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文章

请欣赏晚春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晚春文章1:晚春乡间觅野趣

文/杨蕙菱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大概儿时常在乡野撒欢,相比城市的繁华与璀璨,我自小更偏爱乡间玩耍的畅快。随着爷爷奶奶搬离乡村,十多年来,我也渐渐遗失了农家度假的惬意时光。与父亲闲谈时才恍然记起,当下这晚春时节,似乎正是“山泡果”问世之际,防疫期间不便远行,回乡找些田野间的小乐子,倒不失为一个好点子。

从老屋阁楼里翻出一个边缘微破的竹篮,在山泉里濯洗一番就向着山林深处出发。不愧是山泡果盛开时节,山壁上和山路边,到处是嫩黄的、灰红的、火红的果子。“搞肥了!搞肥了!只怕这小竹篮装不了。”母亲开心坏了,像孩子一样要这要那,忙碌地“奴役”我们摘果。枝条上的刺颇麻烦,不注意就被扎得生疼,或许也因此最里面的果子长得又大又红。不少红透了的山泡一碰就掉,看起来可口,吃起来也确实汁多味甜。

要找回最本味的野趣,就得像儿时那样,用桐树叶裹一个锥形的果兜,人手一枚,握在手心,摘下的果子放进去,一路拿着吃,一路寻觅新的惊喜。还有一种野果红得更娇艳欲滴,长辈们称其为“蛇泡”或“蛇莓”,警告我们不能食用,因其长于地面,且枝干低矮,一旦被蛇虫爬过或咬过,就容易沾上毒素。

钻入植被中,循着悠长的清香气找到一小片金银花丛,盛开的花朵黄白相簇,午后的日头大,有的花瓣已经被晒得发蔫儿,管它是花苞,还是盛开或凋谢,都摘上一捧,放在鼻尖,轻轻一嗅,香气扑入鼻腔,顺势又直冲脑仁儿,沁香萦绕且不妖娆闷脑,闻者神清气爽。在金银花丛走一遭暗香沾衣,挥袖拂发间都不免散发些许清香。近日奶奶感到有些上火,出门前,特地嘱咐摘点金银花。摘好的花拿回去又择优筛选一遍,摊开吹晒,或煮或泡,制成消暑的清凉饮料。儿时,与花草树木亲密接触,裸露在外的皮肤总觉得瘙痒,有时蚊虫叮咬起了红包,更是挠得皮破血流,咬牙抱怨再不钻林爬树。奶奶和母亲会抓一把金银花烧洗澡水,让我在大盆里泡上不一会儿,瘙痒感便有明显减弱,第二天起床又是林中一匹疯跑的“好汉”。

这段时间,映山红也开得正漂亮,时而可见一簇簇点缀于绿植间,满眼都是春日的柔情和浪漫。现在觉得花美是要开在林中,儿时以为花美就该独属于自己,吵着父亲做一顶最美的花环。映山红花冠大且形美,花色繁茂艳丽,是做一顶豪华花环的好原料。依着头围大小,各种藤条交织为环,绿叶做陪衬,时而编入一朵映山红,红绿相间,花朵大小和颜色的选择、花瓣朝向和点缀位的安排,都考验着编织者的手艺和审美。一顶出色的花环,往往可以收获不少艳羡和赞美,这足以让拥有它的小女孩骄傲许久。

乡间玩耍总能找到各种趣味,只是午后的烈日煞是灼人,林间稍走动便出一身汗,户外两三个小时已让我有些乏力,看着满筐的收获,大家决定掉头回家。路过一片斑竹林,爷爷凭经验断定有清脆的竹笋在里面,没花什么功夫,一下就找到几颗,只是个头不小,掰起来颇费手劲。一番“较量”后,目光所及的竹笋全被爷爷收入囊中,回家就由奶奶开始“刀光剑影”的表演:剥皮、清洗、剖开、煮熟、水漂、清洗……一套程序下来,就可以切丝下锅成菜了,炒肉丝或肉片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炒成酸辣口感,堪称下饭神菜。

