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重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尊重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尊重的散文1:我们很熟,而起码的尊重呢?

文/李子

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每升一次学,换一次学校,就有一个新的集体。刚开始,彼此总会热情客气,赞美对方,尊重对方,对待对方像对待可爱的天使。日子久了,日渐熟悉的人慢慢开始把基本的界限模糊。你的床可以随便扔东西,你的脸盆可以随便用,你的纸巾可以随便拿。而这甚至不用吭一声。曰:“我们这么熟,不用客气!”

是啊,我们很熟,而起码的尊重呢?

有一位舍友她能不借别人的东西就不借,就算要借也必然会问“我想借下你的xx可以吗?”而这个人不管多熟,哪怕就是下铺的姐妹,她也必然会真诚问一声,征得别人的同意才会用,哪怕只是一张纸巾。我们有时候嘲笑她“都一个宿舍客气啥!”她就摇头:“再熟的人,基本的礼貌还是要有的。对不熟的人都可以尊重,对熟悉的人为什么却连起码的尊重都学不会?发生在熟悉的人之间的一些悲剧正是因为忘了起码的尊重才造成的。”听她说完,众人一阵沉默,难道不是吗?新闻报道里一些发生在学生宿舍的悲剧故事不正因彼此间没有基本的尊重吗?

有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从小父母教育她无论见到谁不管多熟的人都要记得问好,与人告别的时候一定要微笑和人说“再见”,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问,用的时候要小心,用完之后记得清理好再还回去,即使亲如父母也一样。于是,很多个漫长的暑假里找她出去玩都会看到她和***妈微笑着说“妈妈再见”,每次需要用爸妈的东西时她也会跟爸妈用“借”开口。她爸妈进她房间总会先敲门,从不乱翻她的隐私。我很奇怪:“你和你父母一直以来这么客气呀?不会觉得很奇怪吗?”朋友总是笑着摇头:“这不是客气,这是基本的尊重。难道就因为是爸妈连起码的尊重都不需要了?”

尊重对方是最基本的素养。我们总是认为最亲近的人对我们好是理所当然,我们对亲近的人那些客气的问候是见外。其实非也,尊重是对所有人而言的,对最亲近的人更要学会去尊重。尊重不是见外,是爱对方的表现。

对熟悉的人,我们可以大谈更私密更隐私的话题,我们可以勾肩搭背更嘻哈地谈天。但在大家欢乐相处的同时也要给予对方起码的尊重,不是更让人心情舒畅?在用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先问一声,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耐心等别人说完,在相见时主动叫对方的名字……这都是起码的尊重。而当这些尊重存在的时候,本来熟悉的人会相处更愉快,大家之间的情感保质期会更长。

所以,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爱人,他们都需要你起码的尊重,别再说你们很熟。

关于尊重的散文2:尽孝父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文/零落乡间一奇葩

曾经为生活之大计忙碌奔波、风风火火的母亲老了,因为10余年前脑血栓突发,不能走了,即使拄着拐棍,也蹒跚难行。

正处在为生活与工作打拼的我们,决定姊妹几个轮流赡养,让母亲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对此,母亲很是欣慰。

每逢亲朋好友来看我母亲,母亲总是唠唠叨叨地说,孩子们如何如何有孝心和孝行,亲朋们便啧啧地称赞,夸我母亲福气大,之后,就说起了东家谁谁谁西家某某某,怎么怎么为养老人发生什么什么不愉快之事。听后,我陷入极度的沉思中……

父母亲赐予我们以生命,在生活极度艰难的困境下,将我们拉大成人,最终让我们过上了惬意的生活,这种恩德真是比天高比海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呢?

中国向来就有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中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深沉的,又是伟大的。我想,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与能力,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哺育培养之恩。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赋得永久的悔》中写道,等到自己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他永远地走了!季羡林心肝俱裂,泪盈眼眶。“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大师的思母情结可谓是催人泪下。因此,古往今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典故,盛传不止。仔细思忖,情理皆在其中。

无论过去与现在,总有一些人借口为工作忙碌、为生计奔波等理由,无暇顾及父母晚年的生活与健康,造成多少千古伤心事,留下多少悲悯与苍凉?尽孝父母不能等,从现在开始,从细节做起。倘若经济窘困,让父母亲吃不上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也无妨,那么呈上热饭素菜淡茶总是可以做到的,送上几句问候唠唠嗑总是可以做到的,帮着父母洗洗脚剪剪指甲梳梳头总是可以做到的……

毋庸置疑,每个人一生中,亲生父母都只能是唯一,没有唯二,确当珍惜。其实,更本质地讲,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基之源,所以,尽孝父母,也是对自己生命个体的尊重。

人人都会老。小时候,我不会走路,母亲抱着我;长大后,母亲老了,不能走路了,我背着母亲,推着母亲看世界。黎明前抑或夕阳下,我握住母亲的手,唯恐生命从心中流走!

