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初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最初的散文(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最初的散文1:时间,回不到最初的地方

文/心欣依影

流光渐远,花落成伤,岁月一如既往的奔逐。不可挽回的结局,依然让自己心疼如割,我寻找悲伤里,可以不心痛的理由,告慰一次又一次的创伤,只可惜时间,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地方,是否可以有一个奇迹,或能让自己死心的理由,无情的将那爱埋葬。

看着窗外的景,不由得让心,再一次追思逝去不反的往昔,萌动的思绪,为回忆又伏下笔,过往的片段,清晰的呈现在我的眼帘,这种久不曾挥去的伤感,泛滥的早已不成词调。你曾说,不要等你离开后再怀念最初的你,可为何,今昔我是这样的想你。

我们一路走过,那么多的熟悉,甜蜜的路,成了更为心疼的的奠念。找不到让泪不流的理由,去坚强的面对你的转身离去,是不是无奈的结局,让我们的爱情一次次的破灭啊?还是你我从来都爱的不够多,逞强的对我说,照顾好自己时,你会不会也照顾好你。

岁月掩埋的过去,再多的追忆,都成了一个伤悲。多想让时光轮回,多想让时间回到最初的地方,来弥补我对你欠下幸福的承诺。从来都没有如此的觉得,自己的心,原来也是如此的脆弱,为何,从不曾改变的自己,当你远走以后,才会这样的认清自己。

痛彻心扉,只是一个心碎的结局。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是无法用挽留去紧握的,选择放弃一个爱自己的人,有时也很难,

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爱的更难,离别的刹那间,有多少不舍,能为内心一度的追思,这种遗憾,是每个深爱过得人都有一直有的,一辈子也无法遗忘。

流年是一场不停演绎的故事,不断地把流逝的青春,更新成光阴中的一页,那些爱过的人,离去的人,成就了这场故事中,定格的画面,只是为了让记忆,更加清晰的记住,走过生命的每个瞬间,也是她们的离去,教会了自己如何去珍惜身边拥有的所有,更加让自己懂得,失去的再也不会回来。

时间,回不到最初的地方,太多的想念,空成往事,我也怀念那段最初的快乐,怀念最初的那个你,天真活泼,单纯可爱,给我我最快乐的时光,陪我走过那么多的忧伤。而今,我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那个美丽而纯真的你了,当你选择揭开你伪装了许久的面具时,我知道你坚持的已经够累了。

时间,回不到最初的地方,选择放弃也是成全自己,选择成全自己,也是放过他人。坚持不下去,是你再也不想为自己承受更多的负累,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不会像过去一样,一次次的把你丢掉,一次次的顾及不到你坚强下的脆弱,如果再能有一次可以相爱的机会,我也不像过去那样,傻傻的不懂你对我的好。

空洞的心房里,无法诠释的伤感将冷心包裹,让寂寞与孤单,蔓延在指尖写出关于你的深忆,我想自己,一直也被人爱着,但我好像一直也伤害着别人,记忆中慢慢全是关于你的画面,你说你可以让我永远快乐,为什么最后的是让我又触碰忧伤,你把誓言说的真的是谎言吗?欺骗着我这个傻子。

人生的旅程,一直都向前方行走,身后的山水,即使再美,也成了过去的一道风景,那些生命中不停地闯入的人,来来往往的为记忆留下了些许的伤感,某个忘怀的瞬间,是那么的想念而不可忘,一直追寻着记忆,寻找光影斑驳的岁月里,沿途留下的感动和记号。可是;时间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地方。

青春流逝,光年一去不返,时间再也回不到当初,有时候,我们总想未来的路,不是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行囊前行,突然回首间,才发现年龄越来的越大。生命的长度,永远无法用标尺去丈量,爱过的人,是一趟风景中,没有赶上的车,即使遗憾的守望,也不远轻易的遗忘。

时间,回不到最初的地方,走过的风景和人生的旅途,还有那不曾遗忘的过往,就这样越写越多,光阴一页页的翻去了往昔,日历上画去的日子,不停地告诉我,时间走了,你也走了,一场空梦年华写满了空白的素笺,关于你,是唯独留给记忆痛,任一笔伤感,在落寞的字行,抚慰着时间回不去的创伤。

