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一月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十一月的散文(精选6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十一月的散文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文/水墨

在近十一月的季节里,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是不是会别有一番风味。

今晚,王安国的这首《清平乐·春晚》就在手上。初冬,一壶小酒。在西伯利亚寒流已经到来,寒风凛冽的冬夜里品味着这首小词,“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感触立马从心底里涌出。只是这种在冬天里遥望春天的眼神充满了酒意和期待。

提及王安国,知道他的读者我想不会很多;但是说起王安石,那可是家喻户晓。王安国,王安石的弟弟。北宋著名诗人,生于1028年,卒于1074年,字平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而对于王家,可谓是书香门第,后人将其两个弟弟王安国、王安礼及其子王雱称为“临川三王”。而其中大弟王安国文思敏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可见其文采之深厚。想来读他的作品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尤其是在冬天里去读这首关于春天的词。

新疆的四季总是这样的分明,一场秋一场寒,冬就这样料峭着来了。每当这个时候总喜欢斟满小酒杯,只是在这寒冷的季节,几杯小酒可以温暖整个身体,顺带着让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就像这个夜晚,去遥望春天,轻嗅着淡淡的春天的气息……

这一刻,甚是美好。一个人静静地于世界的一隅,静静地读着: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暮春的某天清晨,走在南园里,看着满地的落花残红,一片狼藉,犹如一幅宫廷里的锦缎被污染。望着这场景,想来即使莺歌燕舞,也无法将春天的胜景留下。一场风雨就已经将春景凌乱。听,远处歌女的琵琶声声;思,春之曲也将去也。放眼望去,那春风里四处飘飞的杨花,自由自在的终究会到达自己的归宿。

也许正是这样的季节,才更觉得春天的温暖和缤纷。在中国人心里,春天不仅仅是个季节了,更多的是赋予了一种希望和生机勃勃的人文气息。对于中国人而言,春天又是一年之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中国人对春天总是钟情厚爱。

因此,从古至今咏春的诗词举不胜数。而对于春天的留恋始终伴随着这一首作品。

自然界的春天总是很短,而新疆的春天更是转瞬即逝。春天是在一场场风沙的簇拥下呼啸而来,当风停沙落之时,春天又如少女般款款,风沙落尽,尽显妖娆。待想用心体验而甫一露面却又戛然而去,悲喜瞬间转换,让人不住扼腕和叹息!而王安国笔下的这一次风雨后的绿肥红瘦,已经留春不住,春天已逝矣!

每次读到自己心仪的词作,总会一遍遍地诵读。总想去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心思。但最终又总是觉得缺点什么。也许还没达到这些文人所应有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吧。

南园的鲜花一夜之间香消玉殒,面对眼前触目惊心之晚春残景,有谁不感慨丛生呢!生命的短暂和残酷也让作者“惜春”的感触一目了然。这首《清平乐·春晚》中作者描写“惜春”之情的形象生动、传神就已将文字表象上的体味转至意象之后作者那份细腻、孤傲精神的表达。因此可以说作者的思想是以微知著,从简单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到由此及彼达到了对于人生感悟的升华。我想这是这首词作的本意。即使有“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的小情和“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的大志但对于人生的感触却是那么的简单和朴素。

其实,每个人对春的留恋其核心思想就是对生命的珍惜。白驹过隙,沧海桑田,多少词句在表达着一个意思那就是美好的事情总是那么快得逝去。或许,在王安国的词作里想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就是逝去才是永恒的。

永恒,每次想到这个词,就不由自主的想到时光,想到这个有点飘渺的时间概念。而对于时光,我所喜欢的就是在它的某一片段,某一时刻就这样静静地独坐,慢慢地品着小酒。

读着,品着,想着这个寒意冷冷的冬夜,我虚无地在想蝴蝶翩跹,杨柳依依,姹紫嫣红的春天,是不是也在“惜春”,还好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又会安慰我许久,让我温暖许多……

关于十一月的散文2:小镇的秋天

文/九满

这个十一月,我出了一趟远门,去粤西的鳌头小镇。一个人去。

炎夏已经过去,蓬勃的生命,开始绵软下来。叶开始灰了,天空变得苍茫起来。怕冷的蟋蟀,率先跑进人家的屋子里,寻求温暖与庇护。农家辛苦劳作了大半年的农具,终于息下来。土地也该松口气了。四野寂静,是喧闹过后的宁静。

小镇的道路两旁,奢侈地用了大朵大朵的菊花,来点缀绿化带。行人都匆匆,少有留意的。我意外地撞见一只蝶,它面对着一丛菊,简直失了主意,不知道亲近哪一朵才好。想来这只蝶,已幸福得找不着北了。 

