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今日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今日散文1:记忆中的石榴
文/杨小羊
今日吃的石榴,颗粒略小,但胜在颜色红艳,水分十足。这是这么多年吃的石榴当中令我最为难忘的,因为它让我想起来了小时候吃石榴的味道。
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远远没有现在富有。老家的院子里还栽种着桃树、石榴树、月季花……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这些花呀树呀的。
春天,院子里的桃花便开满枝丫,粉嫩粉嫩的,在枝头摇摆。在花瓣将要凋落的时候,草绿色的嫩叶便悄悄地吐露新芽,渐渐长成细长而翠绿的桃叶。
对于桃树我是记得比较清楚的,因为盛开的桃花是那么美丽,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而一旁的月季花,在我的记忆里它是每个季节都会开放的。粉色的、大红色、黄色的……而我最偏爱的当属粉色,甚至在它每次盛开的时候,总是要摘几朵插在花瓶里,看着那些娇艳欲滴的花儿,心里美滋滋的。
不管是桃花还是月季花,都比不上石榴花来得热烈。刚长出花苞的石榴,圆圆的红红的似一个小红豆。盛开的石榴花,花瓣是红艳艳的,热情似火,一个花朵上六片花瓣聚拢在一起,呈仰天长啸的小喇叭型,又似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在风中翩翩起舞。特别是在石榴花瓣快要凋零的时候,一片片的圆形红色花瓣随风飘荡,满地都是,如鲜艳的红地毯,让人舍不得下脚踩上一踩。
就在石榴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它,期盼着它的长大。想着它那味美多滋的味道,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经过盛夏的日晒雨淋,九、十月份的石榴已经由青黄色变成了橘红色,在绿油油的叶丛中,东挂一个,西挂一个,满树沉甸甸的果实煞是羡慕他人。这时候的我的姐妹们也在偷偷的窥视着它们。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想要摘取的那个石榴,准备比一比谁摘的石榴最红最甜。
吃石榴应该是有趣的事情,那么吃自己亲手从树上摘下的石榴应该是更有趣的事情吧。那饱含着劳动成果的喜悦,反而更加令人留恋。石榴的树枝上是麻麻的,带有小小的刺。所以想要爬上树去摘石榴,也是需要付出一番功夫的。如此,对于自己摘到的石榴,我们更是倍加珍惜。接着就是开始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看看谁的石榴最红最甜。剥石榴的第一步是最难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石榴粒挤破了,溅的满身都是石榴汁。妈妈常说:
“石榴汁最容易染色,染到衣服上,可就洗不掉了。”
这句话我一直记在脑海中,直到今天吃石榴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生怕染脏了衣服。第一步把石榴剥开一个小口子,接下来就十分容易了。顺着小口子用力一掰,石榴便一分为二,这就可以慢慢的品尝石榴的美味了。边剥便吃,真的是有无穷的乐趣。看着那些像红宝石的石榴粒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石榴壳里,而且里面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石榴粒,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小时候吃的石榴粒虽然没有现在的又大又红,但是味道却是最好的,更是能品尝到石榴的香甜中还带有的那一点苦涩。现在的石榴大多只能尝到满嘴淡淡的石榴汁,味道却是没以前的醇厚香甜。把石榴粒从石榴壳里一粒一粒剥下来,在悠闲的时光里慢慢咀嚼品味,这是多么舒心的日子呀。
记忆中的石榴,依然开的那么热烈,生长的那么茂盛。
今日散文2:腊八粥的由来与今日
文/李德云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的折磨,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夜观明星悟道成佛。他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于是“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举行诵经念佛,并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每年各寺院于腊月初八僧人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百姓。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百姓把它叫做“佛粥”,也称“福寿粥”。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粥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也被称为健康粥。腊八粥由红枣、莲子、核桃、桂圆、栗子、葡萄干、红豆、花生、大米等数十种材料熬制而成,即香甜可口又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豆类是腊八粥的主配料,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营养十分丰富,并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气纳气、益智健脑、强筋骨作用,还能够增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含有的维生素E更是医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红枣、桂圆具有补心、益心、补脾气、安神功能等等。
今年,圣井街道办事处境内元音寺的僧人及信众,在“腊八节”的前两周就已开始筹备米、豆、花生及干果。腊月初七开始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捡,然后于半夜十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熬好后,在明水城区的香港街、眼明泉以及元音寺等处施粥于百姓,愿大家届时都能喝到腊八粥,福慧增长,健康长寿。
今日散文3:故乡
文/迷.乱
昨日烟雨濛濛,今日晴空万里!经过昨天雨水的洗礼,再加上一夜的滋润,万物皆是焕然一新。
清晨,还未起床,便听见窗外悦耳的鸟鸣,似不愿睁开双眼,静静的感受着窗外的事物,从未有过的惬意,仿佛那鸟儿只为自己而鸣,微风掠过,是哪片新叶沙沙作响,又是哪段树枝轻轻摇曳?起床,穿好衣衫,还未走到门前,便有一丝清新的气息触动鼻间!门,轻轻推开,顿时,一股浓郁清新夹带着芳草香的空气扑鼻而来,不禁张开双臂,放开胸怀深深呼吸,感觉竟是那样顺畅、充裕!
