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工作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工作的散文1:当时光替你染白头发

文/一棵树

因工作缘由,好久未曾回家。而一回家,一家人必是要吃一顿团圆饭的。母亲总说,你一回来,我们就和过年一样。她笑着说,我心里泛着波浪,一丝一点,也许有泪花。

周日的时候天气格外冷,寒冷吹了一地细小的雪花,吹在脸上,刺疼刺疼。隔着朦胧的玻璃,望着昏暗的天空和连绵的灰墙、白瓦、枯枝,心和身体同样的慵懒沉重。母亲催了几次,我只蒙头嚷:累死了,不想吃饭,不到十二点不要喊我……终于也是熬不住,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耷拉着拖鞋下楼去。母亲将饭菜又热了一遍,她好像掐准了时间,我一下楼,她就将冒着热气的排骨端到桌上。玻璃杯里的水,不冷不烫,我大口大口的喝完,盛牛奶的杯子也是热的,我大口大口的喝完……母亲一个劲儿劝我把排骨吃完,我皱眉:大早上的,太油腻。可是,上班的时候,我却连油腻的早餐也吃不到。

中午的时候,爷爷、奶奶来家里吃饭,雪还没停。爷爷披着他的旧羊皮大衣,问我昨晚回来几点的。奶奶耳朵不好,爷爷问完,她又问一遍。差不多的问题,答两遍,有一遍,总得是靠喊的。爷爷的羊皮大衣落了细小的雪,进到屋里就融化在上面,有些潮湿,父亲找了地方挂起来。母亲准备吃的,我和爷爷、奶奶看电视,聊天。大多时候,都是爷爷问,然后奶奶只笑着看着我们,她不懂唇语,只能看我们的表情,我们笑,她笑的肯定更开心。这几年,爷爷身体大不如前,加之前些年突发冠心病住过院,苍老的更快了些。从一开始的不服老,到现在蓄了白灰相间的胡子,好像也不过就是最近的事情。蓄了胡子的爷爷,看起来更老了,每每劝他剃掉胡须,他总淡然说笑:你爷爷不是年轻的时候了……不甘而又无可奈何。

我想起爷爷年轻时候意气风发的样子,就像夏天最旺盛的树木,在烈日下依然郁郁葱葱。可是,人终究是不如树木的。树木尚且有四季,轮回交替,叶生叶落。而人这一生,一春、一夏、一秋、一冬,冬日临近,生命差不多也就走到尽头。枯木尚且逢春,人,却未曾知晓了。

三代人围桌而坐,是短暂的团圆和相守,更是互相见证岁月的流转。

当时光抹去我的稚嫩和天真,

当时光在你脸上刻下年轮,

当时光替你染白头发,

当人生的冬日来临,

当生命终须和生命告别,

愿我们都不会因为自己而留下悔恨。

付出汗水不一定会收获成功,

如同努力工作却未必会取得好的成绩,

唯一百分百能确定的——珍爱家人,家人爱你。

关于工作的散文2:读书养心

文/王涛

很长一段时间,工作与世俗让我焦头烂额,每天疲于应对。朋友说,你抽点时间读几本书,心静了,自然就理顺了。我总搪塞,现在已经没了读书的心境。朋友还是寄了厚厚的一摞书,希望我能从中获得宁静和方向。

捧着书,心里想的却是手头待办的事,只能把这份好意暂存在书桌的角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儿,她安静的时候,温润如玉,圣洁得像天使;她讲话的时候,优雅自信,气若幽兰。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身上散发出的书卷气,让我着迷。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似乎只有工作的事可讲,我们的交流少了些共鸣和默契。

是啊,毕业到现在一心只在工作上,错过了沿途太多的风景。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单一,思维逐渐变得局限,视野变得狭窄,心态也时而浮躁,对未知充满着忧虑。眼里仿佛只看得见毛公山下的这片黄土地。

跟她分开的时候,她带我去了书店,挑了两本书,让我每天睡前读几页。也许是感觉到了与她在心灵上的差距,或者是想在书中寻找让自己走出困惑的良方,忽然很想安静地读一本书,找回青葱岁月里的那份宁静和满足。

