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重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尊重的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尊重的文章1:相互尊重,和谐共赢

文/胡友财

我常常的见识过一些人,他们真的值得敬佩,说话淘淘不绝,绵绵不断。能够把死的说成了活的,也能够把活的说成了死的。根本不顾忌别人的感受,只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人,也不在科别人是乎在听或者爱听。更不愿意倾听别人的说话,更重要的是还没有了解到别人的需求的时候,自己就妄下断言,评论着别人的思想。

此外,我还见识过一些人,当你向其打听下一些事情的时候,其实也只是一些常识性的根本问题,根本就不是关于他人的什么生死问题,也不是什么某人的什么私人问题,更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情的时候。他会逼而不谈,绕着许多的弯子,转来转去,也说不到主题上,一句很简单的话,被他说成了很复杂而深不可测的道理。其实目的只是想炫耀一下他知识的博达,见识的广阔。

唉,这也难怪,现在的这个世界,到处是一片急攻近利的景象。开着车,如遇到了前面人慢了点,挡住了去路,喇叭就按个不停,也不管什么噪音不噪音,根本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接着就破口大骂,甚至是下车打人;摆着地摊的人们为了抢夺个好位置,争先恐后,面红耳赤,心急如焚。人们已经无法安宁,都在抱怨没有一天的好日子,心情烦躁。

这一切其实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倾听别人,了解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有人问呈些事情,是因为需要帮助,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呢?前面的路人挡住了去路,是因为他本身也被更前面的人挡住了去路,以至于才没法让路,你下车打人,是为了表示一下你的势力雄厚吗?摆个地摊,尊从先来后到,又不是说哪一个地盘就一定是你的,这都是大家公认的,但就搞得自私其利。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人都不是圣人:对什么事情都明白,都懂得,都能不求人,处理得好。难免都有用得到别人的时候,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给别人帮助,就是在更好的帮助自己。大家都是生活在这片共同地球的土地上,相互尊重才能共同发展走远,和谐才能创双赢。

关于尊重的文章2:请您尊重“美容师”

文/陈智溢

我住在被誉为“全国卫生城市”的张家港。我们这个城市能获得此称号,离不开这个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

每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已经早早起床,奔波在我们城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清理垃圾;当我们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我们总能看见大街上忙碌的他们。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城市的美丽。

但是,有些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减少负担,反而还不断地乱扔垃圾,给他们增加工作量。有一次,我吃完晚饭和爸爸妈妈散步的时候,那时天已经有点黑了,还看见一位环卫工人在马路上一边走一边清理路面上的垃圾。这时,一辆汽车驶过,从车窗里扔出了一张纸,它落在了马路中央。那位环卫工人看见了,只能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穿行着,只为捡起那张被人随手扔掉的纸。这时如果一辆车疾驰而来,那是多么危险的瞬间啊!

在此,我呼吁:我们要尊重我们身边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随意丢弃垃圾!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只是举手之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收起一些随意乱丢垃圾的小动作,让我们和环卫工人一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关于尊重的文章3:信任是一种尊重

文/李小白

前段时间,我要陪妻子到长沙去护理88岁高龄的岳母,要在长沙住4个月,趁此机会,我打算把郴州的老房子按现在流行的风格重新装修一下。

给我家做装修的是一对小夫妻,男的叫小吴,我把他俩领进老房子,指出要留下来的东西是哪些,请他们集中起来并保留,哪些是不要的请他们搬走自行处理。我向小吴提出装修要求后,留下了四箱矿泉水,六万元的预付款,一枚锁片和自己的手机号码。我告诉小吴,如果有问题就给我打电话,只要提前两天通知我,我会及时赶回来的。妻子和邻居对我这种做法表示不解,有人私下对我说,对装修工人不能太相信了,妻子也要我时不时从长沙回家到现场监督,不然装修工人稍微动点手脚,吃亏的是我们。