缓步走在清晨的林间小道,旭日东升,阳光穿过繁茂的新叶,一缕缕,一束束,映着晶莹的露珠闪烁眼眸,仿佛在为驱赶清晨那一丝凉意而兴奋!不觉,来到田间,一望无际绿的海洋,那是颗颗饱满的麦穗,细看,绿海中泛着微黄,好似在炫耀即将到来的成熟。
昨夜还未散尽的薄雾,不时飘浮在麦田上空,忽然间,一点亮光一闪而逝,紧接着两点、三点、四点……越来越多,放眼望去,那竟是麦叶之上的露珠折射阳光而闪烁,繁繁点点,比起夜空中的繁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清晨麦海的画面,用人间仙境来形容也不为过!
午后,躺在林间的秋千上闭目养神,感受着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身上的温暖,感受着微风拂过,轻轻摇晃的悠闲……突的,鼻尖一丝微痒,睁开眼,一团雪白毛绒绒的棉絮停落在鼻尖,眼前不禁一花,漫天的棉絮飞舞在整片树林,时而随风翻滚,时而悠悠下落,如雪花般漂白着绿地,伸出手,它便飘落在指尖,就像精灵一样,当你微微一动,就会悠扬到空中,再缓缓而下!
原本翠绿的草地,此时却蒙上了柔软的白纱,慢步走在小道上,这些毛茸茸的棉絮仿若受到惊吓一样,四散飘去,或轻点鞋面、或抓住裤脚、或荡入草丛……静静而立,这如雪的棉絮悄然而下,落在发梢,落在睫毛、落在肩头,不同的是少了一丝冰凉,多了些许暖柔,随后,又随风而去……
不知不觉,棉絮不再飘了,微风也有了丝丝凉意,傍晚,夕阳西下,晚霞衬红了西边那一片云彩,金色的霞光缓缓的把树影拉的斜长。静了,不知什么时候四周忽然安静了下来,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声,但也听不真切,那一轮红日也不知躲到哪里。
竟是夜幕已然降临,夜空并不怎么晴朗,透过枝叶间的缝隙可以看到些许星光闪闪,而后,微风吹过,这点点星光又被枝叶所遮挡,树林里甚是黑暗,虽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但也让人心颤。来到空地,这里显然比林内明亮几分,空中星光仿佛也多了几点,不远处,不知那个土堆上的小洞中,传来不知名的虫叫,在空旷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切!“莎莎莎……”夜深了,风,渐渐活跃起来,拨弄着枝叶,又似在催促未眠的人儿赶紧入睡……
今日散文4:冬天来了
文/韩江雪
今日立冬,冬天来了。
冬日的第一天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秋的影子还没走远,满树的秋黄,满地的落叶,还有那翩翩秋装都告诉我们冬的影子还没出现。今天按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吃肉或者饺子,它寓意着在冬天到来后可以使身体温暖不受严寒袭击。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一场大雪卧下后冻得特别死,尤其是三九天非常冷,伸手都困难。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雪上走。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冬天,人们保暖只能是以棉衣或者羊皮袄为主,以煤取暖,家家生着火炉烟囱、冒着浓烟。到了晚上火炉灭了,特别冷,早晨起来玻璃窗上冻满了白白的霜花,非常好看。等火炉着了,它也就慢慢融化了。接着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上班,上学,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
如今时代变了,楼房、汽车、暖气、羽绒服等御寒的装备应有尽有。我们丢掉了厚棉衣,羊皮袄和那暖暖的火炉。但是,冬天的霜花不见了,冰车不见了,满地满屋满世界厚厚的冰雪不见了。人口的增多,环境的破坏,现代化设施的普及,使得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方的冬天不见了寒冷和雪花,而南方却遭到雨雪冰冻的袭击,这就是地球给我们的惩罚!
