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文章

请欣赏家门文章(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家门文章1:秋

文/茨微

走出家门,忽觉今日有些不同,我不禁一颤,迎面吹来一阵微微的风。哦!秋,来了!

秋,没有春天的温暖,却比春天清爽!秋,没有夏天那灿烂夺目的太阳,却比夏天显得更耀眼,更全新!秋,不像冬天那样枯燥无味,寒风刺骨,它相比之下更柔和!

路道两旁的树,已不像往日那样枝繁叶茂,叶片稀稀疏疏的挂在树上。有些叶子的边缘已经枯黄,但叶子的中心却依旧翠绿,那绿光看着就让人感到勃勃生机。一些凋零的叶子路在地上,风儿吹得到处都是。捡起一片来仔细观察,我从它身上看到了真正的秋天的颜色。

有些树,所剩的叶子已经无几,但是树干仍旧直直的挺拔着。他高高的抬起头,昂着胸,自豪的望着过往的行人。

柳条也毫不吝啬的展示着它的姿态。风儿一吹,柳树就伴着清爽的风,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那舞姿荡漾在河面上。水潺潺的流着,柳树映在河面上的倒影也缓缓的动着,那画面显得格外富有情趣。柳树的枝条长得格外茂盛,一层叠着一层,柳条又长又细。又像是一个像女孩的头发,层层叠叠,具有艺术感!

走在乡间,随处可见一簇簇茂盛的野菊花。地边上,路边上,房屋处,到处都是一大片一大片满都是的,放眼望去,满地耀眼的黄,在你的视野里闪耀。地里,人们都在不停地忙碌着短暂的一天几乎都是繁忙的在田野里度过。晚上,每个人都带着几代饱满的大玉米欣欣然的回家去了。

我站在马路上,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而我却迟迟不肯离去,此时此刻我仿佛与秋融为一体了。

家门文章2:车窗

文/刘树鹏

车窗凌晨5时多,我匆匆走出家门的时候,楼下还是漆黑一片。

天上一弯月牙,晶莹剔透。几颗明亮的星星,像是一局残棋。

经过铁道桥的时候,正赶上一列火车悄悄穿过这个城市,一扇扇车窗内,灯火明亮而又寂静。

一周前,92岁的父亲不慎摔伤,左腿的胯骨骨折。鉴于老人的年龄,是否手术颇费周折。

手术最终还是做了,但老人要么昏睡,要么迷糊,连儿女都认不出来了。

老人在昏迷中,嘴里常常念叨地里的农事。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他几乎耗尽了人生所有的力气。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也依然在辛勤操劳。

昨天夜里,姐姐们守在父亲病床前。我一大早赶往医院,祈盼着父亲能从漫长而辛苦的梦中醒过来。

医院的院子里,看不见一个人影,显得那样寂静。然而,一排排通霄亮着灯火的病房的窗户,多么像驶向远方的列车的车窗。

我的耳畔,悄然响起熟悉的歌声:

歌声轻轻荡漾,

在黄昏的水面上。

我就沿着小路,

向山楂树走去。

列车飞快地奔驰,

车窗的灯火辉煌。

我可爱的山楂树呀,

你为何要悲伤?

时光的列车不停地向前行驶着。在每一个小站,都会有乘客登上列车,也会有乘客到达自己的终点,悄然消逝在岁月深处。

那些下车的乘客,不知能否卸下身上的重担?那些负重的灵魂,不知能否得到永远的平安?

家门文章3:家乡的莲藕

文/李晓翠

我家门前有半亩池塘。夏天,池塘里长满翠绿的荷叶,那迷人的绿色使人不由想到池底下那白嫩嫩的莲藕。

心灵手巧的妈妈会变戏法似地把莲藕做成好几样鲜美的食物:凉拌藕丝、炒藕片、蒸藕夹、炸藕片……满桌的藕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我恨不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上吃个够……

在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爸爸问:“你们那么爱吃莲藕,谁能把它的好处说出来?”

