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春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早春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早春的散文1:早春二月

文/境画水月

早春二月,季节指尖上的一处风景!

我抬头望去,天空似乎有了别于冬季的灰蒙蒙,那是一种神秘的色彩,朦胧的淡蓝揉进了浅浅的藕荷,又掺进了一丝鹅黄,它有时候看着透明,有时候混杂着有点模糊。早春二月的天空,像一个羞涩的女孩,她到底有着怎样的思想?每一次的晴空万里或者阴雨绵绵,都代表了她怎样的心情?她向我们传递的,是否有着关于人生的感悟与生活的真谛?

早春二月的天,阳光是柔和的,像小心翼翼的亲吻,吻在了你的额头,吻在了你的面颊,也吻在了你的心里。这轻轻的一吻,便明媚了整个季节的笑容,那树儿笑了,它们褪去了冬日严寒的束缚和捆绑,舒展了枝丫,挺起了腰杆;那水儿笑了,冬季封冻着的冰也不再固执,被早春二月的阳光打动了,慢慢的融化了,叮叮咚咚表达着它对这个世界的赞美与喜爱,露出了清清凉凉的水,水的清亮透出了水底的草啊石子,还映出了岸边树干的倒影。抿着嘴儿,灿烂含蓄羞涩的一笑,是早春二月的表情,是独一无二的表情,无可取代的表情。

描绘着早春二月,我好像看到朦胧中星星点点的绿色,感受到春的气息像迫不及待的奔跑着的孩子,弥漫开来。我闭上眼睛,轻轻呼吸,我嗅到了到春味儿的淡香,带着潮乎乎的草青香气。

早春二月,我绘画着,湿润着我的眸子,我的眸子因此而清澈,脸上的笑容变得明朗,我想我该有这样明媚清澈的眸子和明朗的笑容了。整个一月,我一直沉溺于充满悲情的文字,所以,这幅早春二月的明媚让我心动和喜欢,这样的明媚所传递的是一种永不凋零的春的希望。

画着这样的画儿,我好像已经铿锵有力的走在春天里了。

早春二月的景色尽管没有四季里最亮丽的风景,尽管很少有人去思忖它的意义,但我热爱着它,爱的简单,爱的真挚。

关于早春的散文2:早春

文/袁芳

几声轰隆的雷声,宣告春天已至。那些可爱的树木、花草、鸟、兽、虫、鱼都被叫醒,大地悄然恢复生机。乍暖还寒的清晨,风儿吹过脸颊,捎来的是春的信息。

午后的阳光让人从身上到心里都是暖暖的,这种暖意驱使我到户外转转。沉寂一冬的旷地边,竟然欣喜的发现了一抹绿意,着意去找却又看不见。此时,我想起诗人韩愈的那句神奇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眼前有一抹微微的绿色,却又跟你捉迷藏似的,找不出来。这些被春雷叫醒的小草,犹如一个羞涩的小姑娘,偷偷地打量着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微风带着湿润的芬芳气息,轻轻地吹过树梢,吹过田野,吹过村前的那条三台河。河水哗哗地唱着春之歌,向前欢快的流淌。一群鸭子在河里拍打着浪花,追逐嬉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这首名句真的将春天来临的信息刻画得凛凛如生。河边的树枝上也开始露出淡淡的绿色,树枝也没有冬天那种倔强挺直,突然变得柔和不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柔软的枝条带着绿意在微风中摇摆。河那边的麦田也开始发绿了,广阔的麦田间就像披着一层透明的绿纱,显露着春的生机。忽然,一对叫不出名的鸟儿像精灵一样从远处飞来,它们贴着水面越飞越近,仿佛是春天派来的使者,告诉人们春天来啦……

早春仿佛就是一副水墨丹青,不可以加以任何鲜艳的颜色上色,只能用水和墨的深浅向人们展示一幅羞涩的春景。

关于早春的散文3:樱桃花帖

文/任崇喜

早春里,冷热空气相互交锋。在东风的助力下,阴云散去,晴朗渐渐成为大地的主角。苍茫大地,会慢慢跳动更多的色彩。

这时,就有白花儿簇拥着,素雅,粉嫩,却是极其罕见的热闹姿态,在一棵棵樱桃上,跳跃、摇曳。这样的一朵朵小花,两三朵并蒂,七八朵成群,在一场倒春寒后,尽情怒放,不但铺满枝丫,而且汇成大片银花,满树绚丽,在蓝天白云下摇曳。

