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绿色的散文(精选10篇),此文由多美网整理,欢迎收藏与分享。

关于绿色的散文1:绿色的眷恋和传承

文/高旭洲

记忆中的大山虽大,但除了杂灌木和松树之外,天堂村杉木不是很多,只有祖父兴建的大口林场有几片上千亩的杉树幼林。那是祖父和林场场员植树管护的结晶。祖父上山建林场时年过半百,1957年建林场,直到我参加工作的1977年,祖父二十年如一日坚守林场,连春节也不回家。1971年,当时的县委书记步行十几个小时,从石头嘴镇到天堂村大口林场,在林场住了三个晚上。看到大家造的杉树林大片成材,林场人却以天为帐,以地当床,以石头做桌椅的艰苦生活,他非常感动。

从1971年起,随着成片杉树的成材,密林中有多少觊觎的眼睛在注视,祖父几次差点为护林献出了生命。1972年,祖父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湖北日报曾刊载《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文章,讲述祖父护林植绿的先进事迹。祖父73岁时,在一次护林过程中不幸摔倒中风,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念念不忘林场森林。祖父去世后,父亲继承祖父的遗愿,一直坚持造林护绿。

高中毕业时,我放弃了高考机会,毫不犹豫地到林业局参加工作,长期到乡镇、村组指导林业生产,指导造林育苗。1988年,我被调到山林最大的张家嘴乡任林业站长,一干就是26年。我始终坚持在林业基层第一线,以祖父为榜样,以父亲为楷模,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绿色事业。

绿色,就像我的青春,纯真而诚挚,温柔而宁静。只有热爱绿色的人,才能真正读懂朱自清笔下美丽动人的绿韵;只有心中有绿的人,才能远离喧嚣和浮躁,心灵和大自然水乳交融。

绿色象征着生命,绿色的生态演绎生命的延续。我要像祖父、父亲一样永远钟情于绿色,珍惜绿色生命,珍爱绿色环境,用微薄之力扞卫绿色,让绿色在生命中延续眷恋和传承。

最初钟情于绿色,是因为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滋长着我对绿色的眷恋。

从小生活在大别山中,身处草木、花朵、鸟兽虫鸣萦绕的山垸里,耳濡目染绿色的清新,花朵绽放美丽的烂漫,心灵沐浴山泉的清澈,胸怀荡漾溪水的撒欢。童年的岁月渗透厚重的大山,有太多的给予和收获。

我的家乡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下,这个叫小溪冲的山垸,给了我童年的全部欢乐和梦想。假如不是生活在纯朴的小山村里,我不能想象家大口阔的日子,父母又怎能抚养我们兄弟姐妹七人长大。

大山盛产野李子、野樱桃、桃子、板栗、山楂、猕猴桃、桑葚、野草莓,野葡萄等,几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果实。还有些果实,像桐籽、木梓、栎橡籽等,虽然不能吃,但我们读书的纸笔和学费,以及心爱的糖果和玩具,都是靠它们来换取。

关于绿色的散文2:记忆里的那片绿意

文/碧荷清梦

我比较偏爱绿色,因为清新自然的绿焕发着生机,充盈着亮丽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与遐想。独自徜徉在那片轻灵的碧意里,会忘记尘世的一切繁杂,心灵亦会感触到一份纯然的静谧。喜欢绿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曾有过一方绿色的土地伴我度过一段最艰难的时光,而且它磨练了我的心志,并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那片浓浓的绿意已成为一道风景永久地刻录于我的记忆深处,任岁月的长河荡漾,也无法淡去-----

记得那年应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时期,工作了几年的单位精简机构,我被迫下岗。随之各种厄运纷之沓来,家庭与经济同时面临了危机。由于种种原因,找工作也成了难题。面对这惨淡的人生一向娇弱的我不知如何应对。好长一段时间,阴云笼罩了我的一切,痛苦、失落、无奈,各种情绪纠结着我,无法释怀。甚至后来,我封闭了自己,不愿意出门,不愿意与人交流。终日抑郁闷倦,心好似沉入了大海,看不到生活的方向,感觉到周围茫然一片。

在家不远有一处被人遗弃的荒芜了很久的小菜园。我经常到那里去散步。里面荆棘密布,杂草丛生,但那在凄清冷落中仍然萌生出的油油绿意,会使我感到亲切与清宁。久之我便对那片菜园产生了感情,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宿命”吧。有一天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就让这片菜园就此荒芜下去呢?我何不利用自己的闲暇时刻让这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再次结满果实呢?

