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的文章

请欣赏故人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故人的文章1:最难风雨故人来

文/文清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题记

昨天下午开始,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席卷了整个城市。淅淅沥沥,雨朦朦,倾洒云烟,这是今年的第一场春雨。都说一场春雨一场暖,此时北方春雨落下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点清寒。

喜欢雨,多少年来雨一直是我精神的宠儿。春雨宝贵,它给我带来享受恩惠的喜悦;夏雨酣畅淋漓,总能让人抖擞起精神;秋雨富有情调,美妙似古典乐缓缓淌出的旧日思绪;冬雨,则恰恰做了雪的忠实伴侣,沉淀出四季记忆的痕迹。今年第一场春雨如约而来,如丝的雨滴,又一次编织着生命的梦,又一闪诉说着生命的渴望。

夜幕降临,松江路华灯初上。密密扎扎的春雨继续飘下着,我走在那条清静而又行人稀少的街道上,因为雨水的缘故,我走得很慢也很谨慎,那悠扬的脚步隐隐约约敲进每一个临街的窗口。如丝细雨中,入眼的这一切更是让我迷醉。撑一把紫色的伞漫步在雾雨蒙蒙的江边,看雨中显瘦的枯枝在春风的抚动下翩翩起舞,看细雨如丝在残雪中凝结滴落,仿佛置身世外。四下空旷无人,放开雨伞,将自己淋浴在这宁静而清冷的雾雨中,希望能与天地相溶。偶尔有雨水在树枝或者树叶上凝结成大的水滴,偷偷地跌落在衣领内,带来一丝冰凉如雪的感觉,让做了一天表格的我的头脑一下子变得清醒起来。

毕竟是早春,尚带着晚冬的寒意。雨点落在脸上、手上,凉意丝丝,那是怎样的凉啊!掬在手中,麻麻的,手掌顷刻变得赤红,那是怎样的爽啊!淡淡的,一股清醇直透心底。雨丝从蒙蒙的天空中飘下来,没有声响。即使飘到墙上、行人身上,也还是默默无声,像是怕搅扰了什么人。地上有少许的积水,雨滴落到地上溅起那惹人注目的水花。雨点不断地落下,擦在我的脸上,象一场隐藏在声音里的呼唤,叫醒了一已经枯萎了的秘密。雨,常使我记起很久以前几乎被忘却了的事情。无数次,想象与你共撑一把伞,在雨中相拥的浪漫;无数次,远眺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你所在的远方;无数次,把雨滴串成珠帘,惆怅在你寂寥的墓碑前……

银丝飞舞的雨夜,让这北方小城变得如此美丽。极尽美丽的时刻,有谁知道有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正在艰难的穿行,落寞的脚步留不下任何痕迹。我孤独而又怡然地走在少有行人的街上,任多情的春雨淋湿我的过膝风衣和自然弯曲的头发,感受那份难得的清新和雨景。雨落之声总带点凄凉,在这沉风如潮的晚上,又禁不住心情的憔悴,黯自神伤,总觉得这几分凄凉似冷水浇灌心般的激灵,而除了曾有的、还未有的,似乎又在等待些什么,久久不能归去。淡然的走着,心绪和思绪都同这春雨融合在一起,播下了一颗不知道名姓的种子,我不知道这个无名的种子,来年的命运如何?

