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散文

请欣赏上课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上课散文1:一堂语文课

文/李玉红

“同学们,上课时间到了,请迅速回到教室上课!”

随着一串钥匙声音响起,我就意识到这节课是语文课,并且知道徐老师已经进来了。一抬头,徐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

每天的语文课都是这样,上课铃声一响,徐老师立马拿着备课本和一杯水奔向教室,总是一副精力十分充沛的样子。一站在讲台上,就面带微笑地开始上课。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们上《小狗包弟》的情景。介绍了巴金以及时代背景后,徐老师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朗诵了这篇文章,音调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大家的心跟着老师的朗读一起悲哀,一起喜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课文虽很难懂,但在老师的激情鼓舞和深入浅出的问题引导下,我们一点也没有感到难。徐老师态度从来都很温和,常常面带微笑;不喜欢繁琐的环节,也要求我们不拘礼节。所以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常常是几个同学同时起来回答问题。我们笑了,徐老师也满意地笑了。看着老师的笑意,再难的问题也不难了,一切在大脑里都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课堂,我们会永远印象弥深。

不仅如此,每次讲课时,徐老师总能够引经据典,还能熟练地背诵出我们喜欢的诗词名句,我们都惊异于他的记忆力。即使背到忘却的时候,他或低头沉思,或直视前方,不一会儿,眼睛一亮便又开始诵读起来……

虽然已经是秋天,但徐老师讲课十分专注。激动时,他的额头上总些亮晶晶的汗珠,他一边讲课,一边很自然地用手一抹,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仿佛汗珠就是他内心愉悦的显现,是他智慧的结晶。不言而喻,老师内心一定十分惬意。

徐老师的出现使我渐渐对语文产生了兴趣。遇上如此温和,如此多才,如此敬业与乐业的老师,真是三生有幸!

上课散文2:幸福的滋味

文/王继宏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拥出教室,来到洗手间洗手。你可能会问,这是干什么?为什么不上课而洗手?嘿嘿,这节课我们要举行包饺子大赛呢!同学们兴奋至极,欢呼雀跃。

王老师走上台宣布比赛规则,第一轮是饺子接力赛,每人包两个后与下一个人击掌,以此循环包。比赛一开始,同学们很激动,性急的同学拥向前方,不耐烦地催促着,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正式比赛在王老师的口令下开始了,教室里充满了紧张的气氛。第8组的于灜凯迅速包好了两个饺子,与申思远击掌,申思远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包好了两个。我们组的彭焕宇、袁扬欣同学也不甘落后。看着其他组马上要赶上我们组了,我为正在包饺子的散恒跃鼓劲儿:“加油!加油!”我们重新夺回了第一。该我上了,我上前击掌后,把饺子皮摊在手心,舀了一勺馅儿放在饺子皮上,一对折,再一扭,包好了一个,紧接着第二个也包好了。

比赛结束后,我们组虽然只得了第二,但我们为赢家喝彩,也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足,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第二轮比赛是创新饺子大赛,比谁的饺子漂亮、新颖。同学们各自组成小组,包出了各种各样的饺子。我把馅儿舀入正方形的皮内,然后对折成三角形,再在边上各折一个角,添上些褶皱,细细端详了一阵,觉得太过于粗糙了,便用筷子沾了些红油,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围观的同学连连叫好。我想,大家如此认可我的饺子,我的饺子肯定会评为“优秀创新饺”。可是,我看了其他同学的杰作后感到我的跟他们的比,真是小巫见大巫。虽然如此,我依然觉得很幸福。“咦?什么味道!好香啊!”嗅觉敏感的我闻到了饺子的香味,走近一看,王老师开始煮饺子了!热气腾腾,连邻班的同学都跑过来张望。大家不愿一口吞掉饺子,细嚼慢咽起来,连汤水也不放过。

上课散文3:野百合也有春天

文/杜海燕

上课铃刚响,一声“老师,不好了,小赵呕吐了!”的话语传来,我先是一愣,第一反应就是让他回门卫爸爸那休息一会。随着他的起身,旁边的同学都纷纷捂起鼻子逃开,呕吐物的难闻气味蔓延到整个班级。