我的一些同事家里装修时,常跑到施工现场盯着。尽管如此,还是问题不断,牢骚满腹。看到他们为装修疲惫不堪的样子,我考虑再三,决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过了一段时间,小吴打电话给我,说地面、墙面的泥工活快做完了,水电油漆的活也快了,要我回来看看,准备验收。我回到家发现,小吴两口子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我要留下的东西他们用我打算丢掉的床单遮盖着。邻居也来我家参观,羡慕地说:“你真是懒人有懒福,从没看到你盯着监督,家里装修却干得这么好。”

我用手摸了摸墙砖,墙面光滑、平整,线条横平竖直,墙体棱角分明,我很满意。小吴指着墙边角的地板砖说:“大伯,这块砖在搬进来时有一边就有明显的磕碰,我把它挪到这里,在贴踢脚线时就遮住了,很美观。”小吴又走到厕所的拐角处,只见离地面十几厘米的灯自动亮了,他解释说:“大伯,我考虑到你们都上年纪了,晚上会起夜,上厕所走到这里灯就会自动照明,这灯功率只2瓦,还会自动熄灭,不费电,是你原来没有要求的,我看这花钱不多又很方便,就自作主张安装了。”

我为小吴的细心周到所感动,邻居也说我运气好,遇到了这么好的装修工人。小吴笑笑说:“大伯这么信任我,如果我干得不好就对不起大伯了。”

信任是一种尊重,我对小吴的信任激发了他的干劲和责任心。如果人们能够互相之间多些信任,我们的生活不是会更完美和谐吗?

关于尊重的文章4:有一种尊重,叫“收到请回复”

文/哲学君

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不会感到累?关于这个问题,有个回答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如果要找一个词,包含对美好的所有期待,那就是靠谱。而所谓靠谱,其实很简单,就是事事有回复,句句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感情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真正的舒服。”

的确如此。不论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靠谱的人都能让人特别安心。与人交往,及时回应,是待人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有一家律所进行了一场面试,面试结束后,每一位求职者都收到了面试结果的通知。有的人即便落选,律所也耐心地打电话告知:“很遗憾,这次你没有通过我们的实习面试。”

正所谓细节之处见态度。有回应,正是说明考虑到了对方的感受,做了换位思考。其实不管大事小事,要是想拒绝别人,也应该说清楚、道明白,而不是故意装作没看到。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换一个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事情的结果定会大不相同。

有位作家说得很对:“我们都是成年人,你不用对我撒谎、婉转,顾左右而言他,我并不生气你的拒绝,我只是生气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无论是自作聪明将不回消息当作特立独行,还是自以为是情绪化去处理事情,都是不够成熟的表现。

收到回复,是心灵的换位,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也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

做人,轻慢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轻慢自己。

人际关系里,人品好的人是什么样的?仔细想想,大抵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事事有回应让人放心的稳妥,细心周到给人安全感的踏实。

如果说事事有回应,是一个人对待感情最真诚的体现。那么已读不回,就是一段关系走向终点的信号。

有事相求是朋友一场,无事相约是形同陌路,人品好坏不言而喻。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人品很正,做事直率,没有遮遮掩掩的行为,我们可以说他在人品上基本是靠谱的。”

人品好的人,让人心安,让人踏实,有始有终,有去有回。

一条消息发出去,等的是有效的反馈,而不是无声无尽的沉默。一份感情付出后,等的是对等的真心,而不是假模假样的躲避。

这世间,最残忍的从来不是拒绝,而是给别人期待,让人没完没了地等待。

若是想被人足够信任,就应该学会为人处世靠谱;若想被人好好对待,就应该学会真诚对待别人;若想得到他人尊重,就应该学会如何尊重别人。

人生在世,让人舒服,是最高级的人格魅力。

关于尊重的文章5:一块饼干与人生

文/邵顺文

尊重是生活中最和煦最璀璨的阳光。

去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从虞山北路远远看到这座高大、端庄的建筑巍然屹立于虞山之侧,给人一种雄伟、开阔的气象。