这个季节,最美的是路旁的凤凰树叶。黄得透明。不是枯败的黄,而是明艳的黄,是藏了喜悦在里头的。所以,它的凋落,成了风景。现时,满树的叶,都黄透了,是黄澄澄,像黄花朵。它顶着一树的黄花朵。这是它最好看的时候。

袂花江,从远方坦坦荡荡漂来,经过小镇,它扭动灵巧的身姿,舒展而随意地流过去。一路起伏一路蜿蜒跌宕,韬养了江水的豪气。

江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野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蟛琪菊花开得随意又随性。朵儿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喇叭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是一大朵一大朵怒放着的,有着丰腴的美……此刻,在风的指挥下,它们毫不含糊地,敲锣打鼓地,来一场华丽舞蹈。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秋天里,它们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空气中,是花的味道芦苇的味道,还有水草的味道。使劲嗅嗅,满鼻清香。芦苇丛中的白鹭,在我惊喜的欢叫声中,一只一只飞起,远处,近处。它们在舞蹈。有这样的江在,白鹭是幸福的。

从江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小镇的街道,可真是太袖珍了。竖不过两条街道,横不过三条小巷,路边长着白兰树、黄槐树,花开得绸绸密密。

去小镇中心,要路过一个"初心廊".是街边劈开的一块地,里面栽了数棵小叶榄仁,盖了几间小亭子,放了几张石凳石椅,便成了园。我很爱那些树,它们的叶子,饱满地绿着,生机勃勃。我路过时,透过树叶的缝隙,看到一个亮透了的月亮,像一枚晶莹的果子,挂在树枝上。天空澄清。

晚上,这个小园子,是小镇老人们的天下。他们聚在这里,吹拉弹唱,声音宏亮。他们在唱粤剧。风吹,丝竹飘摇,衬了老人们的身影,鹤发童颜,我看得痴过去。粤剧我不喜欢听,我吃不消它的拖拉和铿锵。但老人们的唱我却是喜欢的,我喜欢看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那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主妇们蹲在家门口择菜,隔着一条巷道,与对面人家拉家常。月光在巷道的水泥地上跳跃,小鱼一样的。莴苣削了皮,绿莹莹的,活脱脱出浴的美人。用它炒蛋,放点虾米,味道实在好。莴苣叶肥肥的绿呀,不能碰,一碰,满掌青滴滴的,把它切碎了炒米饭。白的米粒里,有星星点点的绿,那叫一个赏心悦目呀。吃到嘴里,香透。

拐角处那个卖报的女人,我路过的时候,买了一份报,看看当地的新闻。十一月,她身旁的紫荆树全开了花,一盏盏小红灯笼似的,点缀在绿叶间,分外妖娆。我说,你瞧,这些花都是你的呀。她扭头看一眼,笑了。

做萝卜糕的老人,停在路边。他的背后,是一堵废弃的围墙,但这不妨碍萝卜糕的香。他跟前的铁皮箱子上,叠放着五六个小蒸笼,袅袅的香雾,在上面缠着绕着,那是蒸熟的萝卜糕好闻的味道。老人黑瘦,脸上的笑容却像热腾腾的萝卜糕,让人见着,暖。雪白的米粉、虾米、香肠、萝卜丝,被他装进一个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香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萝卜糕就成了。我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萝卜糕,真的很好吃。他笑得十分十分开心,他说,他做萝卜糕,已好些年了。我问,祖上就做么?他答,祖上就做的。于是我笑,他笑,都不当真。

做肠粉的老太太,推出了她的小摊子,在路边现做现卖。硬纸板上,简陋的几个字当招牌:宫庭肠粉。我叫了一碟,味道真的很好,绵软而香甜。暗地想,是哪朝哪代宫廷制作此粉的秘方,流落到民间来的?会不会从唐诗年代就有了呢?如此一想,我的舌尖上,就有了千古绵延的味道。

夜深了,小镇的灯光渐渐暗淡下来;散漫的星光照着大地,给小镇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夜晚的小镇,静得有些不真实,狗不叫,鸡不鸣。只有身边的江水,在哗哗地流,像下了一夜的雨。我走在水声里,觉得幸福。