清风拂梦,细雨迎春,寒来暑往,又是一年乍暖还寒时候。又一年早春的第一场雨,悄悄的迎春而来。潜夜、细织成银丝流韵,偏是在万籁俱寂之时,嘀嗒成我熟悉的琴声。曾几何时,这颗已经被生活磨去了渴望的心,却被初春的第一颗露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知道早春是一首歌,夜雨编织成了神话,曾经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最难风雨故人来,让我懂得了世态的炎凉,曾经的难再。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对我而言也许真的成了一种无奈的寂寞,一种虚幻的安慰,一种遥远的传说。但我一直相信:你一直在我身旁从未走远……

今夜无月只有雨,又问故园人如何?北方小城下了今年春天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一下就是半天一夜,扰人清梦。空气中也弥漫了早春特有的微微的寒意和清新的气息,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空气一样在虚无缥缈的游荡着,无法做成什么,只有无奈的看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冲击,直到终老。子夜时分,窗外的雨声似乎越来越小了,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明天的天空会不会有太阳,如果可以,我想问一下智慧的时间老人,到底是黑暗在追逐着光明,还是光明放心不下黑暗,这样辗转轮回,让人在寂寥的雨中肆意的遐想,追逐刹那的希望。

春山在窗外幽暗,幽人在午夜慢行,与夜色共冷。凌晨二点,仍不肯睡去。坐在窗前,窗外已是天上人间,细雨模糊了城市的风景。窗外的昏暗,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独行,在心中涌动的始终是流浪的滋味。看着手边的日历,一页页翻过,是生命的消逝;听着石英钟的秒针有节奏的一圈圈滑行,那是岁月在流走。在生命的消逝中,在岁月的流失里,我携着淡淡的静意回归——到那个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去。把这如水的心情,消融在文字和音乐的流淌中,稀释在湿润的雨夜里……

故人的文章2:香似故人来

文/蒋珊珊

中秋之后,星星点点的桂花缀满枝头,有歌儿唱“八月桂花遍地香……”实际上到了农历九月,桂花才开得最旺盛,香味最为馥郁。九月金秋,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鼻翼轻吸空气,便能吸入丝丝缕缕桂花甜味儿,怡人的气息沁人心脾。

由于南方城市普遍种植这种常绿阔叶乔木,我从小便熟悉桂花独特的甜味。

那天,窗外桂花开得正盛,高中英语老师触景生情地说,桂花是个好东西,花香馥郁,桂花泡茶还可以解酒。英语老师是个年轻小伙,既然打开了话匣子,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接着又谈如何保存桂花,他说的方法操作简单,就是把摘下来的新鲜桂花用白纸层层包裹,说是到来年桂花仍色香如故。他有点羞涩地解释,这个方法他也没试过,是他的女友说的,因为他每次酒醉后,都能享受到女友亲手泡的桂花茶。下课后,我如法炮制——— 把桂花包裹在漂亮信笺里。第二年春天,我满怀希望地拆开纸包,却发现纸包里金黄的桂花变成枯萎的花末。

那时我的英语成绩很不理想,有个像我一样,不肯刻苦努力还梦想考高分的男孩站在桂花树下对我说,假如考不上大学,他就去广东打工……有星星点点桂花轻轻洒落,看着他微笑的眼眸,我很确信,聪慧如他这般,以后肯定有个美好的前途,即使真去打工他早晚要混成风云人物。之后这些年,我一直默默关注他的消息:上大学了,毕业了,到行政机关上班了,担任某个部门的领导了……

今年中秋过后,桂花却不像往年那样如期盛开,每每上班下班行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经过棵棵茂盛苍绿的桂花树,却闻不到熟悉甜香味,心里顿觉空落落的,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当然,惦记桂花未开的远不止我一人,县城有名的诗人唐女姐姐就在朋友圈里晒出新诗,她说“只有我一人在嚷嚷,桂花未开……”她说“桂花好像和我有什么特殊关系……”她说“我惦记着一件事,今年桂花全城未开……”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原来喜欢和惦记桂花的大有人在呢。

对唐女姐姐来说,她只是觉得自己和桂花有特殊关系而已。于我而言,桂花就像一位亲切的老友,这些年来,我习惯了桂花每年一次的探访,每当熟悉的、独特的桂花香阵阵扑来,沉淀在我脑海里的种种美好记忆便氤氲而至了。