踏上二楼,一番澄明的气息扑面而来。董事长江建龙先生得知我们到来以后,远远地从接待室出来迎接我们。虽然初次相见,我们仿佛已经相识多年。他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带我们去观看他的企业文化展厅。

那是一座宽敞、明净的展览室。展览室里井然有序地展示着他们的产品:运钞车;环卫车;品牌展示车;雪地车;电源车;电视转播车等,图文并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室里还展览了他们的客户资源,我看了以后,非常震惊,他们的客户,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金融押运系统、公安部及地方公安系统、环卫系统、邮政系统,而且还远销北美等地,已分别为美国NBA篮球协会、美国科勒、美国派克汉泥汾、安利、可口可乐、百威啤酒、NOKIA、德国汉高、夏普、联想、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定制加工高端特殊功能展示车辆。2008年,公司承担奥运火炬传递前导车项目,承制量达总量的三分之二。独特的产品,给我的脑海留下了独特的印迹。

我见到过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展厅,但是,他们的文化展厅我将终身难忘。因为在他们的展厅里,有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那是一排排整齐的人头像。每个人的头像,被放大以后,排列在一面展墙上。每一个头像向我们传递的,都是热情、信心、乐观、开朗的信息。看到这些头像,我的心仿佛被春天的花朵感染一样。“这些是什么?”我不解地问江董。江董笑眯眯地对我说:“这些是我的同事们,是华东汽车所有工作人员。”我很惊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员工的尊重与关心的,真是闻所未闻。

走在宽敞的办公室走道上,我暗暗问自己:如果我是这里的一个员工,我愿意离开这里么?

江董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几款他们得意的产品,其中有一款产品,特别珍贵,配备了美国一颗军用卫星系统,专门为2008年奥运会期间动态观测方圆500公里之内气象情况之用。我听了以后,啧啧称赞。

在接待室,江董亲切地给我们倒茶水,丝毫没有一丝董事长的架子。他给我们讲了他的成长史。通过他的讲述,我知道他少年时候的一段苦难经历。

他的一个亲戚比他小两岁,曾经和他在一个学校学习。他的亲戚不想上学。他的妈妈就关照他,在学校陪陪自己的亲戚。于是,他就去亲戚的课堂里陪她。他坐在亲戚的后面。当时,学校课间会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块饼干。当饼干发到他亲戚手里的时候,亲戚特意多拿了一块,转身递给他。在他的亲戚向他伸出手,他自己快要得到那块饼干的时候,老师抢过了那块饼干,对他说:“你不是我们班级的。”

江董说:“那个时候,我特别想吃那块饼干。那时候,一块饼干是多么奢侈的东西呀。”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陪他的亲戚。他的母亲问他,他从来没有说过理由,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他也没有讲过。

也许是老师对他的不尊重,让他意识到尊重别人的温暖。作为一个身价过亿的实业家,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人性的温情。

晚餐后,江董让我先回到自己的房间,说去服务台取些东西。过了一会儿,他敲门进来,手里提着两个纸盒和一个纸袋。他指着它们说:“这两个纸盒是我为你准备的我们常熟的地产茶叶,纸袋里面装的是常熟的邮票,一点意思,请收下。”他的热心,让我感动。

他的公司拥有A、B、C三种防护级别的防弹运钞车,代表了国内运钞车的最高水平。华东牌大型防弹运钞车系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这些非凡的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呢?