关于十一月的散文3:畅月的朔风

文/李炳锋

农历的十一月也称畅月。

天入畅月,树叶几乎掉光,整个北方完全露出它赤裸的面目。无论城乡再也见不到光着膀子耍飚的人,人们都穿得规规矩矩、严严实实,更贴切地说是用棉衣将自己包裹起来,迎接渐行渐冷的冬天。节令更替,转眼从小雪来到大雪。十一月正是由初冬转隆冬、由凉变寒的时节,南风被北风压得抬不起头来,秋的残部再也抵挡不住冬之大军凛冽而至的步伐。是呀,赤裸的大地已被呼啸的寒风驯服,风化为冬的牙齿和舌头,肆意舔舐咀嚼着所有弱小卑微的生命,天地间充塞着恐怖的肃杀氛围,在惴惴不安中安静下来。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时节里,朔风如利刃,剐割枝上瑟瑟的枯叶,刺向路上的寥寥行人。

风是畅月的标志,也是寒冷的使者。朔风是肆意的,时时刻刻施展着淫威,它疾速地打着漩涡、吹着口哨把落叶尘埃赶得很高很远。天地间剩水残山无可奈何,憔悴得见不到一点儿绿意。一场大风就可把气温从零上拉到零下。风昼夜不停地刮着,像一个得志的小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收起了虚伪的笑,亮出肃杀的刀、所到之处毫不留情地腰斩了温暖的狂想。肆意过后风儿也会打个盹儿,哼哼着睡上三天两早上。养足精神,爬到枯瘦的枝头,又吹响口哨,又是一场呼呼作响的浩劫。朔风安宁的日子里,冷意在持续着,延伸着——直到第一场风雪的到来。尽管第一场雪因为大地残留的暖意很快融化,但在下雪的当儿,你会感觉到从春到秋甚至到冬,一年所积淀下来的污垢被掩盖住了,进而被消灭于无形。雪于寂静寒冷的夜里作无声的翩跹,会让人心情放松,不啻听惯了鬼哭狼嚎后的燕语莺声。如果此时你在雪地里行走,雪花被风带到脸上,带着丝丝凉意,会感到大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美好。静胜躁,寒胜热。这是一年万物需要休养调息的日子,这是辛苦一年的人们清静和从容的时光。

沿着风的方向溯源,十月里山上那些还青枝绿叶的松树,转眼间就变得灰头土脸,大病一场似的没了一点活力。至于杨树、槐树、梧桐,它们的叶子早早地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在冷风里接受着北风的鞭挝,像宁死不屈的英雄,任凭凌辱不失钢丝般的弹性,用不灭的希望积蓄着下一个春天绽放的能量。受不住朔风的洗涤,注定过不去这个冬天,有的只是对春天的奢望!有些树的残叶还在,但完全变成了米黄或古铜色,与夏天的样子简直是判若云泥。与树木相映相衬的是那周边已结了冰的河水,北面被风撕破了一角,呼呼的寒风撞击着冰层,掀起涟漪,好似在冰层断裂中寻找施虐者的变态的快感。

朔风在天地间肆虐,虽然激荡,虽然猛烈,但人们脚步匆匆,回到温暖的小窝,更感觉到家的温馨。冬天是一个让人安静的季节,窗外越是风声呼啸如刀,心中反而更容易平静似水。当内心安静下来的时候,人们自然就有了怀旧的念头,多少年前的旧事就会放电影似的徘徊于目前心间。在刚刚进入畅月的时候,我到了四十年前就读的初中母校。在邻村的村头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学校的影子,只有呼呼的北风在诉说着往昔的变迁。仔细寻找,就在沿街一排房子的墙边发现了那刻有凸文对联的方形石柱,前面的文字被叠压在了下面,唯有“风云”两字露在外面,在风雨中诉说斑驳的记忆和年轮的无情远逝,一阵酸楚禁不住涌上心头。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婆婆从远处走来,我急不可耐地询问她学校的事儿,老人用那仅剩一颗牙的嘴巴喃喃道:“二十几年前学校就被卖了,学生都到南山上学了。”她的身影远去,头巾在寒风中飘荡,如同我那颗碎了的心。在朔风唤醒的记忆里我在游荡,在乡间的路上,聆听追思那些青涩的过往。

就在这寒风凛冽的畅月里,我还去了一趟北方的一座古城。在这座古城的北郊,彻骨的寒风如同利箭袭来,耳边朔风就像在吹奏一支支口哨,如果站在风口或一座楼的中间,整个楼面产生的强风能把你带出很远。到了晚上寒风更是猖獗,吹得人们迎风难以站立,顺风不自觉小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弯腰保持鞠躬的姿态才能保全自己。夜里醒来,风会更大,呼啸变成了咆哮,感觉风就要将楼抓起来摔碎。当听到这呼呼作响的风声,你就会体味到自己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是那样的无奈无助。在这呼呼作响的寒风里,让人想起那零下几十度的蒙古草原,想起那跌宕起伏的山峦和严寒。不知那些地方的人是如何度过严冬的?在寒冷的冬季,他们比我们更能体味环境的狰狞和生命的坚强吧,或者说更懂得忍受和承受,更懂得随遇而安吧?是凛冽的寒风铸就了一个民族顽强的性格,是寒风锻造了一个民族金戈铁马、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一个个传奇。