这么密密实实的花儿,一眼望去,仿佛冬天的残雪,仍在树上不肯离去。蝴蝶缠绕,蜻蜓翔飞,蜜蜂忙碌,逐渐立体起来的春天,因了它而生机勃勃,让人觉得春意流泻,些许妩媚,更多风流。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樱桃与李、杏习性相近,在春季开花。春天到来,桃花、杏花争奇斗艳,把春天装扮得繁花似锦。此时,樱桃花正悄悄地开着,是细碎的洁白,只是它的名头,没有桃花杏花响亮罢了。樱桃花要比李、杏娇嫩得多,喜温暖湿润,却不耐阴。

樱桃花叶同时萌发,花白中微带浅红,一蕾可生四五朵。而且,樱桃花喜看天公的脸色行事,在艳阳天张开,在非艳阳天合拢。樱桃的花蕾,看上去是红色的,当它渐渐开放后,你却会发现,它的花瓣主角是白色。千个万个樱桃花蕾缀满枝头,含苞待放时,在光线的照射下,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片桃红色,好似不散的红霞;未经多少时日,当樱花吐蕊舒荣怒放时,透明洁白的樱桃花,水一样薄的花瓣,微微地皱着,淡淡的黄蕊从中抽出,满目洁白。

好花还须得人赏。“纤枝瑶月弄圆霜,半入邻家半入墙。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皮日休一定是在樱桃园里举杯畅饮过,并且喝得酩酊大醉,不然,咋让“春风独自扶”呢?

在樱桃花开放时,古代的仕宦之家,常常呼朋唤友,以观赏樱花为乐事。席间,只见女宾们将樱桃花枝插戴满头,仪态万方;宾客则赋诗联句,传递樱桃花枝,玩“击鼓传花令”之类的游戏,一派热闹的场景。一花一世界,一春一寸心,一生一梦里。无论是樱桃果实的娇嫩甜美,还是樱桃花的甜美娇嫩,都使人沉醉其中。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人面樱花相映,美不胜收。樱桃花绚烂至极,不少人的眼睛追随的,是那花下红罗裙。唐代女子,上身着小巧襦衫,下身着柔曼长裙,直曳到地上,“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牵动裙摆,便会牵动处处明媚,彰显出种种张扬。

也有例外。《花史》上说,张茂卿平时颇好声色,然而有一天,见到园中正在盛开的樱桃花,他竟然屏退身边的佳丽,独携酒具,酌饮其下,连连发出“红粉风流,无逾此君”的喟叹。

元稹在送别朋友时,没有按惯常的规矩折柳,而是折了一枝樱桃花,并赋诗一首:“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他不愧是个多情公子,懂得赏花识人赠香。想来,他面对的必是无限春色。

“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春光无限,白居易暗自神伤的,何止是那半头银丝?

据说,樱桃花是樱花的变种,与“开得短暂也要绚烂” 的樱花性格有些相似。站在樱花树下,看她的每一瓣花朵,绿叶嫩绿清香,叶片上的绒毛清晰可见。樱花有白有红,团团簇簇,开放起来灿若云霞或一片雪光,一树接着一树,蓬勃展示着它的宏大叙事,铺展一个热烈的春天。

好花不常在。樱桃花美,但凋落得也快。一阵微风过处,凋零的片片花瓣随风起舞。一场春雨飘过,樱桃树下,残红溅着新泥,让人心生眷恋与怅惘。

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知说的是不是樱桃花?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作闻莺。”才看见花落,便已听到馋嘴的鸟儿在偷吃樱桃,诗人真是夸张得可以……

关于早春的散文4:西郊梅园春色浓

文/葛顺明

早春时节,和友人一道来到盐城市大丰区西郊生态风貌区梅园。来梅园踏春的人络绎不绝,随人流而入,但见绿荫环抱、繁花似锦,满园的梅花开得正艳,花的幽香随风飘散,每一次呼吸都有花的味道,每一次回眸都有花的靓影。