也许少年时间从嘴边溜走的一块饼干,让他懂得了对他人尊重的可贵。对他人的尊重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子,当我们毫不吝啬地付出它们时,我们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于尊重的文章6:尊重

文/高敏

给最后一个客人擦完鞋天色已经暗了,熟练地收拾完工具箱后,许天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路边的候车亭。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许天坐在椅子上等候着。

不久,一辆自动投币车停在亭子边,人们纷涌而上,想着家中的美味和洁净软和的床单,而许天念叨着,等赚够了钱回老家给孩子卖身新衣服。

人们纷纷就座,许天也拎着工具箱准备就座。这时一个有力而略带蛮横的声音叫住了他,是司机。司机一米七八的大个子,皮肤黝黑,一脸的络腮胡子好像是用胶水粘在脸上,八字横眉平顶头,颇有些梁山好汉的意思。许天小心转过身,目光中有一丝无助,好像被父亲训斥的儿子般。

“投币了吗?”司机冷冷地问道。

“投了,一上车就投了。”许天连忙回答。

“真投了?我咋没看见呢?知道你们乡下人喜欢小偷小摸,这儿可不是乡下,要守规矩,懂吗?”

“你凭什么说我们乡下人?乡下人就不是人,就不守规矩了?”许天白苍的脸顿时有了血色,腮帮子鼓起老高,虽然瘦小,但此时他的形象似乎高大了许多。

“你急什么?知道你们乡下人会叫喊,嗓门儿给力啊!”司机回敬道。

这时车上的乘客显得不耐烦了,有人说这钱他给,快开车吧,他可耗不起。有人说算了,乡下人吗也没钱,原谅他这一次吧。

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许天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燃烧的熊熊烈火。他一把夺过司机的钥匙,“今天非把箱子打开验证我的清白不可,否则谁也别想走!”许天声嘶力竭地吼道。司机见状叫来了警察,警察让司机打开箱子,可箱子上有封条,只有银行工作人员才能开。许天冲上前去,一把扯开封条打开了箱子,一大堆硬币滚了出来,里面唯一的一张纸币上满是鞋油,不用想这就是许天的。原来纸币投了下去不会发出声音,司机是一边听声响,一边数着上车的乘客人数,而许天却意外地投了一张纸币。众人无语。

许天默默地下了车,天上月亮已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许天身上。望着空空的街道,许天眼中滚出一颗颗滚烫饱满的泪水,滴在鞋尖上。

莎士比亚说过“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苍穹。”城市给了乡下人许多赚钱的机会,让他们开了眼界,但头顶这片同样的蓝天,他们也同样拥有。

关于尊重的文章7:不评价他人的人生,是基本的尊重

文/ADC

听过这样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阈值,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若用自己的经验随意去评价他人的生活,只会给彼此带来麻烦和困扰。

我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有一年,村里有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虽然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可在当时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孩子父亲特意叫了亲戚朋友一起庆祝。

有个外地回来的远房亲戚问孩子父亲:“你儿子考的什么大学?”孩子父亲刚说出学校的名字,那位亲戚就用轻蔑的口吻说:“那个大学并不怎么样呀……”孩子父亲的神色一下就黯淡下来。

其实,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都不同,没必要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去定义别人的幸福。

很多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足以摧毁别人来之不易的快乐。

不轻易评价他人的人生,是对他人的尊重,也能反映出自己的修养。

有位姑娘带着母亲去旅行,担心母亲坐飞机不习惯,她综合考虑后选择了火车卧铺,既方便照顾母亲,还能带母亲欣赏途中风景。这是她和母亲的第一次长途旅行,两人都格外开心。

母亲在微信群里和人分享这份喜悦,有位亲戚知道后,嘲讽地说:“你们怎么不坐飞机去呢?坐火车要坐好几天,多累呀!”

