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的文章

请欣赏香味的文章(精选8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香味的文章1:树叶的香味

文/叶以恒

这是一片碧绿碧绿的森林。树是香的,叶是香的,空气也是香的。

清晨,叶子小米出门游玩,它遇见了一个小女孩,小米非常喜欢这个女孩,带她一起去游玩。它们飘到天空中,遇到了小鸟,小米就问:“小鸟,小鸟,你能教我飞行吗?”“对呀,对呀!你能教我们飞行吗?”小女孩说。小鸟叽叽喳喳地说:“好呀,好呀!”它们从这飞到那,从那飞到这,可开心了!

突然,小鸟焦急地说:“对不起,我妈妈说早上7点我必须回家,拜拜。”小米和小女孩也跟着说:“拜拜。”

它们又来到了一个池塘,小鱼看见了说:“Hello,欢迎来到我们的城堡。”小米看见了更是喜笑颜开:“你们能教我跳水吗?”小鱼兴奋地说:“好,好。”它们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是谁在池塘中洒下一把把色彩绚丽的鲜花。过了一会儿,小鱼们说:“我们得去吃午餐了,不能和你们玩了。拜拜!”说完,它们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走了。

小米和小女孩吃完午饭来到山坡上。小猴孙小圣看见了,兴奋地邀请它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小米和小女孩答应了。孙小圣可是玩捉迷藏的高手,它一会窜到这里,一会窜到那里,让小米和小女孩玩得兴致盎然。突然,一阵“滴滴”声传来,原来是小猴的手机响了。小猴对小米和小女孩说:“对不起,我妈叫我回去吃桃子,后会有期。”说完,小猴一溜烟跑了。

最后,它们又来到树下,遇见了大富翁——小松鼠。小松鼠说:“你们是来做客的吗?”小米和小女孩回答道:“是的。”小松鼠又说:“那就请进来吧。”说完,它们跟着小松鼠走进了华丽的宫殿。小松鼠说:“现在是下午茶时间,我们一起吃松果吧!”小米和小女孩答道:“好。”说完,它们一颗又一颗地吃了起来。

晚上,小女孩准备回家了。小米说:“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认识了那么多的小伙伴,还吃到了美味的松果,我非常开心。森林之旅结束了,该回家了!”小女孩说:“谢谢你带我旅行。”这时,森林里的树、叶、空气似乎更浓郁了!

香味的文章2:老家的粽香

文/徐宣冬

即近端午,粽子的香味已经弥漫在街头上了。

随着传统节日文化的日渐冷落,现在知道端午节粽子来历的后辈越来越少,所以端午节的纪念意味也就淡化了。如今人们包粽子,吃粽子也只是为了存心渲染正浓烈不起来的传统节日气氛,粽子也随时可以买到,早不成端午节的专利,节日的氛围更淡了许多。

前人们包粽子往往有许多可讨吉利的地方,将生活中的各种物事形象化在粽子里,不同形状的粽子寓含着人们善良纯朴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都不重要,粽子的美味和节日的气氛才是他们喜欢的。

年少时在老家,每到暮春时节,后山上的竹园满是高耸的竹笋,褪去层层笋壳长成新竹。我们兄妹便上山去收拣宽长的笋壳,父亲会去更远的山上采集箬竹的叶子,母亲将它们洗净晾晒之后收藏起来,待端午节时用它们包粽子最好。此时虽离端午尚远,但在准备这些笋壳和箬叶的时候,仿佛已经可以闻到粽子的香味了。

好不容易等到端午,在聚族而居的乡村里,大宅院里几十户人家,家家的门首上便挂着艾蒿和一两枝菖蒲。那艾蒿笔直的茎,带绒毛的灰叶和那菖蒲红红的根茎、剑状的翠叶,都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和着远近的粽香,混合成端午特有的味道。在老屋的厅堂里看着母亲用笋壳和箬叶折成斗状再装入用木灰碱水饱浸的米粒和圆豆,三两下折包捆扎起来,就是形状各异的粽子,那些粗大的笋壳包出的粽子大而饱满,十只八个的一组串将起来,装到灶台上最大的铁锅里。看着它闻着它,那是一个漫长而又期待的过程。午后,整个村落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嗅着每家门缝里、窗隙里飘出蒸煮粽子香和箬叶香味,真能让人垂涎三尺。哪家先出笼了粽子,哪家的孩子便可以此为荣,让别家的孩子羡慕。这时粽子的滋味是最好的,加上母亲的一手好手艺,做出的粽子花样迭出,所以每次总是吃得肚子鼓鼓的。残留在嘴边的粘米粒干了时如同老人的胡须揸子得用湿毛巾擦了又擦才行。