当时,很惊诧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对种菜的知识一无所知。也许是被小菜园依然顽强的生命力而打动,也许是因为想证实一下自己的原因,我真的行动起来,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拔光了里面所有的杂草。再看自己那双娇嫩的双手已磨起了血泡,胳膊与腿上也满是划伤的口子。但这些许的苦涩更坚定了我的决心,因为我终于不再颓废下去,正在用自己的双手为这片土地也为自己开垦着一片希望。

得助于一位大爷的指导,我买来种子,然后松土、施肥、播种、浇水,火辣辣的烈日炙晒和晚间的蚊虫叮咬是我一生中所没有经受过的,但那种劳作中的充实感已涤彻了所有的疲累与艰辛。快乐充斥着那段日子,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种菜上,突然觉得天变得明朗起来,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美好。慢慢地,我播下的种子终于开始发芽,那充满生机的嫩芽,伸展腰身破土而出,向大地展示着它不屈的性格与盎然的生命。

之后,我每天都要早早起来看看那幼苗的长势,是否需要浇水,是否需要施肥,是否有杂草妨碍它的生长。我精心培育着这幼小的生命,就像在认真呵护着自己的幼儿。慢慢地幼苗开始成长,慢慢地它变成了郁郁葱葱的一片,最后,惊喜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那片翠色欲滴的枝头叶间,挂满了长长的丝瓜、紫色的茄子、尖尖的辣椒、嫩绿的豆角----此外还有韭菜、大葱长的也十分可人。好一片繁荣景象。美丽的小菜园再也不是像以往一样,静立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萧条一片了。而正用它满园的丰收之景证实着它自身的价值与生命的精彩。

看着这一切,我的视线有点朦胧,那是深深的感动。感动于面前的这片绿意,感动于这来之不易的收获。我终于种出了生命中的第一畦菜园。我以自己的努力不仅拯救了一片荒芜,更从此寻回了一个曾陷入迷茫的自我,证实了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我看着已被太阳灼黑的皮肤,还有磨起茧子的双手,感触到:我不再是娇弱的温室的花朵受不得重创,也同样有着足够的意志去搏击生活给我带来的厄运。“莫因一叶障世界”,生活不相信眼泪,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不久后,我找到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在一个商场上班。很快便适应了那里的环境,双手接递,笑脸相迎。不到半年我被提升到中层管理。后来由于某种变迁,我便自己创立了事业,拥有了一家自己的连锁店。在这期间,我每遇挫折时,都会想到那片油油的绿色,想到那段难忘的经历,告诫自己那么艰难的时刻我都过来了,还怕什么?告诫自己,只有风雨的历练,才会打造出完美的人生;告诫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窗外的风景会依然灿烂美好。

世路坎坷众多无奈与困惑会随时暗淡我的路途,但是我坚信:只要心中亮起一盏不灭的灯,就不会惧怕黑暗;只要心怀一缕阳光,就会驱散所有的阴霾。

又一个春季到了,田野再次遍及了绿意。我又开始了起程,行囊里已装满了“撒播的种子,”以便在何种境地,都会使自己的周围“生机盎然,绿意葱茏”----

关于绿色的散文3:叶落无痕

文/九九浅

当绿色逐渐隐去它的苍翠,凝缩成一粒粒暗黄的斑点,往日盛夏的繁茂终已成为昨日奢侈的回忆,她就这样长长地一声叹息,而后果断又不舍地扯断最后一根细细的纤维。秋天的风总是夹杂着些许凛冽刺骨的感觉。离开的瞬间,没有了大树的牵抚她蓦地打了一个瑟瑟的寒噤。秋风说,不要害怕,很快你就会进入大地的怀抱,舒舒服服地做着长长的美梦。她的嘴角略过一丝笑意,淡淡的,继而便消失无痕,也许吧,她想,这就是落叶最终的归宿。她又深深地望了一眼那颗硕大的梧桐,极力地想要记住它的每一道纹路,深深地刻印在记忆中,她也着实感觉到身体在缓慢地下落,一种恐惧和无奈感不时地袭来,迷茫也是有的,就像失足于悬崖边的旅人,渴望抓住一棵救命的小草,但想像终究是枉然,一切现实都在继续着,它不会因你的想象而定格甚至改变。