万籁俱静的夜里,一盏昏黄的台灯,半倚在床侧,排空心里的杂念,捧书入静,掩卷入眠,一夜好梦。

清晨,伴着山间的鸟语花香醒来,回味着书中带给我的震撼,心慢慢地静了下来,开始思考。一天的工作变得忙而有序,闲暇时也不再忧虑,整个人都变得沉静。

渐渐地习惯了工作之余,捧着一本书,细细地读,慢慢地走,少见了许多闲人,少讲了许多俗语,少惹了许多是非。

读书养心,既养心情,又养心性,更养心力。心情好了,与这个世界的默契度就增大了;心性明净了,就会让身边人如沐春风;心力强了,就会有信心战胜一切未知的困难。

书,它独有的宁静、深远和优雅,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片净土。年轻的朋友,不要因为你活在当下的繁忙中,就放弃自己读书的机会,停一停脚步,拾起一本书,和自己的心灵说说话,寻找本真的自己。

古人说:书犹药,常读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养心,更能滋养人生。

关于工作的散文3:关于工作

文/送你平安

一个人面无表情的走在这条陌路上,心中难免会有一些微微的颤动,望着这原本属于我的一片天空,现在却……

在这条路上看着过往的行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目标,微笑着向前走着。而,你却因为矢志,心中的不平衡,心中的愤怒,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想想,你真的有付出过吗?一条大路排开,路边的地摊货好像扼杀了你的眼睛,过往的行人让你心情更加忧郁。你从小和别人经历的事就有些不同。这么大了,从来还没有改变过,你不愿意放下你所谓的面子,不愿意放下你所谓的尊严,有些时候觉得你老实的不敢想象,做事的时候认真的一丝不苟,然而老天却好像故意捉弄你一样,让你一事无成,你给你自己想了许多,自己的路要怎么走下去,可是呢?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的方向,就这样一次一次的被你给结束了原本多有意思的一件事,还没来得及去体会,就被彻底的否决了。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幸福的小两口,有亲如兄弟的志同道合的友人,谈笑间,听到他们的声音,你却冷落了下来。找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滴下了堕弱的眼泪。你伤心,因为你的不敢面对;你伤心,因为你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你伤心,因为你内心的自卑永远也不能掩盖。路上的闺蜜好像因为你的失落,好像故意打击你一样,说出那些你认为会使你抬不起头的话,再一次打击你的内心。

你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你认为你孤寂了,你认为你怀才不遇了,你认为你找不到属于你的伯乐,你就这样让自己伤心着。你难过吗?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亲人朋友,你却没有。你难过吗?他们在谈及自己理想自己愿望的时候开心的笑着,你没有。你难过吗?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你连自己的工作都没有,你会发出冷冷的一笑,然后把自己高高挂起。认为老天在报复你一样,让你抬不起头来。走在路上你会发现到,有一种人,他们的命运与你相比,你幸福多了。

一次我走在去银行的路上再这条繁华的大街上看到了另外一幕,一个由20多个残疾人组成的剧团,他们当中,有缺胳膊少腿的,有不一样的阴阳人,有听不到爆炸声的和不会用语言表的聋哑人。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在想是什么让他们拥有这么强的毅力,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伟大,才发现自己在他们面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啊!他们在话剧中所导演的剧情,好像都忘了自己和别人有不一样的区别,演的那么逼真,一点讽刺都没有。他们还通过现场互动,来让观众感受到表演的魅力,正当自己要溜走的时候被那剧团的导演给叫住了,要我来配合他们演一剧,正当我要说不的时候,那导演说,萍水相逢,相遇是缘,既然我们有缘,就上来溜一下咯,你就别推拉了。

说着说着就把我拉到舞台中间,开始了所谓的游戏,比较简单,就是官兵捉贼,(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这个游戏是四个人来玩。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现场表演的气氛也有些活跃,抽到“捉”字的人就有些难为情了,猜错了自然要意思一下了,我尽量让自己抽一个好的,可是偏偏就抽到了“贼”,被抽到“兵”的人给好好地“修理”了一顿。那当然要表演节目了啊!自己当时就郁闷了,我什么都不会啊!要我表演什么节目啊!导演看我架不住了,说:随便唱两句呗,当时我就唱了几句,没有想到效果还不错。

事后,我还得到了他们给我的小礼品,自己笑的还挺嗨的。后来得知,他们一圈是某义工联的。令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啊,他们自己和我们相比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没有想到,还要将这份快乐传递到我们身边。而自己却如此堕弱,真是羞愧啊!

我问他们,你们快乐吗?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答道:快乐啊!我们将这份快传递到每个人的身边,并且看到他们脸上的快乐,我们就知道我们成功了,我们里只记得愿望又近了一步。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把快乐传给他们,再让他们传递下去,我们都会快乐起来的,世界就会充满爱心,这就是我们的愿望。

的确如此,想想你,一个比你困苦的人说出的这些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再看看你的堕弱。你做的还不够啊!