关于最初的散文2:淳朴的茉莉花儿

文/十笏情

最初对茉莉花的记忆,好像只有那么一首民歌,也仅仅觉得就是一首歌而已。因为那时候还小,谈不上对歌词和旋律有如何的理解,仅仅是个调调而已。再后来在爷爷的那个好像从来不刷的泛着茶锈的紫砂茶壶里,闻到了淡淡的茶香,爷爷告诉我那是茉莉花茶——哦,里面泡的是茉莉花吗?后来印象中家里还养过一两盆茉莉花,但由于北方气候或者不懂种植技术的原因,枯萎了。

后来长大了,知道了那首歌是从上世纪50年代起流传至今的江南民歌,是我国民歌经典中的经典;知道了茉莉花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霸占着中国几乎每一个家庭的茶壶,是花香和茶叶的完美结合;知道了茉莉花香被誉为“香魂”,至今没有任何一种人工合成技术能代替茉莉花香;知道了它只有唯一的一种颜色——白色;知道了它象征纯洁、无瑕、玲珑、迷人、淳厚、质朴!

而现在,我给女儿起名——茉淳!

小家伙儿似乎来的稍微晚了一点儿,同学们的孩子如今大都已在上小学了,大的已经快上高中了,要怪只能怪你爹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给你千挑万选了一个妈。毫无疑问***是优秀的,而如此优秀的一个女人能看上你爹,那大概、可能、也许你爹也是优秀的吧!(我用的是反证明法证明的,这个你长大了就懂了)

但我却不希望你把要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或者要成为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当做你的奋斗目标,而是希望你逐渐学会感知这个世界,带着感恩的心,认真走好脚下的路,在你每一个人生阶段做好你该做的事,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善待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和事,处理好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走完你丰富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在路上,你要努力!

这个世界上优秀、成功的人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你把要成为优秀、成功的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不了老爸很难想象你是否能够承受得住那个打击。但你要知道的是,这些人身上普遍具备哪些素质,如果你也具备的话优秀和成功那是顺其自然的,所以你在青少年时期就要朝着具备某几种素质的方向而努力,而不是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比如说自信、智慧、坚持,再比如说为人、学识、能力等等。哪怕你最后成为不了那样的人,但是你具备了某几种可贵的品质,你也差不了哪里去,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喜怒哀乐,做好一个普通人!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没有人会在意起跑线上的你,老爸也绝不会把年幼的你生生的扔在比别人都要领先的一个起跑位置,谁跑到终点才是最后的赢家,也不要在意谁是第一、第二,只要到了终点你就是胜利者。你要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畅快地呼吸这新鲜的空气,热情主动地结交应该结交的朋友,享受整个奔跑的过程,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去跑。

在人生的旅途上,你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它可以缓解你的压力,调节你的情绪,释放你的不满,而且还能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朋友是纯粹的友谊,不掺杂任何利益因素的,是你一生宝贵的东西。但不要把你的爱好跟你的事业或者工作结合起来,那样就变味儿了,你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了。

诚然,这个世界也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国家体制、腐败、失业、医疗、环境、教育,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勾心斗角、利欲熏心,再比如抢劫、盗窃、杀人等暴力违法、犯罪等等。亲爱的女儿,我真的希望你能远离这些丑恶的东西,真的希望你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这些丑恶的世界上,真的不希望你知道这些存在,但是这只是一个奢望!那么好,你就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丑恶,明白它们为什么存在,从而尽量远离它们。不要被它们吓到,勇敢的面对它们,能改变的就改变,不能改变的就在不违反法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接受它,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也会遇到你爱的和爱你的人,老爸到时候肯定会祝福你!(想到我前世的小情人儿终究有一天会被另一个男人“掳走”,我这心也是碎了)谁会成为那个代替老爸的人,是要你自己选择的,我们会给你一些建议,但最终会尊重你的选择。你要看他的为人是否善良,看他是否懂得爱和被爱,如何对待他自己的父母,是否具备正义感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具备了这些说明这个人没有问题;再就是看他和你有没有共同的话题,你们的三观是否合拍,对你是否有责任心和足够在乎。这些都具备了,其他都是次要的,老爸祝福你们!