关于尊重的散文3:最简单的尊重

文/王睿思

提起尊重,人们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大企业家遇到乞丐等这样耳熟能详的事例。故事里的大企业家不是有一副菩萨心肠去帮助这些乞丐,让他们感动得涕泪交加,就是如同暴发户一样滥发善心,乞丐倒也能撼卫自己的尊严,对这种人嗤之以鼻。其实,哪有那么多大企业家和这样有觉悟的乞丐呢?最简单的尊重就在我们身边——让别人说完。

职场上的人肯定会通过电话接受领导安排各种工作任务。若有一天,领导给你打电话,你正连声诺诺,刚要说“再见”时,突然,耳边响起了电话的忙音。试问,你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活中从不缺少这样的例子。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位具有初中学历的人面对正襟危坐的权威评委时,竟提出了闻所未闻的引力波的存在。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连专家都没听过的东西就凭你一个具有初中学历的人怎能提出?就凭你!于是,还没说完,他就被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专家批评他的想法不切实际,给他泼了一盆又一盆的凉水,把他批得体无完肤。可谁料,就在前不久,美国的科学家就证明了这种特殊引力的存在。呵!不知当时批评那位平凡的,可笑的人的那些“权威”们,看到这条新闻,心里作何感想?且不提发现这伟大现象将会获得多少荣誉,单是那些“权威”们的表现,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人无完人,没有谁是真正无所不知,既然他能提出这闻所未闻的现象,就说明它有存在的可能。在认真聆听完后,我们要做的,是与他一起讨论,研究,而并不是依据自己可怜的一点点知识来打击新的观点出现。

小时候,父母常教导我们在别人说话时不能插嘴,可就连他们在内在我们或别人说话时,有没有真正地做到在别人说话时不打断,让他说完?真正简单的尊重并不是需要轰轰烈烈,只要认真听完,让别人说完,就好。

关于尊重的散文4:尊重

文/雨仁为善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无论自己的地位高低,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身份卑微者不见得德行低下,有财势的人不见得德行高尚。如何做一个被人尊重的人,全凭自己的行为。

其实有些人所谓的尊重,也只是尊重身份地位高的人吧?如果是的话,那抱歉,你这跟尊重完全搭不上边。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个明白人?只有一个答案:脸上和心里都硬生生地刻着尊重二字。上至长辈亲友,下至晚辈儿女,他都以尊重的态度去与之相处,从不抬高自己,从不贬低别人。

千字文中有这样八个字“德建名立,行端表正”。做一个男人也好,做个女人也罢,所表现出来的言行能折射出你内在的人品素养。一个人如果见色两眼迷离,见利骨软嘴甜,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顾别人深陷痛楚的人,怎么能够被世人尊重!

人的一生总会与太多人相知相遇,没必要将彼此之间的存在分个你高我低。相反,与别人相处得出优越感的人,大可称之为愚昧,做人,都是这么一个理儿。如今,人心浮躁,人人向往金钱权势,谁都想过安逸幸福的生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见利忘义,见色起意,不惜一切手段想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将会被世人唾骂。你如果玩弄生活,生活也会给你一个公正的反馈。

做一个坦荡的人,做一个心怀若谷的人,不是用嘴来说的,而是用言行来佐证你的人品,来鉴定自己的人生。

做人最忌讳的,便是太有身份感,所以,获的别人的尊重的前提就是尊重他人,尊重是双向的,网络上有句话说:别人尊重你,并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别人很优秀,这对很多人也许是一记当头棒喝,但回过头一想,也确实如此:当一个人不是与熟人接触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抬高自己,并享受他人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模样。而往往一个优秀的人,则从来不会这样想。

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的身份有多高,而在于他能够始终如一地待人谦逊,而那些自以为的尊贵,不值得尊重。诸葛亮曾说:“勿以身贵而***。”更何况,早已不是奴隶社会的如今,再将身份拿来说事的人,一开始他就输了,真正的尊重,是一种修养