过了节,粽子的滋味会逊色很多,只有在放学或放牛回家肚子饿了的时候,在房梁上摘下一个来充饥,几日后觉察有些异味了,就央着母亲将它切片放在油锅里烙的金灿灿、香喷喷的,那是粽子的另一种风味。等到端午去得久了,包粽子的箬叶或笋壳也找不着时,便又期盼起下一个端午,粽子又变得诱人和难得了。

如今,小镇的街上几乎天天都可以买到粽子,但却很少见到有笋壳的,那滋味也远没有母亲做的好,少去了一些山乡笋壳和箬叶的清香,端午时人家门首上淡香的菖蒲和艾蒿也稀落了,大宅院里家家门缝和窗隙里粽子次第飘香的情形只能在记忆里寻找。

香味的文章3:有灵魂和香味的城池

文/李云

从丰县回来恰逢周末,雨下得很大,外面有人撑着伞走过,桂香与梧桐的落叶撕扯在一起,便是一股深秋的新鲜味。面前的果盘里摆放着来自丰县的苹果和梨,甜蜜的气息四处流淌——往更深处流淌。

丰县,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出生地。《史记。高祖本纪》开篇云: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还记得走在吴庄的村道上,我用啃过汁水饱满的苹果的嘴巴,跟人比喻道:昨天去的许村是童话许村,而吴庄则是明媚的姑娘。比喻很通俗,意思只是用来混合苹果和梨的气息,然而,真正的弥漫则是往大地的深处渗透而去的蒜香。

在这之前,我不认识丰县,甚至没去过徐州。在我印象里,那是离我很远的北方,那里有黄河下自然炼就的天气,那里有泥土里走出来的大汉辉煌文明。那是一个低调得有些绝对的地方,人们追溯着中华文明的根在长安在洛阳,但不知道有一座千年古老的城在东方俯拾着大汉千年的味道。历史是背景音乐,民众的现实生活,或者说生活的状态则是真实的触摸,而当背景音乐响起,我想现实的生活状态会因此不一般吗?因而我来到了丰县。

初识丰县,秋阳下木质的灵魂味道是整座小城的音量。丰县坐落在苏鲁皖豫四省交界处,淮海地区的中央,有芒砀山的庇护,野旷天低,民风实在,生机勃勃。丰县古称凤城,而我所见的丰县也恰如一只羽翼正待丰满的雏凤,即将灏灏翱翔。

丰县的梨很有特色,表皮金黄剔透,个头也很足,当然味道也好。我是带皮咬的,我总认为果皮子里是农家人的春秋,涵养了大半年的辛劳。第一口有些难咬,果子很结实。但当果皮被牙齿一层层消磨掉,白酥的梨肉便带着清澈的甘甜流入胃里。

这梨是丰县文友王振山老师送的。他在我们从大沙河采苹果回来时,就从背后拿出了从自家果园采来的梨。王老师说,真没什么相送的……王老师在吴江呆过几年,也在党校讲过课,只是他走到哪里都改变不了的丰县方言需要用好几天才能听懂。至今,他的闺女还在吴江生活。儿女大了,会像鸟儿飞起来。王老师便成了留守老人。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再回到许庄去看看,童话许庄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惠文路两旁,红砖民居的屋顶之上,或前面的篱笆栅栏旁,或远处的草垛上、电线杆上、白桦树上,都晃荡着红的黄的绿的瓜果。扁豆、金铃子、花椒、辣椒、丝瓜,神乎其神地生长着,看久了,甚至都能产生幻想,所有的瓜果都变成娃娃闹腾起来了,他们在踢沙包,在跳牛皮筋,在爬树……远处,或不远处,一阵狗吠,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赶着两只大白鹅走了来,鹅在前面欢叫,孩子在后面说话……

