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影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背影的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背影的散文1:我煨暖了,你离开的背影

文/吴钧尧

朋友说,她孩子大学就读心理系,很可能肇因童年有一次,她为完成紧急的翻译,带孩子到托儿园,叮嘱孩子游戏、午餐后,孩子钻进小小被窝,即将午寐,他睡眼挣扎,紧拉着她的手,眼皮黏沉时,兀自挣扎,“妈咪不要走……”朋友强忍泪水安抚孩子,“你安心睡,保证你一醒来,就会看到妈咪。”

朋友撒谎了。醒来,她不在,园方后来转述,她的孩子怎么伤心,又怎么地在极度的哭闹之后,转而安静不语。像是有一个空隙,在哭与不哭、闹与不闹之间,着床了,且带着点黑暗、恶意。

孩子,我想起你的“四脚兽”时代。约摸十个月大时,我把你托给楼下的余妈妈照看。我把你送到她家门口,看到余妈妈摆弄一桌子的玩具,吸引你注意,余妈妈偷偷转身,示意我“走、走,赶快走”。

我回到七楼居家,望了眼楼下中庭,你必不知道,你跟我的距离只有短短半分钟。我花了一段时间,才能把思绪转回写作计划。傍晚,我到余妈妈家接你,余妈妈或在厨房料理晚餐,你坐在客厅深处,灯光稀微处,你的模样就是我的一款伤心,我轻轻敲了敲门,你看见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是“四脚兽”时期的你,最有力量的发挥,你如一头奔驰的豹,朝我爬了过来。两只手掌,一前一后,搭搭搭地,声势与速度同等威猛。

我推开虚掩的门,向前,一把捞起你。

孩子,我离开你之前,当然偷偷瞄你,我更感到好奇,若你回过头来找我,会看到我的哪一种背影?那让我想到我母亲。孩子,你渐长之后,是否渐渐感到亲情间的某种倾斜,总是长辈费心照看晚辈,晚辈偶一回眸,长辈就感激涕零。

真实发生的一个故事是,我的大学朋友,貌美、家世优、学业佳,她福至心灵般,在暑假期间,省悟到爸妈不能是永远的靠山,打了工,在八月八日父亲节,给了爸爸一个小红包。这位实业家爸爸,当场流下了结实的父亲泪,回赠女儿更大的红包。

孩子,我很少与你说,我曾跟你一样,搜寻妈妈离开时的背影。一回是小时候,妈妈带我进城,访开冰果店的堂姐。我酖吃剉冰,压根忘了妈妈什么时候不在了。堂姐促狭地说,“妈妈不要你了。”我张慌复张慌,竟相信堂姐所言,凶猛地哭了。

孩子,当时我相信妈妈是我的全部世界,就像你相信,我的胸膛是你永远的操场。

下一回,张望妈妈背影时,我已经是“男人”了。孩子,在十多年前,台湾社会对“男人”的定义,不在于是否满十八或二十,而是“当过兵了吗?”高中毕业前,老师公开询问谁愿意提前服役,全班四、五十个人,几乎都高举着手,到了体检报到,只我一个人。虽一人,我仍独往,深信能够当个好军人。

看多了操练,并不代表可以胜任,“五百障碍”就是最大的考验。它的项目有快跑、爬竿、跳壕沟、爬矮墙以及持枪匍匐前进,通过低矮的铁丝网。一次操练,等轮到自己上阵,还是败下阵来。孩子,与你提一连串服役事宜,正因为妈妈在假日,多次舟车劳顿,上受训中心看我。

会客时间不长,我目送妈妈,走上停在操场旁的交通车。车子开走了,我仍看见妈妈,几步一回头,频频挥手,那像在说,别送了,回去吧;又像说别担心,妈妈跟你都会好好的?