当生活让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要想到有生命的存在就会有希望之光。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了,那还谈什么呢?什么时候都可以从头再来,千万不要就轻易地结束。你的背后必定有支持你的亲人和朋友,不为自己也要为了默默关注你的友人。

人生之路,其实很长,只要你想走,路就会往你的脚下延伸,人生之路,其实很短,只要你想结束,它便立即停止。不要觉得自己的事没有意义,其实你每做一件事都在延伸一种你看不到的意义。做事,其实不是用手,不是用脑,不是用脚,而是用心,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工作再向你点头。每种事物都是有灵性的,这总灵性你只有静心做了才能感觉,工作就想聊天一样,只要聊对了话题,你就会觉得工作真有意思。

关于工作的散文4:工作这嘛事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没有铁饭碗这个说法了,多的是创业的人,还有为生活打拼的人们。学历低的农民工,每年在全国各地打工,为了让生活有保障,可以养活家里的老老小小,不得不出门在外,添补家用。在不同的大小城市,收入和消费是不成比例的。有时赚的再多,也要用在房贷和车贷里,还有孩子的教育基金里,所以月光族还是月光族,生活的压力越大,钱就不够用。

现在的工作,销售没有多少人可以胜任的,就像保险一样,虽然可以一时赚到可观的佣金,可是靠的还是人脉之类的关系,而服务行业越是周到,就越忙碌,也是最辛苦的行业。可是现在的事业单位,看起来不错,而又体面,但是他们的工资也并不高,不然有编制的单位的人员, 不会在外面赚外快了。

公司里的白领每天朝九晚五,作五休二的工作时间,是让其他行业为之羡慕的,可是也是有能者胜之。可是现在个人老板也是越发的多,单休的多,双休的少,关于社保,多多少少会帮你交的,其实现在的工作就是为社保,老了就有保障了。对于工作内容,每家公司各有各的不同,所以都是忙的时侯忙,闲的时侯闲,是十分极端的。

如今的工作,都是会电脑的多,而学历只是一张纸,不过逃不过中国式的关系,关系户有利有弊,只要有能力,谁还会说你。没有关系的,虽然没有闲话,也要好好的作,不然就是成了走的最早的那个。

稳定的工作是越来越少了,能在一家单位做的久的工作,也不多,所以一旦有了工作,就得坚持,除了特殊的原因,也不要离开,不要心情不好 ,做的不开心,那也只有离开。

羡慕有稳定工作的人们,因为一旦休息过,就会和社会脱节,不过现在也有自由职业,就像微商一样,一层一层的代理商,只要有货,就可以在家做生意。可是人才就像伯乐和千里马一样,可遇不可求,谁都一样的,是金子都是发光的。

只要对自已有信心,多学点东西,遇到更多的人,丰富了阅历,才可以在社会中左右逢源。

工作这嘛事,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环境不同,不一定都是一样的,这样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关于工作的散文5:感动,在乡村流淌

文/高晓华

在机关工作,乡村是经常要去的,去了也一定有感触有收获。但这次,到乡村去的感受似乎有了些根本性的转变。从党校中青班实岗锻炼回来后,心里总觉得有些沉甸甸的挂牵,下乡期间脑海里的一些身影总挥之不去。想想终于明白,有些经历注定与思考同行,有些视角定当成为启迪,有些体验定会终身难忘。

到村里的头两天,我们小组三人集中入户慰问了十多户老党员及困难群众。清一色的黝黑皮肤,清一色的满脸沟壑,使得我们的心情一直感动着。好在,老人们乐观的态度,让我们感到一种力量,感到一些欣慰。在曾连任了7届村主任的一位老人家中,我们和他促膝交谈,一声声,一句句,就像亲人一样亲切,随意……老人不时用手揉眼睛,刚开始我们都以为老人有眼疾,直到后来,我们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晶莹的东西,那是泪水。老人感动了。但话说回来,更应该感动,更应该受到教育的是我们,那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呀!告别的时候,我特意谢谢他20多年为村里所作的贡献,没想到,他轻轻回答了我一句:“没啥子,都是为党工作嘛!”言者寻常,听者震动,我无数次在电影、电视里听到的以为是豪言壮语的话语,居然在乡村,从一位老人习以为常的表达中流露出来!老人几十年忠诚于党,无悔奉献,如今仍保持一颗不忘来时路的初心,对党的事业、党的干部仍然牵挂于怀,一往情深。