这时候,王老师从自家的果园里走了出来,他手心里捧着一个名字叫友谊的梨……然后,这些苹果和梨就跟随着我们回家的脚步上火车,坐汽车,颠簸、辗转一天。重量已经很难体会到采摘时宛如孩子一般的好奇与欢喜。

我与丰县有缘。

苏阳与我一个住常州,一个住苏州,一年也难见几次。而当我和苏阳一同受邀来丰县,却神奇地在一列车厢上遇见,从苏州到常州,再到这最后的丰县,人生这枚浮萍总在适时而动地漂流着。苏阳这次回去还带了一个红萝卜。这是在苹果园的小道边拔出来的。红身子绿樱子,小小一枚红萝卜,苏阳一见,便想起了家中的孩儿,开口问果农要一个包在苹果袋子里一起带了回去。我不知道她的儿子看见这枚富有童话故事因素的红萝卜怎么高兴,总之,苏阳一直在跟我说,我儿子最喜欢萝卜了。这枚萝卜便富有了大地的实质意义,因为苏阳认为这是从丰县的大地上生长着的一枚最好的萝卜。能够给孩子快乐。

外乡人重归了自然,就用收获来犒劳自己,当地人则喜滋滋地看着我们,带走他们的成果。

但丰县人的开心有更深层的原因,因为世人都说,丰县出了个刘邦。

丰县的土厚实,站得起“痞子”,也埋得了英雄。一个叫刘季的人从这里的泥里出发,一路摸爬滚打封了王,不甘心又打了回去称了帝,构建了一个汉的王朝。丰县人从此都以刘邦为英雄,百口相传着高祖的故事,从斩白蛇到大风歌,人人皆知。

所有的农民都喜欢讲故事,都擅长聊老祖宗的事,都极力维护着姓氏的意义。汉皇祖陵守陵人刘恒诺,还有他的哥哥刘恒仁老师,都是一心一意服务刘姓的人,当年汉皇祖陵修复,刘恒仁老师可算是奔走四方啊。眼前,我只见到刘恒诺在用隆重的乡音面朝着刘清之墓的墓碑讲解,那种身为刘氏人的骄傲从他激昂的声音里传达着。

瑶盛文化园让丰县细腻了温婉了多情了。到这会儿,我们似乎才从英雄的战歌里回过神来。才赶紧拾掇起心底的温柔走过青花瓷和月季花铺就的小路,去一个雅致的院子里喝盏茶。在这之前,丰县给我的印象确实粗犷了点,就像刘季年轻的样子,野蛮生长,风格分明,却也威风凛凛。餐桌上皆是大碗的菜,实诚得生怕你饿着肚子。菜肴之间,还有几粒生蒜、几根青葱,在豆制品和肉类里行走。于是就大碗喝酒。每一顿饭吃下来,浑身得力。瑶盛的女主人一身棉布长裙,布鞋的袢上绣着朵小花儿。她笑盈盈地,轻盈盈地,用一种特别柔美和舒展的姿态带我们走进了青花瓷的精美世界里。之后,落座吃茶。满池的荷叶,修竹深深,她端坐在《大风歌》里翘着兰花指斟茶。一小碗,一小杯,一小盏,茶汤晃荡,我们与外界只差这一杯茶。

赶快饮掉这杯茶吧,让其与昨夜畅饮的汉刘邦酒在身体里相遇吧。

这不仅是现实与虚拟的相遇,更是混沌与清醒的平衡,古老与现代的流淌,还是江南江北共存的情怀。于是,我们走进了丰县,走进了众多的许庄吴庄,走在了蒜香飘荡的村道上,悲欢离合的家庭故事一一描述,但我一直记得我在吴庄看到了岸边最红最艳的大丽菊。她的美震慑人心,像一颗完整的心。她在燃烧,一脸的盛情。她让我记得了这个岁月完美的角落。当我的脸庞靠近这颗心脏拍照时,我确乎感受到了丰县是有灵魂香味的城池。

而我面前的大苹果,被灯光打得盈盈动人,她在对我大喊:快来吃我吧!我将甜蜜死你!