哥哥说:“莲藕的味道美,既鲜嫩又翠甜。”

“莲藕很有营养,吃了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妈妈说。

奶奶说:“莲藕价钱便宜,谁都喜欢,到处都可以买到,而且做起来特别简单。”

爷爷说:“莲藕是一种高级蔬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既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烹饪成佳肴熟吃。如果制成蜜饯或藕粉,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我小时候专爱吃生藕,脆生生、甜丝丝的,妙不可言。”

爸爸说:“藕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长在污泥里,不像荷花那样亭亭玉立,白中带粉,时常引来几只蜻蜓、蝴蝶飞舞嬉戏,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情。莲藕甘于寂寞,不求虚名。”爸爸又说:“你别看它生长在又黑又脏的淤泥里,只要用水一洗,就会显出白嫩的本色。一个人要向莲藕学习,不管处在什么生活环境中,都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那天,我们谈到深夜才散,由莲藕的妙用引出莲藕的品质,继而又提出我们要学习莲藕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秀品质。莲藕的食物也吃完了,但爸爸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家门文章4:回家阅冬

文/李福寿

从“自家”门走出来,楼道里的风与我扑了个满怀,衣服穿少了。不过,因为是出去锻炼,穿少一点有发热的余地。

城市天空,乱云飞度,晚霞正红。走下山坡,就是我不吝热爱的铁路公园。沧海桑田,曾经最吵、空气最糟糕的岛内铁路两边,自从火车止步于火车站,不再深入,这段通往海军码头的4.5公里老铁路被辟为铁路文化公园,配上城雕小品、休闲景区,绿意盎然的铁路两边就成了岛内最为风景优美、空气新鲜的地方。更何况这里不仅靠近植物园、中山路、中山公园、未来的地铁一号线公园站和将军祠站两个站,还靠近一中、双十等重点中学,可谓厦门经济文化中心之中心。

一个月前,了却了单位、家里手头上几件重大事项,我就作好了花消掉今年公休假的决定,并把假期放在家乡。后天(星期六)我就回云梦了,有顾念我流浪之人不胜凄惶的亲朋好友,愿请我吃饭、喝酒、娱乐、休闲的话,可预约,——我不客气,胆肥一点先。

吹着凉风健步,联想到这两天获得的家乡消息,据说云梦前天晚上下雪了,昨天晴了。估计我到家的时候,雪都化了。不免遗憾。于是,不禁十分渴望假期在家乡能够巧遇一场大雪,重温儿时大雪封门的记忆。估计这个目的无法达到。我成年的记忆中,家乡就没有下过儿时封门的大雪。所谓“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的雪景早已久违,气候确乎越来越温暖了。南方数年,年年暖冬,心中对寒冬飞雪的渴念无以浇灌、舒缓。

冷这一点看来是要做好准备。在南方温暖惯了,忽然投入家乡的寒冬,飞机起飞、降落之中,温差10多度,类似从春天直接回到冬天,我对此颇有期待。于是,出门前交代好,行李中必须打足冬衣,帽子、围巾、手套之类,用得上用不上的要全打包好。必先与家乡时空、气候保持一致,以便能受到那个久违的地方和蔼、亲切的容纳和接待。回乡随俗比入乡随俗要容易得多。

关于“首届云梦朗诵发烧友联欢晚会”,也是这次回去的主题之一,我会与有关兄弟、朋友面商,有兴趣参与的朋友继续跟贴支持。

期待着重温云梦乡间小路的旅程。

家门文章5:一次看望

文/栩慈sein

我满怀心事地走出家门。这个家住得还不太习惯,三个月前刚搬到这里,破破旧旧,只能遮风挡雨。以前得那所大房子被查封了,说是为了取证,其实又何止那一所。出门的交通工具也是问题,车也被拖走了,那是老郑新官上任时底下的人送的,说是本省只有两辆,另外一辆属于省里的某一个领导。

我只好叫了一辆出租车,车里面脏污污的,可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也不能再挑三拣四了,总比坐公交车强点。我对司机说到某个路口下车,其实我要去的地方离那个路口还有五百米,但我不能说出我的目的地,我总不能说我要去某某看守所,那个司机肯定会问三问四,即使不问,也会以异样的眼光看我。

算了算了,这些都是小事。相比于我这半年的经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半年前的那天我像平时一样正准备去逛商场,突然接到老郑的电话,他的语气中带着从未有过的慌张,他说:“出事了。你赶紧去银行,把家里所有账户里的钱都取出来,然后把所有的户头都注销掉。”我吓了一跳,赶紧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可是这时电话已经被挂断了。我也不管什么商场了,忙不迭地赶去银行,可是等我赶到银行一问,却被告知我们的账户都被冻结了。我试了五家银行,二十个账户无一幸免。怎么这么可恶!

