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暖冬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暖冬的文章1:暖冬
文/廖双初
冬渐渐地深了,气温也在渐渐地下降,有了寒冷的感觉。
但自然的冷终究敌不过社会的暖。这些天,我一直被社会爱心人士的善举感动着,他们向贫困师生伸出的温情的手,让寒风凛冽的冬天变得春意融融。
上月下旬,市里的卢佳祥慈善基金会在我县举行了“关爱孤儿·梦想起航”启动仪式,给我县的200名孤儿和事实孤儿每人发放了1000元助学金。仪式举行的前几天,钱已打到了学子们的银行卡上,可以随时使用。根据与我们签订的相关协议,基金会对我县孤儿和事实孤儿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每学期到位1000元,帮助他们完成义务教育。这对孤苦伶仃的孩子们来说,犹如一缕阳光,让他们悲苦的童年或少年感受到了人间温暖,也增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出席启动仪式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易女士,一见面就给人一种大家风范,慈眉善目,轻言细语,令人感到特别亲切。仪式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简短交流,当听说我们这个边远山区还有不少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的教师时,易女士马上又要我们准备一份材料,适时送基金会再商量。
我所了解到的,卢佳祥慈善基金会是我们邻县一位叫卢佳祥的慈善老人和他的子女们发起组织的。老人一辈子做善事,在子女们的理解和支持下,累计向社会捐款逾2000万元。老人于去年去世后,子女们接过他的接力棒,成立了基金会,以资助孤儿和农村医疗事业为重点,继续行善。一个家庭能够薪火相传几十年,挤出巨额资金,无私奉献社会,这需要开创的能力、悲悯的情怀,需要长久的坚持、高远的境界,更需要良好的家教与家风。而正是这样的人,撑起了我们社会的爱心大厦,他们传承与张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月初的一个日子,细雨霏霏,天气阴冷,我赶到位于古镇梅城的安化一中,接待向我县两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发放助学励学金的市胡杨基金会一行数人。今年我县共有55名优秀寒门学子每人享受到了4000元助学金。基金会会长陆先生曾是市里的一位重要领导,退休后专门牵头做善事。陆先生在发放仪式上勉励学子们要像沙漠中的胡杨林一样坚忍不拔,磨练意志,战胜艰难困苦,将来成为社会栋梁,将爱心传递下去的那一番话,不仅感动了受助的学子们,也感动了在场的我们。我粗略地算了一下,今年胡杨基金会向全市发放的助学金有将近150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钱都是通过益阳籍在外工作的成功人士捐赠,然后通过基金运作理财得来的,全部回报给了社会,资助给了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第二天,当在安化二中的发放仪式完毕,天空忽然放晴,久违的阳光普照,似乎预示着寒门学子的光辉前程。
而就在前两天,我又接待了LP(领袖行动)52期的学员代表,他们一行四人来考察我县乡村教学点建设,为头的老总姓文,一位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我带他们来到了我所负责的扶贫联系点——冷市镇董家村。这是一个绵延6公里的狭长山村,考虑到小小年纪的孩子们上学实在不方便,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上学路途也不安全,应村民的强烈要求,我与当地乡镇中心学校商量,决定恢复这个村的教学点,资金多渠道筹措。说到资金,缺口是很大的,好在这时文总他们来了。文总一行深入教学点现场,详细询问了相关资料,倾听了我们的意见,回去以后,只短短两天时间,团队就开会达成共识,支持我们25万元,其中20万元用于基建,5万元用于后续配套。真是雪中送炭啊!
其实,我已不是第一次接触LP组织的人了,此前我就接待了LP51期的学员代表楚总一行,他们早在今年10月份就决定支持我们一所叫茅坪小学的教学点。于是,我就想到了LP这个专门用于成功企业家培训的组织,不断追求进步的老总们的境界确实非同一般,他们在个人事业发达后,首先想到的是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回报社会,而教育是他们的首选,因为不论社会如何变迁,教育始终是关切民生的永恒事业,不论怎么支持,都是不会有错的。
就在我写这个稿子的时候,我接到了县总工会一位熟悉的美女领导的电话,说是今年上半年下暴雨,我们有教师受灾,让她很牵挂,这次终于来了机会,争取了上面的经费支持,她准备帮我们的受灾教师一把。无疑,这又是一个喜讯!