丰县人直爽的性格呼啦一下再次跳出来。

香味的文章4:坏男生诗集

文/坏男生

1。来时路上遇花开,香味扑鼻一枝折。家主瞧见怒心生,小生无意望海涵。

2。绿叶红花一季艳,青春年少显疯狂。落叶随风飘何处,回忆花时你到来。

3。挥刀挥棍辉少年,敬烟敬酒尽兄弟,送金送银颂领导,爆歌爆舞抱女孩。

4。三邀四请出庭门,途中佳人何处去。变幻莫测天上云,琢磨不透女子心。

5。暮春三月花满城,千山万水一片绿。火炉山下情飘浮,不是一人所去处。

6。昨日蝶恋花,香味飘逸尽嬉戏;今时已隔秋,花虽艳却寻不回以往芳香!

7。攀岩穿云到绝顶,高咏哀歌天外声。泽入枯木情系山,深霄奇峰已不多。

8。元末腐迫苦不堪,朱军起义反朝政。华农入营扫濠鄱,统归天下号大明。

9。君游深山不及归,余辉谢映黄昏路。绝逢佳人引亭楼,畅饮恩情意难忘。

10。天边红,树下荫,落日归山山下情;迷茫道,彷徨路,异途思家家何处。

11。隔岸美景,可望而不可及,轻描淡写一略而过,唯恨不曾刻骨铭心!

12.静以不变应万变观其天下,涌以千军万马之势力压全雄,静如止水,涌似长江,静涌自如便可位居人上。

13.日出东山照大地,榕江宏溥潮汕人。百草丰茂正翠时,英歌劲武功夫茶。年少荣翼下南洋,逆水而上游龙赛。吉流祥洪通四海,平章百姓安康来。 [用我们宿舍8个人写的一首关于潮汕传统文化的诗]

14。遥遥长路苦坎坷,风吹雨打少年时。

忆起当初连叹气,悔恨不曾彼相爱。

春赏百花你未来,夏观圆月你宫中。

秋风落叶欲离时,冬雪飘逸汝心窗。

错过花开颜欢日,下季莫谈儿女情。

异客他乡寻梦人,莽撞少年空悲伤。

满天乌黑破晓处,只为云开见月明。静思参悟爱真谛,只因不是有缘人。

我愿乘风归山去,?只作爱情守护人。

香味的文章5:掬一缕香味缓缓流淌

文/徐可顺

章丘古城(现绣惠镇政府所在地)东北隅有处小湾,因周围聚居着几十口黄氏家族,当地人习惯叫它黄家湾;别看这湾儿小,在早的时候,湖面清澈如镜,微风轻抚,杨柳戏水,白毛荡舟,确也颇有小江南的韵致;更令人惊啧的,这儿就是“黄家烤肉”的故里。

人都说“黄家烤肉”香。我初闻“黄家烤肉”是从嗅觉开始的。那是八十年代初,我还在镇上读中学。由于学校毗邻黄家湾,每每黄家烧制烤肉时,晴旷空中弥漫的香味就随风潜入我的鼻孔,诱惑我的味蕾,直让我浑身不自在,像有小虫潜入体内,弄得脊柱在走S弯;教室里朗朗的书声仿佛也被香气摄了魂,凝固了一般沉寂,同学们开始深深地吸噬这芬芳的气味,集体随口呼出的则是“真香啊”!在那个年代,农人们的生活是清苦的,整天吃的是棒子面窝窝头或煎饼,一般人家吃上“黄家烤肉”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儿。所以闻之香味就会兴奋不止。正是因了这透体、刻骨的“香味”,我对“黄家烤肉”好奇有加。

得尝“黄家烤肉”,得益于我当家的伯父。五十年代那当儿,他是村里会计,算盘打得特好。乡里累计账目时,他给念数的人说,你念多快我就打多快。他左右开弓,指头肚大小、被岁月抚摸得黑中透亮的算珠在他双手摆弄下,高兴得“啪、啪、啪”唱个不停,堪比万马奔腾的节奏,故伯父在乡里有“铁算盘”之称。他平日里喜好看书,讲《三国演义》等名着活灵活现,个中人物让我记忆犹新。他虽不曾做过“烤肉”,但由于乡里来、村里去的,见识自然多广,在我的穷追猛问之下,他圆释了我的烤肉梦。