清脆的竹笋、酸甜的山泡、清香的金银花,从采摘挖取到舌尖味蕾,短短几个小时,新鲜清口就是大自然的春日表达。

晚春文章2:万春,晚春里的行走

文/任亚敏

美丽的汉江接纳了沿途汇入的无数小溪流,在洋县境内开始变得磅礴汹涌起来,沙石俱下、勇猛无敌,冲刷出一大片开阔平坦的平原后一路奔腾进入两岸夹峙的崇山峻岭中。而就在入山口,它为自己的平原之行画上了一个丰硕圆润的句号,一片小小的自然村落随之形成。这片山川阻隔中和一弯碧潭终年相伴的地方阳光明媚且景色宜人,由此便诞生了一个诗意的地名:万春。

受朋友照片的影响,这块地方一直在用某种方式召唤着我。鸟来花落缤纷尽,人间四月烟霞里,暮春时节,我终于踏上这块温婉秀丽的土地。

沿途百花已经开尽,胡豆、豌豆、油菜的果实日益饱满,一树树高大蓬勃的桐子花点缀着漫山遍野的新绿,让绿更嫩、让鸟的叫声更清悦有力。倒挂喇叭形状的桐子花粉嫩嫩的挂满了一树,掉在地上的花朵不是一片片,而是一朵朵,花瓣厚实匀称。有人形容她是村庄的女儿,虽粗手粗脚的,却有一种憨厚的明丽,让人生出无端的欢喜。沿路向东走出龙亭地界,便进入槐树关领域,走过有万春村标识的路牌,就算是正式进入万春地界了。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方平整的坝子,依山的地方一排排白色民居整体有序,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而移民的搬迁安置房错落有致,灰色主体、白色勾边很有复古感;傍水的地方则是即将成熟的大片油菜花和村民的小菜园,豆荚的清香弥漫在清新的田野中,多吸一口便幸福感倍增。极目远眺,这里的地形犹如一个圆葫芦,口子小而坝子开阔,江面平静幽深,特别是河对面大面积的沙滩,更有了水天一色、沙鸥翔集的美景。远眺间让人思绪恍惚,仿佛回到遥远的古时,漫步在这样清灵又清静的风水宝地,犹如神越千年,分不清此时彼时。

在阡陌纵横的田间陶醉转悠着,迎面走来一位小伙子,像老熟人一样打过招呼后便自然而然攀谈起来。也许是这里曾经的码头文化留给他们见多识广、不惧生人的底气和见识吧。问起村里经济情况,小伙说别看家家户户房子修的漂亮,吃喝不愁,但是因为交通闭塞所限,挣钱的门路少、花钱的地方多,所以村民过得还是很辛苦。他指着灰色的移民房说那片房子是黄金峡库区移民到这里,政府出资给修的,村民自己建房得花四十多万,怕是要耗尽多半辈子的积蓄。问有没有扶贫项目,他说这地方虽交通受限制,但好在现在发展经济作物,也有了电商平台,希望明后年能见效益。

随着他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了有名的万春渡口。这个渡口历史悠久,是洋县境内有名的三大渡口之一,以前汉江河通航时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水陆运输衰落后,这里的一条小木船承载着汉江河两边的人员往来。听说万春人的稻田都在河对面的蔡坝河领地,收割季节船只来来往往一刻也不停歇。想着一碗米的不易,更觉庄稼人的辛劳。现在一艘铁皮船和横架南北的钢丝绳是主要运输方式,少了一些远古和质朴味道,但更方便省力快捷。说话间河对面有人喊着要过河,小伙热情招呼我们上船感受一下,正有此意的我们一步踏上船,又拍照又好奇地东看西瞅。船行平稳迅速,尽管夕阳正在慢慢落下,河面波光粼粼,到江心时便觉得寒意深浓,不由缩了脖子坐在船头看静水深流。穿行在千年古渡口,王献之的诗句“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的诗句是要记起的,千百年来渡口总是和送别、相遇紧密联系的,这个古渡也曾有无数的王献之和桃叶姑娘分别在彼岸等待,踏着歌声涉江而来,深情不过相逢的一刹那……