憧憬就像是一滴毒液,用美好来装饰它的面容,渴望越大,它就像癌细胞一般不断地扩增继而撑破那一层薄如蝉翼的修饰,露出它的本质,游离在你的每一根神经,渗透于每一个细胞。

后来,如预期的一样,她确实落到了地上,只是这地有些坚硬,散发着水泥的味道。她不时听到耳边传来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个黑压压的脚影过去,带起周围的空气,将已碾碎的落叶又零落遍地,像清晨树林里稀微的阳光,斑斑驳驳,只是多了一份苍凉。也许我也会这样,她想。秋天的风总是很多,后来就有那么一支风把它吹到了一个角落,这里可以躲避寒冷,不必再漂泊。她时常梦到一个小男孩,笨拙地捡起一片残缺的树叶,用她的小手把它埋在浅浅的土层下,然后转过头用稚嫩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老师说落叶是大树的养料呢!”

也许一切都终会消逝,时光不会为你感到惋惜,也不为你而单独执行一个程序,一切生命都始于偶然,却又是时光运行中所产生的必然的产物。绚烂的也好,黯淡的也罢,一切都将消失于尽然。

她仍旧在渴望,在幻想,有那么一个小男孩,用他稚嫩的小手把她残缺的躯体埋在土层中,然后舒心的一笑……

终于,有一日,当冬阳再一次升起时,她没有再睁开双眼,只是嘴角残留着一抹舒心的浅笑,仿佛仍是在梦中。只是,她始终不知道,角落的另一边便是一片草坪;忙碌而又匆匆的脚步也终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这片落叶,更不会知道,他们只需简单地信手一拈,便可以完成一片落叶此生的梦想……

浅笑无痕,徒留一缕寂寞。

关于绿色的散文4:植下绿色的遥想

文/杨元魁

每当惊蛰过后的三月,细雨霏霏,我就会想起乡下的人们冒着初春的薄寒,扛着铁锹,在山野,在田间,刨下一个个鱼鳞般的树坑,然后植下一棵棵树苗,浇水,培土。植下一棵树,也就植下了一份绿色的遥想。

十年树木。十年,如此的漫长,漫长的是一种期待。又如此的短暂,短暂的是一种成长。曾经的树苗在人们的呵护下,穿越几个年轮,就会绿荫参天,成就了一片相伴于人类的绿色植被。

人类繁衍到今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生态的改善。与绿色相伴的生命总是那样的鲜活和轻盈。当我们进入茂密的森林,突然就会感到身心愉悦、精神充沛、步履轻盈,这就是天然氧吧给予生命的最好的礼物。河南栾川的伏牛山,因植被丰厚而闻名中外,当你穿越在遮天盖日的森林中,在告别了那一株株千年牡丹、百年红枫、十年野菊,不知不觉中攀登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山巅,却无气喘吁吁的感觉,只是觉得被一种淡淡的湿润而包围。在这样的天然氧吧里,有足够的养分供人们吸收。伏牛山有一位护林老人,年逾七旬,依然面色红润,步履轻盈,谈吐滔滔。他说,只要与森林相伴,就会永远年轻。只要与绿色相依,生命就会常青。在一次次亲历和实践中,回味着这句貌似调侃的哲言,竟然是那样触手可及般的真实。

对于植树人而言,一棵树苗就是一份牵挂,一份期待。当你满怀心愿将它植入深深浅浅的树坑的那一刻,一份期待也就植根于心田中了。植下的苗,总是那样的天真、散淡地不紧不慢,在那里按部就班地吸收着自己所需的养分,孜孜不倦地将自己的根伸向土地的深处,让自己幼弱的生命与深厚的大地默默地交融,并仰仗泥土形成一种成长的力。幼苗与大地融合的过程,是那样的和谐与美妙。大地总是在这样默默无语,孕育了成千上万鲜活生命的同时,也为自己织就了绿色的植被。

植树人,总像母亲哺育孩子一样富有耐心。经年守望和付出,为其浇水、施肥,从不倦怠,也从不急于让那些羸弱的苗儿有参天的雄伟,抑或成为栋梁,只是把所有的期待默化为一种呵护。在漫长的呵护中,置身于山野的树苗悄然伸展开了腰肢,日日吐出新芽,不断长出枝枝杈杈。此时的植树人,为了让幼苗成为栋梁之才,竟毫不心痛地砍去疯长的枝杈,让其茁壮成长。

