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散文

请欣赏敬畏散文(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敬畏散文1:敬畏食物

文/马亚伟

小时候,我在姥姥家吃饭。偶尔有饭粒掉到地上,姥姥立即弯下腰,捡起地上的饭粒,放到嘴巴里吃掉。姥姥对食物极为珍惜,如果谁糟蹋了粮食,她会捶胸顿足地说:“老天爷呀!可了不得了!”她固执地以为,浪费了食物,就是冒犯了老天爷,是大不敬的,不可饶恕的。

母亲说,挨过饿,才知道珍惜粮食了。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麦子大丰收,母亲高兴极了。可是,她不会浪费一粒麦子。打麦场的周围,还有一些麦粒。炎热的午后,母亲俯下身子,开始捡拾散落的麦粒。她脸上淌着汗,也顾不得擦一把。忙了半天,只捡到一盆底儿麦子。母亲直起身,非常有成就感地说:“又捡了这么多!”

我的姥姥和母亲一定是对食物怀有敬畏之心的,即使后来生活富裕了,她们也从来不肯糟蹋食物。姥姥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这一生,没有吃过山珍海味,粗菜淡饭对她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母亲经常来我这里小住,有时我会带她去餐厅吃饭。每次吃完饭,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她都会旁若无人地打包,收拾得餐桌上只剩下白花花的盘子。

母亲在农村生活,深深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所有的食物,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一粒种子,要在漫长的时光里,扎根肥沃的土地,吸收阳光雨露,再加上农人的无数汗水,才能孕育出粮食。养一只鸡,养一头猪,要把它们当成家庭成员一样,付出心血,付出感情。最后它们成了我们口中的美食,也要心怀敬畏地吃掉。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面对食物开始肆无忌惮了。其实仔细想想,胃的深层记忆里,还留有饥饿的印记。不由想起电影《1942》,人们饿得饥不择食,草根、树皮,能吃的吃,不能吃的也吃。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我们的祖辈一样,珍惜食物,敬畏食物?

敬畏散文2:敬畏大地

文/李炳锋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每当到了冬天,万物趋于安静的时候,大地的筋骨就赤裸裸地显露出来,山峦,河川,沟壑,麦苗,房舍……一览无余,平淡而又萧瑟。空旷的原野上,凛冽的寒风中,人们包头缩颈,葺屋烧炕,抵御着无孔不入的寒气。在无边的萧瑟和空旷里,人的头脑变得清明,就生出孤舟蓑笠翁的情怀,禁不住就有了许多的思索和遐想,关于生命、关于爱情、关于历史、关于自然……思来想去都离不开这一切的载体——脚下的大地。

是啊,人本事再大也离不开脚下的立足之地,我们每天都在大地上过活,可又有几人能读懂大地呢?与其相比,一切都是暂时的,无论是多么坚固的建筑,多么顽强的生命,多么伟大的人物,有形的,无形的,统统都会成为过去,只有大地缄默如古井永远地存在着,并将一直存在,超然地陪伴着万物的繁衍生息。大地既能生长万物,又能毁灭万物。大地用强力的牙齿咀嚼着依附其上的躯体,致使所有的生命都成为过客,最后剩下自己本源的肌体,本质的肤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谁又能说这不是终极的公平和仁慈?

还记得1986年4月26日吗?那是令全世界胆颤心惊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周围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遭到放射性污染,数十万人被迫撤离。事情过去近30年了,可当人们再回望那片土地的时候,一切归于宁静,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为什么?是大地上重新葳蕤的草木覆盖了事故残留下来的所有建筑和痕迹,那里已经成为一个野生动物自由出入、枝繁叶茂的绿色世界。这就是大地的包容和慈悲!

