝声中离开,又一个女人上去,手搭在铜像的头上,腋窝跟铜像的头和身子刚好形成一个斜的三角。我实在不忍卒睹,就发声了,说:“你那动作不合适!”人声嘈杂,也没人听见。我在心里叹息:这些人,这样的人,都跑到这里干啥来了?可惜了乌镇了,可惜了乌镇的茅盾了!可惜了江南的今天的教育了!
茅盾故居是不大的。是江南一般人家的民居,也就是比一般的人家殷实一些。看了他家的老虎灶,他一家三代用餐的饭厅,饭桌上长者和幼者的摆列法,使我感到了这个家庭的秩序,心里好生感叹。但是茅盾故居有三块匾,一块邓颖超写的,一块陈云写的,一块叶圣陶写的。叶先生的匾是写得最为蕴藉醇厚的,但是这块匾却被压在檐下最易被忽略的地方,光线也黯淡。我站在叶先生那块匾下看了许久,还是觉得叶先生写得好,宽博、笔法遒劲又挺立,却又是温恭的,一如他的为人。
故居散文6:参观王若飞故居
文/老遗
每次去参观王若飞故居,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是以虽多次进行了参观,结果却都是同一个——不甚了解。
这次参观,虽然自己行前就暗自在心里定下仔细参观、深刻感受的目标,然而,由于还要带着几十号人一并参观,途中还要随时联系下一站的参观事宜,因此,参观就更难遂人愿了。不要说深刻感受,就是参观也是忙慌忙倒,基本上是跟在导游后面走完了故居和陈列馆。
不管有多少缺憾,回到家里后心里还总是惦念着尽力地为这次参观写点东西,尽力还原在故居参观留下的不是太多的记忆感受。
王若飞是我们安顺人,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的“四八”烈士。他的名言是“一切要为群众打算”。印象最深的事是: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不幸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小时候父亲还曾介绍过“王若飞因为口才好曾被称为‘钢嘴’。”
王若飞故居位于安顺城北街。故居的前面就是公交站台。一下车,一道小门顶上用金色刻写的“王若飞故居”的匾牌便跃入眼帘。小门很小,大概有一米五左右宽,二米五左右高,为木质的框、木质的门。匾的顶上是用木架做成的精巧的三角形架式雨篷,上盖青瓦。瓦沟笔直,瓦脊厚而敦实。
穿过小门,通过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巷道,便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故居的小门顶上,有一小匾,上面用金色写着王若飞同志的名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看到“打算”二字,我尤其感到亲切,因为我小时候在乡下时,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喜欢用“打算”二字,那意思是除做事必须谋划好之外,还要精打细算,要让一家人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当然,这“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匾牌,就自然而然的让我想到了王若飞同志始终为人民精打细算的博大胸怀,始终要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深厚情怀。
王若飞故居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民居。王若飞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时光。故居里的房屋都只有一层,都为木头的柱、木板的墙、木格的窗和青瓦盖成的三角形洒水的屋顶。木柱涂以传统的深棕颜色,木板涂以传统的棕红颜色。整个四合院恬静幽雅,简洁大方。四合院内的房屋包括主屋、北厢房、南厢房、对厅屋。主屋中间是堂屋,后墙上供奉着“天地国新师位”,“师位”的前面摆着一张八仙桌,堂屋的两侧各摆着两把古式的椅子。主屋两侧的房屋和北厢房、南厢房都主要是住人的地方,里面陈列着古式的床、椅子、柜子、木箱子等。对堂屋在主屋的对面,里面陈列的全是旧式的生活用具,有石磨、礧子、碓窝、饭甑、簸箕、风簸、竹筛、织布机等,下人也住在这里。
四合院的院子是方形的,地面铺着整齐的墩子石。在主屋和对厅屋的中间,是一堵人把高的隔墙。墙体刷成白色,墙顶上盖着青色的瓦,墙体两边摆放着几钵盆景,但尤以主屋正对面的两钵紫金花盆景造型较美。
转过主屋和南厢房之间的小门,便是利用主屋、南厢房后面和围墙之间的空地建成的小花园。花园在主屋后靠围墙处用花钵栽种着成排的松树,围墙和主屋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尽管是冬天,花坛里的植物依然长得很清秀。在南厢房后靠墙处种着成排的竹子。在南厢房左墙和围墙的中间是一颗比较高大的雪松,雪松下是暗灰色的王若飞半身雕像。我通过雕像上王若飞炯炯有神的目光读出了他信念的坚定,读出了他在处理革命事务上的沉着冷静,通过他迎风招展的头发读出了他为了革命事业的一往无前,通过他面部严肃而和蔼的表情读出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情,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
王若飞雕像的左侧,平行地摆着一面大大的鲜红党旗,旗帜的左边有一铝合金小托盘,上面张贴着一张放大了的红底金字的入党誓词喷绘,这里便是到王若飞故居搞党性锻炼或参观时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地方。在这里,党员不仅只是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而且还面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雕像宣誓,更能增添仪式的形象感,更能明确自己学习的榜样,更能明晰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
穿过南厢房后围墙右侧的大门,便到了王若飞故居陈列馆。陈列馆就在南厢房的正后面,与南厢房只有一墙之隔。陈列馆前面是一个可以供前来参观和瞻仰的人员自由活动的小院坝。院坝的靠围墙的一面,有一书屋,前来参观的人员可在这里小憩读书,或购买图书。院坝靠左一侧,有一巨石,上书王若飞同志的名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我想,这大概是想随时提醒前来的参观的人员,虽然在这小院里可以轻松一点、自由一点,但无论怎么轻松、怎么自由,都不能忘记“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初心和使命。
进入陈列馆,迎面摆着的是王若飞头部的雕像。头像的发际虽然与后花园里王若飞雕像头部的发际略有不同,但其眼神和面部表情基本是后花园里王若飞雕像头部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复制。只是在这里雕像的颜色变成了金色后,让人更能感觉到王若飞同志始终活在老百姓心中。