人这一辈子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凡最终胜出的勇者,往往身上都有种和善的气质,最起码当你接触他时,你并不会觉得尴尬,气氛始终温和,这是一种的气场,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他会比谁都清楚对人恭敬其实是庄严自己,诗人汪国真说:“珍惜自己的感情是一种修养,尊重别人的感情是一种道德。珍惜自己的感情,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关于尊重的散文5:喜欢与尊重

文/静水

记忆中,村里有个懒汉,春夏秋冬对他来说,只是蹲的地方不一样罢了。天凉了,哪里有太阳他就蹲哪。天热了,哪里有阴凉他就赶哪。“好吃懒做怕动弹”,这是村里人对他唯一的评价,说时脸上写满鄙夷,似乎提一下他都会玷污自己。

小孩子们更是拿他取笑,戏耍,捉弄。可不管受了怎样的捉弄,他也只是咧嘴笑笑,从不动怒。没骨气的人自然没脾气。

一天,我家门口站着几个叔叔伯伯,他们在跟父亲商量着今年种啥庄稼。父亲掏出香烟散给他们,一人一根地散。那会儿,懒汉很自知地跟父亲他们保持一段距离,傻傻地瞅着大家伙笑。父亲走了过去,同样笑着叫了声“明儿兄弟”,递上去一根烟。

那一刻我觉得父亲很丢人,情不自禁喊了声:懒汉就不应该吸烟。父亲的脸登时拉了下来,脸色铁青。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惹祸了,拔腿就跑。

那天晚上,我一回到家,父亲就让我靠墙站着去。靠墙站,是父亲最严厉的责罚,他从不打骂我们,只是讲道理。就是那次,我记住了父亲的一句话:喜欢与尊重是两回事,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没理由不尊重人家。

直到今天,我依旧记得这句话,即使面对讨厌的人,也会克制自己,以礼相待。

关于尊重的散文6:尊重自己的尺度

文/方文

不知从何时起,常常觉得自己不快乐。纠结人生的价值,考问幸福的砝码,用别人的眼光和标准衡量生活的质量。

其实,人生仅仅只是一个过程。但我们参与这个世界的活法不仅仅只有一种。蓝天、绿地、碧海、青山是一种存在,白云、小草、浪花、泥石也是一种存在。把自己放在自己的空间,你会发现你活得并不黯淡,每个人的世界都有他人发现不了的尺度。

前几天,我应朋友之邀,观看了一场晚会,这场晚会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所有的演员都是残疾人。步入辉煌的音乐殿堂,在灯光摇曳中晚会拉开了帷幕。一名笑容可掬的美丽少女坐在轮椅上被推上舞台,她是这场晚会的节目主持人。

紧接着音乐响起,一位中年男子被一个人搀扶着走上了舞台,他是一位盲人歌手。他微笑着向全场观众问好、祝福,同时送来了一首美丽的歌曲《你是我的玫瑰花》。“一朵花儿开,就有一朵花儿爱,满山的鲜花,只有你是我的珍爱”,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礼堂上空,被掌声一次又一次湮没,我已经热泪盈眶了。在他黑暗的世界里,竟然也有如花的爱,他想象的世界里,色彩并不比我们眼睛里的世界有丝毫逊色,可我们的眼睛很多时候却是因为不满,而看不到玫瑰的色彩……

在爱的面前,人类是平等的,想达到别人的美丽是自己的一大障碍。如果说悲哀是人想出来的,那也是缘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当掌声把我从思绪中拉回,一个拄着双拐的男青年一瘸一拐地走上舞台,主持人说由他现场作画。只见男青年轻点笔锋,舞动单臂,在比自己高出一半的画架前挥毫泼墨。顷刻间,一只苍劲的雄鹰跃然纸上,现场掌声四起。我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在他羸弱的身躯里,一定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他梦想着最终有一天,插上理想的翅膀展翅翱翔,他挥舞的不单是手中的画笔,其实是一颗跃动的心。

真正让我含泪逃走的是那个小男孩。他今年才9岁,如花一般的年纪,清秀的外表,响亮的歌喉,稚气未脱的小脸。而空洞洞的双眼,让他的世界一片黑暗。“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他用心在唱。“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涨,有你的拥抱就是天堂”,无助的他孤单地站在偌大的舞台上,在寒冬的夜里,孩子冷吗?母爱的冲动和抑制不住的心痛使我泪水奔涌而出。“在日月沧桑后,你在谁身旁,用温柔眼光让黑夜灿烂”。我听到了,那是他的呼唤、他的呐喊、他的渴望。我的心在颤抖、在紧缩、在流泪,在深冬的夜里,寒冷极了,我无处可逃……