总而言之,从小要不断修炼自己,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素质和品格,长大了有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事情可做,加上一个爱你和你爱的人的陪伴,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的一生就是丰富的一生!你可以尽情享受你的生活!

女儿,要记住,你是个独立的个体,很荣幸你年幼的时候能来到我们家里,但你终究会展翅高飞!家人能为你做的就是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充满关怀、充满温馨的家的氛围,让你健康、快乐的成长,加之一些基本的做人的常识,比如说礼貌、诚信、正义感、如何结交朋友、懂得感恩、遵纪守法等。未来的路是需要你自己去走的,走什么样的路是靠你自己选择的,家人不会强迫你。今后哪怕你没有家财万贯,只要你衣食无忧;哪怕你没有多大的名气,只要你有良好的口碑;哪怕你没有住多大的豪宅,只要家里有个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哪怕你不能陪伴父母左右,只要你能常回家看看!

哪怕你什么都没有,你还有我们!

茉莉花儿很普通,洁白、芬芳、淳朴是它的表象;茉莉花香无可替代、孤傲群芳,看不见摸不着的灵魂所在。愿你做这样一朵淳朴的茉莉花儿!努力吧——茉淳!

关于最初的散文3:情染芳华,一如最初那份悸动

文/北雪情思

韶光迢递,辞岁偏偏又暮雪。

不及拂去疏落霜痕,如歌岁月已渐行渐远。

别来风骤,缘何匆匆迟芳归,走到岁暮,总会想起最初。似水流年,一个转身,过往已穿越万水千山,总有一些人远去让你唏嘘不已;总有一些事感动让你萦怀不去,溅起最初温暖。

一路溯往,有过生发喜悦,杏花春雨滋养勃勃生机;也有芳草凄迷朦胧。有过激情执着,葱茏青春拔节崭新标记;也有坎坷泥泞跋涉。有过收获甘美,流光溢彩晕染大美金色;也有霜痕斑驳篱落。

即使,雾霭迷蒙,依然风雨兼程,视野从未消失地平线那端优雅韵致。

岁月如梭,经历很多,才知道很多匆匆别过是那样珍贵,才知道很多看似琐碎是那样重要。

陌上红尘,也常常遇到如此选择,可能会在不经意中,错过了一些原本属于你亲力亲为。其实,品味结果,就在行旅匆匆履痕,往往这些过程美丽,我们经常忽略,无暇驻足。

实则,人生关键路口就那么几步,歧路经常需要面临这样抉择。很多时候,在阅历了很多次之后,内心告诉自己要这样。

若每人都能如此,保持对美好一种追求和坚持,幸福就会握在自己手中。

扎一束曙色和光熹微,绚烂你眉睫最初温暖,如花笑靥馨雅如昨。

岁新试笔,磅礴奔涌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深深祝福。悠扬远钟不期而至,岁新华章挚切问安这一季里,有我最深思念。

腊尽春回又见梅,元日祈福,云雀啼破初晓,激起内心无限感慨。此际,有暗香幽幽绽放。

或许尘封往事终将如烟飘散,或许情同莫逆终将随时空暌违,但值得珍惜依然是你我情谊,历经沧桑依然韶秀璀璨。

别来无恙,倘若,萦怀不去是一种刻骨铭心。那么,个中情缘流淌在文字里清香盈袖,濡染青青子衿,会在新岁释怀更加纯洁友谊。

雪霁初晴好,一抹湛蓝为谁研?凭远,且道声珍重:君若安好,便是温暖。

情染芳华,如最初那一份悸动。

关于最初的散文4:VIP系列——秋

文/水 银

对秋的最初认知,是在我12岁的时候。那时我刚上初一,整个班级里只认识一个人。秋是我妈妈同事的女儿,妈妈说秋可能成绩不如我,但却比我懂事得多。

在初一那一年里,我只见过她寥寥数次。一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班级;而是因为对于初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后的我,不喜欢去各种闹。她是个活泼、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当时的我这样总结。