数年光阴过去后,人们竟然惊喜地发现,曾经弱不禁风的树苗竟然难于环抱,枝繁叶茂,自成一绿了。此时,植树的人们也许苍老了,苍老得不能拥有和把持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了。没关系的,因为你眼前的这一棵棵参天大树,把你曾经的期待与梦想成真了。树的每一个年轮,无不印证着你经年的辛劳和汗水,回报于你的是一腔的满足和欣慰。

我的一位老房东曾这样说。再没有比植树的事情更有意义了,你的生命虽然日益的衰老,而你亲手种植的树苗却日益茁壮,这就是对你苍老生命的一种补偿和延续。即便你过世了,总有后人提起你是植树人。我认识这位房东时他正值中年,每每三月,总要到方圆数公里的村庄,收购一些梧桐的根须,在自己的苗圃里培育成树苗,种在房前屋后,送亲朋好友,剩下的出售,二十年如一日。这位老人虽然过世,而每当人们看到一株株桐苗长成的参天大树,总会想起他忘我植树的身影。这分明就是一位植树人生命的延续。

当缠绵的春雨在眼中湿润,当惊蛰后的雷声在天空作响,又一个绿色的梦想,又一次在三月酝酿;又一个绿色的希望,又一次在这个春日起航。

关于绿色的散文5:夏的活力

文/史太群

夏天,一个绿色的季节,当夏的季节尽情蔓延,绿色铺满了整个原野。当你漫步在幽静的绿色原野上,看百花齐放的姹紫嫣红,望万树成行的青翠碧绿,你会在无边大自然中,感慨生命的意义。

这才刚一进入夏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城市,依然感觉到了热浪滚滚,阳光灼人。我的心情也依然有了些烦躁不安, 为安抚自己的烦躁不安的心情,破例在这个狂热的季节回一趟乡下老家,一是想抚平一下自己狂躁的心情,二是更想重温一下乡村夏日的宁静与活力。乡村的夏天与城里 是迥然不同的,乡村的夏日有清新宜人的空气、林萝遮日的浓荫,有悦耳的鸟鸣、清爽的凉风。

我没有像往常那样,一车坐到家门口,而是选择了在离家有一里多路的田野下了车,站在路边遥看绿树掩映的村庄,遮天的柳林、白桦,无垠的绿田、悠长的水渠。微风中夹杂着淡淡的青青的香味,那是绿所特有味道。田野里的各种绿色植物,相互展示着各自的特色,大豆成片的生长着,它是此时田野的主导者,那片片的绿叶密密的挤在一起,风吹过,泛起层层绿波。绿波之中间或种植着豆角、西瓜、芝麻、白芋、玉米,那豆角似一条条玉串挂在藤蔓上,西瓜、白芋、也是尽情的在属于自己的领土上生长着,芝麻更是应验了那句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术语,好似宝塔一样节节攀升,玉米依然用一层层的衣服把孩子包裹起来。

田埂上那些草儿也正郁郁葱葱,野花一样开的烂漫,树上蝉声激昂、鸟语悠扬,一条条小路在从田间延伸到每个村庄。村旁的荷塘里,荷花慢舞,荷香阵阵,荷叶在微风中摇曳,荷尖上有蜻蜓在懒懒的睡觉。荷塘边栽种了许多的果树、蔬菜,果树有桃、梨、杏、枣,有樱桃、葡萄和石榴,蔬菜有扁豆、辣椒、茄子,还有黄瓜和葱苗。村庄的房前屋后还栽种了有观赏价值的花草。

乡村这美不胜收的绿,是城市的阳台上怎么也无法种出的美景。

这些乡村的绿,郁郁葱葱,每一种都在卯足了劲地生长,只是为秋天的丰收打下基础,正如那些充满朝气的青少年一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着、奋斗者、拼搏着。

关于绿色的散文6:空气是绿色的

文/兰草ygl

在澳大利亚这块世界上最小的陆地和最大的岛屿上,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植被最多的国家,但感受澳大利亚,首先感受是的到处叠映着无尽生态形状迥异处处滴翠的绿色。在悉尼领略了什么是绿色世界,街路两边商业色彩很浓,但草木点缀,不失其诗情画意;像一簇开放在海天之间的白莲花的歌剧院,被多姿而又说不出名字的绿树簇拥着;洋房庭院里绿草丰茂,鲜花怒放;大桥河岸的围柱上立着的海鸥,像美丽的石雕。天蓝得醉人,海蓝得迷人,树绿得可人,清新的空气吸一口,沁人心脾,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然而到了堪培拉,才知道什么是更美更浓的绿色。