在我居住的城市西郊竟有这样一座梅园,如人间仙境一般,是我始料不及的。据导游介绍,此梅园是江苏省最大规模的梅园,是一座集生态园林、旅游观光、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约3000亩,其中精品梅苑占地200亩,栽种100多个品种、1万余株梅树,骨红、朱砂、绿萼、美人梅、宫粉梅、江梅、垂枝梅等名贵品种在这里安家落户。

我和友人信步来到西郊梅园的茶楼庭院内,见到了有被冠以“梅王”、“梅后”之称的伉丽古梅。“梅王”相传为梅仙子江梅化身,高达4米,属直枝宫粉梅类,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虽饱经岁月风霜,仍傲然挺立。在梅王对面是与之一起共同生活了数百年的“梅后”,此梅高达3米,婀娜多姿,粉红艳丽的梅花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眼球。西郊梅园还有一株镇园之梅“宋梅”,这株有着800年历史的宋梅,枝杆缠绕、虬曲苍劲,让人体会到历史的久远和深邃。

梅花经过寒冬的考验,在春光中盛开,竞相争艳,放眼望去,整个梅园就是花的海洋,我和友人在花海里穿行,不时止步与梅合影。梅枝上一朵朵梅花紧挨在一起,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各色梅花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近看那一朵朵梅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风初绽,有的缤纷怒放,千姿百态,欲与游人细语。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连一朵细细的花蕊、一只小小的蜜蜂都不放过,用镜头留下梅花的美照。他们一会仰拍、一会儿侧拍、一会儿俯拍,抓拍这景天合一、人梅合一的美好瞬间。梅花之上,成群结队的小蜜蜂忙着采蜜,嘤嘤嗡嗡地欢唱着,这群大自然的小精灵给梅园增添了勃勃生机。

人们尽情地游园,有说有笑,或歌或唱。“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友人情不自禁地哼起了《红梅赞》。是啊,梅花的傲骨令人敬仰。在寒风凛冽、百花消声匿迹的日子里,梅花迎霜斗雪、傲然开放,是那么的顽强,那么的挺立。从一株株梅花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像江姐那样坚贞不屈为国英勇献身的先烈。“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之所以能得到历代文人的厚爱,是因为梅花的“气节”。由古至今,赞美梅花的诗词很多,在我看来唯有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写出了梅花的风骨与情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园中亭、廊、架、阁、轩等仿古典建筑,粉墙黛瓦,傍坡临水而建,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梅园的画卷里。据导游介绍,梅园的水是大丰斗龙港天然的活水,因而富有灵气,滋润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国内外许多文化人士来这里品读梅园,留情水韵,翰墨流芳。梅园的美是古朴而纯真的,是临水戏台上一曲黄梅戏、越剧或苏州评弹,是梅树下心心相印的牵手,是茶楼庭院中淡然自得的品茗。绿水萦绕着亭阁,梅花辉映着绿水,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或夕阳中浅吟梅花的诗词,和着斗龙港的清波向着远方传扬。漫步梅园,远离都市的喧嚣,任诗情画意在心间流淌。

游园途中和友人来到茶楼,悠悠的茶香扑鼻而至。我和友人在此品茗,一杯香茗入口,茶的香味带着梅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在这里,可以边品茗边看茶艺表演。听一段优雅的古筝,所有的思绪都随着茶的味道飘流很远。品茶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心境。西郊梅园巧妙地将茶文化与梅文化有机融合,人们在这里品茗、赏梅、听曲……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之中。

我和友人恋恋不舍地离开西郊梅园,眼前依然呈现着朵朵梅花。友人相约,明年的这个时节还来看梅花。随着友人的远行,我的思绪也随着梅花飞扬,明年将会有更多的友人相约梅园……

关于早春的散文5:早春

文/张凌云

连年的冷冬,使气候早已颠覆了传统,非要等到四月后才有真正的春天感觉。

但转念一想,这样好,这便是所谓的早春,我一直期盼却常常与之擦肩而过的早春二月。

曾看过一部电影《早春二月》,印象极深,黑白胶片叙说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至今尚记得男主人公萧涧秋飘逸的长袍,忧郁的神情,以及一汪傍着小桥垂柳的湖水。