初二分班,我们分在了同一个班,但是我依然未和她有过多的接触。

初三再次分班,有幸,我与她同桌。过了很久,我不得不说,她的确比我懂事太多。或者说,我始终是个孩子,而她,俨然可以说是一个小大人了。我羡慕,也愧疚。我很任性,除了成绩我找不到任何会使我光彩照人的东西。

可是,我们成了好朋友。那个我敬重的人,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很开心。

初三毕业,我们去了不同的高中。秋的高中是封闭式管理,我去看她一次不容易,她也不好跟家里说要在每周仅有的半天假期里来看我。于是我担心,我们的友谊会维持多久。但是通过两周一封的书信,我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关系已日渐亲密。

高考前一天,因为要看考场,我们见面了。秋穿了一条红色的连衣裙,与众不同的感觉,可是很漂亮。真的,秋不论穿什么,都漂亮得无以复加。只是只说了几分钟的话我们就分开了。失落了一天。

高考后,录取结束后,我们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一起玩。那一天,玩得很开心。我也知道了,秋考到了鞍山,而我在昆明,天高地远,我们怅然喟叹。

前几天,秋让我看了一篇文章,是她写给我的。明明,是很普通的话语,我却是看得泪水滴落。给秋发去信息:“……《那份情》,永远铭记于心,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一辈子……”

因为秋,我喜欢秋天。

因为秋,我学会宽容。

我们,会将那一幕幕、一幕幕,镌刻心底,任岁月淹埋,即使在角落,也永不会被遗忘、、、、

亲爱的,其实我想你了……

关于最初的散文5:有雪的日子

文/鞠雪敏

2015年的第一场雪最初来得有点含蓄,宛如遮着面纱的少女羞羞答答,在我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她那曼妙舞姿之时,她便藏身不见,只间或的在树叶上留下诸如些许细盐或白糖,让人浮想联翩。

第二天晨起,立窗而望,雪不知何时已满地。天地间银装素裹,一片素静,停放在外面的车辆都已穿上了厚厚的雪衣。雪依旧不温不火的随意飞舞,宛如美人,一袭素衣,长袖挥舞之处,无不梨花带雨,极尽妩媚。窗外的风景诱使我匆匆洗漱完毕,快步投入雪的怀抱。

楼下,早有勤快的邻人在清理门前没过脚脖的厚厚的雪,也有早行的车辆碾出了清晰的车辙。我小心翼翼地慢步走着,路上有与我同样步行或是推着自行车、电动车迈着小碎步小心行走的人。一辆辆来不及脱下雪衣的车辆蜗牛般地缓缓行驶着。这时候任凭你奔驰宝马都失去了威风。司机也都没了性子,不敢超车,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车距。

路边打着伞等车的妇女,宛如雪中盛开的玫瑰,分外艳丽。孤零零的身影,迟迟等不来辆公交车,如此恶劣的雪状下,孩子们都停课两天了,公交车也延迟发车了吧。如此前顾后望几次后,她便开始跺着脚搓着手,或许是冷了吧。

一路上不乏用手机狂拍的爱雪人,平日里视而不见的景物,此时都成了爱雪人眼中唯美的风景。沿街的门头房前,几个勤快的小伙子用女人般的细腻堆出了一个红鼻子(胡萝卜)、黑纱巾(方便袋)的大雪人。

虽行走缓慢但我还是提前一个小时来到了单位。我喜欢早,特别是在有雪的天气里,更喜欢早。我喜欢单位门前纯洁无比的雪路,不忍心也不舍得踩上去,就那样静静地立着,看着,陶醉着,真的有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觉。我知道,雪后的天总是晴的,能够观赏雪景的时日,一个冬季也没有几回,特别是像这次上天的大手笔,更是不敢奢望。因此,我分外珍惜有雪的日子。雪,嫣然是懂我的,依旧柔柔地在空中翩然回旋,谱着最美妙的乐曲,这般轻灵悦耳,还时不时的扑进怀抱撒个娇。我醉了,醉在雪的世界里,雪与我,似是已融化进这个冬季里了。