孩子,交通车离开以后,我没有回到营舍,而到五百障碍场自我磨炼。持装备爬竿,臂力耗费殆尽,再战矮墙,自然就过不了,它们必须双手、双腿合一,才能克服。

我一次一次地,面对它、冲击它、挑战它,在几天后的测验,不仅克服了,还成绩出色。当时我,气力虽未放尽,但也连连喘气,我望向妈妈上车的地方,淡淡地笑,跟她说,我做到了。

孩子,那一刻我的心情,多么像你,豹一般的四脚兽,快速奔向我。只是我已经站了起来,用一个儿子的独立姿态,轻轻煨暖妈妈的背影。

关于背影的散文2:仰望背影

文/~Tell me~

华灯初上,一如一个平静夜晚的降临。

熟悉的记忆里依然保持着沉默,缓缓掀起天际那层朦胧的面纱;初醒的容颜里藏着深邃的星空,暗淡的光影,挟着几滴清脆欲滴的露珠摇曳于亢沉的夜空。

静夜,凝望;就连呼吸的轻缓也有了沉重的气息,舒缓着那柔弱的心,在黑暗的一抹缝隙中寻找一份已逝的记忆,模糊地灯火渐疏渐离,伏首在案,端详这发黄的扉页,任由风儿一次又一次偏转它那重复的姿态,直到最后一页的闭合,也许夜尽的明天,再无寻觅的踪迹!

潺潺的流水在耳边莫名响起,熟悉这另人陶醉的音调,只是心灵却紧闭了通往外界的大门,迎着星光的感叹,漆黑的双眸里掠过一丝微光,我不曾流泪,只是新题断肠句,湿透了心底。风寒的味道,我似乎刚刚察觉,寒冷已不再是弥漫,而是划过空气的沉静。拂袖而起,在这寒冷萧瑟过的枯燥冬日里,在没有雪花漫天飘零的背影之下,我紧握画笔,重绘寒冷所淡了的颜色,一笔一笔,刻满遍地的诗行,在峰回路转处隐约下那未尽的足迹……

遥望远处,水边的蒹葭清冷,云下地孤雁依旧,此处的一切从未随时间的变更而逝去,太多熟悉的东西却在不断地重复中化为了沫影,我伤怀这另人惆怅的痛,熟悉的景已不是熟悉的人陪着看了是一种怎样物似人非的哀伤。尽力的重逝过往山水,只是残缺的复原也不过瑕疵的呈现。

在这个城市里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塔永远活在现实里,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是渺茫的困惑吗?

浩荡如烟的大地上,依然记得你梧桐树下的笑在微风中荡漾,你已一种守候的姿态告别着过去,但是眼角的泪滴却诠释着现在。只是这找不回的距离狠狠地撕裂了“知己”二字,偌大的人海称的上知己的能有几人,难道一切需随波逐流吗?

也不知何时有了这“梧桐细雨”,有了这“晓风残月”,有了这另人惆怅的痛,这是年少时的一个轮回吗?我轻声而问。喜欢在这不开心的时候,坐在缓缓行驶的公交车上,数着窗外的景致;喜欢走过江面,感受那份萧条,喜欢做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安静的思考,是多愁善感么?

车水马龙的现实中,我在有限的空间里回顾着纯真的过去,一种近乎顽固的维护,一种近乎痴狂的回忆,在不停地漂泊中渐行渐远。

也许是因为“漂泊”才有了所谓的距离吧,我努力让自己相信“距离产生美”,时间也许会酝酿出最真挚的情感,可是它也会毫不留情的冲刷掉所有的过往,抑或什么,我不愿知道。我不愿相信“那些念念不忘的事,会在我们念念不忘中,被我们遗忘”,这种近乎绝情的话,我永远不会相信!

在如今,人心越来越复杂的校园里,我怀恋那被称的上是“信任”的词句。那时,说过多少谎,我已不再清楚;那些善意的谎言也许会让平缓的青春里激起一些波澜,也许这些谎言让你我感受着岁月消逝的痕迹,直到,我明白,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单调的光泽,灰暗的底色,便勾勒出我的形象。

夜未央,我轻轻皱眉,将自己裹得更紧,用那名叫“沉默”的黑色风衣,我微微侧头,将自己隔的更远,用那名叫“忧郁”的黑色围巾。在夜的另一头,一叶小舟满载一船“希望”,摇晃,摇晃……一盏孤灯,流离失速,黑夜,遮掩整片大地。

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也许只有华美的叶片落尽之后,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惦记在心里的人,心里的事,总有一天也成了故事。

故事写在这纸上总有一个结局,写在心里却是一个无人知晓的结局。在焰火绽放的霎那,那蓝,没完没了,那天,永无止境,故事便在这里埋下了伏笔。

一些词句在岁月里慢慢搁浅。“左手倒影,右手年华,躲在某一个角落里,想念一段时间的掌纹。”这些模糊地背影在街头巷尾处,隐去在深深的大雾中。

流年,背影!