闲暇之余,你如果从电脑上输入“古国”二字,立马就会出现高昌古国、西藏女国、精绝古国、龟兹古国、哀牢古国……名字,有36个之多。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古国衰败消亡的呢?除战乱、饥荒、瘟疫、水源枯涸等原因外,但真正使它们消失的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地的残蚀,是大地上的风霜雪雨和草木枯荣掩盖了这些文明的符号。黄河有史可查大的改道有7次,在汛期中下游的决口更是不计其数,每次改道决口都给百姓带来不尽的灾难。可当行走在大地上的时候,又有谁辨认出大河曾经的模样?是辨不出的,是大地抹平了所有的爱恨情仇,使后人对曾经刻骨铭心的往事变得如烟似雾,以至于只剩下似是而非的历史传说。仅以开封为例吧。在今天的开封地下3—12米深处就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分别是3座国都,两座省城,一座中原重镇。怪不得当地百姓传诵着“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的歌谣呢?之所以如此现象,除黄河的无情外,是大地把一段段历史尘封于此。就说我们生活的有着2600年历史的城市吧,明清以前的建筑几乎没了一点痕迹,它们残酷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诚想,现在时尚的高楼大厦,若干年后也定会成消亡之物的。大地为文明的创造提供舞台,同时也为文明的毁灭提供了条件。唯有它如此明目张胆,唯有它如此不悲不喜。

五胡乱华,扬州十日,南京大屠杀,被十几名个光棍汉奸淫的留守幼女,死后六年才发现一堆白骨的独居老人……这些人间极度的罪恶和悲苦,发生时大地是无言的,却又把这一切牢牢地记在心里。

每次回乡为父母上坟,心里就多生纠结。那些曾经鲜活的、有说有笑的长辈们转眼就老了、就走了,在飒飒的寒风里,从那些简陋、粗糙、残缺、斑驳的墓碑上或许能读出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但再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谁还记得这些荒草般的名字呢?人活在世上无非是一条小小的线段,源于尘土很快就复归于尘土,坟墓和碑刻也终将化为尘土,归于大地。平民百姓如此,那些所谓的达官显贵,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又能如何?在时空面前都无法留住半片身影,迟早都要交给大地——灵魂的栖息归属之地。豁然明白,世世代代的百姓为什么把故人交给大地时称作“入土为安”,深究一下,其实是追求的一种永恒,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永恒。

大地是深沉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精细微妙。且不说日月行天、江河纬地,且不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且不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仅听听这些民谚吧,就能从中读出大地上那不差毫厘的规律。“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枣芽发,种棉花”“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芒种麦,立秋谷”“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二十四节气在大地上轮回上演着,循环往复,亘古不变。这是大地的节奏、大地的魅力。大地给我们食粮,给我们智慧,给我们丰厚的回报,也给我们厚重的责任。纵观中国历史,凡能成就一番事业者,哪位不是有个浓重的土地情结的人!

且不说“农民的儿子”毛泽东,“人民是我再父母,我是人民好儿郎”的陈毅,单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吧,他之所以能成为享誉全球的大作家,并非他学识渊博,根本的一条是大地滋养了他,是大地给了他智慧、力量和灵感,是“高密东北乡”那片土地上的苦难经历丰满了他的思想。这个曾饿得吃炭块的苦孩子,用他的话说,是读了十年大地之书。

大地在带来恩赐的同时,也充满着纠结。水,石油,煤炭,天然气,矿石,森林……我们从大地上肆意掳夺,在不断地掏取它的五脏六腑;城市无限拓展,使得天地阴阳失衡,雨雪少得可怜;大气、地下水污染,物种不断灭绝,地球的免疫系统正遭受空前的破坏。大地已不堪重负,大地变得骨瘦如柴,大地已是千疮百孔。忍无可忍的大地开始报复,极端天气频发,到处山崩地裂,各种怪病频出,我们开始嚼食自己种下的恶果。那呼呼作响的风分明是大地在冬夜里的声声抽泣。

关于大地的话题太多了,多的永远也讲不完,那就充满深情厚意地吐出心语,向大地致敬吧:春天是您的欢歌,夏天是您的爱情,秋天是您的诗意,冬天是您的夜曲;山川是您的筋骨,平原是您的胸膛,草木是您的毛发,湖海是您的眼睛,雨雪是您的泪滴……

我要告诉所有的孩子,面包不是来自商店,而是来自大地。我要告诉所有的人,敬畏大地吧。敬畏大地,就是敬畏我们的祖宗,就是敬畏我们的母亲,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散文3:敬畏柳树

文/曹丽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来了,常常感怀与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诗。喜欢柳的情感与生俱来,每年的春天,我都会有一个习惯,到河岸边去看柳树,看着这些被春风拂绿枝条的柳枝,是怎样绽放春天的美丽。那些碧绿的枝条,仿佛是春天的长发,拂荡着春天动人的情怀。看看春天绿柳河边的鸭子怎样初探春江水暖的。那些在春天绿柳枝条上飞翔的鸟儿,是怎样用动听的鸟语呼唤春天的。