不少人一直哀叹我们的世风日下,道德滑坡,对前途一片迷茫。而想想这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表明社会也不完全如此,正能量始终在大地传递。
关于暖冬的文章2:萝卜相伴过暖冬
文/黄小燕 杨春晓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冬季,萝卜成了餐桌上的主角。朴实的萝卜与季节,像是一对偎依着的温情母女,有着默契、贴心与关爱。无论清炒还是炖汤,都让人浑身充满温暖。
小时候,母亲总将屋前屋后的菜园里种满萝卜。母亲也总将那些看似不值钱的萝卜,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地呵护着。在母亲的关爱下,那些萝卜在丰收季节,不负众望地长得像一个个白胖娃娃。母亲望着拔出来的水灵萝卜,喜上眉梢地说:“瞧!这大胖萝卜就是‘人参’娃娃啊!”
那时家里贫穷,一天两顿饭基本上都是萝卜。母亲将那平淡无味的萝卜丝,用猪油和香菜,炒得甘甜、脆爽。就着一碗白米饭,那萝卜的清香,那米饭的甜,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寒冷的冬天,总能消耗身上更多的能量,来保持身体的热量。而母亲总是用大锅煮上一锅萝卜汤,给我们补充“暖能量”。每次我们冒着严寒和风雪回到家,母亲总会给我们端上一大碗热气氤氲的萝卜汤。那碗平淡如白开水的萝卜汤,顿时除去了冬天带给我们的寒气,浑身也暖暖的了。那萝卜汤就像和我们相依相偎的母亲,离不开了。
最难忘的还是母亲做的萝卜干。那年我考取镇重点高中,我深知父母供我上学不容易,食堂里两块钱一份的炒菜,都成了我对贫困家境的一种罪过。周末回家,我对母亲说,我要从家里带菜去学校,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母亲就用玻璃瓶给我准备了一大瓶腌制的萝卜干,够我吃上一个星期。当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吃着刚打的温热而香喷可口的炒菜时,我一个人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吃着几天前母亲给我带的萝卜干。那时一个男生调侃我,叫我“萝卜妹”,“萝卜妹”代表着贫困和卑微。我的自尊被狠狠地践踏着,低头不语,含着泪,拼命地嚼着那一根根有筋道的萝卜干。从萝卜干里,我明白了那股筋道,就像一种不屈服的倔强,也是这种倔强,让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后来我工作到了城里,吃过萝卜炖牛腩、韩国泡萝卜等花样百出的萝卜,可都没有母亲那碗只放油盐,平淡无奇的萝卜汤,及那只有辣椒掺拌的萝卜干有味。好在母亲冬季都会做些萝卜干送来给我,享受着母亲的温情,舌尖上流淌着母亲的味道。有萝卜相伴,再寒冷的冬天也暖暖的。
萝卜就像母亲,给了我营养,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懂得感恩。
年终岁末,回到老家,母亲也总会煮上一大锅萝卜汤,给围坐在火炉旁的每个人端上一碗,喝着萝卜汤,唠着土得掉渣的家常,这就是人间最好的天伦之乐了。
关于暖冬的文章3:暖冬寂静的午后
文/疏桐寒枝
暖冬寂静的午后,庸懒,无所事事,过着没有压力的简单生活。在走廊上晒着太阳,猫和狗在一边舒服地睡觉。不想去超市买东西,家里还有些菜和水果等食物,今天够吃就好。不想去做更多家务事情,能应付得去就好,不必做得完美,因为家务事是永远做不完的,今天做完了事明天还要重复做。
不去想工作,因为难得放松自己。不想去想他,因此想,只是让自己更痛苦。要学会放弃,即使遍体鳞伤一无所有,至少还能获得到平静的生活。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远观比近瞧好。人生有多少瞬间的美丽,朦胧的最美,得不到的最回味。无欲无爱无恨,我还是自己,一切没变,只是把心放开了,这样活着,感觉轻松自在。
和儿子一起给小狗“一泉”洗了一个澡。小狗第一次洗澡,很害怕,挣扎叫得厉害,洗完还用电吹风给它把毛吹干。
做完中午饭,先给狗和猫喂饭。看着猫“跃跃”和小狗“一泉”在一个碗内吃饭,虽然还是有些争抢,却已经开始和谐相处了。好的开端!