故人的文章3:空帘去路长

文/潘玉毅

夜梦故人黄仲则半是离乡半梦乡,西风卷叶雨鸣廊。云将只影穿关塞,月与平生到屋梁。珍重赠言多未解,斯须携手亦何妨。觉来枕上无干处,仿佛空帘去路长。

黄仲则此诗开门见山,诗的题目便是阖诗想象的触发点。夜梦故人,意思是说夜里做梦梦到了老朋友。与老友梦中相会会说些什么呢?读者尽可以放开思路,想象那催泪的画面。

“半是离乡半梦乡”,这七个字就像说书先生的“话说”二字,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诗人的言外之意是说后面的文字都与这个梦有关。离开家乡却常常梦到家乡,而最近一次梦到是在深秋时节。“西风卷叶雨鸣廊”,西向吹来的风将叶子带离树枝,而多情又恼人的秋雨拍打着围廊,发出幽微或清脆的声响,继而借着风的吹拂淋湿了屋檐下的过道。

少年,中年,老年,无论哪一个年纪,秋雨是最最听不得的。一场秋雨,不管是淅淅沥沥地下,还是缠缠绵绵地落,总能牵起人内心的无限情思。回望来时路,“云将只影穿关塞”,诗人似乎已经陷入了回忆中:当初是天上的白云伴着孑然一身的他翻山越岭,来到这个偏远之地。羁旅异乡,常在心中默盼归期,归期却未可期。好在故乡的月与异乡的月是同一轮,家里的亲人、朋友、妻子、儿女看见月亮,想必也能看见望月的自己吧。“月与平生到屋梁”,月比云够意思,它将诗人平素的志趣和情谊送回了屋梁之上。家家屋子都有屋梁,故屋梁借指故乡,而此句则暗藏“人在外,心在家”的潜台词。

“珍重赠言多未解,斯须携手亦何妨。”临别时的一声声珍重、一句句赠言,还言犹在耳,甚至有许多话还没来得及咀嚼,不曾悟透,此时忽然觉出其意味深长来。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现实而言,隔着时空,在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年代,朋友之间是见不上面说不上话的,然而此刻是在梦里,梦能缩地成寸,梦里一晤,旧友就在眼前,虽然只有一个梦的时间,但也应珍惜这场聚首啊,哪怕只是片刻也好啊!

“觉来枕上无干处。”一觉醒来,枕头已经湿透了,没有一处是干的,诗人的悲跃然于纸上。“仿佛空帘去路长”,端看“空帘”二字,这种悲伤分明又不仅仅局限在纸上了。

故人的文章4:故人依旧

当写字单纯到,只为了自己,给自己交代时。抱着如此简单明了的心情持久坚持下去,怎样写,写得好不好,有没有人肯定或欣赏,已然不重要了。要在怎样的过程里,才能证明我这颗简单且坚持的心?不重要了。我知道自己无法从文字里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然,能够在每个清晨或黄昏伴着窗外微风,淡淡花香,轻轻敲下这些生命的絮语,聆听来自生命深处的呼唤,已是满足,已是上天赐予我最美好的礼物。

何谓灵气,何谓才气,何谓文字里的温暖,文字里的美好,文字里的真情?文字,真的能准确地让读它的人感受到吗?而,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抑或是一种意象?文字会欺骗人的感觉吗?是人利用文字制造一种氛围,一种误导吗?还是,读字的人自以为是,片面的将文字与写文字的人融合一起,以为美好的文字后面必定是一颗美好的心灵。

追问文字,文字无辜,无力辩解。该追问的是自己吧。

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多的疑问?我以为我已淡然。当认清文笔与人品无法相提并论时,那种无力感,那种心冷失望悲哀感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似冷风渗骨,似冷雨扑面。冷,是我唯一的感觉,唯一能用的词语。请原谅,我实在言词乏味,苍白无力,这般自问多时,仍找不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