返回的路上,四周一片漆黑,经过万春标识牌时,再次下车驻足停留。多么难得的一个春夜,再听听鸟叫,再吹吹江风吧。忽见漆黑一片的江面上两束灯火飘忽不定,正疑惑间,想到渡口刚刚遇见两位村民扛着小帆船下河,他们说鱼摆籽的时候是禁止捕鱼的,他们只在渡口附近碰碰运气,想来就是他们了。“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是我眼前景色的最好写意,穿过夜色而来的灯火,昏黄、静寂、晕染,给人莫名的温暖和留恋。转身上车出发时,看见车灯照在一个凸出的崖嘴上,映蓝了黑洞洞的天空,照亮了那一颗闪烁的星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诗句又回旋在脑海……

万春的晚春,江村桥如旧,汉河水依然。一次黄昏的行走,心里便多了一首意境深远、拨动心弦的诗。但愿她能一直不被尘世的喧嚣所打扰,安静在自己的岁月里,被缱绻的时光温柔以待。

晚春文章3:风轻柔,雨纷飞

晚春的夜风微微夹着淡淡的凉意亲吻着古丽的脸颊,她白皙的肌肤“羞”得

一片微红,很是好看;傍晚的街灯缓缓吐出柔柔的光线勾勒出城市的线条,它冷

酷的外表点得一眼斑斓。而她,是一道流动的风景……

“新田地”青色的旧砖上星星点点散落的刻字漫不经心的悄悄诉说着记忆中的

过往,只有近处墙角钻出的一支新绿提醒着时间的鲜活,而我和她却正坐在历史前

渐成往事。

老藤椅,黒木窗,彩色粉笔画出的西洋文。我就着碟中热腾腾的西式汤问古

丽,“那晚,你不担心我是坏蛋吗?”她放下手中的银勺子,撸了撸额前深麻色的

长刘海故作思量的说,“没有,你看起来傻傻的。”我,只有笑了……

于是,我翻开扔在桌角的仿皮包,将一只纸盒压在左手下贴着桌面慢慢推到

她面前,“送你的礼物,藏了好久了。”“这次感谢我什么?”古丽一边问我一边

打开深蓝色的小盒子,“啊,真好看!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粉色的?”“猜的,你信

不?”我勾起嘴角,“谢你那碗粥。”“哈哈,那你亏大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哦。”她夸张的说,“难怪大家都说现在的经济不好,原来你们这些做经济的都愿

意做赔本买卖啊?”我弯着嘴瞪着她,“呵呵,不许抬杠。”话语间,一条粉色的

水晶花瓣项链在她胸前压出了一弧风景。“好看吗?”我闭上眼,用力的伸出一根

大拇指……

我的脑子里突然在想古丽的那番话。经济其实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有时

简单的就像躺在水果店里的一只苹果和它上面的标签,只是我们有太多的人喜欢故

意的在它外面裹上一张不透明的纸,然后套上一只塑料袋,而后还要包个大纸盒,

最后又把那张标签换上了英文字,让你只看得到也只看得懂上面的那串阿拉伯数字。

当然,到最后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了。所以,当他们为达目的故意玩弄

玄虚,到头来只是玩弄了自己。

“你在想什么呢?”

“没有,看呆了。”她的脸粉的就像那根水晶链。

“我该去演出了,谢谢你的晚餐和礼物。”

“那——送你?”