仰望,无影!

空叹,奈何!

关于背影的散文3:望着前人的背影前行

文/拜金良

记得散文家朱自清写过一篇散文《背影》,是说父爱伟大。在我看来,我们成长的过程,一直是在望着前人的背影前行的。

有人曾经感叹过父亲经常当面夸奖人家的孩子如何,其实,小时候我们就是望着那个人家的孩子的背影成长的。我一上小学,有个同班同学字天然的写的非常好,像是课本上印刷的一样,一年级的写字作业本被拿到五年级展览,后来听说还拿到了别的学校展览,很是羡慕。自己就自觉的将那个同学作为榜样,希望有一天也能写出他那样的印刷体。可是,我的字还没有写好赶上那个同学,发现那个同学除了字写好之外,其他并不比自己好多少,自己成绩的比他好,给了自己一些稍微的安慰,就是这个不该有的安慰,过早的褪去了那个背影的光环,失去了吸引我追逐的动力,结果我在几十年之后还是感觉写的字没有达到他当时的水平,很是遗憾。

作为学生,一直都感觉前面总是有比自己聪明的同学,看着他们的背影,这个背影有时候是上黑板做题时留下的,有时候是获奖时留下的,总之都是在给自己冲击最大的时候留下的印记,至今无法抹去。也就是在这些一个个的背影的引导和带动下,刺激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争取象他们一样的上黑板做题,到台上领奖。当自己上黑板做题、到台上领奖时,才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光辉照耀,我还是我。后来,发现当年曾经羡慕的那些背影的同学,竟然有的后来成绩不如自己了,原来他们也是和自己一样普通的人。再后来,有些当年自己曾经羡慕过的背影的同学竟然辍学了。

但是,原来的光辉背影消失了,不断的会有新的背影在自己的前面,自己始终没有放下过望着前面背影前行的追逐,这种追逐一直到大学毕业,追过了一些,又有新的背影在前面,始终没有实现前面没有背影。

走出了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发现前辈们都是树在自己前面的背影,那些背影有的高大到自己感到终生不能达到的高度,但是,追逐前面的背影的心里冲动,始终没有改变。就这样,象是在爬山,爬上了前面的山头,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头在前面,就这样不停地攀爬。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心态,我只知道就这样向着能够看到的那个高的山头爬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智者发问,你已经爬过了一个山头,还要爬到什么时候,甚至于还有讥讽的声音“还要爬到哪里去?都是一样的。”对于前面背影的崇拜,让我无法停下追逐前面背影的步伐,我很愿意一直追逐下去。

偶尔的,后头看了一眼,我也发现,原来那些曾经在自己前面的光辉背影,确实和自己差不多,也许是回头的时机不对,甚至于有时候感到那些曾经的光辉背影,一旦超过竟然没有了光辉,混杂在人流之中,分辨不出来了。我只想继续追逐前面的光辉背影,没有时间为那些被超过的发出骄傲的声音。

有一天,我突然感悟,原来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望着前人的背影前行的过程,只是,有的人被前面的背影的高大吓到了,感觉没有能力追逐前面的背影;也有人追逐了几个背影之后,感觉已经可以了,不再追逐了;有的人在追逐过程中被其他景色吸引了,放弃了追逐。只有那些永远继续追逐光辉背影的人,才是不断继续前进的人,超过了前面的背影,就是上帝给他一次最大的奖赏,不断的超越,不断的奖赏,累积起来就会成为一个辉煌的历程。