一会儿“一泉”的妈妈,那只名叫“托托”的母狗上来了,它来嗟饭了。它一来,小狗和猫都得让开,在食物面前,它连自己的小崽也会咬的。
我看托托很瘦,很饿的样子,还要给小狗们喂奶,是很辛苦的狗妈妈。以后我每次做饭时多煮些饭,先让母狗吃饱了,然后再给一泉和跃跃喂食物。
一泉喜欢和跃跃玩,每次看见猫过来,就摇着尾巴,跑上去想跟它玩。可是猫却怕它,小狗一过来,跃跃就伸出前爪想抓它的样子,最后没抓下来,自己却逃掉了。
小狗一泉自己会上下楼梯后,每当我们不在家时,它就自己跑下楼去,回到它的老窝去,和它的另位二个亲兄弟玩耍,偶尔还喝上点母奶。我不反对它这么做,更不会把绑起来,关起来,我给它自由。它怕孤单,依恋老窝。儿子一回来,就去把它抱回来,它见我们在家就不会走。
这个冬天不冷,太阳一直光顾大地。暖暖地晒着太阳,和猫狗玩耍,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生活是寂寞的,所以才养猫养狗。动物是很好的陪伴,有猫和狗的陪伴,儿子和我的生活就没有这么孤单。在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后,生活渐趋于平静。在承受了许多的伤痛后,才懂得平静的生活是多么地可贵。生活由繁到简,是一种进步和升华,去掉不必要的累赘,给生活减轻压力和负担,从容地对应生活。
简单、知足的生活就是快乐的!
关于暖冬的文章4:暖冬
文/艾文
冬已渐深,节令已经到了冬至,却还没有等来一场大雪。天反而一天比一天暖和,走着走着,恍若走进了深秋。
漫步在原野,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午后的阳光温暖地倾泻在大地上,沐浴着万物。树上残留的叶子,金灿灿挂在枝头,看久了恍若一幅优美的田园画。一抹暖阳,赖在我身上,不厚的冬装居然些不合时宜,额头沁出了汗。
想起儿时的大雪时节,寒冽的北风刮个不停,夜里一场大雪飘然而至。清晨上学的孩子们,顶着寒风,在大雪中踉踉跄跄走向学校。教室里虽然没有火炉,但也比外边温暖多了。那时的我们,好像永远没有做好御寒的准备,穿着捉襟见肘的棉衣,低低的领子,短短的袖子,时不时缺一两个纽扣。肆虐的寒风,穿过衣物的缝隙,直入身体,瑟瑟发抖的我们,只剩下缩头缩脑的份了。冬天留给我们的记忆,只有一个“冷”字。女孩们会好一些,她们头上会有一款漂亮的头巾或围脖,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手腕上还有一双妈妈缝制的套袖,把双手塞进去,便暖和多了。
严寒会使小手像面包一样肿胀起来,会皴裂你的脸,又会像刀子一样,在手背上划出许多裂痕。一沾热水,钻心得痛。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会买来润面油、雪花膏给孩子涂上,这样会使裂口很快愈合。大部分孩子是享受不到这份待遇的,冻伤的手指会溃烂,流出脓血,家长找来一些干净的布头简单包裹一下,依然不影响写作业和玩耍。
那时候,我们每天祈盼的就是早早放学回家,家里那个温暖的小火炉,烟熏火燎,上面热着妈妈或奶奶做好的饭菜。通常是白菜萝卜烩菜,偶尔会有几片豆腐,这些已经让我们窃喜不已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是这样过的。没有攀比,也就没有失落。
一个冬天过去了,褪下臃肿肮脏的棉衣棉裤,在春天洗干净脸,我们惊讶地发现,即使在寒冷中,我们依然悄悄蹿高了一截,依然健康快乐。
长大后,我们在城市里用暖气、用空调取暖,免去了烟熏之苦、柴薪之劳。各式各样的防寒服饰,已能轻易抵御数九严寒,天却不再那么冷了。偶尔感叹天道的任性,原来冬天亦可以不冷。又微觉遗憾,走过了春的温暖,夏的酷热,秋的凉爽,却没有发现冬的寒冷。没有了寒冷的冬天,还称得上一年四季吗?