早春二月是什么?于我看来,早春二月更多的是指一种感觉,如同电影给我留下的心理定格。

朦胧的,浅浅的,在平淡中寄托着某种憧憬,换言之,在静静悄悄的过渡中,潜藏着看不见的方向和希望,事物在无声无息地走向某个节点,拐过一道弯,就是另一番气象了。于人而言,亦同样如此。即使在十面“霾”伏的环境里,你看不见光,透不了气,但只要坚定地走下去,周围各种看不清的风景,也都闪烁着早春二月的影子。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很喜欢唐人张渭的这首《早梅》。在我看来,其意旨与早春二月有异曲同工之妙。循环往复的庸常生活,使人学会了疲乏倦怠。此刻,不妨多一份平静达观,日子是一潭看不到尽头的深井,在曲折的时空隧道中,你奋力击下的那枚石子正在击穿最后一道阻碍,或许再等一会,就能听到清脆的回响。

回头看来,《早春二月》这部老电影便是极好的诠释。嘘唏感叹的过程,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局,早春二月正如一棵傲雪凌霜的花骨朵,它寂然肃立在清寒与萧瑟中,即将趟过整个漫长的冬季,迎来最美的一次绽放。

关于早春的散文6:早春

文/萍水相逢

早春的雨,总是那么的缠缠绵绵,潮潮润润,在抑郁的阴云下,在斜斜的微风里,将青苔的气息洒尽了每一个墙脚,将忧郁的眼泪落尽了每一扇窗。无法出行,便只好在灰蒙蒙的房间里,在一盏又一盏并不明亮的灯前,听雨无可奈何的歌。

暖冬之后的江南的早春,便是这个样子的。在下雨的日子里,坐在屋内读书也是显得昏暗了。看着窗外,看着初生的花瓣在风中雨中漂沦憔悴,不由得可惜了,也不由得不想:春天,真的来了吗?难道沉睡了一冬的大地的希望,使这样在人间失落殆尽?

恍然间,雨声暂歇了。纵使天空依旧阴暗着脸,也不能不像英国的绅士,带把伞出门在雨后走走,在这早春微凉的风里走走。

雨后的大街上,窨井盖边还有小段的雨水流淌。街两旁的树上挂满了透明的泪珠,沁出翠色来,一晃便落下了千言万语一般。路上少有行人,便有,也是步履匆匆,似乎无人不信很快便会有另一场雨纷纷。

于我,却是坦然了。出来走走,总比无所事事地坐在家要好。记忆里,是有多久未曾与这样清新的空气相逢?是有多久未曾听过树枝槎桠间的哽咽声滴答?是有多久不曾来过这江畔,不曾听微寒的风在江上吹起涟漪?多久,不曾让风刮刮自已的面庞了?不曾看一朵落花的飞舞,点点离人泪?多久,不曾在早春中走走,在江上与堤畔走走,也在自己心灵的田塍上,一个人走走?

现在,我是明白春天真的来了。尽管细雨微风里还不闻燕声呢喃;尽管拂动的杨柳的发丝依然干瘦枯黄;尽管渔人的期许还未在江上唱响;尽管梦里依旧是寒雨一场又一场。但是,心,却在慢慢醒来,又一岁的笙歌,正在慢慢回荡。

细听那灌木里的窸窸窣窣,不是到惊蛰了吗?只要静心闻闻,你便能闻到新翻动后土地的淡淡清香。这清香所告诉我们的,是大地深处的呼吸,是生命重回的旋律。

再听听风吹过后的野花丛里,你是否听到风铃一般的脆响?含涩的花苞掩藏在丛叶间,在风中,切切私语。每一朵花苞里含着的,是春天煞费苦心的礼物。只等在阳光里一齐打开,换来几度人间姹紫嫣红,醉了行人眼。

早春,真的就在这儿。如若还不信,你可以找她在风里,云里,在雨后的初睛里。那云间的一抹晨微,不是她嫣然的一笑吗?那吹在寒风里的黎明,不是她长裙上的翻飞的白缎吗?总之,要走出门,亲自看看,看看早春的美、生机与希望。她的一颦一笑,她的婉转目光,她的千种风情,都暗藏在自然的每一次重逢里,而不会透过厚厚的混凝土墙,在昏昏沉沉的梦中强拉你而起。每一个人所说的迟来的春天与漫长的冬季,其实,只是在于你的心底。