“嗯。”

《浪漫满屋》:“都是你,我忘乎所以。打翻深藏在水晶瓶的魔咒,自作多情

的我还是不经意偷偷爱上你。可不可以让我多一些,幸福的回忆给你和我……”

今晚我没有喝酒,要了瓶纯水躲在舞台的一角看着那朵雪莲花。那双灵动的

眼睛依旧是天山天上透着亮的星子,在找到我后瞬间的一耀,嫣然的一笑。

子夜的街头并不清冷,翻动着广告牌的车站旁停满了出租车,可我们谁都没有看

见。520路夜宵车半小时一班,我们并坐在车尾的高椅上,窗外的霓虹灯打在两张陌生

而又熟悉的脸上伴着我们一路远去……

晚春文章4:春耕农忙的句号

文/莫独

晚春的轻风一阵阵拂过田野,层层峦峦的梯田里,田水涟漪,一丘丘的秧苗轻摇着简洁的叶片,小巧而可爱。

梯田里的秧苗移栽十天半月后,随着田水的渐渐回清,秧苗茂密的根须也基本在泥层里重新扎须固根,稳定了生长状态。栽插是个创季的活计,为了稻禾的统一生长,不管有多大的耕种面积,无论是多么大的劳动量,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一片田与一片田之间的栽秧时间,是不会拉得太长的,甚至整片山坡的梯田,也如此。这样,在这期间,寨子里的人家,东家栽了西家插,一家完了一家来,今天你来帮我,明天我去助你,每天忙忙碌碌,栽插不断。如此的折腾、劳碌,让人和牛都十分疲惫,尤其是那些妇女,常常一整天一整天地弯腰劳作,累得直不起腰杆。好在保证了农活的如期完成,保证了秧苗的同步生长。当一棵棵秧苗固根、回绿,用一行行绿色的稻禾把满山满坡写上春天葱茏的诗篇时,哈尼人松懈了劳动绷紧的弦,暂时直起了自己弯曲的腰身,把一个叫“莫昂纳”的节日又请到了生活的面前。

莫昂纳是哈尼话,也叫苗昂纳。“莫”指马;“苗”指活计;“昂”为力气;“纳”是休息。整句话的大意就是:息下活计养气力。原本应该叫苗昂纳更确切,因为在属马日进行,所以出现叫莫昂纳的,久而久之,这个叫法成了习惯,普遍叫的多。

莫昂纳的规模不大,但其意义却不可替代。最主要的是,这个节日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以牛为代表的牲畜和生产工具。

更准确地说,这是哈尼族的一个感恩节。

哈尼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地稻作农耕民族,一年到头,每天早出晚归,四季劳碌在田间地头,锄头等这些普通的农具成天不离手,还有梯田耕作每一轮三犁三耙的劳动程序,更是离不开牛的参与和帮助。一年一稻,虽然只是晚春栽插,深秋收割。但实际上,一年四季都要劳作的。哪怕是稻田空闲的秋末到中春季节,也不能放松片刻的维护工作,以及如时施加农肥等一些必须的劳动。说到底,梯田很少有没被劳作打扰的时候。每一粒谷子,在哈尼人的心目中,是如此的重要,不简单。为了能够获取这些要命的粮食,哈尼人像一群啃硬骨头的蚂蚁,流尽了血汗,挣断了腰杆,也不放弃地在梯田里忙碌,在大山里耕作。为此,紧紧围绕梯田稻作农耕,派生出了一系列或直接或间接的节庆祭典活动。如:祈盼梯田水源源源不断的五月祭梯田入水口仪式;祈望稻禾健康成长的六月祭稻神仪式;祈求丰收的七月尝新米仪式等等,或大或小,几乎月月都有,莫昂纳只是其中的一种。

头天,村里专司负责通知日常事务的山伙头,就会按照寨子宗教头人咪谷的吩咐,趁夜里寨人睡前村头村尾街街巷巷一处处地叫唤,通知大家次日莫昂纳的消息。我们阿倮村的山伙头是我们阿牛家族的一个远亲,长我们一辈,我们都叫他叔叔,很亲切很随和的一个中年人,很早就死了老婆,上有老下有小,却一直不续娶,家境一直不好。村子里,这样的人,才愿意做被人驱使为众人奔命的山伙头。其实,在山伙头通知之前,村里人根据农活和农历,就大致知道要过莫昂纳节了。山伙头的通知,相当于下了正式的红头文件。