关于背影的散文4:熟悉的背影

文/张琼

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村里的人们家家都获得大丰收。玉米辨挂满了各家的楼围,闪闪发光的麦粒晒满了各家的楼顶。远远看去,仿佛是一个嵌满金边的村庄。在太阳的照射下,十分耀眼。我家人口很多,种了很多庄稼。连上爸妈共六个人,而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每天清晨,天刚朦朦亮,便可听见房门外洗脸水的响声。那是爸爸要外出干农活了。他蹑手蹑脚的,生怕把我们吵醒。接着,父亲又从暖瓶里倒出一杯水,那淡黄的茶叶在热水的冲泡下,浮浮沉沉。随之,父亲喝了一口,出门去了。我悄悄地拉开门缝,看见父亲瘦削的背影,他左手提一瓶茶水,背上背了背篓,右肩上扛着一把细长的锄头,一串钥匙在腰间来回晃动,慢慢地走向农田。

由于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照顾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便成了我的职责。虽然家贫,但好在弟弟妹妹都很听话,也很懂事。一家人也都很和睦。也没有过什么家庭纷争。好不容易熬到下午一点多,弟弟妹妹在家门口前看了又看,都不见爸爸回家,饭菜都快凉了。忽然,一个熟悉的背影出现在那条被踩得结实的田间小道上。妹妹大喊:“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饭菜终于开张喽!”弟弟也又喊又跳。于是,他们便跑过去迎接老爸。一个稍大一点的妹妹帮爸爸看着那把细长的锄头,另一个妹妹帮爸爸背背篓,最小的弟弟只有五岁,他帮爸爸提着那个剩有半瓶茶水的水瓶子,爸爸欣慰地笑了。我说:“爸,快来吃饭了,饭菜都快凉了。”“好。”我做了四个菜,一个煮白菜,一个炒鸡蛋,一个炒洋芋丝,还有一个是蒜炒肉,肉很少,但我放了很多青蒜,把极少的肉掩盖了。

父亲吃了两碗饭,于是就对我说:“照顾好弟弟妹妹,我要去干活了。”“爸,我跟你一起去吧!”“不用了,你在家好好做作业,照顾弟弟妹妹就行,这活你干不了。”说完,便扛起那把木把被磨得光亮的锄头;依旧提着那瓶被泡得发白的茶叶水;那串钥匙依然在他腰间来回晃动;依旧穿着那件袖口破了的衬衫;依旧穿着那条褪色的裤子;依旧穿着那双“破壳而出”的鞋,渐渐消失在田间的小路上……

关于背影的散文5:背影

文/周一诺

最近读完朱自清的《背影》,我的眼底也有一些挥之不去的背影。

每天清晨,闹钟一响,隔着窗帘,外面的天空还是灰蒙蒙的,我便揉揉惺忪的眼睛,准备起床了。当我刚踏出卧室的门,一阵在我听来熟悉而又动听的交响乐便从厨房传来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厨房。在昏暗的厨房里,妈妈只开了一盏油烟机上的灯。此时,我看到了妈妈准备早餐时那忙碌的背影。只见妈妈左手拿锅,右手持铲,像极了一位大厨师。她时不时地铲起菜,先尝一尝;时不时地撩开她额前的秀发;时不时地端着自己大功告成的杰作欣赏着,然后再拿出手机拍上一张照。我正想走进厨房喝口水,却又不忍心去打扰她,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那最熟悉的背影渗透着浓浓的母爱,在我心头永远挥不去……

中午,我准备去老师办公室拿作业本,当我走到门口时,看到老师们的桌上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试卷、作业本、练习册,还有那一个个忙碌的背影。此时,教我们班数学的盛老师正埋头批改着刚刚考完的试卷,只听见响亮的翻页声和着她不时的自言自语。我轻轻地来到她的身旁,捧起一沓作业本就匆匆离开了。我又回头望了望老师的背影,阳光洒在她的背上,她依旧在一堆厚厚的作业本中忙碌着,老师的爱不正像那无私的阳光吗?