其实,我又何须去寻找答案呢?文字,其实有一种气场,无需过多的交流,无需忙着去求证什么,追寻什么,自会将彼此吸引。因为,逼迫我们或者激发我们去抒写去表达的意愿,其实无关乎智慧学识,才气和灵气,而是生命在最初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埋藏好了一种原始的呼唤。时候到了的那一瞬,就会有声音来要求我们回应。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不张狂,不喧哗,不受贿,不偏私。

一切真、善、美会让我们认清,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愿意亲近的是什么。肯甘心交付彼此真心的,实则不是文字编排的故事,而是文字背后——那颗心。

是的,时间会证明。春去春又回,花开花谢,友情与花香一样,越淡越持久。

故人的文章5:书卷多情似故人

文/李红梅

这几年,孩子长大了,生活中,该争取的已经争取了,争取不了的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于是,闲暇时,一头扎进书本,越看越有感触。本想动笔写下世态万情,破人愁闷,然而等到自己动手,才发现知识浅陋,下笔无文,于是陷入一种苦恼之中。愁闷之余,扪心自问,如果做不了一个作家,我还会每天花几个小时读书吗?答案是肯定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如今读书已经成为我常态,我已经离不开书了。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自始至终爱好读书的人,以前只是在现实受了挫折才到书本里寻求慰藉。这么多年虽然读过不少书,但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真正认真读书也是带了功利目的。譬如为了拿文凭,不得不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了上好语文这门课,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但由于记忆力特差,看了后面的会忘记前面的,能记住的也是一鳞半爪,那些印象深刻的情节。但是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在脑海里腾挪跌宕,想写的欲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又找不到切入点。最近和一位在写作上颇有建树的长者聊天,他说“其实,我年轻时是很执着于文学梦想的,后来我在梦想与现实中挣扎。一晃很多时间过去了,所作的努力虽没能实现梦想,但却增加了现实才干。退二线后,我重拾梦想,因此过得十分的充实与惬意”。我豁然开朗,是啊,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整日忙于教学,视野狭窄,而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我更需要多看书多学习,积累精神的财富,提高业务能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至于能否写文章,全凭天意不必强求。如今读书于我已不能改变命运,也不能像伟人那样去探索人类真理。读书予我最大的好处就是沉淀内心,激发内在的经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内涵,滋养心灵,从容地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想,生命的化妆应该就是多读书,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曾经,在我消极厌世时,我选择阅读;曾经,在我无路可走时,我选择读书。几乎每一次都是读书救了我,让我有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因为阅读,我从事每一行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书本赐予我的力量,让我处于困境后能拨开云雾重见天日,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些曾经看过的文字时而能为困境中的我指点迷津,时而在我理屈词穷时恰如其分地表达我的处境和心境。读书把我内心的浮躁慢慢修炼成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学会了孤独,学会了思考。在我看来静静地回味书中的情节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思考,它锻炼了我的思维,丰富了我的知识层面。在工作上,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上课恰如其分引经据典,讲解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采;在生活中,读书引领我穿越现实的迷雾,脱离世俗的烟尘,感受到生命的灵光。

杨澜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这段文字让我感同身受,人即使过着同样的生活,因为有了阅读,思想素养就会变得不同。因为书,你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可以领略到更丰富的人生。

故人的文章6:山河故人都已不在

文/夏曲信

今天好像是元旦啊,2016年的第一天。昨天熬夜看了跨年,最后是主持人万古不变的一句,挥手告别2015,明年会更美好。但是今天的我却在宿舍里颓废一天,看了太子妃,玩了剑侠,读了午歌的书,最后看了贾科长的山河故人。

想想今年也看了不少电影,好的不多,烂的一堆。山河故人我一直没看,只听了李宇春的歌,听闻贾科长的文艺气息,害怕不能懂的这高深的艺术。其实一直蛮喜欢文艺的东西,但是个小文艺,真正文艺大师的作品是不敢随意评论的,所以不管贾科长拍的如何,我是不敢稍加评论的。只是在看到影片中老爷子安详的逝去在火车站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触动了心,生命的脆弱好像在这一刻一下子就显示出了。我一向最害怕生命的凋零,最是那瞬间,觉得真的好感慨,说白点,就是怕死啊。