这天,蒸糯米的香气,浓郁地在古老的山寨里弥漫,用谷物特有的温馨,叙述着一个农耕习俗的古朴与土气。这是令人温暖、踏实的时光。闻到这股宜人的香味,熟悉哈尼风物的人都知道,哈尼山寨又要过节了。我记得,好几年,家里的鸡都是我帮父亲杀的,等我杀好鸡后,父亲就从梁上、门后、屋角等角落扛来铁犁、木耙,提来锄头、镰刀、弯刀等,认认真真地重新清洗一番,然后把它们集中到堂屋的正中央,点上香火,端上鸡肉、蛋拌糯米饭。做完这些,父亲就叫上我,和他一起恭恭敬敬地曲膝跪拜在农具前。父亲嘴唇轻启,一边诉说着感激之情,一边纳头叩首。我沉默无言,只是跟着父亲叩首。这边拜毕,父亲抓起一坨糯米饭,走向隔壁的牛圈。我家因为无人放管,父亲把牛买来后,平时交给大爹放养,耙犁时两家合用。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我家从没有过牛。虽然没有直接养过牛,但这不影响父亲对牛的感情。来到牛跟前,父亲同样向牛诉说一番,然后和清水、清草一起,把糯米饭一点一点地慢慢喂给老水牛。

莫昂纳后,耕牛就可以暂时离开梯田,脱离劳动,赶上山野,获得一段时间的休养,自由地在山林里放牧自己,放牧悠闲的美好时光。田野里安静下来,连鸭也被圈养,禁止下田。偌大的田间,只有零星的前来视察秧情的身影,偶尔孤独地走过田埂,与前段时期的喧哗繁杂形成截然不同的寂寥。劳碌的春耕农忙时节被打上句号,宣告结束。

晚春文章5:四季赏荷

文/我心岿然

晚春的季节,云淡风轻,漫步荷塘,绕过流水的小桥,驻足于水中央的小亭,荷塘里,一片片如扇的荷叶,随涟漪飘动,荷叶之上,那含苞之荷,于柔嫩之中,红颜羞涩。荷尖稚蕊,如站不稳的幼女,摇晃于潋滟的荷塘。她艳而不妖,含蓄内敛如处子,又像轻雾中在村头的柳荫下等待妈妈回来的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她的静美、她的雅姿、她的柔态,尽收眼底。令人想掬捧而亲吻,然而,却不忍心打搅她与红蜻蜓的呢喃。

初夏的季节,雨雾蒙蒙,又来到了荷塘水中央的小亭,看那初绽的花朵,三分娇柔、七分妩媚,情意盎然,飘逸脱俗。远眺,恰怀春少女,近瞧,若情人顾盼,细看,又好像是对故去情愫的慢忆。还真是猜不透她相思着谁,弄不懂她牵挂着谁,你理不清她心灵的思绪。然而,却能读懂她对大自然的热爱。

仲夏的季节,蓝田丽日,看那娇灿盛放的荷花,叶瓣张扬但不卖弄,色彩鲜艳但不骄涩,迷离粉黛但不华丽,要远远胜过那国色寒香的冬梅,更赛过那天香国色的牡丹。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影中的白云舒卷,岸边的杨柳摇曳,是为那茫茫水域里浮动的莲叶共舞。凉爽的清风让岸边花草吐香,是为那亭亭玉立出水的芙蓉芬芳。绿荷渲染,昭示着生命的灿烂。荷花绽放,彰显着生活的热烈。

秋阳高照,祥云朵朵,看那饱满的莲蓬,似享尽天伦、含辛茹苦的女人!人生如夏花,逝如秋叶。我若作秋叶,还是要做荷间的一瓣。此时,我们感荷之高雅,不求脱俗,但求不要入俗。只愿思不僵硬,心不枯木。再轮回时,还是要做那朵卓然的荷!

