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坚守的文章(精选9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坚守的文章1:在单纯中坚守爱情
文/龚志华
爱情,一个古老和永恒的话题。爱情如水,它沐浴古往今来爱情男女最原始最自然的情感,因为爱情,人类才如此生生不息。
当面对人世的生、老、病、死、贫穷和富贵,人们是否有真正的爱情?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古有孟姜女寻夫哭倒万里长城的凄凉爱情故事,神话里有牛郎织女每年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栖双飞的爱情故事;在西方也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纯洁爱情其实大量存在,甚至不乏经典的爱情故事时时在上演。那么,真正的爱情,可以借用教堂婚礼中牧师对新郎新娘说的这段话:“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将毫无保留地爱她(他),对她(他)忠诚直到永远。”如果践行了这种誓言,无疑是真正的爱情了。
然而,当爱情真正面对人生中不期而至的厄运或变化,譬如原本深爱的人病了、穷了、老了,你是否还一如既往地爱他(她),愿意为对方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才是对真爱的重要考验。有些人在面对爱人遭受的厄运或容颜渐老的现实,他们选择的却是新欢,是对应有的责任的逃避和放手。但也有人毫不犹豫地选择责任和担当,与深爱的人一起患难与共,相互搀扶,相守终老。
其实,真正的爱情是单纯的。一如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他们的爱情单纯得只需要一个美丽的眼神,只需要一次阳光下青草地上的依偎,只需要一张廉价的电影票,只需要一个可口的冰激淋。诸如此类的单纯爱情的需求,足以证明人世的爱情,越单纯就会觉得越幸福。
其实,像罗密欧朱丽叶们的爱情,孟姜女万喜良们的爱情,梁山伯祝英台们的爱情,以及其他所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单纯的。因此,笔者认为爱情如果失去了单纯的动机,就不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虚伪的爱情。现实社会中许多人的爱情,需要建立在房子、位子、票子、车子等物质条件之上,如拜金女们就大胆提出“嫁人就嫁黄世仁,黄世仁有钱。”这根本就不是爱情,而是粗俗和低贱的欲望。当爱情与世俗物欲联姻,只有爱没有情的婚姻自然难以长久,经不起任何一点风雨的袭击。
对爱情的试金石,便是人们从爱情中获得的幸福感。单纯的人,他们索取得少,付出得多,毫无保留地爱着对方,快乐着对方的快乐,忧伤着对方的忧伤,在爱情的甜蜜小巢里营造着简单而长久的幸福与快乐。而在爱情与婚姻世界里总觉得不幸的人,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欲壑难填,这岂有幸福可言!
让爱情变得单纯些,爱情不是物质的,而应是精神的。当爱一个人时,就用心装着他(她),哪怕对方只能给你一块面包,一束玫瑰,一件小礼物,你却因内心有爱,所以你就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和满足。
最美的容貌都会慢慢变老,最多的财富都如过眼烟云,最高的权位都会成为过去。爱情不是交换,更不是买卖。爱情,是年轻时的浪漫和温存,是年老时的相伴与依存;爱情,也是相处时的体贴和照顾,是分离时的牵挂和思念。
在单纯中坚守爱情,无论生、老、病、死、贫穷还是富贵。真正和爱情其实就这么简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
关于坚守的文章2:坚守宁静,热爱生活
文/墨海顽石
自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用“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以自勉之后,现代许多人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细细品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觉得名利乃身外之物,追求乃进步的阶梯,宁静乃心灵和精神的一种高尚境界。