从正门向左转过九十度,左边是模拟电影。在这里,你可以通过与王若飞紧密接触的革命志士了解到王若飞坚定的革命信念、王若飞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革命志士对王若飞的高度评价等。接下来便是王若飞一生成长历程、工作历程和斗争历程的资料陈列。
王若飞陈列馆陈列的资料,按照王若飞生平的时间顺序,以“少年壮志投身革命”、“远涉重洋寻求真理”、“大江南北开辟战场”、“浩然正气铁窗铸魂”、“宝塔山下再展宏图”、“重庆谈判殚精竭虑”、“黑茶星殒功成千古”、“缅怀先烈继往开来”八个板块依次陈列。
“少年壮志投身革命”,主要陈列了王若飞出生时的家庭背景、出生后因家庭变故自小就受尽苦难、王若飞在舅父黄齐生的帮助下到贵阳达德学堂接受良好教育、从小养成沉默而倔强性格以及树立报效祖国为人民谋利益的远大抱负、致力于民主运动并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为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资料。
“远涉重洋寻求真理”主要陈列了“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若飞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共旅欧总支总”,后又在党组织的委派下,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由一名激进的新民主主义战士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
“大江南北开辟战场”主要陈列了大革命前夜,王若飞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组织民众、武装民众抵抗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若飞又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在大江南北组织和领导工人、农民武装起义,沉重地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嚣张气焰。
“浩然正气铁窗铸魂”主要陈列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至九一八事件前夕,王若飞奉调回国,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工作,不幸在包头被捕。在五年多艰苦的铁窗岁月中,王若飞始终从容镇定、威武不屈,团结难友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的斗争。
“宝塔山下再展宏图”主要陈列王若飞到达延安后,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长、十八集团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书记等职务,并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参与中央若干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制定,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发展抗日根据地,巩固、建设陕甘宁边区。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还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重庆谈判殚精竭虑”主要陈列抗战胜利后,王若飞作为中共中央主要代表之一,在西安、重庆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多轮次的谈判。一方面,他坚持原则,对国民党方面的无理要求进行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斗争;另一方面,他又应用灵活的谈判技巧,积极奔走于国民党左派人士及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中间,宣传党的主张,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作出的贡献。
“黑茶山顶功垂千载”主要陈列的是王若飞,秦邦宪作为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为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主任邓发先生、贵州教育界前辈黄齐生先生等冒着恶劣天气飞返延安,在山西省兴县的黑茶山遇浓雾失事罹难。
“缅怀先烈继往开来”主要陈列的是陈列馆落成后,无数中华儿女自发地组织前来参观、瞻仰,并通过学习王若飞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励自己担当作为,努力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参观王若飞故居,其实是在以另一种方式读史,是要在浓厚的革命氛围中接受深刻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1931年,王若飞同志被捕后,敌人用手枪顶着他的胸口想从他嘴里得到党的机密,可他却坚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1934年傅作义送给狱中的王若飞一本《易经》书,想用这本书来影响他的共产主义信仰,但王若飞读完后,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其作了批注,这不禁让傅作义惊叹:“他把《易经》讲活了。”1946年4月8日,王若飞在乘坐飞机返回延安的前夕,还在用“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与周恩来话别。这些,充分展现的是伟大的无产阶段革命家王若飞坚定的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谓主义精神,深厚的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情怀,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继往开来,戮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相信,但凡到王若飞故居参观的人员,思想上一定会得到洗礼,心灵上一定会得到净化。
余国富
2020年12月8日
故居散文7:沈从文故居
文/亚楠
一幢老屋,掩映在凤凰城的曙光中。许多人寻梦而来,匆忙的脚步,不绝如缕。我知道,缘于沈从文,这座老屋便有了传奇色彩。
在老屋里逗留,看见那么多敬佩的目光,刹那间,我心底涌动着一种温暖。一个作家,因为自己的作品,能成为人们景仰的风景,也便值了。
老屋是幸运的。我不知道,战火纷飞的岁月,是什么力量,让老屋,让一座文脉绵长的古城免遭劫难?