我们在温暖的屋子里过冬,我想变天时西北风会来的,那瑟瑟的寒冷满街的沙尘落叶,还有被风吹起的飘逸长发和翩翩裙装。可雪花会来吗?河水会冻吗?蓝天下长长的大青山会罩上白白的雪衣吗?这都是未知数,因为很久没见过厚厚的冰雪了!
不管怎么说冬天来了,暖也罢,冷也罢,总是要过去的,这是自然规律。因为在冬的后面还有春夏秋的姐妹们等着走向人间,送来春花秋月、鸟语花香!
今日散文5:面线糊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文/傅海峰
今日大寒,离过年还有大半个月,也只有我们这些大学生早早地放假回家过年了。以前我总觉得,二十出头的年纪,应当是有着仗剑走天涯的豪情,漂泊四方。现在,我也没漂泊去哪里,一艘小船不过是换了个港口停靠,也就是一停啊,停着停着,倒开始怀念家的港湾了。
好多的文人墨客写着他们的乡愁,令人心动,可我总觉得这不是我的乡愁。突然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我的乡愁。2014年的春夏之交,我去南平考驾照,在一个清晨,看到一家小店的早餐菜单上写着“面线糊”三个字,突然想起,好久没吃过面线糊了,于是便点了份面线糊。眼前闽江水汹涌地奔向前方,正如我那情绪汹涌地奔向故乡。想起面线糊的味道,回忆之中充满着期待。激动的思绪,很快被老板打断了,一份“面线糊”摆在我眼前——这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吃下一口,更是绝望,除了名字是一样,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哪里是一样的。吃了几口,实在是无法下咽,匆匆结账离去。走在江边上,看着滚滚的江水,不断地想起家乡的面线糊。
后来回到学校,去周边的小吃店吃过不同的面线糊,可不管怎样,我总觉得,它们就只有名字是一样的。大概是因为想得而不可得,也就变成一种“贪欲”了吧。于是,十分怀念家乡的面线糊,怀念着家乡的味道。前年回家过年时,回到家第一天,就一个人跑去街上吃了一碗面线糊。今天,我又跑去了。这面线糊讲究个“糊而不烂、糊得清楚”,而很多“面线糊”,应当说是要么干脆不糊,要么就是糊烂了。更别提家乡的味道了,那是十万八千里之远,东西南北都没找对方向来着。老家的面线糊就是不一样,加了番薯粉,正宗地道之味立显。再放点配料,像大肠啊,醋肉什么的,那滋味别提有多好了。这大冬天的,一碗下肚,不仅温暖,还有那浓情四溢的故乡味道。
在我小时候,电视里放着纪录片,说是一个商人去日本工作生活,每年都要从家乡带走很多冷冻的面线糊,然后一年之中慢慢地吃,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那时我还小,不能体会。现在终于明白了,一碗面线糊,真的是家乡的味道。这世上有很多面线糊,但只有一种是家乡的味道。
今日散文6:今日圣人堂
文/王守则
绵延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美丽的圣人堂村,就位于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东侧,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早期在这里征战,后人称他为“圣人”,圣人堂因此而得名。
深秋的早晨,已有深深寒意。我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到圣人堂看红叶。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九资河镇人,但长期在外面工作。当年记忆中的贫瘠小山村,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沿着宽阔的旅游公路,我们驱车一个小时就赶到了圣人堂村。
走到村头,就看到村头门楼上一副楹联:绵延百里青山去,悠悠千载白云归。放眼环望,山峦与蓝天相接,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就倚靠在村后,主峰上浓雾缭绕,一派白云绕青山的好景致。错落有致的梯田中,秋收后的稻谷匝一排排整整齐齐,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虽然才9 点钟,但田间已聚集了不少游客。远远望去,她们拿着相机,三五成群拍着照。正在我流连于这田间美景的时候,朋友把我带到了村支部肖书记家里。看着眼前这个四十多岁干练的女人,我惊诧于十几年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居然还是一位女书记。