从那天开始,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没有了,车没有了,钱也没有了。老郑被带走,我也被迫搬到这所小房子里面。从那天起我只见过老郑三次,都是在看守所里。每一次见他,都觉得他比上一次更加颓废潦倒。头发不用定期染黑了,活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这个模样真让人不习惯。平时衣冠楚楚,现在穿着随便的衣服愈发觉着可怜窘迫。我想,我自己应该也有相似的变化,头发越掉越多,黑眼圈越来越重,脸色越来越苍白。我们这般模样可不能给我们的女儿看见,她还不知道这件事。女儿是我和老郑的心肝宝贝,她在外地,结婚多年还没有孩子,我和老郑都很着急。

出事前老郑身居政府要职,这是他一路摸爬滚打自己闯来的。老郑从小就聪明伶俐,青年时期就很受器重,一路走来都是平稳顺当。他的性格当中有一股狠劲和闯劲,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猛兽般的斗志。让他认输,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我第一次在看守所见老郑时,问他:“你后悔吗?”他不屑地嗤了一声。看到他身处这般潦倒的境况却还像孩子般倔强地想去挣扎,我突然有一种凄楚感。

可是他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实在是温水煮青蛙。有一天,他刚回到家就神神秘秘地走进了书房,我觉得蹊跷就跟着他走进去,看到书桌上摆着一件古代的青铜器,模样精美。他摆手让我走进书桌,悄声对我说:“我对这种东西没有招架的能力,以前那么多我都拒绝了,可是我偏偏舍不得它。”边说着边贪婪地看着那件“宝物”。在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家正在步入沦陷的深渊。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之所以选择在今天去看他,是因为明天就要开庭了。

我从出租车上下来,走到看守所门口,向看守的门卫通报了我的姓名和要看望的人的姓名,之后就被带到了看望室。

我在看望室里左顾右盼,焦急等待。过了有二十分钟吧,老郑来了。他的模样比我上次见他时更加苍老了,可他的眼神还是像苍鹰的眼睛一样奕奕发光。这种眼神看久了会很累。

他走过来,静默地坐在我的对面,并没有说话。

“明天就开庭了。”过了一会儿,我首先打破了沉默。

他好像嗤笑了一声,愤愤不平地说:“公诉方那个检察官,以前我们经常玩在一起,现在却翻脸不认人,这个混账东西。”

听到他说出这句话,我吃了一惊。这些还重要吗?他如此倔强的语气,如此霸道的语言,如此不知悔改的态度,突然让我觉得怒不可遏。我狂跳起来朝着他撕心裂肺地吼道:“你才是混账东西,你混账。你能不能不要再这个样子了,我真的很累了。”

他一脸惊讶地望着我。

这样吼了之后,我突然觉得万念俱灰,好像周遭的一切都没什么意义了。我平静地坐了下来,缓缓地对他说道:

“我们的女儿怀孕了。”

家门文章6:一个人踏青

文/那流转的时光

出家门往北走十余分钟,聚宝路的尽头上个坡,就到了仙湖植物园。

拐进登山道时,晨雾渐散,晨曦透进丛林,在石阶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能嗅出甜甜的苏醒的味道,挟着青嫩的芬芳。几只白蝶在面前翩跹,耳中传来鸟儿的啁啾,时远时近,时歌时停。

抬头望上去,石阶向山的纵深处延伸,弯弯绕绕,在目光的尽头不见了踪影;转头身后,山道曲曲折折,已看不清来处。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能听到早锻炼人们的话语声传来。