柳树在一青一黄中,演绎着岁月不老的情怀。姹紫嫣红的春天春天,它吐出新芽,为人们把春来报。春风中,那片片飘飞的柳絮,碧绿的枝条将美丽的春天装点。炎炎的夏天,它枝繁叶茂,成为知了和飞鸟的天堂。是人们茶余饭后纳凉的好去处,童年的大柳树下,珍藏着我们儿时的童贞与欢乐。美丽的秋天,它像称职的群众演员,悄悄地将枝头的绿叶换成金黄的装束,配合田野中的水稻、麦子或棉花等“主演”们,演绎一场丰收的景象。即使是飘落,从不为飘零而忧伤,以满腔真挚的情感向人们讲述“落叶归根”的千古学说。守望秋天,守望一个成熟的梦。冬天来临时,它又像一位疲惫的路人,褪去所有令它负重的装束,安静地伫立在严寒与风雪中,守望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年复一年,它们心平气和地这样经历着一个又一个轮回。

每年的春天里,我都会在柳树是怎样抽出新芽。绽放春天绿意的。常常看着柳树上那嫩绿的新芽,我突然有一种顿悟之感。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许都要经历几轮从低谷到高峰,再又从高峰到低谷的轮回。这种人生历练的轮回与白杨那一年一次的生命轮回,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我们每经历一次这样的轮回,都和柳树一样,在春天里绽放自己人生的精彩。给自己一份淡定与从容。像柳树一样,在风光无限的春天里,欢快地摇曳,但绝不张扬;在万物凋零的寒冬里,韬光养晦,守望春天的到来,迎接一次又一次人生的高峰。

敬畏散文4:敬畏一杯水

文/魏益君

我居住的小区,虽然自来水供给充盈,水龙头里的水随开随用,但我却不敢有丝毫的浪费。这种对水的珍惜,缘于那次对水的刻骨铭心的渴求。

我老家的村子虽然靠山,但却都是秃山,是出名的贫水区。群众的饮用水都是靠村头的那个塘坝和塘坝边的那口水井。赶上大旱之年,塘坝里的水就干了,最后连井里的水都见了底,人们不得不到三里外的一个泉眼里挑水喝。

我七岁那年,天气大旱,当塘坝边的那口井里再也看不到水的时候,人们就奔向三里外那个泉眼了。一连几天,父亲天不亮就起床,摸黑赶往那个泉眼,可还是没有别人去得早,日上三竿才带回来可怜的半桶水,因为父亲是木匠,不可能等在泉眼边,还要赶去给人家做活。

我实在不忍心父亲这样两头忙,就自告奋勇去泉眼抢水。夜里,鸡叫三遍,我就一骨碌爬起来,拎着水桶向泉眼跑去。我虽然不是来得最早的,但却能排在前边。我蹲在泉眼边,看汩汩的细流在星空下泛着清亮的光,让我开心,也让我兴奋。天大亮的时候,两桶水灌满了,这时,母亲赶来,看到两桶晶亮的泉水,喜不自禁。

自从我去抢水,我们家就再也不担心断水了。有天做晚饭,妹妹要喝粥,母亲掂量着那仅够烧一锅粥的水,左右为难。我对母亲说,没事,烧吧,有我呢。那一晚,我感冒发烧了,我知道是因连日来起夜受凉所致。当父亲为我拿来药,家里却找不到一滴服药用的水。母亲拿起杯子出了门,没过多久,就拿着空杯子回来了,满脸愁苦。

父亲说要不我去泉眼吧,母亲就说来回就要半个多小时呢,孩子发烧都说胡话了。父亲拎起水桶说,那也不能干等啊!

当父亲拎着水桶出门时,就碰上邻家五奶奶端着一杯水进门了。五奶奶对母亲说,我家孩子不懂事,骗了你,你别往心里去。看到那杯水,母亲哭了,千恩万谢的接过来。

夜里,我的烧退了,当听说那一杯水的事后,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这一杯水,是温暖的,珍贵的,滋润心田的,它就是生命的象征。

从那以后,节水,成了我生命的一个特征,对水的节约如同对生命的珍爱,不敢浪费一滴。

水,是生命之源,只有生命里有了缺水的经历,才会那样深切地懂得和珍爱一杯水的价值,也才会如许虔诚地敬畏一杯水……

敬畏散文5:敬畏麦苗

文/武梅

我对麦苗,一直存着敬畏之心,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为人类奉献了至少一半的食物,更是因为它的顽强与坚韧,令我无限敬佩。