圣人堂村是个不大的村落,全村163 户683 人。过去全村人守着200 多亩土地过日子,有一半家庭住着茅草房。上世纪80 年代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有一些村民不满足于贫穷和落后,主动外出务工,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村里真正大发展还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当时,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独特的自然景观,提出“ 旅游兴县”的战略,并作出了长远规划,投入巨资改善基础设施。圣人堂村正是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大打旅游牌。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才有今天的样子。
2003 年初,该村引进江西客商,投资400 万元开发了天堂峡谷漂流项目,如今已成为这里主要的旅游资源。峡谷漂流每年可接待游客3 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300 万元;2006 年,该村又投入500 万元,建成了5000 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和停车场,硬化村主要干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文化长廊;同时,村委会发动村民兴建高标准“农家乐”旅馆。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60 多家,每天可接待游客3000 人。该村还大搞旅游产品开发,将当地的天然野菜、大别三宝(茯苓、杜仲、天麻)进行深加工,向游客出售,还远销国内外。如今,圣人堂村的旅游产业已发展得如火如荼了。
从肖书记家出来已经10 点钟了。这时我留意着她家的房子。这是一幢四层的楼房,建筑面积在1200 平方米以上,是规模较大的“农家乐”旅馆。随行的朋友知道我的心意,悄悄告诉我书记家一年做旅游的大概收入。听完朋友的介绍,我大吃一惊,这里旅游的火爆程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走在村头宽阔的水泥路上,两边是整整齐齐的节能路灯。路上车水马龙,都是慕名而来看红叶的。等到我们赶到停车场,才看到这里壮观的场面。5000 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已经找不到一个车位了,30 多台省内外的大巴有序停放,更多的是自驾游客的私家车,早已经把停车场塞得满满的。好不容易在值勤警察的帮助下,在路边找到一个停车的位置,大家迫不及待拿着相机下车了。
沿着村头的文化长廊,我们随着人流到田畈间欣赏红叶。这红叶是一种叫乌桕树的叶子。乌桕树俗称木籽树,是一种经济林木,其果子成熟后可以榨油,过去一直是农民收入的来源。早年被农民大量间种在田埂上,其冠大叶密,夏天就像一把大伞矗立在田埂上,供农民劳作后在树下歇息。进入深秋后,气温变冷,其叶子由绿色变成红色、黄色,层层叠叠,蔚为壮观。田间到处是游人在拍照,想等一个好位置拍照,足足要挨上半个小时。
听旁边一位县摄影协会的同志讲,去年秋天的红叶节期间,到这里观赏红叶的游客超过了一万人,今年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了,其中很多是摄影爱好者。配上大别山背景的衬托,这里的田园风光被省城来的摄影家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沿着田边的石阶拾级而上,可见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清可见底,无忧无虑的鱼儿在水中闲逛。有顽皮的孩子不时捡起小石头丢进水中,激起鱼儿四处逃窜,引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朋友们介绍,这条小溪就是漂流的下游。可惜是深秋,加上枯水期,现在想漂流是不可能的了。围坐在田间小憩,欣赏着眼前的红叶,看着远处错落有致的小洋房,来行穿梭的人流,耳边爽朗的笑声,真让人有些陶醉了。
中午,我们就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农家乐”里吃吊锅。烤着蔸子火,品着天然的农家菜,听着当地民间艺术家唱的民歌,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说实话,与喧嚣的城市相比,这里游人如织、欢歌如潮,朴实的人们将文明、欢乐、祥和、富裕写在脸上,确有别样的情趣。难怪每年有那么多游人到这里来。
在回城的车上,看着急驶而过仍在赶往圣人堂看红叶的车流,我仔细品味着肖书记唱的旅游歌:春到这里暖融融,上山观赏映山红;夏到这里乐哈哈,峡谷漂流溅水花;秋到这里心头悦,情侣双双观红叶;冬到这里吃吊锅,边赏雪景边唱歌。好一个“春看百花秋看叶,夏天漂流冬赏雪”的生态旅游村!