初冬的骄阳,娇柔如阳春,然而,风,还是透着一股萧瑟,把湖水吹皱,寒水清波,吞没了往日的生机。颓败的莲叶,枯黄瘦弱。横横斜斜的荷杆,恰不倒翁,在水中摇晃。然而,却仍有几支挺立的红莲,依旧是悠扬地开放着,那种淡然,彰显着它那出尘的气质、无染于泥间的境界。看那枯而不败的残荷,更是它顽强生命的真实写照和花中君子的洒脱。

是啊,一年四季,荷以静雅。一塘荷风,超凡脱俗。

晚春文章6:晚春的味道

文/飞云流沙

雨后的晚春,洁净、柔润。

风儿轻轻吹拂,仿若沾满花露的音乐,飘荡在心空,抚慰我寂寥的心情。

桃花已经凋零,迎夏的花儿开始争艳,柳丝也越发飘逸。晚春滚动在绿叶上,就像少女幻美的梦,挥之不去的忧伤和温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芊丽的画卷。

充盈花香的气息,在水烟朦胧的空间漂浮。湖水涟漪一层又一层灵气,渲染着春天最是极致的魅惑。

琴弦拨动阵阵幽思,绝美的风景在短笛的吟唱下,绵延一道跋山涉水的心路。邂逅的浪漫在晚春的多姿中,尽情倾诉。目光注视着字里行间跳动的脉搏,阅尽人世黄沙漫漫、青山逶迤。也许,你星眼半开、柳眉低垂,让我洁白的挚爱有一个完美的归宿。

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在温情中弥漫,萦魂的纯净在鸟鸣中苏醒。来自天边的无上之美,带着我的爱悠悠舒展。晚春的味道啊,就这样悄然溜进我的心灵深处,亦如那清泉在幽林中哗哗流淌。

旖旎的情调在音色迷离中酝酿。是你吗?一声轻笑挥去我不尽的忧伤,让我体会生命的鲜活和清脆。

微眯双目,雨后的晚春斜阳,如少女丝绸般的玉手轻抚,朦胧而又强烈的柔腻平抚疲惫的身躯。如若可以,我愿在夺魂的静婉中,把所有的激情和缠绵献给你,让每一片花瓣上都烙下我深情的亲吻。

我记得,花香熏人欲醉,青翠欲滴的芳林中,我与你缔结一生最美丽的约定。纯洁唯美的清澈湖边,我在你的耳边吐露心语:在蜂飞蝶舞的花海中一起变老……

晚春的夜晚,典雅的字符恰似一滴清露落下,涟漪一朵优美的波纹。我在幽秘的小径边,欣赏到丝丝入扣的管弦,在柔月流泻的交融中,陶醉于褪墨吟风的销魂里。

轻轻关上心窗,不愿让轻若梦的月光惊扰如此静美的颤酥。心神已经和情景交织在一起,幻化仙境般的美妙。梦一般迷离,梦一般神秘,梦一般痴醉的奇异,在春风习习的夜空缠绵。

不能阻挡的魅力在花瓣上香艳表达,娇柔万千的春正把热情奔放的夏交给我,依依不舍在我的怀抱,听我讲述脱尘般悸动的超然。

春,你的目光如一张网,把我笼罩,让我浑然不觉天地间还有什么凡尘;你的细语如一幕音乐,把所有的杂质过滤。唯有明净的美定格在永恒,我就在静美的中央,悠然四顾。

我用虔诚的姿态嗅闻。哟,多情的色素优雅显现,陶醉的气息滋润心灵,就连那乡郭的烟火也变得分外恬静……

晚春文章7:晚春花开余韵长

文/马亚伟

早春的花像一位倚门嗅青梅的少女,羞羞涩涩,含情脉脉;仲春的花像一位盛装华丽的新嫁娘,欢天喜地,一派热闹;晚春的花呢,像一位风韵十足的少妇,举手投足无限风情,一颦一笑都让人回味无穷。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的花,做着谢幕前最绚烂的演出,盛大到极致。晚春的阳光是一年中最温煦和暖的,给人舒适感,花儿们也尽情享受着最舒服的阳光。你不用再像早春时那样刻意去找了,满眼都是花。不论道旁还是街角,乡间还是城里,到处是一树树繁花,满世界芬芳弥漫。