这时,一个小小的黑影从后面蹿了出来,手里拽着一块抹布清扫起来。她,就是那个所谓的“特殊孩子”——小徐。我的心情特别沉重,从一开始她被我们无情地认为是另类,还贴上了无数标签,“脏脏的”、“木木的”,甚至还是“傻傻的”。为什么我们会用庸俗的眼光在与学生的心灵通道间筑起一道屏膜?此时,时间在她小小的身影上定格,此时的她就像月朗星稀夜空下散发着微弱光芒的萤火虫,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看两眼。她很细心地先把书擦拭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再擦桌子。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学生们竟然纹丝不动地看着她,一点也没有想帮忙的架势。我默默地走开,拿了一个拖把加入了她。

作为老师,我看到了当时孩子的冷漠,在当时的情况下,我的任务已经不再是上一节课,教会他们多少英语单词,而是要教会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和爱心,小徐用一颗质朴的心教会了在场所有人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友爱。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较好地对待“特殊学生”,也是需要我认真思考的问题。大道朝天,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进,我们的这些“特殊学生”,他们或许走得很慢,或许走得很吃力,但是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的师长给予更多的呵护与关爱。特别是这些格外需要我们疼惜的“特殊孩子”,别忘了,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上课散文4:美的赞赏

文/杨少校

上课铃响了,我从书包里拿出书刚放到课桌上,突然听到模特大姐叫了一声“好美啊,美男子”。我以为班里来了几个衣着光鲜,仪表堂堂的年青人,向老年朋友推销保健品或健身器材的推销员。猛回头一看,原来是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个子高挑,脸上没有老年斑等杂质的刘老师,从教室后门进来。

他戴一顶有帽沿灰白色线织帽子,穿一件粽黑色皮夹克,着深色长裤,提一个黑色公文包,像一位有着几分书生气的学者。他轻盈地从我的桌边走过。从背影看他没有老年人发福的体态,身材匀称,运动灵活,身板硬朗毕挺,显得精精致致,颇有涵养。

如果在路上离远点看,你会认为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年人。难怪模特大姐对美的欣赏发出赞叹。

谁不喜欢美的东西呢?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记得小时候,村上的大伯大婶们窜门时,看到邻家的小孩长得乖巧好看,总忘不了夸几句:“你的崽长得好哟,溜溜光光,像粒豆样”。对美的赞赏形象而生动。可见人们对美好的东西或事物是向往、赞赏和追求的。

在群芳圃里,园艺大师会挑选最美好的苗木花卉栽到公园、景点、城市的交通干道;家庭主妇喜欢挑选最漂亮的花草摆在居室客厅或阳台;作物育种学家在选育新品种的过程中,挑选表现力强的优势材料作亲本或作后备材料繁殖,鉴定成果推广;雕塑家也是如此,在雕塑作品时会选择上等材质作坯料,琢出精美的艺术品供人欣赏收藏。今天的陶瓷制造商,不断创新设计出新一代红瓷、青花瓷、镂空瓷、窑变瓷放到卖场,美不胜收,激发人们的购买力。

如果造出土头土脑的陶罐,不打上古董的牌子,是卖不出去的。

这使我想到,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人口发展至今,不也就是由我们的祖先、父辈们一代一代的选育,优胜劣汰,塑造了我们今天这一辈和后辈们的风采。刘老师活到七十几岁,还显得那么俊朗潇洒,其父母的遗传基因优势选择可见炉火纯青。像是给今天的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提供了一个范本。

突然他的影子在我眼前破茧化蝶,幻化成一位20来岁,充満青春和活力満脸阳光的男孩。他有很多的幢憬、志向。

读书、当兵、经商、当工人,雄心勃勃。以他的自身条件,这些行业都有机会,是抢要的人才。如果选择当兵,他会被选入国家阅兵仪仗队的举旗手,或天安门每天升国旗的礼仪兵;如果选择经商,会是一个风雅倜傥的儒商,而不是奸商;如果当工人,那就可惜了,这不是埋没人才吗?