孩子们的嬉闹声把我从痴迷状态中惊醒,于是狠下心,踏上这块纯洁的地毯。脚上沾着、身上披着的都是雪,再回头看看身后那一连串属于自己的脚印,我知道,只有“早”,这些脚印才能真正的属于自己,也只有早,你才能肆意在雪中作画,雪就是手中的棋子,可以随意摆布。

有雪的日子,雪松,雪人,雪车,雪路等一系列景物都被拍成了印记。雪化后,又一个冬日即将离别。踏雪,便成了下一个期盼。

有雪的冬天,真好!

关于最初的散文6:昙花一现

文/党一然

“昙花”,久闻它只开一夕,是最初的一夜,也是最后的一夜。我只是经常听到他人提及,却从未一睹其真容,内心颇感遗憾。

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的一次旅行中,偶然听见酒店工作人员说,后院花园中的昙花就要开了!内心满是好奇和欣喜。早早来到花园,占据最有利的地方静候昙花绽放。

傍晚时的昙花已垂首含苞,像小姑娘一般羞答答地垂着头,又好似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一般,随时随地都要绽放开来!时间点点滴滴从身边淌过,渐渐地,夜幕笼罩天穹,皎洁的月光从天空映射到大地,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夜空图”啊!正当我沉醉在这美景之中时,有人大声喊了一声:“快看啊,昙花开了!”瞬间,全场的目光投向了昙花。昙花似乎害羞了,开得慢极了。在绿叶之间,娇嫩的花蕾在微微颤动,早已饱满的花托拢不住白玉似的花苞,渐渐裂了开来。花瓣一层层张开,越开越大,开成了一朵大白花。在月光的衬托下,花瓣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花身隐隐透出一种令人陶醉的美感,它那么美丽,光芒四溅,照亮了整个天地,吞噬了月光,成为漫漫黑色中最夺目的“明星”。在它的美丽中,透着刚毅果决、狂放无悔的气息,令人们不禁对它肃然起敬。

可再美的花朵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磨,它慢慢地褪去光彩,变得苍白,如纸一样的苍白,白中少了一种灵气,渐渐憔悴,直至凋零。只在那傲然挺立的花枝上透着若有若无的风骨神韵。

看了整个过程,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凄凉与愤恨!大自然为何如此无情?给这么美丽的花朵这么短的花期?可想想,又释然了!心中的凄凉与愤恨不禁变成了一种敬意!在这短暂的花期中,昙花绽放出它全部的美,用它的刚毅果决、狂放无悔给人们一种视觉的冲击以及心灵的震撼!

昙花用短暂的“一夕”造就辉煌的一生。人的“一夕”更加漫长,而我们是否更应该在这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一夕”中,努力绽放出人生的光彩?

关于最初的散文7:最初的岁月

文/余华

1960年4月3日的中午,我出生在杭州的一家医院里,可能是妇幼保健医院,当时我母亲在浙江医院,我父亲在浙江省防疫站工作。有关我出生时的情景,我的父母没有对我讲述过,在我记忆中他们总是忙忙碌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我几乎没有见过他们有空余的时间坐在一起谈谈过去,或者谈谈我——他们第二个儿子出生时的情景。我母亲曾经说起过我们在杭州时的片断,她都是带着回想的情绪去说,说我们住过的房子和周围的景色,这对我是很重要的记忆,我们在杭州曾经有过的短暂生活,在我童年和少年时期一直是想象中最为美好的部分。

我的父亲在我一岁的时候,离开杭州来到一个叫海盐的县城,从而实现了他最大的愿望,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我父亲一辈子只念过六年书,三年是小学,另外三年是大学,中间的课程是他在部队里当卫生员时自学的,他在浙江医科大学专科毕业后,不想回到防疫站去,为了当一名外科医生,他先是到嘉兴,可是嘉兴方面让他去卫生学校当教务主任;所以他最后来到了一个更小的地方——海盐。