玉兰花开了一个春天了,还有花还在枝头翩然飞舞,只是光秃秃的枝干上已经生出新鲜的绿叶,花朵不再突兀,花与叶彼此呼应,多了些灵动和谐。杏花、桃花、梨花,已开到了尾声,稀疏的花朵间,已经结出了纽扣大小的果实,青涩涩的,树上还有嫩叶在风中轻舞。梧桐花开最为气势磅礴,“莫道春花已怡尽,点滴桐花春不老。”高大参天的梧桐树上缀满了淡紫色的桐花,非常有气场,那些花朵好像倾泻了下来似的,在你的眼前弥漫成海。桐花淡雅的香气让人迷醉,闭了眼,觉得好像是春光最盛时。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是春夏交替的标志。季节的过渡,常常是以一种纷纷扬扬的形式来展现,带着热烈宣告的色彩,比如暮春的杨花、晚秋的落叶、初冬的飞雪……都像天与地联姻时多彩的礼花,热闹而华丽。杨花舞尽,一个崭新的阶段将会应运而生,大自然将进入葱茏的夏季。

《红楼梦》里还有一句:“花气袭人知昼暖,开到荼靡花事了。”荼蘼花是蔷薇科,落叶小灌木,白色的花朵,花开有香气。荼蘼花是春天里的最后一种花,荼蘼花开,花季结束。

和朋友一起赏花,她对着满地落英说:“看到这些花瓣,你想到什么了?”我笑笑:“花开绚烂,总有一天会凋谢的。”朋友说:“对呀,这些落花总让人想到美人迟暮,真是凄凉啊!”呵呵,怪不得古人伤春呢,落花流水确实容易让人伤感。不过,你看这些花瓣,曾经盛放在高高的枝头,辉煌灿烂过;最终归入泥土,不悲戚,不绝望,化作春泥更护花,多么淡然达观;来年春天,它们又会在枝头绽放,花开常新。一花一世界,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哲人,教给我们面对生活的智慧。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盛大春色已然谢幕,季节的色彩更加深厚,沉稳。暮春的花,多了时光浸润的痕迹,多了让人品味不尽的余韵。满眼的花,仿佛李煜的词,虽有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惆怅,可惆怅也是深情的;虽有林花谢了春红的无奈,可无奈也是诗意的。

晚春花开余韵长,在这最后一缕春光中,挽留一抹最美的落红吧。

晚春文章8:郁金香飘醉晚春

文/郭光明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过了谷雨,天渐转暖,周四晚间,家住锦绣川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红叶谷的郁金香,成圃成片,煞是好看,约我去他那小聚。我不以为然,以为又是商家的噱头,但没有经不住美酒醉客的诱惑和朋友的热情蛊惑,捡了周未,去了一趟,权当是走出水泥坨子,放了一次风。

之前,对于红叶谷,我并不陌生,红叶谷还叫西南峪的时候,我就去过。那年去过,也是春天。走向峪中,可谓遍是花儿,有桃花、杏花、梨花,还有不知名的野花儿。郁金香是没有的。后来,因了西南峪满山的黄栌,一到秋天,叠翠流金,层林尽染,改名叫了红叶谷。西南峪叫了红叶谷以后,几乎每年,我都要去上几次。无论夏天,还是秋天。只要有外地朋友来访,我不带他们逛大明湖、趵突泉,不爬千佛山,也要带他们来这里看涌泉飞瀑、看万山红遍,但春天是很少去的。之所以很少去,是因为了有的报纸说,贵如公爵的郁金香,点缀在、相间在土着的桃花、杏花、梨花之中,一下子在爱扣字眼的我的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也就一直没有心动。

