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精选5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1:中秋节
文/缪凤婷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一定没到农村过过中秋节吧!就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
今天是我们姊妹几个盼望已久的中秋节了。一大早,妈妈已在忙着清理院子了。我洗漱完毕时看见爸爸用牛车从地里拉了一车包谷回来,对我和姐姐说:“今天就是中秋了,你们知道吗?”我和姐姐赶紧抬来草墩,坐到拉回的包谷堆里,忙着撕起了包谷皮。十点多,姐姐又去准备早饭,我和妹妹想着爸爸的话,不敢贪玩。下午时,全家向着包谷棒子堆进攻。正如我所期盼的一样,不知不觉我们就把三牛车包谷撕完了皮。金黄的包谷棒子晾在院子里,就像一座金黄的小山。妈妈乐得嘴都合不拢。
妈妈准备晚饭的时间,就是妹妹和我疯玩的时候,包谷须成了我的胡子,包谷棒子一会儿是机枪,一会儿是盖高楼的积木,一会儿又成了妹妹背兜里的娃娃……妈妈做的菜有清汤鱼、酱牛肉、红烧鸡肉、乳饼、金丝包谷,还有昨天我们用牛车拉回来的凉拌黄瓜,又甜又糯的老南瓜煮汤。也许是因为又累又饿,也许是妈妈这久没时间给我们做好吃的,我觉得今天的饭菜真是太好吃,太丰盛了。
我们又在堆成小山样的包谷叶子上玩了一会儿,天渐渐地黑了,月亮也慢慢地出来了,我们坐在门口的大枣树下,妈妈拿出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有板栗,有花生,有核桃,有枣,全是我家地里收回来的!当然,还有我爱吃的鲜花月饼。洁白的月亮从树梢上一跃一跃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奶奶也来到我们家,洗干净手,把好吃的东西摆好后,点上香,对着月亮拜了又拜,嘴里念念有词。全家人边吃东西边聊天,爸爸给我讲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啊!月亮上还有一块白的。那是嫦娥姑娘吧!那一小块黑的,是玉兔吧,我真想和她们会会面,可惜那是神话中的人物,我们是不可能会面的。也许,那黑的是藏着宝藏的山脉吧!渐渐地,月色开始透过花丛,发出温柔、和谐的银光,把周围的一切景物都镶了一层白边,我仿佛置身在银色的世界里。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2:话端午
文/浦景东
端午,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各有不同。无论是出自东汉《曹娥碑》、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之日,还是龙的节日、纪念女诗人秋瑾的节日,总之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端午——粽子——屈原”似乎密不可分,深入脑海,所以影响我最深的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
屈原是我国着名的爱国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宏伟的诗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两千多年的岁月,任大江东去,朝来暮往,并没有淡化和减少我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和敬仰,诗人屈原的形象依然留在人们心间,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这位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爱国人士。
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让我们想到这个古老的文化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所以端午节除了有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天中节、夏节、蒲节等称谓,也曾有“诗人节”之称。
端午节的风俗也各有不同。据说河北有“踏柳”,山东有“露水洗脸”,山西有粽子互相馈赠,陕西有“镇病”,江苏、湖北、海南有“龙舟”……真是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不同的地方民俗,却有着相同的意义,都是人们表达内心一个良好的、共同的愿望——借以纪念节日,消毒避疫,求得一生平安。
端午节,在传承民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是中国人的一个美食节日。说到美食,想起南宋诗人陆游的端午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端午节,以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笑口常开,这种古俗一直流传至今。