仙湖梧桐山数条登山道纵横相通,几乎被我踏遍,早已经非常熟悉。但在这个周末的早晨,一个人,置身于这空寂的丛林,还是强烈的感觉到时空的辽远,自我的渺小与微不足道。所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离我那样遥远,此刻,我是谁已经不重要。

思绪如林中晨雾弥漫缭绕,被晨曦收向天际;所有的感知脱离意识,被鸟鸣声带向树梢;灵魂轻逸出窍,附蝶飞舞;身体仿佛也幻化成一缕青烟,带着寂寞的香气袅娜而去……

多想,多想有一声亲切的呼唤挽住心灵……

多想,多想有一双温暖的双手牵住衣襟……

“快看啊,那花丛上好美丽的蝴蝶。”

我被这欢快的声音惊醒。一对年轻的情侣牵着手从我身旁嬉笑闪过,追着那对蝴蝶而去,身影溢满甜蜜和快乐。

山道上上下下的人多了起来,林间也充溢着欢声笑语。

我有些累,下了登山道,绕到听涛阁停住脚。听涛阁壁立湖边百十米的山峭,位于仙湖和弘法寺的中轴线上,隔着湖泊与依山而建的庙宇遥遥相望。

最喜欢在听涛阁坐看。耳边民乐悠扬,亭下碧水滢滢,彩艇游弋,对面湖岸碧毯似的草坪上,做游戏的放风筝的打羽毛球的转呼啦圈的……此时一片欢快景象。远眺蓝天白云,青山寺刹,想那绿树掩映着的金壁飞檐的庙堂里,早已是梵音绕梁,香烟袅袅。

在这芳菲四月,佛祖俯瞰这人间欢乐场景,应是感到莫大的欣慰。有没有看见我独自一人,在听涛阁迎风坐化成剪影?

我静静的目及那属于别人的欢乐,思念满溢。因心中纷扰不宁,不敢近身礼佛,我伫立在听涛阁合十遥拜,祈愿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平安幸福!

家门文章7:荷塘的鸟

文/陈瀚乙

家门前有一荷塘。荷塘东部有一棵柳树。夏天的夜晚是蛙的天地,“哇”声此起彼伏,一浪一浪。像极了小河的水,时大时小时断时续。但是到了白天,胆大的蛙胆子一下变小了,让位给鸟儿。偶尔“哇”一声,旋即藏起来。我想是这样的。这不,一只疑似鸭(像鸭,不能断定为哪种鸭)在一株莲上一喊:“现在开会了!”它的面前,嘴边是一朵谢了的莲,咋如此像话筒。也怪,那些鸟都在看它。有黄鹂,话多的鸟,不说话了;麻雀,在一片荷叶上,呆了。估计讲话的鸟在宣布会场纪律吧。点水雀不知开什么小差,钻进水中,未敢胡来,出水在一片荷叶上,聆听批评似的。空中还有飞来的鸟,怕开会迟到了似的,风尘仆仆。我数了一下,应该有二十余只不同的鸟,思忖都是一些小领导吧。有守纪的,有好动的。有的偏头数秒,有的啄荷叶,像是记笔记。可能家鸭背景不一样,依然在荷塘滑游。讲话的鸟声音高了,更高了。我猜是整风会吧。聪明的滑头鸟,是不会提意见的。一只小翠鸟摆了摆头,宛如对风气的一种态度。是短会,几分钟便散会了。黄鹂、麻雀、翠鸟各有私交,交头接耳,私语,暗语。有些鸟好像敢于说话,说唱难分,如此这般。

我不知道是鸟儿不爱开会,还是我见到的少。我更多的时候看见的是劳作的鸟。别看小小荷塘,会唱歌的翠鸟能叼出一条泥鳅。不会游泳的麻雀能在荷叶上休闲停驻,如伯劳。伯劳和麻雀是这儿最多的鸟。我的家鸭总是有主人的优势,宛如有靠山似的,在荷塘中显得有底气,向来都是一副无忧无虑状态。比起偶尔在荷叶上的停驻者,少了东张西望,少了慌慌张张。