青春如春水,生活如大海,烦恼如巨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烦恼,我们的内心时时承受着各种惊涛骇浪的冲击。我们追求不懈,但梦想和现实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我们热爱生活,渴望幸福。我们希望达到一个心理平衡、心灵宁静、不断追求、不断创造、不断获得快乐的心路历程和内心愿景。宁静是一种心态,宁静是一种境界,宁静是一种修养,宁静是一种品德。只有坚守宁静,甘于寂寞,不计名利,宠辱不惊,才能真正开拓进取,稳步前进,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生活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壮丽画卷。这里既有广袤的天空、灿烂的阳光,也有低沉的乌云、凄厉的风雨;既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空间,也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昨日登峰造极、今日灰飞烟灭的人间炼狱;既有辽阔的草原、肥美的牛羊,也有无边的沙漠、荒芜的原野;既有初升的朝阳、盛开的鲜花,也有痛苦的眼泪和漫漫长夜;既有如诗如画的春天,也有滴水成冰的严冬……生活里时时有激情与梦想,生活里处处有恶风和浊浪。
面对生活,我们必须有所抉择。是迎着狂风暴雨知难而进,还是面对凄雨腥风逆来顺受,取决于我们内心的精神和毅力。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带给我们的许多自然的和人为的恶劣因素,但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态。我们可以强化我们的意志,积极地开拓进取,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和梦想。而在实现理想和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守宁静,热爱生活。
坚守宁静并不是逆来顺受。面对逆境,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才能宁静;面对豪强,保持勇敢、坚持奋斗才能安宁。因此,坚守宁静也是一种力量的显示,坚守宁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坚守宁静也是一种战胜邪恶的精神。
坚守宁静也不是自甘堕落、自甘平庸。生活中有许多的诱惑需要我们去抵制,生活中有许多的烦恼需要我们去战胜。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我们心灵里会有一种斗争。这种斗争要取得胜利,我们首先就必须战胜自己。把自己软弱的、懒惰的甚至是邪恶的东西丢弃,而坚持追求正义和高尚,才能摆脱堕落和平庸,才能显示出行为的伟大、情操的高尚、感情的纯正。
坚守宁静,必须乐观自信。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有许多的失败、痛苦和不如意。在得意时保持冷静不容易,在失意时保持乐观自信更加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在胜利时泼点冷水,让自己保持清醒;在失败时给自己的理想增加点热情,给梦想安上翅膀,真正地放飞自己。只有乐观自信,才能坚守宁静。否则不是在得意时跌入深渊,就是在失意时陷入地狱。
坚守宁静也是一种修养和品德。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没有经历过失败考验的人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成功;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很难懂得感情的珍贵;没有宽阔胸怀的人,很难理解什么叫真正的修养和品德。不计名利,宠辱不惊,甘于寂寞,坚守宁静是一种热爱生活、尊重别人、理解生活的高远境界,也是看透人生、驾驭心灵的野马的一种精神能力,是一种对物欲和拜金主义的洒脱,也是历经坎坷沉浮、坚持不懈追求的一种意志和毅力。我们热爱生活,同时要坚守宁静。
关于坚守的文章3:甜之源
文/清水
13年的坚守,他们将小山浓缩成一滴香浓的蜜……
城市近郊的一座小山脚下,一户职业养蜂人家,门前小溪汩汩流着山上淌下的清泉,水边生长着茂盛的野芹……即使在冬日,这里也直销蜂蜜、蜂胶、花粉、蜂王浆等各类蜂产品。江淮地区的冬日哪儿有蜜可采,那么点大的山,又哪里有那么多花儿?莫不是搭座帐篷、搬几箱蜂箱做噱头,从别处弄来蜂蜜在此贩卖?