休课铃响了,打断了我为这个年青人谋划人生,运筹帷屋煞费苦心的思路。这时刘老师转过头来,与邻桌同学在细心交谈。正面看去,他的面部表情是那样和善,温文尔雅,充満智慧,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彬彬有礼与学生交流。再仔细看去,脸上没有军人那种刚

毅和霸气,商人那种圆猾和狡窄的眼神,工人那种憨厚的神态。却有一幅与生倶来的书生气质,怎么看这位学长都像是一位文化人,一位老师,一位知识丰富的专家教授。

继续上课的铃响了,我应该认真听课了,再不能胡乱猜想。

回过神来,我又觉得自己糼稚可笑,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计划经济下人们就业是统分统配统招的,哪由得你自由选择职业。把你分到那里,就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

自己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看到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日子过得很清苦,就想跳出农门。听父母训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立志好好读书,可命运总捉弄人,我一生都末跳出农村,与农业结下了深厚的缘。

就像一个村妇,走在阡陌的田埂上,看日出东方,日落西山。寸草寸土见证了我一生追求的心路历程。冬雨秋风卷走了我的青春年华,一年一度的光阴覆盖了我的成长年轮,艳阳烈日将我的身躯灼得紫铜,令我浊眼顿开。

在工作的地方,我看见蔚蓝的天空,被树枝划出一丛丛一朵朵火烧云,连着连绵起伏的田野,读我美丽的乡村。树的风姿掀起我对这片土地的奋勇执着。就像匍伏爬地的马鞭草依恋土地丝丝入扣,展枝开叶。

翻滚的稻麦,飘香的油菜花滋润我的血脉,丰收在望的庄稼成就我的快乐。跟随春的脚步,燃情四季。旋转在鸟语花香、天寒地冻的土地上。与稻麦菽粟欢聚一堂,聚一份欢畅,聚一份吉祥,聚一份风调雨顺的好时光。

将酸甜苦辣抛在脑后,喜怒哀乐尽情挥洒。犹如雨打荷叶催花泪,参差不齐一枝开。像嚼着槟榔一样,有点儿甜,有点儿醉。依着时光老人的导入,一步一步地温寻生活拾趣,慢慢地品偿,慢慢地回味。

我爱城市的热闹,更爱农村的恬静。在没有墙垣栏栅阻隔的视线里,你看那田间劳作的人们,听不到机器轰呜的嘈杂声,耳根清静。

田埂边的蒲公英、地菜籽、车前草个个飏举着头,没有下岗的烦脑。水渠边的野刺玫,争奇斗艳,探头探脑。还有那狗尾巴草,跃跃欲试,争着与小朋友握手。屋坪前的香樟树,池边的绿柳黄莺、杜鹃在枝桠间穿行,清脆回语;厅堂中的燕子、檐下的麻雀飞进飞出唱着和谐歌。远处隐隐的青山,迢迢的水被风吹晕开来,都在逗着你,将你刷新。

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田野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辛苦劳累讨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斜阳残照,农人夕下。留下一片幽静的昏昏的暮,升起轻轻的雾,披上薄薄的纱,一弯清清的月,照着淡淡的影,和着泥土的芳香,将你带入新的梦境,放飞新的梦想。

第二天起来,太阳又是新的,时间还在,是我们在飞逝。在世代更迭的历史中,生命蕴含奋进的活力。

回头看看刘老师,他的年纪比我大,他的命运应该比我好些。他的人生是在柏油马路上与车水马龙奔驰,而我的人生是在阡陌的田埂上迂回,与青青草茸共舞。他的学业应该是一气呵成,而我却是断断续续的学习,至今末装上半杯水。

当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他应该参加了工作。当我在不断追求学业时,他已是学富五车。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他应该是一个年富力强,文武双全勇挑重担的栋梁之材。他的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敬慕这位学长,不想把他的名字成为心中的无影底片,一幕白墙。

把他刻在记忆里,镂成一个符号,让岁月无法漂洗。将他的名字韵成一首诗,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词语,绘成一幅画,又不能突出主题。这下我可为难了,犹于不决,难以下笔,我审美疲劳了。

那堂课到底听进了多少我不知道。觉得口干舌燥,顺手端起放在课桌上的豆子芝麻茶,一口下去,満口醇香。邻家大婶窜门时夸别人家孩子“溜溜光光,像粒豆样”的赞美之词在耳边响起。有了,刘老师不就是一位孝子吗?邻家孝子一刘郎,令母喜来让娘伤,文武状元都中榜,鱼和熊掌两为难。

下课铃响了,我该回家了。家人还在等着我唱锅碗瓢盘交响曲呢,立即收拾书包,起身离开。这时坐在后面的一位胖胖的同学也在收拾书包。抬头望了一眼,见他的神态有点像我的二叔,二叔比他高点,胖点,是个蛮有福气的人,二叔的名字取得很大气。我很好奇,回去便拿着学员座次表对号一番,原来是付老师。