在一位贫困户的院坝里摆谈时,从附近来了一位大婶和一位大伯,那位大婶激动地告诉我们,她听说村里又来了一些干部,高兴得很,特意赶过来看看。那位大伯也很兴奋,打开话匣子,向我们谈及对村里产业发展的建议时头头是道。我很惊讶,老人思路如此清晰,谈吐很有见地,后来才得知,他是一名老村组长,常年义务为乡亲们疏通水渠、检修线路等,几十年如一日,对村里的情况太熟悉了。我们心里再一次涌起感动的波澜。

第三天,村里安排了一次党课。原计划是由小组的年轻学员授课,只因他咽炎发作,换我去讲。我不知道面对基层党员如何上党课,好在这两天的入户走访,使我感动敬佩,心里有了些底。于是,我根据村里的情况,选了“共享”理念、“精准脱贫”、“不忘初心”三个切入点作了讲解。同时,我还点赞村里党员干部是一群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合格党员,村支委更是一个坚强有战斗力的集体。心的谢意,传递的是敬仰;情的表达,赞许的是力量。党课结束后,我看到几位老人都亲切地向我们挥手致意。我想,这是我平生上的第一堂有真情、有内容、有见地的党课。

我们小组一学员入住的那户农家是一对老人和一个4岁的孙子。晚上,这位学员在微信群里发了张小孩睡在他身边的照片,大家都开玩笑说他收获了一个幺儿。第二天,我们几位学员在街上碰面,这位学员一眼就看到爷爷带着孙子在对面的食店买糕点。看见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圆圆的小发糕,满脸欢喜,边走边啃。这位学员急忙走过去牵起小孩进了附近一家小超市。在满屋的食品架上,这对“父子”细心挑选着,我不停地用手机拍下珍贵的照片,走出超市后,我还冲着他们的背影拍了几张。大手牵小手,走在人群中,画面如此和谐而温馨。

微信群里另一小组学员发的一组照片也让大家百感交集。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差不多都是八九岁吧,一起在柴火灶前洗碗、烧火。三张小脸在灶前的合影,笑得很灿烂,这与那略有些脏的衣裳似乎不太搭调。也许,是爷爷奶奶老了,洗不动衣裳了,衣裳是他们自己洗的,没能洗干净。回校的第二天,在微信群里一位老师的倡议下,大家捐助的爱心包裹就通过快递寄出了。“同在蓝天下,幸福嘉年华”,关爱留守儿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很多事。

实岗锻炼,让我们在岗位转移中掂量责任,在视角转换里体验生活。乡村的艰苦,有时让我们觉得时间过得慢。但远离尘嚣的宁静,令人内心澄明的氛围,让大家的心难得地沉淀下来。“一切为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深入乡村以后不再是一般化的表述,而成为我们“情为民所系”的内心坚守和“利为民所谋”的责任担当,成为灵魂深处的感动。

关于工作的散文6:标准答案

文/黄健生

由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县司法局承办,一年一次的全县普法宣传骨干培训班如期开班,参加培训的有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

培训进行两天后,进入关键性的一项内容,即在第三天的上午举行普法考试。考试分两个区域进行,一个是领导干部区域,一个是经办人员区域。尽管两个区域的考卷内容完全相同,但题目的次序已经全部打乱,这也是根据上级“领导干部与一般人员不能同卷考试”的要求而安排的。

考试时间一到,一个工作人员在前面发试卷,另一个工作人员紧跟其后发答案。这样,不到半个小时,考试就全面结束。试卷收上来后,交由司法局两名退休借用的老同志阅卷打分。

这两名老同志办事认真,但也比较迂腐,他们一题一题、一张试卷一张试卷阅下去后,真真切切地发现了致命的问题: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人员,其填空、选择、简答题全部做错,而最后一道论述题却论述得有理有据,非常到位,也就是说,论述题几乎都可以得满分。

这件事报告给司法局领导后,领导也大为吃惊,迅速调来试卷查看分析,原来是答案分发错误,领导干部与一般人员答案发反了。因其填空、选择、简答题均有多道,一打乱次序后答案自然对不上号,而论述题只有一道,对号入座就行。

领导询问几位参加考试的人员:考试时,试题与答案对不上号,难道你们就没有发现?得到的回答却惊人的一致:既然你们已经发了标准答案,还有什么必要看试题?