那天,我们吃过早饭,乘坐中巴车从悉尼出发去首都堪培拉。沿途起伏的丘陵上,一丛丛一片片茂密高耸的树木,尽情地抖落着绿的风采,漫野里铺着地毯似的青草,牛儿马儿更多的是羊儿成群成片地在自由而又悠闲地吃着青草,但看不见放牧人。透过车窗,一阵轻风拂过,绿草荡起的波浪送来凉爽湿润的风。偶尔可以看见不久前被森林大火烧焦的灌木林和草地,让人联想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在这片绿色的王国里,空气也是绿的。在绿地上错落有致稀稀落落若隐若现难以聚成村落,或红色或黄色或蓝色屋顶的欧式建筑,浸满了原始的质朴的味道,与蓝色天空上漂动的一团团白云,组合成一幅幅空旷清静美丽多姿的画面。用眼触摸着这满目显得有些铺张的绿色,心中涌出一丝寂寂的情愫。

原以为堪培拉作为首都,一定是集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于一身,到处是林立的古老的哥特式高楼和毗连的广厦、首尾相接的车辆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走进它,一路上远观近赏的田园化森林化的自然气息会不知不觉从空气中蒸发掉。用时下的语言解释,那才是现代化的都市。

没想到堪培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座近于原始般田园化森林化的城市,只不过经人工雕琢自然中透着一丝现代化的气息罢了。堪培拉的绿,无处不在,我从中领悟了绿的含义。森林是万绿之源,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无际,每一棵树都象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光阴多少树木才能汇成这海一样的森林?近观丛横交错美观舒畅的街路,依然古木苍郁,两旁三排并列可供观赏的各种林木,绿荫蔽空,浑然一体,错落有致;绿草是绿的绵延,绿的旋律,占整个城市面积一半以上荫荫的绿草,竞相叠翠,漫舞轻扬。整个城市被绿色掩映着簇拥着包裹着。没有机会去国家植物园,据说那里有大量国家稀有物种,城市周围的丛林也十分有特色。绿色作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和象征,似一把尖刀,轻轻一划,就把我想象中的堪培拉清静中透着繁华的图画撕碎了。

堪培拉的绿,透着五彩缤纷夺目的光彩。温和的气候,均匀的降雨量,普照的四季阳光,让世界上各种美丽夺人的鲜花大都能在这里见到。高大的白玉兰搭起一座座花台,碗口粗的红玫瑰争奇斗艳,一年四季,花团锦簇,清香怡人,彼落此开,汇成花的海洋。

堪培拉的绿色来之不易。如果说堪培拉是个随意构想出的城市,那么建都的历史可追朔到殖民时期各殖民地相互妒嫉争执年代。2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1823年才有移民在此建牧场,20年后成为一个小镇。1901年,澳大利亚6块殖民地结为联邦,悉尼和墨尔本围绕建都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一番较量后,拿出了在新南威尔士南方高原这个不知名小山谷为建都地的方案。堪培拉把澳大利亚遥远的历史拉到眼前,它的每一颗树,每一片草,每一条街路,都深藏着厮杀声、呐喊声,隐藏着胜利的欢呼和失败的沮丧。

栽培拉被阿尔卑斯山脉从西北面环绕着,东南面是一片布满茂密森林的牧场。堪培拉没有完全舍弃田园乡村,又将现代设计的美学风格巧妙地融于城市建设规划之中。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看不到房屋上竖着密咂咂的室外天线,建筑之间没有栅栏围墙。

人工建造周长35公里的格里芬湖,象一颗玲珑剔透闪亮夺目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城市中央,清澈荡漾的湖水中高达近140米“库克船长纪念喷泉”,水柱直喷青天,水珠似烟如雾,夺人眼目。那年我去瑞士的日内瓦,正值夜幕降临,记忆中第一个美丽的景色就是湖是的喷泉,记得导游介绍说:日内瓦的喷泉高度仅次于堪培拉。当时我曾希望有一天能亲眼目睹为快。清澈的湖水和绵延的绿色后面,是天空中一片片淡淡的白云,界限分明,具有很强的油画质感。我们孩子似地聚在湖边成群的鸽子中间,看着它们悠闲自得地觅食,欢快地飞来落去。