时光在老屋铭刻着沧桑,却把悠远的古韵留给了我们。你看吧,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在目光里定格,着色。
然后,又在记忆的长河中缓缓浮起。
那一刻,阳光照亮整座山城。那一刻,湘西给了他大山的品质,却也让湘西走向了世界。
正因为有过这样一个人,凤凰也便值了,湘西也便值了……
故居散文8:大师的初恋
文/冯磊
但丁的故居,位于佛罗伦萨的一条小巷里。居所陈设简单,颇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幅画。画面的内容,是但丁与情人比阿特丽丝相见的情景:大诗人侧面而立,面部棱角分明;比阿特丽丝衣着华贵,手里捧着一束鲜花,后面跟着几个侍女。
在阿尔诺河的老桥上,九岁的但丁初遇比阿特丽丝,对其一见倾心。十七岁那年,再次与其在老桥上相见。可惜的是,她二十四岁那年遵照父亲的意思嫁给了一位伯爵,翌年就去世了。
但丁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的初恋情人,在《神曲》里,把她放在天堂的最高位置,且由她引导自己游历了天堂。
有人说,没有这段初恋,或许就没有《神曲》的诞生。
歌德的情况与但丁类似。诗人二十出头的时候,曾去赛森海姆镇拜访一位牧师,并与牧师的女儿弗莉德里克一见钟情。彼时的歌德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是跳华尔兹舞的高手;他的情人金色秀发、碧蓝眼眸,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天真无邪的气质。她的一举一动,包括身上穿的一袭朴素长裙,都让歌德迷醉。像所有情人一样,他们深陷情网不能自拔。他们海誓山盟,说不尽那些甜蜜的话语。
几十年后,当歌德口述自传的时候,谈到自己早年的罗曼史,他心潮澎湃、禁不住声音颤抖起来。
弗莉德里克最终没能嫁给歌德。原因在于,她的家庭与歌德的出身并不般配。
离开赛森海姆镇后不久,在女孩的亲戚家,前来拜访的年轻诗人再次见到了自己的情人。那时候,弗莉德里克依然身穿朴素长裙,而她的亲戚们都身着华丽的法国时装。这个来自小镇的女孩子,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与贵族家的女佣并无二致。她看不惯城里亲戚们的做派,那些亲戚们对她的寒酸也颇有微词。
这件事情让年轻的歌德意识到,即使自己的情人再美丽,也不过是个乡下姑娘而已。他没有办法让自己的父亲接受这样一个女孩子。
歌德于是下定决心和女孩子分手。不久,在斯特拉斯堡,他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证书。然后,骑着马去看望情人。诗人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来赛森海姆了,他的内心极度痛苦……歌德坐在马背上,向着弗莉德里克伸出手来,他蓦然发现,面前的女孩子双眼已经湿透……歌德后来说,“我的内心也格外沉重”,但是,他没有勇气告诉女孩儿这次告别即是永诀。
此后的歌德是痛苦的,他不能原谅自己的背叛。这个年轻的男子,随即逼迫自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去,以此减轻内心的痛苦。
需要说明的是,弗莉德里克就是长诗《浮士德》中的玛格丽特的原型。在这首长诗里,歌德写道:“我心乱如麻,我心头沉重……”正是这种悔恨交加的折磨,最终成就了辉煌的经典且得以流芳百世。只是,这伟大作品的诞生,是以一个女孩子的心碎为背景的。
和但丁不同,歌德并非一个宁折不弯的人,他绝对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臣子。《名人传》里提到过一件事情,很能说明问题:贝多芬与歌德散步,路遇奥地利太子和皇后。见到权贵的歌德挣脱了贝多芬的胳膊,他站到路边,手里捏着自己的帽子,深深地弯下腰去,向那群“幸运的精子”致敬。
为此,贝多芬狠狠地将其克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