他的名字比我二叔的名字还要大气得多,蕴含着某种力量。就像高山的瀑布飞流直下,溅出一种恢宏滂沱的气势。具有一种神功,将某种东西嶊毁重建,风雨雷电过后,万物滋润,一派生机。

就像传说中人们需要的英雄一样。如后羿射日,钟魁捉鬼。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侵害时,这个英雄就会出现。再看看付老师的职业,他是一个坐在天平称前的人,一个为人民服务、公开公平的执法者,降妖除魔,匡扶正义,为建设和谐社会出力的人,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

我真佩服他的父母,怎么这么有眼光,在设计孩子的前途命运时,有了前瞻性。他的职业生涯印证了父母给他取名时的某种暗示。缚住孽龙拯苍生,滴洒甘露润物杰,清池涌动涟漪美,红日倒影弯钩月。

车流在人海中奔驰,我的思绪在车轮碾压下延伸。下课了,老年大学今日的莘莘学子,昔日的社会精英们那匆匆的脚步,是否都会像我一样,赶忙回去洗衣做饭?

我想不会,他们会的东西很多。也许他们正在写一幅书法,描一幅画图,填一首词,弹一首曲,或在雄浑高昂,冷艳的紫光灯下,交互的缠着,挽着一支支美人的臂膊,跳着圆舞曲,精神矍铄与年轻

人角逐。或在灯与月并存着,交融着,借着清清的月,渺渺的灯的灵辉,跳着广场舞。我没有特长,也没有才艺,不会打牌,朋友也不多,躲在家里相夫教子还称职。每天的日常生活

是游走在客厅,厨房,集市,除了洗衣做饭,我什么都不会,通过学习诗词,晚年生活增加了一点亮色,有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老年朋友们,假如没有自然可以依傍,也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你可以自己出去走走,去看看农家乐,去看看旷野花,去看看路边的小草。将他们揉进你的生活,与自己对话。就象毕淑敏老师所说:“回忆那些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温习曾今使心灵震撼的镜头,总结那一份独属于你自己弥足珍贵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它对于你的意义,将它整旧如新,化成诗的韵律,让自己生活在诗情画意里。

2010年元月10日

上课散文5:一次科学实验

文/何妍霖

今天下午,一上课,老师就让我去实验室拿脸盆。在去的路上,我心里想:这要干什么?是上作文课,还是科学课,还是做小实验?我心中充满了疑惑。我把脸盆拿来后,老师拿出一个玻璃杯,一个纸片,一个塑料片,让我们猜今天要干什么?我们想,这不明摆着要做小实验吗?便异口同声地说:“要做小实验。”

小实验开始了,老师把教室里的饮水机打开,加热水,再拿起饮水机上面的塑料杯,把冷水倒进去,老师让我们注意观察,之后老师又把塑料杯里的水缓缓地倒进玻璃杯里,我们发现第一次玻璃杯里有很多的大泡泡,第二次,泡泡慢慢变小了,像泄了气的气球。老师把玻璃杯里的水装满,用纸片把玻璃杯口盖住,迅速倒过来,水竟然没有泄漏。之后,老师又让几个同学用薄纸来做这个实验,有两个人失败了,只有我一个人用厚纸成功了,老师说:“因为你用的是厚纸,可以吸住,而薄纸吸不住,这是因为大气压的原理。”我们听了都恍然大悟。

这堂科学课真有趣,我们不但亲手做了小实验,而且还明白了其中的科学原理,既动了脑,又动了手。

上课散文6:鸡蛋浮起来了

文/张姝玮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只见黄老师一手拿着放满水的烧杯,一手拿着盐,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她还带了一只鸡蛋,这是要干什么?莫非是要教我们煮鸡蛋?我们一阵纳闷。“今天,我要来教你们怎样让鸡蛋在水中浮起来。”老师不慌不忙地说。“浮起来?鸡蛋怎么会浮起来呢?”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都不敢相信。

只见黄老师把烧杯放在高高架起的凳子上,又将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烧杯。这一放,鸡蛋娃娃就像吃了安眠药一样,沉在了水底。这时,黄老师倒了一点盐进去,搅拌着。可是,这鸡蛋娃娃就是不动,死死地沉在水底,像是底下有什么宝贝似的。见此情况,许多同学都嚷嚷着,让老师再加些盐。黄老师又倒了许多盐进去,搅啊搅啊,那原本清澈的水变得如同云雾一样,鸡蛋终于立起来了。它在那水中就像在云雾中站立的少女,若隐若现,可是只浮了一会儿,又直直地立在了水底。黄老师狠下心来,又倒下了一大把盐,同学们惊叹不已。终于,奇迹发生了!鸡蛋竟然慢慢地,一点点地浮了起来。鸡蛋居然在放了盐的水里浮起来,真是太神奇了!可这是怎么回事呢?