堪培拉的城市建设以格里芬湖为中心,渐渐有层次地向外延伸拓展。每一次向湖水眺望,视线最终都会被沿湖如画的景色所吸引。矗立在湖边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展览馆、国家科技中心、高等法院等建筑辉煌壮观。耗资10多亿澳元用巨石建成的国会大厦,设计奇特,结构宏伟,房顶布满了荫荫绿草,使周围环境与大厦浑然一体。内部摆设许多澳大利亚艺术作品,礼品店里还有澳大利亚手工艺品和精美礼品。

从高处俯瞰,战争纪念馆呈十字架造型,中间突起交叉处是圆顶的纪念堂。这里集忠烈祠和博物馆于一身,馆内收藏了一战、二战期间大量的军人遗物、武器和文件、图片资料和绘画、雕刻及模型,悄无声息地向人们讲述着澳大利亚的军事史。一队队穿着校服的澳大利亚学生从身边走过,我想战争纪念馆对于他们无疑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国会山以南和以西,60多个国家使馆建筑为堪培拉增辉添色。最显眼的是美国威廉斯堡使团风格红砖建筑的使馆和房顶飞檐金瓦铺顶的泰国使馆。我们开车匆匆驶过,寻觅中国使馆,人在异国它乡使馆就是一种家的温馨。使馆的大门紧紧地关闭着,象征祖国尊严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门口站着威严的年轻士兵。我们以此为风景拍照,留下了澳大利亚之行的难忘记忆。

堪培拉到处是树,到处是草,到处是花,这满眼绿色,如同润滑剂,让城市少了许多躁动和喧嚣的粗糙。站在使馆驻足拍照,仿佛有种瞬间飞越太平洋回家的感觉。面对被大片大片的森林、绿地、鲜花掩映的零零星星的并不古老并不高大并不雄伟现代风格的建筑前,街上偶尔有汽车急驶而过,突然视觉里看不到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流,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自然与亲密,让人不断产生幻觉,总有种都市竟难以真切的感觉。我问导游,市中心在哪里?她笑了。而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市中心。堪培拉让我迷失了自己。

关于绿色的散文7:常忆那片温暖的绿色

文/魏益君

他健在,或早已作古,我并不知晓,时光已流走了二十七个春秋,南北之遥,相隔百里,我也无从打听。然而,那一片温暖的绿色却常常飘进我的梦里。

1987年冬,我怀着对绿色军营的美好向往,报名参军。我所在的部队在大山深处,吃过午饭,班长给我们开班务会,我问班长,营房这么偏远,能收到信件吗。班长说,只要写清楚地址和部队代号,收信还是很及时的。正说着,就听外面传来一阵清脆的车铃铛,跟着是一个浑厚的喊声:“来信喽。”

班长说声散会,老兵们边叫着“李伯”,边抢看着报纸和信件。被老兵们称作“李伯”的邮递员看上去五十多岁,穿着一身邮政制服,头发已经花白。

几天后,我写了几篇关于军旅题材的散文,正想着该如何投走,就听到那熟悉的车铃铛了。我赶紧迎出去,说:“李伯,这是给报社投的稿子,我不知道该不该贴邮票。”李伯仍是笑呵呵地说:“反正你是义务兵,盖上部队的三角章就能发。”

一个月后,天气突变,几日阴雨连绵。好容易天放晴了,路上却泥泞湿滑。已经两天没有听到那清脆的车铃铛声了,我正想着路不好走李伯是不会上来的,就听一声喊:“小魏,你的汇款单!”听着,我赶紧跑出门。李伯正背着邮包走过来,鞋子和裤腿上满是泥点子。我和战友都问:“这么难走的路您还来?”李伯高兴地说:“再难走我也得来,小魏来稿费了,这可是喜事啊!”

几天后,我请假来到镇上的邮局取稿费,顺便寄走一篇稿子。当我取出稿费,将信封递过去时,营业员说这不是信件,需要贴邮票。我愕然:以前不都是这样寄走的吗?难道是李伯……

当我再见到李伯问他帮我投稿是不是都买了邮票。李伯笑笑说:“看着你这么出息,我就高兴,不就是两毛钱吗,没啥!再说你又不是天天都寄。”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年关。腊月二十九这天,天空突然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我想,这么大的雪李伯是不会来了。中午时分,李伯浑厚的声音还是响起来:“来信喽!”外面,李伯披了一身雪花,好像摔了跤,走路有点跛脚。李伯仍是笑呵呵地说:“过年了,家书抵万金啊,不能让你们失望。”

送李伯下山时,望着李伯的身影像一朵绿色云彩渐渐飘远,我们心里一热,大喊一声:“李伯——”。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片温柔的绿色常常飘进我的梦里,让人怀想,使人眷念,给人温暖!