那天放学后,他拽一把我的衣角,把我拉到屋里。从中山装左口袋里掏出鼓鼓的一包纸交给我。我好奇地打开浸满油渍的纸包当儿,一股似曾相闻的味道扑鼻而来,我心眼处一阵跳动,瞪大了眼睛,“‘黄家烤肉’?!”看着我惊喜的样子,伯父平缓地说,尝尝吧。看着巴掌心大、黄里透黑、灰白微红相间的嫩肉,我上来就是“喀嚓”一口,些许被咬碎的小薄片散落地上,入口的烧肉翻腾着香味弥漫整个口腔,继而向食管及五脏六腑浸润。此时,我被这透体的香给醉了,被这穿肠的味给迷了。紧接着就来了第二口、第三口……香味在口腔中延续着、叠加着、充盈着。可是不知道到了第几口,我竟然咳嗽起来。原来为了让肉里尽盐味,得多放点盐。伯父见状,把烟父袋锅从嘴里抽出来,说“不能再吃了!”。烟气从他口中冒出,一圈圈地升腾,伯父给我讲起了“黄家烤肉”的根根茎茎----“黄家烤肉”是明朝末年黄家湾一黄姓人家最先烤制出来的,“色、香、味”俱全,还略带点咸,外酥内嫩,皮黄肉白,肥而不腻,是饭桌上的美味、酒桌上的佳肴;若是窜个门、走个亲戚带上点这个,那是很体面的事情。它的烤制很讲究,家猪宰杀后先要剔去五脏和腿子骨等大块的骨头,挂在烧烤架上,匀和和地撒上花椒盐、大茴香等香料,滋润滋润,再用棒子秸、麦秸或树枝叶围成垛点火烧烤……

尽管伯父让我饱了眼福、口福,明白了它的前世今生。可是,终于有一天,我处于好奇,还是趁放学的当儿,又溜进一户人家看烤肉。只见点火后,股股黑白相间的浓烟,绞拧着、怒放着从黄家大院里飘然升空,飘向了十里八乡。自然,应了“近水黄家”,北风眷顾校园学子、最先为我们送来了肉香。期间,烤制师傅不断翻动肉体、调节火苗,肉皮烤黑、烤焦了,就刮去它,接着再烤、再刮黑焦皮……

如此三番五次,烤肉就熟了。等整体凉却透后切开,烤肉的“色、香、味”就会立体迸散开来,好色入目、浓香入鼻、五味入胃。烤肉的吃法因人而异,我喜欢把烤肉切成薄片后,就着窝窝头吃;好酒的人则切片当酒肴,或用来炖白菜豆腐;性子急的,就直接与葱搭配、蘸酱卷煎饼吃;想走亲访友的,多是切成大小适意、斤两适中的块儿,装在礼品盒里提着串门。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黄家烤肉”虽出自黄家小院,可自清代以来就闻名全国,畅销京津、沪宁等地,成为华夏神州知名特产或皇家贡品,2008年还被收入《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卷。

如今40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些,总感念当年伯父良苦用心与体恤,以至于让这第一口香味缠了我半辈子,之后再吃烤肉,那色、那香、那味总没有第一次那样真切可掬、那样入心泌脾、那样回味绵久

……

掬一缕香味缓缓流淌。但愿名入经传的“黄家烤肉”味儿,经年缭绕,恒久传承……

香味的文章6:带着香味的夏天

文/雒梦瑶

童年夏日的午后,宁静而又慵懒,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蝉鸣。外婆家的院子早已是一片姹紫嫣红,粉红色的月季娇艳欲滴,有着浓郁的香味,每一朵花儿都显得生机勃勃,外婆很爱花,她的院子里种满了美丽的月季,每到夏天,她总会为了这些娇滴滴的花朵们而忙碌着。她曾告诉我,她爱月季,因为它们会让她想起少女时的自己。而院子的角落里,有一颗很大的沙枣树,淡黄色的花朵是那么不起眼,但我觉得它有一种独特的美。后来,我记忆中外婆家的夏天,便满是那淡淡的沙枣花香……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身体很差,总是咳嗽,外婆就会让外公采些沙枣花来,晒干后泡水喝。用沙枣花泡过的水总会有种清甜的香味,闻着令人很舒服,喝一口,清香溢满口腔,后味儿有点涩涩的,它似乎总能治好我的咳嗽,让我舒服很多。外婆的手很巧,她总是喜欢坐在院子里,一边为我织着新毛衣,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在院里捉蝴蝶。我有时会问她:“外婆,离冬天还早,现在为什么要织毛衣呀?”她戴着老花镜,挠挠头:“是啊,冬天还早……那外婆给你织背心,等秋天天凉了穿,好不好啊?”我点点头,外婆的毛衣总是织的很漂亮,而且她只在夏天织毛衣,我知道,当冬天来临,雪花落下时,难免会想念夏天,而穿上它,就好像又闻到了夏天的味道。