站在刺骨的寒风里,使人忧患也使人坚强,让人垂头丧气也让人豪情满腔。在畅月的日子里,赶上了国家的第一个公祭日,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唤醒国民忧患意识的重大举措呀。哀乐低回,朔风阵阵,把我们的思绪带得很远很远,把一个民族的心结牢牢地定格在那挥之不去的痛上,把一个民族的希望冉冉地升起在那红彤彤的梦里。

关于十一月的散文4:天蓝了

文/闪艺轩

今年十一月,保定的天一直是灰蒙蒙的,就像一张大灰纱布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好久没见到过太阳公公。我一出家门,就被呛得直咳嗽。大家出门不得不戴上口罩,学校和家里的门窗也总是关的紧紧的,依靠空气净化器来净化我们呼吸的空气。

十二月初的一个晚上,刮了一夜的大风。早上睁开眼睛,明媚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马上从床上跳了下来,跑到窗边:哇!雾霾被风吹跑了,天好亮、好蓝,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看不到一点杂质,白白的云朵,有的像奔跑的骏马,有的像美丽的小花,有的像吃草的小羊,有的好似盛开的荷花。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吹了进来,吸两口,好舒服,终于可以不戴口罩了。

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公园里又热闹起来了:有的爷爷奶奶们在跳广场舞,有的在练健身器材,有的在跑步……

在学校课间的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奔出了教室,投向新鲜空气的怀抱,有的跳绳,有的跑跑闹闹,有的踢毽子……同学们玩儿的个个满头大汗,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该有多幸福啊!

关于十一月的散文5:张宦姐

文/刘洪忠

民国九年,十一月三日夜,鲁北沿海发生海啸,沿海各县庄稼颗粒无收。民国十年,鲁北沿海大部分老百姓家中断粮,只得到海边挖野菜充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最基本的权利就是生存,生存就要吃饭。由于连续几年的天灾人祸,粮食青黄不接,再加上民国政府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以致匪患四起,横行乡里,百姓不堪其扰,生活苦不堪言。

灾年必有异象。民国十一年四月四日下午,鲁北平原忽起黄风,自北而南,遮天蔽日,太阳无光。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称其为沙尘暴,然而这样的天气在民国时期极为罕见,加上老百姓迷信,恐慌不已,以为是老天动怒。由于连年灾荒,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加上天气炎热,这年七月,境内发生瘟疫。县内恩贡生张公及其子也不幸染疾病相继去世。贡生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秀或资格老的,送入国子监继续学习的学生。贡生分岁贡与恩贡,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每年由府、州、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称为岁贡。凡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外再加选一次,称为“恩贡”。

恩贡张公有一孙女,性格刚正,聪慧过人,知书达礼,家教有方。年方二十一岁,与母亲、祖母相依为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忽然有一天,数名绑匪持枪闯入院内,要将张宦姐掳去,其母跪下请求绑匪放过女儿,匪首不答应。其祖母大声骂贼,被土匪痛打。张宦姐不忍祖母遭贼人毒打。在一旁哀求说:“你们不要打她,我随你们去就是了,但是容我片刻向祖母、母亲道别,即随你们去”。

土匪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就退出院内。张宦姐从容对母亲说:“母亲不要悲伤,女儿不去也免不了一死,女儿去可以保全家性命,也算是女儿尽孝了,我唯一的愿望是母亲要以孝养祖母为重”。说罢便出门而去,祖母拽其衣襟挽留,宦姐毅然扯断衣襟而去。

数日后,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说:“作恶多端的这伙绑匪在匪首的婚宴上全部中毒而死”。

关于十一月的散文6:雨,滴在心灵里

文/东山峰人88

进入十一月以来,忽高忽低的温度让人不知所措,纠结着不知道穿上什么衣裤合适。秋雨过后更是满地落叶的‘黄金甲’。厌倦了落叶的我遂想起遍地垂柳来,心不由得还是喜欢上了春天的清新,喜欢春天的美丽,更喜欢春天的多情。作为回应,我试图让自己亢奋起来,窗外没有阳光,灰色的天空飘着雨,我明白这是深秋以后的初冬,阴雨将成为常态。此刻,我借这深秋,再一次雕琢婉转的心扉,在落叶与雨丝的纠缠里,再一次写下字里行间的眷恋,在碎碎的书笺上,再一次舞出漫天的情牵。只愿盛世静好,我把心思深藏,只愿背靠希望,去迎接一场隆冬白雪的苍茫。站在秋的路口,与秋轻轻地挥手告别!