如果说小鸟的歌声让人悦耳,松树的挺拔让人赞叹,那么老师和妈妈的背影在我心里是最高大的,她们为我辛勤的无私付出会让我如小树般茁壮成长。

关于背影的散文6:在背影里驻足

文/孟庆果

当年读朱自清的《背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苍老的躯体爬过铁路的样子,至今想起来都令我心里酸酸的,眼睛涩涩的,悲凉而又无奈。

后来读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那年轻挺拔的背影,离开得那么义无反顾,也带走下一个孤寂失落的牵挂,在风中摇曳,一低头,已是泪流满面。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易安笔下的背影,娇羞,惶遽,有种莫名的期待。

我们对形形色色的背影,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倾注了太多的关怀与同情。一不留神,背影越拉越长,故事越走越远,反倒把自己给弄丢了。

有些背影,是孤单的,如同冬日里山脚下的老树,独饮风霜。有些背影,是温暖的,如同春日里水边的杨柳,依依不舍。

自然界里背影,是静止的,一旦映入眼帘,就成了一幅画,唯美,清晰。心坎里的背影,是深沉的,一旦印在心底,就成了一首诗,幽远,深邃。

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人某事某道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摇摇晃晃的,蹦蹦跳跳的,轻轻快快的,规规矩矩的,踉踉跄跄的,蹒蹒跚跚的……每一个背影,都能牵拽出一部或温馨或悲苦的剧情。

时光如一把流沙,总有些记忆,即使苍白了青春,衰老了容颜,仍旧泛着淡淡的馨香。它们晃动在时光之上,挥之不去。那些深藏于心底的背影,经年不衰。

我们说过的话,走过的路,都将成为贴在身上,不同于别人的一方标签,一颦一笑,一个转身,一不留神就成为别人眼中的背影,想时真切,看时朦胧,没有古人,不见来者。

习惯了在寂静的夜里,怀念一个人,怀念一段故事,怀念一个背影。那一段随风而逝的缘份,在薄凉的时光里,化作一缕轻风,一蓑烟雨,想要抓住,却已远去,只留下一颗玻璃心在微风里沉醉。

我在街角驻足,只为瞥见那熟悉的背影。在无数擦肩而过以后,不论是悲是喜,是闹是静,总能使心丰盈起来,成为永恒。犹如看一朵花开,观一枝柳绿,读一卷好书,会一个心仪的人。而欢喜,常常隐在骨子里,不厚此薄彼,温润轻柔。时光的眼眸,因相遇而停驻。

于一个晴明的月夜,梳理思绪点点,在所有可能遇见的背影里,造一座安放心灵的宫殿,春赏百花,夏沐喜雨,秋望浩月,冬享瑞雪,留四季风光,任时光轮回,不必追问今夕是何年。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拥有看风景的心情,哪怕是一棵树,一片云,一幅画,一只飞鸟,擦肩而过的一个人,都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带给你或多或少的思恋。

我愿站成你想见的样子,在你想我的时候。

关于背影的散文7:背影

文/胡冯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我们见过无数的背影。爸爸的背影是高大的;妈妈的背影是美丽的;老师的背影是自信的;工人的背影是疲惫的……但农民的背影是最不一样的。

农民的背影是朴实的、是勤劳的、更是忙碌的。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在公交站等公交车,当时人特别多,站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所以我和妈妈不论怎么挤都挤不进去。站在最后面的一个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布鞋还沾满了泥巴,还用扁担挑着两筐菜,他向前望了望。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农民。人们都像躲瘟神一样避着他,还有人说:“站开点别弄脏我的衣服!”其实他已很识趣地站在后面。听到这话,他走到后面不远处的一个石头旁,放下挑子,静静地坐着等。但是后来,他又站起来,向密集的人群走去。我正奇怪,他要干什么,忽然他弯下腰捡起了一个红色的东西,然后用沙哑的嗓子叫着:“有谁的钱包掉了”。大家都摸了摸口袋,忽然有一位女士焦急地说:“是红色的包吗?是我的,我里面还有好几张卡呢!”后来这个农民把钱包还给了那个女士,女士连忙道谢,农民微笑着说:“没什么,这是应该的”。说完他便向放挑子的石头边走去。这时我看到了他高大的背影。他的背影是朴实的。