时至今日,端午节减少了许多繁冗的细节,然而我们依旧会想到家乡的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当我们端午节插艾织彩挂香囊,喝着北方雄黄酒,兴着南方赛龙舟,同吃那透着浓浓芦叶清香的粽子时,一定不要忘记这端午节的粽子里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要让我国古老文明的文化节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但愿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能够继续弘扬,永远激励后人。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3:特殊的腊八节
文/百草园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了。
这个节日有个温暖、有趣、有哲理劝诫性的民间传说。上苍贤圣者看到人们一年四季南来北往的奔波,离多聚少,节衣缩食,赚钱攒钱,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舍不得花销只想取得最大的利润。到腊月了还不想早日回家过年团聚,仍想着挣钱攒钱,心智盯在利润上。就想如何才能把挣钱、攒钱、舍不得花钱的心智改变一下,让匆忙的人们得到一段休息和消遣的时间,就定了糊心智的腊八节。不论东西南北这一天都吃五谷杂粮做的黏糊、粘稠的食物,就像浆糊一样模糊人们的心智,不再节俭,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和团聚的幸福。所以南方及产米的地方就有了腊八粥,不产米的地方就有了搅团、糁饭。
熬制腊八粥大多用大米、糯米、豆子、红枣、枸杞、花生、薏米、莲子等随意取舍,在砂锅或铁锅里慢火熬制,有加红糖的、白糖的、冰糖的也有不加糖自然甜的,稀稠按各人的喜好。具有商业价值的八宝粥也许就是腊八粥衍生而来,是忙于生计无时间熬制者最好的乡味和记忆思念的告慰。
搅团、糁饭制作主要是玉米面、荞面、豆面、白面、莜麦面按照喜好取量,有的先将各种面混合后加水搅成稀糊糊,等铁锅里水开了后倒入,不停的进行搅拌;有的等水开了后变小火,边搅边撒面,搅拌是关键所在,顺时针逆时针反复不停的搅拌,一则搅拌均匀熟透,二则防止粘锅糊锅,直到粘稠可捞起时熄火。盛盘子里,随着温度越低越粘紧,可以蘸料水吃。蘸水有油泼蒜泥加醋酱的,有油泼辣子加醋酱的,也有把搅团放在用地软、土豆丝、油渣做成的热汤里吃的(也叫连冒搅团)。五谷杂粮的香味加上不同吃法,搅团的滋味丰富,营养齐全,吃一次难以忘怀。
糁饭的用料、做法和搅团如出一辙,也可以用小米熬煮,但可以添加土豆块,增鲜添味促燃。搅拌仍然是关键,比搅团稍微稀一些,然后炒葱花调味。吃法就大不一样了,盛碗里,用凉拌萝卜丝或腌制的莲花白混合胡萝卜丝、芹菜(俗称腌三丝,色鲜、脆爽、味纯),白菜混合白萝卜丁或炒酸菜来下着吃。杂粮的香再配合下菜的独有味道,好吃耐饥且营养全面。
糁饭和搅团这种特有的节日美食,衍生成了黄土高原人喜爱的家常便饭,也成了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和难以割舍的乡愁。
从此后不论南北东西,过了腊八节在外的人们就开始准备回家了,购买各地的土特产,拎着大包小包向着家的方向奔走;而家里就开始杀年猪,杀鸡鸭牛羊,腌制存放各类肉品、鱼虾、笋竹,制备米面油、茶、酒,擦洗门窗、桌椅等等迎新年欢乐、热闹、烟雾缭绕的场面和景象就逐渐的拉开了;穿新衣的孩童欢天喜地的奔跳起来,走东家串西家,嬉戏追逐,交换着各自的甜点、糖果,品尝和细说各家的美食,相互夸耀、欣羡、比对着新衣,如同树梢叽叽喳喳的喜鹊和群飞群落的麻雀,欢快的叫个不停。
在外这么多年了不记得哪一年真正的过所谓的糊心智的节了,好像在这一天没有吃到甜糯爽滑的腊八粥,更没有吃到搅团和糁饭了,虽然在家的日子较多。
不巧到西安遇疫情高发封控出不去了。应该熬制腊八粥,享受节日的古老味道和幸福。刚去查看了一下食料,远远多于八种,下午亲自熬制,要是有虾蟹那就具有广东粥的美味了,那个味道也是难以忘怀的。搅团的食料不全,没有其他杂粮尤其是荞麦面。明天可以用小米熬糁饭了,用料简单做法容易,刚好适合我这个嘴馋手拙的西北人。
特殊时期过个特殊的腊八节,用粘稠来糊一糊没有心智、不会经商、不懂情商、庸庸碌碌、时乖命蹇者的一点寒窗,在解封后过一个开心快乐、充满希望、虎虎生威的新年。
突然想起来前些年读过的《百年孤独》、《半生缘》和《儒林外史》,小说人物夹杂交替,忘却其主次了,不该想起的却突然冒出来,在这个特殊的时日。
心绪有点烦乱,就像腊八粥的杂料一样只有不间断的熬,才能成就可口甜糯的营养品,熬烂、熬粘、熬到融合。假如食料不好再熬恐怕也是浪费。
还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吧,因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22年1月10日 腊八节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4:翡翠如玉的腊八蒜
文/佩服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都有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底蕴,腊八节也不例外。这个节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先秦,是个腊月祭祀神灵的日子,不过时间却是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到了南北朝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就来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祭灶关,……”每到这个时候,这首儿歌便回荡在我的耳边,依稀间,母亲的音容笑貌仿佛也出现在我面前了。