关于工作的散文7:久违星空

文/黄吉文

因工作关系,夜宿远离人烟的一个群山丛中的水电站。凌晨走出房外小解,不经意仰头一望,心中不由一动:多美的星空!天汉灿烂、群星闪烁,象一大袋晶莹剔透的宝石,被随意散布在天幕上。星星在争相地展示着各自的丰姿,不染一丝俗尘的天籁,在热情洋溢、不知疲倦地在为它们伴奏。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在这连狗吠鸡鸣也没有的静谧氛围中,我却分明感到天地间热闹繁盛,洋溢着无限的生机……

记忆中,已经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灿烂、这么迷人的星空了。

上大学时,晚上多是在自习室度过的。每天吃过晚饭后,便早早抱着厚厚的学习资料奔向教学楼或图书馆,生怕晚了占不到座位。熄灯铃响过之后,又步履匆匆地往宿舍里赶,回去练习英语听力、洗澡、洗衣服。路上,偶尔也会抬头一瞥苍穹,但被汉字、阿拉伯字和拉丁字母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心,对月亮星辰已经漠然了。毕业后,在城市里谋生,住在高楼如森林般茂密的地方。站在阳台上,有幸看到天空,但那是一片非常可怜的狭窄的天幕,偶尔见到月亮的倩影或几个眨眼的星星,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晚上有时会赶到办公室去加班,或到外面去访友、办事,但行色匆匆间,哪有闲情特意抬头欣赏星空?况且城市上的星空,就像西装革履上的瓜皮帽,根本没有诗情画意可言。

小时候,是在乡下度过的。走出门外,便可拥有一个由群山“支撑”起来的星空。静静的夜晚,望着无数不停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年少的心灵充满困惑,但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大人们,并不能给我关于星星和宇宙的各种提问以正确的解答,他们能给予的只有猜想和神话。不过这些猜想和神话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多年以后我喜欢上天文地理和文学艺术,也许与此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在没有什么娱乐,甚至连电也没有的乡村之夜,我常常注视灿烂的星空,在神秘的天幕上驰骋着自己瑰丽的梦想。童年的我,坚信美丽的星空定会有什么奇迹为我而出现。星星,是我小时候常描绘的图画,直到今天,我有时还会下意识地在纸上划拉星星的图案。星空,是我小时候百读不厌的一本童话,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当年读它时那沉醉的情景。

如今,又在群山之中,我重新见到了久违的灿烂星空,就象邂逅到一位阔别已久的老友,岂能不为之怦然心动,岂能不为之惊喜异常!我睁着一双惊诧的眼睛,贪婪地打量着向我眨着久别重逢之喜悦眼神的星空。星空还是一如往日的明眸善睐,一如往日的温情脉脉,我们之间似乎根本就不存在无数个日夜的分离,也没有几个城市喧嚣的隔阂。星空的深情和澄澈,令我感动不已。我久久地注视着迷人的星空,任由深秋的寒风吹打着我只穿单衣的身体,任由圣洁的星辉恣意地涤荡我的心胸……

在很多年以前,我不会想到拥有一个灿烂的星空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不会想到,见到久违的星空会让我激动如斯。

关于工作的散文8:请人帮忙

文/董国宾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独自去市局办理业务。一走进大机关,心里就怯生生的,四周全然都是陌生的味道。

我壮了壮胆,正准备上去打招呼,不想,市局领导朝我摆摆手,说:“过来,小同志。请帮一下忙,给我打份材料,我急用。”说实话,我与市局领导从未见过面,只通过几次电话,但他没把我当外人。能给领导帮上忙,青涩的我,一下子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好像也成了这里的一员,陌生的感觉猛然间全没了。

“帮忙”二字,沉甸甸地闯进了我心里。

那天,我在单位整理文件,忽然想移动一下文件柜,于是高声叫喊:“小倪,过来帮一下忙。”话音未落,一陌生小青年从走廊里推门而入。“大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看那高兴的样子,我知道他极乐意给我帮忙。不过,我是叫小倪,对门办公室的一个同事,这小青年怎么就进来了呢?