与养蜂人交谈得知,从联产承包那年起,他就进入了养蜂这行,1998年来到这座城市中央的一处公园,嫌嘈杂,2002年一家人又搬到了小山脚下,安营扎寨。多年来,养蜂人以此为圆心,一家人“人不离蜂、蜂不离花,追花夺蜜”,带着蜜蜂追逐“花源”,再通过如今发达的物流将花蜜运回这座小山脚下。小屋不惹眼,却像是指挥全国花事的大本营。
每个地方的花期大约是20多天,有的地方多种花次第开放,养蜂人要待上两个月。冬天去云南、广西、福建、四川,酿出龙眼蜜、枇杷蜜……夏天前往内蒙古、山东、吉林、辽宁,收获枣花蜜、荞麦花蜜……“龙眼蜜是福建的,我儿媳妇就是福建的;枣花蜜产自山东,乐陵小枣,你知道吧?荞麦花蜜,只有吉林那疙瘩有荞麦花开……”养蜂人说。
养蜂人一头扎进深山老林,没有电视电话,没有水电,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年轻人很少愿意干这行。早先是养蜂人带着老伴放蜂,如今四个子女长大,除了大儿子在这座城市的政府机关工作,其他几个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加入了“牧蜂人”队伍。
不管在什么地方,养蜂人都是呆在郊外,看蜜蜂采蜜,然后忙着收集和制作。白天辛苦晚上睡得死,有一回在山东,夜间蜂箱被盗,最后报警才破的案。
“蜜蜂把蜜采来放进蜜囊,一旦蜜囊满了就可以倒出来,只要经过过滤就可以直接食用。”老板的女儿说,她家的蜂蜜大都是如此制作的。
一个小伙子带着女友,山上游玩下来,装模作样要品尝一下真假,老板娘随手拿出一大把小勺,递给他一把,从大桶里舀一小勺,小伙儿咂咂,半信半疑。老板娘说:“有些公司看蜂蜜里缺什么就补充什么,检查也合格,可吃起来就不是那本真的味儿了。”来这儿买蜂产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老主顾居多。我说有桂花蜜吗,老板娘说,桂花好闻,却没有多少花粉可采,说桂花蜜那都是骗人的。还有的卖玫瑰花蜜,玫瑰花开的时候,人还穿着大棉袄,蜜蜂哪起得来?油菜花花事盛,可品质不好,只能做花粉,雨天、冬天喂食蜜蜂。
除了买蜂蜜的顾客,还有一群专门来此寻求蜂疗的人。“来我这进行蜂疗的人一直不断,只要他们有这个需要,一律免费。”
养蜂人一家在这座城市买了房,每年春节,全家在这座城市团聚,之后一家人分为东西两条线路,追寻着春的脚步,先行南下,再一路向北。每年中,如候鸟一样南北辗转,每个地方都有他们放蜂采蜜。独有小山脚下这一车蜜蜂属于“不动产”,常年驻扎在山下,采集着小山附近的各种野花,酿着这座城市本土的花蜜。
洋槐蜜是一级蜂蜜,每年5月,当小山上大片的洋槐花开,养蜂人和他的蜜蜂们就要开始忙碌了。养蜂人看中的正是小山上的洋槐花,和这片都市里难得的闹中取静。13年的坚守,他们将小山浓缩成一滴香浓的蜜。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足以养家糊口。而养蜂人酿自己的蜜,让一家人甜蜜生活的同时,还能丰他人之果,实在是这世上最完美的生活方式了。
关于坚守的文章4:严冬里的坚守
文/菊心
有几年冬天,工作之余,我都会在街头摆摊,卖手套袜子耳暖口罩之类的小商品。
那一年是个暖冬,每当看到太阳灿烂的笑脸,母亲都会愁眉不展。我知道,她是为我担心,两个上学的孩子,两位老人,我们租住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天气不冷,我们摊位上的商品就卖不动。
那一天,天突然就冷了下来,西北风刀子一样呼呼地刮着。母亲赶紧把货物拿出去摆在菜市场门口。没有几个人光顾我们的摊位,大家都忙着买菜割肉回家做午饭。她在寒风中冻了几个小时也只好收摊回家。
午饭后,我把货物摆在路口,那些吃完午饭的人们陆陆续续出来了,路过我的摊位,都会停下来挑一些需要的保暖用品。两点钟,我去上班,母亲接手我的摊位,这时候天上零零散散飘起了雪花。冬日的天,总是黑得特别快,我下班去替换守摊的母亲时,她特别开心,说:“快瞧瞧,我一下午卖了二百多块钱……”