后来,那一年的夏天,外婆六十一岁,不幸生病去世。我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没能听到她想对我说的话……外婆去世后,我不愿说话,外公也什么都不说,只是陪着我。院子里的月季不知怎的都枯萎了,我再也嗅不到那迷人的香气了,我的心里充斥着绝望与悲伤,我不愿相信,整日抱着那现已不能穿的毛衣发呆,我觉得夏天不会再温暖了,夏天也再不会有香味了……

一年后,又是夏天,因为城市规划的原因,外婆的小院被拆了,他们分给了外公一套房子,可我知道,外公心里始终不愿意离开。小院拆了,我不愿再回去看一眼,可外公却说让我一定要回去看看。满地的废墟,埋葬了我的童年与欢乐,一块块土石刺得我心脏隐隐作痛,就在我失去一切希望与幻想时,微风拂过,空气里竟是沙枣花的清香!我抬头望,泪水便夺眶而出……沙枣树依旧高大,焕发着勃勃生机,绿油油的叶片掩映着淡黄色的花朵,回忆如潮水般涌来……他们没能移走这棵高大的树,而它,就在这一片废墟中坚强而倔强地生存!我终于明白外婆想对我说的话,她一定是想说:不管今后遇到任何困难、打击,不管今后的路有多难走,要像沙枣树一样,哪怕在逆境中,也要生机勃勃!

那以后,我又找回了从前那个快乐的自己,因为我知道,外婆永远不会离开,而沙枣树,也永远不会倒下……

香味的文章7:野果香味入梦乡

文/张亦斌

端午节,一家老小回到乡下父母家里,一起过节。几个小把戏放着香喷喷的粽子不吃,都到屋后的山上找野果子吃,摘了一大堆熟透了的桑葚,吃得满口留香,好不快乐。

看到小把戏们那得意洋洋的神情,我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摘桑葚的往事。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山窝窝里度过的。其时,我的父亲在一所山村学校教书,我便随他在那所学校里读书。每天下午放学以后,我和几个小伙伴便一头钻进山里,寻觅那些可以饱口福的野果。