感受着暖暖的阳光,我并不感恩上天,它剥夺了冬天应有的本色。依稀间,想起从前的冬天,一场大雪后,小巷的炊烟袅袅升起,食材的清香传了很远,烟里雾里传来妈妈的召唤:狗蛋……二丫……回家吃饭啰——
关于暖冬的文章5:为母亲攒一个暖冬
文/蔡源霞
这几天变天,气温骤然下降。周末回家,我问母亲:“妈,冬天快到了,要买点儿什么过冬吗?”母亲听了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缺,都有。”我不禁有些奇怪,怎么母亲永远都不缺,而我呢,每年不说别的,光衣服都觉得不够穿。
翻了翻母亲的衣柜,我才知道她说的不缺是什么意思。那件穿了十年的棉袄还没有破,在母亲看来便是可以接着穿的,那双棉鞋已经穿得非常单薄了,母亲说旧鞋舒服,多穿两双袜子就可以了。
“妈,我给您买的几件新棉袄为什么不穿啊?”我记得我每年都会给母亲买件棉袄,可是她却一直压在箱底不拿出来。“那棉袄都是拉拉链的,我穿着麻烦,还得让你爸帮我。”母亲不好意思地说,我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忽略了这一点,母亲中风后右手不便,只能有左手可以活动,她只能穿扣扣子的衣服。
“您为什么不跟我讲呢?”我好奇地问母亲,母亲却说她曾经说过,可能是我太忙了,没听见,母亲又笑了笑说:“你买的棉袄都太好了,我留着过年穿,过年就几天的时间,我不怕麻烦你爸。”我心里一堵,这明明是我的疏忽,母亲却还在为我找理由。那一刻起,我心里很是惭愧,作为女儿,我要给母亲的不仅仅是年节的光鲜,而是平日里的温暖。
首先当然是要买一件适合母亲穿的棉袄,只是看了很久,几乎都是带拉链的。兜兜转转中,我忽然被那件珊瑚绒面料的棉衣套装吸引了,珊瑚绒暖和舒适,母亲如果穿上这样的棉袄棉裤这一个冬天都不会冷了,虽然是睡衣的式样,但是母亲平时很少出门,最适合她不过了。
买完了棉袄,回家洗了一水正准备给母亲送去,忽然想起来,母亲冬天的时候离不开电烤炉,可是穿着鞋会烤坏鞋底,脱了鞋,脚背和脚腕又会冷,以前母亲总是找一块布盖着捂捂。
想到这里,我起身把家里的衣柜翻了一下,把我和老公以前不穿的那些款式过时的棉服拆了,然后再自己用针拼接成一个小棉毯,再去楼下的缝纫店缝一个好看的布套子套起来。这样的一个棉毯不但可以让母亲盖在脚上,还可以盖到腿上,肯定会暖和很多。
一弄都弄妥善了,我又想到母亲的棉鞋,这让我有些犯愁。母亲的脚一大一小,很不好买鞋,好在鞋店的老板有经验,送给我一双半码垫,小脚的那只先垫上半码垫,然后上面再垫上羊毛的鞋垫,这样基本上就不会有一只鞋大一只鞋小的问题了。
当下个周末,我把这些东西拿给母亲的时候,她惊讶不已,拿起珊瑚绒的棉袄说:“还有这么好看的棉袄啊,这布料又暖和又舒服。”然后又摸了摸那床棉毯,在腿上盖了一下,忙点头道:“我的膝盖一会儿就暖和了。”最后试穿棉鞋的时候更是感慨:“我还是第一次穿这么合脚的鞋。”
母亲在一边开心地试着衣服和鞋,像小时候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脸说:“怪不得说女儿是小棉袄呢,有了你啊,我这一个冬天就不冷了。”母亲的一句话,让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关于暖冬的文章6:书香暖冬
文/荆墨
古人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北风呼啸,漫天鹅毛,用书香温暖自己,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因为读书,浮躁的心很容易静下来;因为读书,寒冷的冬天便多了一份温馨。用书香温暖冬天,能让思想在梦幻中尽情舒展,能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冬天读书,头脑清静,利于冷静思考,适合读一些具有人文内涵的书。寒夜斜倚床头,尽心地品味周作人的清淡平和,鲁迅的讽刺简练,梁实秋的细腻亲切,张爱玲的典雅飘逸,贾平凹的随意与匠心,余秋雨的博世与天然,还可以感受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由文字带来的煦暖气息穿透力很强,足以抵挡鼻息之间空气的寒凉。读这些书犹如喝一口浓浓的热咖啡,很苦,却温暖了心田。