风停了,雪却越下越大,由于气温低,落下来的雪不容易融化,很快就白茫茫一片了,晚上,我把摊位移到了超市门口,借着超市门口的灯光坚守着我的摊位。雪不隔行人,人们对雪的到来都是充满期待与欢喜的,人们走出家门,超市里也是熙熙攘攘,从超市里出来的人不断地光顾我的小摊,挑一副漂亮的耳暖、拿一双保暖的手套,口罩、袜子、绒线帽……厚厚的羽绒服上落满了雪花,一条旧床单搭在货物上,来了顾客我就从落满雪花的货物堆中扒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拍去上面的雪花。
没有顾客的时候,我就把手拢到袖子里,在雪地里来回走动跺脚,以驱散寒冷……
日子长长短短,酸酸甜甜,迎着困难坚持着、行走着……多年以后,回望岁月,我终于明白,正是那些苦难和坎坷,让我的内心成长起来,丰盈起来……
关于坚守的文章5:坚守梦想 心怀希望
文/史琳菲
偶然,在一个角落里找到自己豆蔻年华里写的一本小诗集,很虔诚地翻阅着那曾经的美丽,诗句虽略显幼稚却不失真挚,虽拘谨也不乏浪漫。品读着自己曾经的心灵小语,突然间有些不敢面对自己了。
多少年来,不再有梦想,不再有希翼,不再向往,不再追求,早就习惯了安于现状,甚至还可以对自己的颓废理直气壮!这还是我吗?我曾经的理想呢?我曾经的追求呢?那些年少时的狂妄,那些曾经的豪言壮语,都跑哪儿去了?我豁然明白,那个年少时的梦想早已被自己丢弃在某个角落里,就如同这本小小的诗集一样。我甚至会编一些幼稚的谎言来欺骗自己,以便给自己的自甘颓废寻找借口!这十多年来,我输给了自己!
在少年时代,我就有一个当浪漫诗人的梦想,所以对抒情诗词是情有独钟,每每读着那些优美的诗句,就会幻想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像诗人的那样,被人喜爱。然而,当远离了学校,当繁重的工作疲惫了身心,我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品读那些喜爱的诗句了。直到后来结了婚,有了孩子,过着循规蹈矩平凡的日子。那个绝美的梦,便在琐碎生活的撞击声中破碎,曾经的憧憬,曾经的豪情,也就被自己深深地埋葬。
这么多年都在碌碌无为中度过,在熙熙攘攘中迷失。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初我可以选择,如果有人可以一直给我鼓励,或许我的人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可如今的我终于明白,任何外在的干扰都不应该成为自己怨天尤人的理由,生活中的磨难更不应该成为我追逐梦想的绊脚石。
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挑战自我的自甘平庸,把苦难当成动力。我应该从现在奋起,把自己的心交给希望,而不是过去。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这正是命运对我的考验,我为什么不可以把生活中的经历也看成是我人生的一种财富?记得朋友曾对我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错,如果没有曾经的经历,也不会有我今天的生活感悟,这样来看,我是不是也应该感谢这种磨难?庆幸这种经历呢?
人,总是会在矛盾中挣扎,在痛苦中抉择,有笑有泪,有取有舍,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不管事态怎么改变,其实主宰命运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不管是心有所向,还是迫不得已,那都是你自己的抉择,怨不得任何人。这个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自己不想着超越,没人帮得了你。
因此,我不管自己能不能成功,结果已不再重要,我更注重那一路走过的路程。我会在其中领略每一次进步的喜悦,体会每一个超越的欣慰,即便是其中不乏艰难与失望,能在坎坷中完善,在困难中成熟,苦也不失是一种快乐。
人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你的心里总要有个念想儿,你得为自己的梦想去奔,即便是到头来真的只是个梦想,至少你美丽了整个追逐的过程。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梦,哪怕是再多的苦难,我一样渴望体会,乐意承受!