他给我母亲写了一封信,将海盐这个地方花言巧语了一番,于是我母亲放弃了在杭州的生活,带着我哥哥和我来到了海盐,我母亲经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她初到海盐时的感受,她说:“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

我的记忆是从“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的海盐开始的,我想起了石板铺成的大街,一条比胡同还要窄的大街,两旁是木头的电线杆,里面发出嗡嗡的声响。我父母所在的医院被一条河隔成了两半,住院部在河的南岸,门诊部和食堂在北岸,一座很窄的木桥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有五、六个人同时在上面走,木桥就会摇晃,而且桥面是用木板铺成的,中间有很大的缝隙,我的一只脚掉下去时不会有困难,下面的河水使我很害怕。到了夏天,我父母的同事经常坐在木桥的栏杆上抽烟闲聊,我看到他们这样自如地坐在粗细不均,而且还时时摇晃的栏杆上,心里觉得他们实在是了不起。

我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我母亲经常这样告诉我,说我小时候不吵也不闹,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她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儿园,到了晚上她来接我时,发现我还坐在早晨她离开时坐的位置上。我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我的那些小伙伴都在一旁玩耍。

到了四岁的时候,我开始自己回家了,应该说是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带我回家,可是我哥哥经常玩忽职守,他带着我往家里走去时,会突然忘记我,自己一个人跑到什么地方去玩耍了,那时候我就会在原地站着等他,等上一段时间他还不回来,我只好一个人走回家去,我把回家的路分成两段来记住,第一段是一直往前走,走到医院;走到医院以后,我再去记住回家的路,那就是走进医院对面的一条胡同,然后沿着胡同走到底,就到家了。

接下来的记忆是在家中楼上,我的父母上班去后,就把我和哥哥锁在屋中,我们就经常扑在窗口,看着外面的景色。我们住的胡同底,其实就是乡间了,我们长时间地看着在田里耕作的农民,他们的孩子提着割草篮子在田埂上晃来晃去。到了傍晚,农民们收工时的情景是一天中最有意思的,先是一个人站在田埂上喊叫:“收工啦!”

然后在田里的人陆续走了上去,走上田埂以后,另外一些人也喊叫起收工的话,一般都是女人在喊叫。在一声起来,一声落下的喊叫里,我和哥哥看着他们扛着锄头,挑着空担子三三两两地走在田埂上。接下去女人的声音开始喊叫起她们的孩子了,那些提着篮子的孩子在田埂上跑了起来,我们经常看到中间有一、两个孩子因为跑得太快而摔倒在地。

在我印象里,我的父母总是不在家,有时候是整个整个的晚上都只有我和哥哥两个人在家里,门被锁着,我们出不去,只有在屋里将椅子什么的搬来搬去,然后就是两个人打架,一打架我就吃亏,吃了亏就哭,我长时间地哭,等着我父母回来,让他们惩罚我哥哥。这是我最疲倦的时候,我哭得声音都沙哑后,我的父母还没有回来,我只好睡着了。

那时候我母亲经常在医院值夜班,她傍晚时回来一下,在医院食堂买了饭菜带回来让我们吃了以后,又匆匆地去上班了。我父亲有时是几天见不着,母亲说他在手术室给病人动手术。我父亲经常在我们睡着以后才回家,我们醒来之前又被叫走了。在我童年和少年时期,几乎每个晚上,我都会在睡梦里听到楼下有人喊叫:“华医生,华医生……有急诊。”

我哥哥到了上学的年龄以后,就不能再把他锁在家里,我也因此得到了同样的解放。我哥哥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背着书包,带上我开始了上学的生涯。他上课时,我就在教室外一个人玩,他放学后就带着我回家。有几次他让我坐到课堂上去,和他坐在一把椅子里听老师讲课。有一次一个女老师走过来把他批评了一通,说下次不准带着弟弟来上课,我当时很害怕,他却是若无其事。过了几天,他又要把我带到课堂上去,我坚决不去,我心里一想到那个女老师就怎么也不敢再去了。