关于绿色的散文8:春天的图画

文/师佳琦

咦,是谁打翻了绿色的油彩瓶呢?哦,原来是春姑娘给大地换上了绿色的新衣。

春天饱含着春的气息,捎来了春的柔情。瞧呀,春姑娘的纤纤细手,轻轻地抚摸着天空,抚摸着所有的一切。

小草被风换醒,悄悄探出小脑袋,伸伸懒腰,好奇地望着眼前的新世界,眼里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春风里,沉睡了一冬的树木又披上了绿色的纱布,枝头上又抽出了嫩绿的幼芽,带着对新生大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在微风中欢笑着抖动。

春姑娘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将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鲜花撒落人间:红的那样鲜艳,黄的那么灿烂,白的那般无瑕……

北归的大雁又投入了春的怀抱,回到了绿的世界。枝头上的小鸟伴着凉凉的溪水快乐地唱歌,歌唱着春风,歌唱着春雨,歌唱着一片勃勃生机!

春姑娘忽然把长袖一挥,“轰隆隆——”一阵春雷响过,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的落了下来。看,在春雨中,一簇簇嫩绿的麦苗挺了起来,一个个黄金的希望升到了人们的心头,一张张笑脸在春雨中晃动!蓝天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风筝,孩子们在春风中欢腾,就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一年之计在于春。”嫩绿的小草,艳丽的花朵,歌唱的小鸟以及欢笑的人们,构成了这灿烂无比的春天。春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关于绿色的散文9:家园味道

文/杨云香

北方夏天葱郁的绿色里,瓢泼大雨都不能兴风作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雨滴滋溜溜渗下去,顷刻间没了踪影,广袤大地喧腾起来,能听见此起彼伏地咔咔哗哗声儿,植物根茎伸开蜷缩的关节,喝足了天上洒下来的汁液,涌动出浓浓的情绪。手指拍拍,嘴巴亲亲,细腻柔和,却冒出一股豪爽、热烈的气息,咂一咂,嗅惯了。当脑袋伸进一簇簇叶片里,水珠纷飞,抽鼻子挤眼儿的时候,汗毛孔正在一张一合地呼吸,父老乡亲是这个味,脾气秉性是这个味,家园也是这个味道。

此时,雨大风更大,刮得柳树和杨树倾斜四十五度角,繁茂的枝叶抖擞着,张牙舞爪着。风鼓动得窗隙间发出警车嘶鸣一样的叫,偶尔雷声大作,雨点子小巴掌一样拍下来,打得老榆树叶片翻卷,一阵白亮,不过,没事,看看它们的根吧,牢牢地扎进泥土里,纹丝不动。树们在季节分明里变得焦虑了,一丝丝品格脉络活得曲径通幽处,捕捉起来,是坚强的味道。去年这时,我正在广州,那里下大雨引发洪水,一夜之间,许多树木纷纷跌倒,折断根子,还有的连根拔起,颓废地跌在路旁,看了很惋惜。近前摸摸它们,不禁惊讶,每棵树的根须都少得可怜,一圈圈装饰性地长在干上,它们不需要自己用劲的,湿度温度气候太安逸了,沙砾堆上、岩窝边、马路沟槽中浅浅的一层土,日夜得以成长,高大健壮,就是不能抵挡住任何摧折,否则,轰然倒塌,环卫工人吃力地拉走它们,身影弯在路上,像一棵棵树在默默地移动,成长的含义变得寡淡了。

乡村如一个个熟透了的南瓜,藏在流淌色彩的田野里,顺了水泥小道,它们会不经意间冒出来,水塘清亮,鸭子一群,牛儿在棚子里慢悠悠地嚼着草料,三五个孩子脑袋紧凑着嬉戏。果实累累的枝条挡住窗子,栅栏几片围住酱菜园子,矮墩墩大酱缸,白布盖儿上飘一绺红布条,黄豆瓣的酱香味道熏醉了屋檐下的小燕子窝,浅口边的雏燕儿张嘴巴等吃的,一口一口吞咽着大酱奶奶的味道。自古传下来,四月十八奶奶庙会,是下黄酱的日子,奶奶在太阳出来前,把酱块子掰碎,下到缸里,以红布条为标记,酱缸安在果树下,日日捣搅,烟火熏陶,经天地灵气之浸染,过百天方可熟香。一家一个味道,一村一个味道,团团笼笼在麦香里。走出这块土地的丫头小子各个醇厚朴实,老人家的褶皱里透着豆味,狗儿的吠声里都含着腌盐的味道。