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母亲还是家里最忙碌的人。一大早,她就会在厨房微黄的灯光下,把大米、小米、豆子、花生等放在铁锅里用小火慢慢地煮。当锅里“刺刺啦啦”冒出了白气、发出了“咕嘟咕嘟”富有节奏的响声时,我们几个孩子也起来,用鼻子嗅嗅弥漫过来的香味,或瞅瞅锅里不断翻滚冒泡的八宝豆果,开心极了。因为那时家境甚是贫寒,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就足够让全家人回味了无穷了……
当然,吃了腊八粥,自我记事起,母亲还从未间断过腌腊八蒜。她搬出那些收藏已久的瓶瓶罐罐,认真地一遍遍用刷子清洗着,然后拿出从市场上买来的大蒜,挑出瓣多饱满瓷实的紫皮大蒜。“剥蒜辣眼,你们别动啊,快准备上学吧。”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将蒜的皮儿轻轻剥掉,很是认真。到我们中午回家时,满满两大盘子的蒜就剥好了。在我们的目光中,母亲把剥好的蒜倾倒进一个个敞口瓶里,然后用米醋淹没大蒜,最后密封瓶盖,放在背光处。母亲说,到大年夜那会儿,腊八蒜就绿了。于是我便开始憧憬起来,期待在苍白的冬天早日见到那一抹绿色。“腊八蒜也叫腊八算,过去近年关,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现在不同了,将来你们长大了要学会算计,一年的日子怎么过?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会穷,……”母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总会对我们念叨。于是我们兄弟姊妹只能每天关注着腊八蒜的变化,掰着手指头盼望着春节的到来。数九寒天,北风凛冽,瓶子里的腊八蒜渐渐由青黄混搭转成一湾碧绿了……
大年三十,随着周围的鞭炮声来了,饺子也热腾腾地端上了桌面,母亲腌制的腊八蒜也粉墨登场了,白嫩晶莹的饺子、翡翠如玉的腊八蒜,这两者的搭配,简直是天作之合了……“腊八蒜,腊八蒜,吃了一辈子不受难。”母亲满心喜悦地说着,将一瓣瓣“翡翠”夹进我们的碗里,看着我们大快朵颐,她的面容显得亲切和生动,我们迫不及待地夹起来吃,只觉得辣里带着酸,酸里透着甜,甘脆清爽可口至极,再配上饺子吃,真叫一个“美”啊!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那种幸福团圆场面,永远篆刻在我的心灵里……
时光荏苒。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陆续成家立业了。自从离开家后,每年的腊八也就是个平常的日子。记得有一年在外地出差的时候,在一家饭店吃饺子时专门要了一份腊八蒜,但无论是颜色还是口感均无法恭维。可能是现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原因吗?还是……我想可能是这份“腊八蒜”里缺乏母爱味道的缘故吧!
如今,母亲已经去世离开我们20多年了,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做的腊八蒜了。但在我的脑海却留下妮足珍贵的记忆……每到腊八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我都要学母亲样子做瓶子腊八蒜,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过年时我吃着腊八蒜,浮想联翩……好像母亲就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5:又见中秋月
文/钟晨予
中国传统节日多,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象征,不同的习俗。中秋,这个节日对于我来讲总有着一种无法揭开的神秘面纱。每年中秋来临的时候,除了盼望一个又一个不同口味的月饼外,更有一种幸福是无法取代的,那就是家庭的和谐、和美和温暖。
每当与祖父母、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齐聚一堂的时候,心中会感到无比快乐。小时候赏月,喜欢坐在爸妈旁边,听他们讲关于月亮的、中秋的传说。那时对月亮特别向往,更对月亮里的嫦娥十分着迷,有时候我喜欢一直坐在窗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圆圆的月亮,生怕在我不经意之间,嫦娥、玉兔那一大堆神秘的人物会逃跑;可每次我都全神贯注的,却都一无所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长大了,明白了那只是孩童时期的一场梦,根本不是现实,于是我不再一心神往的想着嫦娥与玉兔。我开始喜欢坐在窗前,对着明月诉说自己的心事,觉得那月亮会帮我解决似的。如今,长大了一些,我喜欢在月亮下听歌、看书,似乎觉得在那清冷的月光下会使心沉静下来……
再多的变化,也无法改变我对中秋的喜爱,我会想象如果以后有出息了,在远离家乡的他乡,如遇到中秋,我会是如何的感觉,还会如这般年少无忧无虑吗?我还会不会把它当做玉盘、镰刀或者幻想嫦娥在其中居住?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我想即使身居他乡,千思万想,千言万语也都寄托在同一轮明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