回味着今天圣人堂村的所见所闻,我豁然开朗。改革开放后的圣人堂村,不正是中国千百万新农村的真实写照么?
今日散文7:栀子香溢远
文/王晓霞
今日上线,偶见一少时学伴QQ签名更改为:“满屋栀子香,醉倒了!”眼前随即浮现出一朵朵小小的洁白的花儿,恍惚间一股熟悉的幽香迎面拂来,沁入心脾,心中不禁感慨:又到一年栀子花开时!
栀子花,应季而开。每年初夏,麦收后的插秧时节,处处可见她的窈窕身姿,在我们乡下是最寻常、也是最受人们喜欢的花儿。不少人家堂前屋后,都栽有一棵栀子树,一米多高,葱绿的枝叶向四周扩张,未开花时像一个圆圆的绿球,茂密的绿叶中间挤满了一个又一个长长的椭圆形的花骨朵儿,有些略带害羞般的紧紧包裹着绿衣,还有些已迫不及待的先微微露出些白裙边儿,甚是惹眼。期待中,一夜醒来,阵阵幽香飘来,入鼻清爽,起身推门一看,万分惊喜,忽然间满眼雪白,栀子树上恰似“千树万树梨花开”,随风轻摇,香气四溢,环绕四周,如入仙境。走近它,凑上去,闭上眼,深吸一口,仿佛五脏六腑全被栀子幽香浸透,那样的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表。
虽说不该信手折花,只应静观欣赏,但我每年依旧会和幼时一样,折上几朵半开的栀子花,用一只小瓶装上些许清水,再将栀子花养在水中,放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想将她的幽香日夜据为己有。每天闲暇之余,静静看她一点一点绽放,卧室里便会环溢着淡淡的栀子香,那时的心情恬静而淡然,儿时的记忆便在香气中渐渐被勾起。小时候,栀子树多,花更常见,按照老家习俗,入夏便在蚊帐上、枕头边或夹着或放着几朵栀子花,不但美化环境,驱蚊效果也挺好。上学时,也在书包里放上一些,带到学校,课间举着相互炫耀。村子里,甚至一些妇女和小女孩的头上,也时常会用卡子夹上一两只,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四处招摇,经过你身边就会飘来一股香气。那时,栀子花的白色,在乡下人们的眼里,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了。
我想,今年,一定还要去折上几朵栀子花,放在我的枕边,随香入梦,让她的幽香溢满我遥远的记忆,让岁月的脚步不曾走远。
今日散文8:迎春花开
文/素波银涛
今日在公园散步,突然发现迎春花开了。顿时,一股春流来袭,思绪万千。
春寒料峭之际,迎春花开了,春天也就来了。也许就在昨夜,伴随着满天星晖,伴随着万家灯火。
迎春花,别名又叫小黄花、金腰带、黄梅,落叶灌木丛生。因其在百花之中最早开放,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明媚春天而得名。
相传,“迎春花”本是大禹的荆藤腰带,治水时送与了涂山的一位姑娘,相约治平洪水后再相聚。几年以后,洪水归海,人民安居,大禹回来找心爱的姑娘。可是,那姑娘却早已在对他的守望中化成了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了一起,她的血浸着荆藤,荆藤竟然变青、变嫩,发出了新的枝条。大禹上前呼唤着心爱的姑娘,泪水落到石像上,霎那间荆藤竟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儿。大禹为了纪念这位心爱的姑娘,就给这荆藤花起了个名子叫“迎春花”。