关于坚守的文章6:夏日池塘的坚守
文/华子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夏天,农村男孩子的消暑时光,大多在村里的小池塘里度过。
那时的我十一二岁,经常和村里的同龄伙伴们,一有空就往池塘里跳。大人们千交代万交代,不让我们去池塘里洗澡(游泳),可我们总是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偷偷跑出去洗澡。
村东还有个比较大的池塘,紧靠黄河大堤,是黄河发大水时冲积形成的,水面很大,淤泥很深,深不可测。大人们会在那里洗澡纳凉,也有胆大的孩子到那里游泳。
一天中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本家一个侄儿一头扎进池塘的淤泥里,再也没有出来……一个半大小子说没就没了,父母抱着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全村的人都在流泪,知情的人都在叹息。一位七十来岁、叫财的本家哥哥痛心地站了出来,说:“从今往后,每天中午我到池塘边看着,谁家孩子敢来洗澡,我可要狠狠地打。”
此后的每年夏天,财哥每天从十一点到下午三四点钟,都到池塘边看着。特别是暑假期间,更是特别注意,无论天多热他都从不间断。累了,他拉一条席子铺在旁边的桥底下躺一会儿,睁着眼不敢睡着。谁家孩子来了,他又吵又骂,拎起棍子就打,回去还要告诉他的大人……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在本村的小渠沟、小塘窝里玩。他在大池塘边,一坚守就是十二年,直到慢慢老去。
关于坚守的文章7:一个人要坚守的四个底线
文/月月
一、再难,不能坑朋友
人生在世,很多东西都不必计较,但诚信绝不可无。
一个人,只有守住诚信的底线,才能守住做人的根本,也才能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之间。
讲诚信的人,不会背弃别人,在他们的心中,良心比金贵,人品重如山。
而没底线之人,恰恰相反。
只要利于自己,他们可以背叛任何人,哪怕是最好的朋友,都可以肆意伤害。
就像一则寓言故事里讲的那样:驴子与狐狸本是亲密好友,他们商量着一起去打猎。谁知途中遇到了老虎,狐狸见大事不妙,立即跑到老虎面前,许诺把驴子献给它,只求让自己免于危险。
老虎答应了。
于是狐狸便引诱自己的朋友掉进了一个陷阱里,此时,老虎见驴子已经是囊中之物,扭头便把狐狸抓住吃了,然后再去吃驴子。
由此可见,算计朋友,其实是在摧毁自己的后路;伤害朋友,就等于是在刁难自己。
与其为一时之利而苦思心计,不如凭一颗真诚之心处世,与人为善,认真做事,为自己累积一个良好的口碑。
二、再久,不能忘恩情
做人,贵在有一颗感恩的心。
落魄时,不忘雪中送炭之人;失意时,不忘贴心陪伴之人;成功时,不忘一路指引之人。
一位94岁的老师不慎摔了一跤,腰部骨折,只能卧床休养。
他曾经教过的七位学生,主动排班照顾,每天花2小时往返护理院,陪他聊天、下棋。
哪怕这七个学生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3岁,他们依旧风雨无阻地前来陪伴恩师。
50多年前的谆谆教诲,刻在了学生的心里,优秀的教师,教出了感恩的学生。
正如《诗经》所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人这一辈子,再久都不能忘了曾经的恩情。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他人恩惠,必然永记心间。
这是一个人做人的原则,更是为人处世之道。
懂得知恩图报,人生必然收获幸福。
三、再苦,不能丢骨气
古语有言:“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做人,应以志气为先,不能因为地位、身份的不同就改变志向。
如果守不住,便如那路边野草一般,没有骨气,随风飘摇。但若守住了,就有一种气势,腐蚀近不了身、诱惑入不了心。
人有志,竹有节。
生而为人,再苦再累,都不能丢了自身的志气与骨气。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做人,凭的就是一身骨气!