我在念小学时,我的一些同学都说医院里的气味难闻,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喜欢闻酒精和福尔马林的气味。我从小是在医院的环境里长大的,我习惯那里的气息,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同事在下班时都要用酒精擦手,我也学会了用酒精洗手。

那时候,我一放学就是去医院,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游来荡去的,一直到吃饭。我对从手术室里提出来的一桶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我父亲当时给我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他从手术室里出来时的模样,他的胸前是斑斑的血迹,口罩挂在耳朵上,边走过来边脱下沾满鲜血的手术手套。

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干脆搬到医院里住了,我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差不多隔几个晚上我就会听到凄惨的哭声。那几年里我听够了哭喊的声音,各种不同的哭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我都听了不少。

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能听到两三次,我常常在睡梦里被吵醒;有时在白天也能看到死者亲属在太平间门口嚎啕大哭的情景,我搬一把小凳坐在自己门口,看着他们一边哭一边互相安慰。有几次因为好奇我还走过去看看死人,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过死人的脸,我看到的都是被一块布盖住的死人,只有一次我看到一只露出来的手,那手很瘦,微微弯曲着,看上去灰白,还有些发青。

应该说我小时候不怕看到死人,对太平间也没有丝毫恐惧,到了夏天最为炎热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呆在太平间里,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凉快。在我记忆中的太平间总是一尘不染,四周是很高的树木,里面有一扇气窗永远打开着,在夏天时,外面的树枝和树叶会从那里伸进来。

当时我唯一的恐惧是在黑夜里,看到月光照耀中的树梢,尖细树梢在月光里闪闪发亮,伸向空中,这情景每次都让我发抖,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我一看到它就害怕。

我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读了一遍,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闪闪的红星》,然后是《矿山风云》。

在阅读这些枯燥乏味的书籍的同时,我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那时候我已经在念中学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来小时。到了70年代中期,所有的大字报说穿了都是人身攻击,我看着这些我都认识都知道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的,同时还会配上漫画,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甚至连交媾的动作都会画出来。

在大字报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被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出来,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在大街上,在越贴越厚的大字报前,我开始喜欢文学了。

当我真正开始写作时,我是一名牙医了。我中学毕业以后,进了镇上的卫生院,当起了牙科医生,我的同学都进了工厂,我没进工厂进了卫生院,完全是我父亲一手安排的,他希望我也一辈子从医。

后来,我在卫生学校学习了一年,这一年使我极其难受,尤其是生理课,肌肉、神经、器官的位置都得背诵下来,过于呆板的学习让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开始反感。我喜欢的是比较自由的工作,可以有想象力,可以发挥,可以随心所欲。可是当一名医生,严格说我从来没有成为过真正的医生,就是有职称的医生,当医生只能一是一、二是二,没法把心脏想象在大腿里面,也不能将牙齿和脚趾混同起来,这种工作太严格了,我觉得自己不适合。

还有一点就是我难以适应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准时上班,准时下班,这太难受了。所以我最早从事写作时的动机,很大程度是为了摆脱自己所处的环境。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进入县文化馆,我看到文化馆的人大多懒懒散散,我觉得他们的工作对我倒是很合适的。于是我开始写作了,而且很勤奋。

写作使我在干了五年的牙医以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县文化馆,后来的一切变化都和写作有关,包括我离开海盐到了嘉兴,又离开嘉兴来到北京。

虽然我人离开了海盐,但我的写作不会离开那里。我在海盐生活了差不多有三十年,我熟悉那里的一切,在我成长的时候,我也看到了街道的成长,河流的成长。那里的每个角落我都能在脑子里找到,那里的方言在我自言自语时会脱口而出。我过去的灵感都来自于那里,今后的灵感也会从那里产生。

现在,我在北京的寓所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要求写这篇自传时,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那时我刚到县文化馆工作,我去杭州参加一个文学笔会期间,曾经去看望黄源老先生,当时年近八十的黄老先生知道他家乡海盐出了一个写小说的年轻作家后,曾给我来过一封信,对我进行了一番鼓励,并要我去杭州时别忘了去看望他。

我如约前往。黄老先生很高兴,他问我家住在海盐什么地方?我告诉他住在医院宿舍里。他问我医院在哪里?我说在电影院西边。他又问电影院在哪里?我说在海盐中学旁边。他问海盐中学又在哪里?