黄老师像是读懂了我们的心思,告诉我们:“因为清水的浮力小,鸡蛋就沉在杯底,而盐水的浮力大,鸡蛋自然就会浮在水面上了。”原来是这个道理啊!我们恍然大悟!

上课散文7:课前三分钟的思绪

文/刘佳润

上课铃响,我们又迎来了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每次一名同学在台上讲语文知识。今天的“主讲人”正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苏轼的功勋伟业。台下的我,也联想起了小学时曾品读过的那本《宋词》里,我看见的那个豪迈的苏东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诵读间,我仿佛看到一位老将军骑在骏马上,张弓,搭箭,黄狗奔跑在马后,苍鹰在上空盘旋,多么雄浑的笔调啊!我不禁想象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铮铮铁汉?嗯,从这么奔腾豪迈的狩猎图不难看出。

再往下看,我又对这位豪放派词人更来了兴趣。“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白色已爬上了耳廓,染了乌丝,白了鬓角,却染不白烈士的心!多么伟大的气魄!

这样一个铁骨硬汉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中镌刻着,苏轼,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位豪迈奔放的爱国英雄吧!

我和台下的同学们都在为苏轼的铁血豪情而激动着,但我的思绪又慢慢飘远,仿佛看见头戴纱冠手捻胡须的东坡居士在对我说:“后生,汝言不假,但惟余之一面矣……”

对了,苏轼不单单有铮铮铁骨的一面,还有他绵绵柔情的一面,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

请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里没有之前那个豪放的猎手,只有一个面对孤坟感叹人间苦愁的饱经沧桑的老者。

他还噙着泪水吟出:“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的确是苏轼,但如同变了个人似的。这是另一个正在亡妻的坟前倾诉衷肠的苏轼。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苏轼的铁骨柔情,豪迈的,雄壮的,也是伤感的,婉约的。亢奋亦有,哀婉亦有。铁骨铮铮,柔情脉脉。

铁骨与柔情,是苏轼性情的两个侧面。看看苏轼之后的李清照、陆游等人,哪一个不都是既有刚烈之性,又有风情万种?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亦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亦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熟知的文坛战士鲁迅不也是一样,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烈烈傲骨,又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婉吗?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如此,既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凌云壮志,又有“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撼天柔情。由此可见,每一个有所作为、勇于担当的人都同时有着这样两方面的个性——“铁骨”和“柔肠”。

这,也便达到了“人”的本质——人,一撇一捺,两笔为人。如果只有一笔,充其量也只是个“一”。只有激昂澎湃,便成了愤青;只有哀婉柔肠,便成了愁人。只有构建一个稳定的“人”字,这,也才是“人”的可贵。

上课了。

上课散文8:开心大扫除

文/高奕涵

上课了,老师进来后就对我们说:“下午我们班大扫除,把教室收拾干净。”于是我们纷纷讨论起来,有些男生自告奋勇地对老师说想当小组长指挥同学们打扫卫生。可没想到,老师挑了娇小瘦弱的我,我既开心又紧张。

下午,大家都把清洁工具拿来了。其中,最有趣的是张昱萱拿了一把水枪,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开始打扫了,大家用抹布擦擦这儿,抹抹那儿,不一会儿,厚厚的灰尘就被我们擦干净了。同学们都忙着干活时,我看见王俊皓在角落里玩,就让他把书柜擦一擦,可他不想去,我就跟他讲道理:“同学们都在打扫卫生,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嘛。”王俊皓听了就乖乖地去擦书柜。扫地的同学累得满头大汗,但地面却被他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师来了,看见教室这么干净,很开心。老师问我徐梦寒和张恩祈去哪里了,我说:“她们主动要求把楼道扫一扫。”等她们回来,老师表扬了她们,也表扬了全班同学,还夸了我,我很高兴!

今天,虽然大家都很累,可是教室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之间的友情也加深了,真是一个难忘的班级大扫除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