自己不卑不亢,别人才不会看轻,这是原则,更是底气。
四、再累,不能耍心机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一些投机取巧之人。
他们明面上埋头苦干,背地里却敷衍了事,因为害怕吃苦,总想着走捷径,觉得自己可以靠运气、靠耍小聪明获得成功。
殊不知,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人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容不得半点虚假。
越是急功近利、偷奸耍滑,就越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还会失去原本拥有的。
做人,只有守住基本底线,踏实做人、勤勉做事,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让自己生活在踏实的心态中,则真理可明,功业可就。
少一些投机,多一些努力,是生活快乐永恒不变的法则。
人这一辈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内心一定要有所权衡。
生活再难,不能坑骗朋友;时间再久,不能忘记恩人;日子再苦,不能丢了骨气;工作再累,不能投机耍滑。
唯有守好初心,不丢底线,日子才会踏实可爱,自己才能幸福心安。
关于坚守的文章8:坚守梦想,活出希望
文/一季缤纷
偶然的,在一个角落里找到自己昔日写的一本小诗集,很虔诚的翻阅着那曾经的美丽,诗句虽略显幼稚却不失真挚,虽拘谨也不乏浪漫。品读着自己曾经的心灵小语,突然间有些不敢面对自己了。
多少年来,不再有梦想,不再有希翼,不再向往不再追求,早就习惯了安于现状,甚至还可以对自己的颓废理直气壮!这还是我吗?我曾经的理想呢?我曾经的追求呢?那些年少时的狂妄,那些曾经的豪言壮语,都跑哪儿去了呢?我豁然明白,那个年少时的梦想早已被自己丢弃在某个角落里,就如同这本小小的诗集一样。我甚至会编一些幼稚的谎言来欺骗自己,以便给自己的自甘颓废寻找借口!这十多年来,我输给了自己!
在少年时代,我就有一个当诗人的梦想,所以对汪国真是情有独钟,光他的诗我就抄了好几大本,每每读着那些优美的诗句,就会幻想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像他的那样,被人喜爱。然而,当远离了学校,当繁重的农活疲惫了身心,我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品读那些喜爱的诗句了。直到后来结了婚,有了孩子,也就顺理成章的做起了家庭主妇,过着循规蹈矩的平凡的日子。那个绝美的梦,便在锅碗瓢勺的撞击声中破碎了,曾经的憧憬,曾经的豪情,也就被自己深深地埋葬了。
这么多年都在碌碌无为中颓废,在熙熙攘攘中迷失,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初我可以坚持,如果有人可以一直给我鼓励,或许我的人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可如今的我终于明白,任何外在的干扰都不应该成为自己怨天尤人的理由,生活中的磨难更不应该成为我追逐梦想的绊脚石。
从此,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挑战自我的自甘平庸,把苦难当成动力。我应该从现在奋起,把自己的心交给希望,而不是过去。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这正是命运对我的考验,我为什么不可以把生活中的经历也看成是我人生的一种财富?记得朋友曾对我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错,如果没有曾经的经历,也不会有我今天的生活感悟,这样来看,我是不是也应该感谢这种磨难?庆幸这种经历呢?
人,总是会在矛盾中挣扎,在痛苦中抉择,有笑有泪,有取有舍,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不管事态怎么改变,其实主宰命运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不管是心有所向,还是迫不得已,那都是你自己的抉择,怨不得任何人。这个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自己不想着超越,没人帮得了你。
因此,我不管自己能不能成功,结果已不再重要,我更注重那一路走过的路程,我会在其中领略每一次进步的喜悦,体会每一个超越的欣慰,即便是其中不乏艰难与失望,能在坎坷中完善,在困难中成熟,苦也不失是一种快乐。
人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你的心里得有个念想儿,你得为自己的梦想去奔,即便是到头来真的只是个梦想,至少你美丽了整个追逐的过程。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梦,哪怕是再多的苦难,我一样渴望体会,乐意承受!