回家路上,又是疏疏细雨。我执着伞,在无人的青石板路上默默走着。就在转弯的路口,我看见,在一面石墙上的藤条间,零星几朵小小的白花已缀落其间。那一刻,我不由松开了伞。尽管霪雨依然绵绵,我却仿佛看见一束春光已从云间破出,照得满墙都是白色的光辉,灿若云霞。

关于早春的散文7:早春

文/汪向军

枯瘦的塘水打着哈欠慢慢地苏醒,塘埂边的杨柳侧着身子用秀长的枝条传递着立春早孕的喜讯,冬这个坏孩子听说春已经有孕手捂着脸羞怯地跑远了。一群鸭子手舞足蹈地在回暖的水上追逐,嬉闹。

这几天阳光充足、明媚,乡下人非常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可以把儿女们回来过年睡过的棉被,还有年前腌渍的咸鱼腊肉再晒一遍。之后若闲着无事,也便一同沉浸到大朵阳光的恩泽里,全身暖洋洋的,很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阳台上的瑞香、水仙还有鹅黄色的迎春花,踩着季节的尾巴赶趟似地开放,好几种淡淡的清香简直要让我醉得不醒人事。女儿从棉衣包裹中脱单出来也雀跃着在屋内奔跑,看着女儿早春般的微笑,幸福一波一波地托浮着我。

蛰伏了一个冬季,立春后又很是冷了几次,现在,终于感觉到春意了。俗话说:吃着年饭望着田畈。年饭吃过许多天了,乡亲们开始忙碌起来,确实到了备春耕的时令了。先检查搁置的农具,买种子,堆积农肥,整治田埂,放水泡田,等这些都安排妥当,那就真正地忙碌了,浇灌追肥,犁田播种,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创造生活的春天。春天来了,我的盼望比期盼过年还要浓。而且,生机盎然中穿过那条山道,我就可以去看老家坟山上长眠的父亲。去年春天走过的路上,应该还有许多花陪我走过早春吧。

关于早春的散文8:早春印象

文/吴东林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刚过了元旦,就到了立春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到了,可按农历说还是在腊月。

在我的印象里,立春只是理论上春天的到来,实际上还是朔风阵阵的冬天的继续,况且这还是腊月的天气。

说实话,我不想这么早地就进入到春天,因为我不想让冬天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溜走。冬天你总该给我们留下一点季节的印记吧,比如河里的冰、地上的雪,都没有。只是前些日子扭扭捏捏地飘了几片落地即化的雪花,有点太含糊了吧!

坐在车里,车载的收音机传出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今年“五九”以后才是真正的冬天。听到这样一个不知是真假的消息,心里一阵高兴,觉得总算是拉住了冬天那并不冰凉的小手,挽留她画上一个圆满的季节符号。可谁知立春这一天,忽然就暖洋洋起来,就像是立秋时节树叶马上翻转一样的准确。其实留恋冬天什么呢,就是愿意让她下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雪,让未来的春天不再嘲笑这个伪冬天的性格变异。

期盼毕竟只是期盼,老天此时的执拗,纵容着春天的脚步。在小区的石板路上走着,我故意绕到那几棵垂柳旁,牵过一丝柳枝。柳树是不翻看日历的,只要是空气把太阳的温暖传递到她的躯体,她就会义无返顾地展示着青春。柳枝不容置疑地发青了,那一串串麦粒一样的骨朵儿正蠢蠢欲动,用不了多久,那嫩芽就会打扮出一派生机。

大年初一就是“雨水”了,从电视上看,别的地方下了点儿雪,我们这里没有下。到了夜里,却偷偷下起了雨,这是我半夜起来掀开窗帘的一角看到的。不下雪,下点儿雨也罢啦,干嘛夜里偷偷地下呀,让我们光明正大地感受一点湿润的气息好不好!