雨,滴在窗外,滴在我视线中,滴在我心灵里。朦胧里有些事情仿佛已被忘却,彼此混在一起,只剩下一种笼统的印象:痛苦的、单调的、令人窒息的印象,我突然发现,自己这160多平米的房子里每一寸的空气里都弥漫着那个熟悉的童年、青年的呼吸。每一次开门,就仿佛有纤云轻柔的叮嘱。也才猛然发现,那个叫岁月的老人已经丝丝入扣的扎根在自己每一寸的血液里了。于是,也就有了叹息,轻得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叹息,却也痛得只有自己才能感受的叹息。其实,在长沙的秋天不仅仅有满眼的银杏和岳麓山的枫叶,还有许多美丽湖畔呢! 西子湖畔的微风,洋湖湿地秋景,梅溪湖的音乐喷泉,它绚丽的色彩会把人带进了童话般的梦幻中。天凉好个秋,赏景正当时!再不去看,真的要等明年了。

有人说;中年时要常常去旅游,我却不然,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我不反对向外奔走旅行,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多的是静静坐着思维去旅行,当世界的地理风土人情揽于心、博于记时,我会慢慢地品赏和思索,在深邃的差异中去探求。思绪也会常常蔓延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之中,交融若一阕山与水的赋词,那泛黄的墨迹便会写满山水对白的静溢。心与心搁于电脑的键盘里,被细敏的岁月翩跹在轻舒漫卷,拂皱成不同生活的波澜。我慢拈一份幽情,让那份独有的思绪交融在文字里辗转,曳柔成一抹不知为谁的思念,从而有种曲径通幽处、发古之悠情的感觉。一种饱满的情绪便会悄然挤满在心头。

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岁一过,暮霭沉沉楚天阔,人生大彻大悟:神马都是浮云,健康最重要。你的孩子:是上帝赐给你的一张存单,当然不是你的账户,密码也未知,你就只管往里存,什么时候可以取出來享受,那得看它的主人了,別指望,就当奉献了。对于父母:他们是为我们立帐户的人,虽然他们沒想要收回成本,但现在也该是我们加倍奉还的时候了,奉还的不是金钱,而是孝。也许直到他们离我远去,都还是还不清得呀。

所以,我想中年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走;有时,看似没路,其实是你该拐弯了!六十岁,拐弯了。也许我们是真的“颓废”了?变老了?消沉了?但也觉得轻松了,豁达了,开朗了。如果事事和人争,天天和人比,那不是纯粹和自己过不去。该拐弯处且拐弯。学会自己哄自己开心,周围的人也就都心平气和了。回头看看我每天上班下班都开着车呀,瞧见那还有骑车还有走路的呢,还有拄拐的呢?这样,你就心平气和,轻松、豁达、开朗了。人生在世几十年,无论你活着时是权贵还是乞丐,最终都归于黃土一捧,也许你做不了官,但你肯定要学会做人;也许你缺少钱,但你内心肯定很富足。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也体味全然不同的人生。同样的境遇,有的人仿佛置身天堂,有的人感觉如处地狱。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沒有绝对的美丑,看是鲜花,身带芒刺,端看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心中充满感恩,温暖时时相伴,念念宽恕別人,和气自然相随。在家庭中,感恩、理解、宽恕,成就了我们愈加宽阔的心胸!我们彼此理解、珍惜,更加相亲相爱。人到六十,你才逐渐明白这些道理。这样,你才能感到,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我每天挤在马路的狭缝中,看前面的宝马、奔驰、法拉利,呼啸而过的速度象财富闪过的意念,丝毫没有引起羡慕的余光。我有车有房虽不高挡但也在平凡生活中足够抵挡。只有自己感到心身满足,不予攀比,不管世界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在心中,描绘自己的春夏秋冬。不见得每天都是好日子,顺心事,但每天都有好心情,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我知道,有些人都习惯了扮演一种不屑一切的冷艳,其实,演技越好,离快乐越远,还是别藏得太深,不然,幸福会找不到你。

雨,还在下,它滴在屋檐上,滴在马路上,滴在我心灵里。我咀嚼着秋的寒冷,岁月绵绵的情愫伴着秋雨吹皱了眼中的苍寂,纷飞了鬓白的清愁,它搁浅了秋的颜色,它浮华了秋的厚重,但滴落的却是心弦。季节的离殇又一次刺痛了我岁月的过往,渐行渐远的萧瑟又一次斑驳了心情。有些苍老,有些黯然。

2015.11.16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