冬天读书,是一种美丽的意境,更是一种难得的心情。冬天,人的气色更旺,正是抓紧读书的好时候。作家叶灵凤在《书斋趣味》中说:“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冬读”的心情是愉快的,让人的脑筋更加灵光,充满创造力,最能增加人的智慧、知识和才能,陶冶人的情操,激活人的思维,从而获得启悟,产生新的灵感。
冬天读书,让单调的季节变得有滋有味。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沉醉在书中描绘的世界里。从古读今,从国内读到国外,在这门功课里自得其乐。作家钱歌川在《冬天的情调》中说,大雪天到外面去看过一回雪景,回家来扫清身上的积雪,吃过晚饭,关起门从容地来读禁书,这是金圣叹所赞美的人生一乐。储蓄冬天,阅读心灵,会让人更加自信。面对冬天的寒冷,读书让文字温暖人心。
冬天读书,是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景致。读书的时候,常有雪花飘落,让人觉得妙不可言。那些梨花般的雪花,在窗外制造着春天的假象,而手中的一本书,却让我体验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比阅读更舒恬、更真实、更惬意……倘若,再有一两片雪花,从窗缝里挤进来,刚想逮它,却化掉了,如蝴蝶的隐身。把书本轻轻合上,双目微闭,一丝倦意袭来,再看两页吧,待我未把那两页看完,书却“啪嗒”掉在了地上,不管它了,身子一歪,呼呼睡去,多美的滋味!
悠悠书香暖人心。冬天闲暇之余,常沏一壶淡茶,手拿着一本百读不厌、每次重读总有新收获的好书,就这样,开始一段美妙的旅行。冬天有书香为伴,会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和煦而温暖,惬意而幸福。有书读的冬天,真好!
关于暖冬的文章7:暖冬
文/刘腊梅
季节走得如此深情,频频回顾,明明冬天了,太阳一照,就回到了秋天的气候,比三岁小儿还要任性。一切物景都是秋天的打扮,把这样的好天气关在门外,是对良辰莫大的辜负。
天空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盛几朵白云远远近近,敲敲就会碎似的。那蓝色便成了最干净的颜色,高高在上的颜色,只配天上有。红枫的叶子暖暖地燃着,听得到熊熊燃烧的声音,与你的心里有某种久远的呼应,给你一种暗示。在这小小的“火”的势头后面,是一种藏不住的庞大的声势,一不小心就会成灾,于是,你的心里就有了敬畏,谁知道它会将你怎样收服?野菊花还没有开败,暗香袭人,永远有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把一种卑渺野性而固执地表达成了一种霸气,它有最庞大的盟军,最不挑剔的生活习性,最认真的生活态度,最顽强的生命力,它把秋的余味延续到冬意里,蛮横地干预着季节的轮换。
荻花一蓬一蓬地开,慵懒妩媚。以前一直以为那是一种贱生贱长的草,直读到“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才结束了我对它的误会。那是一束花,开在唐宋的浔阳江边,是一首诗,千百年来拨动骚人墨客的心弦,载着一个幽怨的琵琶女,打动了无数多情多愁的心怀。它更是一种性情,一种大彻大悟逍遥极致的性情。大彻大悟的终点就是回归,看到它,你的心是否会有那么一瞬的回归?千古以上,还是万年之后,它都在等你归。