母亲连忙解释,说自己年纪大了,害怕坐飞机。但对方并没有听进去,自顾自地说起自己坐飞机的体验,还一个劲儿劝说她们坐飞机。

母亲看着手机,沉默许久。后来在旅行途中,母亲也不怎么说话,眼睛一直盯着窗外看。

原本期待已久的旅行,笼上了一丝阴霾。直到快下车的时候,母亲才突然试探性地问女儿:“假如我想坐飞机去旅行,你会同意吗?”女儿立马点点头,母亲这才释然地笑了。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有时一个人脱口而出的话语,在不经意间就会打扰到别人的幸福。

人,各有各的经历和不易。一些人嗤之以鼻的东西,或许在别人那里就宛若珍宝。

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看过一则公益短片。深夜,一栋居民楼下,一对环卫工夫妇坐在长椅上吃馒头。黑暗中,他们手忙脚乱,不小心将一些咸菜撒在了地上。

楼上的女主人正好开灯去阳台收衣服,看见了这一幕,于是就一直将灯亮着。

女主人的丈夫下班回家后打算关掉阳台的灯,却被她拦住。她悄悄带着丈夫来到阳台上,看见楼下的环卫工夫妇正在灯光下享受着温馨的晚餐。两人相视一笑,转身回屋,留下阳台的灯,照亮并温暖了他人。

还有一位网友分享过他的经历。他自幼在小地方长大,很多东西都没见过。上大学后,第一次和朋友去吃烤鸭,他直接吃起了面皮,当时很多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有一个朋友开口说道:“你也喜欢只吃面皮吗?我也喜欢单吃面皮。”说着,直接夹起一张面皮塞进嘴里。

随后,那个朋友又拿起一张面皮,将黄瓜、大葱、酱和烤鸭包在面皮里,默默地给他演示了一遍正确吃法。多年以后,这位网友对这件事一直记忆犹新。

人生路漫漫,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无助、尴尬的时刻,但也总会有那么一盏灯悄悄温暖我们的心。

真正的关心,应该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亦如冬日暖阳,不炽热,但恰好温暖。那些不动声色的关心,才是最高级的善良。

关于尊重的文章8:尊重

文/雨仁为善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无论自己的地位高低,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身份卑微者不见得德行低下,有财势的人不见得德行高尚。如何做一个被人尊重的人,全凭自己的行为。

其实有些人所谓的尊重,也只是尊重身份地位高的人吧?如果是的话,那抱歉,你这跟尊重完全搭不上边。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个明白人?只有一个答案:脸上和心里都硬生生地刻着尊重二字。上至长辈亲友,下至晚辈儿女,他都以尊重的态度去与之相处,从不抬高自己,从不贬低别人。

千字文中有这样八个字“德建名立,行端表正”。做一个男人也好,做个女人也罢,所表现出来的言行能折射出你内在的人品素养。一个人如果见色两眼迷离,见利骨软嘴甜,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顾别人深陷痛楚的人,怎么能够被世人尊重!

人的一生总会与太多人相知相遇,没必要将彼此之间的存在分个你高我低。相反,与别人相处得出优越感的人,大可称之为愚昧,做人,都是这么一个理儿。如今,人心浮躁,人人向往金钱权势,谁都想过安逸幸福的生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见利忘义,见色起意,不惜一切手段想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将会被世人唾骂。你如果玩弄生活,生活也会给你一个公正的反馈。

做一个坦荡的人,做一个心怀若谷的人,不是用嘴来说的,而是用言行来佐证你的人品,来鉴定自己的人生。

做人最忌讳的,便是太有身份感,所以,获的别人的尊重的前提就是尊重他人,尊重是双向的,网络上有句话说:别人尊重你,并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别人很优秀,这对很多人也许是一记当头棒喝,但回过头一想,也确实如此:当一个人不是与熟人接触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抬高自己,并享受他人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模样。而往往一个优秀的人,则从来不会这样想。

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的身份有多高,而在于他能够始终如一地待人谦逊,而那些自以为的尊贵,不值得尊重。诸葛亮曾说:“勿以身贵而***。”更何况,早已不是奴隶社会的如今,再将身份拿来说事的人,一开始他就输了,真正的尊重,是一种修养