我的奶奶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是一个晴天,太阳非常大,我出去帮奶奶给邻居家送个东西就热得大汗淋漓,我连忙跑到屋里拿一支雪糕吃,凉快多了。可这时奶奶却提着水桶向菜园走去,我赶紧说:“奶奶,天气那么热,您还是在家歇一会儿吧”,可奶奶说:“不行呀!这菜园里的事不能耽搁呀!外面热,乖,你到屋里去吧!”,说完,奶奶急忙向菜园里走去。奶奶到菜地旁的水沟中舀了一桶水,正如我所料,奶奶的汗水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我连忙跑过去帮忙,帮奶奶把水提到了一块种着许多苋菜的地边,奶奶向我笑了笑,接着舀起了水洒到菜地里。我疑惑不解地问:“奶奶,这么热的天您又向这里面泼水菜不会被蒸死吗?”奶奶说:“你还小不懂,这种菜就是要趁大太阳泼冷水,这叫“发汗”,只有常发汗,菜才长得快。后来奶奶又一趟趟地提水,一次次地浇水。这时我看到了奶奶的背影,她一手提着水桶,另一只手不断地擦着脸上的汗珠,奶奶年龄本来就大了,再加上提了一桶水,所以走路时一瘸一拐的,她的背影是勤劳的。

大家都知道,四五月正是农村最忙的时候,是抢收抢插的双抢季节,要收割麦子又要插秧。我家的田比较多,大概是为了干活方便,所以爸爸常常和别人换工夫干活。插秧都是和几个叔叔一起,收割麦子时他们每人右手拿一把“7”字一样的镰刀,弓着腰左手拦腰捞一把麦子,右手迅速地挥刀一割,然后直起身向后转过去,再弯下腰把手中割下的麦子均匀地铺在后面的空地上晒着。接着转身到前面割第二把;就在他们无数个这样的“一弓、一直、一弯”的背影中,一块麦子都铺在地上了。

割完麦子,又要插秧。每到那时,爸爸他们总带着小凳子下到有秧苗的田里,坐在那儿将那密密的五六寸长的秧苗拔起,在水田里抖净泥巴扎成一把,坐在秧田里扯秧大概是最轻松的活儿了,他们坐着低头弯腰,坐直抖动的背影是快乐的。

他们把扯好的秧苗急匆匆地挑到犁好耙平的水田边,将秧把儿稀疏地抛到水田里。开始插秧了,他们半蹲着,弯下腰,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很快地从左手成把的秧苗中分出一株来,有规律地插进水田里,他们就这样一边弯腰低头插秧,一边有规律地慢慢向后移脚。在这个季节里我看到了他们忙碌的背影。

农民们是多么辛苦呀!他们朴实、勤劳、忙碌的背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背影我永远不会忘记!

关于背影的散文8:维扬细雨映背影

文/庄学

秋雨淅淅沥沥下了多日,敲打着窗棂遮篷,滴答声绕梁不去,气温迅速跌落,长衣长裤犹嫌不足。也是在这样烟雨迷蒙的日子,先生身着青布长衫,一把油纸雨伞罩着,行走在能映出倒影的石板小巷,不疾不徐,悠悠然。

到扬州,必去拜访朱自清先生的故居。我去这个小巷的时候,也是这样细雨湿衣衫的天,从扬州的东关门楼走出,城门洞避雨人群的喧嚣声渐渐远去,根据大街上的招贴指引,拐进了这条小巷。雨不算大,地皮已湿,细雨滴活泼调皮,轻轻地敲打在遮阳篷、雨伞上,极像扬州咿咿呀呀的小调。行人大概也是习惯了这样的小雨,也都走得不慌不忙。

有买菜归来的大妈,撑着一把青绿的雨伞,她朝我们一努嘴,喏,顺着小巷走过去就是。

小巷二三米宽的样子,墙是灰色的,不似乡村民居的粉白,顶上的瓦黑黝黝的一片,地面不是我臆想中的青石板,而是水泥制成的方砖,却也被岁月的脚步打磨得清亮,眼光伸展开去,湿漉漉的地面能够映出影影绰绰的人影。巷子深处,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得婀娜,走得袅袅婷婷。巷子上方的簇簇线路不规整,倒是有序,电线杆子的上面侧伸出一招贴,朱自清先生深沉地凝望着浅灰色的天空。安乐巷27号,朱自清先生的故居就在此了。