很多年来,我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如水的生活中常常叹息生命的平淡,却不知道感激上帝给我们这样完整的身躯。

很多人之所以受人敬仰,在于他能坚持一般人坚持不了的东西,譬如信念、理想,譬如自己的尺度。我们可能无法像他们那样拥有铮铮铁骨,为了价值和生命自强不息。但至少,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尺度维护做人的尊严。

关于尊重的散文7:尊重

文/高敏

给最后一个客人擦完鞋天色已经暗了,熟练地收拾完工具箱后,许天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路边的候车亭。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许天坐在椅子上等候着。

不久,一辆自动投币车停在亭子边,人们纷涌而上,想着家中的美味和洁净软和的床单,而许天念叨着,等赚够了钱回老家给孩子卖身新衣服。

人们纷纷就座,许天也拎着工具箱准备就座。这时一个有力而略带蛮横的声音叫住了他,是司机。司机一米七八的大个子,皮肤黝黑,一脸的络腮胡子好像是用胶水粘在脸上,八字横眉平顶头,颇有些梁山好汉的意思。许天小心转过身,目光中有一丝无助,好像被父亲训斥的儿子般。

“投币了吗?”司机冷冷地问道。

“投了,一上车就投了。”许天连忙回答。

“真投了?我咋没看见呢?知道你们乡下人喜欢小偷小摸,这儿可不是乡下,要守规矩,懂吗?”

“你凭什么说我们乡下人?乡下人就不是人,就不守规矩了?”许天白苍的脸顿时有了血色,腮帮子鼓起老高,虽然瘦小,但此时他的形象似乎高大了许多。

“你急什么?知道你们乡下人会叫喊,嗓门儿给力啊!”司机回敬道。

这时车上的乘客显得不耐烦了,有人说这钱他给,快开车吧,他可耗不起。有人说算了,乡下人吗也没钱,原谅他这一次吧。

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许天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燃烧的熊熊烈火。他一把夺过司机的钥匙,“今天非把箱子打开验证我的清白不可,否则谁也别想走!”许天声嘶力竭地吼道。司机见状叫来了警察,警察让司机打开箱子,可箱子上有封条,只有银行工作人员才能开。许天冲上前去,一把扯开封条打开了箱子,一大堆硬币滚了出来,里面唯一的一张纸币上满是鞋油,不用想这就是许天的。原来纸币投了下去不会发出声音,司机是一边听声响,一边数着上车的乘客人数,而许天却意外地投了一张纸币。众人无语。

许天默默地下了车,天上月亮已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许天身上。望着空空的街道,许天眼中滚出一颗颗滚烫饱满的泪水,滴在鞋尖上。

莎士比亚说过“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苍穹。”城市给了乡下人许多赚钱的机会,让他们开了眼界,但头顶这片同样的蓝天,他们也同样拥有。

关于尊重的散文8:姑嫂

文/Redrainst

礼仪即尊重,家庭礼仪里的姑嫂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一般说,小姑子和嫂子的关系是家庭矛盾的“热点”,许多矛盾都由此产生。俗话说:“小姑贤,婆媳亲;小姑不贤乱了心”,正是这个道理。小姑子第一次见嫂子,多多少少会带些审势察阅的眼色,嫂子们第一次见小姑子,忐忑不安更甚。可以想象,在这个刚入主的陌生家庭中,只有小姑最了解家人了解周边的一切,作为刚过门的媳妇,也只有这尚未出嫁的小姑才能帮她了解一切,女人们都是抱着好好过日子的想法嫁到婆家,姑嫂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利益冲突,她们同属女性,同在一张桌上吃饭,与同一个男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她们的这种关系不同于婆媳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妯娌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姊妹之间的关系,姊妹同胞,毕竟还有血缘相连、裙裾相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是一种短暂而亲密的朋友关系(待到小姑出嫁后,这种密友的关系往往也要淡化,变成了一种亲戚关系),等到嫂子有了小孩,嫂子的小姑成了孩子的姑姑。这时,嫂子把更多的爱给了孩子,小姑也开始从嫂子的孩子身上寻觅未来自己孩子的影子,并渐渐地培养了母性。于是,孩子便有了两个母亲——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姑姑。从妈妈身上得到的是慈爱外加些许严厉,而从姑姑身上得到的除了亲昵关系还有一种较为平等的姐弟或姐妹情怀,尽管小姑已是母辈的人。姑嫂关系是一种边缘的亲情关系,它就像一朵悄然淀放的悬崖菊,开在我们心间的一角,清新而芬芳。