这雨丝实在是太细啦,细得我使劲往窗外的灯光那里瞅,也没有看清她的芳容。不过往地下看,还是一片湿漉漉的。不经意间,我一丝哂笑,大概只有这样的雨才会印证“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意境。

既然真的没有了冬天的讯息,那不如出去感受早春的温馨吧。

早春的风依然有几分冷清,但柔了许多。郊外那大片的麦田应该到了返青的时候了,可因为一冬无雪,那干燥松软的土地上,绿得是那么陈旧。刚刚掠过的一抹春雨,远远满足不了久已干渴的禾苗,于是,远处的人们开始忙碌了。他们扛着铁锹,开动机器,引来清清的流水,浇灌着渴望滋润的土地。在那水流拥抱麦苗的时刻,我仿佛听到了土地的欢呼和麦苗的歌唱。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在我的印象里,感知春天的敏感,除了迎春花,就应该是柳树了。本来有水的河流就已经不多了,如果再让这一泓清水就这么孤独地流淌,确实辜负了春的良苦。

早春时光,虽然不是“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然而,柳树的一抹新绿,及时地装点着荡漾的河水。有如此的风景,才会引来鸟鸣莺飞入画屏。我随手捡起一块瓦片,顺水在河里打了一个水漂,那瓦片瞬间变成一个精灵,箭一样在水面上飞驰,追赶着远去的浪花。

我们不能辜负了春水,所以,有闲情逸致的人们,拿起了钓竿。我们也不能辜负了春风,广场上飘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天空中飞翔的是五彩缤纷的风筝。

春天来就来吧,不再纠结于冬天里未下的雪了。毕竟喜欢春天的人还是多一些,不然,冬天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往三亚跑呢!所谓留恋冬天,也是留恋冬雪那纯净洁白的色彩。而春天色彩的缤纷灿烂则是四季中谁都无可比拟的。

春天的色彩无非是绿和花,然而这色彩带给我们的是青春般的美好,和朝阳般的希望!

关于早春的散文9:乡村早春

文/万承毅

乡村的早春,是一次预谋已久的表白,是一场细密清浅的心事。

仿佛还在昨日,大雪覆高山,冰棱挂林间,乡间的一切都在冰雪的笼罩下,冰凉,苍寒。却不料,立春、雨水之后,春风沿河走过,春雨趁夜滴答,一夜之间,冰消雪融,屋檐滴漏,柳飞花香,山明水媚。乡村的模样,如同刚满十八的少女,忽一下,成了人间绝世美人。

阳光一日暖胜一日,没有杂质。屋檐下,一只小猫蜷缩着,就着暖阳打盹。阶沿坎下,一棵桃树的枝桠斜斜地划过来,像龟甲上的笔画,枯瘦,苍劲。不经意间,看见它们的节骨上有萌动的小点,那就是早春的信使,在桃树上涌动,在枝桠间显露。相信,不几日后,这枝桠之上,便是娇艳的脸颊,便是粉红的心事。蓦地,明了了春的腼腆与羞涩,虽是表白,亦很含蓄。

眺望远处,大地万花齐发,油菜花开一片金黄,山茶花开朵朵红艳。更有山间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儿,红的、黄的、粉的、紫的,这一簇,那一丛,点缀着排场大、颜色娇的花儿们,成就了早春的幕后英雄。它们就如满坡的火炬,点亮了春的燃点,引燃了春的触须。春,不仅仅是油菜花、山茶花们的,更是成千上万野花们的。五颜六色的花儿,给春涂抹上绚丽的背景,为春奏响了隆重的序曲。

庄稼地里,成片成片的绿。农人荷锄躬身,在田间地头挥舞着。那些身影站立了又弯曲,弯曲了又直立,与之相伴的是无数的弧形,在湛蓝的天空划过,落脚在褐黄的土地,为早春书写出一道道诗行、谱写出一首首乐曲。这是勤劳的注脚,是耕耘的注脚,是付出的注脚。这满山满坡满地的绿,成了乡村早春的主色调,更是今秋时节的原动力。

一汪池塘在阳光下闪烁,微波粼粼。春江水暖鸭先知,几只鸭子在池塘划出了道道波痕,它们欢快地追逐、嬉闹,把万束金光当作幕布,把一汪碧波当作舞台,跳起了与鱼逗乐的舞蹈,展开了与鱼竞速的比赛。不时有鱼儿哗啦跃出,轻灵如燕,不几秒钟又没于水中,吱溜游走,消失得无隐无踪。看着这一池欢愉,不禁心旷神怡。