一群鸭子浅浅地游弋塘边。塘面宽阔,水面平静,映出天光云影,是好看的画景,小家伙们不小心入了画,却又小心翼翼不敢放肆游开去。这幅画还在运笔中,期待还在其中,那只是画的一角,不知道中间藏着多少山水多少心思,你的心便开始荡漾起来,如这细细的水纹。
农家小院里晾晒着红薯粉,那样白净细腻如处子肌肤,它的蜕变却是一番碎骨离心,打磨、分离、沉淀,终成舌尖上的美食。农家总是在秋收过后开始冬藏,农人的双手从来不嫌麻烦,总得有点储备,生活才有根底,才踏实。
风很轻和,不敢大了,暖中有点凉意,给你错觉,又时刻让你清醒。生活就是一个过程,像一季花的颜色,你的灵魂当如这天空的纯蓝,你的热情当如这似火的红枫,你的气度,当如这彻悟的荻花,每一季花开,你都当是季节的宠儿。
太阳暖暖地熏着,我以为,是在秋天。
关于暖冬的文章8:暖冬
文/李瑞华
按照时令季节,12月7日就到了“大雪”了。每年大雪节气的到来,天气就会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了。寒冷随呼啸的北风而至,冬天就这么来了,来的悄悄的,衣服一件件穿在身上,冷依旧袭来。风是冷的,摸摸脸,也是冷的。我是害怕冷的,可是又期待着春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倒数着日期,春节还没过呢,心里就这么纠结着矛盾着,期盼着春暖花开的时日早些到来。
看着天空的太阳肆意地挥洒着阳光,我以为是暖的,伸手去接,冰凉的空气刺骨,我知道,我上了阳光的当。这样的季节里,阳光也是冰凉的味道,是我贪心了,可是依然觉得,有阳光的冬天就是暖的。喜欢冰雪覆盖的美丽,也喜欢镀上阳光的冬季,即便依旧寒冷,心却是暖的,因为充满了阳光。
喜欢在办公室里,打开空调,任徐徐的暖风送来,再沏一杯茶,悠然的坐在满是阳光的屋子里,聆听着轻柔的曲子。阳光肆无忌惮地折射过玻璃窗,灿烂而不炽热,温馨而不做作,默默的就是喜欢这样的感觉。冰雪弥漫的冬季,即便哈气成冰,也会因为有阳光便会觉得,这是个暖冬,一点儿都不冷,任性的执拗着暖暖的冬有人关爱有人疼。阳光下的院子里,闪着耀眼的微黄,看着就暖洋洋的。凝视着窗边的那株盆栽,泛绿油油的光,或许,这就是幸福和满足吧。
我推开窗户,遥望。看着满目的枝干变成了士兵一样守在天空,我看见偶尔零星的树叶,仍然挂在树梢,瑟瑟发抖的身躯已经出现了摇摇欲坠的危险,这个季节的故事,已经开始时浓时淡。冬的颜色也变成了满目的枯黄,偶尔会下一场雪,那满目的晶莹和洁白,已经是这个冬天最大的奢望。
街上,行人日渐稀少,匆忙赶路的人,多数都被厚厚的棉衣包裹,再加上口罩和围巾的装饰,人就像是熊猫一样笨拙的可爱。偶尔露出的眼睛,能感觉出笑意的温暖,也能感受到陌生人的淡然。这个冬日,俨然已经被厚厚的暖包裹的层层叠叠。
走出城市,再看郊外,那一排排的枯黄的枝干伴着雪白围裙在道路的两旁坚守阵地,花池里的冬青虽然是绿色的,但是仍然藏起了它娇嫩的模样,以一种可以抵抗寒冷的绿,装点着这个没有生机的季节。田野里的麦苗也在沉睡着,它们渴望着冬给它们盖上一层层厚厚的棉被,在来年收获一个丰收的梦。然而,这个暖冬总是与雪花擦肩而过,人们带着焦灼的渴望,麦苗怀着满满的希望,希望有那洁白的精灵翩然飞至。
突然,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抬眼望去,原来是麻雀到处觅食。偶尔看到喜鹊的加入,还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被惊起,抖落一片树林的忧愁。思绪,犹如停留在树干上的果实一样,那份欣喜已经赶走了这个冬日的寒意!