迎春花,穿越千年的时空,日夜诉说着她的思念、她的向往,她在痴痴的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我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在我国,迎春花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诗中均有记载。唐代“诗魔”白居易的《代迎春花召刘郎中》:“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宋代词人韩琦的《迎春》:“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十二钗中,有贾府二小姐名唤“迎春”,此女落落寡合,不喜与众钗黛为伍,颇类迎春花凌寒独开之禀性。看来,古人也并不嫌弃这并不起眼的迎春花,难怪我省鹤壁市已将其作为市花。
初春时节,迎春花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山涧沟壑,在田间地头,在道路侧旁,随处可见,绽放着一串串黄色的小花,如璀璨的星星缀满枝头,其间夹杂着嫩嫩的泛黄的花蕾,迎风摇曳,随风起舞。虽然没人浇水,没人施肥,可她还是凭着一种执着,突破严寒,划开积雪,一路开来。迎春花尽管没有牡丹之富贵,没有玫瑰之艳丽,没有梅花之清雅,没有月季之娇美,平平常常的颜色,简简单单的花形,不高傲,不娇贵,却能绽放美丽,吐露芳香,扮靓大地,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带给人间,让人们在春日最早的时间里感受到春的气息。
于是,在迎春花深情的呼唤下,春风来了,轻轻的,柔柔的,暖暖的;春雨来了,细细的,润润的,绵绵的;春燕也来了,双双的,剪剪的,啾啾的。
乍暖还寒时候,迎春花开了。那缕缕枝条仿佛祖国建设中的条条战线,朵朵花儿犹如条条战线上的各族人民,而那单一的黄黄花色不正是中华儿女信念如一的集中体现么?正是这些许许多多像迎春花一样的人们,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把最美丽的笑容绽放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妆扮着人间美好的春天。
迎春花开了,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春天还会远吗?
今日散文9:久违的阳光
文/之云作
今日晨起,数日未见的太阳终于露面了,几束强烈的阳光透过窗子直投进来,刺的眼睛都睁不开。是风吹散了雾霾吧,初冬的明媚阳光总是那么惹人怜,而在经历了连续几日的雾霾阴雪后再次看到阳光普照,心中的乌云也不知所踪,一下子豁朗了许多。
对于身在北方的人来说,近些年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雾霾了。已经记不清究竟始于何时,每到初冬便雾蒙蒙霾蒙蒙的,模糊了世界本来的颜色。人是感情动物,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在内心滋生出各种的小情绪。于是,每每看到污浊的空气中人们奋力前行,在心中总会禁不住生出些许阴郁。人都是喜欢光明和阳光的,即便是那些心底阴暗的人也是如此。但是,在雾霾的笼罩下,偏偏这偌大的古城放佛一下子成了离人泪,蒙蒙中不见对方的身影,只留下些许失落。
相比而言,还是天气的晴朗来的直接来的实在,不仅给人带来光明,还带来了平和喜悦的心情。站在高高的楼层上向西望去,是一片连绵的小山,清晰到甚至能看清石头的纹理。搬进新家一年多了,我第一次感觉满城的山是如此之近,也才发现原来窗外的景色是如此之美。就连市中心那座标志性的高层建筑也没有了往日穿云耸立般之仙境感,而是少女出浴般整个呈现在眼前,美不胜收。
“冰心一片佳人梦,远黛苍茫梦寂时,忆君知不知?”