一直生长在农村,中学和大学期间,又学习了生物学,对麦苗的生活习惯是比较了解的。在我们江淮地区,关于小麦的播种日期,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也就是说,小麦种子下地的时候,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深秋时节。在红消绿残,万物萧条之际,坚强的小麦,却能不畏严寒,纳天地之灵气,冲破坚冷的泥土,凌霜天,迎朔风,勇敢地探出它那虽嫩生生,却有着剑一般的锐气;虽鹅黄稚嫩,却有着铁一般骨气的苗。这本身就是一种气节。

很快,在更趋寒冷的气候中,麦苗却展开它那喜庆的笑脸,铺展成绿茵茵的地毯。那情状,是喜庆,更是一种不屈。而此时,在天地间,一切懦弱者,便都倒下了。只有那麦苗,更显凛然与力量,大有压倒一切的气势。

大雪压顶,何等苛酷的考验,唯麦苗以此为乐,这是不是一种豪迈?

小时候,曾看到爷爷,在春气抬升,麦苗将要伸展起腰肢的时候,套上牛,拉上石滚,在麦地里来来回回地碾压,把那已昂起激扬的脑袋的麦苗,硬生生地压回到地面去。我看到麦苗瞬间低头折腰地匍匐在地面,我不知道它有没有哭泣,但很担心,很心痛。我问爷爷:“不怕压坏了麦苗吗?”爷爷不回答,却硬生生地给我一巴掌。作为他的孙女,我是从来没有挨过爷爷打的。这一巴掌把我打愣了,我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错误。不过,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爷爷倒嘿嘿地笑了,说:“就像爷爷这一巴掌,哪是真打,那是爱呢。”然后,爷爷又吆喝着牛,压麦苗去了。我始终没有明白爷爷为什么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麦苗的爱。然而,当第二天一早,我急切地去看那“受伤”的麦苗时,却见它更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麦田里了。那时候,我不知道是该佩服爷爷还是该佩服麦苗,我只知道,被爷爷压过的麦苗,春后真的长得更旺,而且午季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于是,我对麦苗的敬畏之心从此产生,不是吗?它虽然没有“一片丹心向阳开”的艳丽的花朵,但它那“三九严寒何所惧”的凛然大气;它那越挫越勇的坚强;它把一切奉献给人类的无私,如何不让我们敬佩!

敬畏散文6:敬畏太白山

文/白忠德

我摘了太白山的一朵云,把它带回家,夹进书里,作了书签。我一页页地读书,就是在一次次地走近太白山。

我是在秦岭的怀抱里长大的,却在很长一段时期不知道秦岭,却早早地知道了太白山。爷爷那时常给我们讲太白山,说是打猎的人、挖药的人进山前要焚香敬太白神、药王爷,祈求神灵保佑;要把岩石称“胡基”,把风称“霎霎”。如若不敬奉,或心怀不诚,或存有贪婪邪念,不说特有术语,立时狂风大作,浓雾弥漫,滚木礌石,轻则迷路寸步难行,重则有去无回丢了性命。爷爷是把太白山挂在嘴上,经常唠叨。年幼的我出于好奇,出于胆怯,出于知识的贫瘠,一下子记住了太白山。

后来上初中学习中国地理,才知道秦岭,知道太白山是秦岭主峰,遂对秦岭刮目相看。朦胧神秘的太白山也在我的大脑里鲜活生动起来。

太白山是一座文化的山,一座宗教的山,一座灵性的山,一座朝圣的山。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在此留下千古名句。大儒张载仰望攀登太白山,顿悟思考,开创一代关学。大熊猫、金丝猴等众多世界知名的动物齐聚于此,太白草药更是广为传扬。生命的大气息、大气象让我惊异。如果说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太白山便是父亲山中最为优秀、最为博大、最为深邃的儿子,吸纳孕育着秦岭的精华和龙脉。秦岭的大美、秦岭的神韵、秦岭的旷远,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科考者、探险者前来探访朝圣、荡涤心灵,完成一次精神的飞升与净化。