忽然,一只小鸟“唧”地飞过,飞过绿油油的庄稼,飞过碧汪汪的池塘,飞到辽远的天那边。小猫像被惊醒了,“喵”地跃上墙头,停驻黑瓦,俯瞰大地。一切仿佛没有动静和蹊跷,它复又开始打盹。

一袭清风拂过,春很快就铺天盖地了。早春的乡村,虽然羞涩,但却热烈,貌似静谧,但已萌动。

关于早春的散文10:城北十里观杏花

文/黄河入海

早春二月,寒退暖进,人们开始减衣出户,探寻东风消息。可惜柳未绿,草未发,川原依然枯像。正叹本地无山水供游,少胜景可观,家勇君却充满自信地说:城北十里,宋江河畔,有杏林花开,我带诸君一游,定会有美景之叹!于是,九位文友,相携同游,来到城北那片杏林,一睹杏花的美妙。

同游者虽然年龄大小不一,都是一样的迎春探奇心情。转过李楼村角,眼前忽然一亮:一望无际的杏花开得正盛,势如大海,灿如云霞,东风拂面,生机盈园,始觉家勇之言不虚。大家载欣载奔,一头扎进靓丽无比的杏林中,迷醉其间,一个个童心复萌,天真烂漫。走着看着,转过一片杏林,又是一片杏林,总觉景深无限,花海无边。

行走在花的海洋,仔细观览,发现片片不同、树树有别。这一片红如胭脂,那一片粉如羞颜;这一片破苞初绽,那一片落英缤纷;这几株洁白如玉,那几树灿烂如银;大部分无叶绽放,有几处叶芽已出。树有高低大小,枝有纵横长短,花有俯仰欹正,态有老干新条。

家勇喜诗爱画,又在这片杏林附近长大,对杏花感受更深。他认为世人因循旧念,把杏花看得俗了。杏花,无论是花色还是品格,都属于上上。就其蕊姿花色,它鲜洁清润,一点不逊于梅花;就其傲寒感暖,它最早开放,何曾晚于迎春;就其格调神韵,它端正大方,绝无桃花之媚。家勇说,古人偏心独爱梅朵,我人有慧更爱杏花,望诸君多画杏花图,多赋杏花诗。同行者一边赏杏林琼花,一边听家勇高谈,皆口服心服,点头称是。

事前有约,同游者各带食品,凑在一起共餐。日午时分,杏林深处,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带来的香肠、罐头、面包、饼干,还有烧酒、果酒,边吃边饮,边唱边笑。迷醉于香花雪海,少不了诗情画意。爱唱者如红梅女士,一曲杏歌,声动林梢;喜诵者如王氏少年,两段杏文,语感人心。吕萍讲杏林笑话,陆畅有杏花妙文。好对者先锋拟出上联:“杏月杏花鲜,乘兴观杏真有幸”;凑趣者忠友对出下联:“晴川晴日好,踏青赏晴最多情”。席间把酒行令,中者依令赋诗,诗不成则罚酒一杯。虽无曲水可流觞,足效兰亭诗赋会。众诗吟出,命金鹏收记,作序编集。尚记得我的那首即事诗:早春二月杏花开,城中士子踏春来。仙风岂止桃源有,此处风光最适怀。

杏林里,偶有村夫乡妇悠然劳作其间,或扦插嫁接,或刨根剪枝,或施肥送粪,或收柴挖菜,一派田园气象。那些乡村中人,看到我们这群精神迷醉的造访者,露出包容之意,全无疏远之感,并能热情解答我们提出的杏园何年初建、林有多大、品种多少、销路怎样等等问题。我们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惊奇问异,他们像拴宝教银环一样不厌其烦,这让我们看到了杏林主人的淳朴善良和宽厚关爱。此时此刻,来自城里的文人与出自乡村的农人,在美丽的杏林里,在和煦的春风中,达到一种情感的连通与交融,扶犁的手与执笔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共同感觉受那份春温的力量。

走出杏林,有两项约定:其一,此游九人,效竹林六逸之谓,定名为“杏林九士”。其二,年年岁岁,相约城北,参加杏林之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