我注意到黄鹂是不怎么到荷叶上的。但只要来了,黄鹂比翠鸟会找谢了花的花柱。翠鸟却善于钻水。伯劳更多的时候只是在荷塘的上空飞一阵,一上一下,波浪状。也有的只在荷塘上空飞行,只飞一条线的。也有忽然转弯飞的鸟。荷塘的领空,没有实施管制,属于公用空间。

荷塘的莲,我其实是要加强管理的。有时候,要让荷塘的水多一点,有时要让荷塘的水渐无。似乎我的这个权利,也影响了鸟儿的生活。荷塘无水的时候,我就见到过家鸡也去。还见到过野鸡的光顾。当然,这是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在五百平方米的荷塘,一批一批的鸟儿来了,又走了。有的如正常上班一样,按时来,唱歌就像是例行公务。有的则是打工似的,季节性地来。

我认识了十余类鸟,一些不认识的鸟,还在逐渐淡化陌生,也许会熟悉的。一次,在看一只鸟飞的状态时,忽然发觉,鸟儿不飞的时候,有一些美在暗处。小小荷塘,我喜欢与鸟儿共同开发。收获,有时是感觉,有时是藕。鸟儿的收获呢?有时是爱情,有时是粮食。我和鸟儿经常一致。

家门文章8:书的姿势

文/谢汝平

购书者把书带进家门,书就成了家里的一员,一同面对人生的荣辱,一起品尝生活的苦乐。每一本书都欣然接受人的疼爱与怜惜,同时也在努力扮好自己的家庭角色,发挥着应该发挥的作用,不会因为家庭的贫穷或富有产生嫌弃或贪恋心理。

作为家庭一员,书也有自己的姿势。任何一本书,都最不喜欢站立,而站立恰恰是世界上所有书中保持最多的姿势。站立的书在书店或图书馆里接受读者的浏览和选择是正常的,而在家里的书橱中,站立的书却感受到冷落,感觉像是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心中自然凄苦。也经常有目光扫过书脊,或是有手把书抽出来翻看,那个时候,书的心里激动不已,却又担心被放回原位。尽管站立的书得到机会很少,但相信每本书都时刻做好被阅读的准备。

坐着的书并没有站着舒服,但其内心却快乐得多。书坐在椅子、凳子、沙发上,也坐在书桌、课桌甚至餐桌上,都是在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坐着的书或打开或合上,或者被翻开趴下,疲累不已,但坐着的书与人接近,心中自然深感欣慰。坐着的书或多或少都曾受过一些小伤害,有的书页被折叠,尽管后来被展开,但那折痕永在。如果在人的身上,那就是丑陋的伤疤,而对于书来说,折痕是值得高兴的永久记忆。有的书页被批注过,不管批注的字写得怎样,文字是否优美,书并不在乎这些,即使再蹩脚的批注也是书值得炫耀的资本,说明人和书心灵相通过。

书毕竟只是书,它不是人或动物,除了站立或坐着,好像没办法躺着,或者说它躺着和坐着在姿势上没啥区别。也许,被人放在枕边的书算是躺着的。枕边书是个温暖人心的词,尽管每次不一定看多少,但在临睡前翻翻,然后带着书香入梦,这在一本书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书和人有相似之处,枕边书和枕边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了,人生才能圆满。

书除了站立、静坐、躺卧之外,也会行走,不过要借助于人才行。有的书被人捧在手上或夹在腋下,有空就拿出来翻翻,根本不在乎别人嘲笑是书呆子。有的书被放在车里,那走的地方就更多了,为人解闷助人思考之余,也多了见识,长了知识。这在一本书来说,也算是最好的状态了。

我一直避免说人是书的主人,尽管你可能买了它,也可能善待它,你却不是真正意义上拥有它。我倒是希望书是我的主人,我愿一切听命于它。但对于书来说,它只愿意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希望自己能有喜欢的姿势,千万别总是站立着,换了任何人,都会难过甚至绝望的!