多少次的仰慕,多少次的心仪,多少次的膜拜,终于成就了这次太白山之旅。怀着虔敬,怀着卑微,走进太白山,把我的心、我的眼、我的耳融进太白山。听鸟儿啁啾、白云滑过蓝天的声音,看斑斓五彩的秋叶、山顶的积雪、翱翔的苍鹰、悠闲的松鼠,想象着姜子牙封神、苏轼祈雨、孙思邈寻药,感知太白山的厚重宽广与神性犷美。

登临祈雨台,我开始感到胸闷气短腿软,有朋友劝我别上了,休息一会儿返回。我却执拗地要抵达目的地——天圆地方。刚刚十月底,山下的汤峪并不冷,穿个衬衫,上板寺却开始飘起雪花。我这么坚持,是想感受太白山的南北风貌,又想体验雪中登山的浪漫。

这儿离天圆地方的直线距离也就几百米。我走一程歇一阵,大口大口地吸气,让急剧跳动的心缓下来。终于爬到天圆地方,哪知我们的脚步跑不过浓雾,山山岭岭已被它遮个严严实实,啥也看不见了。周围是悬崖,吓得我不敢动弹。匆忙拍照留念,开始返程。

回到下板寺停车处,刚才登山的反应没有了,却出现了头疼。休息了半小时,人到齐了,遂登车返回。行了不足半小时,胃里开始翻江倒海,导游把我从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他的座位,又给我的肚脐眼贴了防晕贴,我还是吐了,吐在塑料袋里,又下车去吐。感觉好一些了,昏昏沉沉地睡去。快到汤峪时又开始呕吐,导游说还有十几分钟到达。这十几分钟是我人生中最为漫长的十几分钟,我在心里默念着:车快一点,再快一点!煎熬着回到宾馆,冲进卫生间,又开始呕吐,却只有红殷殷的东西,也许是震坏了喉咙里的毛细血管。

衣服裤子都没脱,就那么瘫在床上,随手拉个被子盖上,把头捂得严严的。像一条死蛇,一动也不动地躺着,头痛得像要爆炸似的。大脑却异常活跃起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要强与执拗没有了意义,在大山面前的贪婪和攫取,是要犯致命错误的;也突然理解了爷爷言及太白山时的圣洁与肃穆。那些挖药人、打猎人、探险者一拨拨迷路,甚至丢掉性命。原来他们与我一样,缺乏对这座山的敬畏和尊重,只想着从这里索取占有,乃至征服。

人类是虚妄的,人类也是微小的。太白山以一种无情甚至有些极端的方式惩罚教育着我们,让我们懂得对一座山的谦卑,懂得对一座山的敬畏。

我摘了太白山的一朵云,把它带回家,夹进书里,作了书签。我一页页地读书,就是在一遍遍地朝圣太白山,敬畏太白山!

敬畏散文7:敬畏老建筑

文/谢汝平

原先租住在一幢老房子里,房子有些年头了,外面看青砖青瓦,古色古香,里面的地板和楼梯都是木制的。由于年代久远,木头颜色很深,已看不出原来的纹理,走在上面,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令人心有不安,害怕一下子踩塌了,因而总是小心翼翼。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开始心中还是很抗拒的,仿佛居住在深沉的历史当中,总感觉与现代生活不符。习惯以后,我倒是喜欢这种深厚的历史感,喜欢老建筑特有的深沉与安宁。

那时我在广告公司上班,从事策划工作,每天接触最前沿的资讯,被各种时尚的信息包裹,心中难免浮躁。只有当我回到那所老房子里,才能一下子静下心来。面对古旧的家具,面对房间特有的历史感,我可以从喧闹的生活中瞬间抽身,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内心。每一个静谧的夜晚,呼吸着木质地板和楼梯以及隔板发出的远古幽香,我会让思绪停留在房间里,停留在眼前。我不知道,这个房间住过哪些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这所房子,也一定有过自己的荣耀,有过自己的光辉灿烂的岁月,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能接受时间的洗礼,经受历史的风云依然不倒,最终让我成为它的住客。这是人与房子的缘分,是我与历史的缘分,虽然我不了解它,它也只是静静看着我,但我们共同走过一段岁月,似乎也算心有灵犀。