一阵鞭炮爆响后,青烟在树梢上缭绕。老张家娶儿媳妇,这可是件大事,送亲和迎亲的人群在村外水塘边会合,迅速排成一大队,敲锣打鼓,红缎绿锦的被子一摞摞在敞篷车上直颤悠,摩托车、电脑、电视机们披红挂彩。突然,新郎背起新娘就跑,大队人马呼叫着追赶,惊得树上鸟儿纷飞,蒲公英的绒球球瞬间飘散。踩着碎碎的喜纸屑,新娘怀里抱着斧头和大葱,迈火盆,拜天地,叩长辈,蒙头红上五谷杂粮倾泻而来,吹吹打打入洞房。前街后巷酒席摆开,猪肘大鹅,粉条酸菜,酱扒茄子苦瓜煎蛋,肉丸大虾红焖肉,再配上高粱酒、二锅头和自酿的米酒,猜拳行令,吆五喝六,老公公大伯子弟媳妇,闹在一起,叽里咕噜,喝得天昏地暗,月儿高照,在忙着听听房。喜庆的味道,几天不散,直到庄稼好了。

夏天就像新娘子,先做媳妇,再生娃娃,精打细算地过日子,经历了世间情爱,一天天让自己熟了,结了果,腰板厚了,妩媚了,透着芳香,挽起的发髻上插了爽快和泼辣,男人们变得越发贴顺了。他们守护着老婆孩子,脚步不停歇地丈量着这块土地,依着这块土地生活,才有味道。

关于绿色的散文10:拥抱绿色

文/张艳芬

枝头的鸟雀叽叽喳喳,那是它们在欢呼,因为它们身处绿林;天空的阳光和煦温暖,那是它在微笑,因为它被绿色映照;初秋的空气一尘不染,那是它们在小憩,因为它被绿色拥抱;巍峨的树木随风摇曳,那是它们在庆贺,因为它们有同伴陪衬;清晨的校园生机勃勃,因为它们有绿色缠绕

拥有的财富,我们要珍惜。作为一个学生,我们的财富便是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而这份舒适便是校园里每一片绿叶给予的。其次,看过沙漠的寸草不生,领略过荒山的山石嶙峋,我才发现:原来世上最鲜艳、绚丽的颜色莫过于绿。虽然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字眼,却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或一个动词,会动的绿。你听过吗,那是一幅多美的画面。所以,我们拥有的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学会珍惜。

失去的财富,我们要弥补。也许,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曾经无知地丢弃了一些本来很珍贵的东西。但只要我们真心真意地改过,或许能弥补。要找回那份珍贵的财富,是需要付诸行动的。首先,就要学会保护每一份绿,每一片绿,每一点绿。然后,为校园里空的地方种上一株小树,每天喂它一些水,让它陪伴我们茁壮成长。最后,当你路过那一片片绿时,当你的脚即将踏上去,当你已经踩上去的时候,你是否看到了那份生命力的旺盛,是否嗅到了那股绿的清香,是否听到了那个声嘶力竭的哭泣,是否想到了那份生命的珍贵

我们已经做过了太多的错事,不能再失去它们了。当你看到道旁歪倒的小草,你愿意将它扶正;当你看到即将枯萎的小草,你愿意为它浇灌;当你看到孩童欲折枝条,你愿意制止,当你愿意做这一切事情时,你真的已经抓住了那份财富。

得到的财富,我们要巩固。此时你已拥有了万贯家私,但我们并不能就这么坐享其成,也许这份财富不够稳定,不够坚固,我们要把它巩固得更长久,让它变成永恒。当一切都就序后,我们才真正拥有了这份财富。

世界上最大的财富不是坐拥百万,而是造福人类;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不是安居乐业,而是身处绿林;世界上最大的遗憾不是错过机遇,而是失去绿色;世界上最美的植物不是奇花异草,而是绒绒绿树;世界上最绚丽的色彩不是五彩缤纷,而是深沉的绿,耀眼的绿。

大家都在看