我们两个人这样的对话进行了很久,他说了一些地名我也不知道,直到我起身告辞时,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双方都知道的地名。同样一个海盐,在黄源老先生那里,和在我这里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记忆。

我在想,再过四十年,如果有一个从海盐来的年轻人,和我坐在一起谈论海盐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关于最初的散文8:那抹阳光

文/方桂红

最初让我有时间概念的不是时钟,而是阳光,是那抹匍匐在堂厅木柱上的阳光。

我依然能清楚记得那抹阳光,迈着碎步,从庭院悄悄跨过伯母家堂厅的门槛,然后不声不响的往前蠕动,爬到堂厅那根木柱上。

印象中,在我没上学之前,妈妈和姐姐去生产队出工的日子,伯母家就是我唯一去处。

堂兄堂嫂去生产队挣工分,家务活全落年近七旬的伯母身上。她佝偻着背,腿脚不便利,走路一瘸一瘸的,许是事务琐碎繁杂,抑或手脚不灵做事慢的缘故,整天里,就没见她停歇,不是在屋后的沟里洗衣,就是在菜园里忙活。夏天,她忙着忙着,不时的冲我们喊:“日头爬到柱子一人高时,就喊我。”像是接到一项神圣使命,让我时不时地跑到柱子边,帖着柱子比了又比,见那抹光没过膝盖,便放心和伙伴疯玩,谁知,那抹光却像捉迷藏,稍不留神,再去比时,就高出我一大截,窜到了窗棂上。于是,伯母开始一边骂,一边瘸着腿,急着在灶台上下忙乎。犯错的孩子本能的乖巧了许多,不再吱声,蹲在灶台下帮着添火。“日头到这里是非得烧锅了,要不他们收工回来天黑了饭还没好。”她一直这么提醒着,可孩子不长记性,玩心重,过不了几天就又犯错。

“日头照到这里,是几点?”“不知道,反正这个时候(时节)日头到这里,就得烧锅。再过些日子,日子还得变短,日头到那就要烧锅……”那天她有点空闲,给我在柱子上指了好几个地方。也就在八岁那年夏天,她教会了我烧饭。小小个头,踩在小凳上,从锅里将开水往热水瓶里装,将煮熟的猪食往猪食盆里倒……尽管我用石头在柱子划了几道印痕,却依然掐不准烧饭的时间,每天下午,看太阳开始爬柱子,就不敢再和伙伴玩,盯着它,见那抹光离印痕还有一尺远,便急着回家烧饭。

学会识钟,是上学后的事。出于好奇,每看到太阳爬到伯母指定的位置,就跑到街对面人家去看钟。我发现,那个时间段,村庄大部分农舍的屋顶上,都袅袅升腾着炊烟。

伯母从不串门,也没见过钟,于她,时间的概念或许就是堂厅里的那抹阳光了。上学后,我也试着用过这方法,早起放牛时,学着找参照物,根据光照方位判定时间,上课从没迟到过。

上中学,听地理老师说地球绕太阳转、地球公转自转,昼夜长短时,我总会想,太阳与地球之间关系如此错综复杂,读书的人一时都难弄明白,而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她怎么就能把时间把握得那么准?如果说那抹光有着一定的规律,那么阴天或雨天,她依然能那么准时又是靠什么掐算?——这个谜,问她,她也说不清。

看来,村庄里发生的许多事都有些说不清。读书人说未知的答案能从书本中找,可村庄太多数老人不识字,他们却同样拥有答案,虽说不清答案来源的子丑寅卯,却依然能把生活过得从容踏实。我清楚自己能从那抹阳光中悟出些什么,但更清楚,于他们,所把握的绝不仅仅只是那抹阳光,还有更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