姑嫂相处要相互尊重 姑嫂心理要平衡,小姑子和嫂子同是女性,都具有女性的特点,但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因此构成姑嫂关系后,都应保持平和心态,以适应大家庭的生活。真心实意帮助克服困难。嫂子要充分理解小姑子的个性特点是自己未到这个家之前形成的,不能在一日间改变,因而对其任性、偏执的行为和言语要谅解,千万不可针锋相对,非争个高下不可。小姑不能因嫂子…家里多个人口有忐忑,。哪怕你性子再高冷,脾气再爆烈,这个时候也要收敛一下小任性。

在家庭生活中,小姑在家中上连父母,旁连兄长,有一种特殊地位和由于这种地位而产生的特殊作用,有时同样的一句话出在小姑口中,会使婆婆笑,而出在媳妇口中,会使婆婆恼,在许多问题上小姑也要处处从家庭的和睦、团结出发,体谅嫂子的处境,如果家庭关系中发生了矛盾,要起好作用,起“补充”作用,而不要起“拆台”的作用,做妹妹的不能把嫂子当做外人来对待,不能因嫂子是外姓人而歧视或不信任;在父母及哥哥面前多说嫂子好话,而不要搬弄是非。当母亲与嫂子发生矛盾时,要多劝母亲,啥事都要和妈妈咬耳朵,这样不利于家庭的团结;不要火上浇油,更不可挑拨离间,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如果小姑子,不太懂人情世故。家庭矛盾由此全面开战,做嫂子的也不能太计较什么,首先自己是嫂子,本来就应该让着妹妹,无论是太客气或太随便都不好。

姑嫂关系比婆媳关系更容易处理,因为小姑子和嫂子的年龄差距不是太大,共同语言也有很多,如果不方便聊家事的话就找一些其他话题来聊,相处久了之后就会发现两个人可以建立起真正的感情。但是姑嫂又不同于真正的亲姐妹,亲姐妹打架吵架之后还是姐妹,这种血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但是姑嫂之间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太直白的话很容易产生裂痕,有时候真的不得已拒绝她的请求,也一定要说明缘由,并且事后找机会弥补一下,一家人相处比较忌讳华而不实的套话,如果嫂子没空带孩子的话就要帮她带,有什么需要,要不吝啬的起到帮衬的作用,这样更能增进两个人的感情。我的嫂子虽然普通但对我挺好,三言两语无法表达我对她的敬意,只能简单的表达一句,有种小幸福,叫做有嫂子真好,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难寻;姑嫂不和家必败,公婆恼怒暗伤心;做人姑嫂要善良,家丑不可对外扬;姑嫂之间要礼让,且莫小事争短长。

关于尊重的散文9:尊重经验的人

文/张小北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关于尊重的散文10:尊重别人 尊重自己

文/于士磊

早晨上班途中,我看到城区环卫处一名司机师傅和一名工人师傅,正在紧张忙活着装水泥垃圾池中的生活垃圾。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拎着一个装着垃圾的塑料袋走到环卫师傅近前,客气地问,师傅,我看着您们正忙着,您看这垃圾袋放在哪儿合适啊?城区环卫处两位师傅一怔,一脸惊异,很快热情、忙不迭地说,您别客气,就放在那里吧。两位师傅指了指一大堆未装车的垃圾。中年男子说,好咧,谢谢啊。中年男子把垃圾袋放在了环卫师傅容易够着的垃圾堆上这才离去。

这一幕,很让我感动,不由地让我给中年男子点赞。之前我可是看到许多人都是千人一面地、拎着垃圾袋当着环卫师傅的面,把垃圾袋随手一丢就目不斜视地扬长而去。更有甚者,练就了一手“扔”功,能做到几米开外让垃圾袋“滑翔”飞向垃圾堆。其实,自恃有“功夫”的那位“功夫”练得还真不咋地,垃圾掉落遗漏那自然是在所难免,给环卫师傅平添几多工作量。

每个人都需要尊重,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