关于坚守的文章9:绿色的坚守
文/路来森
他居住在两间小屋里,小屋盖在一片树林里。他守的是那一片树林。
他还记得,第一年里,刚栽下的小树,是那样的纤弱。孤俏的一根树干,疏疏地缀着几片树叶,生命如婴儿般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一场风雨过后,他总要循着林地查巡几圈,刮歪的,扶正;吹倒的,搀起;培根固本,认真地呵护着每一棵小树。那一段时间,他心中似乎什么也不想,只想着他眼前的小树,想着怎样使每一棵小树成活下去,然后成长为一棵棵大树,这块土地,成为一片郁郁的森林。
那一年里,树尚小,他就在树隙里种上了豆,豆是黄豆,耐涝。因为是春天种下的,所以秋后的黄豆籽粒格外饱满。中午,他坐在茅屋前的空场上、凉棚下,在喝水。水是白开水,但他喜欢。许多人都喜欢饮茶,可他不喜欢;许多人都喜欢抽烟,他也不喜欢;他就喜欢喝白开水,他觉得这才叫喝水,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这才是“水”。他一口一口地喝着,那样舒缓,那样自然,那样自在。喝着,喝着,寂静的中午,他就听到黄豆爆裂的剥剥的脆响,他觉得,这种豆裂声是豆子的一种喜悦的表达,这种喜悦也深深地感染了他,他的脸上就绽满了幸福和欢愉。
也许,只是过了三四年,树就长大了。每一棵树上都分出了许多树杈,枝叶婆娑,密密匝匝,荫荫地遮着地面,整个的一块土地已完全被树荫遮蔽了。他的小屋也被遮在了树荫里,他不用再搭凉棚,中午的地面上,漏下的只是一些斑驳细碎的光影。地,不能再种了,他已完全无事可做,他只是呆在小屋里,或者坐在斑驳的光影里,在与树的对望中坚守。
守着一片树林,守着一块土地,守着一份绿色的愿望。
有时,他会蹲在那儿,陷入一种冥想,怀想一些季节里的事情,他这样年龄的人,通常是会对季节非常敏感的。比如,秋天到来的时候,他却会经常想到春天。在春天里,他曾多次观察杨树生命萌发的整个过程。经冬的杨树,起初是那样的干燥和生硬,硬生生地挺在初春的寒冷里。可是,几阵春风之后,杨树的枝干就泛出一种淡淡的绿,随之,枝头就萌出圆圆的叶苞,叶苞伸展,就抽出了绒绒的紫红色的穗,绒穗坠落,杨树就涨满了铺天盖地的绿。这个过程,使他感到欣悦和激奋,那一段时间,他的情绪总是饱满的,他在林子里走动的次数更多了,他会不时地停下来,用手抚摸一下青葱的树干,他好像是想努力使自己的身体吸收树干的力量,或者说是去汲取春天的力量。也许真的就是这样,人与自然是相通的,当自然复苏的时候,人也会跟着去复苏,至少会产生一种复苏的情绪或愿望。
夏天里,夏天里他就没有这种感觉。夏天的土地随着季节发酵着,树林浓翠欲滴,绿得亢奋,绿得热烈,还有鸟儿在林中鸣啭,所有的生机仿佛都足以让人激奋,可他,却显得异常宁静。树木已经成才,碧荫之下,土地显得异常的厚重,纵使风疾雨骤,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听到的也只如涛声暗涌,所有的急躁和疯狂都已为成材的树木遮蔽了。一个人的夜晚,虽然有时有点孤独,但却有一种独特的宁静的幽密,他能以自己的方式去享受。有时他会睡得很早,静静地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静听周围的一切。听树叶的窃窃私语,听风从林间悄然淌过,听树梢阵阵的蝉鸣,听附近一口水井里发出的蛙鼓,他甚至想象得出那些青蛙是怎样坐在井底,仰首望天的。中天的月亮,透过树间的缝隙,把细碎的月光洒在地面上,疏落如残雪。这时,他的心也会斑驳在地面上,有一种静谧而麻碎的感觉,他感到一种生命的简单,其实,有一片月光就够了,生命还奢求什么呢?一片月光,就足以照亮你灵魂中的一切,伴着你行走在人生的光明里。他想的就是这样单纯、这样幼稚,好像自己还很年轻,人生的路还能走很远。
可是,他又不能不承认,他的确是老了。近十年的守候,使他从六十多岁迈向了七十多岁,他的步履开始蹒跚。
树已成材,人渐衰老,人的记忆是否也刻进了树的年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