读了许多书,或多或少里面会隐射出作家作家的生活,看了那么多电影,在相似也不是自己的人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拍电影,写文章,想要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看了许多的作家的人生,从古到今,从年老到年轻,从生离死别到岁月静好。我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生活痕迹,但就像韩寒后会无期的那句台词,听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看了那么多别人的人生,但却早已迷失自己的人生。

我看过八零后的青春,读过七零后的岁月,聊过九零后的生活。生活再怎么变化,时代再怎么变迁,我发现日子是不会变的,你还是会在年少时爱上一个人,你还是会在青春里声嘶力竭,你还是会在此时此刻想念过去,你还是会在社会中磨灭你的戾气。

我想过也许在以后我也会在自己的故事里,爱过哭过笑过。就像听过一首儿时的歌,吃过年少的零食,看过年少的电影,读过年少的漫画,我们再怎么改变,好像年少是不会变的。人在大了以后会愈发怀念年少的事情。也有人称其为怀旧。比如收藏年少的玩具,比如逛逛那些盘点年少物件的贴吧。我曾经很爱和我老爸看纪录片,爸爸会和我讲起那些属于他的年少的东西,比如那时才刚刚流行的粤语歌,比如那刚刚流行的咖啡西装烫发,比如他小时还在进行的文革,比如他现在还有的粮票,我和爸爸的时代,似乎不是那么远,虽然那些老去的物件我几乎都没见过,但是在他说起他的年少时,我却看到了年少的我,一样的害怕一切却是渴望一切的。不是吗,每个人的年少都是这样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看到山河故人的那句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迟早是要分开的时候还是比较有感触的,好像我一直想用大段大段的文字来表述的问题,他就在涛牵着儿子的手的那场景中,那句话里,轻描淡写的了结了。是的,我们的年少里一直不变的是,故人仍在,山河已逝,或是连故人都不在了。我们的年少只是陪我们走过一段路,接下来的,另有归宿。

最后,只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最后像在雪中的涛一样,静静地舞蹈,像是年少模样。

故人的文章7:海边故人

文/盛文强

冬季里,休渔在家的父亲闲住了一段时间。不到3天,父亲就把所有的渔网修补一新,剩下的时间里,他整天唉声叹气,吃也不香,睡也不安稳,经常在屋子里走来走去。那时刚进入冬季不久,连着刮了3天的大风,近海居然结了冰,那时的冬季好像要比现在冷得多。这一年的年底,我们过早地进入了渔闲时节,渔船归岸,渔网入库,渔民们要蹲在火炉边耐着性子,消磨掉两三个月的时光。

直到有一天,父亲忽然想起了同船的朋友,连日来他肯定也是窝在家里抱着火炉。父亲要步行穿过几个村子去看他,而且提出要带我去。母亲也怕我在家闷坏了,所以并没有反对,只是找出了不少保暖的衣裳,把我全身上下裹了个严实,只留出两个眼睛。冬天的夜晚来得早,我们沿着海边的沙土路走着,前面已经是漆黑一片,海在我们脚边不远处翻滚。

父亲的朋友住在靠近田野的几间瓦房里,他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父亲好像喊他“建堂”。我们进去时,他和妻子正在织网,屋里黑着灯,他们把头贴到网扣上去,或许是为了节省而不愿开灯。父亲咳嗽一声,他的朋友拽开了电灯,我看到炕桌上碗筷还没有撤下,红木桌不知传了几代,桌上摆着一篮子玉米饼子,半盘乱糟糟的杂鱼。粥碗上还挂着玉米糊,发黄的竹筷横在碗上,两个孩子躺在墙角,叽叽喳喳唱着儿歌。女主人端着桌子跳下炕去,桌上的碗筷纹丝不动,稳稳放进里间屋去。