文件多,柜子十分沉重,小青年累得直喘粗气。临走,他激动地对我说:“您是机关单位的人,没拿我当外人。大哥,谢谢啦!”你瞧,他给我帮忙,累成那样,大哥大哥地唤着我,还说谢谢我呢。怔怔地看着他,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请别人帮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小青年走出没几步,同来办事的人唤他小倪,我才恍然明白,他原来也叫小倪。

后来,我试着在适宜的场合下,请别人“帮一下忙”。果不其然,这不起眼的“帮一下忙”,竟能轻易引起心贴心的共鸣。

天气晴好,刚写完一份材料,心情格外舒朗。猛一抬头,见办公室门口拘谨地站着一位老大爷,硬朗朴实,腰杆健壮,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我热情地把他迎进来,还沏了一杯茶。老大爷是来咨询问题的,端坐在那里,木讷讷地看着我。我于是一转话题说,“大爷,您怎么来的,给我帮个忙好吗?您回去的时候,顺便替我寄一封信,塞到邮筒里就行。”我一边说,一边示意邮局就在对面,邮筒就在路边站着。

大爷一听说找他帮忙,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下来,满脸愉悦,连忙说好好好。这下子,大爷说话精神了,没有了丝毫的拘谨和局促,像是走进了自己家。“别看俺是乡下人,寄信俺会。儿子在外地工作,俺三天两头给他寄信呢。”大爷越说越激动:“你与我儿子差不多一般大,孩子,你放心,这信哪,我一定给你寄出去。”

我不再认为,请别人帮忙都是给对方添麻烦。给别人帮忙是一种美德,请别人帮忙同样是一种美德。此后,在来来往往的机关单位里,我总是巧妙地请别人“帮一下忙”,尤其是前来办事的陌生人和乡下的父老乡亲。

关于工作的散文9:邂逅

文/李想

早春,我一般工作之余宅在家,不轻易出门,因为要参加新闻硕士的学位考试,才不得已赶往母校安徽大学报名。

午后的阳光并不明媚,甚至可以说有些阴霾。我骑行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看着三三两两的学妹们并肩走着,自顾地嬉笑着,远处,篮球场上保持着一向爆满的风格,小伙子们龙腾虎跃,大汗淋漓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汗水。好久没有见到如此生动活泼的场景了,我心中暗想。

到了行政北楼,排队依次等候,突然,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耳边飘了过来:李想!我回头一望,不禁怔了一下。在经过1秒钟、大脑已进行了千万次筛选后,一个名字跃然浮现:Z老师!您好,好巧啊!在这里竟然遇见您。

我所说的Z老师,是我上大学时的综合英语老师,也是大学所有任课老师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位。那时,班上的同学都非常敬爱Z,她的脸上永远带着微笑,听她的课,如沐春风,格外令人沉醉。她任教的课上,平日里爱翘课的男生也会出奇地安分守己。下课的时候竟然还有很多人围着她问各种问题,这种场景在大学里可是不多见的。

“李想,你现在怎么样?在哪里工作呢?”Z老师的提问打断了我的思绪,恍然从大学时代穿越回来,眼前的老师明显消瘦了许多,原来白皙的肤色似乎也黯淡了不少,我竟看见老师的嘴唇上有几道印痕,大概是干裂的缘故。她穿了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羽绒服,大姐姐的模样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略带沧桑的气息。

不禁感叹人生无常,岁月催人老。在经历际遇,见证聚合离散后,我们生命的道路上便会留下一条条或深或浅的痕迹,蓦然回首,唏嘘青春的一去不复返。

不知不觉间半小时过去了,许久才想起来忙正事。临别时,我忖思半晌,半天憋出一句:Z老师,那您先忙,有时间我回母校拜访您。她笑着向我挥手告别。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扪心自问:这样的告别语,连我自己都不确定,到底何日才能去拜访她呢?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每天我们总是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忙碌着,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彼此间像极了永不交汇的小行星,但真偶然相遇,也会撞击出绚烂的火花,短暂却令人久久回味……

关于工作的散文10:爱是一朵无声花

文/葛闪

23年前,我在乡里的邮局工作。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被冻得脚不停地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我一个人待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围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快下班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60岁上下的老大娘。如此冷的天气,老大娘的衣着却颇显单薄,她脸色铁青,一边不断地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

她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在这里吗?”

我点点头。

“多少钱?”她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看她一身颇为寒酸的衣服,我又追问了一句:“您要发电报?”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若非太紧急太重要的事情,老百姓一般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嗯。”老大娘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地一愣。接着,她一边摩挲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我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她满脸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燥而裂开了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她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说完,她又在心里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大娘一听,显得很高兴,正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呀,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呀。”我特意在“六毛”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老大娘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她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她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了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大娘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