佳人怀梦思念远方的郎君,梦醒时一片失落,却只能远黛深锁。古人写诗总喜欢将佳人之眉比作远黛,喻为眉之青青如远山之黛。殊不知远山也如佳人般,初见情郎难掩情丝却只远远望着羞于露面。在隔望人眼里留下的是形,是影,是远远望之美朦胧,虽不能细观其面,却也在思念下将其凝望千回。
趁着霾后这绝好的天气,我和妻儿一起走出家门去散步,来到许久不至的小公园。可能是刚刚入冬,眼下仍然残留着深秋的景象,树上树下也布满了金黄。风儿吹过,片片落叶离开树端飘落下来,虽然惨败,却不失一种柔情的美。每次接近大自然,最兴奋的要数儿子了。在满地金黄的落叶中小家伙来了兴致,提个塑料袋子四处捡拾着最大的落叶。在一蹲一起间凝固了时间,此时,于他而言这周围的一切全成了童话,世间的万物也全聚于那片“最大”的落叶中。我的思绪也随着那片片金黄飘进了梦幻世界,竟浑不知在这喧嚣的周遭中还有各种的不公与污浊。耳边也尽是麻雀成群的啁啾和妻儿的欢笑声……
由远而近踱来两位边走边聊的中年男子,他们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将我瞬时带回到这现实世界。我如梦般醒来,原来,自己只是沉浸在忧郁中太久了,若不是这霾后的晴朗,还真不知这世界仍是如此之美,这周遭的景致也并未因谁的愁闷而变得暗淡。只是这雾霾的力量着实可怕,不但能污染整个环境,还能侵蚀人的内心。很难得今日的晴空万里,在好心情下看景物,一切都透着清新,连衰败的草色在阳光映衬下也泛起了暖意。
儿子提着饱满的袋子仍时不时弯腰-站起,很庆幸在他小小的世界里没有愁云,想到这里我赶紧快步追了上去。
今日散文10:今日心有欲火,便燃烧
文/流云飞花
如一潭死水的人生会很空洞,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索性你若加点剩菜残羹,酵成一沟绿酒,恶气成性,流放万年。生命是这样,如若你觉得你什么都不是,最后你也就什么都不是。什么样的看法决定什么样的你,什么样的观点决定什么样的你,什么样的追求就决定什么样的你!人生几十年匆匆,红尘落寞处是几十载,成功辉煌处亦然几十载。清风不会伴孤月为你奏乐,落花不会劝流水为你停驻。逝去不可追,时间也。与其在繁华中自我消沉,不若带上理想在今日远航。
活在当下的我们?我们活在当下?是的,我们正活在当下。那么,如何让我们活得堂堂正正?如何让我们不是行尸走肉?这个问题是必须思考的!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尚未到来,只有今天才是上帝赋予我们最真实的礼物!即使如此,今天我们最真在哪里?今天我们又最实在哪里?是你在家吃完今天的三餐?是我在网吧看了一天的电影?还是他买了一部手机在那里沾沾自喜?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将今天度过,只是,当午夜十二点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你却在伤感,你还有太多的事没做,就在这样的伤感中,一个个今天就这样溜走。你是活的,可灵魂却死了!这样与低等动物何异?这样的日子只会让你会继续沉沦。没有灵魂便是行尸走肉,行走在灯红酒绿之中,不就是一具空壳吗?抑或就算将肉身寄托在繁华深处,留下的是一孤然的空虚。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的追求也会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不一样,发挥的价值也不同。有的人愿意做隐士,远离尘世,去寻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桃隐。只是小隐与世外,中隐于市井,大隐与官场,若真的有所追求,便不会有长期的挫败感,对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绝不会用隐士的生活去解决。有人愿意平淡,素行一生,平淡的人是有追求的人,是在一定的认知观之上,用平静的心去处理一切,只是很多人都会以为是在家无所求便是平淡,浑然不知,那是平庸。有的人自甘堕落,搅和人间,做社会上人间人怕的渣滓,这种人是最可悲,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总是狂傲地以为做尽坏事才显英雄本色。有的人尽心尽责,用一生的时间去做好每一件事,不畏艰险,不图回报,用自己的一生献给伟大的祖国。
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懂,没有谁从出身便知自己是高尚人或是低等人!我们在渐渐地成长中,会知道一个人该有怎样的追求,该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所以我们的认知观也会存在差异,就算是同一个家庭长大的两个孩子,观点想法也不同。所以不一样的追求决定你的人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会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记得有个朋友这样说她自己:“我以后最想要的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然后牵着爱人一起平淡生活。”当时我什么都不懂,只是以为她的追求很浪漫,我也想这样的追求。当有一天,我真正懂得,情感是一门人生的艰难课程,处理得当,便若春风,让人神怡,若不如意,使人断肠。我以为感情不能归结为一种重要追求,他只是满足物质上的需要之后,一种精神上的释放。真正的追求,是有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分析自己,然后决定的方向。
只有需要衣服的人才知道这个冬天是冷的,只有试过的鞋子才知道是否合脚,只有有理想的人才会知道追求的过程,只有追求过的人才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须得有追求,自己心灵深处最有意义的呐喊。
有一位哲人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今天是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