人这一辈子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凡最终胜出的勇者,往往身上都有种和善的气质,最起码当你接触他时,你并不会觉得尴尬,气氛始终温和,这是一种的气场,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他会比谁都清楚对人恭敬其实是庄严自己,诗人汪国真说:“珍惜自己的感情是一种修养,尊重别人的感情是一种道德。珍惜自己的感情,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关于尊重的文章9:留点距离是尊重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近近自己定,原则是让自己愉快别人轻松。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别小看这些生活里的距离,有多少情感都最终败在距离上。远了生出不满,近了又生出矛盾。距离产生美,其实,就是彼此尊重,能够随时退一步的海阔天空。

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距离,不是不交心,而是给对方的心留下一小片空间,我们没有权利侵犯别人的隐私。也不是不热情,而是给自己留一点缓和的余地,以免过热招致别人的反感。要把自己的热心用对地方,你终究不是别人,别人也不是你。 适当的距离是我们表达爱的最佳方式。爱不是枷锁,更不是手段,人与人之间要用爱来沟通,但别用爱来说事较真。距离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里面有自己,也有别人,可以相处轻松,合作愉快。就算有朝一日我们走的路不再相同,也能够问心无愧的分手告别。

没有距离的相处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只想着自己,而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如果就算那是爱,自私的爱又能走多远?当我们最终在爱里失去了别人,又因此失去了自己,在痛苦里最终失去了善良,又因此失去了世界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距离原来是爱的翅膀。用距离来节制爱,才是最恰当的爱护与情谊。 不必靠太近,还有各自的生活,不必离太远,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让我们慢慢的走近,不必问彼此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遇见就好,如果路不同,就让我们这么擦肩而过,又慢慢的走远,你依旧带着你的美丽,好让下一个人把你深情凝望。

关于尊重的文章10:尊重孩子的理想

文/苗君甫

周末一起吃饭时,陈哥的儿子小凡说长大了想当宇航员。陈哥当即摇头:“得了吧,你天黑都不敢出门,胆子那么小还想当宇航员?”八岁的小凡给打击得扭头就走,陈哥却摇头道:“唉,这孩子动不动就生气,还当宇航员呢。”

我在一旁听了哭笑不得,这和当宇航员有什么关系吗?何况,陈哥没有尊重孩子的理想,孩子生气也是应该的。但他不认同我的说法,叹道:“这理想太不切合实际了,他就是瞎说说。”我想了想,然后给陈哥讲了前些时的一条新闻。

出生在美国的Ryan,三岁时就开始对物品整理感兴趣,家里的瓶瓶罐罐,他都能分类摆放好,还能把玻璃瓶和塑料瓶区分开,并且放到不同的回收桶里面。

一次,Ryan的父母带他去废品回收站卖废品,却彻底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和对垃圾分类的痴迷。Ryan的爸爸并没有因此觉得丢人,反而从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潜力,给三岁的儿子注册了一个公司,鼓励他名正言顺地收废品。

此后,Ryan每天都和父母一起出去分发新的回收袋,开拓新客户,整理已经收回来的垃圾。四年来,他回收了22000多公斤废品,20万个瓶瓶罐罐,收益1万多美金,当时折合人民币8万多元。在Ryan的提议下,洛杉矶还成立了洛杉矶垃圾回收曲棍球球队,呼吁大家关注环保。

“如果小凡的理想是收垃圾,你会支持吗?”我问陈哥。一直认真倾听的陈哥叹道:“可能……我做不到。”我也笑了,是的,许多人都没办法做到像Ryan的父母那样懂得尊重孩子的理想,且尽己所能帮助孩子完成理想。不仅不尊重,还嘲笑孩子的理想,不是嫌孩子的理想不够远大,便是认为不切实际,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干脆忘掉“理想”两个字。

陈哥点头道:“你说得对,也许,我该去了解一下宇航员。”我点点头。其实这才是父母该做的。即使不成功,那又如何?至少他尝试过。

何况,理想从来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每个孩子的理想都值得尊重,每对父母都应该耐心等待每朵花开,学会陪伴孩子成长,更支持他们的每个理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