一个人踱步,从金城路再到古宋街,漫步在长长的街巷,感受着那些复古仿宋的那些木质门窗古朴韵致,找寻宋时梁山好汉在此生活的影子,总有琳琅满目的书画装裱店,进出在那些出售装裱字画的商铺中,我总想邂逅一个古韵的女子。然而,却总是从这些穿行而过的人中看不到我所要遇见的人。
到了小街的尽头,就是梁山风景区了,突然,一棵葡萄藤进入我的眼球,在路边的凉亭架上,那里赫然写着“三碗不过岗”,我知道,这是一处酒店所在了。但那葡萄藤儿还是吸引了我,我看见它以自己独特的姿态,突兀着每一个枝节,嶙峋而傲然。藤下的一口水缸和着水底的金鱼,正伸展着尘封的记忆。此刻,属于这个冬天的记忆已经开始丰满,那些在春夏秋季蕴藏的激情,开始在这个冬日翩然。
我生活在北方,自然喜欢北方。北方季节分明,春夏秋冬,一如人生体验。北方的冬天,夜最漫长,也最温暖。床是热的,被是厚的,梦是实的,女人是柔的。隔着窗棂,外面清冷的月光洒向清冷的雪,冻得大地早就无语。也有小门小户,寻常人家,最会找乐儿。进入腊月,有了功夫,坐在桌旁,白白胖胖的蒜头,一瓣一瓣剥皮儿洗净,浸泡在醋里,摆放窗台向阳处,几天过后,玻璃瓶中透出翠玉般的润泽,屋子里顿时充满了生机。
只有西北风,如响马,如更夫,打着唿哨,从这条街吹过那条街,在寒意里渐行渐远。
生活过的惬意还是忧伤,平淡还是迷茫,或许都不重要。寒冷的冬季能够在满是阳光的屋子里那就是幸福。不想被太多世俗的东西牵绊,能够简单的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我庆幸自己可以简简单单的,这样就够了,因为多了,我背负不起,少了反而觉得清爽。
寒冷的冬季,你来了,寒冷的冬季,欢迎你!阳光陪着你,也陪着我,暖暖的,我喜欢!冬,已经爬进了每一个窗棂的缝隙,时光已经把一把优美的过往移情别恋,不管你我有着怎样的欣慰和遗憾,也要在当下的阳光里,攒足精神,迎接来年春暖花开的灿烂……
关于暖冬的文章9:暖冬
文/李若东
邓姐的网吧关门了,一向闲不住的她心里没着没落的,后来还是女儿心疼母亲,知道母亲是个喜欢当家做主爱操心的热心人,闲下来非憋出毛病不可,于是就商量着让母亲到自家的超市上班。邓姐也很爽快,第二天就上班了,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再就业。
因为虽然名义上给女儿打工,但是女儿他们夫妻俩跑外购货、送货,把店一股脑交给了她,她没有理由不上心。也许是因为邓姐的加盟,超市生意红火起来,一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盘点、上货、销售很是忙活,很忙的时候,晚上干脆住在店里,邓姐又找到了年轻时风风火火干事创业的感觉。虽然累点,但是觉得很满足。
在一天傍晚,当邓姐准备关门时,来了一个小伙子,三十多岁的年纪,要了一些熟食,说是家里晚上有几个哥们去聚聚,邓姐很利索的把他要的菜打好包秤完算好钱,但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小伙子掏了半天也没掏出一分钱来,小伙子脸涨得很红,最后说出门时太匆忙,钱包忘带了,如果你信得着我,这样吧,我把身份证先放您这,等回头把钱给您送来再取身份证。大姐稍一沉思,马上说:没事,信得着你,菜你提走,身份证你也拿走。小伙子感激的连声说谢谢。
晚上,邓姐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一听就立马说上当受骗了,好多超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人很会演戏,邓姐说怎么会呢,他都要把身份证押到这儿,在你们眼里就没有好人,邓姐对女儿的反应很不满。邓姐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自信
第二天上午,小伙子没有来,邓姐有点坐不住了,不时的向门口张望,下午的时间似乎很漫长,小伙子仍然没有来,天很晚了,外面刮起了寒风,温度似乎将到了冰点。邓姐一言不发,脸色很不好看,女儿不敢再说话,怕母亲心里难过。
第三天早上,邓姐刚刚打开超市的门,就看到从门口停着的一辆车上下来一个人,手里提着东西,是前天来买东西的小伙子,邓姐赶忙把他迎到室内,小伙子一边走一边解释,大姐,实在对不起,昨天公司有事,出了一趟差,由于没有您的电话,也没法告诉您一声,所以就……邓姐笑着说,我相信你,没什么。小伙子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柜台上,大姐,今天温度很低,我经过早餐店时顺便给您捎点饭,你一个人也挺不容易的。
当邓姐送走小伙子后,看到柜台上的钱和热气腾腾的早点,眼睛湿润了,谁说世风日下?谁说世间没有只有欺骗?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眼前发生的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吗?荡漾开来的是感动和社会正能量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