家门文章9:五月春将去

文/陈龙

小时候,家门前有一条大河,那是秦淮河的一条支流,河岸边有棵老槐树,东西两侧各栽着一棵雪松;门后是一方水塘,水塘边一片小树林,林西北皆为水塘,林东一片竹林,竹林边又是两个相连的水塘。

那时的春天,蓝天白云下群芳争放、百鸟争鸣,花草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风吹枝动、虫嘶鸟鸣,各种自然的声音揉和在一起也能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星光璀璨,看着夜行的飞机在星光中穿梭,孩子们都以为星星在动,争先恐后地高喊着“星星到我家”,引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那时的我,放学回来总喜欢钓鱼摸虾,在门前的河里游泳。当父亲工作归来,一家人便搬出竹床小方桌,在门前夜下快乐地晚餐,吃过饭后最喜欢做的就是躺在竹床上看星星,那时天空的星星真多,数都数不过来。那时的人们,浑然不觉生活的紧张和压抑,完全沉醉在春的夜色里。

随着年岁增长,我也渐渐读懂了社会的真实模样。现在,生活在人来人往的城市,缺少了泥土的气息,再多的花草映衬也找不到儿时的感觉。每天忙碌的工作,到处是冰冷而陌生的城市混凝土,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流,总感觉生活中好像丢掉了什么,幻想着有朝一日能让以前的生活重新来过。春之将去,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在这如歌的岁月中,我寻觅着,找寻逝去的青春,找寻过往的岁月。

晨曦的春风中,日暮的夕阳下,远处的山,近处的水,都挡不住思念的路。风中吹来清凉,空气中满是忧伤,阳光照在沧桑的脸庞,漫步在静静的荷花塘畔。那荷叶的身旁,莲花正悄悄绽放,一池的荷香融化了岁月沧桑,在莲花的中间开出了新的希望。

碧水流淌,群鱼欢唱,水中游过的黑影,那是蝌蚪在找它们的妈妈。青蛙正蹲在荷叶上晒着太阳,一条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弄出了很大的声响,引来岸边的柳树笑得腰肢乱颤。春季里,满天的风,轻柔地抚着大地,在云水间流长,在岁月中流淌,撷一抹绿色在心头留驻,与荷花塘的景色汇成多彩的图画,就当作是对春的留念吧!

晚风,醉了月亮;誓言,成了绝唱。只有丢掉生活的拐杖,才能去追寻梦的方向,梦的脚步已开始起航,终点就在地老天荒。寻一方幽境,静静地思考,思念中的一行一行,都已成为了过往,正如缤纷的落花飘扬。其实,只要走在路上,总有那么几片花瓣会落在你的头上,吻你的青丝飘扬,吻你的青春脸庞,甚至不在意你踩在它的身上,万年修炼的素养又岂是百年时光的生命所能理解的内涵!渐渐地有了一些感悟:曾经沧海,天未变、云未变,而我,已变!拂去心中的阴暗,遥望海的彼端,我将,继续在路上……

家门文章10:家门轻轻敲

文/苑广阔

刚搬到新家不久,左邻右舍还不是太熟悉。

这天中午,我出门买东西,发现有个30多岁的男子在对门邻居的门前,正对着猫眼往邻居家里偷窥。

我心头一惊,虽然和对门不是很熟悉,但知道是住了两位老人。这个男人鬼鬼祟祟的样子,不会是什么坏人吧?

我镇定了一下,故意轻声咳嗽了一声,警惕地问:“你干吗,是要找人吗?”

男人回过头来,一脸歉意,小声地说:“你是住这里的邻居吧,我是这家人的儿子,是来看看我爸妈的。”

我有些奇怪地问:“看你爸妈就大大方方地敲门进去呗,干吗这么小心翼翼啊?”

男人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我妈有神经衰弱的毛病,能睡着不容易。我怕自己敲门吵醒了她,先通过猫眼看看,听听里面有何动静,要是有声音,就说明还没有睡觉;要是没声音,就说明她睡着了,我就等等再进去。”

我知道自己错怪这个男子了,语气也缓和了不少。给他递上一支烟,就去买东西了。

走在路上,这个男子的举动给我很大的触动。无疑,他是一个细心、体贴和孝顺的儿子。看来,回家时门要轻轻地敲。

从此,我再回家看望父母时,也开始像这位男子一样,要先在门口听听动静,看父母睡觉了没有。如果他们没睡,我再敲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