初夏时节是桑葚成熟的季节。学校的围墙边就有好几棵桑树,桑葚刚刚红时,还没有成熟,吃到口里有一丝涩味和酸味。但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跳起来摘那些尚未成熟的桑葚,摘下来,也不洗,直接往口里一丢。虽然有点涩,有点酸,但我们才不管那么多,眯着眼睛就吞了下去。桑树似乎并不在乎土壤的肥沃与否,山脚下、荆棘中,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我对学校围墙边的桑葚不屑一顾,常常到偏僻处去找。人们只喜欢就近寻找桑树,较少光顾偏僻处的桑树,因而偏僻处的桑葚往往更加诱人,紫黑色的桑葚挂满枝头,一下子就能勾起食欲与采摘的冲动。有一次,我独自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一棵大桑树,满树都是紫黑色的桑葚。我忘乎所以,爬上树就猴急猴急地一边摘一边吃。也应了“乐极生悲”这句话,我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鼻青脸肿不算,脚也崴了。我当时并不觉得疼,从地上爬起来,又往树上爬。因为脚痛,爬不上去了,我跳起来折了几条挂满桑葚的桑树枝,像个士兵扛枪一样把桑树枝扛在肩上。本想做出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番,谁知道脚痛得厉害,既不能雄纠纠,也不能气昂昂,只能一瘸一拐慢慢往回挪。回到家时,已是满天星斗,小伙伴们早就散了,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其实,山里能吃的野果很多,远不止桑葚一种。春天的三月泡是我们的最爱。我不知道三月泡的学名是什么,可能与现在人们种植的草莓是近亲吧,大家也有叫它野草莓的。摘三月泡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长在带刺的灌木上,那种灌木有钩刺,所以采摘时必须十分小心。三月泡一般长在山路或者是旱地两边的坡上和坎下,一颗一颗挂在枝头上,成熟后都晶莹剔透,清香四溢。别说是吃,光看着,也是一种享受。每次我们进山,总要采摘一大堆三月泡,回来后比一比谁的战果多,谁的三月泡大。秋天的尖栗子也是不错的美味。尖栗子大概是板栗的近亲吧,看起来像是板栗的浓缩版。我们小心地把尖栗子长满毛刺的外壳摘下来,用砖头、石头砸开,或者用火烧,使尖栗子的外壳爆开,然后再剥开它的内壳,才能吃到清甜可口的尖栗子。还有又酸又甜、红彤彤的山里红,还有个头很小、味道独特的野葡萄,还有……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野果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好的零食,采野果、吃野果是很多人童年最快乐的事。如今,人们吃的花样多了,但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的机会少了。如果有机会,不妨领着孩子,到乡村山野,重新寻找那些曾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野果,重新感受味蕾上的清新,枕着野果的清香悠然入眠。

香味的文章8:难忘那辣酱的香味

文/茉莉花开

花,会接受凋零;风,会接受追寻……地球每天都转动着,从来不会为谁停一停。时光的年轮飞速地旋转,我们的生命是一只华丽、唯美的舞蹈。但是,它流过的,却再也追不回来了!

多么希望时光倒流,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奶奶在一起啊!那是二00五年的一个春天。花,依旧绽放的那样美丽;树,依旧屹立的那样潇洒;阳光,依旧那么灿烂……

那天,我们一家快乐地玩儿着,学习着,吃着奶奶做的辣酱。奶奶做的辣酱非常好吃,街坊邻居都爱吃。奶奶也常常送一些给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几个小时后发生的事情!

下午一点二十分左右,大娘打电话来,说奶奶脑出血,情况不太乐观。我们立即回到老家绥化的市中心医院。在病房里,我看到了奶奶。她闭着眼睛,瘦弱单薄的身上套着一件病服,奶奶趁睡着。很多人都在病房里。我看着奶奶,伤心极了,走上前哽咽着说:“奶奶,您还记得我吗……”我说不下去了,这时,我分明看到奶奶的眼角流下了几滴眼泪。

我们静静地在病房里,说话也只是轻声细语,生怕震到奶奶让她失去生命。晚上,我们小孩子去睡觉了,大人留在病房里。

可是,病魔却并没有收回它可怕的双手。晚上十一点五十三分,病魔夺去了奶奶宝贵的生命。

早上我醒来,跑到病房去看奶奶。可是晚了一步,奶奶已经被送走了。大人们个个红肿着眼睛。外面风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好像也在为奶奶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

奶奶,你怎么走了呢?为什么不再看我一眼呢?但我知道,您并没有忘记我,在您的记忆里,依然有我的影子。我愿做一朵小花,再为您去另一个世界的路上做点缀;我愿做一棵大树,在另一个王国为您遮阴避暑;我愿做一只蝴蝶,一直在您身边陪伴着您!

那扇红色的小门再也不会打开了吧?那金色的阳光再也不会照到屋里了吧?我再也不会吃到您做的辣酱了,再也不会闻到那辣酱的香味了吧?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可是,那辣酱的香味儿却让我回味至今。

奶奶,另一个世界美丽吗?您是不是因为有鸟儿的歌唱、花儿的笑脸、天使的爱心而过得快乐呢?愿我的祝福化作一眼清泉,滋润您心灵的田野;愿我的祝福化作一块手帕,擦去您身上的汗水;愿我的祝福化做辣酱的调料,请您再给我做一些。因为,我忘不了那辣酱的香味。看到辣酱,我便会想起您,想起您的每一个笑容!时光之轮虽然不会回转,但是我的心中时时刻刻都有您的影子。奶奶,您与我同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