这次,我虽然答应赴约,却带着阴暗心理,嘴上虽说兰陵美酒郁金香,可心里想的却是酒,至于郁金香如何,倒要看看主人能否醉客。

那天早晨,天下着小雨,不想酒驾、又不想少喝一杯酒的我挤上了65路公交车。车厢里的人很多,声音南腔北调,也很杂嘈杂,但从说话的腔调和说话的语气中,我分辨出谁和谁是夫妻,谁和谁是一家。孤身一人置于天伦之乐的融融氛围里,我感到了孤独。不过,我从孤独之中,想到了红叶谷,想到了郁金香。不知道生于东方、长于西方的郁金香,在红叶谷这片佛家之地、道家之地、儒家之地,能否适应,是否圆融?

颠簸了四十多分钟,红叶谷到了。下车,撑伞,寒喧,自不必细说。进得门来,钟馗还在那孤独地站着,他依旧穿乌纱、戴官帽、玉带束着腰,依旧挺着胸脯、迈着大步、昂首向着天,一点也没变样儿。钟馗没有变,但雕塑之下的广场,各色的郁金香替代了常见的花草,摆到了广场的角角落落。同车来的游客互相拍照时,一位小女孩问母亲,这座雕像是谁,年轻的母亲说这是一位神仙。小女孩又问,这位神仙是谁?年轻的母亲摇了摇头,朋友“多嘴”,他告诉孩子说,这位神仙叫钟馗,从终南山把他请来,是让他守住这片世外桃源。

朋友“多嘴”,没有白“多”,游客围着他问这问那,把他当成了志愿者,而我借此落个清闲,甩开嘈杂的人群,沿郁金香花铺就的小道,走进了郁金香花铺地的绚秋湖。

春天的绚秋湖,在我看来,如若没有郁金香,远不如秋天好看,但因了郁金香的温柔、热烈、体贴、高雅和纯洁,一朵朵地倒映在湖里,与倒映在湖里的“仁山智水”四个遒劲大字,相映成辉,浑然一体,就像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追求,镶上了珊瑚,嵌上了琥珀,镌刻上玛瑙,雕镂上了象牙,使得山上水中,轻荡暖暖的春意、盎然“智者动、仁者静”的哲理。

沿着静谧的郁金香苗圃,我穿过蔷薇园、天趣苑,走进百合园、水趣苑……不管走到哪,郁金香的花儿,如酒杯,似玉碗,颜色有红色的、粉色的,也有黄色的、白色,还有紫色的、黑色的;花瓣有杯样的、碗样的,也有鸡蛋样的、漏斗样的,还有橄榄球样的。也许是小雨滋润的缘故,或是海外归来,更加眷恋这片故土,叶子翠绿、修长,象碧玉神剑一样晶莹、挺直,使得郁花儿更加艳丽、高雅,更富有生机。

万叶塔下,兴教寺旁,郁金香的庄严、华贵与佛号禅音的肃穆融为了一体,让我不得不敬佩红叶谷的包容。不是吗?千年之前,发源于天山脚下的郁金香,骑着骆驼,沿着丝绸之路,西进,醉了欧亚大地,而比郁金香“海归”早上一千多年的义净和尚,西去归来,便在这里扎下了根。这不能不说,这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酒杯晶莹,玉碗剔透,美酒的醇香与郁金香的芬芳,相得益彰,一下子醉了异乡的高朋。所以,千百年来,人们都说郁金香的花儿是碗、是杯,也有些人说像荷花、像牡丹,这不足以怪,但有人称她为“洋荷花”“洋牡丹”,却很是让人汗颜。这也是开头我引用《客中行》的原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