我是这所老房子最后的住户,老房子最终没有逃脱被拆迁的命运。房子的拥有者——我的房东却是喜笑颜开,祖上留下的房子换来一大笔不错的补偿款,而我却恋恋不舍。这是奇怪的感觉,我只是住了不足三年的时间,也只是它一生当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客,怎么就有了那么深厚的感情。我相信,房子对我肯定也有不舍,当我收拾好东西跟它告别的时候,老房子沉默不语,当我离别的脚步声和木质地板楼梯发出的“咯吱咯吱”声相应和的时候,我知道,老房子的心情很难过,不仅因为我的搬离,更因为它的生命即将终了。对于死亡,不管人还是物,都会有令人窒息的悲伤。

我搬入新居,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却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仿佛一个古人穿越到了现代,对周边一切都无所适从。我还会抽空去看老房子,看着其被人推倒,看着碎砖瓦跌落一地,看着木质楼梯地板被折断撕裂,看着那地块被平整然后重新盖上新的楼房。也就是突然之间,我对住了几年的地方很陌生,我对周边的世界感到陌生,我很后悔去看拆房子,去看一个老朋友的残忍灭亡,而我却无能为力。最后我飞一般地逃离到我的新房子,逃离到我的新生活,把老房子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自此,我对所有老建筑都心存敬畏,对所有老房子都心生怜惜。我知道,房子会老,会失去当初的繁华和荣耀,人也同样会老,会失去青春与光泽。相同的是,不管他们曾经存活多久,是漫漫千百年,还是弹指一挥间,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

敬畏散文8:敬畏秋天

文/郑亚演

立秋过后,梁下的燕子,仿佛完成上苍造物主的使命,从穿针引线、叼泥筑就的小窝,一剪羽翼,丢下几声燕语,便往南飞去了。于是,秋天的农家小院,少了几声燕子的呢喃。所谓“燕知秋”,该是大自然赋以燕子的灵性吧。而多年少见的麻雀,却“吱吱喳喳”地从荒坡上飞来,一下子跌落密密麻麻的草丛。当人们从草地经过,又扑棱棱地飞起,投进那片荫翳的林子里。

那些蹲在池塘边“呱呱”鸣叫的青蛙,慢慢地收敛起叫声,即使恰逢雨天,偶尔叫了一阵,声音也不再那么洪亮。它们送走尽情鼓噪的夏天,眼看着秋天渐行渐远,便忙于田塍下蹦蹦跳跳、捕捉飞动的蛾虫,以储蓄冬季的粮食,打发冬眠的日子。

时值九月,天空逐渐高远,秋天的气息从荒野、从小巷、从长满藤蔓的篱笆蔓延过来。此时,山水田园已有几分秋意了。

然而,一片片铺展在坡地的野草,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尽管天气干燥,烈日曝晒,只要偶尔一阵小雨,一滴露珠,它们也会趁着冬天来临之前,舒展它的绿叶,把根须深深地扎进秋季的泥土里,吸足土地提供的水分和养分,并在农家的墙头、地尾,池塘、水沟,争分夺秒地疯长。也许它们感觉到,低矮幼小的枝叶,是抵不过寒冷的冬天的。现在的生长,只为冬天的枯黄作一次无奈的补偿。

高大挺拔的乔木和低矮婆娑的灌木,在瑟瑟的秋风里摇曳着,尽管凭借着它们强大的生命力,就算进入冬季,也能抵御严寒霜冻。但此时,似乎也流露出几分无奈的浅浅的微黄。

房前屋后的苦楝、芒果,被染上满树的秋色。它们的叶子被秋风摇落,随风卷到皴裂的树头下,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而秋天的落叶,是植物生长一种自然现象,也正像花开花落一样,我们何必为之叹息。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呢!

秋风过处,寒气逼人。大地的植被改换了另一种容颜,从夏的奔放回归秋的庄重。人们怀着对秋天的敬畏,以一种新的姿态投入工作和学习。也正是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收获了金黄,收获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你看,北方的果园,乃至那些起伏的山峦,苹果、柿子红得耀眼;在南方农家的村巷,小洋楼旁,那些硕大肥胖的菠萝蜜挂在树上,打开窗子,就可闻到甜甜的蜜香;蝴蝶在那里飞过,蜜蜂在那里逛过,小鸟栖在树上,垂涎欲滴。即使秋风落叶,秋意萧索,对久经风吹雨打的人们来说,又算得什么。

在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季节里,凝视着光的点缀,水的流动,风的轻拂,露的晶莹……秋天的脚步,似乎从我的面前走过。