父亲的朋友起身迎了下来,他们围着火炉喝酒,就着海米和乌贼干。父亲的朋友见我在一边站着,顺手递给我一把乌贼干。这是一种晒干的小型乌贼,我没舍得吃,在手里攥了一会儿,掌心就沁出了汗,于是我把它们放进裤子口袋里。我捂着鼓起的口袋,心里暗自欢喜。

父亲让我上炕坐着,炕里边靠窗的地方躺着两个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是女孩,还有一个小男孩,他们还都没有睡,眨着眼睛看我。他们的母亲回到炕上,递给我一个枕头做靠背,我坐了一会儿,炕上的热气透过棉裤涌上来,给我带来一阵睡意。蒙眬中听到父亲在和朋友说话,一开始说些船上的事,他们开春后又要出海了,后来只有高一声低一声的节奏回荡在耳边。

父亲走时叫醒了我,此时已经接近半夜。黑暗中我看到这家的小儿子躲在母亲身后,在他母亲的胳膊底下探出头来,月光正照满了炕。他眨着眼睛望着我,眼珠闪亮,嘴角往上翘着,带着浅浅的笑意。我由于困倦,一句招呼也没打,走在回家的路上又挨了父亲一阵埋怨,才想到实在是不应该。回到家母亲早已经睡下了,屋里黑着,院门虚掩着,我和父亲回身悄悄合上了院门,高抬腿轻落步,生怕惊动母亲,满地月影照在院子里,照出了一高一矮的两个黑影。我把手伸进口袋,口袋是空的,乌贼干已经不见了,让我好一阵的惋惜。

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想起那年随父亲访友的情形,也时常想起他家的儿子闪烁在黑夜里的眼睛。

故人的文章8:有你相伴

文/晁竹君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我忠实的朋友,人生路上,有你相伴,真好。

一路有你相伴,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与作家笔下的人物相伴成长。

与安妮·雪莉一起舞动梦想的翅膀,坐在“巴里的池塘”边尽情幻想;与好心眼巨人去捉梦,尝一尝“大鼻子瓜”的味道;像哈利·波特一样挥动手中的魔杖,体验奇妙的魔法世界,做一回正义的魔法师。书,让我交到了许多许多的朋友,他们热情、勇敢、睿智、幽默,像一个个无言的老师,引导着我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在书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做着美好的梦。

一路有你相伴,我可以和智者挽手步入智慧的殿堂。

罗尔德·达尔带给我无穷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蒙格玛丽优美的文笔给我以美的享受。是沈石溪让我看到了动物奇妙的世界,感悟生命的优美、可爱和众生平等的伟大;是孔夫子教给我仁义之礼,带领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智者同行,我也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可以修吾身,齐吾家,治吾国。

一路有你相伴,我在文学艺术的怀抱中放纵自己的才情,净化自己的心灵,放声高唱。

与李白在青山绿水间且歌且行,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与苏轼对酒当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与林逋在山园赏梅,咏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与张继小坐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书香氤氲中,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快乐。

一路有你相伴,我流连于文学艺术的辉煌殿堂,修吾之心性,名吾之志向。

是你让我明白了中国的戏剧与外国的歌剧一样动听,是你让我了解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文化历史;使你让我看到了每个成功人物背后付出的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又是你,让我与庄子探求生存之道,与孙子讨论御敌之策。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教导我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爱,“出淤泥而不染”;孟子告诉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情商很重要;而刘禹锡的陋室铭让我感到了他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在绵绵细雨的诗意中,在明明暗暗的天色里,嗅一缕淡淡的咖啡香,轻捧一本爱书,慵懒地倚在窗台上,指尖轻轻划过书页,细细品味字字珠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