先生故居的门框用青砖砌成,宽大的两扇门是黑色的,有门鼻扣环,应该是旧时模样吧。周围的墙体也是小青砖,用白石灰勾线,墙上房顶有雕花的瓦当,呈黛色,有着古朴的淡然。这模样,从周边的民居突兀出来。墙体被打湿了,青青的色彩凝重了许多。可是不巧,偏逢周一,故居不开放。我们伫立故居一侧,打量着,不免遗憾,但是也将骚动的心平静下来。我在心里描绘先生故居,大约是典型的扬州民居模样,天井回廊,灰砖铺地,并且由青石条揽边,屏门应是精细的雕花,一应的木质家具也应是朱红色的。中堂应该有古人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也应该有他慈爱的父亲的挂像。

认识朱自清先生,是从《背影》《荷塘月色》始,那种清新自然并沉静的叙述,那蓄满了浓浓诗意的语言,使后学者难以企及,并滋养着我们的文学之路。先生一生不算富裕,亦是清贫,但是他正直的文人气节和高尚情操,成为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与楷模。他说:穷有穷干,苦有苦干,世界那么大,凭自己的身手,哪儿就打不开一条路?何必老是向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时光逝去七十载,但先生依然稳稳地踱向远方,其背影在日月的映照下,越拉越长。

那天的雨终是不停,返回东关门楼,在运河岸边一侧的浮雕上,看到了一条蜿蜒大河,河的一端,镌刻着“洛阳”两个字。先生曾在北京寻觅绿牡丹,但是错过了花期。如今朱自清先生与运河与洛阳,就这样并行在我的旅途中。

关于背影的散文9:黄昏絮语

文/牧羊少女

太阳的背影刚刚离开,黄昏就迈着轻盈的脚步缓缓地来到了人间。而我一出门,一脚就踏进黄昏,恰似遇着久违的故人,满心欢喜,却极力掩饰,只把嘴角上扬,微微笑着,不语。

一脚踏进黄昏,那光晕是那样的温柔,像娇羞的新娘拖着美丽的婚纱深情注视着她心爱的郎君。我的步子缓缓地,轻轻地,生怕踩疼了它。

这美妙的黄昏,让人心中涌起一种香甜的安宁。太阳灼烧了一天的小草这时眯着眼睛,一脸倦容;湖水的心扉紧掩,似乎在等待清风来叩打他思念的窗。那风呢,摇曳着长长的裙摆,挪动着小碎步,款款深情地拂理着我有些散乱的发,像恋人的手,让我禁不住要闭上双眼,恰有天籁之音拂耳,恰有野姜花之清香润心。

耳边有孩子童稚的声音,摇着粉色的褶皱裙摆,手中拽着荧光棒,一起温黄的夜色中舞着,似萤火虫蹁跹在花丛中。在前面,一对情侣小心翼翼地点燃孔明灯,我的脚丫禁不住欢喜停下来了,一心一意地看他们放飞心的灯。我看到他们带着神秘的微笑,双手合十很虔诚地许下了心愿,然后谨慎地让带着他们愿望的灯慢慢飘向天空,像极了梦的复眼。这一切都好美!我想所有的美丽都是可以遇见的,是可以期许的。就算那种美丽像孔明灯飘到我看不见的地方,我无处寻觅,也没有必要伤感或失落,因为它其实是存在的,只是在一个我看不到的远方,但它一直都含着笑,默默凝视着我,并为我祈福,而我只需要虔诚相见。

再往前,灯就在那儿候着我。黄昏的光,眸光与之相视的时候,忍不住想要笑着流泪。它像披着金色阳光的雪轻轻柔柔地洒落在行道边树的叶片上,格外轻,格外薄,却格外暖。它们相视却没有说话,但彼此都懂,懂这温暖的含义和重量。而远处,车水马龙,但我听不见喧嚣。

那一刻,我想着,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做一盏泛着暖黄光亮的灯。我要伫立在漆黑的路口,守候着夜行的人,给他暖黄的光亮,不要让他的跫音拖着长长的孤苦。

回到寝室,白炽灯已经亮在入口了,泛着白光。它在等,却不是为我,我匆匆打过,没有相视。我急忙摸出伶仃的钥匙,插进锁孔,一阵冰冷响过,小屋里也点灯,但没有暖黄的光。

走尽这一段黄昏的路,我小心翼翼地存储着这一路温情。末了,是沉睡的笑脸。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