敬畏散文9:敬畏陌路人

文/孙守名

我一直对陌路人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你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去往何方,那怕他与你不期而遇的一瞬间,你也不知道他想些什么。陌路人,其实是我们心中的一个神秘结,若即若离,让我们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与陌路人相遇大都毫无征兆,也许是在细雨霏霏的午夜,也许是在人声鼎沸的站台,也许是在远离故土只身飘泊的异国他乡,也许是在你仕途通达炙手可热的辉煌时刻,也许……人这一生一世啊,真的需要耐心等待,等千年的轮回,等那个在冥冥之中注定要与你相识相知的陌路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陌路人,在诗意的乡间或喧嚣的都市中孤独地摸索,多么渴望在匆匆忙忙的奔波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那些个幸运者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忽然就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那一刻,天花乱坠,大地回春。但是啊,我的朋友,幸运女神并没有光顾我们大多数人身上,作为陌路人,我们一直在前行的路上无奈地奔波,脚下全是坚硬的大地。

夹杂在煕来攘去的人流中,四周是南来北往的陌路人,这时候,我们希望看到一张熟悉的笑脸或一个热切的眼神。但是,没有,真的没有,大家都慌不择路地前行,似乎远方尽是满地的鲜花,等待我们去轻而易举地采摘。我想轻声告诉每一个从我身边渐行渐远的朋友,请你慢慢走,学会欣赏啊!欣赏一下你走过的每一步路,欣赏一下从你身边转瞬即逝的陌路人,他们才是你今生今世的忠实伴侣,有了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路人,你的生活才会过出别样的精彩。

对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来说,天地万物都与我们形同陌路。悄无声息地来到尘世,我们睁开眼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一只摇曳着尾巴的小狗,一株鲜嫩无比的小草,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我们不知道这些陌生的鲜活的生命为什么会出现在宇宙时空中的这一刻。一切的一切,好像都是最好的选择和安排,走过无数的沧桑岁月,看取不尽的世间繁华,转眼间我们就再也迈不开曾经矫健的步伐,那时节,鲜艳夺目的朝阳依然东升西落,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仍然匆匆忙忙地赶着自己的时光。当我们即将合上双眼孤独地离开尘世时,这才知道,其实,我们就是天地间一个小小的沧然过客,一个天地间轮回千年的匆匆陌路人。

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陌路人,有些人与你相识相知,转眼间成了亲人和朋友。有些人似乎注定与你走成永远也不会交织的平行线,一个照面后就永远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还有些人在走走停停间成了我们的敌人,一场马拉松式的恩怨纠葛过后,毫无来由地消逝于灵魂的深处,再也起不了半点微澜。亲人或朋友,值得我们珍惜;陌路人,值得我们回味;敌人,更值得我们尊敬。向每一个与你不期而遇的陌路人致敬,向每一颗曾经靠近过你的心表达衷心的感谢,告诉自己,天地人和,万物方能化为永恒。

由陌生变成熟悉,一步之遥;由熟悉变为陌生,眨眼之间。当你需要时,希望我都在你身边。陌生不只是距离,还有我们并没有感知到的内心情感。每一个陌路人都曾经在孤寂难耐时呼唤春天,都曾经在暗夜中盼望一丝一缕的阳光和温暖。懂得包容,拥有爱心,你就会觉得天地间美丽无限。慢慢走,学会欣赏啊!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欣赏天地圣众万物,陌生将淡然消退,生命将不再灰暗,青春年华将会开出洁白的莲花。

这个世界上并非全是陌生,我们也并不都是陌路人。人的内心像是深不可测的大海,总有一个角落藏着温暖的阳光。遇到陌路人,一抹会心的微笑,一个充满善意的眼神,都会让冰川化为溪流,让陌生变成灿烂。走在阳光下,内心是明亮的,灵魂是透明的。学会摆渡自己,让他人也成为你的摆渡人。心存善念,懂得感恩,你才会真正成为人世间最幸福的人。

我对陌路人一如既往地怀有敬畏之情,他们从来处来,又去往好去处,来来往往间,尘世变得繁华热闹,令人欣喜。在溪林边、小巷口、公路旁,我迈着细碎的脚步轻盈飘逸地走向大地、山川、荒漠和草原,只想在蓦然回首间看到一些与我一样在忙碌奔波的陌路人,我会向他们献上微笑和祝福,我愿同他们结伴同行,因为我深深知道,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他们,绿茵会变得干凅,岁月会变得昏暗。天下所有的陌路人,我要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